時間:2023-03-08 15:38:0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療裝備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RCM)管理模式
2006年吉利俠簡單介紹20世紀90年代的維修管理模式,見表1。
2007年安志萍等報道發達國家的經驗和發展表明,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管理理論已在航空設備及軍事裝備維修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效果顯著。可見采用RCM管理.把從被動維修和基于時間的計劃維修轉換為以可靠性為中心的預防性維修體制.也是軍隊醫療裝備維修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RCM管理模式充分考慮裝備自身的設計特點、運行狀態和裝備的故障模式及故障后果影響等信息。只有在確定醫療裝備可靠性下降,且維修工作是必要和可行時,在保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條件下才進行針對性維修,而不盲目做反應性維修或一般性預防性維修,從而減少虛驚和不必要的維修,有效地提高了醫療裝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依據RCM管理理論建立軍隊醫療裝備RCM管理體系見圖1。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是從眾多的維修理論中脫穎而出并逐步被廣泛接受的一種全新的維修方法。它是建立在設備的設計特點、運行功能、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的基礎上,以最大限度提高設備的使用可靠性為目的,應用可得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數據,確定維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維修要求進行評估,最終制定出實用的、合理的維修計劃。
基于醫院網絡資源設計的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系統
2006年劉剛基于醫院網絡資源設計的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系統,采用醫學工程部安裝設備維修系統/科室通過瀏覽器訪問設備報修系統結合的模式(見圖2),使各科室客戶端零維護,醫學工程部的數據操作、統計方便,具有預防性維護、自動派工、績效考核等特殊的功能,對確保醫療設備良好的狀態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具有很大幫助,為提高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水平提供了技術手段上的保障,同時為全院信息整合提供了基礎平臺。2009年曾立等報道,結合該院HIS系統,選用VS2005和SQLSERVER數據庫設計的一套B/S模式的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系統,實現了科室報修、維修提醒、維修確認登記,以及維修信息查詢統計、打印等功能。該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系統簡要流程見圖3。臨床科室醫療設備故障,上網填寫維修申請后提交,負責該區域的維修人員登錄系統后顯示維修提醒或者事先設定的預防性維修計劃時間到期,顯示預防性維修提醒,針對上述系統功能性提醒,維修人員進行維修確認并進行設備維修,維修過程中或維修完成可進行維修登記。
分類維修模式
2009年王魯等報道設備分類維修模式:將亟待維修的醫療設備科學合理的分類,根據分類有針對性的進行維修分工。廠家專業維修工程師、外聘工程師、醫院維修技術人員人力資源合理地分配,確保醫院的醫療設備正常運行,延長設備儀器的生命周期,見圖4。
大型精密設備的維修工作:大型精密設備多為影像設備和專業性強的貴重儀器,該類設備技術含量高,維修工作主要依靠廠家的專業維修工程師。目前,各大設備生產廠商均推出了設備保修協議。醫院需要對協議認真地推敲討論,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有選擇地購買設備的保修,雖然買保修增加了設備的運行成本,但它能確保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快速地修復,從而也確保了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業性較強的設備的維修:作專業性較強的設備多為檢驗類設備和相對技術含量較高的儀器設備,它具有同類產品多、構造原理公開、維修配件開放、定期巡檢、校正次數較多等特點。該類型設備的維修工作可由廠家工程師和醫院維修工程師完成,也可有選擇性的外聘專業工程師。有利于工程師之間的技術交流學習和醫院專業維修工程師的培養。
常規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常規醫療設備是醫院各專業必備儀器設備,數量龐大,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問題多為電路板上元件的故障(由于設備使用年限較長,造成接觸不良等情況),醫院維修工程師完全可以獨立修復,其特點:配件開放且價格較低、維修速度快,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工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為醫院節約了大量的維修資金。
自助與購買服務相結合模式
2010年張力方報道,提出一種新的醫療器械維修服務方式沒想———自助與購買服務相結合模式,其內涵:
(1)醫院必須有自己的醫療器械管理部門。管理職能為負責醫療器械從預算、論證、購置、驗收安裝、維護保養、維修、使用安全監督,直至報廢的全過程管理。(2)根據醫院的規模、科室設置與床位數,配置有相應的臨床丁程技術人員。
(3)臨床T程技術人員主要有四大任務:安裝驗收、維護保養、基礎設備維修、應急維修。
(4)除上述基礎設備以外,將醫院一些大型醫療設備及精密醫療器械用購買服務方式,交給專業公司承擔維修與維護工作。
(5)醫院醫療器械管理部門有責任對購買服務進行績效考評,保證購買服務為有效服務。
設備維修社會化模式
2007年孫愛民等報道醫院維修管理模式現有的趨勢走向:
(1)醫院設備維修要走建設臨床醫學工程學科的道路。建設臨床醫學工程學科是順應現代醫院發展的要求。發達國家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在醫院中建立了醫學工程部,設置了醫學工程師或生物醫學工程師,其工作重點圍繞醫療設備的安全和質量控制。在國內,現在大多數醫院也都已建立了設備處(科),但工作重點大多還維持在采購和事后維修水平;也有少數醫院的學科建設走在前面,擁有足夠的工程師、甚至博士和博士后;工作模式也向臨床滲透,開展質量檢測、預防性維修、科研教學等。可以說,臨床醫學工程這個新興的邊緣學科在國內醫院中已具雛形,但極需發展狀大。
(2)醫療設備維護,維修外包模式即推向社會化模式醫療設備維護外包是指醫院委托外部的專業維護公司負責醫院的醫療設備維護工作。
2011年張際州等報道了社會化第三方維修服務。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
(1)早期就有資料顯示,通過外包平均可使服務水平提高15%。
(2)提供專業化的維護服務技術,減少醫院對各標準工具、測試設備的投入,顯著降低成本及維護人員培訓費用。調查結果顯示,40.5%的調查對象認為醫療設備外包能夠節約成本。2011年王麗芳等對3種維修方式進行了比較。
先進的醫療設備、儀器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輔助醫師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或輔助醫師進行更精準、有效的治療。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代醫療設備的智能化、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加大了醫院設備維修管理的工作難度。而互聯網技術憑借處理迅速、信息來源廣泛等特點,受到醫療裝備維修人員的青睞。應用互聯網技術,可迅速完成設備故障診斷、相關資料查詢以及更換零件購買等工作,從而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
1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相關應用分析
1.1醫療設備遠程故障診斷應用分析
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是指,當醫療設備出現故障,且受某些因素影響,現場維修人員無法精準判斷其故障原因時,可通過互聯網及相關設備聯系到該醫療設備制造商或相關維修專家,以獲取相關技術支持[1]。通過互聯網技術,相關專家不僅可以對設備進行相應診斷,還可以實時獲得設備信息,從而與現場維修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并對設備進行維修。總的來說,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以互聯網絡技術、信息應用技術、依據專家支持等相關技術為基礎,可實現有效、快速的遠程醫療裝備診斷及維修指導。設備制造商可在設備上安設Ethernet(以太網)網絡連接系統或智能設備管理(IntelligentDeviceManagement,IDM)模塊一類設施,通過網絡下載管理器(InternetDownloadManager,IDM)對設備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關鍵數據進行采集及檢測,并借助互聯網將信息傳輸至維修中心服務器,維修中心對數據進行詳盡的分析后,可通過遠程操控對裝備故障進行處理[2]。通過這種方式,醫療設備制造商可以具有一定的遠程處理故障能力,尤其是在醫療設備軟件故障或系統升級方面表現優異。
1.2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應用實例概述
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可有效解決廠家或維修專家不在場的問題,對故障設備進行遠程診斷。并且,通過互聯網技術,還可以使廠家實時了解醫療裝備運行狀態,并進行相關的維護。此外,該技術還可以針對指定醫療裝備,實現定期定時的裝備監管和維護,通過互聯網可實現實地科室和醫學工程部的實時交流,從而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在某院安裝影像存儲及相關傳輸系統(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時,廠家工程師借助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針對該院的相關醫療裝備進行了Worklist、網關以及目標存儲主機等相關設置。不但解決了該院的實際問題,還消除了等待工程師的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如某院的飛利浦16排CT設備,其空氣校準出現某些問題,其廠家工程師借助互聯網遠程診斷技術,詳盡地對比設備參數,并進行了相應的調試,最終確定是設備銀基模塊CPW出現了問題,從而指導維修人員進行針對的維修作業。
2互聯網信息技術在醫療裝備維修中的應用分析
就現階段的醫療裝備維修而言,許多廠家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會刻意地制造一定的技術壁壘,保密自身設備相關維修技術資料,拒不公開。因此,各醫院醫療裝備維修人員,很少能夠獲得完整的設備維修技術資料,從而導致在實際維修工作中,常出現資料圖紙不全、進口設備多、缺少有效的判斷依據等維修問題。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互聯網上的信息來源更廣,醫院既可以通過瀏覽設備廠家網站的方式,進一步獲取設備維修信息,也可以通過瀏覽醫療設備維修相關網站,尋求相應的技術支持。在我國互聯網上有一些專業性相對較強的醫療設備維修網站,其中包含多種新型的設備維修技術、信息、資料以及維修經驗等,可為不同的維修任務提供參考。此外,醫療設備維修人員還可以通過網絡論壇、維修貼吧等網絡交流平臺,與全國各地的同行交流工作經驗和心得,以解決實際設備維修問題[3]。隨著互聯網搜索引擎不斷發展,如在維修過程中出現難題,可在搜索引擎查詢該設備所使用集成電路的相關信息,包括工藝參數、作用及性能等,從側面輔助維修人員對故障原因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提高設備維修效率和工作質量。最后,維修人員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該設備相關的學術論文、維修技術總結等信息,并加以借鑒,增加對設備的了解,輔助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4]。
3互聯網交易技術在醫療裝備維修中的應用分析
在醫療設備維修過程中,常涉及到相關零件的更換問題,但受醫療裝備本身特殊性影響,某些零件的生產廠家較少,產品報價較市場標準偏高。但是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上,商品價格明朗化,且匯聚了全世界的生產廠家資源,極大地方便了醫療設備維修人員的零件采買工作。如一些特殊構件因某種原因暫時無貨,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亦可尋找其替代品或代用件。例如,某院的一臺ComplusCR計算機,因使用時間較長,導致設備主板損壞、無法正常啟動。如與原廠家愛克發聯系更換設備并升級系統,將花費數萬元;如選擇另一家公司更主板,則需花費3000元人民幣;最后,該院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購買一臺同等型號、配置的二手電腦,將其內部構件更換給損壞電腦后,故障消除,僅花費幾百人民幣。又如某院的一臺乳腺鉬靶機出現濾線柵故障,經維修人員檢驗得知,是內部微型電機故障,銷售廠家僅提供整體更換業務,需醫院支付近10000萬的維修費用。該院維修人員通過網絡聯系到該電機的德國的生產廠家,并訂購了一臺電機,僅花費人民幣兩千元,即消除了設備故障。
4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完善,其在醫療裝備維修領域的應用愈發具有實際意義。各地醫療機構借助互聯網技術,可完成互聯網遠程診斷、信息查詢共享以及采買更換零件等維修操作[5]。一方面,縮短了各維修環節間的距離,取消了維修等待時間,縮短了維修等待時間,提高設備維修效率;另一方面,開闊了醫療維修人員的視野,使其可以獲得更廣泛的維修技術信息,提高了醫療設備的維修質量。總而言之,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裝備維修,有助于促進醫療設備維修行業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史梅芳.互聯網技術在醫療裝備維修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4,29(11):84-85.
[2]孫瑞,曹建文.互聯網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4,27(36):3022.
[3]于良.互聯網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3,26(13):173.
藥劑科工作:
一、科室管理及人員資質方面:1)藥學部門負責人副高以上職稱;2)未配備調劑室負責人;3)藥學人員占比不達標,為5.4%(衛技人員186人)。
原因:藥學人員招聘需求一連續二年提交人事科,但始終沒有符合相應條件的專技人員前來應聘。
計劃方案:
1)藥學部門負責人目前已提交副高晉升申請,目前已完成了學歷、職稱和論文數的規定要求;
2)計劃下半年繼續向人事科申請引進藥學人員的報告。
二、藥品管理:藥品采購有超“一品兩規”。
原因:精神科藥品品種相對較少,根據醫院就診病人自費、城保、新農合、肇事肇禍等不同的收費情況,結合臨床各類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程度差異等特殊情況,醫院經藥事委研究討論通過后,引進了一部分超“一品二規”的藥品品規。
計劃方案:經藥事委討論通過品種,臨床可以使用。但是等級評審中可能會扣分,因此,計劃將該問題提交至下半年的藥事會上討論,研究解決方案。
三、臨床藥師制度:符合資質的臨床藥師數不達標,現有1人。
原因:上半年經藥事會討論,已通過派遣一名藥師參加“上海市臨床藥學資質培訓班”進行臨床藥師的培養,但是由于有藥師病假或產假,造成藥劑科人員嚴重緊缺,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得已放棄了今年的臨床藥師培訓。
計劃方案:下半年分包機將到位,藥事會已批準藥劑科明年繼續選送藥師參加臨床藥師培訓。
醫學裝備工作:
一、醫學裝備管理組織和制度:未設設備專職管理部門及專職管理人員
原因:由于醫院缺乏醫學裝備專業技術人員,醫院未成立專職管理部門,因此該項工作的檔案管理、維護保養、報廢、醫療器械管理等工作內容由藥劑科兼任,另外醫療設備的采購、計量管理等由其他科室分管,造成醫學裝備的各項工作很難統一管理,加上隔行如隔山,很多工作無法真正做到規范、科學管理。
計劃方案:繼續向院部提出修整完善醫學裝備管理部門,爭取建立規范、統一的管理模式,推動醫院各項工作向三級精神專科醫院的目標更進一步。
二、醫療設備技術支持、咨詢服務和操作規范:醫學裝備管理部門未向臨床提供技術支持與咨詢服務。
0引言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第四軍醫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骨干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培養學員對模擬電路的分析、設計、調試等能力,為其畢業后能夠勝任軍隊醫療衛生裝備的維修與研發崗位需求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授課內容涵蓋器件、電路及電路應用3個部分,要求學員完成課程學習后,應具備會計算電路參數、會選擇器件、會設計電路、會測試電路參數“四會”基本技能[1]。實驗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實驗既可以檢驗學員的理論學習效果,又能提高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但是,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即教員指定實驗內容、提供實驗元器件和實驗儀表,學員按照教材中的電路圖完成實驗、測試電路參數后完成實驗報告,整個過程學員始終處于被動,不能形成實驗過程教與學動態交互的平臺,無法激發學員對電子技術的興趣,距離培養創新性思維方式甚遠[2-5]。在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下,學員只是能夠計算電路參數、測試電路參數,并不知道如何選擇器件、如何設計電路,無法滿足實用、高素質軍隊醫療衛生裝備研發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要求。針對以上問題教學組融合課程特點,在實驗教學設計中大膽創新與改革。在完成模擬電子技術經典實驗項目的前提下,整合驗證性實驗內容,將實踐教學拓展由課堂延伸到課外[6-7],增加以問題和需求牽引為導向的綜合設計性實驗,開放性地提出了“五自”實驗教學模式;引導學員主動參與實際科研活動,靈活地選取探索的方法,為學員提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實踐的機會,激發了學員對電子技術類課程學習的熱情,同時加強了團隊的協作,鍛煉了對科研活動的總結和表達能力。
1“五自”實驗教學模式
調動學員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實驗過程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教學組在基本要求“會分析計算、會使用常用的儀器儀表、會測量基本的參數”的指標基礎上增加了“會設計電路”和“會選元器”件2個環節;開放性地提出學員自由選題與分組、自行管理與實現、自主設計與實施、自行調試與安裝以及自主答辯與論文完成的“五自”實驗教學模式。現將具體實施步驟介紹如下。
1.1自由選題與分組
為了培養學員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在其即將完成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學習的前2個月,由授課教員針對軍隊衛生裝備中研究的熱點問題以及附屬醫院臨床科室的實際需求,發現問題,并聯系所學理論知識提出問題;重點列出5~10個綜合設計實驗題目(如便攜式心電圖機、自動輸液器、電加熱手套、太陽能電源等),提出電路設計要求和預期達到的主要性能指標,要求學員自主設計實現電路。學員針對教員指定的實驗題目,根據每名同學自身的興趣和專業特長,自由選題與分組。一般每組不超過3人,組內學員自行分配任務,包括文獻查閱、電路設計、電路仿真、印刷電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可在共享上查到制作、元器件購買、電路調試、幻燈制作及答辯等環節。
1.2自行管理與實現
整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學組采用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即教學實驗室時間和空間對學員全部開放,所有的測量儀器儀表設備全部開放。模擬電子技術的網絡教學交互平臺全時段開放,學員選題之后,每個小組的時間和進度節點都自行管理、自行實現,完全發揮學員的主動性。教員只需做好的監督安全、答疑引導工作[8]。
1.3自行設計與實施
在學員完成自由選題與分組之后,可根據實驗項目的要求查閱文獻資料、提出技術方案和實施路線、設計電路并進行電路仿真,通過仿真測試電路的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標,不斷優化電路結構。當學員在電路設計時遇到問題和困難,由教員針對學員的設計進行專題輔導和引導,突出以學員自行設計為主、教員引導為輔。自行設計重在培養學員靈活運用理論知識、信息檢索工具、電路設計與仿真軟件的綜合能力,是“五自”實驗教學模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學員完成電路設計與仿真之后,教員對學員的設計審核后由學員列出所需元器件型號、數量和主要參數等。學員自行購買,選擇性價比高的元器件,自行購買元器件重在培養學員選擇器件的能力。元器件參數的合理設置是電路設計的基本內容,而器件的性能優劣直接影響到電路實現的功能正常與否,因此綜合性實驗項目增加該環節強化鍛煉學員基本的器件選型能力。
1.4自行調試與安裝
學員將購買的元器件進行分類,按照電路原理圖在PCB上完成焊接,并進行調試、排除電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發現問題,小組內部探討,網上教學平臺發動教學資源共同解決問題,很好地培養了學員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問題為導向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設計實驗過程的測試方案,選用合適的儀器儀表測量不同的參數指標,并記錄描繪特征曲線。規范實驗測試流程,熟悉常用儀器儀表的特性、使用條件和使用注意事項。完成電路板調試后,學員自行將電路板安裝到實驗箱內,提供電源輸入接口、信號輸入輸出接口等。自行調試安裝重在培養學員的電路故障排除、儀表使用、電路焊接和安裝等綜合能力。
1.5自行答辯與論文完成
學員完成綜合實驗項目后,要完整地記錄項目的設計和實現過程,準確地記錄實驗結果,提交規范的設計論文,并自行制作PPT,內容包括課題背景、設計思路、方案、電路及主要參數、改進方法及措施等,匯報時間10min。學員答辯時,教員可以針對學員的電路設計、實驗方案或實驗結果隨時提出質疑,其他組的學員也可以提出質疑。自行答辯與論文完成重在培養學員系統化的科研思維和實踐規范,邏輯性的總結能力,精煉客觀的表述能力[9-10]。
2教改效果
從2007屆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學員開始,我們將“五自”實驗教學模式應用到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對考試成績分析反饋等方式,對教改效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圖1為2007—2011屆學員對“五自”實驗教學模式的問卷調查分析結果,問卷調查采用百分制打分,內容設計“五自”實驗環節的執行效果評價(每項20分)。從結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學員對“五自”實驗教學模式的評價分數逐屆提高。2007年級學員評價分數較低,這是因為我們首次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在實驗項目的設立、學員答辯組織等環節存在不足,學員的建議大多是增加實驗項目、不要限制答辯形式;2011年級學員評價分數最高,這是因為我們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靈活設置實驗設計題目、靈活學員答辯形式,使“五自”實驗教學模式日趨完善。對2007—2011屆學員《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考試平均成績(如圖2所示)分析,結果顯示平均成績的提升與“五自”實驗教學模式的配套使用有緊密的關系。2007年級學員模擬電子技術的考試分數較低,這是因為我們首次采用“五自”實驗教學模式,學員準備時間過短,沒有將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直接影響了理論考試時間;2011年級學員評價分數最高,綜合實驗設計題目選擇來源于實際生活或科研需求,且緊密和理論知識相連接,激發了學員對《模擬電子技術》的極大興趣,鞏固了學員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學員的理論考試成績。
3結語
“五自”實驗教學模式在2007—2011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與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相比“,五自”教學模式將學員的學習模式從被動變為主動,充分發揮和調動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用問題導向和需求牽引來提高學員的創新意識,用大科學的理念來培養學員的團結協作精神,為學員畢業后的第一崗位任職需求奠定了基礎。為了更好地發揮“五自”實驗模式在軍內生物醫學工程人才方面的培養作用,我們將在今后《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實驗教學中令實驗項目選題更貼近部隊實際需求,即實驗調試環節增加機電一體化、電磁兼容、特殊環境設計的內容,使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更加實用、有效。
[參考文獻]
[1]路國華,王華,秦明新.淺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J].軍隊醫學教育,2006,14(1):40-41.
[2]路國華,王華,秦明新.電路仿真軟件在《模電》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06,27(9):288-290.
[3]張華,王健琪,荊西京,等.《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考核的探索和實踐[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5):330-332.
[4]張華,荊西京,路國華,等.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軍隊醫學教育,2011,19(3):68-70.
[5]蔡曉艷.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16(3):51-53.
[6]王革思.“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開放式實驗教學平臺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8):170-173.
[7]唐鐵軍,王平祥,王春潮.課內外結合構建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4):19-22.
[8]李淑明,姜玉婷,李曉冬.“虛實”結合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模式[J].大眾科技,2014,16(10):3-4.
1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網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加了網球運動,在高等院校中,相繼網球選項課。但大學生在享受網球這項運動帶來樂趣的同時也承受著運動損傷帶來的煩惱。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學生的運動損傷,通過分析體育課中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提出避免和預防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則。不僅有利于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促進作用。
筆者通過計算機檢索和圖書資料查詢等形式,閱讀了有關網球運動損傷的科研論文及著述,經整理分析發現,相關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醫療主任David Altchek和美國戴維斯杯聯賽醫生撰寫了網球運動中日益普遍的肩關節損傷處理方法;Scott Lynch討論了膝、小腿、踝、足和肘的損傷問題;瑞典運動醫學專家Per A.F.H.Renstrom在他主編的《運動損傷預防與治療的臨床實踐》一書中對網球訓練導致的運動損傷給出了一個概括性的總結,從素質、力學、訓練、裝備等幾個方面給出了建議
欒麗霞,徐祥峰在《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對從事網球運動的學生運動損傷的特征、部位、種類,以及損傷原因進行了調查,發現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多以關節扭傷為主,集中在人體的腕、肘、肩及踝關節。而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動作錯誤和局部負擔過重,同時提出了預防網球運動損傷的措施和建議。通過文獻檢索發現,目前主要是對網球損傷的種類和特征以及原因的研究較多,但對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的預防尚無人研究。而且眾多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為本課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當前,世界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ATP)和國際網球聯合會為全世界各重大聯賽配備了受過良好專業培訓的物理治療師和隊醫,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還為所有比賽的頂尖選手配備了合格的醫生。但是對于非頂級選手以及青少年選手這方面做的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就此ITF運動醫學委員會認為在學習研究有關網球運動員全面健康的問題領域應包括生理、營養、生物力學,設備的改進對運動員的影響,心理上的準備以及其他方面,比如時差反映、海拔高度、溫度、濕度和非常年輕的運動員打網球的效果等。對網球運動損傷的治療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如電療法、磁療法、光療法、按摩療法、火罐療法、內服藥、外敷藥、針灸等等。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基本內容
1.1運動損傷的類型部位
1.2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3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2解決問題
1.充分了解網球運動損傷的部位、類型和引起的原因。
2.提出如何預防損傷的有效措施
三、研究方法及措施(擬采取的研究手段及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
1研究方法
1.1問卷調查法:
抽取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和浙江工商大學的網球課學生各40名,進行問卷調查。
1.2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期刊網檢索到1994年到2010年間體育類期刊、學報,查閱以“網球損傷”為關鍵詞的相關的論文十幾篇。
1.3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咨詢、收集到的有關數據,在計算機上采用Excel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統計分析、歸納 和總結.
四、研究工作的步驟與進度(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 序號 時間 內容
1 20xx.9.30-2009.3 確定題目、完成文獻綜述,撰寫開題報告
2 20xx.3.12 以答辯小組為單位做開題報告
3 20xx.3.15 整理已收集的材料及調查數據完成一稿
4 20xx.3.17-3.30前 完成二稿
5 20xx.4.15 論文定稿及裝訂
6 20xx.4.15-5.4 準備論文答辯
7 20xx.5.5 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其中外文文獻應不少于2篇)
[1]矯瑋.運動損傷學雙語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5-42.
[2]欒麗霞,徐祥峰.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23(6):93-95. [3]宋智梁.我校大學生網球運動常見損傷、處理及預防[J].哈爾大學學報,2006,9:174-175.
[4]矯瑋.運動損傷學雙語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35-42.
[5]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醫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273-280.
[6]陸光平.廣東省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醫學動物防制,2008,24(5):349-351.
[7]郭振新.大學生體育課中運動損傷產生的分析與預防[J].體育世界,2007,(6): 52-53.
[8]史文生.陜西高校網球選修課學生運動損傷調查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09,12(2):89-91.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中國知網
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
主要欄目
專家論壇、論著、短篇論著、研究進展、實驗研究(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藥理與毒理、生物醫藥、藥品鑒定、藥物與臨床、新藥評價、麻醉與鎮痛、醫學檢驗、病理分析、影像與介入、中醫中藥、護理研究、醫藥教育、健康教育、個案報道、誤診誤治、社區醫療、鄉村衛生、不良反應監測、藥物經濟學、制劑與技術、制藥裝備、營養與保健、疾病防控、醫療器材、政策研究、法規與標準、產業研究、市場透視、衛生管理、醫療保障、藥品監管、醫院管理、企業管理、營銷與服務、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科研管理、藥事管理、設備管理、醫藥文化、醫風醫德、醫藥信息化、調查研究、工作探討、醫護論壇、封面報道、醫藥資訊、業界關注等。 在該刊可用于職稱晉級、繼續教育、畢業論文、科研課題報告等,根據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與管理辦法》學分授予標準,可獲得國家級繼續教育ii類學分6-4學分。
辦刊宗旨
以“推廣醫藥研究成果、交流醫藥臨床經驗、報道醫藥發展動態、促進醫藥衛生發展”為宗旨。
市場定位
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器械在現代的診療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醫療器械是創辦醫院的基本條件,醫院設備的好壞,對診斷、治療工作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醫院設備經常損壞,完好率很低,精度不可靠,結果可信度差,無法提供科學的數據,就會影響診斷、治療和科研水平。醫療器械數量與質量增加的同時,器械的維修問題也日益顯現。同時現階段受維修水平偏低、維修技術手段落后、管理制度滯后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這種問題更加嚴重。本人從事這方面管理工作多年,對這方面的問題深有感觸,在此談些看法供參考,希望更好地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服務。
1醫療器械維修管理的現狀
1.1管理制度滯后
盡管目前醫院管理制度已相對完善,然而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卻成了醫院管理的盲區,多數醫院管理制度與現代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有關機構人員組成、占醫務人員總數的比例、學歷要求、準入資格等在衛生政策制度中沒有明確規定。還有在中小醫院,維修部門在這里很容易被忽視,多數醫院沒有詳盡的維修工作制度,維修人員分工不明確,他們什么都得修。也就是說維修人員什么器械都得會修,什么都不能精修。
1.2維修手段落后
盡管隨意醫療器械設備的不斷發展,部分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條件有所改善。但這種改善與現代醫療器械設備的維護要求相差甚遠,維修工具,檢測手段仍是陳舊的。其原因是醫院自身不愿意對維修機構的設備有更大的設人,因為這種投入的回報不是顯著的,難有立竿見影的經濟收益。同時據有關資料,在中小醫院,從事維修工作的人員大多為中等以下學歷,未受過高等教育,技能單一、知識面窄、技術水平提高慢,這也是制約中小醫院醫療器械發展的重要因素。
1.3缺乏定期維修與忽視管理
實踐證明,常用的醫療器械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維修和定期保養,且不時有違規操作的現象發生,那么它們的使用壽命將大大縮短。同時繁重的醫療工作使護理人員忽視了醫療器械的管理。在醫院,由于病員多護理人員少的矛盾長期存在,致使護士上班后只顧于應付繁重的護理工作,而無暇顧及其它。即使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響更重要的工作而不去及時糾正。交班時又忘記囑咐接班護士,導致這些不足缺乏有效地管理。
醫療器械設備不僅僅是一種醫療服務手段,它的好壞還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醫院形象與聲譽,也影響著醫務人員情緒及行為。因此.醫療器械設備的維修不能理解為一般性的修修補補,維修人員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全心全意為醫療工作服務的思想品德。為此我們認為.醫院醫療器械設備維修機構的建設與管理應把握如下原則:(1)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文化素養;
(2)培養具有敬業精神的工程技術人員;(3)建立并完善目標管理制度及相應運作規則。
2醫療器械維修的現代化管理的對策與方法
醫療器械設備是醫院資產的核心部分,中小型醫院設備總值則幾千萬元人民幣,大型醫院超過億元人民幣。必須加強對醫院器械維修的現代化管理。
2.1制定醫療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醫療器械維修人員的準入制度,引入正確的競爭機制、充分調動維修人員的積極性,完善保養制度,做好維修人員的分工,劃分責任,大型器械要有專門的維修人員負責日常的保養維修。同時管理制度應包括維修機構的組織管理、領導責任制、維修人員責任細則、維修設施管理、事故責任細則、維修設備檔案管理、報廢賠償制度、人員考核及培訓、維修經費保障管理等。必須加強對醫院維修機構的領導與管理,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提高維修質量.降低維修成本。主管領導的工作職責應包括:組織制訂或督促執行醫療器械設備維修管理制度.組織審查維修機構工作規劃并監督實施.審批維修機構開支方案等。對工程技術人員合理分工,嚴格管理,使其全方位為臨床醫療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維修質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時間。維修工程技術人員接聽報修電話時做好電話記錄,如報修設備、時間、病區、維修質量和工作量,這些也是發放獎金的依據,同時有利于領導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更為臨床科室提供了方便,他們不需要考慮請誰來修理等這樣的事情,只需打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
2.2實行科學管理方法
醫療器械的維修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光有實踐經驗和腦力記憶是不夠的,在掌握維修技術的同時,還必須借助于醫療器械的技術記載,設立技術檔案,這對于大型精密儀器是必要的,否則會給維修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逐步建立醫療器械的狀態庫,這對設備故障診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要建立信息反饋系統,其方法是,收集整理現有資料分類存檔,維修技術人員也應搜集資料存檔,如:(1)檢測儀器,(2)修理工具;(3)儲存備件(4)經費使用;(5)維修記錄,(6)故障分析;(7)維修計劃;(8)維修信息等。所以,應當收集整理現有資料進行分類存檔。有條件的單位可建立醫療器械維修管理微機系統,并組織計算機聯網,擴大信息容量,滿足維修管理工作的需要。一般來講,醫療器械配件供應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這與儀器、零件不斷更新有關,靠廠家供應有困難,維修站過了保修期維修費用昂貴。那么實現醫療器械維修備件儲備社會化是必要的。
總之,在實際維修工作中,上述的維修對策和方法還是不夠的,要根據實際仔細分析,靈活運用,有機結合。注意總結才能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闡鳳田.淺談醫院醫療設備的管理.醫院管理論壇.2004,2(88):39~40.
[2]畢光迎,李國勝.如何搞好醫院設備管理.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3,1:108~111.
[3]楊旭、張丹、馬虹,醫學工程學科建設的思考,醫院管理雜志,2000,7(3):218~219.
[4]錢治淮,賈彥,醫療設備的使用管理與效益評估,中國醫院管理,2OOO,20(9):45.
[5]駱漢生,祖寧先,陳葵,醫院醫療設備維修實行二級核算的實踐,中國醫院管理,2OO0,20(4):55~56.
城市改造修建亞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割去原本不寬綽的操場2000多平方米,學校面積被攔腰割去一半還多,舊校舍想再生存下去已是不可能的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進入孫校長的腦海里,何不趁此機會建個新校舍。
一、責任重于泰山,使命決定行動
孫校長擔任56中學校長是1999年初,受命于學校最困難的時期,舊教學樓建筑面積不足4000平方米。嚴重障礙辦學規模和效益。且多年不曾修茸,教學設備匱乏,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化設備近乎空白,原來并不寬綽的操場因修建亞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又割去2000多平方米,加之師資不足,經費拮據,各種壓力一股腦全落在孫校長的身上。怎么辦?面對困難的挑戰,孫校長想到黨培養自己一回,此時此刻,應挺身而出,不應有任何代價可講,更不能打退場鼓。孫校長說:“責任是一種動力,責任重于泰山,責任產生使命,使命決定行動。”孫校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蓋新校舍,孫校長多次往返相關部門,腿跑細了,嘴磨破了,累病了好幾回,歷時兩年,多方協調,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的行動得到了市建委、市教育局、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她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現實。如今,一座14200平方米宏偉壯觀的教學樓矗立在伊通河畔。由辦公室、教學區、實驗區、體育館四部分組成。
新校區落成后,孫校長本該歇口氣,但她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抓緊教學設備建設。她認為“辦學條件”是一個動態過程,永無止境。為了滿足廣大家長和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她費盡心血,克服重重困難,籌措資金200多萬元,用于更新教學設備,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全校已安裝了閉路電視和監控系統,新添置96臺品牌電腦,裝備標準化雙套理、化、生實驗室,有現代化語音室、微機室、多功能電教室,有藏書40000冊的圖書館和同時可供四個班學生閱讀的閱覽室,每個教學班配備了液晶投影儀和實物展臺,實現“四機一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現代化教育提供了雄厚物質保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開闊了學生視野,提高了辦學效率。
宏偉壯觀的教學樓建起來了,現代化教學設施裝備起來了,孫校長卻累倒了,病倒了,大夫診斷為嚴重冠心病急性發作,須立即住院治療。在和病魔作斗爭時,孫校長憑借的是毅力,是責任,是一種辦教育本身所賦予的使命。
二、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
“欲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孫校長深刻認識到教師就是辛勤固根耕耘者和執著浚源開拓者,她深知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名師需要名校塑造,名校需要名師支撐,她的核心工作是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她抓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是廣聚賢才,招聘教師;二是廣開渠道,校本培訓。并以校本培訓為主,堅持“認真遴選。悉心培養,嚴格考評,獎懲分明,發揮特長。鼓勵拔尖”的原則;采取“樹典型、引路子、壓擔子、結對子”的方式和積極開展“四課兩評”活動.強化教師培訓。目前一線任課高級教師占42%,一線教師35%,有省、市級優秀教師、模范教師15人,區優秀教師18人。一支數量充足、年齡、知識結構合理,德業雙馨的師資隊伍業已形成,敬業、愛生、善誘、創優的良好教風蔚然成風。
孫校長把科研名校作為治校方略之一。為適應素質教育需要,著重培養教師科研能力和提高應用信息技術水平。近三年,教師在國家、省、市交流或獲獎論文達350余篇。她本人更是身體力行搞好教科研工作。她撰寫的論文《學生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文被收集在《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里;她負責的吉林省中小學《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型課》的課題研究獲得優秀獎:她承擔省“十五”計劃教育科研課題《學生自主學習》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她的論文《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被評為“2000年以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她的《樹立創新理念,搞好學校管理》論文和她主編的《教藝摭談》論文集發表后,皆反響不凡,成為名符其實的科研型校長。由此學校也被評為“吉林省創新教育實驗校”、“東北師大教育科學研究基地校”。
三、倡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
多年來,孫校長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她積極倡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努力使學校賦予文化品位,優化人際關系。凈化精神環境,美化物質環境;為教師創設寬松的工作環境,做過細思想工作,給予師生更多的關愛。
2001年,一個學生突然發生車禍,孫校長親自去醫院看望,了解家庭困難,她多次找到有關部門咨詢協調,使醫療保險費得以全部報銷。家長送一面錦旗表示感謝。錦旗上赫然寫道:“理想的學校,最負責任的校長”。
還有一個家住郊區的學生,父親殘疾,母親多病,學生無力繼續讀書,當背著書包哭著離開學校時,孫校長知道后,她立即攆到校外,使該生免于輟學。
* W557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H295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T022 中國塑料
G211 中國糖尿病雜志
T068 中國陶瓷
G521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G561 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
G444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G101 中國天然藥物
U501 中國調味品
X004 中國鐵道科學
G437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R083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H350 中國土地科學
H233 中國土壤與肥料
G116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G373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G959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G517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G988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S725 中國衛生經濟
G253 中國衛生統計
G716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G752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K035 中國鎢業
M022 中國稀土學報
F025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
G841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G623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G885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G237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G849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G284 中國消毒學雜志
G765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G845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
G298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
G117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G718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G380 中國心血管雜志
G203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G082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G250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G747 中國新藥雜志
G727 中國性科學
G232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G118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G908 中國學校衛生
G675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G633 中國血液凈化
G119 中國循環雜志
G756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G645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G396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H208 中國煙草科學
U647 中國煙草學報
E303 中國巖溶
G619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G318 中國藥房
G120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G121 中國藥理學通報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選 CODE 期刊名稱
G122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
G878 中國藥師
G220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G227 中國藥物警戒
G248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
G713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
G621 中國藥物與臨床
G009 中國藥學雜志
G755 中國藥業
M628 中國冶金
G809 中國醫刊
G123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G124 中國醫療器械雜志
G679 中國醫療設備
G306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G313 中國醫師雜志
G236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G125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G911 中國醫學倫理學
* G471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G622 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
G127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G193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S591 中國醫學裝備
G519 中國醫藥
G644 中國醫藥導報
G924 中國醫藥導刊
T019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G531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
Q918 中國醫院
G454 中國醫院管理
G243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G314 中國疫苗和免疫
G130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G706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H205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U032 中國油脂
M028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H099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G753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V039 中國園林
G131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X012 中國造船
U012 中國造紙
U033 中國造紙學報
H204 中國沼氣
G600 中國針灸
H067 中國真菌學雜志
G945 中國職業醫學
G347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G843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G757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G846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G758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G528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G182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G132 中國中藥雜志
計量檢定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良好的技術裝備是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前提。對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必須實行強制檢定。
一、計量器具的分類
(一)、按結構特點分類:
(1)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復現量值的計量器具,如量塊、砝碼、標準電池、標準電阻、竹木直尺。線紋米尺等;
(2)計量儀器儀表。即將被測量的量轉換成可觀測的指標值等效信息的計量器具,如壓力表、流量計、溫度計、電流表。心腦電圖儀等;
(3)計量裝置。即為了確定被測量值所的計量器具和輔助設備的組合,如里程計價表檢定裝置、高頻微波功率計校準裝置等。
( 二)、按計量學用途分類: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準器具、工作計量器具。
二、計量器具檢定的作用
計量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它具有的統一性。計量工作涉及國民經濟的,其運用的廣泛又使它具有社會性。計量工作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聯系到上至安定團結,下至黎民幸福安康的方面,計量工作如此使得對它的管理要納入法律系統的框架內。,專門了《計量法》來規范計量器具的管理,,如何改善與《計量法》配套的計量檢定規章制度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這就建立改善的市場化計量監督機制,依法加強對計量器具的管理。
三、計量器具檢定的必要性
革命老前輩聶帥有句計量行業熟知的話:“科技要進展,計量須先行”。這道出了計量工作的真諦。計量是技術工作的。計量技術工作的保證,管理論文量值統一,各行業產品生產各自為政,出現安全質量不足,質量檢測失去了技術保障和依托,判定的權威性將遭到質疑,失去計量保證,量值轉遞鏈斷裂,改善的計量管理系統就失去最、最的一環。
四、目前計量檢定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計量檢定機構的辦公條件技術水平和檢定設備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總的來看還不盡如人意,仍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例如國家對于計量檢定實驗室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封閉隔離、布局合理、制度健全,而現在筆者所在的縣計量測試所的各種計量標準裝置全部集中安放在一個檢定室里,不能分室專項檢定,無法達到檢定室的基本要求,并且計量技術裝備比較落后,空白項目仍然較多,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全縣經濟發展對計量檢定工作的需求,因此,只有加大計量事業經費和人員投入,下大力度加快對計量檢定工作的整合完善發展創新,增強技術力量,提升技術水平,才能保證量值準確可靠,使計量檢定工作跟上時展的需求。
計量檢定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良好的技術裝備是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前提。國家規定對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而這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計量器具的檢定手段恰恰是目前計量檢定機構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對于醫療衛生和安全防護用的計量器具,多年來,大多數只用不檢,失準失修,甚至少數醫療機構的領導缺乏計量法制意識,導致計量器具的管理較為混亂:如有個別單位以設備是最新引進的為由,變相拒檢、漏檢,不愿很好地配合正常的檢定工作;還有個別單位未建立計量器具臺帳,未按規定要求辦理報停設備的停用、禁用手續等。所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給診療用計量器具和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帶來了風險,致使醫療質量無法保證,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五、加強計量檢定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計量檢定工作的宣傳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僅僅滿足于做好本職工作故步自封,只能使計量工作的道路越走越窄,失去了社會認可度也就失去了計量工作的生命力,所以必須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有關計量法律法規,提高使用者的計量法制意識;宣傳開展計量檢定工作的重要意義,使人民群眾充分認識計量檢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計量檢定工作缺失的危害性,同時廣大計量工作者也要牢固樹立“服務群眾,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切實把“計量惠民”工程落到實處,使計量檢定工作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關注計量檢定的大風氣,為今后的計量工作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輿論氛圍。
2、加強計量檢定人員的培訓,提高檢定人員的專業水平。
打鐵還要自身硬,如果計量檢定機構的工作連自己都不能信服,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計量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技術精湛的專業計量工作者來完成,在計量工作中,每一個微小的差錯都有可能使整個工作失之毫厘謬之千里,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計量工作者刻苦加強業務學習,通過督導、培訓等有效措施,改進檢定測試技術,改變服務方式提升檢定人員的整體素質,把計量技術機構打造成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
3、增強計量檢定工作的有效性
在企業強檢周期執行上,計量檢定人員要向企業講解強檢工作的重要量,以貿易結算、安全防護、環境監測、醫療衛生等陳述利害聯系,并且企業解決強檢計量器具遇到的技術難題,切實為企業做好服務。與此,計量行政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以檢查企業定量包裝和產品質量入手,以計量認證、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和企業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的管理入手,提高計量器具的受檢率。對拒檢和漏檢的企業嚴肅處理,對拒不改正的釘子戶,除處罰外要必要的新聞曝光,出技術監督的規范作用。同時,還應做到加強技術裝備與提升人員素質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加強了技術裝備可以使技術人員有更廣闊的視野去開拓創新更好地提升人員素質,而提升了人員素質可以讓技術人員游刃有余地使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和方法去為計量檢定事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