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23: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田徑訓練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知識體系的更新,善于學習和知識儲備。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能力除了自身在大學學習的一些相關課程以外,工作以后更要將理論聯系實際去鉆研在教學和訓練中的難題,善于總結自己的訓練優秀經驗,并要抱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思想,及時更新自己的理論知識庫,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和能力。
2.加強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做個科研型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的體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總結工作的創新能力、實踐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與公關能力等。上述能力在個人有意識地不斷學習中培養;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和親自動手中鍛煉;在組織群眾活動中不斷提高。這個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不但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外,而且還能及時與實踐相聯系,使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能不斷發現、解決問題。體育教師在從事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肯定遇到一些問題,這個就要求我們去分析問題,通過研究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體育教師科研水平越高,滲透到訓練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運動員的成績提高的就越快。教師在堅持以訓練為主的同時應該從事相關的理論研究,“訓練”與“科研”結合在一起,可以更自覺地鉆研理論,及時掌握訓練信息,不斷豐富學識,不斷提高訓練的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
3.具備團結協作精神。對于業余訓練來說,在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是能夠承擔田徑項目業余訓練的體育教師。教師是指導業余訓練的核心,在合理科學分工的基礎上,應提倡“一盤棋”的協作精神,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師的人力資源,不斷提高訓練指導質量;學校應對那些工作能力和責任心強又取得了顯著訓練成績的教師,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予以適當地獎勵。
4.教育相關部門、體育局或學校方面應加強體育教師建設。制定“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方案”,采用繼續進修、集體學習交流,校體育組內以老帶新、相互促進,加強教研、教改、科研等活動推行等措施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5.各校體育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校業余訓練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明確了本職工作,樹立強烈的責任心,要有吃苦奉獻精神。關心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對女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尤其要注意,關心運動員的學習,幫助運動員協調好學習與訓練之間的問題,有全心全意為訓練服務的思想。
二、充分發揮隊員在業余訓練中的主體作用
1.發揮訓練中的群體效應與尖子的作用。按運動項目進行分組以后,同一訓練小組之內的隊員在水平上是會參差不齊的,每個隊員都會有自已的長短處,也會有自己的不足。一定要通過分析既看到別人的長處,也看到自己的短處,使每個隊員實事求是地確立自己的訓練目標,教練員在每一次訓練課中應根據每個隊員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為了在訓練過程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要培養和樹立“尖子”運動員,使“尖子”運動員成為全隊的“帶頭羊”,成為全隊技術和良好作風的榜樣。
2.加強比賽模式與自信心的訓練不少參加訓練的隊員,開始階段訓練成績都比較容易提高,當訓練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專項成績往往因經驗的缺乏或者是自信心的不足等,成績的提高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不前,而且在比賽中常常容易造成直接的技術錯誤。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引進比賽模式和進行提高自信心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三、增強訓練方法科學性,提高訓練質量
1.合理制定訓練計劃。合理的訓練計劃可以提高訓練的質量和運動員訓練水平。田徑課余訓練計劃是保證訓練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它可保證訓有目標、有組織、有步驟的進行。體育教師在實施訓練之前,必須根據校田徑運動場地設施情況、選手實際能力狀況、區體育部門的體育工作安排和未來階段武漢天氣影響等因素,制定好完整的訓練計劃,包括多年的、階段的、周以及課時訓練計劃以保證訓練系統地,有步驟地實施,以保證訓練的質量。
2.掌握教科書上的訓練原則,注意個體特點,切忌死搬硬套。訓練中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訓練原則,運動訓練的原則主要有: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不間斷性原則,周期性原則,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原則,區別對待原則,動機激勵原則,直觀教學原則。訓練中應該遵守這些原則,但是必須做到“以運動員為本”,從他們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訓練改革和創新,任何脫離運動員實際和死搬硬套的做法都會受到懲罰,例如劉翔的訓練內容、方法、手段就不一定完全適合你的運動員。
3.結合專項優選訓練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訓練效率。學生本身學習任務重,學習時間緊張,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很好的訓練效益,我們體育教師可以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深入研究本專項的技術特點、供能特點,真正把握專項的本質,在選擇訓練手段時,要做到實用、集中、有效,不搞“花架子”;以鉛球投擲技術為例,后滑步技術是教練員狠抓的一個動作環節,往往教練員上來就是練習滑步技術,但對初中的運動員來說,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實際上,鉛球運動員最重要的任務是練好最佳出手姿勢,因為滑步所產生的動量對最終投擲成績的貢獻只占10%-15%。因此,訓練鉛球投擲技術必須從出手動作開始練習,接下來是側身滑步,最后才是后滑步。第二,查閱和搜集國內外資料,及時了解專項的發展趨勢、動態和最新訓練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運動員的實際,定身量做地設計和優選訓練手段。第三,在訓練中要以比賽的強度或超過比賽的強度完成練習。例如孫海平指導,根據跨欄的技術要求,為劉翔量身定做了一套抗阻練習,每一個手段都是為了改進專項某一環節的技術,提高某一環節的能力而設計的,練習的強度達到或超過了比賽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戴健,張林,馬志和,劉煒.江、浙、滬地區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1):13-16.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核心力量是一種運動能力,是通過髖部、骨盆和腰椎以及周圍的肌肉產生的力量,它在所有田徑運動項目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田徑運動員發力的主要環節,連接著上肢和下肢,能夠使身體保持平衡,同時保證了田徑運動專項技術的穩定發展。田徑專項技術動作主要圍繞中心肌群為核心,強有力的支持著在田徑運動中身體姿勢、運動技能和專項技術動作。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天津體育學院2010級、2011級田徑專修學生共80名。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論文研究依靠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與本課題有關的知識,為本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針對論文內容設計相應的調查問卷,向天津體育學院田徑專修教師和學生發放問卷。
(3)訪談法。為了明確的認識到天津體育學院田徑運動員對核心力量訓練的認識與核心力量訓練現狀,選取了天津體育學院相關的專家進行訪談,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分析相關問題。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田徑專修學生對核心力量重要程度的認識
核心力量是田徑專修學生在日常訓練中,不容忽視的力量練習,田徑專修學生進行力量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增強田徑專修學生的核心部分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特別是核心部分的深層肌肉、小肌肉群。核心力量訓練課以使肌肉群的力量達到平衡的狀態,有力的培養田徑運動員的整體控制能力。
2.2核心力量訓練的次數和時間
核心力量訓練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著老師對核心力量訓練的運用,而且訓練核心力量訓練的次數安排要恰當,既不能安排的太頻繁,也不能安排的太少,才能起到最佳效果。把核心力量訓練每周安排1-2次的老師有4位,占老師被調查總數的57.2%,有3位老師把核心力量訓練每周安排3-4次,占老師總人數的42.8%。通過相關調查了解得出,核心力量訓練每周安排3-4次最佳。
核心力量訓練的時間決定著訓練的效果,核心力量訓練的時間不宜安排的太長也不宜太短。通過對核心力量訓練的時間安排進行調查研究得出,每次進行核心力量訓練的時間安排在10-20分鐘最為合理。
2.3核心力量訓練常用的訓練方法
天津體院田徑專項7位教師在訓練中全部采用核心力量訓練方法中的靜力性練習方法,占教師被調查總數的100%,采用身體克服阻力練習方法的老師有4位,占教師被查總數的57.2%,采用克服自身體重練習方法的老師3位,占教師被查總數的42.8%,沒有教師采用動力性練習和動靜結合訓練。可以看出,天津體院田徑專項教師用核心力量訓練方法中的靜力性練習方法為最多,其次是身體克服阻力練習、克服自身體重練習。核心力量訓練的主要是以克服自身體重與徒手練習和輕器械練習為主要訓練方式,天津體院田徑專修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時,應該根據田徑專修學生的運動特點,采用靜力性練習的訓練方法,使田徑專修學生的肌肉加強。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在66名田徑專修學生中,對核心力量并不是十分了解,田徑專修學生對核心力量的認知途徑主要是通過老師的介紹,其次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說明天津體育學院老師還是比較重視學生的核心力量練習。
(2)天津體育學院田徑專修學生平時的訓練課中大部分都會涉及到核心力量訓練;核心力量訓練主要安排在專門的體能課中和專修課的結束部分;在每周的專修課中一般會多于兩次核心力量訓練,每次都不少于10分鐘;在核心力量訓練中主要是靜力性練習、身體克服阻力練習和克服自身體重。
3.2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1-172-001
1.研究目的
田徑業余訓練在當今社會處于少年與青年兩個年齡段的人群銜接不起來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它的快速發展。
看清我省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的具體的實際情況,積極探討,在發現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充分發揮“田徑是運動之母”的影響力,促使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訓練中來,壯大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后備軍的隊伍,促進我省田徑運動在青少年中的發展,為以后的研究提供現實意義和理論支持。
2.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我省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在網上查找與之相關的期刊、雜志、碩博論文等,對相關的政策、法規、宣傳、新聞等時事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并做好分類,全面了解當前親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的狀況。
2.2訪談法
對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的運動員、教練員進行走訪,了解訓練中出現的情況以及解決的方法,為論文提供現實的資料支持。
2.3邏輯分析法
對所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概括、總結、分類,結合走訪調查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歸納演繹、比較等方法。
3.結果與分析
在調查分析我省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現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影響其快速發展的因素。
3.1資金支持的影響
經費是物質保障,在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的資金支持是彌補政府撥款嚴重不足的重要支撐,積極倡導田徑業余訓練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對家庭的健康科學生活,對社會發展的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力宣傳社會資金的融入。現代化的田徑訓練是科學的訓練,是科技的挑戰,是資金支持的體現。此外對教練員的工作強度、工作的成績應有相應的資金對應,解決教練員的家庭經濟來源,用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3.2現代化科技的影響
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與之相關的科學研究相互制約,相互發展,共同促進。在具體的訓練中,積極吸取外界的精華,將田徑運動的新的研究成果盡可能運用到訓練中。打破原有的傳統的訓練模式,靠感覺、靠經驗,按部就班,墨守成規,嚴重的影響著訓練效果的實施。要有先進的科技訓練器作為訓練輔助手段,進行科學的技術診斷,避免出現損傷和疲勞。學會用科技來訓練,向科技要成績。
3.3后備人才的影響
田徑業余訓練在當今社會處于少年與青年兩個年齡段的人群銜接不起來的現狀,嚴重影響著它的快速發展。不斷挖掘青少年運動員的內在潛能,把提升后備力量的培養放在了很重要的國家戰略發展上,青少年田徑后備力量的不斷壯大,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田徑運動水平提高的程度,現代化的科學訓練是各個國家所向往的。
3.4環境因素的影響
3.4.1訓練環境的影響。在具體的訓練中會出現器材不能正常使用的現象,器材更新慢。走訪得知,有的起跑器根本就不能用,每次訓練使用時,都要提前維修,以保障訓練的正常進行;有的上力量的杠鈴桿兩頭的固定是壞的,每次上力量都得多人保護,嚴重影響著訓練的效率和訓練的成果。
3.4.2社會環境的影響。家是運動員永遠的港灣,一定程度上是運動員的精神支持和物質保障,家庭的大力支持,家庭的和睦相處,是運動員認真投入訓練的基礎。社會的發展時刻影響著田徑運動的發展,從而影響田徑業余訓練的訓練成果,國家要給予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法規、宣傳等等。
3.5教練員的影響
一位合格的教練員是運動員的幸運,在訓練中從科學的理論研究到實踐中,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有效的訓練手段,快速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青少年處于長身體的年齡,年輕是本錢,但是缺乏競技的技術水平和能力體現,教練員一定按照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一步一個腳印,扎實穩定的提高運動員的成績,不要急于求成。按照競技體育發展的規律,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借助新型的訓練器材,最終達到理想的競技成績。
3.6體育管理體制的影響
在實施管理制度時,要靈活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放開手腳,大膽的進行合理科學的訓練,體現運動員的積極性。
4.結語
我省的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中出現場地和配套設施滿足不了訓練的需求;對教練員、運動員的管理科學性差,跟不上田徑運動的發展;資金支持單一,經費緊缺,沒有更多的籌集途徑,無法很好的保障青少年運動員的物質要求;專門的教練員在繼續教育、培訓、進修等方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機會較少,跟不上田徑運動發展的步伐,阻礙教練員業務水平的提升;作為運動員來說,首先是學生,學生的學習無法保障,訓練的效果也不會太好,學訓的矛盾在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相互制約。
在以上現狀的基礎上,我們要積極優化、改善諸因素的影響,開創河北省青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美好未來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二、 工作目標任務:
1、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的基本常識,掌握簡單的參加體育鍛煉、娛樂的技能和方法,培養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初步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并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和能力,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培養終身學習習慣,活到老,學到老,每人每天必須保持2小時學習時間。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運動隊長年訓練計劃,并積極貫徹落實到位。
4、認真備課,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5、加強教研活動,青年教師多開實踐課,努力用新課改理論來指導實踐,同組成員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本學期每人開1-2次校級公開課,市、區級骨干教師每人開2次公開課,新分配五年內的教師本學期開2次校級公開課。
體育組開課表
姓名周次星期節次班級
張體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繼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張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劉岳松12三2七(12)
翟慶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揚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強聽課評課活動,有教師開課時,其他無課教師都應積極主動地走進課堂,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認真總結,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師要認真做好教學總結工作,積極參與各類論文與教學案例的撰寫與評比,每人每學期撰寫1-2篇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并養成及時寫教后感的習慣。
8、開展以老帶新、傳幫帶活動。使得年輕教師迅速掌握教育教學技能,能夠盡快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
三、 本組的基本情況及重點工作:
(一)本組的基本情況
新區大港中學體育組成員名單
姓名畢業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術職稱訓練主攻方向及擅長項目
宣 揚蘇州大學1966、11本科中學高級總教練,負責運動隊訓練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擲、跳躍及運動后的恢復手段
翟慶梅蘇州大學1968、3本科中學高級大型運動會入場式及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籃球隊技術及裁判規則指導
王桂林江蘇教育學院1954.5大專中學一級群體運動會的方陣訓練,田徑裁判
邵繼忠江蘇教育學院1969.1大專中學一級短跑,田徑裁判
張征兵蘇州大學1973.3本科
中學一級投擲,中長跑,體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揚州大學1974、3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一級教研組組長,長跑及“冬鍛三項”
常玉春揚州大學1973、6本科中學一級短跑及跳躍,籃球隊
於海燕南京體院1974、7大專中學一級教研組副組長,年輕運動員的選拔及長跑
劉岳松江蘇教院1967、1大專中學一級主攻方向:“冬鍛三項”
張體成揚州大學1980.5本科
學士學位中學二級體育保健、籃球裁判及訓練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一次科研活動,具體時間為每周一上午第一節和每周四上午第一節課。初一備課組組長:於海燕 初二備課組組長:翟慶梅 初三備課組組長:邵繼忠
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案例的研究,撰寫教學論文。
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市級課題《多種力量訓練方法對初中學生爆發力提高的實驗研究》的攻關工作。迎接11月份市課題組的檢查。
五、 以老帶新,一幫一活動安排
張體成老師在教學、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導,運動訓練方面由宣揚指導。
六、 本組具體工作安排:
1、制定教研組計劃及科研計劃,上傳本組公開課計劃表
2、各人上傳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
3、制定校田徑隊常年訓練計劃。
4、加強運動隊訓練,積極備戰鎮江市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5、做好鎮江市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報名工作。
6、參加鎮江市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7、各人按期開課,本組成員做好聽課、評課工作。
8、繼續加強校運動隊的訓練工作,對市運動會所取得的成績和不進行總結。
9、準備參加鎮江市第七屆“冬鍛三項”比賽。
1引言
隨著城市機動車數量迅速增長,一些大、中城市出現嚴重的機動車尾氣污染。而對于一些繁華的大城市漂亮的城市景觀也因為綜合因素,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光化學煙霧污染。噪音、郁悶 科技發展、工業進步、車輛增多、人口增加,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間狹小,倍受噪音干擾,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產生很多不良影響,使人煩躁、心情郁悶。
亞健康就是指人體雖然沒有發病,但身體或器官中已經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體中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或是潛伏在身體中的毒瘤,緩慢地侵害著肌體,如不及時清除,就可導致發病。城市人的身體正日益變得脆弱,很多人開始感覺到城市生活的不適。每年全球有超過20億的城市人口人健康受到空氣污染的威脅。我國11個最大城市中,空氣中的煙塵和細顆粒物每年使5萬人夭折,40萬人感染上慢性支氣管炎。免費論文參考網。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離人們所追求的健康目標。
田徑運動是一項健身價值高,同時簡單、易行、省時、省力、省錢便于廣泛開展的運動。
2 田徑運動能夠有效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1田徑運動能促進人類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如參加短跑鍛煉能發展速度, 下肢爆發力、靈敏性、協調性等身體素質;參加跳躍項目鍛煉能發展彈跳力, 增強腿部力量, 提高靈敏性和協調性; 參加投擲項目的鍛煉可以有效發展人體四肢和軀干的力量、速度、靈敏度和協調性。免費論文參考網。
2.2田徑運動能增強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由于田徑運動多在戶外進行, 能使人體更多地受到空氣、日光等自然因素的鍛煉, 從而提高人體體溫的調節能力,增強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德國阿肯博士研究發現, 慢跑時吸入的氧, 比坐著時多8- 12 倍, 一個人每天若獲得8 倍的氧供給, 可以預防癌癥。而一些長期在室內進行的運動項目, 如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則達不到這樣的健身效果。
2.3田徑運動能預防疾病。
田徑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肌功能, 還能增加抗動
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田徑運動能消除身體多余脂肪, 促進脂肪的代謝和減少體內脂肪貯存,預防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發生。田徑運動可以改善呼吸系統, 經常參加田徑鍛煉的人, 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增強, 肺活量加大。
2.4田徑運動能促進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正常發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兒童時期和青少年時期身體形態正常發展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加田徑運動鍛煉, 能加速血液循環, 增加對骨骼和肌肉的血液供應, 使骨骼和肌肉獲得比平時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為造骨過程和肌肉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田徑鍛煉消耗了體內多余的能量,防止肥胖,塑造優美體型。免費論文參考網。據調查, 經常參加田徑運動鍛煉的青少年兒童身高、體重、胸圍的發育指標均超過不參加鍛煉的同年齡青少年兒童。有研究表明, 青少年經常參加田徑運動, 有助于大腦的功能提高和智力開發。
3 田徑運動是實現健身的最佳途徑
3.1田徑運動動作簡單, 易于學習,便于健身運動開展。
3.2田徑運動項目種類多、訓練形式多,選擇余地大,運動起來方便快捷。
3.3田徑運動不受人數、性別、年齡、季節、氣候和場地等條件
的限制, 適合城鄉及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參與。
3.4田徑運動場地設備、器材簡單, 投資少, 適宜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總之,田徑運動對人們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是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參考文獻:
[1]劉建國.田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周兵.田健身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1.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調查對象:國內外優秀女子七項全能運動員。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外的有關文獻資料和1981年以來我國有關女子全能項目的論文。
(2)歸納推理法 運用歸納推理與研究,探索女子全能運動的發展趨勢和培養全能運動員的方法與途徑。
(3)比較研究法 引用一些學者對過內外著名運動員各項成績差異的有關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與探討。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總體成績不穩定
我國女子七項全能大體經歷了從初期到發展,從發展提高到出現低谷,再從低谷狀態又開始回升的這樣一個”馬鞍型”的變化周期。自80年代女子七項全能引入我國以來,運動員的水平提高很快,特別是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過女子全能水平一直保持較好勢頭,先后8人打破亞洲女子全能運動紀錄和全國紀錄,有多名運動員總分達6000千分以上,在亞洲處于領先位置。1987年在第二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上,我過女子全能選手朱玉清躋身前八名,這標志著我國女子全能項目的發展進入世界先進前列,并在1993年達到最高點,但此后我國女子全能水平開始出現下滑,特別是1995~1999年,我國選手在世界大賽中表現平平,達到或超過6000分的選手廖廖無幾,這種低谷狀態一直持續著,直到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和2000年的第十四亞運會才有數人超6000分以上體育論文,在這兩屆運動會的比賽中,眾多女子七項全能運動員的表現使人又看到了希望。
2.2 我國優秀運動員的強弱項變化不均等
從表1988~1999年的各個不同時期比賽的情況來看(見表),1993年以前我國運動員的各項成績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跳高,跳遠,標槍和800m 這四個項目上。而1993年以后,我國運動員標槍這一弱項的成績已超過了世界水平,跳高也相對由弱變強。所以,這個時期的弱項主要是跳遠,200m 和800m。到了1996年,強、弱項的情況又有新的變化,投擲項目成為明顯的弱項站。目前,速度節奏性的項目仍然是我國女子全能選手得分較高的項目,但與世界水平比較,其成績不高.我國女子全能運動員強弱項目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個運動員本身的不同特點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在培養和訓練運動員方面尚有不足。
表1 1988~1999年各階段中外女子全能優秀選手各單項得分差值表
時間/年
100m欄
跳高
鉛球
200m
跳遠
標槍
800m
1988~1991
-42
-141.5*
--41
-53
-233*
-149*
-153*
1992~1995
-21
-66.96
-39.8
-79.5*
-78.657
7
-79.94*
1996~`1999
-107
-106.48
-136.48*
-111
2、學校每學期都有工作計劃,具有輕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實實施。有效地組織了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每月一次的小型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而又正常。
3、體育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性,現有三位專職體育教師,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上進性強,工作踏實務實,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發展,編寫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課規范、認真,嚴格執行教育常規。
4、認真帶好學校的三支訓練隊——田徑隊、柔道隊和拳擊隊,訓練刻苦,開拓進取,訓練時間、質量保證。同時積極備戰各級比賽,在本市及紹興市的比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
2、學校每學期都有工作計劃,具有輕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實實施。有效地組織了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每月一 次的小型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而又正常。
3、體育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性,現有三位專職體育教師,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上進性強,工作踏實務實,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發展,編寫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課規范、認真,嚴格執行教育常規。
4、認真帶好學校的三支訓練隊——田徑隊、柔道隊和拳擊隊,訓練刻苦,開拓進取,訓練時間、質量保證。同時積極備戰各級比賽,在本市及紹興市的比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
2、學校每學期都有工作計劃,具有輕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實實施。有效地組織了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每月一次的小型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而又正常。
3、體育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性,現有三位專職體育教師,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上進性強,工作踏實務實,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發展,編寫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課規范、認真,嚴格執行教育常規。
4、認真帶好學校的三支訓練隊——田徑隊、柔道隊和拳擊隊,訓練刻苦,開拓進取,訓練時間、質量保證。同時積極備戰各級比賽,在本市及紹興市的比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
前言
投擲是田徑項目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它主要包括鉛球、鐵餅、標槍和鏈球,除鏈球項目為雙手持器械外,其它3個項目均為單手投擲。通過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不僅能發展上下肢力量、克服困難的能力、勝任學校教學、訓練及各種實踐能力的指導,而且還培養他(她)們成為體育文化人和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圍繞運動訓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調整田徑投擲類項目課程學時和內容,豐富和完善田徑課程的教學形式,增加教學內容,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文章針對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的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能更快更好的推進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的田徑專職教師33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內容的需要,在吉林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知網收集整理資料關于投擲類項目及田徑教學現狀的論文22篇,通過調查了解國內高校運動訓練專業投擲類教學的現狀,并進行分析和總結。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的目的和內容查閱文獻資料、遵循有關問卷的基本要求,制定調查的內容。
1.2.3實地調查法
按照擬好的提綱就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的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現狀,實地調查4所具有運動訓練專業的專家和田徑授課教師,從中掌握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現狀等有關問題,為本論文獲得第一手材料。
1.2.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問卷采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獲得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運動訓練專業的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現狀
長春市有4所具有運動訓練專業的學校,這些學校曾經為我省培養了優秀的體育人才。投擲類項目教學是田徑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鉛球、鐵餅、標槍和鏈球4個項目。在教學中,由于把投擲看做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同時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競技運動項目的完整性和競技性,而忽略了部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投擲類項目教學中科學的把投擲教學方法、訓練方法、健身方法、裁判方法等內容傳授給學生的非常必要的。
2.1.1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項目師資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目前長春市4所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項目專職教師共有33名,其中教授5名,占總人數的15.2%;副教授8名,占總人數的24.2%;講師16人,占總人數的48.5%;助教4人,占總人數的12.1%;教師的職稱結構基本合理,在33名教師中,有6人是投擲項目專項畢業的,占總人數的18.2%;各院校田徑專職教師能夠滿足投擲項目教學的需要。
2.1.2運動訓練專業投擲場地調查與分析
通過調查目前長春市4所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項目教學的場地共有19個。其中鉛球場地9個、鐵餅場地5個、標槍場地4個和鏈球場地1個。其中有一所院校還不能夠完全滿足投擲類項目教學的需求。
2.1.3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方法手段調查與分析
2.1.3.1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掌握運動技術的分解教學法與完整教學法。主要體現在課堂技術教學中,把完整動作分為幾個小部分進行練習,基本掌握后逐步進行完整技術動作教學,例如:在學習鉛球技術時,先學習握持球-最后用力-滑步-完整技術,分解和完整技術充分相結合,讓學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術要領和教學方法。
2.1.3.2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與示范法。運用不同的是,有的教師采用先講解后示范,目的讓學生先明確技術理論知識后在進行示范;有的教師采用先示范后講解,目的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完整的項目動作后再講解技術要點,在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
2.1.3.3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有技術模仿教學法。在學習某一投擲項目持器械前,先采用徒手模仿練習,例如:在進行完整鐵餅技術教學時,可以反復進行徒手模仿練習,待熟練后向持器械過渡,它是一種常采用的教學方法。
2.1.3.4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分組教學法。是運用在提高階段,把學生分為幾小組,各組有一名技術動作較好的同學擔任組長,負責帶領本小組的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練習,教師逐一巡查每一組的提高情況并進行總結,此方法的教學效果較好。
2.1.3.5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常采用的教學指導方法有個別指導法、集體指導法、巡回指導法等。
2.3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考評的情況與分析
投擲項目是一項技術比較復雜、比較難掌握和危險性比較大的項目。調查結果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考評多數采用技術評定、達標、平時成績、階段考評、以及作業等進行綜合評價,比較符合現代技術課程考核方法。不僅能評價學生掌握投擲技術和投擲能力情況,而且還能對學生的平時學習態度、學生本身提高幅度和個人努力程度等方面做出綜合性評價,以減輕個別學生的學習投擲項目的壓力,增加學生的信心和提高練習興趣。
2.4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情況與分析
調查顯示:各高校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都很重視,因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是對理論教學的擴展和延續,是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教學實踐、訓練實踐、運動會的組織與裁判實踐、健身指導等內容。
2.4.1調查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學生的教學實踐和訓練實踐主要體現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可以展現自我授課和訓練指導的機會,通過教學實習和訓練實踐可以把上課中所學的投擲項目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能應用于實踐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實踐機會,教師嚴格管理、耐心指導,從教案和訓練計劃的書寫、實習過程的講解、示范、指導、組織、創編與運用都給予詳細的指導意見。讓學生能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又能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理論水平。
2.4.2調查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學生運動會的組織與裁判實踐主要體現在課中和校外。課中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器材在課中進行模擬的投擲類項目裁判實習,同學們可以互換位置,每一個位置的裁判職責、要求和裁判方法都要明確,并能熟練運用后再由有實踐經驗教師帶領,承擔企事業和長春市區級以上的裁判任務,主要以學生為主進行運動會的組織編排與裁判實踐工作,每次實踐各校都能有序進行、教師耐心指導、學生嚴格管理,讓學生在良好的規范操作中成長和提高。
2.4.3調查顯示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學生的健身指導在社會上實踐的機會較少,因為它受場地器材的限制不能正常的開展,雖然在課中教師都會傳授和組織體驗一些利用投擲項目進行健身的方法,利用其它健身器材代替投擲類項目的器材,不僅可以減少危險性,而且學生可以創編投擲器材操,給了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機會。
3.結論
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總體看,4所學校的專職教師配備合理、職稱結構合理,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田徑投擲教學大多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法較多,比較單一,與現代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融合;部分學校投擲場地不足,不能滿足投擲教學的需求;學生的考評比較符合現代技術課程考核要求;部分學生的實踐能力需加強。總之,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重視投擲類項目的發展趨勢與方向,在未來的教學改革中能更好的發展。(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省體育局項目 項目編號:12/207
項目名稱:長春市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投擲類項目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參考文獻:
[1]席凱強. 田徑投擲項目技術教學理論與方法及發展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411-412
[2]杜吉生等.北京市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