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51:0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打贏脫貧攻堅戰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三種語言”,即教材語言、設問語言和材料語言。教材語言主要是指《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和《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設問語言主要是指在設問中表述行為主體的語言。材料語言則是指材料的主旨部分。如果說教材語言是論點的話,那么材料語言就是論據,設問語言則是溝通教材語言與材料語言的紐帶。
二、選(調)取“三種語言”的注意事項
1.調取的教材語言一定要準確
依據設問準確調取教材語言的前提是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圍繞行為主體構建小微專題。
2.選取的設問語言一定要原汁原味
即從設問語句中直接摘取相關內容,盡量保持“原生態”,使教材語言與材料語言實現無縫對接。
3.提取的材料語言一定要短小精悍
對材料語言進行提取,能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如果試題中的材料較長,就需要考生辨別哪些語句是主旨句,哪些語句是附加句,哪些提供的是有效信息,哪些提供的是無效信息。
三、“三種語言”的順序
因為高考評卷者任務繁重,評卷速度很快,為了彰顯教材語言的主體地位,我建議考生在解答主觀題時,一般采取下面的模式作答:教材語言+設問語言+材料語言。
四、運用
【例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國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開放發展,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材料二經貿合作是國與國關系發展的“推進器”和“壓艙石”。亞歐各國普遍面臨著穩定增長、調整結構、增加就業的重大課題,這更需要密切經貿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構建亞歐大市場,是釋放貿易投資潛能、拓展亞歐發展空間的客觀需要。推動亞歐共同發展、協調發展,需要堅持開放、多元和共贏戰略,開發更多“增值領域”,加強互聯互通建設,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打破區域發展瓶頸,提升整體發展能力和水平。
請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亞歐各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合理性。
解析:(1)通^分析設問,我們先鎖定作答模塊為“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確定行為主體為“亞歐各國”。然后調取相關的教材語言: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求和平、促合作、謀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2)從設問中原汁原味地選取設問語言:亞歐各國加強經貿合作。
(3)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篩選無效信息。最終提取的材料語言是:各國普遍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潮流;提升整體發展能力和水平。
(4)按照“三種語言”的順序:教材語言+設問語言+材料語言,有序生成答案。
答案: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亞歐各國加強經貿合作,說明亞歐各國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合作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求和平、促合作、謀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亞歐各國加強經貿合作,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潮流。③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亞歐各國加強經貿合作,有利于提升整體發展能力和水平。
【例2】閱讀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請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解析:(1)通過分析設問,我們先鎖定作答模塊為“《經濟生活》知識”,確定行為主體為“國家”。然后調取相關的教材語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全國人民生活水平。
(2)從設問中原汁原味地選取設問語言:國家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3)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篩選無效信息。最終提取的材料語言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