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52: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直升機技術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生豬養殖技術
2.1對養殖環境作出改善
首先,要對豬圈周圍的環境作出改善,既要適當的考慮到豬圈內的陽光照射問題,又要大幅度地減少夏季陽光直射的問題。因此,筆者在此給出的建議是,夏季,可以在豬圈周圍合理種植一些陰涼、可遮蔽的植物;冬季,可以采用現今廣泛流行的大棚等技術,同時及時打掃豬圈內的衛生,及時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以及清洗身體等活動。特別注意豬出圈的時候對豬圈內的糞便進行清理,避免細菌滋長,影響生豬的生長環境。對養殖環境的改善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起環境因素幫助生豬養殖達到最佳水平。
2.2加大養殖密度
從養殖密度的角度出發,當然是養殖密度越大越好。養殖密度越高,豬在吃飽之后的活動空間會被極度壓縮,因此生豬通常會選擇休息睡覺,吃完就睡的生豬更加容易長肉。這樣做的方法一方面能夠節省出大幅度的建豬圈的費用,同時,能夠加快生豬的養成速度,最快程度的幫助養殖戶朋友獲得經濟效益。但是養殖密度也不能過大,一旦養殖密度過大,出現疫情后會難以控制,給養殖戶朋友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
2.3養殖終點的選擇
對于生豬來說,一般的養殖戶通行的做法是在養殖到200斤左右即宰殺。在生豬的體重達到200斤左右后,其體重增長曲線逐漸趨于緩和,而且其增長的多為肥肉,性價比比較低,在市場上沒有一個好的行情。在生豬養殖到200斤之前,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而200斤左右作為養殖終點是最為合適的,也是現今市場上公認的養殖終點,不同品種的豬可能其養殖終點略有變化,但是總體來說變化幅度不大。
2.4對于豬仔的選擇
生豬的生長情況一方面取決于養豬戶給予的生長環境,而另一方面也取決于仔豬的品種。一般來說,雜交代數越多,其豬仔品質越高,因此,養殖戶對豬仔進行選擇時,要注意那些品質優良、多代雜交、廣受好評的品種。
2.5對飼料以及防疫方面的控制
對于生豬的養殖來說,飼料一直是占的比重較大的一塊,在生豬養殖的不同時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飼料的組成進行一定的變化。同時注意對營養的控制,不能出現某一元素的投放量很多而另一元素投放量很少,這樣會造成生豬生長的不均衡。在此,筆者推薦全價料,這是目前我國生豬飼養行業的大勢所趨,也是經受了實踐的考驗的。同時,要對生豬的防疫作出重點的監控,首先要按照檢疫規定接種疫苗,接著對一些疾病做一些基本檢查,另一方面,對豬的身體表面以及腸道內的寄生蟲的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對寄生蟲的檢查往往在初期便能夠幫助養殖戶朋友發現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切實防止疾病的發生以及流行。
2.6飼養方面的管理措施
首先,對于豬仔的環境控制要合理,對于豬齡為一周內的豬仔,要為其保持一個恒溫、恒濕的環境,同時,可以定期使用紅外線或者紫外線燈對豬圈內進行消毒,確保其健康成長。其次,一般豬仔在哺乳階段的吸奶比較困難,因此需要人工的幫助。接著要做的便是注射補鐵劑以及對豬仔進行過仔并窩處理,對每頭豬仔的補鐵劑的注射量也要作出控制,根據現行的科學成果,一般注射一次補鐵劑其中鐵的含量控制在100毫克左右為宜。同時,根據母豬的母乳的不同情況,合理分配豬仔,將母豬的母乳最大化利用。一般來說,在豬仔出生一周內就需要學會飲水與飲食,在豬齡為半個月后即可開食,斷奶的時間點選擇一般在一個月左右為宜。同時注意對豬圈內的衛生進行消毒,切記要對仔豬進行豬瘟疫苗的接種,切實防止豬瘟這一危害性極大的疾病。在對豬仔的管理方面,需要根據每頭豬的不同情況進行分組管理。例如,根據豬的品種、習性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力等情況,作出分組,并且根據不同的情況對飼養管理計劃作出調整。一般來說,將每組里分15頭豬左右為最佳密度。在分組之后,要對豬進行“調教”,以便于對其日常行為作出控制。例如,控制其在固定的地方飲水、飲食以及排泄,這樣不僅有利于集中統一管理能夠方便打掃衛生。其次,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豬的排泄情況,因為一般的疾病都會在糞便中有所反映。同時,對于豬的精神狀態以及皮膚情況也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評估、了解,如果發現可能爆發疫情的可能要及時向衛生檢疫部門報告。
2提高南華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建議
2.1改革現有教學模式
目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不但需要掌握扎實的生物學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許多綜合性大學生物類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已超過了本科生的招生規模。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應在本科階段即開始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的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可以考慮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將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時間安排提前,在大三甚至大二時學生即可以在導師指導下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鄭增娟等對某醫學院校本科生通過問卷調查研究發現42.6%受調查的學生都希望將畢業論文撰寫時間提前至大三[4]。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和應用的能力,還可以加強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完成創新性和探索性較高的課題,以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目前,我校藥學與生物科學學院已開展了嘗試,在新生入校起,所有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就實行導師制,一般每位導師指導2-4名本科生。這樣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可以進入導師的實驗室,有充足的時間來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以及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2.2選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責任感的教師承擔論文的指導
要明確指導教師的責任,通過制定指導教師工作細則來實現本科畢業論文指導的制度化[5]。指導教師應在畢業論文過程中培養學生樹立勤勉嚴謹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做好畢業論文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意義。同時指導教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學術道德和品行操守對學生會有深刻的影響。
2.3全程監控畢業論文質量
畢業設計過程中,要始終以指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組織管理為保障[6]。從任務書的下達、相關文獻的查閱和論文的準備、開題、實施、中期檢查、論文撰寫階段教師均要全程進行指導和監控。學校教務部門應制定論文開題與中期檢查制度,全程監控論文的實施和完成情況。學校還應為學生建立完整的論文檔案,如學生的任務書、開提報告、實驗記錄、論文等。指導教師在論文全程中的指導和監督是指強調指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作用,而不是布置任務似的指導,否則會導致學生過分依賴于指導教師,無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規范論文寫作、嚴格答辯程序、客觀評定成績
論文寫作要按正式期刊的發表要求來規范,從科學術語、文獻引用、標點符號使用、圖表繪制、圖表說明等方面都應規范化。學校從2012年起實行本科畢業論文制度,規定重復率在30%以上的必須修改后才能參加答辯,重復率在60%以上的推遲一年答辯。對答辯過程應嚴格監督,如采取的教研室小組答辯、院級公開答辯和校級公開答辯三種形式是一種較好的嘗試。小組答辯以教研室為單位分組進行,導師一概回避,互相答辯對方評委的學生,嚴格規定答辯程序和時間(如學校規定陳述和答辯時間必須控制在15min左右)。成績的評定應采用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體系,最好是能量化的指標,如從論文的創新性、理論知識的掌握、論文工作量、實驗結果、論文撰寫等各個環節給出具體評分標準,成績評定的主體可采用指導老師、論文評閱教師、答辯評委三級評分相結合。隨機抽取30%左右參加院級公開答辯,被評為優秀的再參加校級公開答辯。這樣能有效地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最終質量進行監控。
2.5建立本科畢業論文的激勵制度,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積極性
應建立完善的本科畢業論文激勵制度,如學生的畢業論文公開發表在學術刊物上、獲得了某些等級的獎勵與表彰、獲得了國家專利等,學校應給予一定的獎勵。可以通過物質鼓勵或以增加綜合素質測評績點、評優、評先、評獎學金、免試推薦攻讀研究生等形式進行獎勵。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積極性,為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2該院在免疫技術方向人才培養改革的應對措施
筆者自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深入武漢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一年。該公司主要進行抗體的生產,是利用免疫技術進行生產的企業。該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從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招聘畢業生,是該院的深入合作企業。筆者在長達一年的實習過程中,了解了目前免疫技術領域的最新技術,掌握目前免疫技術領域發展的動態。更關鍵的是可以深入了解免疫技術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點,并把這些重要信息反饋到學院,學院借鑒這些重要信息,使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在免疫技術領域的課程設置、課程開發、課程教學等方面與現階段的需求相結合并得到提升,從而培養出具備免疫技術相關技能的合格人才。
3重構該院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免疫方向課程群
筆者通過一年的企業實習,對抗體行業的整體情況有所了解,對抗體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規格認識深刻。并對抗體行業所需要的技術進行歸類,然后重構目前免疫技術方向課程群,以期培養出抗體行業所需的人才。
3.1抗體市場的發展亟需高職生物技術專業培養掌握免疫相關技能的人才
不考慮多克隆抗體在科研應用市場的營銷額,僅就單克隆抗體藥物在醫藥市場的銷售來看,2000-2013年,全球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2%,歷年銷售額如圖1所示。抗體市場的規模逐年擴大,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這個行列。高職生物技術專業應抓住行業發展的機遇,積極推進專業建設,培養合格人才以迎合市場人才需求。
3.2積極適應行業需求,采取措施,力求改進人才培養現狀
該院目前具有培養抗體行業所需人才的課程群及技能培養基礎。通過以上的企業實習及行業調查,不難看出,抗體生產企業需要掌握更多技能的人才。該院生物技術應用專業免疫方向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3.3重新建構免疫方向課程群抗體行業所需的技能
點必須通過拓寬免疫技術理論基礎并強化技能點培養才能達到。因此,需要增設相關課程。具體如表1所示。增設課程后,現有的課程群將發生變化,如圖2所示。
香菇多糖(lentinan,LNT)是從傘菌科真菌香菇(lentinasedodes)的子實體或經香菇深層發酵菌絲體中分離得到的一種β-1,3-葡聚糖,20世紀60年代日本科學家首先證明其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活性和抗腫瘤活性,經臨床驗證,因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已在國際市場上推廣應用。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現在:免疫調節活性、抗感染作用、抗腫瘤作用、降低膽固醇、抑制轉氨酶活性和血小板凝集等的作用。香菇多糖的毒副作用與通常化療藥物比較,由于輕微可忽略不計。香菇多糖目前除了作為抗腫瘤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外,還有許多其他作用,如抗輻射、抗糖尿病等,還有報道香菇多糖的硫酸酯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HIV活性,也是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
香菇多糖純品一般為白色粉末狀固體,對光和熱穩定。在水中最大溶解度為3mg/ml;能溶解于0.5mol/lNaOH,溶解度可達50~100mg/ml;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香菇多糖具有吸濕性,在相對濕度為92.5%的25℃室溫環境中放置15天,吸水量可達40%。香菇多糖是極性大分子化合物,其特定的結構與免疫活性有密切關系。因此香菇多糖的提取和制劑過程中大多采用不同溫度的水和稀堿液,并盡量避免過于酸性條件下操作,因為強酸性能引起多糖苷鍵的斷裂。
隨著現代生活節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即食、方便、全營養高能組合食品以其實用和攜帶方便、快速補充能量和體力、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美容等而備受人們的青睞,香菇多糖就是能滿足人們這一需求的生物活性物質。
1香菇多糖片
1.1香菇多糖片處方的確定
1.1.1填充劑的選擇
填充劑可以增加片劑的重量和體積。香菇菌多糖原料質地疏松,可壓性差,篩選處方時,首先對填充劑進行選擇。對常用的填充劑淀粉、糊精、微晶纖維素和甘露醇,以及無機鹽類填充劑磷酸氫鈣、碳酸鈣和硫酸鈣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淀粉、糊精、微晶纖維素和甘露醇對糖測定有干擾;磷酸氫鈣、碳酸鈣對糖測定雖無干擾但可壓性差;使用硫酸鈣作填充劑,對該片劑質量指標的測定無干擾,顆粒可壓性好,片劑表面光滑美觀,而且具有較好的硬度和崩解效果。
1.1.2粘合劑的選擇
粘合劑在制片中具有使固體粉末粘結成型的作用。以硫酸鈣為填充劑篩選4種粘合劑:羥丙甲基纖維素(HPMC)、淀粉漿、糊精、聚維酮(PVP),并與水作為潤濕劑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前三者對糖測定有干擾,PVP對分子量測定有干擾,而水則無干擾,易被物料迅速吸收,且能滿足壓片要求。
1.1.3崩解劑的選擇
崩解劑是能促使片劑在胃腸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輔料。以常用的崩解劑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CCNa)、交聯聚維酮(PVPP)、羧甲基淀粉鈉(CMSNa)進行篩選,結果表明,它們均對糖含量測定有干擾。以硫酸鈣為填充劑所制片劑,在水中能很快崩解,崩解時間為2min左右,因此不用加入另外的崩解劑。
在以上處方篩選的基礎上,選用硬脂酸鎂為劑,對本品的處方進行綜合篩選,結果為:香菇菌多糖10g,硫酸鈣290g,硬脂酸鎂3g,水適量,歐巴代薄膜包衣材料適量,制成1000片。
1.2制備工藝
由于香菇菌多糖原料為灰黑色,主要輔料為類白色,壓片外觀顏色不均勻,因此本品用淡黃色薄膜衣改善外觀。
將香菇多糖與硫酸鈣按處方比例混勻,加水制成軟材,16目篩制粒。50℃~60℃干燥,16目篩整粒,按照處方比例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包薄膜衣即得成品。2香菇多糖膠囊
2.1空膠囊的制備
2.1.1原料
制備空膠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膠,以骨、皮混合膠較為理想。為增加堅韌性和可塑性,一般加增塑劑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纖維素納等;為減小流動性、增加膠凍力,可加瓊脂等;為避光,可加遮透劑二氧化鈦,用量2%~3%。為矯味和便于識別,可加矯味劑和著色劑,如乙基香草醛、檸檬黃等;為防腐可加防腐劑尼泊金酯等。
2.1.2空膠囊制備工藝流程
溶膠蘸膠制坯干燥拔殼截割整理。生產環境要高度整潔,溫度10℃~25℃,相對濕度35%~45%,一般由自動化生產線完成。
2.2香菇多糖的填充
本品選用0號膠囊。將香菇多糖常溫下過100目篩,裝膠囊每粒100mg,封口輻照滅菌包裝,制成的香菇多糖膠囊,室溫可放置一年。
3香菇多糖口服液
口服液是在湯劑的基礎上改進和發展而成的,它具有中藥湯劑所不具備的許多優點,如克服了湯劑臨用時制備的麻煩,濃度較高,劑量較小,加入芳香矯味劑后,口感好,便于服用、攜帶和貯藏。口服液多灌封于易拉蓋瓶中,質量相對穩定,適合工業化生產,因此口服液的研制與生產逐年上升,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劑型之一。
3.1香菇多糖口服液配方
以1L口服液計:香菇多糖10g,乙酸鋅0.03345g,白砂糖39.14g,蜂蜜106.4g,檸檬酸1.000g,黃原膠0.5g。
3.2香菇多糖口服液生產工藝
取適量的香菇多糖粉溶于水中,將研細的乙酸鋅緩慢加入,邊加邊攪拌;加完后用稀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6.2~6.5,攪勻后使其自然沉降,冷卻過夜。次日過濾,得澄清的香菇多糖液,在該清液中加入用檸檬酸酸化的蜂蜜、白糖,加熱攪拌均勻,趁熱過濾,再向清液中加入適量黃原膠和溶解好的山梨酸鉀,精濾,罐裝,封口,1150C滅菌20min。檢驗,包裝。產品呈淡黃色,略有焦糖香,味感協調柔和、酸甜適口,體態滑潤,澄清透明,無沉淀,無肉眼可見的外來雜質。
參考文獻
[1]黃益麗,廖鑫凱,李清彪,等.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J].生命的化學,2001,21(5):371-373.
[2]林楠等.香菇多糖的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7,28(5):174-176.
[3]姜軍平,唐俊昌.實用生物化工技術[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278-283.
[4]張國喜,榮融,周興偉.香菇菌多糖片處方篩選及制備工藝優化[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6,14(6):352-354.
養雞是我國城鄉廣大人民群眾一項傳統的、具有投資少、規模小、見效快的飼養業。 雞的品種按其經濟用途分為蛋用雞、肉用雞、蛋肉兼用雞和藥用或觀賞雞四種。一般來說,家庭養雞本應以自繁、自養為主。但因近年來養雞戶不斷增多,飼養量大量增加,自繁自養已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有相當數量的雞苗只能從集市或種雞場購買補充,怎樣選擇雛雞呢? 挑選健壯的雛雞,主要通過一看、二摸、三聽、所謂“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勻,符合品種標準;羽毛是否清潔整齊,富有光澤。“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豐滿,有彈性。“三聽”則聽叫聲是否清脆響亮。健壯的雛雞一般表現為:眼大有神,腿干結實,絨毛整齊,活潑好動,腹部收縮良好,手摸柔軟富有彈性,臍部沒有出備點,握在手里感覺飽滿溫暖,掙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絨毛雜亂,臍部有出血痕跡等均屬弱雛。
一、 雛雞的雌雄鑒別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1、鑒別法:首先看的張縮情況,一般雄雛的括約肌比雌雛發達,攣縮能力強。因此,在出雛的當天,可將雛雞托在手中,看其的張縮情況,如果閃動恰恰而有力,為雄雛;而閃動一陣、停一陣、再閃動一陣,張縮次數較少且慢,為雌雛。
2、羽毛鑒別法:主要根據翅、尾羽生長的快慢來鑒別,雛毛換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雛雞的胸部和肩尖處已有新毛長出的是雌雛;若在出殼后七天以后才見其胸部和肩尖處有新毛的,則是雄雛。
3、動作鑒別法:總的來說,動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潑,活動力強,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較溫馴懦弱。因此,一般強雛多雄,弱雛多雌;眼暴有光為雄;柔弱溫文為雌;動作銳敏為雄,動作遲緩為雌;舉步大為雄,步調小為雌;鳴聲粗濁多為雄,鳴聲細悅多為雌。
4、外形鑒別法:雄雛一般頭較大,個子粗,眼圓形,眼睛突出,嘴長而尖,呈鉤狀;雌雛頭較小,體較輕,眼橢圓形,嘴短而圓,細小平直。來航雞發育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較難識別,一般在15日齡左右,可根據冠子的發育狀況鑒別。
二、小雞的科學飼養
小雞從出殼到60日齡左右叫雛雞,這段時間的培育亦稱育雛。人工育雛,就是根據雛雞的生長發生規律,應用科學方法進行喂養。
(一)、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育雛合適的溫度、濕度如下表 周 齡 育雛舍(室、箱) 內的溫度°C 育雛舍(室、箱) 內相對濕度(%) 白 天 晚 上 1-2 3-4 5-6 7-8 8周齡以上 32-28 28-26 26-23 23-20 20 34-30 30-28 28-25 25-22 22 65-60 65-55 55 55 55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雛雞適宜的溫度為:安裝幼雛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溫1-2°C,一個月齡后,如外界氣溫在20°C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溫度適宜與否,可觀察雛雞的形態表現:如雛雞擠成一堆,不愛活動與吃食,不時發出“吱、吱”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溫度過低的表現;如果雛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不時發出“啾、啾”聲音,叫聲尖而短,則是溫度過高,只有雛雞分布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糞后糞便多呈現條狀,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說明溫度合適。 調節雛雞溫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雞可放于紙箱或木箱,箱內鋪墊干草或棉絮,墊料下還可放置熱水袋,或用電燈照明取暖。大群雞可采取溫室保育。 另外,育雛舍(室或箱)內若太干燥,雞體內水分散發量大,對雛雞生長不利;若濕度太大,空氣不流通,雛雞容易感染病。適時的相對濕度為55-65%。調節的方法,只要飲水器內不斷水即能達到要求;霉雨季節濕度偏大時,可加厚干燥的墊料并及時清理潮濕墊料即可。
(二)、及時供水開食、搞好日糧搭配
雛雞開食之前,先給飲用0.01-0.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呈淺紅色即可),以清除胎糞和消毒腸胃。然后喂給8%的蔗糖水,可提高雛雞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經常供給飲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飲拉稀死亡。飲水宜先用溫開水,以后可逐漸改用新鮮清潔涼水,同時防止雛雞弄濕羽毛。 幼雛階段喂料不宜受餐數限制,應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到20日齡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過濕,以能松散為度。喂量應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飽(以八成飽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雛雞的飲料配合。根據其營養需要特點:要求較高的能量和較高的蛋白質。一般日糧中,谷實類(玉米、碎米等)為50-60%;糠麩類(米糠、麥麩等)為5-10%;油餅類(花生餅、豆餅 、芝麻餅等)為20-25%;動物性飼料(魚粉、肉粉等)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0.3-0.5%。青飼料另外加喂,尤其沒有維生素添加劑時,不能斷喂青料,喂量約為精飼料的30-50%。 不同日齡雛雞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種、個體發育、飼喂方法不同而有差異,大致為:1-10日齡為8克,20日齡為15克,25日齡為16克,30日齡為30克,50日齡為40克。
(三)調控適宜光照,促進雛雞發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溫、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進鈣磷代謝、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并能殺菌。但光照強而又時間長(包括人工充實光照),易使雛雞過量運動,得不到適當休息而影響雛雞正常發育。因此,應采取遮光的辦法使雛雞得到適當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換羽,同時還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惡癖。適宜的光照和運動時間為:一周齡內的雛雞可全日24小時光照,并在每次喂飼前后各活動10-20分鐘。一周以后,若天氣晴朗,溫度許可的情況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曬一次太陽,頭一、二天曬半小時左右,以后逐漸延長。20日齡前每天可使雛雞活動6-7小時,(包括采食時間),20日齡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動,但中午炎熱時節應收回遮光休息2-3小時為宜。
三、 中雞的科學飼養
(一)、飼養方式
飼養方式可多種多樣,較為常見的有:
1、平養:即在雞舍地面鋪有墊料(木糠、刨花、谷殼、短稻草、粗砂等),讓雞散放在墊料上飼養。平養在室外可設置一定運動場。此方法適用于中、小型養雞數量較多而勞力較充裕的養雞戶。
2、籠養:即把雞關在籠子 內飼養。是現代化和工廠化養雞的一種主要飼養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鎮職工、居民養雞的一種主要方式。
3、放養:即白天讓雞在戶外自由活動和覓食,傍晚讓雞自行進籠,它是廣大鄉村比較常用的飼養方式。
(二)飼養管理
中雞,一般指八周齡以后能獨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籠育肥前階段的雞,也稱童雞、育成雞、青年雞、后備雞。其特點是:生長發育最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長最多的時期。
1、日糧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隨著中雞消化機能的增強,采食量愈來愈大,日糧可在小雞料的基礎上逐漸減少蛋白質飼料的比例,適當加糠麩類粗料(一般右占日糧15-20%)和青綠飼料(可占日糧30%)。這一階段雞的營養需要一般為:粗蛋白質12-15%,粗纖維5%,鈣1%,磷0.6%,食鹽0.3-0.5%。作為種用的雞,飼料代謝能不宜過高,以免過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統發育。 中雞活動能力強,含量大,可采用干、濕結合的方法進行飼喂,即每天定時喂2-3次濕料,另設食槽經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雞自由啄食。此外,食槽和飲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雞群搶食出現捅擠和踐踏。
2、適宜的飼養密度和及早上棲架。 為了促進雞骨骼、肌肉和內臟器官的發育,增強體質,應降低飼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雞舍以5-10只雞為宜。平養方式應擴大運動場地,并在場內設置砂池,以便雞進行砂浴和增加活動量。有條件的地方,盡可能進行放牧飼養。因為,野外牧地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放牧的雞活動量大,同時還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蟲、礦物質等飼料,有利于雞的生長發育。 隨著雞的生長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糞量也相應增加,雞舍內容易污濁。因此,要注意雞舍內的環境衛生,開窗透氣,促使空氣流通。另外,應及早訓練雞舍內的環境衛生,開窗透氣,促使空氣流通。另外,應及早訓練雞群上棲架,避免對外開放體與糞便接觸,從而減少球蟲病等疾病的發生。
3、分群飼養和及時去勢劣種公雞。 為了保證雞群均衡生長,應及時進行大小、強弱分群飼養,尤其公母雞更要注意分群。因為公雞較強,吃料時常排擠母雞,而且公雞比母雞性成熟早,追逐母雞,使母雞終日不得安寧,影響母雞的正常發育。所以,一般能明顯地分出公母時就應分群飼養。對于2-3月齡的小公雞,根據需要留作種雞外,其余不符合種用的,可短期限育肥作肉雞出售或去勢上籠飼養。小公雞經閹割去勢后發生性情溫馴,活動減少,增重快,易育肥,肉質好且飼料報酬高。
四、公雞適宜的閹割時間
一般為45-90日齡。 產蛋雞和種雞的科學飼養 飼養產蛋雞和種雞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蛋和質量好的種蛋。因此,兩者在飼養管理上基本相同。
五、產蛋雞的科學飼養與管理
(一)、產蛋雞的日糧配合
飼料是保證母雞產蛋的物質基礎,而科學搭配飼料是保證母雞多產蛋的先決條件,根據產蛋雞對營養的需要,在日糧中應保持16-18%的粗蛋白質,代謝能2600-2900大卡/公斤。而能量飼料或稱淀粉料不宜過多,以免母雞身體積聚脂肪過多影響產蛋。同時搭配給1-1.5%的鈣素。另外,要常喂青料以滿足雞對維生素的需要。 此外,要保證新鮮清潔的飲水。據了解,母雞在24小 時內得不到飲水,會使產蛋下降30%左右,至少10天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二)、適宜光照與溫度
自然光照(太陽光)和人工光照(燈光照)對雞的生殖腺有刺激作用。據介紹,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時,人工補充光照,可使產蛋量增加34-40%。適宜的光照時數,一般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總時數,當年初產母雞為14-15小時,成年經產母雞為15-16小時。 雞是恒溫動物,成雞體溫調節機能健全,對環境有一定的適應性。但溫度超過其適應范圍(惟15-21°C為宜),也會影響產蛋率,試驗表明,當環境溫度升高1°C,飼料的消耗下降1.6%。雞沒有汗腺,當氣溫超過30°C時,就用增加呼吸次數來放散體熱,致使采食量減少20-25%,產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三)、保持雞舍空氣清新與安靜
雞舍空氣清新與否,對雞的健康和產蛋力影響很大。因為雞只體溫高(41-42°C)、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雞舍要注意通風換氣,以排除有害氣體,避免缺氧,降低濕度(雞舍內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55%),以減少疾病感染。 此外,雞性怯弱,易受驚擾而產蛋減少,如因某些原因捉捕,引起雞只炸群,驚慌飛逃,往往在一、二天內產蛋量下降30-50%。同時還會出現下軟蛋的薄殼帽。所以,應盡力保持雞舍周圍安靜。
(四)、及時催醒抱窩母雞
母雞產生巢念抱窩是母性的表現,也是雞繁殖后代的本能,素養雞抱窩后,由于食欲減退,消耗體質,而產蛋停止。如加以處理,少則停產20天,多則30-40天以上。人工催醒抱窩母雞的方法很多,比較常用的有如下幾中。
1、把剛抱窩的母雞關在籠里,吊在光亮的地方,使其不能長期伏臥,這樣很快的醒抱。
2、采用“一穿、二刺、三灌醋”方法。先用一根羽毛橫穿抱窩母雞的鼻孔,暫不取出;再用針分別刺入抱窩母雞的兩腳跟中部約1公分深,每天一次,然后再給抱窩母雞灌服2匙酸臘醋,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即可醒抱,如一次未醒抱,可連續用2-3次即可。
(五)、 要使母雞多產蛋,除做好飼養管理外,在技術還要搞好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要選擇飼養高產品種的母雞。
2、注意選留高產的個體母雞。
3、搞好雞群更新。通常母雞產蛋第一年最高,第二年比第一年減少20%左右。而第二年以上的老母雞受外界條件影響較小,且蛋理較頭年大8-10%左右,頭年產蛋較多的素養雞在以后2-3年內產蛋也較多。產蛋三年后的母雞,除個別優良且產蛋量較高的母雞外,一般都應予淘汰。
(六)、 雞的育肥
不作留種用的中雞或肉用仔雞的飼養后期,采用上籠育肥,可以在短其內獲得更多的肉和脂肪。育肥方法主要是創造一個安靜、光線較暗的環境,并通過限制雞的活動和增加演粉和脂肪較多的飼料,以促進肌肉的豐滿肌肪積累,從而達到育肥的效益。 具體做法:
(1)電源模塊:將220V的交流輸入電壓轉換成24V的直流輸出電壓,以供其它模塊使用。
(2)CPU模塊:控制總線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數據傳遞,并執行用戶輸入的程序。
(3)32路輸入模塊:該輸入模塊一共有3塊,它的作用是將PLC外部的信號轉換成PLC內部的可進行處理的信號。
(4)16路輸出模塊:該輸出模塊一共有2塊,它的作用是將PLC內部可處理的信號轉換成能夠控制提升機系統的外部信號,來控制提升機系統進行工作。
(5)轉換模塊:此模塊分為兩類模塊:一類是是A/D模數,它的作用是將連續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便于PLC系統進行識別和處理;另一類是D/A模塊,它的作用與A/D模塊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是將PLC內部可處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連續信號。
(6)通信模塊:它的作用是:確保各模塊與各模塊之間的通道流暢,再就是確保模塊與上位機之間的通道流暢,保證信號從各模塊傳送給上位機時,可以使上位機做出相應的響應。
(7)計數模塊:該模塊主要有2塊,這兩塊計數模塊的作用都是計數,兩塊模塊分別是對主滾動筒上的和導向輪上的編碼器進行計數。
2PLC操作保護系統的軟件設計
PLC是西門子公司的產品,它不需要用戶自主進行編程,能夠好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下面是它的軟件模塊,軟件模塊的主要作用就是存放程序,它的軟件模塊有下列幾種:
(1)組織模塊(OB):它的作用是保證接口通道流暢,保證CPU操作系統和用戶程序之間的通道流暢。對用戶程序的循環處理工作主要是由OB1模塊來完成的,剩余的OB模塊用來對特定事件做出響應和中斷。
(2)功能模塊(FB):它是可多次調用的邏輯功能模塊,它在執行時必須帶有即時數據模塊,并且每次用戶程序對FB進行調用時可提供新的參數。
(3)功能模塊(FC):它也是可多次調用的邏輯功能模塊,但是它在執行時不需要帶有即時數據模塊,這也是它與FB模塊的最大區別,并且每次用戶程序對FC進行調用時可提供新的參數。
(4)數據模塊(DB):數據模塊用來存放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它在PLC存儲器開辟另一個存儲區。
根據用戶的要求和本身系統的結構要求,用戶程序可以自行選擇軟件模塊的構成形式,其中軟件模塊有以下幾種,各個軟件模塊的功能和作用如下。FC0、FC1兩個軟件模塊的作用是用來進行計數,主要是用來計算計數模塊中的脈沖個數;DB1和DB2兩個軟件模塊的作用是存放FC0、FC1兩個軟件模塊計算出的計數模塊的脈沖個數,以此來實現計數模塊將數據和信號流暢而準確的傳送到CPU模塊之中;FC91軟件模塊的作用是用來處理輸入到PLC中的模擬量,模擬量有:電機電壓和電流、電機轉速、軸承壓力、提升速度和載荷等;FC93軟件模塊的作用是制動,主要是對電氣施閘類故障進行制動處理;FC114軟件模塊的作用是用來處理PLC內部信號,并產生控制信號,像回路的安全和保障、故障的報警和液壓器件的制動等等;FC5軟件模塊的作用是進行邏輯運算和閉鎖,主要是對輸入到PLC內部的信號進行運算并產生控制指令來控制提升系統的各個部分;FC92軟件模塊的作用是處理施閘類故障,這類故障主要是立即施閘類故障;FC94軟件模塊的作用也是對施閘類故障進行處理,這類施閘類故障主要是提升終了施閘類故障;FC95軟件模塊的作用是處理報警類故障,當報警系統出現故障時,主要是由該模塊進行處理;PLC的啟動組織模塊是OB100軟件模塊,在系統啟動后該組織模塊只可運行一次,以后的循環程序就不會再運行了,在該組織模塊中有關參數和程序可隨著用戶的需要進行更改;OB1軟件模塊是用戶程序主要組成部分,用來存放用戶主程序,它也是組織模塊中唯一可以循環運行的軟件模塊,在FC功能模塊中編制成的可以實現特定功能和作用的程序可以在OB1軟件模塊中進行循環調用,采用這樣的程序設計可以使我們的程序設計更加簡單,調試更加方便;OB35軟件模塊是組織模塊中唯一可以實現定時中斷的組織模塊,采用M/T法可以計算出提升機的提升速度。n=(60M1f)(/ZM2)式中:n為電機的轉速;Z是旋轉編碼器每轉一圈時所輸出的脈沖的個數;M1為計數器M1所記的脈沖個數;M2為計數器M2所記的脈沖個數;f為脈沖頻率(高頻時鐘脈沖)。
2生物技術在防治蟲害中的應用分析
生物需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就需要含有一定的基因,而蛋白酶抑制劑則是大多數生物體會含有的一種基因,它能夠有效的抵御外界各種蛋白水解酶,因此,蛋白酶抑制劑能有較好的能力防治生物體內造成的破壞。近幾年來,國家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生物技術也隨之快速發展,使得更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蛋白酶抑制劑研究越來越廣,尤其是在抵御病蟲害這方面做得更加的突出。在生物的正常情況下,蛋白酶抑制劑能夠有效的破壞病蟲體內的氨基酸,從而使得病蟲因缺少氨基酸而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生活,直至病蟲死亡。這種殺死病蟲害的方式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它能夠有效保障農作物的生長,提高農作物抵御病害的能力。
3生物技術在防治草害中的應用分析
植物自身抵抗除草劑的能力很低下,但是生物技術能夠將對除草劑具有良好抗性的基因轉移到植物中,這樣使植物能夠更好的生長。這些對除草劑有良好抗性的基因中包括上面所介紹的酶基因,能夠有效的分解除草劑,通過這些基因之間的作用來達到抗草害的作用。生物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殺死草害,使得植物能夠健康成長。如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人們對環保的意識也不斷增加,因此,在生物技術的研究中應當更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不能一味的研究而忽略環保。
4依靠生物技術培養出抗病、抗蟲的新品種
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的病狀,比如:病害和蟲害等,最主要的就是病害和蟲害,這2個是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使用生物技術來培育抗病、抗蟲的植物是一個新的趨勢,它是按照有關病蟲害的要求,將能夠防治病蟲害的基因,經過生物技術來進行移植,移植到植物中,使得植物能有健康的成長,并且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的繁殖出新的抗體,能夠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的破壞,使產量上升,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直覺”和“設計”這兩個詞似乎是相對的。直覺是一種非邏輯思維形式,它沒有明確的思考步驟,人們對它的思維過程沒有清晰的意識,是一種被動式的過程。而設計是為了解決一個特定的專題而進行的創造性的活動,它是一種邏輯的、有既定的思考步驟的主動式的思維過程。
科學發現和科技發明是人類最客觀、最嚴謹的活動之一,設計也屬于其中。雖然“直覺”和“設計”兩者從表意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可是還是有許多科學家認為直覺才是發現、發明和設計的源泉。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玻恩說:“實驗物理的全部偉大發現,都是來源于一些人的‘直覺’。
直覺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小孩親近或疏遠一個人憑的是直覺;男女“一見鐘情”憑的是各自的直覺;軍事將領在緊急情況下,下達命令首先憑直覺;足球運動員臨門一腳,更是毫無思考余地,只能憑直覺。
那么,什么是直覺設計呢?
我們知道,設計作品都是具有功能性的,無論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還是環境藝術設計,都是以創造符合人類使用的功能性為目的。所以,直覺設計就是“你不需要用一個說明書去告訴人們怎么使用,它必須很直覺的,讓人自然的去使用。”
直覺設計經常不被人們所注意,甚至不被人認為是設計,正是因為直覺設計作品是源于生活并融入生活的。wwW.133229.COm
為什么抽屜和柜門會有把手?基本上不會有人去想這個問題。因為人們從習慣上把把手當作了抽屜和柜門的一部分,實際上把手是獨立存在的,從功能性的角度來分析,把手只是打開抽屜和柜門的一個輔助工具。現在,人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把手安裝在不同的抽屜和柜門上,并且很自然的去使用把手,但從來不會有人需要說明書去了解把手的功能。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設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可以說,生活產生了設計,設計又改變了生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設計的作用也是這樣。根據我們的坐的需要,我們設計出椅子,可根據椅子的造型不同,椅子反過來又限定了我們的坐的方式。比如方型的椅子面決定了我們坐著的方向;椅背的高度決定了我們向后靠的角度和姿勢;椅子的扶手又決定了我們坐時手臂的擺放等等。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順理成章。實際上,從遠古開始人們的那些所謂創造和設計都是從生活中自然而然產生的,就是一種直覺的設計。
人類社會的發展,外部的物質環境發生變化,人們的思維也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偏愛理性的和可證實的信息,而不再單純的依靠直覺和感覺了。思維的變化,結果也很明顯,出現了使生活更加方便的設計產品,但同時也人為的創造出了一些束縛人們的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之深已超出了我們自己的想象,我們最原始的直覺已經被重新整理并且改變了。
正因為如此,能喚醒我們最原始直覺的設計,成為了我們這一代設計師的一個重要任務。日本的著名設計師深澤直人就是直覺設計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他認為直覺設計是一種特殊的觀察方式,當普通人喝水時,他不會去思考喝水用的玻璃杯,而直覺設計師卻能從中發現杯子和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從而通過不同的喝水方式來設計出更多的杯子。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公司設計了一個cd唱機,外觀看上去就像個風扇,正方型的底座中間嵌入圓形的cd碟片,靜靜的掛在墻上,然后一根線從底座中間悠悠的垂下。人們看到這根線自然的就想去拉它,這是一種直覺,而且人會自覺的想,拉動一下線就應該有風從中間飄出來,不過這一次,轉動的cd碟片卻跟經驗開了個玩笑,飄出來的不是風,而是悠揚的音樂,如此真是仙樂飄飄。
街邊的窗臺上、街頭的扶手欄桿上總有人放著空的牛奶瓶或者易拉罐;地鐵站和公交站盲道上總是粘著香煙屁股和口香糖;自行車車籃里則往往塞了空飲料瓶和包裝袋。這些日常常見的現象能告訴我們什么呢?隨手把喝完的牛奶盒放在扶手上,把空的包裝袋扔進自行車籃里,這些絕對不是偶然的行為,這是人的一種直覺,因為那些扶手、車籃、盲道,看起來就像是專門給空罐子、包裝袋和煙頭準備的,而且還非常的適合。在普通人看來,這就是人的素質問題,可在我們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既然人們那么自然的做出這樣的行為,說明我們的公共設施的設計沒有做到全面,于是就出現了集垃圾箱為一體的街頭扶手等新設施。自然,人們用起這些新的設施來也是非常的方便。
由此看來,直覺設計是需要設計師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高度提煉的,關鍵是觀察的方式還有思維的方式,讓順應自然成為生活中的理所當然,這樣,設計就無所不在了。比如,在家門口的水泥臺階上有一條縫,如果是下雨天,人的直覺往往是會把傘插在縫里,這其實也是一個設計,積水能從縫里流走,而傘還能被很好的被固定住。人不用太多的思考,直覺讓我們合理的去利用,而且是自然而然的利用。
普通人不去思考,而更多的憑直覺使用產品。設計師要多思考,從專業角度觀察普通人的行為,理解普通人的直覺,設計出讓普通人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又不用費力思考的優秀產品。
參考文獻:
直播油菜是近年來被大面積應用的一種栽培模式,它是不通過育苗移栽,直接將油菜種子播種到大田的一種植方式。一般在晚稻收割后1~2d直接播種栽培,操作簡便,深受種植農戶的歡迎。直播油菜因不需育苗和移栽,既節省了秧田,又減少了勞動力投入,其省工節本效果明顯,可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緊張問題[1,2]。直播油菜在南京地區主要采取撒播和穴播2種播種方式。近幾年的油菜直播示范種植情況表明,直播栽培能獲得3000kg/hm2左右的產量。現將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直播油菜生育特性
1.1前期出葉快,總葉齡少
直播油菜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的潮田內直接播種,避免了移栽油菜傷苗和緩苗。前期出葉速度快,營養生長快。另外,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遲播20d,其總葉齡僅比移栽油菜少2葉以上。
1.2植株扎根較深
直播油菜避免了移栽油菜移苗傷根現象,其根系發育好,主根入土較深,大部分根群集中于表土下20~30cm處。
1.3有效分枝少
直播油菜同移栽油菜相比,個體較小,一次有效分枝少,一般一次有效分枝在5~6個左右,而移栽油菜一般一次有效分可達10個左右。
1.4全生育期短
直播油菜10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210~220d。而移栽油菜9月中旬播種,10月中旬移栽,翌年5月20日前后成熟,全生育期230~240d。直播油菜全生育期比移栽油菜短20d左右。
2高產栽培技術
2.1選用優良品種
選擇生長優勢強,產量、出油率高的優質雜交油菜品種,如秦優7號、秦優10號和中農油6號等品種。大力推廣應用油菜包衣種子,以預防苗期病蟲害及苗期缺硼現象。
2.2精細整地
在前茬收獲后,及時進行搶墑耕翻。由于直播油菜根系入土較深,為了便于根系生長,在不破壞犁底層前提下,力求深耕細耙,使表土疏松細碎,田面平整無草。另外,直播油菜群體大,在雨水多情況下,容易引起病害、漬害。因此,在播種前必須開好“三溝”,以防“兩害”的發生。按墑寬2m,溝寬30cm、深30cm的標準開好直溝、中間橫溝和田邊圍溝,開溝后及時碎土。
2.3適期播種
適時搶早播種,可有效延長植株的營養生長期,提高植株抗寒性,為油菜奪取高產提供保障。在南京地區直播油菜,9月底至10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期;10月20日之前為安全播種期,10月25日之后容易遭受凍害,死苗的幾率加大,不提倡直播。因此,在前茬收獲后要抓緊播種,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種,10月20日之前結束,爭取足苗勻苗[3]。播種方式包括撒播和穴播2種,以穴播為好。
2.4合理密植
直播油菜一般比移栽油菜遲20d左右,營養生長期相對短,個體生長量不足,單株生產力下降。要達到移栽油菜的相近產量,必須提高種植密度。根據資料表明,南京地區直播油菜的最適密度在33萬株/hm2左右,適宜的密度范圍為27~39萬株/hm2。在大面積生產上,直播油菜的播種量控制在3.0~4.5kg/hm2,在油菜出苗后10d左右,油菜有2片真葉時,及時間苗,去除弱苗、瘦苗、叢苗,留下壯苗。在油菜有4~5片真葉時,及時定苗,定苗密度根據品種特性、播種早晚、土壤質地和肥力情況而定,一般以27~39萬株/hm2為宜。
2.5科學施肥
直播油菜播種期比移栽油菜遲,在肥料運籌上應掌握前重、中足、后補的原則,即重施基肥,早施、足施薹肥,補施花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套,硼肥必施為準則。播種前施腐熟的有機肥22.5t/hm2,25%復混肥750kg/hm2,尿素150kg/hm2,硼肥7.5kg/hm2。采取穴播方式的直播田塊,有機肥可在播種時進行穴施覆蓋。苗肥在油菜有2~3片真葉和5~6片真葉時分次施用,每次施尿素75kg/hm2,促苗早發。在第2年的2月中旬早施、重施薹肥,施尿素150kg/hm2,以促進植株生長,增加分枝和莢果數[4]。花肥根據苗情,適當補施。另外,在油菜的抽薹期結合菌核病的防治,用硼肥1.5kg/hm2噴施2次。
2.6病蟲草害防治
油菜苗期主要防治蚜蟲和菜青蟲,中后期以防治潛葉蠅、霜霉病和菌核病為主。菜青蟲、潛葉蠅和蚜蟲可用吡蟲啉、毒死蜱等藥劑防治。防治菌核病和霜霉病,采取水旱輪作,減少病源量;清理三溝,排水防漬,降低濕度等。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或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菌核病一般需要防治2次。直播油菜雜草的發生與油菜的出苗基本同步。在生產上主要以苗前化除為主,即在油菜播種后3d內油菜出苗前,用50%乙草胺1125~1500mL/hm2,或禾耐斯(90%乙草胺乳油)450~750mL/hm2,對水600~750kg均勻噴霧,進行土壤封閉處理。不能隨意加大乙草胺的用量,以免對油菜產生藥害[5]。對苗前沒有及時化除或化除效果欠佳的田塊,可在油菜越冬前和春季油菜抽薹前根據田間草相選用相應的化學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在禾本科雜草三至五葉期用12.5%高效蓋草能600~750mL/hm2對水噴霧;以繁縷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可在油菜越冬前雜草出苗高峰期用10%高特克乳油2250~4500mL/hm2對水噴霧。以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以用10%高特克600mL/hm2加12.5%高效蓋草能600~750mL/hm2混合對水噴霧。
2.7適時收獲
一般應掌握在油菜全株2/3角果呈黃綠色,主莖基部角果開始轉現枇杷黃色,即全田80%成熟時進行收割。掌握晴天早晚割,陰天全天割,割后進行打堆,促進油菜籽充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確保油菜豐產豐收。
3參考文獻
[1]卞士銳,林劍,趙維萍.雜交油菜直播技術規程[J].安徽農學通報,2004,10(4):32.
[2]郭超永,朱明.我國油菜直播的研究現狀[J].農機化研究,2009(10):223-226.
1當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
大學生成長階段是人生的非凡時期,這一時期的最大特征是波動性和迷惘性,他們正逐步進入成年人的社會角色,但對社會、家庭而言,因其經濟不獨立,思想不穩定,世界觀尚未成型,實際仍是“未成年人”。
這個時期心理障礙常表現為偏執、自負、多疑、焦慮、冷漠、狹隘和狂妄等。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8~22歲之間,他們的心理活動有其特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發育的階段,對四周事物的熟悉存在著不穩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較強,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斷向上進取;另一方面對精神情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比較弱,輕易產生極不穩定的日間雜波。當主觀和客觀發生矛盾,情緒受到挫折時往往悲觀失望,甚至無法解脫,緊錮在復雜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輕者不承認自己有病,雖說能堅持上課,但是成績十分不理想;重者會做出殘害自己或者危害社會的事情,震動全國的馬加爵殺害四名同學案就是個非凡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中有的休學或者失學,有的甚至長期不愈,不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我校有一位男生,無緣無故的焦慮,導致嚴重失眠,到我校門診部求治,卻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慮不安的痛苦之重,這樣的學生假如碰到非凡事情的激發非凡因素的刺激,難免會產生超常規的行為,這些都提醒我們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療,改變以往“見病不見人”的舊生物醫學模式和形而上學觀點。
2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
2.1適應能力差
2.1.1難以適應新的生活學習環境,心理落差大
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所面臨的人生第一次考驗就是自我心中的落差感。他們同樣十年寒窗,他們同樣懷著更高的夢想,想象著通過高考能夠達到人們價值觀念中所說的金榜題名。然而高考下來,無論是基于什么因素,他們未能達到夢想中的“登堂入室”,無奈之下選擇了原本沒有什么非凡級別差異化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但這種落差不自覺顯現在他們的心中。落差之二便是新生活的較大改變,大學校園遠比中學校園面積大,樓群林立,是個小社會。我國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學即意味著進入一個生疏的環境過集體生活。在中學除了學習,一切事情都由家長代勞,加上獨生子女驕生慣養,上大學后,一切親力親為,適應能力不強的就會經常被孤獨不安、焦慮所困擾,尤其是習慣了農村生活環境的大學生到喧鬧的城市后,易產生壓抑和自卑感。如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對滿眼灰色的樓群產生厭惡情緒,大腦反應慢,經常出現忘記返回路線的情況。
另外,大學生活的壓力讓學生覺得自己再不是天之驕子,一枝獨秀。校園是個小社會,不是一塵不染的圣地;獎學金的評定、入黨、提干等等競爭初見端倪,書呆子不受歡迎,個人的風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當作寶貝,很可能從過去的寵兒淪為不起眼的小角色。從個人中心的小圈子到無窮無盡的網絡中這一環,不能很好完成社會化轉換,必然產生挫折感,因此很多人進入大學新奇過去后就甘于平庸,雄心壯志不復存在,所謂“60分萬歲”不是罕見現象。
2.1.2對學業的不適應,對如何合理平衡職業技能學習和綜合素質學習的不適應
中學和大學都要學習,但學習目的和方法不同。中學時,教師不厭其煩地“傳道、授業、解惑”,負責的態度一點也不亞于父母對你的關心。大學則實行學分制,學習完全靠個人,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而有些中學時的姣姣者,由于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把握不好,加之強手如林,昔日的優勢風采不復存在,自尊心和好勝心得不到充分滿足,家長和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輕易產生失落感。
我們把職業技術教育融入高等教育體系,就是響應國家倡導,適應人才對高等技術人才市場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個職業技術和學科分配上的差異,同樣學生也存在著有的學生偏強于文化素質,卻毫無專業技能的底子,有的學生則是在某些職業技術領域里很強,但他們卻存在著明顯的新問題,就是綜合素質的偏低,這些本身的客觀基礎的不平衡,輕易在學習過程中導致心理的失衡,我們有的學生是網絡高手,能獨立編程,甚至是某些知名門戶網站的版主,他們基本上能自給自足地生存,甚至月收入幾千元,他們在IT領域里的成就讓他們自豪,驕傲,但每每綜合考試下來,幾門不及格,一方面我們在倡導挖掘專才,另一方面我們也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束縛。所以說不同的價值評判標準,使得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心理體系中輕易產生混淆和失衡的因素。
2.1.3對經濟狀況的適應
家境富裕的學生優越感強,但他們卻輕易沾染社會上的不良毛病和行為方式摘要:高消費,不知道節約,不體恤人情冷暖,歌五酒六的生存狀態,即便不出現偏差,也會和大多數家境一般的孩子產生隔閡。家境貧困的大學生大都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心理新問題,那就是更多地表現出自卑而敏感。人際交往困難,偶然會對社會態度不良,懷有敵意。這樣輕易導致性格孤僻,出現人格偏差,面對生活沒有信心。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又是個跟社會實際結合得非常密切的教育體系,對社會脈絡的把握,對時代需求的適應,是高等技術教育得以生存的基礎。但是,時代進步過程中所伴生的新問題,所出現的不和諧因素,會在第一時間反饋和影響到我們的學生,我們處在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結合部,也是輕易遭受負面因素襲擊的易感人群。
2.1.4生活自主性的適應
獨生子女的家長過度保護孩子,以及應試教育導致家長學校的過度保護,導致他們缺乏應對困難及心理承受力等的鍛煉。當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們的家長讓我們從小就走著一條“重點”之路,從小要上重點小學、中學、大學。除了學習以外的事家長會一手包辦,導致許多學生心理發育不健全,雖為大學生心智卻還停留在小學水平。當大學生面向社會的時候便有了許多的不適應和不順心,而他們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便有了大學生心理樊籠的存在。
同時,我們高等技術教育所倡導的就是自主性和靈活性,我們在技能培養上強調專業技術課程的設置適合社會需要,我們在人才培育上強調我們的學生將來能多專多能,能快速融入社會,能在社會生活中充當尖刀,能快速適應社會變化所帶來的對我們技術能力的考驗,而這些,對于長期在溫室里倍受呵護的孩子,對于還仰仗家長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讓他丟棄拐杖,讓他從依靠的心理忽然轉變成自立自強的心理,是需要一個陣痛的過程,而在陣痛期,是最輕易產生心理裂變的。
2.2人際關系處理不當
進入大學,人際交往面拓寬了,復雜的人際關系往往使學生不知所措。中學里的人際關系要簡單些,一心只讀“圣賢書”,而大學的交往是廣泛的,有同學、同鄉、師生、異性、社會活動團體等。同居一室的有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鄉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們之間的磨合是個新新問題。一些學生個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合群,孤獨寂寞,甚至想逃避現實。激烈競爭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擅長單打獨干,易于自我封閉,不善和人交流,在懼怕失敗的心理下,不敢和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競爭力的喪失。
2.3難以排除的情感危機
情感新問題是大學生這個年齡層不可避免的新問題,談戀愛也成了這個年齡階段一個不可避諱的話題。我們的孩子有享受美好的渴望,但他們尚不具備承受痛苦的能力,在這個復雜的新問題前面他們很難成為強者。
生理心理的變化。高校階段是大學生由普通教育轉向社會就業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男女同學的發育基本上是成人水平,個個體格健壯,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但是,生理變異是心理變異的物質基礎。隨著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大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往往具有封閉性,表現為內隱、曲折、不易形諸顏色,并帶有較多的社會性、政治性,對繼續深造或者就業存在著焦慮、對社會上的某些矛盾還不大了解,情緒輕易波動,反映比較強烈,具有兩極性,一會兒振奮,一會兒又失望。當然,絕大多數同學自我意識在增強,并能作自我調節。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普遍受到溺愛,由于他們的非凡地位,很輕易形成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
3心理障礙的主要辦法
(1)設置或分配專門機構,專項管理學生心理新問題,把學校醫療機構、學生管理機構發動起來,主動配合,采取辦法,做好大學生思想工作,采取體系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常設管理機制,切實解決大學生心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