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護理禮儀模板(10篇)

時間:2023-05-08 19:15: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護理禮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護理禮儀

篇1

言談禮儀是護患交往的橋梁

語言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重要工具。禮貌的語言體現了護士良好的文化修養,恰到好處的應用這一工具,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和心理負擔,使患者感到尊重和同情,對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起到一種橋梁作用,同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護理患者不能只看到他的疾病,而忽視了其人格。他們在患病期間,不僅需要精心的治療和護理,而且需要理解、關心、體貼和尊重。因此,護士與患者交談時,使用敬語、謙語、雅語。對于患者的稱呼要注意尊重患者的文化、職業、習慣等采用恰當的稱謂。護士對患者合理恰當的稱謂可以使患者感到親切、自然、被尊重而產生愉悅的心理,不可以床號代替稱呼。語氣應和藹親切,采用商量的口氣,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要善于耐心開導、安慰與鼓勵?;颊邚淖o士話語中感到溫馨、體貼、信任,可以有效地減輕或消除緊張情緒。

舉止禮儀體現了對患者的尊重

舉止:指人們的儀姿、儀態、神色、表情和動作。護士舉止端莊可獲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態度熱情使病人產生親

切感和溫暖感,同時也體現了護士內在的文化修養,在操作中應做到動作輕巧,節奏明快,規范操作行為,使病人產生信賴感。護理人員的舉止要做到的:舉止端莊、得體、文雅、適度,符合身份與場合。護士禮貌待人使患者與護士的交往中心理上呈現快樂、期望、羨慕等情緒反應,從而對身體康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微笑是護患交往的金鑰匙

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愛心的體現,它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為深入溝通與交往創造溫馨和諧的氛圍。當身患重病滿懷信心來到病房求醫時,不僅得到醫護人員的熱情接待、精心治療和護理,并且從微笑中得到信任,看到真誠。在任何情況下,微笑都要大大方方,不可矯揉造作,但也不要太深沉。

儀表禮儀是生命活力的傳遞體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姿容,包括人的服飾、儀容、姿態。儀表可在人際交往中給他人留下第一印象。①容貌:淡妝上崗、化妝上崗。目的:維護自尊、尊重患者。原則:自然、美化、協調、得法。②頭發保潔:勤于梳洗、養護、無頭屑、無異味。長度:頭發前不過眉,后不過肩,長發可梳發髻。造型:端莊大方,發型造型符合自己的臉形。③指甲:不留長甲,不能長于指尖。④眼部:注意眼部清潔,修飾時要避開人。崗位上不戴墨鏡、變色鏡。⑤服飾:藝術性和協調性的統一著裝。要從不同的時間、空間把握著裝。要整齊得體、端莊大方,給人以信任、安全感。如護士的燕式工作帽,搭配上潔白的不同款式的工作裝,顯示出高雅圣潔;在婦產科、小兒科病區工作的護士著淡粉色工作裝,則給予產婦、患兒溫暖、柔和及親切感,可減輕緊張、恐懼心理。護士的白色、軟底、坡跟工作鞋,搭配肉色襪,使護士的著裝自然、和諧、美觀、大方。

體態禮儀富有感染性

體態實際上是一種體態語[2]。體態是展示自己才華和修養的重要外在形態,訓練有素的護士體態有良好的站姿、端莊的坐姿、穩健的行姿、典雅的蹲姿、熟練而有序的操作等等,良好的體態語言可給人以溫文而雅、彬彬有禮的美感,使患者可在護士動態的護理中感到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篇2

在當前的護理工作背景下,加強護理禮儀的教學,規范護士禮儀,提高護士修養,已經成為護士素質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護理禮儀教學對醫療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因此,對護理禮儀教學實踐探討有其必要性。

一、護理禮儀教學現狀

臨床護理禮儀存在問題,影響了醫療文化事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上方面:

1.缺乏熱情

在工作中,一些護士在給患者進行服務時,總是板著臉孔,在詢問病情時,缺乏足夠的耐心,帶有極其嚴重的厭煩情緒,這是導致患者不愿與護士交流,加大護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2.語氣生硬

一些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時,語氣過于生硬,患者絲毫感受不到溫暖,這樣,導致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感和厭惡情緒加深。

3.舉止失當

在工作中,護士的行為舉止不當,與患者交流時,不采用規范的禮儀,更有甚者,舉止表現魯莽、隨意,不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情緒,而且還影響到了患者的治療和痊愈。

二、護理禮儀教學原則

1.以人為本

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一些學生會存在著自信心不足的問題,這類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自我認同感,長期下去,必須會產生厭學生情緒。因此,在護理禮儀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盡可能地讓學生發現自身美,讓護理學生產生認同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如盡量地設計一些能夠展現和發現自身美的教學活動,支持和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真正地體現以人為本原則。

2.理論與實踐結合

在護理禮儀教學中,在保證完成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禮儀實踐教學,讓護生走進醫院、走進病房,增強護理體驗,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臨床護理的工作氛圍,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素質,而且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進而更加適應臨床工作。

3.靈活機動

護理禮儀作為一種形式,是程序化的、具體的、嚴肅的,但是,從某種角度上講,這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而且在保證其規范性的基礎上,堅持靈活機動的原則,提高自己的護理水平和水準,進行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如在實際工作中,要以患者具體的情況、民族、生活方式、文化層次為標準,靈活地運用護理禮儀知識,做到大方得體,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三、護理禮儀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在護理禮儀教學中,要采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與教師的良性互動,全面促進護理學生的能力發展。

1.案例分析法

簡單來講,就是在護理禮儀教學中,以某一具體的現實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交流和探索。在案例分析時,護生是教學的主體和中心,教師是促進者和指導者,進行針對實際問題展開探索和研究,并且通過深入地交流,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2.情境教學法

在護理禮儀教學中,可以根據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實施情境教學,可以通過模擬病房情境等方法,讓學生參與各項臨床護理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可以了解自己的職業環境,而且長期下去,可以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體現護理禮儀教學的寓教于樂,進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的目的。如可以真實的臨床病例為標準,從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病例情景,激發護理生的熱情,提高職業修養,站在患者角度去看待問題,緩解和避免醫患矛盾的發生。

3.問題討論法

這種方法就是針對護理禮儀教學的內容,由教師模擬一個錯誤性的范例,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問題,并解決問題,包括語言、行為以及身體語言等等,由學生分組討論,得到最終方法。

4.表演教學法

在護理禮儀教學中,要將知識講授與表演結合起來,消除理論教學的枯燥性,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突出護理禮儀教學的特色,進而為醫療事業培養實用型的人才。如講授護士舉止禮儀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通過表演教學法,將護士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如失敬于人的手語、冷漠的目光、不到位的表情語,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并由學生提出問題,給護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5.角色互換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自己來當教師,并將知識的重點問題講解出來,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可以增強記憶,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而且便于及時發現一些重點和難點,這時,教師可以積極指導,全面提升護理禮儀教學的實效性。

總而言之,護理禮儀是從事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所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學科,也是其為患者提供各項服務的主體,因此,必須加強護理禮儀教學實踐的研究,讓護生切實掌握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并且有效地運用到護理工作中,規范其護理行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成文,王成偉,劉劍威.護理禮儀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醫學,2009(18).

篇3

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它是指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它主要表現在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的禮貌性,護理行為的貼心職業性,對待護理病人的心態。護理人員的護理禮儀好與壞,不僅僅體現個人素質的好壞,而且與其自身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密切相關。護理禮儀是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職業水平的一種表現,是其是否熱愛據理工作的一種表現,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出好的生理素質。護理禮儀課程的學習是護理專業的學生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據理專業學生職業自信心的有效補充。通過護理禮儀的學習,可以讓據理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其工作的神圣性,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讓其更加充滿信心的準備加入護理行業。

(二)護理文化的概念

護理文化是醫院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文化是護理工作人員在長期的護理工作中其服務宗旨的體現,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服務內涵。它是一個醫院經營理念的體現,也是一個醫院服務文化的體現。它是一種文化,它是指醫院針對護理業務的開展,對全體護理人員提出的要求,倡導全體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踐行的服務宗旨,指導護理人員的行為準則,它是全體護理人員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護理文化受醫院文化的影響,同時也是醫院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有利于推動醫院全面文化建設。護理工作人員除了要堅守自身的職業道德,還在在護理的過程中體現醫院的服務理念,將醫院的護理理念融入到護理禮儀之中,并從護理人員的具體行為體現出來。

(三)護理禮儀與護理文化之間的關系

1.護理禮儀是護理文化的載體

護理禮儀是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職業護理習慣,它是有形的,能夠被病人感知的實實在在的行為態度。但是,護理文化是醫院在長期的護理工作中體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在長期的文化熏陶下,會對護理人員的思想產生影響,而護理人員的思想則可以指導人的行為。通過護理人員的禮儀讓病人感受到醫院的關懷,感受醫院經營理念的傳達。因此,護理禮儀是護理文化的載體。

2.護理文化是護理禮儀的理論基礎

護理禮儀是護理文化的體現,它屬于職業素養中的一種。而護理文化是醫院針對護理工作而提出來的工作理念。雖然,護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細致入微的照顧病人,但是對于不同的醫院經營方針指引下,其護理工作的側重也會有所區別。而區別產生的原因就是護理文化的不同,醫院護理理念的不同。理念控制思想,思想指導行為。因此,護理文化是護理禮儀的思想指導。

3.護理文化與護理禮儀相互促進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長期以來,被譽為“白衣天使”的職業其本質內涵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靜止是相對,而運動則是絕對的。護理文化與護理禮儀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也在悄然的發生著細微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易被人察覺,卻真實的存在。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護理文化推動護理禮儀向著更高的水平發展,護理禮儀又會反過來推進護理文化的充實。二者在護理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會相互作用,不斷演變,形成適合于時代需要的護理文化與護理禮儀。

二、護理禮儀教學與醫院護理文化融合的措施

(一)讓學生在學習護理禮儀的同時,了解護理文化

護理文化是護理禮儀思想的土壤,學生要想學會護理禮儀,將自己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較高的禮儀水平,首先就要了解護理文化。了解護理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職業,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讓學生增加職業自豪感。了解護理文化可以讓學生擺脫對待護理工作的世俗的看法,樹立起正確的護理工作價值觀。護理文化是護理禮儀基礎,沒有文化何來禮儀規范,沒有文化的評判,禮儀也就無處談起。了解護理文化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護理禮儀時更積極、更主動。禮儀從外表看,是一個人內心世界、情趣的反應。整潔的儀表、得體大方的舉止是護理人員的外在表現形式,而透過護理人員的這些行為表象,其實他們所得當的禮儀舉止下是展現來現的是一種護理文化。學生在學習護理禮儀的同時,深刻理解本院的醫院護理文化,使之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從而使學生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強調用禮儀規范護理行為,用文化指導護理行為

護理人員在每一位住院患者接觸到的第一位醫護工作者,他們代表著醫院的形象,更代表著整個醫護工作隊伍的形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還是院方對醫護工作者進行培訓與考核,一直強調的是他們的護理行為,要求其護理行為要得體,要有熟練的護理技術,扎實的護理基本工,形成其工作需要的一套護理禮儀。護理禮儀成為了規范護理人員行為的標準、尺度。但是,要想讓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體現出執著的敬業精神,除了完成工作任務之外,其工作質量也無可挑剔,讓護理工作在簡單的、重復的、枯燥的護理行為下,展現出對護理的熱愛與熱情,這就需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換句話說,護理禮儀用以規范護理人員的工作行為,而要讓護理人員達到更高一個層次的工作境界,就要讓護理文化來指導他們的護理行為。讓護理人員展現患者的每一個微笑不是職業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三)重視學生禮儀規范知識的考核,更要重視學生護理價值觀的培養

教師對學生進行護理禮儀知識講授時,要向學生講解每一個禮儀深層次的道德觀念。每一個護理禮儀的背后,都有一個道德理論作為支撐。教師在進行禮儀規范知識講授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護理價值觀。學生的護理價值觀,是護理學生內心的護理文化的集結,是一個學生護理職業心態的表現。只有具有良好的、端正的價值觀,才能讓護理文化扎根發芽,才能在外面表現出禮儀上的標準化與職業化。學生護理價值觀的培養是高于禮儀規范培養的更高層次,但卻由禮儀教養的過程中實現,教師要把握好這個尺度,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篇4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257-01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是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標準,也是護士素質、修養、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映。護理禮儀從護士的個人形象容貌、服飾、言談舉止、姿勢、禮節等各方面展現出來,并融于其中。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整體護理的開展,護理工作的新業務,新技術的不斷增加,對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就有了更高更嚴的要求。人患病后,最常見的外科治療法就是手術,手術室護士的形象及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對服務對象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每一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動作,對病人都有暗示作用,如一個親切和藹的微笑,可以使病人得到安慰,增加病人的治療信心。

1 護理禮儀的具體應用

1.1 術前訪視: 手術室護士在術前一天訪視患者,對患者的手術及病情應有所了解。此時患者內心充滿恐懼、不安、煩躁,護士在做術前宣教時,言語要溫和,對患者的疑問,要耐心回答,細心的告知病人術前應做哪些準備,實時地運用一些傾聽、交談、沉默穩定病人的思想情緒,增強手術治療的信心。

1.2 術中護理

1.2.1 手術當日,儀表整潔,端莊,步態輕盈。微笑迎接病人進入手術室,幫助病人脫去病號服,動作要輕柔,蓋好被子,保護病人的隱私。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可以和病人聊一些輕松的話題,必要時配合一些肢體語言,消除其緊張,使其心情暢快。將手術室溫度調到23-25度,濕度55%。準備好手術物品及搶救設施物品,讓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1.2.2 在麻醉醫生進行麻醉和擺時,語言要親切,要求其配合,要遮蓋病人隱私,盡量減少身體暴露,維護病人的尊嚴,注意遮蓋,保暖。用親切的語言告訴病人腿怎么放,腰怎樣突出合適,進行有效的溝通,必要時幫助病人。

1.2.3 在進行手術時,可以適當放一些輕音樂,有助于緩解病人身心?;颊咴谂R上手術臺之前,幾句溫馨的祝福,誠懇的安慰,都會給他憑添幾分溫暖。巡回護士可以通過親切的眼神,體貼的話語與病人交談,隨時觀察病人狀態,密切關注生命體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手術安全進行。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嚴禁討論尖銳話題,大聲喧嘩以及與手術無關的話語,以便造成病人的不快。營造一種輕松快樂,但又不失嚴肅的氛圍。

1.2.4 在手術結束時,因為物的作用,病人清醒時煩躁不安、亂動,我們要在病人旁邊進行保護,防止自行拔管與跌倒,動作要輕柔,應與病人做有效的溝通,使其配合。當病人完全清醒后,應告知病人手術結束,很成功,使其安心,并穿好衣物,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將病人安全送回病房,進行交接。

1.3 術后回訪:術后1-2天前往病房進行隨訪,觀察病人的病情,皮膚狀況,以及傷口愈合狀況,有無感染,并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及功能訓練。收集患者對我們工作提出的建議及意見,并及時改正。

2 結果

通過護理禮儀在手術中的應用后,好多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明顯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明顯減少;未發生任何差錯與事故;病人術后寒戰現象減少;術后回訪病人滿意率高。

3 體會

護理禮儀的應用,使病人對手術充滿信心,消除了手術的緊張和焦慮,并且提高了手術室護理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所以,護理禮儀在手術中的應用是勢在必得的,不容忽視。

篇5

作者單位:067000承德市承德護理職業學院

李建:女,研究生,高級講師

禮儀大賽對促進《護理禮儀》教學效果的研究

李建 付志華 黨曉偉

摘要目的:通過禮儀比賽,強化學生的禮儀修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進入醫院實習打下良好基礎。方法:選取2011級高中起點護理專業4個班級的學生240名,將1班、3班設為試驗組120名,2班、4班設為對照組120名,分別采用傳統教學法和禮儀大賽促進教學法進行《護理禮儀》課程教學,兩組學生授課學時均為36學時,授課學時相同,學期結束后,進行統一考核評價。結果:試驗組的理論考核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禮儀大賽對《護理禮儀》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禮儀大賽;護理禮儀;教學效果;研究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58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概念的新認識,《護理禮儀》課程已經成為很多護理院校護生必修課程之一,護士良好的禮儀修養,是護理專業水平的重要表現,護士良好的禮儀修養還能夠營造良好的病區環境,促進和諧的護患關系,更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幫助患者早日康復[1]。現在的護生對《護理禮儀》這門課程的認知程度不夠,學的時候只是出于好奇、好玩心理,并沒有很好地掌握,也不能學以致用,因此如何增強學生對護理禮儀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認知、應用,是每個禮儀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將禮儀大賽引入教學實踐之中,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1級高中起點護理專業4個班級的學生240名,均來自河北省保定、邯鄲、石家莊、承德等地。其中男19名,女221名。平均年齡19歲。將1班、3班設為試驗組120名,2班、4班設為對照組120名。兩組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兩組均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耿潔主編的《護理禮儀》教材,由同一教師任教,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對本教材6章內容進行理論授課20學時,技能練習16學時。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技能練習、考核評價,試驗組學生除采用傳統教學外,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我院“5·12”國際護士節舉辦的護理禮儀大賽,大賽分預賽和決賽,分別于4月中旬和5月中旬舉行,報名班級20個,評選出10個班級,進入護士節護理禮儀大賽決賽。試驗組在整個教學中,將禮儀大賽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每10名學生1組,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作性、想象力,把技能中的護士站姿、坐姿、走姿、推治療車、端治療盤、微笑、點頭、握手等護理禮儀操作項目編成節目,配音樂和解說,讓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充分理解“白衣天使”的內涵。教學時間為1個學期,總計36學時。

1.3觀察指標期末通過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評價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己诉^程中,打亂班級排列順序,隨機編號,統一監考,考核標準根據教材要求統一制定,統一評分,且分數客觀公平有效。(1)技能考核。學習結束后對兩組學生所學的實踐內容進行統一考核,內容包括護士各種站姿、走姿、坐姿、蹲姿、指示方向、持病例夾、推治療車、端治療盤、介紹禮儀、行禮微笑等項目,考核標準根據教材要求統一制定,由我院基礎護理教研室6名禮儀教師統一打分,做到公平、公正,技能考核240名學生,沒有缺考學生,技能考核總分100分。(2)理論考核。對兩組學生進行統一期末考試,試卷內容一致,考核時間相同,教務處組織教師進行嚴格監考,試卷密封后由老師共同閱卷,理論試卷發放240份,回收240份,理論考核真實有效,理論考核總分100分。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1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具有良好的禮儀修養。護理禮儀是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工作中逐漸形成的,被大家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2]。護理禮儀教學方法很多,課堂教育是禮儀教育的基礎,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本研究主要通過禮儀大賽,增加學生對護理禮儀知識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護理禮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每一個人都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給觀眾,比賽可以督促學生課下積極認真練習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內容,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和班級凝聚力。學期結束通過對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禮儀課程進行理論、技能考核并應用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我院通過“5·12”國際護士節,舉辦護理禮儀大賽,不僅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以后所從事的職業是神圣的,護理事業是偉大的、崇高的,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護理禮儀及相關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均有較大提高。禮儀大賽是學生從學校邁入醫院的一種過渡方式,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醫院環境,為臨床實習打下良好基礎,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

護理人員是醫院人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的形象、服務均成為患者考核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4],而護理禮儀是維護護患關系的重要橋梁[5]。本研究證實,學生在學習《護理禮儀》課程中,利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進行護理禮儀大賽,對學生學習《護理禮儀》課程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通過禮儀大賽,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護理專業,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能規范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使其在以后的實習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因此通過禮儀大賽促進《護理禮儀》教學的模式值得各護理院校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銘.淺談規范護理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3):165.

[2]杜靖,仵燕.新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評價[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61:122.

[3]李晶,張慧.護士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7:393.

[4]熊翠蘭,易百連.護士修養與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瓢妫?009,11:113-114.

篇6

【關鍵詞】 護士禮儀 人性化護理

隨著醫學的進步與護理模式的轉變,各級醫療服務行業廣泛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為了更好地樹立醫療服務品牌形象,護士禮儀服務的重要內容被納入醫院護理的日常工作中護士禮儀可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情緒和康復。護士禮儀作為一種職業禮儀,是護士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循的行為標準,是護士素質、修養、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映,并融于職業行為和服務之中,是當今護理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質。護士美的儀表、禮貌的語言、落落大方的禮節,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理上得到慰藉,心情上獲得愉悅,使護患交往在情感交融中進行,增加有效溝通降低醫療投訴,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1 護士禮儀在人性化護理工作中的意義

1.1 護士禮儀可加強護患關系的親和力[1] 護患關系是護士和患者以及其家屬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的關系。護患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用規范的語言,親切的問候,鼓勵能縮短與患者之間的距離,真誠的態度能取得患者的信任。長期以來,護患關系一直停留在單純的打針、發藥等觀念中,護患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性化護理模式提倡的“以病人為中心”,將患者視為一個生物、心理、社會的完整的人,并以此作為設計護理工作程序、制定護理管理制度的出發點和歸宿[2],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人道主義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護理對生命的敬畏、對健康的關愛。

1.2 護士禮儀與護理質量關系密切 護理工作是科學而又細致的,在護理技術和護士禮儀方面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現患者不滿意而引起的投訴。護理質量的高低是由護理技術直接決定的,但如何使護理技術發揮到最好的效果,還取決于護理人員的職業禮儀。良好的禮儀不僅體現在護理操作中,而且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中,良好的禮儀有助于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充滿自信心和責任心,以良好的職業禮儀去撫平患者的創傷,使患者早日康復,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可加強護士禮儀服務理念[3]

2.1 護士禮儀服務應融入人性化護理工作的實質中 我們的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們首先要尊重、理解、關懷病人。從入院那一刻起,我們就要把病人當作一個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來關注,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環境及周圍的人;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多與他們溝通交流,給予他們足夠的心理支持與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隨著護理工作的社會化及人性化護理的實施,護士的儀表禮儀、語言禮儀、體態禮儀、行為禮儀等開始大量融入護理工作實踐中。護理工作實踐著為人類健康服務的宗旨,它反映人們一定的思想觀念、文化心理及道德標準。

2.2 人性化護理的本質要求加強護士禮儀建設 人性化護理的本質體現了人文關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中心思想,也是護理活動的原動力。作為一名護士,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專業,善待每一位患者,才能實現對他們的關懷。護士禮儀作為一種護患交流文化,是護理活動中的善良體現,它要求護理工作者牢固樹立護理活動中的禮儀服務意識,將自己的本性納入規矩,加以約束,時時用道德的力量支配自己的行為,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自身的氣質、情操、性格,從而塑造出誠懇、友好、文雅的白衣天使形象。

3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可加強護士禮儀服務形象

3.1 護士形象的整體展現 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是其內涵通過儀態、儀表、舉止言談等外部表象的整體展現。護士形象,是決定醫院整體形象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僅給各類公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還直接影響到社會上對護士職業的評價。現階段護士如能很好地運用護理禮儀規范自己的形象,形成美的職業形象,包括優雅的儀態、豐富的表情、得體的舉止,從而使服務對象感受到視覺及精神上的愉悅,產生良好的情緒反應。形象建設主要通過一系列的行為調節而達到對自身的印象整飾。護士在整體護理活動中,應根據自己期望在服務對象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借助禮儀的施行,選擇一定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不斷美化自己的形象。

3.2 衣帽整潔 衣帽整潔是護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禮儀。人的容貌是情感傳遞的途徑之一,有傳遞情感和愉悅身心的作用,體現了護士特有的精神面貌,象征著護士的自信,凝聚著護士的驕傲希望。

3.3 舉止端莊 護士已從單純的疾病護理轉向對患者的整體護理,護士的體態語言對患者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舉止端莊可獲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善用體態語言,態度熱情則可使患者產生親切感和溫暖感,在操作中護士應做到動作輕柔,節奏明快,嚴格規范自己的各項操作行為,使患者產生信任感。

3.4 熱情接待,誠懇交談 禮貌用語使護患交流自然融洽,在護患交流中,護士禮貌的語言,不但體現了護士良好的文化修養,還體現了護士對患者的尊重、同情,并且為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起到了一種橋梁作用。良好的護士禮儀就是為患者提供親情式的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文關懷,體現在護士與患者交流時,語氣應和藹親切,使患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3.5 尊重患者,嚴禁刺激性語言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工作中多使用通俗性、鼓勵性語言, 避免簡單、生硬、粗魯、諷刺、侮辱、謾罵性語言,常用“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別客氣”、“請走好”等禮貌用語。患者從護士的禮貌用語中感到溫馨、體貼、信任,可有效減輕或消除緊張情緒及陌生感。在護患交流中最先接觸到的問題是稱呼,在患者住院時,護士應首先向患者做自我介紹,然后詢問患者如何稱呼,護士對于患者合理恰當的稱謂可以使患者感到親切、自然、感到被尊重而產生愉悅心理。

3.6 注意使用保密性語言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病史采集、診斷與治療的過程中,對于患者的秘密或隱私不應隨意泄露,應給予保密。

3.7 微笑服務 微笑是人際交往的金鑰匙,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愛心的體現,它給患者生的希望,也能改善同事間、護患間的關系,患者能從護理人員的微笑中得到信任,看到真誠。

4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可加強護士禮儀服務細節

4.1 注重細節,溫馨服務 在推行禮儀服務時普遍地存在一個誤區,即突出一些大的規范,而忽視小的細節。護理服務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狀態更為敏感與脆弱,對于護理人員的一舉一動,護理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問題,都可能引起他們不同的情緒反應。在狠抓規范建設的同時,切不可忽略細節,推行禮儀服務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4.2 外樹形象,內強素質 在細節上著眼,向患者展現良好的職業素養,在人性化護理中,體現出良好的護理道德,從細節入手,尊重患者的人格,通過一些動作上的細節,一個安慰或鼓勵的眼神,一個發自內心的、善意的、親切的微笑,用高尚美好的語言和行為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解除患者痛苦,增進人類健康。同時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時,使用耐心委婉的語氣,給患者提供選擇的余地,操作時保護好患者的隱私,每一次操作完畢后,協助患者于舒適臥位,整理好床單位,用后物品收拾無遺,實現與患者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建立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

作為一個新的服務理念的形成,一個新的服務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獨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學習,長期的積累,從個人到整體,從被動到主動,從點到面,從表面到深層。作為我們每個醫務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養的同時,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貫穿于我們為病人服務的全過程中,人性化護理是護理事業質的進步并已成為廣大護理人員的共識,讓我們做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7

隨著醫學模式和人類健康觀念的轉變,醫學已從生物醫學領域向心理學、社會學領域擴展。而護理定義的重新界定,也使護理服務對象從“病人”擴大到“人”。護理工作者舉止得體、言談恰當等良好的禮儀行為,對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非醫藥所能及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說,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禮儀知識和良好的溝通技巧,不但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1]。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是護士素質、道德修養、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映[2],在現代醫護工作中,護理禮儀始終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過程,對疾病康復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3],因此護理禮儀在臨床實際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會對患者產生醫藥達不到的效果,實現護患關系由主動-被動型關系向指導-合作型關系轉變。在現代護理工作中,人們對健康需求及醫院服務質量要求的提高,使護理人員不但要有救死扶傷的精神,熟練過硬的操作技術,還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良好的護士禮儀一方面可提高護理人員自身修養,另一方面能創造出健康友善的人文環境,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因此,規范的護士禮儀服務是護理工作的需要,也是現代護士必備的職業素養。

1、護士禮儀的意義與內涵

護理禮儀是職業禮儀的一種,是護理工作者在進行醫療護理工作和健康服務的過程中所依循的行為標準,綜合反映護理人員的素質、修養、行為和氣質,是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良好的禮儀可以體現出護士的文化修養、道德品質、審美情趣和知識內涵,是個人自尊自愛、愛崗敬業的體現。面對患者這一特殊群體,護士需要具備的不僅是先進的醫療技術、器械和藥品,更是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道德風范。優秀的護理禮儀能夠在無聲之中營造出友善、親切、溫暖、積極的醫療護理環境,進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臨床存在的護理禮儀問題

(1)語言不當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曾說:“醫生有兩樣東西能治病,一是藥物,二是語言。”語言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是人類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心理過程.[4]在護理工作中,良好的溝通技巧能獲得患者有效的信息,溫暖的話語慰藉能使患者獲得心理支持,而目前有些護士不注意語言溝通,往往造成護患間的誤解、怨憤甚至引發醫療糾紛。

第一、語意含糊護理工作是一項嚴謹的工作,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談時,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其溝通,表意準確無歧義。如:護士對一即將在全麻下手術的患者做術前指導時,應解釋清楚禁食、禁水的具體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而不是簡單的交代患者“您明天上午手術,請不要吃早飯”。這樣籠統的語言往往會致使患者及家屬出現錯誤的理解,誤飲水或誤食食物而影響手術。

第二、語氣生硬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時,應以和善的語言使患者感到溫暖,但目前有的護士語言極為生硬。比如:有些護士給患者打針時,不是說“現在要為您進行注射,請您脫下外褲。”而是以命令的口氣說:“脫褲子,打針。”注射完畢,不是說“請您穿上褲子,謝謝您的合作。”而是簡單粗暴地說句“好了?!被蛘咭谎圆话l,抬腿走人。再如:有的護士穿刺不成功時,不是說“對不起”,而是埋怨“你血管不好”,“你隨意亂動”等把責任歸咎于患者。

(2)儀表不美儀表是容貌、衣著、修養的統一,既代表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同時也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氣質。護士被譽為“白衣天使”,意味著社會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儀表有著很深的固有印象,同時也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護士的儀表應與自己的職業相協調,要美觀大方得體,體現出護士職業高尚嚴謹的內在氣質。而有的護士卻不注重自身的儀表形象,濃妝艷抹、舉止輕浮、衣冠不整、精神萎靡,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及不信任感。

(3)舉止不雅護士舉止禮儀是護士與患者語言溝通外又一個重要交流途徑,規范的護士舉止禮儀可以讓患者心情舒暢。任意、隨心、魯莽的舉止,都將影響患者情緒,影響治療,這種舉止,專家稱之為護士禮儀錯位。比方說,有的護士為患者檢查時,不注意維護患者隱私,隨意暴露患者不該暴露的部位,讓患者難堪。在操作過程中,三心二意,與周圍的人閑聊擱置冷落患者。在為患者擦洗傷口時,不注意輕重,喂藥液時不管冷熱等,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

(4)缺乏熱情一些護士在護理患者時,不是面露微笑,精神飽滿,而是板著臉孔,有氣無力地護理患者?;颊咴儐柌∏闀r,不是耐心的解答,而是表現出厭煩的情緒。還有的護士看患者總是用那種不屑一顧的目光,或者表情冷漠,讓一些患者感到不自在,繼而不愿與護士作交流,影響了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

3、護理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1 護理禮儀有利于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

如今,護士與患者的關系已非單純的治療與被治療關系,兩者更注重彼此之間的平等與信任。在護患交往過程中,良好的護理禮儀可以創造一個友善、親切的人文環境,讓患者倍感溫暖,從而在心理上得以滿足,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入院后,由于環境的陌生以及疾病的困擾,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而護士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親切的表情往往會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緒,使患者在與護士的溝通中得到理解和安慰[5],建立起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提高護理治療效果。

3.2 護理禮儀有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自身修養

護理禮儀不會自發形成,也不是簡單的幾句禮貌用語,而是護理人員在成長、學習、護理服務過程中長期學習積累形成的綜合禮儀品質。塑造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只靠外在的相貌著裝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內在素質所散發出的職業魅力。加強護理禮儀的實踐,將有利于護理人員進行自我監督,從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做起,培養自身的道德文化修養,從而提高個人綜合素養及職業形象。

3.3 護理禮儀有利于提高醫院的整體形象

現代的醫學模式已經由生物醫學模式轉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院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患者的信任,僅依靠技術與硬件設施是不夠的,服務質量和人文環境的優劣在現如今的醫療市場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在醫療實踐活動中,具備崇高的醫德品質,端莊的舉止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禮儀看起來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極為普通的細小事情,但它卻代表著一種深刻的道德力量,這種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全體醫務人員和患者。醫院良好的精神文明,需要每一位醫務人員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來維護,而護理人員再護理活動中講文明、有禮貌、無疑能對整個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只有在醫療實踐活動中,具備崇高的醫德品質,端莊的舉止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才能塑造良好的醫院形象并提高核心競爭力。

4、結語

禮儀看起來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極為普通的細小事情,但它卻代表著一種深刻的道德力量,這種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全體醫務人員和患者。醫院良好的精神文明,需要每一位醫務人員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來維護,而護理人員再護理活動中講文明、有禮貌、無疑能對整個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

綜上所述,護理禮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起著積極的作用。護理工作是一門獨特的藝術,這種藝術美是通過護士的言行、舉止、儀表和儀容來體現的。塑造護理禮儀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規范護理人員的言行,使禮儀滲透到護理工作中,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提升護士自我認識,完善自我形象[6]。得體的儀表能夠有效地表達出護士對患者的尊敬;護士風度優雅的儀態舉止有助于贏得患者的信任;禮貌的語言交往能夠促進建立融洽、親切的關系。護士的職業禮儀能夠喚起患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抗爭病魔的勇氣和信心,進而對康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桂英.護理禮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蔣萬冰,田瑩,尤品素.年輕護士技術培訓與評估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3):190.

[3]陶方.護士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8,7(5):59.

篇8

近年來,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 不斷 深入和健康觀念的轉變,護理 人員 的理念和內涵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人們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護士端正的儀表、文雅的舉止、規范的行為,能給患者以美感,同時贏得同行的尊重與信任。 重視禮儀、學習禮儀、應用禮儀是提高護士綜合素質,提升護理品質的一項重要內容。 四平市婦嬰醫 院于200 9 年開始,把護士 禮儀培訓作 為護理 工作 的一項重要 內容 來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禮儀培訓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

1.1 培訓的對象 全院的護理人員 共計164人。其中35歲以下47人、36歲至45歲58人、46~55歲58人,56歲以上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80人、初級職稱70人。

1.2 落實培訓對象 針對不同 職稱 護士 的工作特點,護理部 結合工作實際,對 職稱 低 或新上崗 的護士重點 加強 文明用語 的 培訓 ;對職稱高、年齡稍大 的護理人員重點 是 提高 護患溝通 水平 的培訓。

2 培訓的形式和方法

2.1 護士禮儀授課 邀請經驗豐富的 衛生學校 專 職 教師進行禮儀 授 課,現場示范, 并按職稱高低,培訓重點的不同, 分批、分期的進行護士禮儀培訓。

2.2 成立禮儀質控組 醫院成立護士禮儀質控組,質控組長由護理部主任擔任,指導教師由曾獲省、市技能大賽榮譽稱號的2名護士長擔任,教練員由12個護理單元選派的24名骨干護士擔任。

2.3 觀看禮儀培訓光盤 以科室為單位,護士長利用護士工作閑暇時間,組織大家 觀看《護士禮儀規范 化服務 》 光盤, 進行直觀形象教學,加強對護士禮儀行為規范的把握。

2.4 護士禮儀展演 為了充分調動大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展示自我形象,選出形象好,舉止規范的護士,參與“5•12”護士節演出。《禮儀表演-天使的愛》,展示日常工作當中護士規范的站、立、行、走等姿態;《情景劇--護理服務中心工作日志》展示護士在導診、分診、入院引領、陪同患者檢查等方面的規范化服務流程。通過護士禮儀表演,使大家進一步提高了認識,積極參與到培訓當中來。

2.5 護士禮儀競賽 在全院護士開展規范化護士禮儀培訓后,護理部制定《醫院禮儀競賽評選方案》,下發《禮儀競賽評分細則》,開展護士禮儀競賽活動,選出最佳禮儀護士,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

3 培訓內容

3.1 護士的儀表禮儀培訓 主要訓練護士儀容自然美、修飾美、內在美,包括頭面部保 養及修飾、面目表情、化妝技法等。

3.2 護士的著裝禮儀培訓 主要訓練護士 服飾搭配的十大原則、修煉自信和親和力的面部表情、絲巾佩戴與系法等。

3.3 護士的舉止禮儀培訓 主要訓練護理人員的標準姿態,包括坐、 立、行 、 走,持病歷、端治療盤 、 下蹲拾物 、 遞物 、推治療車等姿態。做到立姿挺拔,坐姿優雅,走姿瀟灑, 蹲姿協調,持物 自然,推車平穩[1]。

3.4 護士的工作禮儀培訓 根據護士的工作實際情況,加強 文明用語 、 接電話禮儀 、 待客禮儀 、護理操作禮儀、入出院護士禮儀、護士的查房禮儀、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術后回訪禮儀、護士的交班禮儀、護患溝通等方面禮儀的培訓。

4 結果

自2009年開展護士禮儀培訓以來,醫院護理人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護士的整體素質普遍提高,醫生與護士、護士與護士、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據調查護患糾紛大大減少,護理服務質量大幅度提高。

5 體會

5.1 禮儀培訓是四平市婦嬰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重要舉措,是“以患者為中心”全程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措施。醫院把護士禮儀培訓作為護理工作的一項重點,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對醫院的社會及經濟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5.2 禮儀培訓是護理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護理人員只有端正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按禮儀標準進行規范的服務,才能自覺地為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出貢獻。

5.3 禮儀培訓是改善醫護關系、護患關系的橋梁和紐帶,能促使護理人員良好素質的養成,對不良行為進行約束糾正,而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贏得患者的信賴和尊重,使醫院護理服務滿意度得到極大地提高。

參 考 文 獻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75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447-02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它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藝術,一種方式[1]。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是護士素質、行為修養、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映,在現代醫護工作中,護理禮儀始終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過程,對疾病康復起著促進或者阻礙作用,因此,護理禮儀在臨床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會對患者產生醫藥達不到的效果,實現護患關系由主動―被動型關系向指導―合作型關系轉變[2]。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合理應用護理禮儀使護患關系更融洽,促進患者康復,使臨床護理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們來看一則實例,我們將結合實例來分析護理禮儀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正確應用。

一位年輕護士在值夜班時接到急診室電話,有位急性腸梗阻的患者急診入院。患者被抬進病房時,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非常痛苦。此時,護士沒帶護士帽,披著白大衣,揉眼睛走過來迎接患者,對患者家屬說:“請不要著急,我馬上通知醫生為患者檢查。”說完不慌不忙地走了。病人經積極治療后要在醫院繼續治療一段時間,此時正好是那位年輕護士負責照顧這位病人。病人對他的病情不甚了解擔心治療效果不好,找理由接近護士希望了解更多關于疾病治療和治療效果方面的信息,但該護士要么工作比較忙的時候對患者說等她忙完再說,忙完以后就忘了;要么清閑的時候,沒有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并感到厭倦,談話還沒進行到一半就說“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時間一長,病人對護士產生了抵觸情緒對護理操作不予配合,使護患關系惡化,治療護理出現問題。最終,病人忍無可忍向護士長投訴了該護士。護士長接到病人對該護士的投訴后沒有問清緣由就在交接班會上當著眾人的面將該護士批評一通。該護士一言不發,躲在一邊淚眼汪汪的。

從上面這則實例中我們注意到該護士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最終使護患關系僵化。首先,該護士在接待患者時沒有注意自己的儀表修飾,著裝不得體,沒有帶護士帽,沒有穿好護士服。護理人員的護士服和護士帽是護理人員的職業象征,他們凝聚了護士全部的信念和驕傲,既是護士群體的精神風貌也是一種職業的榮譽[3]。護理人員身著醒目的護士服,不僅是對服務對象的尊重,而且便于服務對象辨認。該護士的著裝失去了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該具有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崇高的職業道德,從而難以獲得患者的信任與尊重,甚至會讓患者懷疑該護士的能力,影響了護士的職業形象。其次,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只有嚴格遵循著規范,才能使護理人員時刻以潔凈、典雅、大方的職業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最后,病人因患急性腸梗阻緊急入院,該護士揉著眼睛來迎接患者又不慌不忙地去找醫生為其診治。這兩種舉動嚴重損害了護理人員的精神風貌且給人一種吊兒郎當不負責任的印象。

在平時的治療過程中,該護士沒有很好地做到與病人溝通,致使護患關系惡化。其實,與病人溝通是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在于,通過溝通護士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及當前需要從而有利于對癥下藥,緩解病人壓力及情緒的變化[4]。此外,有效的溝通能拉近護士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有利于護患關系的溝通和對疾病的治療。在這則案例中,該護士沒有對病人的訴求有足夠重視,忙完自己的工作就忘了了解病人的需要。此外,該護士在與病人溝通時缺乏必要的耐心,要么不認真聽,要么打斷病人的話??傊撟o士沒有通過溝通了解病人當前的需要,更沒有這種意識。這樣會給病人一種自己不受尊重、沒有被重視的感覺,使患者與護士之間的交流受阻。在這則案例中,護士應該這樣做:首先,評估病人的溝通能力,注重語言理解能力,若其理解能力較強可適當提供疾病治療和效果方面的書面材料,使病人能夠提前了解所關注的信息,待有時間再與之詳細溝通。第二,選擇工作不太忙的時間段安靜的溝通場所與病人進行溝通。第三,專注傾聽訴說,及時做出語言或非語言回應,必要時重述患者的意思使患者感到被關注和重視[5]。此外,該護士還應注意:①控制因工作繁忙等引發的不良情緒,耐心傾聽,不急于打斷或表態;②保持目光交流,適時給予必要的語言回應和非語言暗示;③消極的身體語言會影響其表達意愿,應盡量避免。

在案例的最后,護士長批評下級的方式有待改變:首先,護士長只因為病人的一面之詞,沒有問清緣由就對該護士進行批評。其次,護士長沒有選擇合適的場所批評,讓下級覺得難看。第三,護士長的批評不具有建設性,而只具有傷害性,沒有告訴該護士應該怎樣做,而是從感情和自尊上傷害了她。護士長在批評下級時應該掌握批評的技巧①坦誠溝通,態度誠懇,用真誠換取護士的認同從而促進他們工作的改善。②對事不對人,這樣能避開管理者的個人喜好和傾向,讓被批評者心服口服,促使他們對自己發生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評價,而不至于挫傷其自尊[6]。③批評要具有建設性,不是為了指責他人來發泄自己的情緒而是幫助被批評者改進。④找準批評的時機和場所護士長應學會“公開表揚,私下批評”和“以文件的形式來表揚人以私人電話的形式來批評人”等技巧。

從上面這則普通的案例中我們發現,平時工作中一些不經意或沒在意的行為舉止能在護患雙方或醫務工作人員之間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應做到謹言慎行,按照護理禮儀來處理護患和醫務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這樣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慶超.在護理禮儀教學中應用人際溝通知識初探[J].中國當代醫藥,2010年35期.

[2] 許莉.護患交往中的溝通技巧探討[J].慢性病學雜志,2010年01期.

[3] 李曉玲.護理人際溝通與禮儀,2010年3月.

篇10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832-02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文化層次的不斷提高,禮儀在各行各業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禮儀的歷史源遠流長,但把禮儀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卻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課題,護理禮儀亦是如此[1]。

護理從“以疾病為中心”開始向“以人為中心”轉變,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必須與高素質的護理人員相匹配[2]。而護理禮儀正是一門可將護理活動導向最大成功的學科。通過禮儀教育,讓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等能反映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護生的禮儀教育和培訓是一門服務藝術的教育和職業培訓。

1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進行護理禮儀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過程中,應統籌安排教育內容,避免內容的缺失疏漏及重復交叉,以日常生活工作為基線,理論聯系實際為指導策略,教師應根據不同疾病的護理特點和患者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2 教學方式多元化

教學方式上選擇多元化形式,讓學生們通過各種方式學禮儀、知禮儀、用禮儀[3]。

2.1 強化教育

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了解對護理職業的認識和看法。并做到課堂教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與現代社交禮儀相融合,實施同步教育。很多學生在學習了護理禮儀課程后對標準的站姿、坐姿、行姿及蹲姿等有了初步了解,從她們自身角度來講,是非常渴望做出正確優美的姿勢,但由于自信心不足,擔心自己的動作會引起他人的哄笑,結果做出的姿勢不到位。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完成標準、規范動作之前,應首先具備敢于做,愿意做的學習態度。教師還可以通過訓練考核和小組比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的要求[4]。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禮儀規范與許多習慣性的做法相悖而行。這些禮儀內容在課堂上容易認識到,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表現出認識的差異,甚至忽略。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及時提醒、及時糾正、及時指導、及時強化。

2.2 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目前,作為一門新興課程的護理禮儀,還在發展過程中,其課時安排也多樣化,但大多都安排了相當一部分的實踐訓練課。在表情禮儀、體態禮儀、舉止禮儀、語言禮儀、交往禮儀等實踐課教學中,我們一般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示范;教學錄相觀看;學生練習。教師示范能使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相了解學習的要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口令進行實踐練習,能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但很多學生認為這些實踐課內容單調而對此不感興趣,由此我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安排角色進行情景表演。通過每個小組情景劇表演方式,教師可以直接了解到學生對未來工作的想法,并評估學生對實踐內容的掌握程度,同時給予每個小組的表演予以指導和評價。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形象、更深刻地掌握。

2.3 視聽教材輔助教學

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程內容轉換為圖文聲像并茂的多媒體信息。多媒體技術對多維化的信息進行交換、組合和加工,大大豐富了信息的表現力并增強了信息的表現效果[5]。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展示規范的形象禮儀,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充分掌握禮儀并了解其最新動態。

2.4 理論聯系實踐考核

在考核過程中,教師除了采取理論考核,還結合實踐考核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評價。把實踐教學內容分成幾部分,安排學生以抽簽形式選擇考核內容,并讓學生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現,表現的內容越全面越規范,考核分數就越高。這種全新的考核方式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應試模式。

3 延伸導用禮儀

充分利用校內資源,讓學生結合相關的重大節日或主題活動出黑板報、文學???,搞校內廣播、圖片展覽,舉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等。我校已成功舉辦了數屆護理禮儀大賽,不僅吸引我校護理專業學生,而且激發了其他專業的學生對護理禮儀的興趣,也積極熱情地參與其中,使學生漸漸了解禮儀、認識禮儀、學習禮儀,并重視和推廣禮儀。通過一系列禮儀活動可使學生在自我展現中培養實踐能力,逐漸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 結語

通過臨床觀察、比較和反饋,發現通過護理禮儀學習培養的護生在實習階段就深受患者及帶教老師的歡迎,由于她們懂禮貌,善于溝通又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進步很快。在實習即將結束之際,用人單位爭相招聘。鑒于此,護理禮儀教學不可或缺。護理禮儀教學要適應護理模式轉變,使護生不僅具備專業知識,更具備人文素質和禮儀素養。通過禮儀教學方法改革,可以提高學生對護理禮儀課程的學習熱情,并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和表演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6]。最終通過護理禮儀教學提高學生自身整體素質,使學生學會樹立護士的美好形象,適應整體護理的需要,更好地完成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 朱紅.實用護士禮儀護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15.

[2] 余桂林.《護理禮儀》教學方法探索[C].護理研究,2008,11(11):2995.

[3] 閆秋佚.護理禮儀教育和培訓模式的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志,2005,2(13):12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阿拉善右旗| 广州市| 平果县| 赣州市| 嵊州市| 张家口市| 托里县| 宁化县| 新河县| 兴义市| 洪泽县| 兴安县| 凌云县| 三原县| 都安| 八宿县| 丹阳市| 华宁县| 扎赉特旗| 泸州市| 馆陶县| 富顺县| 忻城县| 车致| 隆昌县| 红原县| 曲麻莱县| 长丰县| 皋兰县| 锡林郭勒盟| 慈利县| 碌曲县| 睢宁县| 鹿邑县| 安龙县| 巴塘县| 清远市| 会理县| 阳春市|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