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高血糖的預防措施模板(10篇)

時間:2023-05-16 15:17: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血糖的預防措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關鍵詞】激活;角色;對話;課堂氣氛

1. 教師在不斷學習中激發自身靈感,豐富知識面,為更好激活課堂打下基礎 教師擔當著課堂教學內容的載體角色,他的教學形象、語言形態和語言能力、人格力量和情感品質,是傳輸教學內容、達成課程目標的重要條件;同時,教師對于各類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直接決定其他資源的利用效益,面對同樣的文體,同樣的學生,同樣的社會生活資源,不同的教師有不同反應,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由于新課程的綜合化,學習領域的設置、研究性學習活動等要求教師要有廣博知識。在過去課程體制和應試教育迫使許多教師教教材,導致學生知識面越來越窄,課堂死氣沉沉。而新課程標準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給學生學習帶來動力,也給教師帶來了學習壓力。面對生動活潑的課堂,面對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沒有豐富、博深的知識是不能激活課堂。

例如:我在進行“宇宙航行”教學時,運用我所掌握的天體知識以及我國發射神州五號、神州六號、神州七號、嫦娥一號一些知識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我還講述了我國在航天事業取得成就,這樣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氣氛濃厚,學生積極討論探索三大宇宙速度形成原因。課后我想:若沒有豐富宇宙課外知識,教學又照本宣科只會使課堂死氣沉沉,枯燥乏味,也達不到拓展學生知識面,更失去對學生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在實施課程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從容駕馭日益開放的課堂。在學習過程中,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在教學中產生靈感,不斷意識到自己從未發現過的潛力,給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生機。

2. 通過轉變角色,激活課堂教學 以前課堂教學,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沒有活力,教學效果比較差,新課程標準提出,發展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活課堂。

例如:我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教學中,若按老教材的教法老師當“演員”獨占課堂,按設計好實驗步驟做實驗,學生做“觀眾”觀看教師做過實驗之后再做實驗,學生聽得毫無興趣,做實驗也是敷衍了事,轉換角色后,把課堂的主要時間讓位給學生,教師退居“二線”只是引導學生探究實驗方案。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究,討論實驗方案有四種之多,讓學生獲得獨到的感悟,提高了探究能力,案例中學生是主動參與者,教師是引領者,師生一起充當探索者,在課堂上不斷涌現出奇思妙想,激活課堂。再如:我在“波的形成和傳播”教學時,我讓10名學生臂挽臂站在教室講桌前,左邊同學當振源,其余同學作為波傳播的質點,當作振源的同學上下起立時,帶動各質點也上下振動形成波。通過此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波傳播,傳遞的是波的形式和能量,而作為傳遞波的質點并不隨波遷移,同學們臂和臂間相互作用也解釋了波傳播是靠質點間相互作用把波的形式和能量傳遞出去。這樣,課堂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成了學生與老師共同的舞臺,這種互動式課堂變得更靈活更開發。

教師角色的改變要求教師在備課、教學方式、教學語言、課堂組織形式等各方面都要相應改變。新課程的教學觀強調課堂是師生共建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可采用提供學生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可用案例進行教學。

例如:我在進行“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教學時,利用案例教學激活課堂,例題,汽車剎車后在地面上留下一條長長痕跡,路警同志測出痕跡長S,剎車后車輪與地面間摩擦系數U,車重G,計算出剎車前汽車行駛速度的大???我在教學時通過投影或播放鮮活的交通事故案例教學,能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認真分析、思考,教學效果較好,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學生以后有汽車時自然把安全放在首位。

3. 在師生對話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我國教育界著名學者葉瀾教授認為:“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內在關系是教學過程創造主體之間的交往(對話、合作、溝通)關系”,這種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得以展開和實現,是激活課堂最有效方法。在交流對話中調動學生積極性,豐富課堂氣氛。

例如教學片段“推導動生電動勢大小的表達式”。

師:下面對圖2中“動生”來實施對電磁感應現象研究;

圖2導體棒ab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會出現什么現象?

生A:會發生電磁感應現象。

師:能確定嗎?

生B:不會發生電磁感應現象而產生感應電流,因為沒有閉合電路。師:這樣回答就精確多了,ab棒沒有構成閉合電路,不會產生感應電流,會產生什么呢?

生B:產生力的作用。

師:力?什么力?誰受到的力?生B:當ab棒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棒中自由電子隨棒一起在磁場中垂直磁場運動將受到洛侖磁力作用。

師:自由電子受洛侖茲力作用怎樣運動?生B:將向b端移動。

師:很好!這樣就會在ab棒的兩端分別積累一定數量的正負電荷,從而使ab棒實際上成為一個……生:(全體)電源(池)。

師:對!電源,誰能給出這電源的電動勢定量表達式?

生:思考、討論。

師:想一想,當ab棒的兩端積累的正負電荷不再繼續增加時,隨之運動的自由電子受哪些力?什么關系?

生:哦!我會了。

師:指名學生板演“動生電動勢定量表達式”導出過程。

這是我在教學中選擇了從清晰流暢的邏輯線索中引領學生去發現真理,給學生留下久遠的回憶,同時用簡捷激勵語言激發學生思索,喚起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

4. 敏捷地捕捉動態課堂氣氛,激活課堂 高中物理課,每次課往往覺得時間很緊,總是想按照計劃把課程內容上完,才會松一口氣。往往忽略學生的感受。這種以“教師中心、教材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新課程要求,下面案例體現教師敏捷地捕捉到學生狀態并加以轉化利用,而且善于創造一種開放的課堂氣氛激活課堂。

案例:星期一早晨,天氣陰暗。我走進高二(9)班教室,一心想著怎樣按備好的課進行教學。但是,當我走進教室時,我覺察到學生剛從家回來,可能是學生在家做家務活或星期天玩得很愉快、太勞累了。多數學生趴在課桌上休息,現在的課堂氣氛不適合上課,我用喚起注意的方式給同學們講了杰出物理學家和化學化法拉第的故事,在向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時,我不斷注意到誰在聽講,誰提不起精神,或心不在焉。在講法拉第全家6口人就靠父親打鐵為生,由于家境貧寒,他7歲上學,9歲退學,13歲到里波書店當送報童,后因勤快,吃苦耐勞、愛動腦筋而被老板里波先生收為書籍裝訂學徒工,隨著故事深入,全班同學都仔細聽。學生們的聚精會神促使我把法拉第如何發現“磁生電”講得更加有聲有色,為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這節課做了最好引入,也激活了課堂。

事后,我想:不論我課備得多好,或者我對課的內容多么富有激情,若學生無動于衷,沒有反應,再好的備課也沒用。課堂上的相互作用情境就是這樣,我必須想方設法,用我的激情、思維靈感激活課堂,這樣才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室里的生活是充滿偶發性的,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個具體情境。要善于捕捉動態課堂氣氛,激活課堂使之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2

1實施情感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中成功與否的唯一或決定性根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教育也是新課改確定的教學三維目標之一,所以對學生實施良性情感刺激,喚起學生幸福愉悅的心情,從而樂于接受教育,并產生迎頭趕上的內驅力,對提高學習效果尤為重要。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做以下的嘗試:

1.1在感情上接近學生,學會寬容,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有一句話說得好: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所以只有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心理氣氛,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學生熱愛英語學習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運用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用微笑面對學生,用眼神提醒上課走神的同學,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默契。

1.2注意引起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聽歌、唱歌,于是在聽力課或課間休息時,我經常找一些經典的英文歌讓學生聽,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一起跟唱。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平時羞于開口的學生也能跟著音樂哼唱了,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2加強集體備課,目標要明確

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中之重。堅持集體備課。每單元由主備課人主講,其他人補充,討論后集體制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設計教學過程。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將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首先做到完成每課的小目標,然后完成好單元目標,從而達到最終完成總體目標。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有目標,學有目標,指導檢查也有目標,使課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構建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和空間,促使學生去質疑、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要讓學生敢說、會說,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使學生的頭腦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成為被點燃的火把。

3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和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是促進積極思維的主觀因素,強烈的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情感的有效基石。興趣的提升也是靠充分給予學生發揮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展現的。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我們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我們應該一改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我們的課堂、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我們的學生其實是很聰明的,關鍵是我們要去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將學習任務和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將他們對英語的興趣逐漸擴大。

4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有待加強

教學中雖然能保證使用多媒體教學,但要達到課件的精美和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還需提高制作的技術和技巧。

5小組合作要注重實效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加大學生語言實踐量,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互相幫助、培養團隊意識。然而,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普遍存在著只有其“形”而無其“實”。 有時由于整節課安排的機動時間不夠,多數合作僅停留在形式上。還有合作效果反饋也是不夠的,有時即使反饋也是草草了事,但在缺乏監控的狀態下,很多學生感興趣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合作學習 鋇淖雜珊臀扌頡R虼耍庋暮獻魘橇饔諦問降摹*?

6深入研究學生,優化教法

篇3

發生低血糖的常見原因

1 患者進食量較少;

2 使用胰島素或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口服藥劑量過高;

3 使用胰島素或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口服藥時進行了超常規運動,即運動量過大。

如何進行急救是關鍵

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要通過補充食物來脫離危險,特別要注意補充富含糖分的食物,如口服葡萄糖、巧克力、糖果等。但也有不少患者擔心吃糖后,血糖會升高,不敢吃,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低血糖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有可能引起腦損傷,對于老年患者影響很大。

在多數情況下,進食25克甜點或一塊巧克力,即可糾正低血糖。之后可以根據檢測到的血糖水平,再做進一步的處理。對服用長效降糖藥物的低血糖患者,應持續點滴葡萄糖,以達到持續糾正低血糖的目的。否則會反復發生低血糖,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比如嚴重者會發生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正確區分低、高血糖

有些患者出現一些類似于低血糖癥狀時,以為自己就是低血糖了,沒想到竟然是高血糖惹的禍。高血糖有哪些癥狀呢?①惡心、嘔吐、腹部不適;②尿多、皮膚干燥、脫水;③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無力;④極度口渴;⑤心跳快速,呼吸緩而深;⑥尿糖測試呈陽性反應;⑦血糖測試值升高。這些都是高血糖的一些癥狀,為了保險起見,患者在出現這些癥狀時,切忌不要馬上確定自己是高血糖還是低血糖,最好的方法應當先自己測量一下血糖。

低血糖預防措施

對于低血糖必須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預防措施是治療糖尿病低血糖最佳的治療方法。應做到:

1 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低血糖是由于藥物使用過多引起的,因此,患者要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尤其是并發腎病、肝病、心臟病、腎功能不全者。

2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易出現低血糖患者可以適當增添2~3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

篇4

1 臨床資料

本遼區 2009年初至 2010末共收治 38患者 , 年齡平均50歲, 男25例, 女13例, 骨折前具有糖尿病者25人, 骨折后出現應激性血糖增高者 13例。

2 護理

2. 1 心理護理 患者因骨折需要治療時間長 ,易產生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介紹成功病例 ,告知恢復良好, 使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決心, 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 2 飲食指導 合理安排患者飲食 , 使血糖在正常值范圍內波動?;颊唢嬍骋獱I養豐富 , 少量多餐、既要提供足夠的能量 , 又要控制好血糖 , 并配以補鈣藥物 , 以保證骨折早日愈合[1]。

2. 3 功能鍛煉 此類患者病程長 , 護理人員要正確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 , 既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 又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如:胸、腰椎骨折要采取軸式翻身 , 指導患者腰背肌練習及抬腿、屈膝等活動。指導患者床上活動到離床活動至正常[2]。

2. 4 并發癥的預防

2. 4. 1 預防控制感染 術后認真觀察術區周圍血運情況 , 保證患者敷料包扎完好、敷料清潔、松緊度適宜;教會患者進行有效排痰 , 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 , 預防墜積性肺炎;留置尿管每日膀胱沖洗一次并更換尿袋 , 患者盡早拔除尿管 , 鼓勵患者多飲水 , 以防止泌尿系感染;每 2 h協助患者翻身一次, 按摩受壓部位, 防止壓瘡的發生[3]。

2. 4. 2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骨折患者因病情限制、活動受限、手術創傷及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 ,易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3];護理人員采取預防措施 ,抬高患肢 15度左右有利于靜脈回流并按摩 , 指導在床上正確活動 , 加強肌肉鍛煉 , 禁止患肢輸液 , 遵醫囑給予改善微循環藥物及抗血栓藥物[4]。

2. 4. 3 禁止低血糖發生 高血糖患者因飲食及胰島素使用不當易出現低血糖癥狀 , 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監測血糖 , 并根據血糖值及時調整胰島素量 , 告知出現頭暈、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癥狀時, 及時吃含糖食物自救。

2. 5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及時復查的必要性;教會患者回家后如何監測血糖 , 把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 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做好生活護理如腳部衛生以防止糖尿病足 , 生活規律 , 心情愉悅 , 合理飲食[5];科學進行關節、肌肉的鍛煉 , 每日有規律的進行溫和的體育鍛煉 , 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 活動時注意安全 , 避免意外發生 , 以保證理想地控制血糖同時促進疾病的恢復[6]。

3 小結

對于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 , 既要對癥治療外又要控制好血糖 , 做好住院宣教及心理護理 , 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 合理飲食控制血糖促進骨折盡早愈合 , 指導患者科學的鍛煉方法, 做好出院指導, 使患者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金芳 . 骨科臨床實用護理 .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2005:12-17, 54-59.

[2]杜克 , 王守志 . 骨科護理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 1995: 345-357.

[3]李振香 , 房玉霞 .骨科臨床護理學 .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 2005:111-114.

篇5

筆者近日對71名社區居民進行了血糖測定,在測定之前告之所有患者關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在他們絕大部分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后,自愿擇日進行了空腹血糖測定。最終測定結果是53人血糖超標,最高血糖值達29.7mmol/L,超過10mmol/L以上者14人。本次活動雖然為非隨機抽樣,筆者不做其他統計分析,但就53例高血糖者(基本為糖尿病)的防控及治療做一分析。其目的是告知所有糖尿病患者在防治中隨其本人采納。53例均診斷為糖尿病患者,他們的預防及治療大致歸納如下:飲食與運動;西藥治療;中藥治療;未采取任何治療,精神調節;民間偏方;直接注射胰島素;理療方法。筆者通過走訪了解53例患者,參照大量的理論資料,特提出如下幾方面糖尿病治療及預防措施。

1基本原則

篇6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5(b)-094-02

很多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二者相互影響。高血壓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血糖控制水平對腦出血患者預后有一定影響,筆者對本院2006年11月~2009年5月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合并腦出血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46例患者均為初次腦出血患者,48 h內入院,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均為糖尿病患者,診斷標準為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全部患者按血糖控制水平分為DM血糖控制良好組(A組)和DM血糖控制不良組(B組),DM組血糖控制良好組90例,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齡60~72(64.3±7.2)歲,糖尿病發病時間8~14(11.4±3.2)年;DM血糖控制不良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58~73(62.1±8.6)歲,糖尿病發病時間7~13(10.9±2.9)年。

1.2 治療學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內科保守治療,采取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止血、保護腦細胞、給予胰島素降低血糖、糾正代謝紊亂、預防感染、對癥及支持治療、康復治療等。

1.3 觀測指標

全部患者,反復檢測其血糖,定期檢測其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生化;觀測其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性潰瘍、壓瘡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2結果

與DM血糖控制良好組比較,DM血糖控制不良組其死亡率明顯高于DM血糖控制良好組(P

3 討論

DM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時,部分患者血糖往往控制不好,這主要與胰島素用量不夠,胰島素抵抗,機體的應激狀態、體內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等有關。高血糖可以進一步加重腦出血的一些癥狀。本研究表明,DM腦出血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其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護理時更應注意患者血糖的控制,根據血糖情況調節胰島素劑量,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泵,加強血糖的控制。

本研究表明,腦出血本身易出現肺部感染,而高血糖可以增加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高糖環境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使糖尿病患者肺部易發感染。②高血糖引發免疫功能下降。高血糖可引起NK細胞活性和CD4+/CD8+下降,延緩淋巴細胞分裂,抑制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功能,使肺部清除病原微生物能力下降,增加感染機會。③糖尿病可引起肺部微血管病變,導致微循環障礙,也使粒細胞趨化和黏附功能減低,減弱對病原微生物的吞噬殺滅作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強翻身、叩背,及時吸痰,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病房要定時通風,濕式清掃,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控制室內適當溫度和相對濕度,定時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限制人員探視,以預防院內交叉感染;注意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加強無菌操作及消毒隔離措施,醫療器械等定期進行嚴格消毒,避免醫源性感染;痰液黏稠時行超聲霧化吸入,定時做痰培養加藥物敏感試驗,根據藥敏結果調整用藥。

本研究顯示高血糖可以增加腦出血患者壓瘡概率。其原因與高血糖引發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有關,也與高糖環境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有關。護理注意點:①詳細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及危險因素,經常檢查受壓部位,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②防止局部長時間受壓,定時翻身,重點部位采取減壓措施,如挪、墊海綿圈,必要時給予氣墊床;重癥腦出血伴Ⅱ級以上昏迷患者可考慮在入院12 h后翻身以預防發生壓瘡,極危重腦出血患者應結合臨床表現決定翻身時間[2]。③每天用溫水清洗臀部及受壓部皮膚,待干后及時外涂滑石粉。④移動患者時防止拖、拉、推等動作,保持床單衣物的平整、干燥,防止損傷局部。⑤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昏迷患者應留置胃管,給予營養支持。⑥壓瘡一旦形成,可根據壓瘡分期進行適當的治療護理。⑦教會家屬壓瘡的識別及預防措施[3-4]。

4小結

高血壓合并腦出血和糖尿病往往相互影響,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如血糖控制不良會增加死亡率及肺部感染和壓瘡的發生率,因此,更應該注重血糖的控制,同時要加強護理,防止其并發癥的出現,減少死亡率。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 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97.

[2]徐國英,郭新節.重癥腦出血患者首次翻身時間的研討[J].護理學雜志,1999,14(3):131-133.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組的36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24例和12例,患者的年齡在65~85歲,平均年齡為75歲。上述病例與1999 年 WHO 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都相符合,均為 2 型糖尿病。

1.2臨床表現 本組有24例患者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癥的程度不一樣的表現,有著心慌、出汗、饑餓感、面色蒼白、肢體發涼等等;2例發生精神異常;有3例表現為視物模糊、嗜睡;2例發生昏迷;2例出現偏癱;1例有癲癇樣發作;2例沒出現任何癥狀。檢測出0.8~2.8 mmol/L的血糖,全部為陰性的尿糖與尿酮體。

1.3方法 對上述病例確診是以臨床癥狀、血糖值和尿液分析為基本依據,其中能進食的病情輕微患者,應讓其把糖果、果汁或糖水等食物進行口服,能基本緩解患者的癥狀。對于不能進食的嚴重病情患者,應及時將50% 葡萄糖液靜脈推注40~60 ml,并注射液靜脈滴注10% 葡萄糖,若依然無法緩解可在10%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0~300 mg氫化可的松做靜脈滴注。

2結果

經及時治療本組的36例患者,其有34例(94.4%)立即緩解了低血糖癥狀,有2例(3.6%)還遺留著明顯的記憶力減退和反應不靈敏等癥狀。全部病例身上消失了癥狀與體征,恢復到正常的血糖,明顯有病情好轉。

3討論

低血糖癥這一血漿葡萄糖濃度過低綜合征的引起原因很多,而交感神經興奮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系列癥候群為其臨床主要表現,通常的診斷標準為濃度小于 2.8mmol/L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有很多因素可導致發生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癥。用藥不合理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本組有18例(50%)屬于這一情況。在大量應用胰島素的過程中,也不斷增加了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癥,本組有9例(25%)的低血糖為胰島素所引發。這基本符合10%~25%使用胰島素低血糖發生率的文獻相關報道[2]。由于在實際降糖成份的劑量方面把握不好,一些中藥降糖藥物或保健品就可能因過量服用導致低血糖反應出現。另一種原因是運動不合理。在本組中,過量運動導致降血糖有6例(16.77%),肌肉組織攝取葡萄糖可因運動而得到明顯增加,大量運動后補充不及時,就有運動后低血糖癥狀出現。此外,并發癥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組就有4例(11.11%)屬于這一情況,對相當多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來說,其基本都有著多樣的基礎疾病且病程也長,也有多樣伴發癥和不好的肝腎功能,代謝過程排泄降糖藥也不快,低血糖反應就可因上升的游離的降糖藥物濃度而產生[3]。

當通過降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過程中,必須對低血糖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這是由于糖尿病低血糖與高血糖有著基本差不多的危害性,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更為兇險??刹扇〉拇胧?,一方面,增加分泌低血糖使胰島素的對抗激素能導致高血糖的反映性,這非常不利于對對糖尿病的代謝實施的控制。另一方面,在機體消耗葡萄糖的主要器官中,大腦為其一,血糖幾乎提供了大腦所提供的所有能量,但極其有限的中樞神經組織本身的儲備能量顯然不夠。所以,當低血糖出現了而補充又不及時,損傷大腦神經組織的現象就不可避免,一系列嚴重不適,如嗜睡、意識模糊、幻覺、煩躁等等情況就出現了,嚴重者可能有低血糖昏迷與不可逆的腦損傷等情況發生。

總之,在干休所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出現低血糖癥應引起重視,盡早治療是首要措施,同時,必須重視預防工作,加強相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患者與家屬對這一癥狀的基本知識有著必要的了解,從而有效地降低其發生率。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097-03

糖尿病是人體分泌代謝功能出現異常而引發的相關病癥,患者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佳,還可能導致患者長期承受各項臨床癥狀,以及相關并發癥的傷害,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會在存在夜間低血糖的癥狀[1-2]。為了有效減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夜間低血糖的情況,該研究主要對患者實行相關預防措施和治療,并分析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患者進行預防和治療研究。全部患者均符合該院老年糖尿病夜間低血糖的臨床診斷標準,測試后的血糖均≤3.9 mmol/L,37例研究組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62~75歲,平均(66.31±3.07)歲;病程7個月~20年,平均(20.17±4.19)年。37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61~74歲,平均(46.22±3.16)歲;5個月~19年,平均(18.54±3.28)年。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根據實際情況實行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的低血糖癥狀較輕,則只需要對患者的飲食實行有效的指導,如建議患者食用糖類、糖水、水果類和果汁等;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較為嚴重,則需要實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利用含量為50%的40~60 mL葡萄糖溶液實行靜推;10%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滴注,充分觀察患者的緩解情況,如果患者的緩解效果不佳,則增加氫化可的松(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885)治療,將100~300 mg的氫化可的松與10%葡萄糖溶液相融合后實行靜脈滴注;若患者靜脈滴注效果不理想,或無法成功建立靜脈通道則肌肉注射1 mg的胰高血糖素(Novo Nordisk A/S,批準文號:國藥準字X19990262)后再建立靜脈通道。全部患者均實行吸氧、維持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常規治療措施,并按時測量血糖變化情況,從而合理調整葡萄糖的用量,治療時間以患者的緩解情況而定,病情穩定、臨床癥狀恢復即可適當減少用藥。

1.2.2 預防措施 ①合理的飲食指導:需要叮囑患者控制好一天中所攝入的食物熱量,平穩休息的情況下,按照患者的體重給予定量熱量,每一天按照104.5~125.4 J/kg給予;如果是運動量增大的情況下,則適當增加熱量的給予,定量在146.3~167.2 J/kg左右為宜,并根據患者胖瘦實際情況逐量增減,身材較瘦的患者可以增加部分熱量。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如糖類的攝入控制在總能量的50%~60%左右;蛋白質占10%~20%左右,脂肪占25%~30%左右。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還存在多種內部器官疾病,如心腦血管或腎臟器官等,因此,飲食計劃的制定需要綜合患者身體各方面的素質來決定,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和愛好制定出合理的飲食計劃,要求食物中各部分能量滿足均勻分配的要求,必不可少的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3種能量,飲食要有規律,并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如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癥狀,應限制患者食物中的鹽分含量,盡量控制在6 g左右;如果患者有合并腎功能不全的癥狀,則需要限制患者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避免腎臟承受過多負擔而降低整體的治療效果;如果患者有合并腦梗塞的癥狀,則需要限制患者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為了增加老年患者體內的微量元素,則建議食用含有鎂或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因為膳食纖維能夠起到平衡血糖水平的效果,因此,以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將其加入到飲食計劃中,如果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完好,具備較強的耐受力,則可以選擇粗糧和蔬菜食材等,從而有效調節血糖水平,避免血脂過分升高,促進患者的腸胃消化能力。協助患者制定飲食計劃時,應將各類甜食排除在外,包括糖類、果醬甜品或者含糖量較高的飲料等。肥胖患者則不宜食用油炸類食品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或者魚子等,應盡量選擇植物油食用。

②合理的運動指導:為更好促進患者保持身體健康的發展狀態,減少心腦血管或者腎臟等相關疾病的出現,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態制定出合理的運動計劃,如無明顯器官疾病的患者,可以實行慢跑、騎車或者球類運動等較為劇烈的運動項目;如果患者的體能不足,可以適當散步或者打太極拳等耗氧量較低的運動;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合并癥或者心功能不全,則可以在病情安定的時候適當慢走或者掃地等日?;顒?。叮囑患者在開展運動時應注意人身安全和天氣變化的影響,選擇在早上鍛煉的患者不宜過早,也不適宜在多霧或者雨雪天氣時運動;選擇的運動場地應以廣闊和平坦為主,避免因手腳不便出現摔倒等意外情況;為了保證運動過程的安全性,應讓患者做好足部的保護工作,并隨身攜帶健康卡片,卡片上有患者的基本情況,如家人聯系方式和住址等,適當備用充饑食物;如果患者的年齡較大,則需要帶上急救藥箱,并有家人的陪伴。

③睡前的血糖檢測工作: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適當調整加餐,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超過10.0 mmol/L屬于正常范圍無需增加飲食;血糖保持在5.6~10 mmol/L左右則要適當加餐;血糖保持在2.8~5.6 mmol/L左右則適當增加牛奶或者甜品的攝入,并在次日早餐前檢測患者的血糖,以調整睡前的加餐計劃。常規的加餐食物中,可以建議患者選擇米飯或者饅頭等復合型碳水化合物,因為米飯等食物能有效將患者血液流動速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從而有效平衡血糖水平。保證緩慢的進食速度和有效的進食量,能有效保持血糖的平穩性,進食量控制在25~50 g左右。為了避免患者攝入的食物過量,進而引起肥胖等不良情況,則注意控制加餐的總熱量,應以患者自身所需熱量為準,選擇合適的食物加餐,因為患者出現肥胖則可能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若患者的血糖低于2.8 mmol/L,則可能因為血糖過低而出現昏迷的情況,此時應為患者給予藥物治療,將50%20~40 mL葡萄糖溶液實行靜推,并將2~4 g維生素C融入到10%250~500 mL葡萄糖溶液中實行靜脈滴注,并按照一定的間隔時間檢測患者的血糖。

1.3 療效評定標準

有效緩解:血糖水平在3.90~6.10 mmol/L之間;輕度低血糖:2.9~3.89 mmol/L之間;重度低血糖:≤2.8 mmol/L。低血糖緩解率=有效緩解率。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P

2 結果

研究組低血糖緩解率為89.19%,低血糖癥狀明顯改善,優于對照組的67.57%,二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夜間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為:①胰高血糖素調節能力不高,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不足,從而無法有效調節患者體內的血糖水平。②患者的機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老化,導致代謝功能緩慢,降低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引發低血糖。③由于患者的糖尿病癥狀長期無法得到有效治療,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交感神經功能出現下降或者靈敏度不高等不良影響,以至于無法有效控制血糖。④老年患者的部分器官功能逐漸出現衰退等情況,無法準確感知到血糖的變化,對低血糖的反應能力不高,糖異生功能不強,因此,在夜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也很難感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血糖引發相關臨床癥狀的發生率[4]。⑤由于患者腸胃功能不健全,個體的食欲不強,就會導致攝入飲食中的熱量無法滿足機體運行的要求,所以,患者一旦在夜間出現低血糖,又無法及時感知,則可能會引發腎臟器官疾病?;诖?,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各項預防措施,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患者實行相應的預防措施,常規預防還包括:對患者的心狀態進行了解后,盡量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讓患者認識到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助于病癥的緩解,讓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態的配合治療;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糖尿病及夜間低血糖等相關疾病的知識內容和引發機制,并叮囑患者安排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運動,保持身體機能的健康,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血糖測量儀;病房巡視工作的重視,按時到病情觀察和了解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尤其是夜間,應在患者睡前測量血糖,并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多汗或者呼吸異常等情況;最后是用藥指導,應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定期檢測血糖水平。此次研究采用以上方法預防和治療的研究組低血糖緩解率為89.19%,低血糖癥狀明顯改善,優于對照組的67.57%,二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為老年糖尿病患者實行有效的低血糖預防措施和治療,能有效改善其低血糖情況,明顯緩解患者低血糖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李西軍,趙春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報告分析及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2):122-123.

[2] 魏冬紅.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0):2221-2223.

篇9

【關鍵詞】老年人 低血糖 原因分析 護理

老年糖尿病是指60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95%屬于2型糖尿病。隨著老年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廣泛使用,老年低血糖反應也有所增加。低血糖反應是糖尿病治療中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在治療過程中易出現低血糖甚至昏迷,若不及時發現救治,腦細胞可發生不可逆的形態學改變,甚至死亡,因此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預防低血糖反應的發生,加強健康宣教顯得尤其重要。本文旨在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引發低血糖的相關原因,并制訂相應護理對策。

一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選擇2008-04~2010-04在鐘山干部療養院所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3例,男性19例,女性4例,其中9例都發生了夜間低血糖,年齡在69~85,平均年齡78歲,診斷都符合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糖尿病診斷的標準[1]。病史從一年到25年,平均18.4年。

(2)臨床特點:4例表現為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心悸、震顫、煩躁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6例表現為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四肢無力、語言模糊、以及神經功能異常等癥狀,查血糖2.9~3.8mmol/L;2例無癥狀,于4:00在監測血糖時發現。

以上患者都發現的很及時,立刻給患者進食點心、糖果,以及50%程度的葡萄糖液口服等處理后,血糖恢復了正常。

1.2 用藥情況:注射胰島素34例,單用二甲雙胍4例,單用糖適平3例,降糖靈與消渴丸合用5例。

1.3 誘發因素:未按時進食者3例,進食量過少7例,注射過量胰島素9例,誤服過量降糖藥4例,大量飲酒1例,劇烈運動2例。

二 原因分析

2.1 生理方面因素。本組病例中70歲以上26例,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著器官功能老化和退行性變,又因老年人調節激素功能低下,低血糖時不能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皮質醇和生長素

2.2 胰島素或降糖藥的使用劑量過大。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島素用量過大,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過早、晚餐前注射短效預混胰島素后進食減少或未按時進食,致使進入體內的胰島素劑量相對過大。

2.3 飲食因素。由于患者之于糖尿病的認識不夠全面,刻意要求血糖的正常而擅自減少進食量或未進食,而繼續常規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糖藥,以致于引起低血糖。乙醇抑制肝糖原異生,如果過量的飲酒等,都會導致低血糖。

2.4 運動的因素。本組病例中劇烈運動的有4例,運動可增加組織利用糖,使血糖降低?;颊邔σ葝u素及降糖藥的作用認識不夠,在胰島素及降糖藥作用高峰時間運動或快速追求血糖下降而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引起低血糖反應。

三 護理對策

3.1 密切的去觀察病情變化,提高識別能力,觀察患者神志和活動情況,有無渾身無力、臉色蒼白、心慌、出汗等。老年人因為反應能力低,可能體會不到低血糖的發生,特別是在夜間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癥狀,而直接進入昏迷狀態。

3. 2 加強健康知識普及方面的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于低血糖的認識以及監測血糖的重要性。告訴患者低血糖發生的癥狀、原因和預防措施。指導患者合理掌控飲食,掌握運動的強度和方法、出現低血糖的應急處理等。

3.3 及時發現治療大部分輕中度或無癥狀病人,通過攝入葡萄糖、餅干、糖果、果汁等可有效糾正低血糖反應。對于嚴重的低血糖病人,應迅速靜脈注射49%葡萄糖,初始給予葡萄糖26g,病人清醒后囑其進食,如不能清醒或者清醒后又出現昏迷者,可重復注射并持續輸注葡萄糖,直至藥物的低血糖效應期消失。

3.4 重點交接班護士在交接班時,一定要詳細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如運動、飲食、降糖藥物使用情況以及患者的心理情況,如果患者有熱量攝入不足、食欲不佳,急性胃腸炎、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都有可能發生低血糖,應重點觀測,觀察睡前血糖,防止夜間低血糖發生。

3.5 定期觀測血糖。注意患者血糖的波動情況同時作好記錄,根據血糖情況找出血糖變化規律,為醫生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提供可靠資料。而血糖監測的頻率要根據病情變化而定,在剛剛被診斷為糖尿病、更換藥物、精神波動劇烈、病情不穩定等情況下,要密切觀察,甚至于一天要測4~5次,直至血糖穩定后再逐漸放寬。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控制指標,如表1。表1糖尿病控制指標

四 討論

老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發生率較高,癥狀相對較重,治療難度也相應增大,更加體現出預防措施的重要性。在低血糖發生后,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治療護理對策,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低血糖的危害,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高妍,錢合榮,施曼珠主編 . 現代內分泌治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342.

篇10

引起低血糖的三類藥物

1.胰島素胰島素是最容易導致低血糖的降糖藥物。引起低血糖多與胰島素的不規范應用相關。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基礎胰島素治療導致的低血糖少于預混胰島素,但易出現夜間低血糖。此外,胰島素聯合磺脲類降糖藥時,低血糖發生率明顯增加。

2.胰島素促泌劑使用中、長效磺脲類降糖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引起低血糖的概率可高達20%,其引起的低血糖反應慢、持久、不典型,也最危險。

3.其他口服藥物部分抗感染藥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心腦血管藥物,如卡托普利、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利尿劑,如呋塞米等;解熱鎮痛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特殊情況下也可引起低血糖。

應對低血糖措施

為了防范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應在家中、車中或單位常備糖果、巧克力等食品,以備不時之需。當低血糖發生時,首先要采取自救措施,意識清楚的患者一般可先吃15~20克糖類食品(以葡萄糖為佳),后吃含淀粉類食物,如餅干等,每15分鐘監測1次血糖。使用長效磺脲類降糖藥物或中、長效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不易糾正,且持續時間較長,需高度警惕,不能大意。其次,患者需要及時就醫,查找導致低血糖的原因,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如出現低血糖昏迷,有條件者應立即給予50%葡萄糖液20~40 毫升靜脈推注,并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平時,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避免盲目用藥和過度運動引起的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單獨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但若與其他藥物聯用時,仍可能發生低血糖。此外,原有無癥狀性低血糖、長期胰島素治療、病程過長(10年及10年以上)及年齡高于70歲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對低血糖的調節能力較差,也容易發生低血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庆云县| 蓝山县| 芜湖县| 祁门县| 寿阳县| 宜君县| 潢川县| 岚皋县| 成武县| 麦盖提县| 阆中市| 赤城县| 屏南县| 富源县| 乌兰察布市| 阜南县| 定陶县| 贡觉县| 准格尔旗| 长垣县| 济宁市| 新泰市| 凯里市| 策勒县| 宁晋县| 绥芬河市| 栖霞市| 滕州市| 桃江县| 巴南区| 河池市| 绵阳市| 洛隆县| 惠东县| 阳朔县| 延津县| 肇东市| 扎兰屯市| 北川|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