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模板(10篇)

時間:2023-07-05 16:11: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

篇1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的理念文化,處于班級文化的核心地位,丁淑貞[1]認為: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應該做到四點:一要,樹立高遠目標,增強引領力和向心力;二要,培養優良班風,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樹立集體輿論,增強集體的約束力和教育合力;四要,營造和諧氛圍,增強凝聚力和合作力。

袁詩軍[2]認為營造高尚而先進的精神文化是班級環境建設的核心,他認為,要建設好班級文化,必須做到:其一,確立班級正確的共同價值取向,整合班級結構;其二,加強集體主義和集體榮譽感教育;其三,加大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把傳統文化寓于日常教育之中;其四,通過抓典型、樹榜樣確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導向;其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強化和弘揚班級精神文化。

田言輝[3]認為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有:一是,多角度開展主題班會活動;二是,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三是,深化評比和競賽活動。本文對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進行了幾點單的思考

1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需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是以班級管理者為主導的以學生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它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不是由班級管理者強行灌入或者越俎代庖。因此,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班級管理者要善于引導學生商務價值追求,催化他們參加班級文化精神建設的活力,要善于為學生服務,為他們創造各種成長的環境和條件。

2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要重視調查研究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思想的一個重要內涵,不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就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實踐證明,片面了解情況,往往使班級管理者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出現偏差而留下遺憾,為此,不論大小事情都要先進行情況了解,找到問題的癥結,詳細思考解決班級問題的最好方法。這樣在班級管理中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縝密,謹慎的班級精神文化,學生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中會受到影響,逐漸形成遇到事情先了解情況,然后再作評價或者根據事實作出判斷和處理,這就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管理效果。

3 加強集體主義和集體榮譽感教育

教育家魏書生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勵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現在的家庭普遍是獨生子女,最多就兩個孩子,這些孩子被嬌慣著,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不適應班集體的約束和管理,所以集體主義和集體榮譽感教育在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4]

學生既是班集體教育管理的對象,又是班集體的主體。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指導者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把班級建設的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上,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班集體意識、團結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真正使學生樹立起“班榮我榮,班差我恥”的集體榮譽感,進而逐步升華為自覺奉獻的集體主義精神。[5]

集體主義和集體榮譽感能夠培養當代人學生的人生態度,能夠激勵人的社會責任意識。集體主義是以社會主義集體為價值目標,以個性發展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增強個體的主人翁責任感,然而個體對社會,個體對他人的責任離不開人的自我責任意識。個體對自我的責任意識,是個體對社會、對他人有責任感的內在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能為社會、為他人負責任。自我責任意識,意味著個體的自律,和對善的追求。每個成員應該發揚閉隊精神,培養集體觀念,自覺承擔責任,履行義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逐步培養向己作為一個集體成員的責任心,盡到自己的責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責任意識,啟動了他的內力,才能進一步上升為社會責任意識。通過這些教育,發揚集體主義思想,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關系。[6]

4 多舉行競賽和評優的班級活動,不斷強化和弘揚班級精神文化

在班級中,可以通過開展“評優秀,樹標兵”,“學雷鋒,見行動”等活動,在班級選出學習標兵、勞動標兵、讀書標兵、守紀律標兵等,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可以集合班級環境布置,開展自創班級格言評選活動;結合創建文明班級,開展班級建設金點子的評選活動,依此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熱情。[7]

班級文化形成之初可能是某一種現象,一種萌芽,只有通過管理者的倡導、整合、提升、才能使之成為主流性班級精神文化,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所以,作為班級管理者,我們應該實事求是,講究策略,執行群眾路線,樹立榜樣,不斷加強和弘揚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班級形象,使每一位班集體中的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淑貞.班級精神文化的構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2]袁詩軍.新課改條件下的班級文化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08(7).

[3]田言輝.以班級文化建設為切入點,營造學生的精神家園[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2).

[4]趙小劍.高校班級凝聚力建設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科教論壇,2007(4).

篇2

傅玄在《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勸學》中寫到“蓬生麻中,不扶直;白沙在捏,與之俱黑。”這都是講環境對人的影響的。這是分子擴散的結果。物質如此,人也是一樣的,把人放在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中,就會被這種文化同化得到良好的發展,反之,亦然。班級文化于班風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初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尤其重要,作為一線教師,本人長年擔任班主任,對于班級文化建設有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班級的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指的是班級主體曾經和正在作用與其上的一切物質對象的總和。主要包括班級教室環境的布置,座位的編排與調整,名人肖像、名人名言的選擇與布置,黑板報、壁報的創辦與管理等等。

1.座位

教室中的座位,是教室中的物質環境。但是,個體在教室的不同座位上獲得了不同的發展。因為教室中的座位本身,就反應了一定的文化。走進我們班,首先要看到的是座位的排列。學生的課桌是雙人桌,凳子是單人凳,桌子的擺放形式是傳統的秧田式。大部分是男生和男生一位,女生和女生一位,基本上是一桌男生一桌女生這樣間隔排列的。學生的座位是固定的,每兩個星期往左邊平行移動一次,以保證調節學生的視力;每個學期只在大的考試之后做調整,其他時間一般不調整。主要以學習成績為基礎,堅固性別、身高、紀律等因素班級中的座位安排對于班級中的小群體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突出的影響。學生在班級中建立同伴關系,往往遵循著“鄰近”的原則。“交往”的需要,決定著學生在班級中必然要發生同伴關系,但是他們在尋找同伴時,往往喜歡與在小小的座位問題卻有著大學問,對于座位的安排,就目前中國初中的情況是需要班主任統籌安排的。只有科學合理的統籌安排,才會有效率。當然合理安排座位也是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條件,是提高教學成績。減少矛盾的有效手段。有些人主張,讓學生自己選,隨意搭配,看似民主其實是放任自流,是懶惰疏于管理里的表現。

2.教室的環境的營造

荀子曾經說過:“居楚而楚,居月而月,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習俗移志,安久移質。”優美、整潔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添增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奮發向上,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作用。黑板右邊的墻壁上貼著課程表和作息時間表。左邊的墻上則掛著裱在鏡框中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這些鏡框是學校統一定做的,講桌在前面的中央,每天都有學生清理,很干凈。此外在沒有其他的實物,防止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室后墻上的黑板報一般都是根據需要,一月一個主題,如:“新學期,新計劃”“學法指導”等,內容由同學思索、尋找、置辦。

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1.班級“常規化量”制度的定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使班級制度成為班級制度文化的組成部分,需要相關成員的認同和內化。班級中的制度有很多,如值日制度,組織制度,常規制度等等。在剛開學階段,經過學生與我在班會課上的共同討論,大家認同,用文字記錄下來,進行考核和班級管理依據。制定完班規后,這些常用的制度便是學生在校期間一天的行為規范,一周一總結,進行量化考核。對于學生的養成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很有幫助。

2.班會是學生思想工作的住陣地

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老師自己平時的觀察,設計好班會,讓學生不斷的進行精神加油和精神鼓勵,七年級。學生剛入學,我一般會有開有養成習慣的教育班會,比如“好習慣,好人生”,“西點軍校的校規”等;八年級,學生進入青春期,有些叛逆,我沒會開“感恩母親”的班會;九年級,學生面臨中考,升學壓力無處不在,我們開“乘帆遠航”勵志的班會和“理智面對學習壓力”減壓的班會。班會對于一個班集體的學生共同承認的價值觀的形成很重要。

3.集體活動是激發班級凝聚力的契機

良好的班級建設必須依靠活動來實現。活動可以產生凝聚力,密切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發揮主體的積極性,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凡是學校的活動,我都高度重視,發動學生,積極參加,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相識,磨合,了解,團結。在參與的過程中,把班級凝聚力培養起來。

集體活動一定要發揮集體的智慧。比如有一次學校舉行詩歌朗誦比賽,我們班選的是《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星期四晚上定下內容,星期五下午參賽,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能取得一等獎,完全是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晚上7點定下內容,我說了一句:“班委留下,班上的其它同學,如果你有好的點子和建議,也請留下來”。沒想到,留下的學生真的讓人很吃驚他們的創意和為班級出謀劃策的熱情。面這次的活動的成功,讓學生很有自豪感,回到教室,學生很興奮“我驕傲,我是5班人”的聲音不絕于耳。總之,學生與老師的集體勞動,使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

篇3

關鍵詞:高等院校;藝術專業;班級文化;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9-0029-02

班級文化作為一種群體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的信念、價值觀、態度觀的復合體,并可將其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大部分[1]。高校作為大學生儲備知識、增長才干和技術能力的搖籃,是思想文化的聚集地,通過文化育人的方式實現大學生的管理和培養,現已成為新時期高校開展思想教育和學生工作的重要的表現形式。

一、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藝術類大學生作為一個專業性較強的藝術人才,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班級管理制度的完善。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創新教育教學思路和方法,學校和教師緊緊結合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奮斗目標、班級規章管理制度、班級學習計劃等,實現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和約束,科學地規范大學生的行為活動,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塑造大學生良好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培養大學生積極進取、團結奮進的道德情懷。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大學生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增強團隊意識、如何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弱點、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通過班級文化的建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超越自我,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意識,豐富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增進強烈的責任意識,促進大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堅強意志的培養,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藝術類高校班級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班級管理盲目和隨意。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對學生具有調節和約束作用,它是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文化主要包括共同學習目標、班規、班風、班訓、班級制度、班歌等,良好的班級文化有助于學生的成長。但是,由于對班級文化建設意識淡薄,在班級管理上的規章制度建設不夠健全,而且存在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班級管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很大。班級管理制度的確立有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學生全面發展。但因藝術類學生多以特長為主,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而且藝術類學生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特點,在班級制度建設中,沒有很好地結合班級各成員的特點制定積極進取的目標,全面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懷和團結奮斗的凝聚力。

2.集體觀念相對淡薄,自我意識觀念比較強。 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多以藝術成績優異而取得高校入學資格,藝術專業學生堅持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表現自我個性特征,追求自我價值,過分的彰顯自我特色,對待事物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嚴重脫離客觀事物本身和現實世界。在學校學習生活中,藝術類大學生由于處于青春期,對待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等各方面還不夠成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情緒波動幅度較大、不夠穩定,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偏激行為,并且自我控制能力業很弱,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對于社會的不良惡習極易受到誘惑和感染。在班級中,藝術類大學生多以自我或小團體為中心,集體主義觀念相對淡薄,自我意識觀念比較強,行為渙散,缺乏自我約束能力。

3.過分注重形象氣質,缺乏內涵修養的塑造。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多為表演、音樂、舞蹈、戲曲、播音主持等專業為主,形象、氣質佳,而且家庭條件也較好,容易受到西方拜金主義、小團體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導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對待事物缺乏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集體主義、社會公德意識淡化,急功近利、不思進取思想泛濫,花費大量的時間過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氣質,過分注重自己的容顏和穿著打扮,同學之間攀比心理嚴重,把主要精力放在iPhone手機、LV手包等奢侈品和衣著打扮上,為了吸引公眾的眼球,獲得美女帥哥的美譽,卻沒有心思來刻苦學習,沒有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學習和自身內涵修養的塑造和培養上。

4.喜歡個性化標新立異,缺乏獨立價值判斷。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與其他專業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思想行為都比較活躍、亢奮,而且特別喜歡表現出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一面。尤其是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創作,具有創造性、開拓性的特點,藝術類高校的大學生就特別容易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個性特征,性格活潑、客觀積極、思想活躍、與眾不同,但是對于事物的認識嚴重缺乏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加強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班級制度建設和完善。在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大學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民主和諧的班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有助于班級文化的建設。高校教師應該結合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特點,堅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教學管理工作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堅持立足眼前、眺望長遠,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發展目標,完善班級管理制度,使班集體向更高水平的發展。同時,班級成員根據班級近期和遠期目標,奮發圖強、不懈地努力,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與班集體同舟共濟。良好的班級文化對班級成員具有一定的調節和約束作用,具有規范學生言行的作用[2]。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能夠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集體主義、大局意識和團結奮斗的精神。

2.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在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將以人為本作為首要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在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不斷拓展思路、創新工作方法、豐富活動載體,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通過組織開展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充分發揮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特長優勢,組織學生設計班徽、班服、班旗等,不斷增強班級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班集體命運與每個人的利益密不可分,使大學生充分體驗到自己與班集體密切相連,榮辱與共,增強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

3.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班級文化發展新模式。在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制度管理的原則,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班級文化發展的新模式。在班級制度建設中,堅持班級制度管理人才,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加強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學習活動,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規范其具體的行為準則,思想品德量化管理,做好學籍管理,不斷加強學生的自我強化和管理。

4.注重學生個體發展,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設班級文化、凝聚人心的最好途徑就是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3]。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結合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個性特征、性格特質和情感喜好等,不斷拓寬班級文化建設的渠道和方法。藝術類高校大學生通過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不斷培養集體主義情操,熱愛班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班級成為大學生展現自我、超越自我的舞臺。在班級活動中,創新思維、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挖掘潛能、培養意志品質,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著德育育人的功能,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藝術類高校班級文化建設有效促進班級制度建設和完善、增強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使班級文化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師;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生集體的基層組織,是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地方。同是它也是學生最重要的成長環境之一,班級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在學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關重要,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發展,是班級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

一、班級文化概述

(一)何為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涵蓋班級精神、班級制度、班級活動、人際關系和班級環境布置等方面融合而成的文化綜合體,也是班級成員體現于思想行動言論的價值取向、思想導向和公共輿論的總和。[1]簡言之,是指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和。

(二)班級文化的功能

班級文化建設具有多重功能,首先,班級文化建設具有教育功能,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同學相處方式,學習態度等。其次,班級文化建設具有激勵功能,班級良好的人際關系,嚴格可行的班級制度會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學習、活動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第三、班級文化建設具有凝聚功能,良好的班級文化必然帶來團結向上的班級文化風貌,這種凝聚功能表現在以班主任中心,班干部團結一心,班級成員互助互愛。第四、

班級文化具有制約功能,一旦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對全班的學生都會產生約束,像一只無形的大手,學生知道“是非善惡”“有所為有所不為”,班級里的”問題“學生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逐步自我約束、自我改變。

二、五年制高師生一般特點

五年制高師招收初中畢業生,年齡在十五六歲到二十一二歲之間,年齡跨度大,心理和生理的變化主要在這一時期完成,從學習成績方面來講,高師生的成績不及全日制高中生。從獨立發展方面來講,高師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還較為模糊,不及大學生的思想成熟。但是,高師的孩子有才藝的居多,小小年紀就呈現出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對各種學校的組織比如學生會、社團,各類干部競選,文娛聯誼活動等表現出較高的熱情。高師的五年是成長的五年學習的五年,班級是他們在校園中成長與發展的最重要的環境,因此,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高師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高師這一類學校,多是由各地中等師范學校升格而成,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前,面臨很大的發展挑戰和生存危機。各院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把學校的中心工作放在了注重教師隊伍教科研建設,注重提高教學質量,把辦學規模、辦學特色作為宣傳的重點和品牌創立的主要手段。對班級內部的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二)班主任對班級文化建設指導不足

一方面,高師的班主任不僅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而且還肩負著一定的科研任務,以及各部門的其他一些日常事務。這就大大的壓縮了與班級學生的交流時間。另一方面,一些新任的班主任管理經驗不足,班主任之間的交流學習機會很少,有時候僅限于每周一次的工作例會。這給班級文化建設帶來一定難度。

(三)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各種關系受到忽視

班級文化建設包涵各種關系,首先是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另外,班級文化建設涉及到與班級有關的各類人群,還包括我們容易忽略的任課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是合力的關系,教師與家長之間則是互補的關系。良好的班級文化關系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班級文化氛圍的創建和受教育者心靈的塑造。

四、對高師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構建良好班級物質ov5vnqIvkuK3nmoTmlL/lupzooYzkuLrlj4rlhbblkK/npLoz5Zu95aSW5Z+O5biC5YyW6L+b56iL5Lit55qE5pS/5bqc6KGM5Li65Y+K5YW25ZCv56S6ZAIM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NjUM5Lul5Lq65Li65pysDOS7peS6uuS4uuacrGQCDQ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Y2KuWcqOe6v+eUn+S6p+i/h+eoi+eos+eEpuaKgOacr+W6lOeUqOeglOeptirlnKjnur/nlJ/kuqfov4fnqIvnqLPnhKbmioDmnK/lupTnlKjnoJTnqbZkAg4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2Ny3ov5DliqjnlrLlirPkuqfnlJ/nmoTmnLrliLbkuI7mgaLlpI3nmoTmjqLorqgt6L+Q5Yqo55ay5Yqz5Lqn55Sf55qE5py65Yi25LiO5oGi5aSN55qE5o6i6K6oZAIP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NjhF6Zu26LW36LeR5a+555+t6LeR6L+Q5Yqo5ZGY6LW36LeR55qE5b+D55CG5b2x5ZON5Y+K6K6t57uD5pa55rOV5o6i6K6oRembtui1t+i3keWvueefrei3kei/kOWKqOWRmOi1t+i3keeahOW/g+eQhuW9seWTjeWPiuiuree7g+aWueazleaOouiuqGQCEA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Y5IeernuaKgOWBpee+juaTjeS9k+iDveiuree7g+aWueazlSHnq57mioDlgaXnvo7mk43kvZPog73orq3nu4Pmlrnms5VkAhE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3MDPmlLnov5vliIflj7bkuJ3liY3nrZvliIblt6Xluo/pmY3kvY7ng5/kuJ3lkKvmnKvnjocz5pS56L+b5YiH5Y+25Lid5YmN562b5YiG5bel5bqP6ZmN5L2O54Of5Lid5ZCr5pyr546HZAIS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NzES5Z2a5a6a55CG6K666Ieq5L+hEuWdmuWumueQhuiuuuiHquS/oWQCEw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cyG+aipuWcqOW/g+S4re+8jOi3r+WcqOiEmuS4ixvmoqblnKjlv4PkuK3vvIzot6/lnKjohJrkuItkAhQ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3MzzlkInmnpfnnIHlhpzmnZHkuK3ogIHlubTkurrkvZPogrLlgaXouqvorqTnn6Xlj4rooYzkuLrnoJTnqbY85ZCJ5p6X55yB5Yac5p2R5Lit6ICB5bm05Lq65L2T6IKy5YGl6Lqr6K6k55+l5Y+K6KGM5Li656CU56m2ZAIV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NzRU5a+55ZWG5LiY5biI6IyD5a2m6Zmi6Z2e5L2T6IKy5LiT5Lia5aSn5a2m55Sf6K++5aSW5L2T6IKy6ZS754K8546w54q255qE6LCD5p+l5YiG5p6QVOWvueWVhuS4mOW4iOiMg+WtpumZoumdnuS9k+iCsuS4k+S4muWkp+WtpueUn+ivvuWkluS9k+iCsumUu+eCvOeOsOeKtueahOiwg+afpeWIhuaekGQCFg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c1POKAnOaUv+WKoeW+ruWNmuKAneWcqOWumOawkeS6kuWKqOS4reeahOS8mOWKv+WPiuWPkeWxleaWueWQkTzigJzmlL/liqHlvq7ljZrigJ3lnKjlrpjmsJHkupLliqjkuK3nmoTkvJjlir/lj4rlj5HlsZXmlrnlkJFkAhc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3NlTlpKflrabnlJ/nn63mnJ/mlK/mlZnmtLvliqjovazljJbkuLrplb/mnJ/lj6/mjIHnu63mgKfmlK/mlZnmtLvliqjnmoTmjqLnqbblkozliIbmnpBU5aSn5a2m55Sf55+t5pyf5pSv5pWZ5rS75Yqo6L2s5YyW5Li66ZW/5pyf5Y+v5oyB57ut5oCn5pSv5pWZ5rS75Yqo55qE5o6i56m25ZKM5YiG5p6QZAIY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Nzc55aSx5Zyw5Yac5rCR55Sf5rS75ruh5oSP5bqm6LCD5p+l5Y+K5YW25b2x5ZON5Zug57Sg5YiG5p6QOeWkseWcsOWGnOawkeeUn+a0u+a7oeaEj+W6puiwg+afpeWPiuWFtuW9seWTjeWboOe0oOWIhuaekGQCGQ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c4MOaUv+W6nOS6uuWKm+i1hOa6kOeuoeeQhuWkluWMheeahOWPr+ihjOaAp+eglOeptjDmlL/lupzkurrlipvotYTmupDnrqHnkIblpJbljIXnmoTlj6/ooYzmgKfnoJTnqbZkAho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3ORjkuKrkurrkuI7npL7kvJrnmoTlhbPns7sY5Liq5Lq65LiO56S+5Lya55qE5YWz57O7ZAIb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ODAq5LuO5Lym55CG6YGT5b636KeS5bqm55yL5rCR5peP5Lyg57uf5L2T6IKyKuS7juS8pueQhumBk+W+t+inkuW6pueci+awkeaXj+S8oOe7n+S9k+iCsmQCHA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gxKui0temYs+W4guS9nOS4uuS4reW/g+WfjuW4gueahOaViOW6puWIhuaekCrotLXpmLPluILkvZzkuLrkuK3lv4Pln47luILnmoTmlYjluqbliIbmnpBkAh0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4MkXml4XmuLjln47plYfljJbog4zmma/kuIvotLXlt57lsJHmlbDmsJHml4/lnLDljLrmlofljJbkvKDmib/kuI7kv53miqRF5peF5ri45Z+O6ZWH5YyW6IOM5pmv5LiL6LS15bee5bCR5pWw5rCR5peP5Zyw5Yy65paH5YyW5Lyg5om/5LiO5L+d5oqkZAIeD2QWAmYPFQQADWppbnQyMDEzMTIzODMh6KGh5Lic5Y6/5Zyw5ZCN5paH5YyW546w6LGh5o6i5p6QIeihoeS4nOWOv+WcsOWQjeaWh+WMlueOsOixoeaOouaekGQCHw9kFgJmDxUEAA1qaW50MjAxMzEyMzg0Kua1heiwiOaWsOeWhuWcsOWfn+aWh+WMluS4jue7mOeUu+eahOiBlOezuyrmtYXosIjmlrDnloblnLDln5/mlofljJbkuI7nu5jnlLvnmoTogZTns7tkAiAPZBYCZg8VBAANamludDIwMTMxMjM4NRvigJzlubjnpo/op4LigJ3kuI7kuK3lm73moqYb4oCc5bm456aP6KeC4oCd5L肪常⒒影嗉督逃δ

班級良好的物質環境主要是指給學生一個溫馨優美的生活學習環境。心理學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地客觀現實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班級良好的物質環境能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樂趣,從而減少學習上的壓力,減輕學習帶來的疲勞。另一方面,班級物質環境的建設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自己的設計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念,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實踐證明,但凡是優秀的班集體都有一個干凈整潔或是別具特色的教室環境。

在五年制高師教室環境的美化建設方面,根據學校特色,力求每個教室的墻壁“會說話”。并針對系部特點美化教室。例如中文系在班級設立優秀日記專刊、優秀雜志專刊。藝術系在班級設立優秀美術作品和優秀書法展覽。學前系在班級設立主辦兒童畫,剪紙,手工等。各班級的黑板報每期做到有主題,有版式,有創意。由于美化了教室環境,學生們更加注重文明禮貌、積極進取、勇于爭先。

班級物質環境的塑造既有利于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它又樹立、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陶冶了學生的高尚情操,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也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一種班級文化氛圍。

篇5

學校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符合現代社會要求、道德品質好、思想境界高的專業人才。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生活時間最長的集體,所以,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操作時,班主任首先要提出班級奮斗的目標,然后由班委會學生組織全班學生討論,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現狀,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并制定出具體的實施細則。如本學期文理分科以后,我對學生提出了要建立一個"學風濃厚、團結和諧、舉止文明、環境優雅"的班集體。在班委會學生的號召和組織下,經過幾次班會課的討論,確定了本班的近期目標是:每月"文明班集積分"保持在前五名,奪得兩次以上"星級班集體",兩次以上"優秀班集體",力爭奪得一次以上"五星班集體";遠期目標是:力爭成為常規的"優秀班集體"和"星級班集體",從而成為學校的示范班集體。而且還制訂了達成目標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措施。

2.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形象的重要標志之一。從"環境課程"的角度來美化班級的自然環境,設計班級的物質文化,讓那些不會說話的"物"會說話,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發揮自己的機智和靈感,認真構思、巧妙設計,需要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集思廣益、踴躍參與。

2.1凈化教室。"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安排學生參加教室衛生打掃保潔,每天做到"三掃三拖",擺放好衛生清潔工具,保持門窗、玻璃、黑板、桌椅、地面、花盆等干凈整潔。每天定時打開教室窗戶,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保持教室內的空氣清新,既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也可以讓師生精力旺盛、身心愉悅地工作學習。

2.2綠化教室。綠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在教室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動員學生每人節約節約5元零花錢,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購買一些適宜于室內擺放的盆景、花草等,擺放在教室的前面、后面、窗臺等地方,要求學習小組及時澆水、施肥。

2.3美化教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高雅、美觀、和諧。

3.行為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

班級行為文化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班級行為文化建設,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展,通過活動打造積極向上、團結拼搏的班級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班會是班主任倡導、融進班級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多樣的,確定每次班會的主題對班級文化的形成起著一定的作用,要盡可能的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為上得到改進,

3.2開展文體活動。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于愉悅心情、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發展個性,班主任可以結合節日或學校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拔河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在活動中培養成功的體驗,獲得自信。

3.3開展評比和競賽活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通過開展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積極分子"、"文明學生",在班級中設立"優秀獎"、"進步獎"、"助人為樂獎"、"特長獎"等,樹立典型。評選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放大后進生的點點滴滴,增強他們不斷進取的自信心。

3.4開展社會實踐類活動。實踐出真知,學生只有在自己的親歷實踐中,才能提高對社會的認識。因此,我們要及時引領學生面向社會、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尋找服務的項目與崗位,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學習勞動技能,樹立為集體、為家鄉、為社會服務的思想。

篇6

班級作為學校開展教育活動最基礎的組織,也是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的基層集體。一個班級管理質量直接影響班級教學質量,創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是提升班級管理質量和促進學生發展最有效的措施。因客觀因素的出現,部分人認為班級建設就是桌椅加學生這種模式,這一思想導致班級形成“知識牢獄”,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換句話來說,就是未把學生當做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忽略學生潛在的向上性和求進取之心。班級文化作為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綜合體,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達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做好班級的文化建設對改善學生學習效果和氛圍,促進其成長和成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創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快速融入優秀的文化氛圍中,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不斷規范自身的不良行為,促進學生健康的發展。因此,班級文化的建設應擺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首要位置上,綜合本地區及學校具體情況,建設一些實用的,可以為學生學習、素質發揮積極作用的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要嚴格遵循“實用”的原則,建設時針對班級和學校、農村的具體情況,重點做好硬件和軟件建設,積極創設健康文明、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搞好班級文化硬件建設,給學生一個安定的家

農村在校的初中生多數為住校生,他們遠離家鄉和父母,與本地學生來比,這部分學生最容易發生變化,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搞好班級文化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恰當的布置教室,讓學生把教室當做家學生在校期間在教室的時間較長,教室不僅僅是學習的場所,也是調整學生心態的港灣,因此,合理的安排座次和布置桌凳尤為重要。要從學生學習程度、脾氣性格等多方面考慮,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伙伴,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溝通后適當調整分組和座次,促使學生盡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

(二)美化教室環境,增添學習的樂趣良好的教室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緩解學生學習疲勞、乏味的情況,有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班集體的情感,對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起很大作用。因此,對班級文化進行建設時,要注重建設教室環境的重要性,督促學生做好班級衛生,不要出現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等行為,自己范圍內的垃圾及時清理,為創造整潔的學習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開墾墻壁,讓墻壁會說話開學初期,老師組織學生設計和布設班級每一處環境,營造整潔創新、充滿詩情畫意的學習氛圍,確保班級、學校的每面墻壁、每個角落均能實現教書育人的作用。教室外部的宣傳欄,可以不定期依據學生的狀態實時更換,確保每一期的內容豐富多彩,獨具特色。整個版面的選材、設計均由學生合作完成,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平臺。同時,設計宣傳欄有利于調動學生讀書看報的主動性和興趣,構建最佳的班級物質文化,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進步與發展。

(四)加強家校聯合,讓家長走進教室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十分關注的,讓家長參與教室的布置,例如家長擅長書畫、有的擅長書法等,家長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條件為班級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家長會,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班級建設情況,為班級的建設出謀劃策,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抓好班級文化軟件建設,讓學生健康成長

一個班級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評判一個班級文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同時,班級管理制度也能展示班主任的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與實施有助于學生一同參與管理并實施創新。在農村中學教學中,部分地區不能接觸大量的的英雄人物、國情教育基地等情況,只能從已有的信息展開教育,盡可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外部氛圍。

(一)共同制定班級各項制度,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班級制度是班級學生活動的行動指南,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要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采用全班民主表決的方式確定是否執行制度。如此一來,制定的班級制度能夠獲得學生大力認可和遵守,成為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表現。制定“班級目標”、“班級的口號”、“班規”等內容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展現學生對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人人均可參與設計,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形成可以量化的指標。例如早讀設定為10分、兩操、衛生均設計為10分,如果學生自覺主動遵守課堂紀律,上課積極發言、幫助他人等均可附加分;如果學生做壞事,上課開小差等就要扣分,一月一統計一公示,所得分數不同于學業檢測分數,低于平均分一半的同學要寫反思并張貼于班級公示欄內。

篇7

青年有著滲透他們個性,屬于他們自己的文化――青年文化、它既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文化源,又對班級文化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而這往往得不到教師的重視,甚至被視為“幼稚”而嗤之以鼻。

記得有一天與學生聊天,我無意中問道:“你覺得我這個老師怎樣?”學生回答道:“我覺得您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如何尊重我們每一個人。”學生的話雖然不多,卻更新了一種教育觀念:即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文化的存在。每一個學生個體都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存在,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差異性,可以表現在學生個體不同的價值意向、生活情趣、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這是文化多元性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學生文化是一種發展的文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一天天成熟起來。剛入學的新同學聚在一起,常常會以相互認識交往作為主要內容;二年級的同學聚在一起常常相約一起出去游玩,這就是年齡的差異,也是文化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進入童年這個神秘之宮的門,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個孩子。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不會把您當成一個偶然闖進他們那個童話世界大門的人,當成一個守衛世界的看守人,一個對這個世界里面發生的一切都無動于衷的看守人。”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孩子的文化就是孩子的文化,對于我們職高的學生也一樣適用,說他們是青年,其實也是孩子。要與這些孩子青年真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應傾心關注學生文化的特點,以平等、尊重、欣賞的態度接納學生文化,保護學生文化的獨立性和存在的權利。尊重學生文化,并不意味著放棄原則,而是給這些孩子一片屬于他們自己的天空,教育者適時適度地引導,就可以將學生引向更為廣闊的發展之路上。

二、把班級真正還給學生

“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這是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理念中對班級建設提出的核心要求。還給學生的內容包括班級環境的建設權、班級工作的管理權和班級活動的組織權,通過參與各項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的情感、需要、愿望、興趣等得到發展,在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同時形成一個平等、民主、寬松的班集體。在建設班級文化時,要給予學生自己構想班級的權利、自己開展活動的權利,克服教師越俎代庖,一手包辦的弊端,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讓學生在班級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縱橫捭闔”,人人都成為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者,人人又是班級文化氛圍熏染的受益者。

三、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特色亮點

正如人們常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學校里也不可能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班級,因此想以一種模式來建設班級文化是不現實的。新時代下的班級和新時代的人們一樣需要有張揚的個性。個性化的教師,個性化的學生,才能創造出個性化的班級文化。作為掌舵者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班級的實際狀況走一條有著自己特色的路,讓班級具有自己的“品牌”。

十多年來,我所帶過的不同班級都有自己班級的特色文化。作為職校教師的我,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發展情況,構建適合自己的操作樣式并形成某種類型的班級建設模式,做到千帆競發,殊途同歸,讓人走進每一個教室,接觸每一班學生,都能有嶄新的感覺,但積極向上卻是個性中表現出來的共性。

四、班級文化建設應發揮起育人功能

(一)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優美的班級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學生在優美的班級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觸景生情,因美生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集體,進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學生在幽靜的環境中學習,感到舒心怡神,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優美的班級環境、健全的規章制度及健康的集體輿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規范作用。試想:你會在地面光潔、環境優美的場所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會在雪白的墻壁上亂涂亂畫嗎?不會!這些不良行為都會自動消失。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班級文化建設以班級集體為單位,注重學校的集體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處理好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注意相互間的協作,必要時為了集體利益要犧牲個人利益,否則就會受到來自集體的人際壓力。這種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都要求學生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以建成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反過來,一個充滿理想、團結友好的集體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從而樹立個人要服從集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彩的班級文化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使那些個性特長較突出的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形式,并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一個真實、完整、積極的自我形象,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圈,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因沉浸在歡樂或業余愛好中、因注意力轉移而沖淡和忘卻不愉快,就不至于“越想越別扭,越想越傷心”了,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美育功能

愛美是人的天性,而優良的班級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及創造美的能力。環境美可以升華為情感美。整潔漂亮的教室布置,樸素大方的服飾打扮,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均可誘導學生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在一系列審美活動中,學生會感受到環境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的深刻內涵;真正懂得和體驗到諸如“大方”“優雅”“和諧”“風度”等這些描述美的有關詞匯的含義,從而把這些詞匯的內涵變成他們自覺的行為,使追求美、創造美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

(三)實踐功能

篇8

接手時,該班班級集體意識缺失,學生散漫;學生干部不得力,沒有威信;學生之間易起矛盾;對別人漠不關心;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對學習不大在乎,學習成績比平行班相差甚遠;缺少最基本的道德意識,比如居然有人在陽臺小便。

我把班級改造的首要事項放在班級意識的重建上,計劃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班級意識后,從加強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班級獎懲文化建設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班級文化建設,并逐步實施主題文化建設。

一、班級建設總體理念

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自主意識,充分調動班干部的積極性、自主性、能動性,朝著自主管理、自我凈化、自主發展的班級建設目標前進。

二、操作模式

三愿模式,即“愿景、愿望、愿力”,具體表述為建構愿景,激發愿望,規范愿則,發展愿力,引領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長。建構愿景,意思是建構學生憧憬的班級目標,凝聚集體意識。激發愿望,激發學生心底積極向上的力量,促進自我成長。發展愿力,創造有利條件,刺激正向發展。

三、建設規劃

第一階段:培養集體意識,形成正確輿論導向,勾畫愿景,激活憧憬。

第二階段:建章立制,班級走向有序。

第三階段:學生自主管理、自我凈化、自主發展,形成愿力。

四、具體措施

1. 培養集體意識

(1)征集班徽、班名。確定班名,設計寓意。經過班級討論,確定班名為“陽光班”。寓意讓班級陽光普照,讓我們的心如陽光般晶瑩。

(2)選舉常務班長,由常務班長組閣。通過班長競選,既可以樹立班長的威望,又可以激發某些學生的上進心。讓常務班長組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班長的威望,尋求支持,另一方面,培養了班長的自我管理能力。

(3)發動學生設計獎分券。讓學生簡單地組合圖案文字,設計班級獎分券,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的班級意識,也為后續的獎懲制度落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想想班級使用著他們自己設計的獎分券,是多么振奮心靈的事!

(4)制定陽光誓約。前面的一系列措施,鼓起了學生們的熱情,得趁熱打鐵,將他們的行為規范化:“我們是陽光少年,生命五彩繽紛,珍惜我們的緣分,共度金色歷程,盟誓情深……”文化型班級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給學生勾畫一幅美好藍圖,讓學生心向往之,產生思齊的動力。

2. 建章立制

(1)討論并通過班長職責。既設立了民選的常務班長職位,又設立了班干部組成的值周班長職位,還設立了每個學生參與的值日班長職位。既給每個學生參與管理的機會,也讓每個學生通過角色體驗體諒班干部為班級服務的辛勞,從而自覺服從班干部的督導和管理。

值日班長職責如下。①負責記載當天同學的出席情況,并及時在《陽光日報》上登載,對遲到的同學提出批評,予以處罰。②維護課堂紀律。對說話的同學予以批評處罰。自習課時有準假權。③維護課間紀律,及時發現并制止課間大聲喧嘩以及在走廊上打鬧的行為,在“無聲日”期間,對課間在教室內說話的同學予以批評處罰。④協助衛生委員搞好班級和包干區衛生。全天候督查保潔工作。⑤協助體育委員,督促同學們認真做好兩操,發現不認真的同學予以提醒、警告、批評、處罰。⑥協助領操員領隊,對于不認真排隊的同學予以批評、處罰。⑦在任班長的前一天晚上放學后,選擇一條針對班級現狀的格言,抄寫在黑板右側。⑧協助體育委員組織好相關活動。⑨在第二天上學時將《陽光日報》裝訂在班級的報夾子上,并在當天的《陽光日報》上刊登自己在任職期間的工作總結。若校值周評比對我班出席、紀律、衛生、課間操、眼保健操的某項不滿意而扣分,值日班長須寫清失誤情況分析并登在《陽光日報》上。⑩當天學校召開班主任會或班干會,可代班主任或班干部參加會議(班主任或班干有事時)。

值周班長職責如下。①協調、指導、管理本周值日班長的工作。②關注本周學校值周扣分情況,提醒、指導值日班長改進工作。③根據學校每周主題確立本周本班強化主題。④總結本周班級管理情況,匯報經驗。

常務班長職責如下。①總管紀律、衛生、出勤、學習、體育、勞動、集體比賽、社會服務等各項活動。②帶領、指導值周班長、值日班長及其他班干工作。③督促檢查班干工作。對班干有任免權。④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組成班級法庭合議仲裁班級糾紛。⑤及時發現班級問題,向班主任匯報,采取措施改進班干工作。

(2)將“陽光誓約”細化為“陽光班一日常規八榮八恥”,讓學生知道每天每時每刻應該注意什么。

上課:以坐姿端正、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為榮,以歪頭斜腦、充耳不聞、講話動作為恥。

隊列:以應聲而立、隊列整齊、快速肅靜為榮,以行動散漫、推撞拉扯、交頭接耳為恥。

兩操:以反應迅捷、動作標準、追求完美為榮,以動作遲緩、裝模作樣、半途而廢為恥。

儀表:以身材挺拔、佩戴整齊、大方得體為榮,以嬉皮笑臉、佩戴不整、打扮低俗為恥。

課間:以輕言細語、休養身心、彬彬有禮為榮,以大呼小叫、橫沖直撞、粗言穢語為恥。

晨(午)讀:以大聲誦讀、積極進取、博聞強記為榮,以無所事事、閑聊打鬧、有口無心為恥。

愛心:以愛惜公物、關愛同學、愛護自己為榮,以踐踏公物、污辱同學、膽大妄為為恥。

教室:以桌椅整齊、全天保潔、環境安靜為榮,以亂扔亂吐、桌椅散亂、制造噪音為恥。

(3)討論并通過“陽光班加減分條例”,進一步規范化管理。

①職責完成得好,加1分/次;逃避職責,減1分/次。

②為班級作貢獻,加1分/次;破壞班級,減1-5分/次。

③受表揚,加1-5分/次;挨批評,減1-5分/次。

④舉手1次,加1分;不認真聽課,減1分/次。

⑤作業認真,每科次加1分;作業不認真,每次減1-5分。

⑥晨讀、午讀讀書認真,加1分;晨讀、午讀不認真,減1分/次。

⑦課外閱讀,加1-10分/周;課外不閱讀,減1-10分/次。

⑧獲評陽光天使,加5分;被評為墮落天使,減5分。

⑨值日認真負責,加1分/次;值日不認真,減1-5分。

⑩守紀律,加1分/次;排隊講話、推擠、掉隊、越隊,減5分/次。

(4)細化值日分工表,實施責任承包制。讓每一個同學有事做,讓每一件事有人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5)公布獎分獎勵制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星期的陽光天使和墮落天使的評比活動。每個星期匯總班干部統計的有關學習、文明、守紀、衛生等方面的總分,前五名獲評陽光天使,后五名評為墮落天使,督促其進步。另外設計了豐富的精神獎勵制度。得10分的獎勵筆記本,得20分的獎勵表揚信,得50分的獎勵風采照,得70分的獎勵點播喜歡的歌曲,得100分的獎勵學校主任級領導簽發表揚信、合影,得120分的獎勵學校校長級領導親筆表揚信、合影,得150分的獎勵“這就是我”電子相冊,得200分的獎勵點播自己喜歡的電影或校園拍攝“真我風采”。

班主任都知道獎勵對于學生自我改正的促進作用,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多以物質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的影響力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及獎勵次數的增加變得越來越微弱。文化型班級不僅注重對學生的獎勵,而且注重獎勵的文化性,這對學生的影響比物質獎勵更加長遠。

(6)設置班級法庭。針對學生容易發生矛盾的情況,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主題文化構建,每月一種主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微笑主題,讓學生學會微笑著面對同學、面對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然后設置班級模擬法庭,調解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建立良好的班級輿論導向。

3.文化氛圍的構建

(1)格言墻。征集學生喜歡的格言,予以張貼。

篇9

班組是企業最基礎的生產單元,安全文化的建設都是由一個個班組來實現與發展的,作為最小生產單元的班組,企業的班組要千方百計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與技術規程,以制度管控職工操作行為科學化,從法律的高度約束職工的操作生產動作,同時不斷在安全生產中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安全,逐漸形成具有班組特色的安全文化。班組長是安全生產的領頭人,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現場管理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而現場管理的成敗要靠班組長來實現。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來說,班組長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低的,他們在一線掌握著工作分配權、獎金分配權等,相比較而言,班組長說話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執行力。班組長的工作到位了,員工干起活來就踏實,安全這根弦就能夠牢牢繃緊,處處按章作業,給員工做出榜樣。而要搞好現場管理,就要充分發揮班組長安全管理的職能,把“關愛生命、關注安全”落到實處,大力開展反違章和習慣性違章活動,強化“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意識,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二、強化職工安全培訓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需要職工具備過硬的安全理論和實踐素質,沒有過硬的自身素質,安全生產就是一句空話。而要提高班組職工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安全素質,就必須加強每一個班組成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提高他們辨別隱患、識別問題的思考力和執行力。要對班組長加強安全知識和意識教育的培訓,通過教育,使其改變原來重生產、輕安全的思維方式,弄清安全與生產的關系,現場管理與安全的關系,轉變思想、提高認識;要加強對班組長的考核和管理,要經常不斷地嚴格考核班組長的安全工作情況,樹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好的宣傳表彰,差的要嚴肅地進行批評幫助,給予處罰并督促改正和學習,著力提升班組長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溝通交流和開拓創新能力,以利于發揮班組長的安全管理職能,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督促一級的安全網絡格局。要因地制宜開展安全宣教培訓,體現培訓教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要著眼大局、著手細節、涵蓋全員、分開層次,把好操作安全關、技能關。要注重安全文化的宣傳,創造性開展安全文化氛圍營造,通過開展漫畫展、演講賽、寫心得等職工方便參與、參與度廣的形式,把安全宣傳工作作為生產工作的一部分,提高安全宣傳的針對性、有效性,將安全文化作為企業宣傳工作的組成部分,在安全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積極轉變職工思想

安全意識的強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要營造良好氛圍,筑牢班組文化建設平臺,管理者要多操心、會操心。隨著用人制度的改革,公司大量使用協議工,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安全問題在一些人心中成了“年三十打兔子,有它沒它都過年”。有些安全問題不是說幾句話,開幾次會就能解決;重視安全就要反復講、多次說,改變員工中“有章不循,將習慣當標準”的陋習,不斷探索有效溝通的方法,激發職工干事創業激情,凝聚職工投身安全生產的智慧。

企業的基層班組長應該從企業的戰略和長遠利益出發,審視所在班組的安全文化建設,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理順安全管理流程,以科學的理論引導人,以先進的案例激勵人,避免職工出現因循守舊、麻痹大意、經驗主義等思潮在班組中泛濫并長期生存,而影響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向制度化、體系化、完善化與整體化發展。要讓職工清醒地認識到安全文化建設的長期性,不斷從生產實踐中總結與歸納,逐步完善安全思想,以確保安全文化建設能持續有效地進行。

其次是強化班組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逐步實現“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使安全是“員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以優秀的制度文化為班組安全管理提供組織保障和科學引導,充分發揮黨員和骨干的帶頭作用,樹立學習是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理念;樹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本著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突出學以致用,讓員工明白安全知識為自己而學,杜絕三違。

篇10

1.“六型”班組建設的特點

“六型”班組建設,作為現代班組建設管理方法,具有更加科學合理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①創建學習型班組,倡導職工崗位讀書、崗位互學,創新群眾性學習活動載體,通過學習改變職工的心智模式,樹立系統思考、終身學習的新理念,實現知識共享,真正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②創建技能型班組,以技術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為載體,引導職工鉆研技術,展示職工技能,激發職工潛能,加快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職工的技術能力與攻關能力。③創建創新型班組,通過在班組中開展先進操作法、絕招絕技活動,進行技術創新,樹立職工的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提升班組的創新能力。④創建質量型班組,加強班組質量安全教育,提升班組質量安全意識,以質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產,創造優質產品。⑤創建精益型班組,開展精益改進活動,提高效率、效能、效果和效益。⑥創建和諧型班組,以班務公開、思想溝通會、班前會等多種民主活動形式為載體,培育講團結、講民主、講大局,互助、友愛、感恩、快樂的和諧理念,打造和諧班組。“六型”班組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管理機制創新,特別是集團文化建設的緊密融合,適應集團公司戰略轉型和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六型”班組健康發展。

2.“六型”班組建設是集團文化落地的有效載體

“六型”班組建設之所以成為集團文化的有效載體,這與其建設工作的科學定位有關。“六型”班組建設的定位是:強化以生產班組為單元的管理工作,提升班組基礎管理水平,構建具有本集團文化特色的現代“六型”班組體系。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建設適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的職工隊伍。創造具有凝聚力、親和力的班組文化。營造快樂學習、快樂工作的良好環境,提升企業向心力。

“六型”班組建設,公司制定了企業、廠、班組三級管理職責、達標要求與考核檢查、評比獎勵辦法;明確了班組開展“文化素質達標、技能水平達標、創新創效達標、質量安全達標、精益管理達標、和諧民主達標”的六達標建設標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作體系。鑒于上述原因,“六型”班組應當成為集團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并能促進集團文化直接而有效的落地。

二、只有依托并致力于“六型”班組建設,才能全面促進集團文化落地

集團文化的一切建設工作離不開班組建設工作這個基礎,一旦離開了這個基礎,集團文化建設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集團文化建設只有緊緊依托“六型”班組建設活動這個有效載體,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

(一)強化基礎建設,確保班組建設與集團文化建設同步發展

1.抓好“三基”建設,為集團文化落地提供源動力

一是基礎建設。中航工業沈飛建立了“六型”班組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制度保障體系、考核評價體系,把“六型”班組建設的目標落實到基層;把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程序、考核納入到班組的基礎管理之中,實行同步實施、同步落實、同步考核、同步推進的“四同步”管理手段;以“六型”班組建設為目標,制定了“六型”班組建設的考核評價標準。

二是基層建設。企業的基層單位和班組是“六型”班組建設的具體實施者。中航工業沈飛每年制定“六型”班組建設活動方案,對“六型”班組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加大對班組長的培訓力度;指導班組和職工利用班前早會進行團隊學習、質量案例分析、精益改進。開展了班組職工論壇、心得演講、溝通交流、技術比武、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營造了班組開放學習、知識共享的和諧氛圍,使班組與職工為實現共同愿景持續改進,形成自我設計、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長效機制。

三是基本功建設。班組建設作為企業的一項系統工程,要不斷研究和探索適應本企業情況的班組建設方式、方法,并要針對班組建設中的問題進行學習研討。

創建“六型”班組,抓好“三基”建設,從內容上看,它詮釋了集團文化要素,豐富的管理內涵,體現了獨具特色的集團文化。從建設元素上看,更體現了時代特征,提升了文化的軟實力,為集團文化建設提供了源動力。

2在“六型”班組建設中強化“三個結合”,為集團文化落地搭建平臺

一是將“六型”班組建設與創建學習型班組相結合,提升班組建設的整體水平。“六型”班組建設不是“另搞一套”,是班組建設的一種全新探索與實踐,重在引導與教育。而創建學習型班組的落腳點是提高班組建設的整體水平,是班組自主管理能力的再提升。“六型”班組建設也正是在創建學習型班組的基礎上,達到一種新的境界和高度。創建學習型班組是“六型”班組建設的基礎,也使集團文化在學習型班組中得到延伸。

二是將“六型”班組建設與職工素質工程相結合,提升班組職工的綜合素質。沈飛集團公司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品牌建設,注重培養班組與職工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關注班組與職工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綜合素質提升,重視班組與職工的團隊學習和知識共享。“六型”班組建設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提高職工隊伍綜合素質,使其更快、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企業需求,更好地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的作用,從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它倡導職工終身學習,增長知識,提高素質,是時代對新時期班組建設的具體要求,也是集團文化建設發展的現實要求。

三是將“六型”班組建設與創建職工小家相結合,提升班組的自主管理水平。沈飛集團公司在“六型”班組建設中,努力暢通民主管理渠道,強化班組職工民主管理意識,將以往單純執行性管理“職能”的一維概念,上升到以促進并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為目的的多維概念,更強調班組管理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實現班組建設與建家活動的有機結合,有助于優化班組的人際關系,營造“職工之家”的和諧氛圍,讓職工在工作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更好工作。

3.在“六型”班組建設中,強化“三個保障”,為集團文化落地提供支撐

一是建立組織保障機制,實現班組建設領導有力。沈飛集團公司組建了各個層面的“六型”班組建設指導小組,加強了對“六型”班組建設的領導,形成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主抓、部門配合的長效機制。在注重對“六型”班組建設進行分類指導的同時,按照“六型”班組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全面開展了創建“六型”班組的競賽活動。制定了相應的考評獎勵辦法。成立了“六型”班組長促進會。這些組織保障體制的建立,為深化“六型”班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機制,實現班組可視化管理。為了保證“六型”班組建設活動在企業全面推進,中航工業沈飛嚴格制定《“六型”班組建設的考核標準》,按其考核標準建立了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統一制作《創建“六型”班組園地》看板,為職工編印包含學習型組織理論、趣味哲學、案例集錦、經典故事等內容的《員工學習效率手冊》,實現了職工學習的系統化。班組每季度要按照《“六型”班組建設考核檔案》的具體要求進行自主管理、自我考核、自我評價。各基層單位每半年,按照“六型”班組評價指標對班組進行考核、檢查,公司每年度按照“六型”班組考核評價標準對班組進行考核驗收,形成了三級網絡考核評價體系,為深化“六型”班組建設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是建立了激勵保障機制,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共同發展。中航工業沈飛為了鼓勵職工成長,推進“六型”班組創建活動,加大了獎勵力度,對達到“六型”班組考核標準的班組進行年度獎勵,對于優秀班組長和優秀職工做到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待遇,成長上給機遇。拓寬了知識型、技能型、專家型人才成長渠道,形成了上下互動的激勵機制,在企業發展中讓職工得到實惠,為深化“六型”班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激勵機制保障。

(二)搞好“六型”班組建設,能全面地實現集團文化建設目標

中航工業沈飛在“六型”班組建設的路上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有開拓的艱辛,也有成功的喜悅。成功之處在于只有班組建設成為集團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集團文化才能落地,才能實現集團文化在企業中的建設目標,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1.“六型”班組建設使職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幾年來,中航工業沈飛以“創爭”活動為載體,確立了“素質維權”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工程,提升了班組團隊學習力,提高了職工的崗位操作技能。通過創建“六型”班組,企業、班組和職工的學習力、創新力、凝聚力明顯增強,中航工業沈飛近幾年連續獲得全國、遼寧省、沈陽市“學習型組織標兵單位”,并獲全國、遼寧省、沈陽市的“五一勞動獎狀”。把“六型”班組建設納入到集團戰略管理之中,促進集團文化落地、落在班組,為集團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后勁。

2.“六型”班組建設使企業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江安县| 阳春市| 久治县| 高台县| 康平县| 荔波县| 江孜县| 临高县| 鄯善县| 朝阳市| 汕尾市| 松原市| 嘉兴市| 华容县| 荔波县| 普安县| 大丰市| 商城县| 封开县| 延安市| 麟游县| 长阳| 洞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溧阳市| 百色市| 定边县| 三河市| 南开区| 博野县| 关岭| 英吉沙县| 麦盖提县| 剑河县| 泰安市| 泗洪县| 德清县| 大港区| 石渠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