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建筑施工企業經營方式模板(10篇)

時間:2023-07-06 16:11: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建筑施工企業經營方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017-02

當前,建筑業市場不斷擴大,國家也增加了很多基礎項目的建設,這就給廣大的中小建筑施工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發展空間。建筑企業在給自身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隨著中國建筑企業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和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小建筑施工企業也正在面臨著日益增大的經營風險。而中小型的建筑企業由于根基小,消化和吸收風險所帶給企業損失的能力有限。如本人曾經工作過的一個小型的建筑公司,由于規模較小,面臨了融資難、承攬工程項目的中標率差的風險,造成了才能過低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導致了最終被兼并的結局。因此,中小型的建筑施工企業想要立足于市場,更應該了解在經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可以提前根據預測到的風險建立預警機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以減少風險的發生。本文對中小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經營風險做一下淺析。

一、中小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經營風險的主要表現

(一)招攬工程項目的風險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業要生存發展,首先要能夠承攬到工程項目,沒有較大的工程項目作為支撐的企業,無法長期立足于建筑市場。預測承攬工程項目風險又主要分為下面兩種:

1.合同風險。大多數的中小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者和項目施工管理者的風險意識不強,對合同中給企業帶來的潛在風險評估不足。中小建筑企業躋身于激烈的、不規范的建筑業市場的競爭中,為了企業的生存急于招攬工程,在與業主簽訂合同時,沒有及時發現合同中可能存在的不利自己的條款所造成的風險;或者有些中小建筑企業為了拿下工程,對合同中存在顯失公平的條款卻不及時予以回避,而造成合同可能無法完全履行的風險。

2.投標風險。投標是中小建筑施工企業承攬工程的主要手段,企業在投標過程中需要在價格、技術、質量和工期等方面對業主做出承諾,存在不中標風險和中標風險。如果不中標,施工企業將損失為了投標而購買標書等發生的一系列費用;而中標則要準備承擔整個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風險。

(二)資源管理風險

1.人力資源管理風險。中小型建筑施工企業由于管理上不是很規范,存在著人員配置不合理、人員層次低、施工隊伍不穩定等的因素,在進行施工時,因為施工環境惡劣,所雇傭的施工隊的人員里會出現不穩定和人員離失的現象,造成工程項目的管理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邊組織施工,一邊還要招攬施工人員,給施工進度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2.財力資源管理風險。中小建筑企業的財力資源風險,主要以資金管理風險為核心。施工企業由于資金緊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約著建筑施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資金管理風險中主要有墊資風險和注入履約保證金過大的風險。在近年來,施工墊資和注入履約保證金被作為一種普遍手段,成為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隊伍實力的重要條件。施工企業為了在建筑市場占領一席之地,往往會到處拆借資金,從而增加了資金管理的風險。

3.物力資源管理風險。由于有的工程項目資金存在不到位的情形,或者還有惡意拖欠工程款的,這就使有的中小建筑施工企業無法按著自己預訂的計劃,在建材市場價格波動前做好所需材料購進合同的簽訂完成,由此可能造成了材料成本加大和不能及時采購材料影響工期的風險。

(三)施工安全管理風險

目前,大多中小建筑企業在安全方面盲目投入和資源浪費現象普遍存在,但對施工現場行之有效的實施監管力度并不是很大,由此引發了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增加了建筑企業的安全風險。

二、中小建筑施工企業防范和控制風險的措施

(一)注重投標環節的風險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決策過程中,管理層應該提前做好預測工作,一是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去施工地了解當地的施工環境,做好事前的風險預測工作,以便管理層預先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做好投標前的準備工作;二是對招標文件、設計圖紙、工程質量、合同訂立條款以及工程量清單所潛藏的經營風險,都要做認真、仔細的分析,研究出詳盡的招標策略,以減少合同簽訂后的風險;三是及時掌握市場上的要素價格變動,能夠在招標報價時準確合理,減少風險的潛在因素;四是建筑施工企業要與業主搞好緊密合作的關系,提前了解業主的資信情況,業主風險往往是施工企業經營生產中的一個重要風險,一定要在投標前期承接施工項目以前進行認真細致的考察和調研,使企業能夠對以此帶來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強對資源管理風險的具體手段

1.強化勞務施工隊的計劃管理,降低勞務風險。中小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必須要以專業施工隊為主,有計劃的對施工隊人員的配置是否穩定,人員技術是否多元化,能否應對所要施工的工程項目的需要做認真細致的了解,沒有好的施工隊合作,對工程的質量、工期進度都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選擇有能力的專業勞動力分包企業,實現合理的風險轉移,可以降低以此帶來的風險。

2.加強資金監管,減少施工墊資的風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業主即建設單位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施工企業墊資的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而施工企業為了生存急于承攬工程項目,通常會違心地進行墊資施工和提前交納大量的履約保證金,再根據施工進度去索要工程款,又會引發工程款被業主或建設單位長期拖欠不付等因素,以致于不少施工企業最終被拖垮倒閉。中小建筑施工企業為了避免施工墊資風險所導致的拖欠款等惡性循環的隱患,企業對新上的工程項目,原則上不準墊資施工;對個別工程項目因維護企業信譽,并且建設單位有明確要求需要墊資施工的,必須要有具備擔保資格的建設單位進行擔保,以降低墊資帶給企業的風險。而對于保證金這一塊,企業要落實專人負責,根據招標文件或施工合同中規定的返還方式和時間加緊催收,明確責任人,確保款項按期收回,避免造成企業的資金損失。

3.對物力要素風險的規避措施。一是在投標或簽訂合同的時候,就應該把市場價格波動因素考慮進去,減少因建材市場價格不穩定帶給企業的風險;二是施工企業對設備的購置、租賃等制定嚴格規范的制度,做好購置和租賃的支出計劃、現場使用和維護責任到人的監管機制、工程完工后的保管和租賃期到了的及時歸還制度,強化管理,避免造成浪費損失。

篇2

建筑施工行業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影響重大,其關乎著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加關乎著人們的安居樂業,同時還帶動著其他行業的進步。“營改增”制度的實行必將涉及到眾多方便,建筑行業也同樣不可避免。在建筑行業進行“營改增”賦稅制度調整,能夠減輕建筑行業的賦稅壓力,能夠提高其利潤空進,能夠通過國家完稅制度的積極響應達到建筑行業收入的穩步增長,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因此,探究“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并尋找積極有效對策對該賦稅制度予以應對應當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也應當引起相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

一、“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意義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建立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與其他領域的應用不同,其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完善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效應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營增改”的實行是新時代企業發展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要順應潮流發展,改善以往的傳統管理模式,與當前的“營改增”賦稅制度有效連接在一起,從而讓自身能夠順應時展的需要,能夠在新時代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其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實行主要目的是給企業減輕稅收負擔,降低企業征稅,為企業提升競爭力與技術創新打下基礎。營改增新稅改政策的實行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又促進了企業經營模式的發展,對企業經濟結構進行了調整,這就促使建筑施工企業逐步完善自身體制和管理水平,增加了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第三,營改增稅制改革使得建筑行業在采購材料時利用獲得的發票來抵扣進項稅,使得企業的稅收繳納和清算工作更加規范和嚴謹,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企業在稅收和成本上的負擔是企業有更多的精力和經濟來發展企業。同時,也能夠讓國家對于建筑行業的進出項予以更好地掌控,便于對建筑行業整體質量的把控。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

(一)對建筑企業稅負產生的影響

對于建筑施工行業來說,建筑施工過程中采購材料所繳納的稅收在整個稅收機制中占據著大部分數額,建筑施工企業在材料的采購前后均需承擔一部分稅收,致使材料價格的混亂。營改增政策的實行避免了這種重復征收稅額現象的產生,降低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新稅改政策對企業稅收明顯降低,減少了企業經營中出現的稅收不規范現象,如虛假發票等,使稅收機制更加合理和完善。對于稅收制度的完善,能夠讓建筑施工行業的整體運行更加規范,能夠讓建筑施工企業的行為更加合法、合理。

(二)對建筑施工企業規模影響

“營改增”制度在建筑施工領域的應用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賦稅壓力,提升了企業利潤空間。“營改增”之后企業的機械稅收可以進行抵扣,這樣企業便可以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達到技術能力的提升,能夠從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減少企業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同時,因為設備的引進,有效節省了成本的支出,對于企業利潤空間的增加起到極大地推動作用。

營改增項目開始之后,由于稅收和稅率的變化,企業在發票的管理上更加詳細、準確,確保避免漏稅、虛開發票現象的發生,明顯的降低了企業稅收負擔,增值稅稅率的降低給企業節省了很大一部分活動基金,資金鏈上的可用資源增多,優化了企業內部的運作情況,促進了企業規模的發展、變強,加快了產業鏈間的相互融合。

(三)“營改增”對施工企業內部管理的影響

施工企業實行后,根據其優惠的稅收政策,企業會依照自身實際逐漸調整發展戰略,由原始的制造、生產逐步轉化為集制造、服務為一體的企業,如企業可將人力資源外包出去,以抵扣進項稅額,增加了企業的運轉能力。并且企業對原有的財務制度要進行相應的更改和調整,整理后的財務管理制度更加嚴謹詳細,更加便于對新稅收機制的管理。

由于“營改增”改革帶來的稅收資金變化,企業資產結構和現金流量必然發生變化,企業應該對現有的資金管理進行重新整理,并重新制定發展發現,將資金分配到利于促進公司發展的項目上,以適應企業新形勢的需要。“營改增”在建筑施工企業推行之后,采購的發票與進項稅抵扣,降低了采購成本,促進了施工企業對施工設備的更新,推動了施工企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施工工藝的革新。

“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實行同時也對建筑施工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其需要注重人才的引進,需要財務人員對相關的施工項目有所了解,尤其對于其管理流程更加要深入認識,通過自身的專業財務知識,最新的稅收政策等了解,對公司的財務稅收予以規劃和建設。施工企業只有通過對財務人才的重視,來達到財務新制度的構建。

(四)“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營改增”將稅負進行了轉移,減少了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時產生的成本。當前施工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而“營改增”能幫助企業提高利潤水平,這樣企業就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應用在增加企業競爭力上,比如,通過對先進設備的引進,促進企業對施工技術的革新,提高施工水平,從而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對施工企業競爭力的增強,也是對我國綜合國力增強的一種方式,對于促進國家建設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的積極應對措施

(一)強化合同管理,完善進項稅額抵扣環節的管理

營改增”的稅收機制中,通過進項稅和采購所使用的發票進行抵扣,可有效降低稅收金額,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因此強化合同管理、完善進項稅額抵扣緩解的管理至關重要。通過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流程,對供應商是否具備增值稅納稅人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合同上的材料供應、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發的時間等進行詳細的要求,明確規定材料供應方面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時間,避免出現企業無法及時抵扣進項稅的情況產生。并且施工企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應商管理信息系統,對納稅資格是否完備、信譽是否可靠進行評價和篩選,對資格完好且物美價廉的供應商優先合作,對無法及時取得進項稅發票的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和排除,查因堵漏,配合相應的獎懲機制,保證進項稅抵扣環節的正常進行以盡量減少企業損失。

(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規范企業經營方式

為了積極應對“營改增”體系,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規范企業經營方式。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由于自身資質低的原因,采用掛靠在具備資質的法人單位進行投標,這種管理模式具有較為明顯的缺陷,“營改增”后這種管理模式密林了極大的挑戰。通過集團公司統一承攬,然后對子公司進行分配任務,分別進行施工的管理模式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來適應新的政策,以便于隨手的同意管理,便于進項稅與增值稅的相互抵扣。成立利潤中心后,對利潤進行同意核算,各參建子公司不需要進行獨立核算,只負責參建施工,最后共享所獲得的利潤,這樣不僅降低了子公司的工作難度,更便于對營改增的管理和適應,是公司的內部管理和經營方式更加合理、更加規范。

(三)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營改增稅收的計算相對于舊體制要更加復雜、多種類,這就要求企業應加大會計人員培訓力度,著力培養財務核算對稅收管理的細化與規范化能力,使會計人員能夠更加準確、高效地核算進項、銷項等稅額,并對稅收項目進行詳細的整理和陳列,使統計情況一目了然。如果企業發生混業經營的現象,對公司的財務帶來的影響較為明顯,會計對其核算時要注意詳細整理分類,按不同的經營項目分別核算并做詳細列表,避免由于核算失誤產生較高的稅率,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四)做好稅收籌劃,建立獎懲機制

順應時代的發展,制定符合“營改增”的稅收籌劃對于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企業應做好營改增的稅收籌劃,設立專職崗位,定職、定責、定目標,通過階梯目標的實現達到完整目標的完成。其次,建筑企業還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量化、細化考核指標,對能充分研究利用國家政策,給企業稅收減負貢獻突出人員予以重獎,鼓勵先進。通過檢查、測算、評估,建立相關問責機制,嚴控稅收風險。

(五)培養稅務人才,加強納稅籌劃,減輕企業稅負

“營改增”后企業的稅收籌劃尤為重要,如何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政策進行合理避稅、節稅。節省生產成本,合理合法的降低企業稅負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公司應注重培養優秀的稅務人才以加強納稅籌劃,減輕企業稅負。因此企業要加強財會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以滿足優秀的財務人員的需求,培養出一批思想素質高、業務水平過硬的財會隊伍對公司的管理至關重要。企業可以采取對增值稅知識的宣講,來提高員工在采購材料、建設施工環節等方面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意識,使財務管理人員可以準確、高效的處理稅收方面的問題,確保在營改增改革后對新體制熟練掌握和管理,從而通過合理的納稅籌劃達到減輕企業稅負的目的。

四、結語

隨著建筑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國家“營改增”政策的實行,能夠更好地推動國家建筑行業的進步和發展,能夠減少建筑企業的賦稅壓力,提升建筑行業的利潤空間,也能夠讓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獲得更好的提升。因此,建筑企業要積極研究國家“營改增”政策,對“營改增”的相關要求給予貫徹實施,不僅讓我國的賦稅制度得以平穩過渡,而且讓自身企業的發展邁向一個新的高度,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暉.探究“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其對策[J].財政監督,2014,05:65-67.

[2]姜濤.淺談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建筑施工,2013,06:557-560.

[3]毛葉.淺議“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會計,2016,01:24-25.

篇3

Abstract:Af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formed.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ownerships and different scal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will become more obvious, its business scope boundary contour will gradually clear, enterprises of all types of market division of labour will gradually clear, enterprise class distinction clea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start from the brand construction, make good use of tale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arketing;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27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2011年至2012年,我國經濟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個調整型增長期,深刻的結構調整過程才剛剛開始。預計2013年GDP增長7.5%左右,物價增幅繼續放慢,但結構調整過程將有所加快,即呈現“增長放慢、結構調整加快”的新型發展特征。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保持“一穩一積極”的總基調。未來幾年,經濟均處于調整期,增長放慢但結構調整過程會加快,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特征。

今后幾年,我國經濟增長估計在6%~8%運行,CPI和PPI的增長也會較慢,這將使許多產業和企業效益繼續惡化,意味著結構調整的動力增強。預計2013~2015年將是許多企業兼并重組的大好時機,許多落后的產能將被淘汰,效益差的企業將會破產或被兼并,打破行政壟斷,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加快國有資本從競爭性行業(包括戰略性競爭行業)退出,鼓勵民營資本加大對戰略性競爭性行業投資,使民營資本做大做強,成為創造產業新優勢的重要力量。

經過近十年來的飛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各類所有制和不同規模企業的經營模式的差異性將表現得更為明顯,大型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將加速推進多元化的經營方式,以經營和股份結構調整為核心,非建筑業產值將在企業經營中逐步占有主要地位;中小型民營建筑施工企業仍將以延續目前的經營方式為主,力爭擴大產值規模并獲得更高一級別的資質,同時聚焦專業細分化以求占有局部的優勢;大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仍將維持目前的發展方向,以建筑業為基本發展領域,進一步鞏固在各自專業領域的壟斷地位,朝更加專業化高技術化的方向發展;而以地方國有為主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業,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其經營方式將不得不向民營建筑企業經營方式靠攏。

基于未來的環境和發展趨勢,建筑施工企業在2013年及隨后的2-3年里,該如何明確各自的發展思路呢?筆者認為,建筑企業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速建筑施工企業良性快速發展。

一、品牌建設是建筑施工企業市場營銷的關鍵。

建筑企業的品牌意識包括:一是品牌的理性意識。它包括對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水平、管理水平、營銷水平、科技水平、競爭能力的全面體現,這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同時,品牌也是建筑企業通過工程、產品或客戶服務給予業主或客戶的一項重要承諾,作為聯系建筑企業與業主、與客戶的無形紐帶,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市場的權力和商業利潤,決定著建筑企業的發展的方向。二是品牌的市場意識。動態的市場,變化的業主,很難使建筑企業與各行各業的業主進行更為詳細的互相了解。建筑工程也不是社會大眾消費的固定產品,因其工程項目投入大,工期長、風險高,不可能象工業產品一樣,用一個試試,先干一個看看。建筑企業要想得到市場和用戶認可,品牌就成為客戶進行判斷和確定是否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的重要因素。三是品牌的競爭意識。品牌就是信譽,就是形象,就是占有率,就是市場。四是品牌的資產意識。目前,中國建筑企業品牌化發展剛剛起步,近年來人們已經把品牌當作戰略資源,當作影響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當作企業的重要資產,這個資產是無形的,它包括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影響力、客戶對品牌的認同度等。

二、探尋適合企業自身發展之路。

管理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管理理念不存在地方差異,但每個企業的發展都不會一樣。管理有許多固定的程序模式,但事實上真正的管理是無定律的,要想使企業發展壯大,必須把管理的科學與藝術職能相結合,做到科學管理,合作雙贏,同時要正確處理公司與項目部之間共同發展的辯證關系,走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特色之路。目前,由于一方面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國際國內金融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投資變化,可能會影響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從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以及經營模式來看,企業需要對自身進行把脈,找到企業生存的主動脈,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的調研及實踐,才能得出正確的方向。

在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建筑企業走哪條路適合發展,是否走這條路,怎么走,能走多遠,是受市場經濟規律以及企業所面臨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有探索出能適應市場環境、符合市場經濟行為的經營方式,企業才能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壯大。

篇4

隨著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多年的發展,建筑施工企業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對于現代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其經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施工企業的想要進行盈利的關鍵點在于做好工程的造價管理。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施工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傳統的造價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施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相應的地位,就要進行相應管理模式的改革,要將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轉變為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模式,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最大程度上獲得經濟效益。

1建筑施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現狀

建筑施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是現代建筑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現代建筑施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是以現代的經濟環境以及新型的管理理念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戰略成本管理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構建起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和方法,才能通過戰略成本管理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但是長久以來,建筑施工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限制,雖然有些企業制定的戰略成本管理方案可以降低實施成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缺乏競爭力,也對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利。

同時,我國很多的建筑施工企業對于企業自主經營、自我約束的意識不強,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成本管理理念較薄弱,不符合現代施工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現階段的情況為:

(1)施工企業較重視工程建設情況但是輕視具體的管理問題;

    (2)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都在于施工過程當中,但是對于工程的研發、資本運營、企業人力資源、企業文化以及情感投資等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

    (3)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往往在于企業內部,缺少對于相關競爭對手的分析;

    (4)對于企業的成本戰略定位出現偏差或者含糊不清的狀況;

    (5)施工企業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面較窄。

2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但是建筑施工企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不符合現代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問題主要包括:

2.1產業結構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建筑行業還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的集中度較低的情況,這就造成了建筑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大都是低水平的競爭,也比較容易造成過度競爭的情況。之所以造成建筑行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行業中不同體量的企業分布不均勻,其中大型或者特大型建筑企業數量遠遠多于小型企業數量,造成了不合理的組織結構體系。在建筑行業內,不同體量的企業分工不合理,沒有很好的區分重點關注區域,造成了同質的競爭,使得相似量級的企業之間競爭越發激烈。

2.2市場多元化發展的問題

傳統的建筑行業市場,投資方往往都是單一的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很少參與。但是隨著建筑行業市場上的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必然就需要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到建筑行業中來。隨著多年的發展,建筑行業的投資主體不再是單一的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的參與更加促進建筑行業多元化發展要求。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客戶多元化的需要。另外一方面,經營的具有差異性的同時要注意控制實現差異經營的成本問題,目的就在于要用差異化的經營方式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同時,客戶對于建筑行業的實體需求之外,對于相關服務的質量以及服務標準的進一步也需要企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來對待。

2.3成本競爭集中化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成本方面,整體上表現出成本競爭集中化的趨勢,成本競爭已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競爭的關鍵點。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相關的法律制度和監督機制也逐漸完善。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客戶重點考察的因素(包括:質量、工期、資金、相關技術保證以及安全性)是企業發展首先要滿足的,企業的差異性經營戰略也要得到客戶的認可,之后成本以及價格因素才是客戶需要考慮的因素。企業成本的管理水平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表現形式。

    3建筑施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思路

    建筑施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是具有多層次的,主要包括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長期目標)、單位工程目標、分部工程目標以及分項工程目標等。這些目標的制定要符合企業整體戰略成本管理的思路。

(1)分析判斷建筑施工行業當前所處的競爭狀態,進而制定施工企業的成本戰略;

    (2)認真分析施工企業內外部所處的環境。對施工企業內部來說,要分析判斷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以及核心的競爭力,對施工企業外部來說,要分析判斷企業所在行業的地位、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市場的整體環境,進而制定企業的成本戰略;

    (3)在施工企業長期的總體戰略確定后,以此戰略為中心制定相應的企業財務及成本戰略。

4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解決措施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要想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采用戰略成本管理是比較好的途徑。具體分析包括如下幾點:

4.1明確企業戰略定位,優化產業結構

所謂的戰略定位分析就是從行業角度、市場角度以及戰略的角度來制定企業相應的市場競爭戰略,同時要制定有關的成本管理策略。在企業總體的發展戰略確定之后,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對于具體產品的分析、對于企業自身所具有的優勢以及劣勢分析來確定企業的競爭性戰略。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重點關注的往往是成本的領先戰略,要想達成此戰略的目的,就需要施工企業按照自身的特點以及企業階段性所處的環境,同時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目的,進行準確的分析以及判斷競爭對手企業在具體實施中的成本情況,進而確定成本目標,在多方面(例如:研發能力、項目設計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售后等方面)降低企業的實施成本,最終要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低于競爭對手。要通過整合優化企業內部及外部相關的價值鏈使企業一直保持成本領先的優勢,這樣才可確保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4.2應用價值鏈分析,提升企業競爭力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企業的基本價值鏈可以具體分為企業的基燦性活動以及企業的支持性活動。為了使相關管理人員對于企業成本控制方面的每個環節做到充分的了解,可以通過將設計單位價值鏈以及施工單位價值鏈進行一定的整合,從而形成新型的總承包模式的價值鏈。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對于價值鏈的整合來提供總承包的模式,這樣可以提供比單獨施工單位以及單獨設計單位更加廣泛的產品類型以及服務質量,可以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改善與上下游企業關系的方式來改善建筑施工企業的價值鏈,例如:優化與上游建材供應商以及設備供應商的關系可以保證建筑施工企業得到性價比較高的施工所用材料。

4.3通過戰略成本動因分析,控制企業成本

建筑施工企業的特征不同,所具有的戰略成本動因也不同。建筑施工企業在確定了相應的競爭戰略之后,就要及時的進行企業的成本動因分析。要從戰略的高度確定影響企業經營成本的因素,之后根據這些因素來確定降低成本的戰略途徑,進而為優化價值活動以及增強成本控制能力提供有效的措施,增強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戰略。企業要想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對成本動因分析找到影響企業成本的結構性動因以及執行性動因,控制成本動因、重組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

篇5

中圖分類號:F812.42;F426.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建筑施工領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在“營改增”政策頒布后,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在稅制統計方面進行深入的改革,以適應市場以及國家財政對于施工企業的要求

一、“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一)對統一稅收政策的不適應

“營改增”政策本質是稅費收繳方式與調整企業稅收結構的政策,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對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進行改良與創新,一方面提高企業財務核算的精準程度,另一方面,也為企業順應“營改增”政策的基本要求創造有利條件。另外,新稅收政策下,企業稅費的統計難度也有所增加。傳統的稅費核算體系中,企業只需要將全年總收入乘以5%既可得到稅費總額。然而新稅收政策下企業的增值稅率總共有6%、11%、13%、17%四個檔次,建筑施工企業由于企業規模不同、經營范圍、業務模式不同,所處在的增值稅率檔次也不同,增值稅率檔次的確定需要企業財務人員對企業自身的財務情況進行綜合且全面的考核。通常情況下,企業財務人員很難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業務模式進行準確的分類,使得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無法正確地選擇合適的稅率,造成企業在核算財務稅額的時候出現偏差。

(二)對現有業務的沖擊

當前“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已經開始在建筑施工企業全面實行,相關企業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改革稅費核算方式以適用新稅收政策的各項要求。許多企業也相對應地調整了自身的稅收籌劃工作并且為自己制定了適當的降稅減稅方案,這種作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盡量降低新稅收政策對建筑施工企業現有業務所造成的沖擊。新稅收政策下,企業原來的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生產活動的收入所得產生一定的擠壓,需要對以往的經營方式進行調整,以降低某一項業務所需要上繳的稅費,這種避稅方式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企業權對自己的業務模式與經營范圍進行調整,無論企業出于什么樣的動機。為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可以將稅負作用企業經營成本的一部分,減少納稅成本,增加現金流動性,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發票管理方式缺乏

“營改增”的稅收政策下,企業發票管理方式發展了明顯的變化,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將企業以往的舊稅種直接去除掉,利用新的會計核算方式來確定納稅總金額。通過情況下,增值稅與營業稅都是流轉稅制,但它們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核算形式。增值稅又屬于價外稅的一種,其處理方式為進項稅抵扣法,這種處理方式以企業對外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依據,然而房地產企業無法取得所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有時需要用普遍發票來替代增值稅發票,企業需要自行對這些普遍發票進行分類和記錄,以便以日后的稅費核算提供依據,這就生產了許多發票管理方面的問題。

(四)風險點的轉變

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點發生的明顯的變化,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根據企業風險點的變化作出適當的調整。企業財務人員需要深入學習新稅收政策下的會計核算方式,豐富自身的專業技能。

二、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財務管理措施

(一)強化財務人員培訓及財務核算能力

實施“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后,賬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進一步增加,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有關于“營改增”政策的學習,深入理解營改增政策的基本原理。財務管理部門要積極聯系國家稅務部門,關注稅收政策的新動向,轉變傳統的工作思路,通過開展稅務知識技能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核算能力。有條件的建筑施工企業還可以聘請專業的會計師講解“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基本要領和具體要求。另外,企業要不斷完善財務會計工作的考核機制,通過改良評估方案的方式來調動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部門的運行效率。

(二)關注稅收政策合理籌劃企業稅收

篇6

隨著我國建筑業市場化進程的深入和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建筑施工企業間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用市場化手段實現快速經營和管理創新的同時,都將不可避免地帶來經營風險。如何規避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這些風險成為全新課題。筆者經過認真的實踐論證,提出了以下的措施進行探討。

一、正確決策,把好項目“入口關”

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風險有多種,其中包括承攬工程的市場風險、資金風險、履行合同的信譽風險、經營糾紛中的法律風險等。為規避承攬工程的市場風險,把好項目“入口關”首先要對建筑項目出資人要有一個科學的分類。第一類是政府項目,即政府作為出資人;第二類是國有單位項目,即國有單位(或政府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機構)作為出資人;第三類是民營項目,即私人企業、民營開發商等作為出資人。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三類建筑項目,應該對其作嚴格的風險評估,對他們的信譽度、經營業績、項目本身的利益空間等,作準確的了解和分析。施工企業必須把項目內存的經營風險作為取舍項目的先決條件,把好項目的“入口關”,最大限度地防范承接任務的決策風險。

二、加強成本管理,消化低價中標模式下的讓利風險

施工企業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迅速適應建筑市場的環境變化,包括適應市場的價格要求。因此,施工企業應推行目標成本管理,以中標價扣除稅金后作為工程結算收入,再扣除目標利潤后確定目標成本。要及時編制施工圖預算和施工預算,依據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組織設計、現場條件、市場價格等,編制項目計劃成本。分部分項完工后,要及時進行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主要工、料、機和間接費的對比分析,檢查實際成本是否處于受控狀態。

三、科學分析,化解合同風險

合同風險是建筑市場經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產品,國家對建筑產品的制造有一系列特殊要求和規范標準,對建筑施工合同也有統一的格式和要求。目前建筑市場使用的合同文本仍然是建設部統一印制的“建筑施工合同”文本。盡管如此,建筑施工企業在合同正式簽訂前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評審,防止合同中的條款成為不利條款,把合同的隱患消滅在評審階段,從而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四、加強防范,把好法律訴訟風險關

(一)建立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一是健全法律事務機構。企業沒有設立總法律顧問的,也應當由領導分管法律事務。從組織上保證企業依法維權。二是有條件的應設立法律顧問機構。顧問機構應該由精通相關法律知識,了解并掌握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的人員組成,這樣對處理法律問題就能得心應手。三是加大普法力度。要有重點地抓好法律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經常組織有關人員參加訴訟案件開庭旁聽活動,借以提高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素質。

(二)建立企業法律事務人員參與機制。施工企業應把法律工作的重心從事后補救轉移到事前防范,加大法律咨詢論證的力度。為達此要求,務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由被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變。法律事務人員應根據企業各時期的特點和市場規則,就各項重大經濟活動依法論證并提出意見。二是參與企業經營運作的全過程,及時研究解決相關法律問題,避免和減少糾紛發生。三是強化制度,明確法律人員參與企業重大項目決策的方式和具體方法,實現法律參與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

五、加強自身技術隊伍建設,增強抵抗技術風險能力

(一) 施工企業要建立定期進行技術學習、交流的機制。要組織成立技術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收集行業中出現的新技術、工藝,并定期召集公司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要加強與其他同行的相互交流。另外企業要注重對自身技術人員的培養,特別是年輕技術人員,要讓他們有更多的接觸新技術的機會。同時也要注重引進既有豐富實踐工程經驗、又有扎實理論知識的高端人才,以充實自身的技術隊伍。

(二) 對于行業中新技術的出現,施工企業不能盲目跟風,要避免新技術不夠成熟或者是新技術過于復雜等因素對施工企業帶來損失。對于行業中的新技術一定要加強實驗,開始時可以應用在工程的局部,待積累一定經驗和技術更加成熟后再進行推廣。

六、 不斷完善承包體制,控制承包體制風險

(一) 要在總結實行承包體制以來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借鑒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制定完善包括承包責任制、承包風險抵押金制度、承包考核獎懲制度等在內一系列承包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徹底轉變“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

(二) 加強項目經理(承包人)隊伍建設,選擇有能力、講信用的項目經理進行項目承包,是落實承包責任制的關鍵。因此,要加強項目經理的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要建立項目經理業績考核制度和誠信檔案,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和誠信經營的氛圍。此外,企業還應大力引進有綜合素質較高、經濟實力較強的外部項目經理,以充實項目經理隊伍。雖然承包和對外經濟關系不同,不能通過法律來處理承包的合同關系,但只要企業與承包人雙方都講誠信,按合同辦事,共同維護承包合同的嚴肅性,那么,企業承包這種經營方式才能具有生命力,控

制或規避承包體制風險。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建筑施工企業 內部控制 管理措施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有效地實現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保證企業的財產完整,確保會計信息準確、及時,并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而采取的一系統內部監督、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對于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提高經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本文結合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一、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內部對內控理念認識不夠,缺乏良好的控制環境

目前,在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工作并不重視。盡管,其也設定了內部控制的各項環節,但是,卻并未真正地制定出相關的管理制度,而且,在執行過程中,也是“形式化”較為明顯。在利益最大化理念的引導下,當內部控制與經濟項目執行發生沖突時,部分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往往是“避讓”的一個。

(二) 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偏低

從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方式上來看,多以“粗放式經營”模式為主,而且,由上及下常常呈現出梳妝經營管理形式。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相對偏低。甚至在很多的施工現場,計算機的使用是很少見的。在建筑材料以及人員和財務分配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記錄,管理者很難通過信息系統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監管。

(三) 缺乏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

國內的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其管理思想還停留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施工隊”階段,管理者對國內外建筑市場往往并沒有進行過深入的調查,而對其中存在的各類經營風險亦是沒有過多的研究,所以,很難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形成高度的風險管理意識,進而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風險防范機制,以至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建筑施工企業很容易因為承接了一個具有潛在高風險的施工項目,而使得企業在經濟上以及社會信譽度上受到嚴重損失。

(四) 內控部門缺乏合理性,監管力度不足

科學、合理的內部監督與評估系統能夠有效地加強企業的監管質量,并為企業的決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目前的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并沒有成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很多內控工作都是由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兼職擔任。并且,很多審計工作都是以“事后處理”為主,事前預防以及事中管理卻是很難見到。這樣的內部控制模式,很難真正地起到內控作用,相關的風險發生率也是并未降低。

二、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改進措施

(一) 加強內部控制意識,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

建筑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要想真正地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單憑擴大規模,增加資本是不夠的,而且,這樣還容易帶來更多的經營問題。相對來講,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越發顯現,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做好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就要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有所增強。企業的管理者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意識,并將這種意識推送到全體職工身上,從而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要做到嚴格執行,將執行的效果由“形式”轉向“實質”。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才能夠讓各部門真正意識到內部控制的監管效力,才能夠嚴格遵循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嚴格律己,依規做事,逐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以及社會效益。

(二) 加強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嚴格制定風險評估與控制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尤其要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企業應建立嚴格有效的風險評估和控制系統,企業在承攬項目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發包方的信用、資質、手續、資金等進行充分的評價和調查,對于承攬的項目,應該搜集充分的信息,進行嚴格的預算管理。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擴張市場的進程中,應該對于市場進行充足的調查,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

(三) 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管

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保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使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及時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企業管理層能夠更好地做出決策,從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四) 加快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

加快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建設,推行集約化管理,對企業的機構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使各部門之間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從而實現對于企業施工項目的投入,成本和費用的有效控制。

三、結論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市場競爭程度的不斷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顯得越發重要,其對于構建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體系,推動建筑施工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業管理層一定要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措施,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從而保證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2)41-0042-02

1 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內容

1. 1 企業資金的籌集

現代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體現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現代企業主要表現為產權清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具有相對獨立的法人公司。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具體的出資人不會參與到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當中,企業的運行完全是按照企業成立時所設立的章程、約定開展相應的經營活動。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的具體經營者可以根據實際的經營情況合理的安排與運用資金。

(1)企業資本金籌集到位。資本金:一般由流動資金、固定資金其他資金組成,其載體必須是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等。

(2)生產過程中資金的籌集。在企業的正常生產中,資本金不能完全滿足生產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手段來籌措資金,而籌措資金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借、貸款或鼓勵職工參股。

1. 2 建筑施工企業其他自有資金的管理

(1)建筑施工企業其他自有資金主要有: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的利潤;折舊費用;應付賬款中內部債務項目的沉淀等。

(2)資本公積的來源:接受的投資數超過資本份額的部分,公司資產評估增值及接受捐贈資產的撥入,資金及應付賬款項目沉淀債務轉入的資金等。

(3)盈余公積的來源:公司獲得的利潤,通過合法分配的方式轉入的部分資金。

(4)未分配利潤:是稅后利潤分配留作期后處理的企業凈收益部分資金。

(5)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的利潤:資金來源,國家都有嚴格的規定,其運用也有明確的政策要求,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可以用于轉增公司的資本金,但轉增后的余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金的25%;若企業出現虧損時:可以運用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進行彌補。

(6)未分配利潤還可以按公司章程的規定,向公司股東分配紅利。

(7)折舊費是公司的固定資產原始價值的轉移,是企業的專項資金之一。其表現形式:可能是貨幣資金等其他流動資金或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必須是財稅部門認可的符合施工企業生產特點的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

(8)應付賬款中內部債務項目的沉淀等,是指應付職工福利費,應付教育經費,應付工會經費,應付住公積金,應付勞動保險費等科目的余額,是企業的內部債務。常常由于內部職工不知情,外部不相關,形成了企業的沉淀資金,這類資金在企業資金總額仍然占一定比例。某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用這部分資金添置了施工機械、設備,增加了企業活力,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但在經營中疏于對這部分資金的管理,使得這部分資金被企業的不良行為所侵蝕。如某市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改制前,賬面擁有應付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300多萬元。但到了該企業清算時,只剩了一組阿拉伯數字形態的不良資產。由此可見,企業內部的沉淀資金管理,也必須做到:加強核算,嚴格控制,確保安全。

1. 3 企業資金的投資管理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除了具有滿足自身經營活動的資金外,還有了一部分相對剩余的資金,如將這部分相對剩余的資金用到一定的投資項目或將能獲得比起自身更高的利潤。合法、合理的投資活動也是企業獲得財富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投資項目也是企業主營活動外獲得財富的最有效方式。有效的資金投資運作,常常可以為企業贏得豐厚的經濟利益。但如資金數額控制不好或投資項目選擇錯誤,也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首先,投資前一定要考察該項目是否違反國家的相關政策,如有違反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堅決不參與該項目的投資;其次,投資的規模與方式要與企業自身的財力相適應,不要盲目投入過多的資金;再次,投出的成本與收益要便于計量與控制;最后,當企業急需資金時,其投資可以隨時轉讓變成現金而又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1. 4 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產管理

企業資金的主要載體是公司資產(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產)。企業經營過程中資產的安全與否關系到企業的長久發展與資金的增值。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要做到:合法、有序、規范。如固定資產折舊,必須按財政、稅務部門核定的方法進行折舊;資產的評估必須按合法的方式評估與確認,做到客觀、公正、計價準確,手續完備。資產的日常管理,要建立制度,專人負責,準確核算,定期清查、考核,保證資產的安全、有效,其功能能滿足施工生產經營需要。

1. 5 強化債權管理,實現資金良性循環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為儲備物資和市場擴張需要向供貨單位預支出訂貨款、準予購貨單位賒購產成品、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竣工后業主拖欠工程款是經常發生的、也是占用施工企業流動資金很多的,這些業務的存在,形成了施工企業的債權。如果疏于管理,可能產生壞賬或造成企業資金的損失。加強控制、堵塞漏洞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任務之一。

為了使企業的資金不受損失,在產生交易行為時必須合法、規范、債權的確認要手續完備、計算準確,定期按合同清收,責任到人,落實獎、賠責任制。如遇債務人破產或消亡,要及時辦理手續轉為流動資產損失,確保企業資產質量的真實、可信,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準確。

1. 6 加強利潤管理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目標,也是評價企業經營成功與否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國家參與企業資金分配的價值基礎。企業經營過程中利潤的管理是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的全過程,是協調企業生產的主線,體現在成本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銷售管理、收入管理、財產管理、結算管理、資金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對每個環節的利潤因素都必須精心策劃、測算、控制、監督,確保利潤份額的形成與實現。

1. 7 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隨著加入世貿組織與經濟全球化的實現,企業的發展機遇與風險無所不在。風險種類主要有:經營風險、財務安全風險等。經營風險可能造成企業資金流出或企業損失。如來自外部的訴訟失敗,或來自內部的工作人員舞弊,都會給企業資金造成損失。風險管理是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新課題,也是不可逾越的難題。雖然有法律法規保障企業的經濟秩序和利益,但來自企業外部與企業內部的敢于以身試法的不法分子還是存在的。因此,風險管理的課題已成為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風險管理不得不納入資金管理的范疇。

2 財務管理的方法

2. 1 計劃控制

按照財務管理的內容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分解,按工程項目、按序時、時間、階段制訂、落實到生產單位與管理部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磋商,聯系實際和行業平均水平來確定,制訂出基本計劃與競爭性指標,做到:頭腦里有目標,操作時求質量。

2. 2 機構監督

將施工生產、計劃、供應、會計、審計等部門分設,從服務生產的全局出發,適用各種專門的方法對計劃的制訂、實施、實現進行核算、驗證、監督,保證財務目標實現并進行審計確認,正確反映財務成果和經驗教訓,并適時調整與修正資金管理計劃。

2. 3 定期檢查

第一,按自然工程進度檢查資金管理計劃收入與支出的完成程度;第二,定時間、分階段、按進度檢查資金管理計劃收入與支出的完成狀況。

2. 4 公眾測評

對產品的實現,銷售實現工程結算收入的實現,在自身檢查核算準確的基礎上,聘請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或其他中介機構對財務成果進行測評、驗證,發現問題與偏差,及時糾正、調整,保證財務目標的實現。

財務目標考核,是財務目標實現的檢測,有外部考核與內部考核等多種方式。財務目標是建立在產品實現前提之下的。沒有產品的實現,那考核目標只能是一句空話。施工企業的生產特點:從工程承包籌劃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是個較長的時期區間,工程交付后工程保修期滿,質量無返修問題,保修金(建工程造價2%~5%),結算收妥又是一個較長的時間區間(1~2年),施工單位的工程款結算時間跨度之長是顯而易見的。從承包籌劃到收回最后一筆工程款,這么長的期間內,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是可想而知的。財務考核必須細化,分部項目、分階段、分工種,而財務兌現的時間必須與財務款項收入的時間相互對稱,否則也會出現結算差錯,也會引起削減企業收益。因此,財務考核,對于施工企業是相當重要的,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合法的承包方式,才能保證財務目標的實現。

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企業財富最大化的基礎工作,與其他管理工作相互關聯。資金管理尤為重要,一定要依靠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遵守《公司法》和經濟規律,應用現代先進的管理技術,加強管理,確保公司資金的安全和實現資產增值,實現公司財富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9

一、基本情況

據有關資料顯示,自20__年以來,我市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建筑業完成總產值年均增長達40.2。同時,來自建筑業的地方稅收(只統計營業稅及所得稅)也同步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達41.3,以下是20__年至20__年上半年的有關數據:

__市建筑業完成總產值及地方稅收入庫情況表

項目年度建筑業完成總產值(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入庫建筑業地方稅收(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入庫建筑業營業稅(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入庫建筑業所得稅(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

20__年38.111098793291658

20__年55.9146.711532839.511333642.95199220.14

20__年70.5626.202110237.671863239.71247023.99

20__年上半年52.0447.511547646.671351245.04196449.02

(數據來源:建筑業完成總產值來自《__市統計年鑒》,入庫地方稅收來自稅務統計報表,所得稅為

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之和)

從上表來看,地方稅收中營業稅保持了與建筑行業同步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達42.57,但企業所得稅的增長則不同步,除今年上半年增長較快,前兩年年均增長僅為22.06,低于我市地方稅收的平均增長幅度。

由于營業稅為流轉稅,是根據工程結算收入及企業收到的工程形象進度款,按規定的稅率(3)計算征收,所以當期征收入庫的營業稅稅款與同期完成的建筑行業產值有很大的關聯性,而企業所得稅是根據企業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的所得稅率計算征收,應納稅所得額又以企業經營成果(利潤)為計算基礎,所以當期征收入庫的企業所得稅稅款與企業當期實現的經營成果(利潤)密切相關,而與同期完成的建筑行業產值沒有必然的關聯性。如果企業賬面普遍反映虧損或微利,那么即使當期完成的建筑工程量很大,仍然會無企業所得稅稅款入庫。

通過對我市20__年度及20__年一季度有工程結算收入的建筑施工企業的調查,20__年度203戶企業中,有149戶企業賬面虧損,虧損面為73.4,虧損總金額為1592.4萬元,有54戶企業賬面盈利,利潤總額為903.2萬元,共繳納企業所得稅168.6萬元。20__年一季度178戶企業中,有141戶企業賬面虧損,虧損面為79.2,虧損總金額為662.3萬元,37戶企業賬面盈利,利潤總額為237.8萬元,共繳納企業所得稅47.6萬元。

二、原因分析

建筑企業的所得稅增長不能與建筑行業保持同步增長,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應從目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形式和會計核算方式及稅務機關對建筑企業的所得稅管理方式進行分析。

(一)目前建筑企業主要采取的經營管理形式和會計核算方式

國家稅務總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規定,建筑業的應稅所得率為10—20,另據業內人士反映,建筑業的行業平均利潤率應在10以上。那么,為何我市建筑企業普遍反映虧損或微利,其中原因要從目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形式和會計核算方式進行分析。據調查,目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形式和會計核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實行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經營方式。目前我市規模較大的建筑安裝企業較多采用這一種經營管理方式。一般是總公司下設多個分公司,實行二級管理、二級核算。總公司屬于管理機構,工程業務統一以總公司名義對外承接,由各分公司具體組織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上交總公司管理費,管理費收取比例視不同的工程項目而定,在3—10之間不等。總公司對各分公司下達上交管理費基數,分公司超基數上交的管理費,則由總、分公司分成。分公司為內部二級核算單位,各分公司按季度向總公司報送會計報表,總公司將各分公司報表匯總后,對外報送匯總報表,稅款也由總公司統一繳納。在實行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管理方式下,雖然經營損益由總公司統一核算,但由于總公司只是收取管理費,具體工程施工及對工程的收入、成本核算均在分公司,總公司并不能對工程成本、費用等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況且總、分公司之間本身也存在著利益分配問題,所以總公司匯總報表反映的經營損益,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工程項目實際已實現的利潤。從對我市幾家采取這一種經營管理方式的國有建筑安裝企業的調查情況看,賬面利潤率僅在1左右,有的甚至虧損,我們認為這并沒有完全真實地反映建筑行業的利潤水平。

2、實行工程項目掛靠經營方式。目前,絕大多數建安工程都是工程承包人既所謂的包工頭聯系到工程后,尋找有建筑資質的建筑公司掛靠,并向建筑公司上交管理費。建筑公司雖然也參與工程的招投標,工程預決算,并對工程質量進行一定的監督,但整個工程項目主要是由包工頭自己負責。一般工程款會先轉入建筑公司賬戶,在扣除收取的管理費后,由包工頭通過工程材料發票、人工費等以現金形式提走,兩者比例大致為75和25。建筑公司收取管理費比例一般為工程量的5—6,扣除應上交的各種稅費(稅款由建筑公司繳納),剩余1—2的實際管理費收入。在掛靠經營方式下,建筑公司的會計核算采取“倒扒”方式,即以開具建安發票的金額作為工程結算收入,以工程結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費后的余額作為工程結算成本。假設包工頭掛靠工程的工程量為100萬元,建筑公司 收取管理費比例為5.5,則建筑公司的賬務處理為:工程結算收入100萬元,工程結算成本94.5萬元[100×(1—5.5)],再減除營業稅金及附加3.3萬元,毛利率為2.2。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建筑公司的賬務處理在形式上進行了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費用的核算,但工程項目的實際損益在建筑公司的賬面上并未得到完全反映,建筑公司核算的只是管理費收入。這實質上是把兩個核算主體:建筑公司及包工頭,合并成為了一個核算主體——建筑公司,致使納入日常稅務管理的往往僅是收取管理費的建筑公司,而工程利潤的真正所有者——包工頭,則始終躲在“幕后”,逃避了正常的稅務管理。因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收入有限,除掉公司本身的日常費用開支后,賬面上就反映虧損或微利。由于中小型的建安企業基本上是采取這種經營形式和核算方式,這也是造成目前建安企業賬面普遍虧損的主要原因。

3、有極少數建筑公司,也是采取掛靠經營方式,但與以上第2種方式相比,帳務處理及會計核算則更為簡單,其工程資金不在建筑公司賬上反映,也不進行工程結算收入及工程結算成本、營業稅金的核算,建筑公司賬上直接反映收取的工程管理費收入。這種方式與第2種方式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建筑公司賬上都未能反映工程項目的實際利潤。

從調查情況看,規模較大的建筑安裝企業,尤其是國有建筑公司,較多采用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經營方式,而中小型的建安企業基本上是采取工程項目掛靠經營方式,不論哪種方式,盡管都不能完全反映工程項目實現的利潤,但由于各建安企業對工程項目實施管理的程度不一樣,收取的管理費比例有高有低,從而使建安企業與工程承包人對工程項目實現利潤的分配比例不一樣,反映在建安企業的賬面利潤上也就不一樣。以下是調查的采取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經營方式的2戶大型建安企業及采取工程項目掛靠經營方式的4戶中小型企業的有關數據對比:

項目類型工程結算收入工程結算成本工程結算利潤利潤率已交企業所得稅所得稅負擔率

大型1047350488795578014614421.404822750.46

1153718299625125710367970.903421430.30

中型5542422053118919113130.0220360.003

4239139440365247595460.14160770.038

小型17922671715792-36299-2————

23229591976835-10889-0.47————

(說明:表中列舉的大型建安企業設定為年收入在億元以上;中型建安企業年收入在千萬元以上;小型建安

企業年收入在千萬元以下。所得稅負擔率為已交企業所得稅與工程結算收入之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采取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經營方式的企業,其賬面利潤率及所得稅負擔率要略高于采取掛靠經營方式的企業。

(二)稅務機關對建筑業所得稅管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稅務機關對建筑業的所得稅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對本市的建筑企業,其所得稅征管大部分采取查帳征收方式,即平時由企業自行申報繳納所得稅,年終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由于目前建筑安裝企業賬面普遍反映虧損或微利,結果必然是企業申報繳納的所得稅很少。

2、對極少數本市的建筑企業,采取了核定征收所得稅方式。既根據企業的工程結算收入,按一定的應稅所得率,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并計算征收所得稅。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國家稅務總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管理辦法》的規定,對賬制不健全的單位,可以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建筑安裝企業一般都設置了賬簿,在未對該企業實施稅務檢查前,進行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時,難以認定其賬制不健全,所以一般都認定為查賬征收方式,只有極少數的建筑企業是采取核定征收所得稅方式。

3、對個人承包建筑工程項目,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對工程承包人征收個人所得稅。我市規定,對個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按其營業額的1―3附征個人所得稅,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由于工程項目招投標及工程合同的簽訂都是由建筑公司出面,包工頭在“幕后”,所以對工程是否屬個人承包難以界定。目前我市除個別縣局對個人承包建筑工程項目,按附征率對工程承包人征收了個人所得稅,其余大部分沒有征收到位。

4、對外來建筑施工企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建筑安裝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5]227號)規定:建筑安裝企業離開工商登記注冊地或經營管理所在地到本縣(區)以外地區施工的,由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其經營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一并計征所得稅。所以對持有《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在我市從事建筑施工業務的外地建筑施工企業,所得稅都是由其回機構所在地繳納。也就是說,外來建筑施工企業的所得稅,基本上未納入我市的日收管理。

5、對門市征收及小額零星工程,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即對門市代開建安發票,按所開發票金額,依一定的附征率(1—3)直接計算征收所得稅。

通過以上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形式和會計核算方式以及稅務機關對建筑業所得稅管理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建筑業所得稅征管不到位,稅款的大量流失,既有因建筑企業管理和核算不規范,客觀上造成稅務機關對其難以實施有效的監控管理的原因,也有稅務機關自身征管方面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只有通過稅務檢查或稽查,才能把流失的稅款追征入庫,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稅務檢查這一最后的關口并未能很好地堵住建筑業所得稅流失的漏洞,其原因是:

1、建筑工程一般周期較長,許多工程項目長期掛賬,有時建筑公司故意剩少量的工程尾款,不進行工程決算,造成稅務機關在對其檢查時無法結算工程項目利潤,也就無法計算征收所得稅。

2、在我市一級稽查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稅務檢查主要由各征管縣、區(分)局組織實施,雖然各單位都把建安企業列為每年的匯算清繳檢點,但由于建筑行業本身的特點,要準確查實工程成本、費用有一定難度,在匯算清繳過程中,往往由于人員、時間的限制,難以查深、查細,通常只是對人員工資、業務招待費等費用作一些調整,而對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工程成本并未進行認真的檢查,所以一般無所得稅的查補入庫。

3、由于長期以來,建筑業普遍虧損或微利,致使檢查人員在對建安企業進行稅務檢查時,在主觀上已形成了一種建筑業無所得稅的觀念,所以并不把所得稅作為檢查的重點,通常只對建安營業稅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地方稅種進行結算,而所得稅往往只是就表結表,基本上無所得稅款查補入庫。

三、加強建筑業所得稅征管的措施和建議

1、對建筑業所得稅實行預征,變被動征收為主動管理。針對建筑行業工程周期長,經營形式及核算方式復雜的特點,建議比照我市房地產企業的所得稅征收管理規定,對建筑業所得稅實行預征,從而變被動征收為主動管理,改變目前建筑業所得稅征管不到位,稅款大量流失的現狀。預征時應稅所得率可定位5,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 應預征所得稅=當期工程結算收入(含工程形象進度款)×5×所得稅率

如按此方法對被調查的20__年度203戶建安企業所得稅進行預征,其總收入為179086萬元,應預征所得稅2954.9萬元(179086×5×33),與實際入庫所得稅489.1萬元(含個人所得稅)相差五倍多。

2、加強對個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稅征收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項目普遍采取掛靠、承包經營的情況下,建筑公司賬面基本都反映虧損,無企業所得稅,所以稅務機關應把工作重點放在工程承包人的個人所得稅征管上。要把工程利潤的真正所有者:包工頭,從幕后推到前臺,嚴格按照個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稅征管規定,對其附征個人所得稅。要加強對工程承包合同的跟蹤管理,及時掌握工程項目的真正承包人,將對承包人的所得稅征收到位。

篇10

一、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運營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投標過程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

據統計,2007年底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已經達到了6萬多家,建筑行業從業人員達到了3133.7萬人,行業總產值為51043.71萬億元,但平均企業總產值僅為8000萬元,由于生產力過剩,施工企業間多存在無序的甚至惡性競爭,以致于施工企業為了在同行業競爭中拿到項目,在投標過程中不考慮自身實力盲目投標、壓低價格,致使施工企業利潤率非常低,從而客觀上增加了自身的財務風險。

(二)項目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合同風險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同時工程項目的多變也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原本應該由業主與施工企業雙方共同承擔。但由于施工企業在項目實施整個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往往在合同簽訂時對業主提出的要求放寬尺度,一些條款不完善,沒有索賠、保險、影響施工進度的第三方因素的豁免等條款,更甚者對于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擔保等相應條款只字不提。有的業主則向施工企業收取工程保證金等名目繁多的不合理款項,施工企業墊資現象屢見不鮮,一旦業主惡意逃債即使是無限期拖延債務施工企業也將會面臨著重大損失。

(三)成本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財務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影響,是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從而也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后勁與動力。一些企業在項目成本預算管理方面沒有根據項目的規模、施工條件制定適合于自身情況的方案。對于實際施工過程中人工、材料、機械以及管理費等費用沒有制定成本費用開支計劃,一味的按照傳統成本預算方法進行核算管理,甚至不作預算,邊施工邊投入,這些情況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項目結算方面存在的財務風險

在項目交工驗收后,由于設計、變更等原因,一些工程所做出的調整沒有得到及時處理,以致工程款不能得到及時確認和結算。還有一些業主交工后因為項目投入資金不足,通常以審計為借口,拖延項目尾款的結算,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竣工后仍要為其墊資,影響了施工企業資金的周轉。同時,由于工程竣工后得不到及時清算,直接導致項目保修期延長,保修費用增加,從而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運營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思想意識

對于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應該做到以下兩點:第一,營造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氛圍。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加強對管理層以及員工風險知識培訓,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大環境,加強企業應對項目投標、施工、預算、結算等多種形式的財務風險能力。

第二,明確企業風險管理目標。企業應當“量體裁衣”分析企業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自然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法律環境等的財務風險。通過明確風險責任的方式,將風險管理目標具體的落實到相關責任人,讓管理層及員工都能夠樹立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二)建立、健全項目財務預警系統

所謂財務預警指的是企業運用財務報表等資料,利用各種分析方法,對企業日常經營分析預測,以發現潛在的風險,并及時向企業經營者發出警告,從而采取應對措施。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應選派專業人員,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將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信息輸入到管理系統中加以處理,并分析評估可能導致風險的各種情況,上報給負責人,針對所存在的風險研究相應的預警措施,以達到全面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

(三)全面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控制

第一,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機構。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委任風險管理負責人以及各級風險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內部風險管理機構,從而加強財務風險管理。

第二,重視項目投標以及合同管理。在投標方面企業可以以內部定額的方式抑制盲目投標,對于業主信譽較差以及合同條款不合理的情況可以采取有選擇性的投標。在簽訂合同時應仔細研究每個條款,修改不利于企業自身利益的條款,從而加強財務風險控制。

第三,委任專業人員擔任項目經理。企業可以委任一名項目經理來對項目施工的成本、工期、質量進行監督,這樣施工方面不僅有了保障,而且還能提高資金周轉率,從而達到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目的。

(四)建立并完善財務風險信息傳遞途徑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成立多年以來,下設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鐵十一至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個分支機構,其工程施工項目相對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針對此種情況,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積極改革完善財務風險信息傳遞途徑,與時俱進,運用計算機科學管理技術對所存在的財務風險預警防范,實現了風險信息在企業內部被有效的傳播利用,減少了財務風險的發生,公司現已有70000多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承建的項目規模達800億元。所以,施工建筑企業應運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完善企業內部風險信息傳播途徑,定期研究分析現階段項目風險信息,以達到全面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广灵县| 文昌市| 聂拉木县| 喜德县| 西盟| 渝北区| 桓仁| 万载县| 临桂县| 大同县| 嘉禾县| 苗栗市| 长子县| 闽清县| 陇西县| 常熟市| 乃东县| 泗阳县| 昭通市| 大名县| 云霄县| 青川县| 朝阳区| 汤原县| 县级市| 西安市| 汉沽区| 安新县| 宝清县| 上杭县| 安泽县| 溧阳市| 临邑县| 扶余县| 淮南市| 赞皇县| 忻州市| 抚顺县| 满洲里市|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