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建筑節能優化模板(10篇)

時間:2023-07-18 16:27: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建筑節能優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建筑節能優化

篇1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面臨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世界各國提出了控制礦物能源用量的增長,提高用能效率,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環境的目標,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建筑節能是近年來世界建筑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也是當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生長點。而在我國,建筑能耗浪費相當嚴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術落后,設計不科學,管理不當,缺乏節能意識等。因而建筑節能勢在必行。所謂建筑節能,就是在保證居室熱舒適環境條件下,通過技術進步、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經濟結構合理化等途徑,采用新型保溫材料,把居住建筑在長期使用中的能耗降下來。

一、建筑節能設計的新概念

(一)建筑節能設計并不是一個單獨和孤立的設計過程,對建筑節能設計的認識要從建筑設計的整個過程出發。建筑節能優化設計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傳統建筑設計過程進行分析,尋求有利于建筑節能設計的改進。以建筑圍護結構的設計模式為例,傳統的圍護結構設計是一種序貫模式,也就是當一項工種完成后再開始下一項工種。事實上,有利于建筑節能設計的圍護結構設計是一種存在先后順序的交錯模式。

(二)必須從系統全局優化的角度來認識建筑節能優化設計。由于建筑耗能的過程涉及多個子系統以及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節能設計的對象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或者空調系統。為建筑提供各種能源需求的能源系統、空調及自控系統、建筑采光系統以及建筑內外的空氣流動狀況都與建筑節能設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建筑節能優化設計的過程中,如何在考慮各子系統之間相互關聯的基礎上,實現總體的全局優化是問題的關鍵。

二、建筑節能設計的現狀

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國家整體經濟建設得到顯著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能源的使用量明顯加大,雖然我國相繼出臺一些制度政策調控能源的浪費問題,但是由于執行力度不夠。個人節約意識不強等因素影響,造成我國節能減排仍然處于初期階段的現象,有效地減少建筑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實現能源有效利用,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根本保障,通過對影響建筑節能設計的因素以及在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我國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手段保障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的實現,從而實現能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為我國發展成為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影響我國建筑節能設計中的因素

(一)使用傳統建筑材料。在建筑中材料的選擇是影響建筑物能否體現節能效果最直接因素。過去我國建筑行業在進行施工時不注重材料的選擇,部分墻體中大量采用實心粘土磚,并且在窗門上也采用傳統密封性差的合金窗和單層玻璃,不僅生產能耗高,而且建筑本身的保溫效果不好,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我國建筑行業節能設計的執行,造成能源一定程度上的耗損浪費。

(二)使用傳統建筑材料。在建筑中材料的選擇是影響建筑物能否體現節能效果最直接因素。過去我國建筑行業在進行施工時不注重材料的選擇,部分墻體中大量采用實心粘土磚,并且在窗門上也采用傳統密封性差的合金窗和單層玻璃,不僅生產能耗高,而且建筑本身的保溫效果不好。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我國建筑行業節能設計的執行,造成能源一定程度上的耗損浪費。

四、加強建筑構造節能設計

(一)屋面節能。

屋面作為護結構的一部分,它的保溫隔熱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以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作為屋面的保溫層,也可采用架空型保溫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等方式來達到提高屋面保溫隔熱性能的目的。屋面節能措施的要點,其一是屋面保溫層不宜選用密度較大、導熱系數較高的保溫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過大;其二是屋面保溫層不宜選用吸水率較大的保溫材料以防屋面濕作業時因保溫層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溫效果,如選用吸水率較高的保溫材料,屋面上應設置排氣孔以排除保溫層內不易排出的水分。現在,高效保溫材料已經開始應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溫,采用膨脹珍珠巖保溫芯板保溫層代替常規的瀝青珍珠巖或水泥珍珠巖做法,就克服了常規作法的諸多缺點。這種保溫芯板施工方便、價格低廉、不污染環境;芯板為柔性制品,不僅適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帶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溫工程更可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二)墻體節能。墻體是建筑護結構的主體,我們可以采用保溫性能好、蓄熱能力強及強度較低的砌塊墻體,如加氣混凝土砌塊。也可以采用復合墻體的形式,如內保溫復合墻體、外保溫復合墻體、夾芯復合墻體等。但內保溫復合墻體由于熱橋對保溫的影響較大,國家已經開始限制使用內保溫復合墻體使用。而且從長遠來看,外墻外保溫的效果明顯高于內保溫。由于復合墻體能滿足圍護結構各種功能的要求,因此這種采用高效保溫材料與磚砌的復合墻體,有著更多的優越性。

(三)門窗的節能技術措施。門窗是建筑能耗最多的位置!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穿墻比例,控制門窗的占用面積!同時,在有太陽輻射的區域設計相應的遮陽設施或反射墻面,采用雙層玻璃等材料對太陽輻射熱進行適當的防護!在設計時也應注意選用新型具有節能效果的門窗,在提高門窗采光的同時不會造成熱能的耗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門窗的氣密性。

(四)節能建筑規劃設計。在進行建筑節能規劃設計過程時,應合理規劃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狀!同時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當地的氣候參數,在進行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時,科學合理地確定空間布局"外觀體型"間距"層高,在建筑材料選擇時應注重節能型材料!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規劃空間布局以及有效地對系數進行控制,從而保證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等熱工特性及對建筑周圍環境綠化設計,實現建筑物能源最低化消耗,減少無用廢物的排放,充分發揮建筑物節能效果!這樣能夠有效地實現當代建筑整體資源的整合以及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不必要的經濟成本損失。

五、節能設計的優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在住宅建筑節能設計中,科研創新是基礎,規范制定是標準,節能設計是關鍵,節能材料及施工質量是保障。建筑節能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將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優化集成定量分析,才能將系統節能最優化。目前建筑節能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同氣候、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建筑節能方法不一樣,所以我國住宅建筑節能應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節能的道路。住宅節能要建立在數據量化基礎上,節能設計的優化最重要在于系統節能數據的優化。住宅節能應充分考慮建筑節能的易操作性,使用的簡捷性,維護的簡便性,使用的長期性,保障投入產出比的最大化。住宅節能應從規劃、單體設計、建筑構造等方面出發,將建筑與建筑節能設計一體化統籌考慮,制定出切實可行量化標準,綜合選出優秀節能方案。

結束語:

建筑節能設計應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將其割裂開來。在優化建筑設計的同時,應不斷優化建筑節能設計,使兩者能協調一致,在保障住宅居住舒適性的基礎上,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實施推廣綜合節能計算機輔助評價系統的開發和運用,用科學量化手段評價節能效果,促使建筑節能朝可持續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一、我國建筑能耗特點

(l)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氣候差異大,各地建筑能耗也差別很大。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將我國分為嚴寒A區、嚴寒B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并針對不同的地區設置不同的建筑節能標準。相對來說,北方注重冬季保暖,南方更注重到夏季隔熱,兼顧冬季保溫,而這二者在提高圍護結構隔熱性能上來說,又具有一定的統一性。

(2)各地采暖(制冷)方式差異較大。在我國城市,根據該地區獲取能源的便利程度不同,主要采用煤、電、油等能源形式,部分地區使用核電、風力電能等。而我國很多農村地區仍然采用較為原始的秸稈、薪柴、木炭等能源形式,這些傳統能源一方面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對生態環境也產生一定壓力。

(3)各地各類型建筑耗能狀況參差不齊.例如,我國大中型城市目前已經基本結束了“秦磚漢瓦”的建筑構型,在市區禁止使用燒制實心粘土磚,而據調查,燒制粘土磚仍是農村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另外我國建筑節能標準根據經濟和環境形勢的發展而日漸完善,對建筑節能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從1986年提出的節能30%到1995年的節能50%,目前很多地區已經提出節能65%的標準。這些差異造成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建筑的節能指標差別很大。

目前,我國北方城鎮采暖能耗占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近40%,并且不同方式、不同建筑的采暖能耗相差很大。而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僅是針對某段時間、某一建筑空間內,且采暖時室溫控制較低(14-16℃)、室內外溫差小,所以南方地區冬季采暖能耗遠低于北方地區。

二、節能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建筑節能的重點應從建筑本體和建筑設備領域發展建筑節能的創新技術。這包括在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技術方面,采用高效節能建筑新材料、外墻外保溫技術、高效保溫門窗和熱反射保溫隔熱技術等。例如,雙層幕墻技術是中間帶有可調遮陽板且可通風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陽和通風排熱,冬季又可使太陽光透過,減少供熱負荷。

在建筑設備所涉及的能量系統節能技術領域,采用先進供冷、供熱系統和設備以及控制技術等積極推進了建筑節能的發展。

1、計算機仿真與智能控制技術。通過對供冷、供熱系統實現優化運行節能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運行能耗。

2、熱泵應用技術。采用熱泵原理利用低溫低品位熱能資源,通過少量的高品位電能輸入,可向建筑物供熱、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熱和供冷能耗,同時降低區域環境污染。

3、變風量空調技術。變風量空調系統是一種節能的空調方式。在考慮同時使用系數的情況下,空調系統的總裝機容量可以減少10-30%左右。

4、新風處理及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技術。新風負荷一般占建筑物總負荷的30%-40%。變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風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風量

如果能夠從最小新風量到全新風變化,在春秋季可節約近60%的能耗。通過全熱式換熱器將空調房間排風與新風進行熱、濕交換,利用空調房間排風的降溫除濕,可實現空調系統的余熱回收。

5、輻射性供熱節能技術。地板輻射、天花板輻射、垂直板輻射是輻射型供熱的主要方式。在有低溫廢熱、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熱源時,這種方式可直接使用這些冷熱源,省去常規冷熱源。

6、熱電聯產技術。采用熱電聯合生產的方式,利用發電余熱集中供熱取代大量的、分散的、除塵效率很低的小鍋爐供熱方式,可大幅度地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地改善環境質量。與直接使用鍋爐供熱相比,熱電聯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

三、實現建筑節能的方法措施

3.1圍護結構節能

(1)外墻

外墻外保溫適用于以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多孔磚、鋼筋混凝土或粘土多孔磚等材料為基層的外墻。外墻外保溫系統一般由粘結層、保溫層、防護層和飾面層組成。

外墻外保溫系統各組成材料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要求。聚氨醋外墻保溫板系統適用于多層及低層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飾面應采用涂料,包括配套的外墻專用涂料或其他防水彈性涂料。

外墻內保溫的保溫材料應選用導熱系數較小的不燃或難燃材料;除保溫材料可允許不設護面層外,保溫層應有護面層;在有保溫層的墻面上需掛重物時,其掛鉤的埋件須固定于基層墻體內。保溫砂漿內保溫的構造層次一般為界面層、保溫層和護面層。

(2)屋面

坡屋面必須有保溫隔熱層。對于以鋼筋混凝土為基層的坡屋面,保溫層應設在基層上側。平屋面的建筑找坡可采用輕集料混凝土、水泥加氣混凝土碎料(1:8)或憎水膨脹珍珠巖制品等材料實鋪。平屋面保溫層的構造方式有正置式和倒置式兩種。

(3)樓板

住宅建筑樓層間樓板的傳熱系數(K)不應大于2.OW/(m,.K);底部自然通風架空樓板的傳熱系數(K)不應大于1.5W/(m,.K)。底部不通風架空樓板的傳熱系數可參照樓層間樓板確定。

(4)外窗

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面積不宜過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墻面積比的外窗,其傳熱系數(K)應符合相關規定。多層住宅外窗宜采用平開窗。

3.2采暖系統節能

居住建筑的共同特點是供人們居住使用,而且一般都是晝夜連續使用的,對室溫和空氣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建筑節能的重點之一就是放在節約采暖和降溫能耗上。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1)要從合理規劃和選擇采暖設備開始,改善采暖供熱系統的設計和運行管理,以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加強管道的保溫,以提高室外管道的輸送效率。

篇3

關鍵詞 : 建筑節能設計軟件最優節能方案

Case Study - Optimized energy-sav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ZHANG Yongwei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anghai Branch,shanghai,200023)

Abstract: Designed a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plan for a singl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Shanghai by using the building energy calculation analysis software - PBECA2012, while calculating simulation analysis its compulsory Index and overall dynam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o reach the optimized building energy-saving plan.

Keywords: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Software, Optimized energy-saving plan

0 引言

建筑節能設計對廣大設計人員來說已不陌生,但是仍然有許多問題纏繞著設計師:建筑節能設計建模花費時間消耗精力,節能方案確立不夠合理等。 如何簡便設計既適合各地實際情況而又符合節能規范的節能方案進行節能計算分析,PBECA2012這款高效智能的建筑節能設計分析軟件來為我們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通道。

1 建筑設計說明資料

結合設計單位所提供的建筑設計施工說明,可獲悉以下建筑節能計算所需資料:

該建筑單體坐北朝南,建筑層數為14層,建筑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墻體采用20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在單體的南向設計有凸窗。

以上資料也是在進行建筑節能計算前必須要了解的信息,以此為下一步的設計提供參考。此項目的節能設計目標為計算分析確定最適宜的節能設計方案,確保滿足現行的建筑節能相關設計規范要求。

圖1建筑平面圖

2 計算模型和最優節能方案

2.1計算模型智能化建立

初步分析了現有的節能資料后,筆者著手對建筑單體進行生成模型、編輯和節能方案的選擇。

建筑節能計算模型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模型涵蓋了建筑體形的細節、開窗大小和位置、房間功能區的劃分等。建筑節能設計分析軟件PBECA2012是基于AutoCAD平臺上開發的,在模型轉換和編輯功能上有了很大提高,并能處理多種復雜建筑體形情況和多種構件設計情況,更加貼近建筑設計師的使用習慣,也更能體現建筑物的原有形態。智能化設計是PBECA2012軟件應用的顯著特點,軟件注重計算模型準確性診斷功能,在建模過程中智能化交互提示使用者完成計算模型準確地建立和編輯。即使剛接觸軟件的人員也能夠完成建筑的節能設計。

圖2 智能觸發機制提示

圖3智能墻線修正

圖5 模型三維圖

計算模型建立之后,需要標注房間功能類型和分戶墻,對于居住建筑來說,在計算分析之前需標注臥室和起居室以及每個戶型之間和戶型與公共部位之間的隔墻。

2.2最優節能方案專家型選擇

該住宅單于上海,因此需滿足《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08-205-2011)的要求。PBECA2012軟件具有節能方案的專家型選擇模式,可以幫助建筑師快速智能地確定最適宜的節能方案。其確定方法為由工程設計人員輸入一些附加條件,然后由軟件根據模型信息和附加條件的判斷,推選出圍護結構推薦系統,再通過自動選擇和手動選擇的方式,確定最終的適宜性方案。

圖6 方案確定流程

筆者完成了計算模型之后,輸入了建筑設計計算資料中相關的建筑結構類型、外墻飾面類型以及根據施工周期和預期的造價條件,軟件根據附加條件結合模型所具有的建筑層數、窗墻面積比、體形系數等信息,獲得推薦的圍護結構體系。

圖7 方案選擇

選擇方案或進行必要的編輯后,可進行方案分析計算,并直接查閱報告。軟件也提供與方案構造相關的造價優化,并對方案進行缺陷分析,詳細顯示計算工程各功能房間的空調負荷、采暖負荷和總負荷,并顯示彩色分布圖。通過數值分析,平面分析及三維分析對設計建筑的總體能耗和各個普通層乃至任意一個房間進行能耗分析,通過對不同朝向或不同房間的分析,得到各圍護構件所占耗能比,從而可以讓用戶對設計建筑的能耗和某個構件的能耗一目了然,方便找到保溫性能最差的圍護結構,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設計,更快捷的進行調整節能設計方案。

圖8 方案分析

圖9 缺陷分析

軟件中收集了建筑節能節點圖集及《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2007年)中的全國建筑節能構造和常用材料,并收錄了各種高中低檔體系價格,適用范圍和施工周期等關鍵參數構成數據庫,以此結合計算模型所選城市相應的節能規范條文和模型的數據信息,最終篩選出適宜的節能方案。

圍護結構體系可采用自動選擇和手動相結合的方式,自動選擇一般是以造價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手動選擇可幫助實現特殊修改,有針對性地實施節能方案,筆者根據上海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動選擇和手動選擇最終確定了節能設計方案:

屋面類型1:細石混凝土(內配筋)(40.0mm)+泡沫玻璃(100.0mm)+水泥砂漿(20.0mm)+1:8水泥加氣混凝土碎料實鋪(屋面找坡)(40.0mm)+鋼筋混凝土(120.0mm)+石灰石膏砂漿(20.0mm)

屋面類型2:細石混凝土(內配筋)(40.0mm)+泡沫玻璃(100.0mm)+水泥砂漿(20.0mm)+鋼筋混凝土(120.0mm)+石灰石膏砂漿(20.0mm)

外墻類型:無機保溫砂漿(40.0mm)+鋼筋混凝土(200.0mm)+無機保溫砂漿(20.0mm)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石灰石膏砂漿(20.0mm)+鋼筋混凝土(110.0mm)+無機保溫砂漿(40.0mm)

分戶墻:石灰石膏砂漿(20.0mm)+鋼筋混凝土(200.0mm)+石灰石膏砂漿(20.0mm)

分戶樓板:水泥砂漿(20.0mm)+鋼筋混凝土(110.0mm)+水泥砂漿(20.0mm)

外窗(含陽臺門透明部分):隔熱金屬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積≤20%,(6mm透明+12空氣+6mm透明),傳熱系數3.20W/m2.K,玻璃遮陽系數0.86,氣密性為6級,可見光透射比0.71

凸窗:隔熱金屬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積≤20%,(6mm中透光Low-E+12空氣+6mm透明),傳熱系數2.40W/m2.K,玻璃遮陽系數0.50,氣密性為6級,可見光透射比0.62

天窗:隔熱金屬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積≤20%,(6mm中透光Low-E+12空氣+6mm透明),傳熱系數2.40W/m2.K,玻璃遮陽系數0.50,氣密性為6級,可見光透射比0.62

戶門:木或塑料夾層門(空氣間層厚度不小于40mm內襯鋼板),傳熱系數2.47W/m2.K

3 節能計算模擬分析

計算模型基礎計算數據結果

采用最終確定的節能設計方案進行建筑節能計算分析,軟件以《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08-205-2011)為判定依據。

對于該建筑單體,軟件確定的節能方案很好地滿足了規范要求,避免了在設計時反復設計復算、查閱規范圖集,同時也為更好地完成同類設計積累了經驗。對于圍護結構有未滿足節能設計標準的,可采用“對比評定法”進行建筑節能設計綜合評價。

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08-205-2011)的規定,居住建筑動態計算的判斷依據要根據不同的建筑類型采用不同的判斷方法。軟件可根據建筑層數自動識別多層建筑、低層建筑、高層建筑;根據用戶選擇的建筑類型,自動按照下列要求進行動態計算和判斷:

進行圍護結構節能動態計算時的假想建筑稱為參照建筑,建筑進行圍護結構節能動態計算時,應當與參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進行比較,其計算所得設計建筑的采暖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應當小于參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即采用權衡計算對比法。

PBECA2012軟件延續了強大的DOE-2計算內核的計算分析功能,最終能耗模擬分析結果顯示,該居住建筑達到了節能設計要求。

冬季結果

設計建筑全年耗電量=28.69 (kWh/m2)

參照建筑全年耗電量=29.35 (kWh/m2)

篇4

引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住宅建筑的數量和規模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然而,建筑能源的消耗量隨之增加,能源緊缺的現狀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還有加劇的趨勢,在這種環境下,國家對住宅建筑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和優化住宅建筑節能設計水平,成為當代建筑設計人員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建筑平面設計

住宅建筑平面設計中,主要考慮建筑平面形狀、熱環境分區以及溫度阻力區的設置等方面因素。

住宅建筑平面形狀應規整,盡量減少護結構面積,增加冬季直射室內的陽光,夏季減少太陽輻射。比如把房屋外墻面積大、開窗多的一面正對太陽輻射強度大的南向,使建筑在冬季可以有效地收集太陽能,北側外墻盡量減少開窗面積,主要滿足通風的需要,而東、西方位不開窗或開小窗。熱環境分區中把要求較低的廚房、衛生間、過廳等布置在北向,而盡量爭取將主要起居空間和居住空間布置在南向,充分利用太陽能,保持冬季室內有適宜的溫度。住宅建筑中設置一定的溫度阻力區可有效地減少傳熱損失。例如住宅樓梯間多采用封閉式,樓梯間設窗;對于北方住宅建筑,北向單元入口均設門斗,避免冬季西北風灌入;對上屋面人孔密封處理,使整個樓梯間形成一個溫度阻力區。

二、建筑規劃節能設計

1、建筑選址

建筑選址的節能問題要符合自然規律,盡量利用自然環境來創造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總體來說,建筑選址需爭取日照,可參考各地風玫瑰圖,避風建宅。爭取日照包括爭取日照時數、日照量和日照質量三個方面。建筑基地宜選在向陽的地段上,為爭取日照創造先決條件;依據各地最佳建筑朝向范圍合理選擇建筑朝向,以爭取更多日照;選擇滿足要求的日照間距。另外,避風建宅是減少冷風滲透和風壓均對建筑物的保溫造成不利影響,建筑應該盡量選擇避風基址建造,采用錯列式布局避免“風影效應”。

2、建筑朝向

建筑朝向對其能耗具有顯著影響。朝向范圍是日照和通風兩個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綜合考慮上述兩種因素確定建筑物個體以及建筑群的朝向。朝向選擇需滿足以下要求:夏季盡量減少太陽直射室內及居室外墻面;冬季具有適量和一定質量的日光照入室內;夏季通風良好,冬季避免冷風吹襲,以使建筑獲得冬暖夏涼的宜人室內環境。

三、屋頂保溫節能設計

屋頂是建筑護結構的主體部分之一,是建筑節能的又一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屋頂保溫節能設計包含以下幾方面:

1、屋頂從結構上和形式上盡量設計成坡屋面,并加設通風層,可以提高建筑內熱工效率,增加保溫性能。

2、采用屋面種植設計,通過覆蓋在屋頂表面的植物降低太陽輻射,達到調節降溫的效果。另外還有設計通風屋面、蓄水屋面等節能措施。

3、對于夏季日照輻射強的地區,通過改變屋面顏色或者對普通屋頂涂上高反射率的涂料,提高屋頂的日射反射率,減少太陽熱量的吸收,從而達到減少空調冷負荷和空調節能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冷屋頂”節能可使空調負荷減少10%~30%。

4、加設太陽能裝置。在屋頂上架裝太陽能吸收熱量,產生熱水熱氣,滿足建筑空氣環境,太陽能利用模式為:集熱氣DD補熱系統DD輸配系統DD末端。通過吸收太陽光能轉化為加熱水溫,降低建筑內部的功能損耗并提供新的加熱源。

四、建筑外墻的節能設計

墻體的耗熱量要占建筑采暖熱耗的30%以上。因此,改善墻體的傳熱耗熱量將明顯提高建筑的節能效果。其措施有:

1、改善砌體的保溫隔熱性能

在材料選擇時,采用新型節能磚,如多孔黏土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混凝土空心砌塊等類型的材料,使其集承重和保溫隔熱于一體;也可利用當地出產的浮石、火山渣及其他輕骨料或工業廢料生產多排孔輕質砌塊,用保溫砂漿砌筑,有節能、節地效果。

2、對墻體采取保溫隔熱措施

即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和外墻內保溫技術,構成復合墻體。目前,外墻外保溫技術應用比較廣,它不但解決了外墻熱橋的問題,而且具有增加室內使用面積,方便室內二次裝修等優點,目前使用較成熟的幾種外墻外保溫方案有:外貼聚苯板保溫、外貼硬質聚氨酯泡沫保溫、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夾心聚苯板外墻保溫、鋼絲網架巖棉夾心板外復合保溫等。外墻內保溫有飾面聚苯板內保溫復合外墻和紙面石膏板內保溫復合外墻。

五、建筑門窗的節能設計

外門窗是耗熱的重要渠道,它既是太陽輻射的得熱部件,又是主要的失熱部件,傳熱系數約為墻體的3~4倍,是節能的重點部位,所以合理確定窗墻面積比是節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于住宅設計應少做落地窗、飄窗,但在實際工程中飄窗運用的非常普遍。外墻門窗設計除滿足自然通風外,設計中應該強調東西南北開窗有別,不同功能房間開窗有別。面對冬季主導風向的立面,應盡量減少開窗面積。設置外窗部位,應提高外窗的密封性能(如選用膠條密封而不是毛條),選用好的窗型(如平開窗氣密性相對較好),門窗配件,提高窗框的隔熱性能(如采用塑料型材、鋁合金斷熱型材、玻璃鋼型材、鋁木復合材料等),減少窗框的外露面積,采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玻璃(如中空玻璃、鍍膜玻璃等)。根據國內外大量應用經驗證實,采用雙層玻璃塑料鋼窗是較好的選擇。外門窗除了采光,通常也是建筑自然通風的渠道。所以,外門窗的開啟也是夏季通風節能的必要條件。夏季迎風面可作為主要的開窗部位,引進自然風,增加夏季的滲透通風。但同時,外門窗的設計應減少冬季寒風的滲透,有利于室內保溫,改善生活環境的舒適度。對于向陽的地方,可采用凹式開窗設計,外加遮陽板及鍍有特種金屬的熱反射窗簾,這種設計既美觀又兼有較好的遮陽效果。

六、節能材料的使用

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對降低建筑能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直接關系到室內環境的熱穩定性和舒適性。在外維護結構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溫層,以改善熱工性能是國內目前通行的做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各種高效保溫材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大量消耗各種能源,且價格很高。建筑節能不應只注重建筑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還應從整體系統的全局出發,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能源消耗應受到同樣的關注。因此,建筑材料除應具有出色的保溫隔熱性能外,它的加工生產過程也應當簡單易行并應節省能源。實際建設過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采用新型建材,這樣可以減少污染和能源浪費,并且變廢為寶,取得一舉多得的效果。新型建材可以是科學上的合成,也可以是廢物的升級利用,但如果加工處理過程中工藝過于復雜,能源消耗過大,那也沒有開發的必要,應當注意去進行綜合衡量。

七、結束語

作為建筑師,更應從自身做起,從不同角度,依據建筑規范對建筑進行優化節能設計,在改善人們居住環境的同時,充分挖掘節能潛力,綜合利用各種節能技術措施,趨利避害,選擇經濟合理的節能方案,從而實現節約能源,減少能源消耗,為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5

中圖分類號: TE08文獻標識碼: A

建筑設計同環境保護、節能是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我們要不斷發展、優化建筑設計,使其為建設建筑提供良好的藍圖,在設計優化中采用一些技術,并且通過這些技術措施,使建筑物達到內外的能量平衡,將對環境的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設計優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人類居住環境的質量,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使建筑物融入到自然界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降到最低,努力使自然界達到平衡。所以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利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資源,對這些可再生資源充分加以利用,提高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逐步取代傳統的高能耗的設施,優化建筑設計參數,使建筑物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滿足人類日益高漲的居住要求,對于一些高能耗的設施堅決進行淘汰,轉而采取一些更為先進的環保設施來為建筑物服務。

一 當前我國建筑節能設計存在的問題

1 建筑節能的意義認識不夠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隨著世界性的能源短缺,節能問題已經上升到戰略高度。近幾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的緊張形勢在我國尤為嚴峻,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威脅到國家的穩定和安全。而建筑節能占全國總能耗的比例已經達到1/3以上,數量巨大,浪費驚人,所以積極推進建筑節能,對于促進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緩解我國能源供應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

2 建筑施工圖中建筑節能設計存在的幾方面問題

(1)施工圖中建筑節能專項說明不完整

節能專篇應是一個完整的篇章。少數設計單位節能專篇設計簡單,不能完全反映建筑節能的相關技術要求。節能專篇應包括:設計依據;當地建筑設計有關指標參數;當地采暖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及設計值;當地建筑對門窗、氣密性的要求;當地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修正系數N值;本工程有關的節能計算參數及公式;節能設計表格;結論及建議。

(2) 節能構造在建筑節能設計說明中不夠具體

某些工程外墻同時采用兩種以上的外裝飾材料時,關于外墻保溫構造僅在節能設計登記表中說明某材料及厚度是不能完全表達清楚的;采暖與非采暖空間之間的隔墻、樓板的保溫設計說明不明確;公共建筑外窗因朝向不同其傳熱系數的要求不同。當建筑物的窗墻面積比大于0.4時,外窗的窗框材型、玻璃類型、中空形式都有特殊要求,不能在節能登記表中一概而論。

(3)節點詳圖繪制不完整,說明表達不清楚

在計算窗墻面積比時,玻璃幕墻后部的梁、柱、窗欄墻等實體應按外墻的傳熱系數限制的要求做保溫處理,而設計施工圖很少做說明交代;對于詳圖中的陽臺、凸窗、空調外機擱板、女兒墻、挑檐、外門窗洞口周邊側墻等部位,保溫構造做法說明表達不清。

(4)對于玻璃幕墻、金屬及石材幕墻、玻璃采光頂等做二次設計的內容時,對其節能設計如傳熱系數、氣密性指標未做明確說明。

(5)建筑設計說明中的建筑做法與建筑節能專篇中各項做法相矛盾,使施工單位無法施工。對于一些細節設計,如:外窗和透明幕墻氣密性等方面的要求,外門窗框與門窗洞口之間的縫隙、外門窗洞口周圍的外側墻面、外墻外挑構件、陽臺、不采暖樓梯間單元門、層間樓板等部位均應表達完整,不可漏掉,正是這些細節的完善才保證節能設計的建筑的質量。

二 建筑節能設計采取的技術措施

(1)建筑物的室外部分,尤其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應該拋棄傳統的做法,轉而采取增加保溫層的做法,對建筑進行節能控制。同時對于外窗等,淘汰原來的單層玻璃,采取更為先進環保的雙層中空玻璃,或者是斷橋鋁合金等,使得建筑物更加節能環保。同時還應該在設計中盡可能地減少飄窗的使用,減少一些較大窗戶的設置,外窗的設計應在滿足日照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地不選用大窗戶,從而減少能源的浪費,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在建筑物的外立面整體效果中,盡可能不使用霓虹燈,避免造成光污染,也避免造成電能的浪費。另外,可同時在外墻面上采取掛設綠色植物的方式,以達到冬暖夏涼的作用,還可減少暴風驟雨對墻面的侵害,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在建筑物外立面顏色的選用上,應首先選取顏色較淺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最終都可以使建筑物達到保溫的功效,同時也可大大地降低空調的使用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2)建筑物室內方面應分清主要和次要,對于人們長時間所處的環境,所采取的節能環保措施就更加重要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現今人們的生活重心逐步轉移到了臥室,所以如何能將臥室布置在通風和日照均為最佳的位置,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種資源,將對建筑物所需的能耗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室內戶型設計的布置尤為關鍵,應在建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淘汰室內布置不合理的戶型,通過各種技術參數的對比,重新布置戶型、優化戶型,最大限度地利用陽光,在照明、采暖方面盡可能地降低對自然界的破壞。

(3)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建筑物如何采暖一直是可以優化設計的方面。由于傳統暖氣片采暖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加之一些家庭在裝修時為了美觀,刻意地對暖氣片采取遮蓋,這樣采暖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如果采用更為先進的地暖供熱,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更好地節約能源。如果一些舊的建筑物無法改變采暖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暖氣片,則應盡可能地將暖氣片全部在外,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散熱性;為了視覺上更為雅觀,建議采用一些藝術造型的暖氣片,這樣既滿足了節能的需要,也美化了室內的居住環境。

(4)在日常照明方面,在滿足室內居住環境的前提下,不建議采用照度大的燈具,應根據房屋的實際使用情況采用照度適中的燈具,建議選用更為節能環保的 LED 燈;對于一些公共建筑,建議采用較為先進的 LED 燈;對于一些走廊、衛生間等不很重要的場所,采取聲控加光控的感應器控制燈具,更好地節約能源。

(5)在室內的用水方面,建議采取節能型的設備。建筑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采取太陽能,舍棄傳統的電熱水器,從而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以及電能的浪費。對于一些公共建筑,在使用水資源方面,對用水量較大的場所應提倡使用中水,如沖洗衛生間等,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只有從多個方面嚴格做起,從自我節約做起,從設計理念優化做起,提高思想認識,通過對建筑物的優化設計,才能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

結語:

在當今社會,節能環保的意識已越來越深入每一位居民的思想中,人們也越來越愿意為節能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筆者認為,只有在高舉節能環保的旗幟、堅持貫徹落實節能環保的思想下所進行的建筑設計活動,才能使人與自然達到充分的和諧,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居住環境,才能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只有堅持對建筑節能設計進行不斷的更新、探討、研究,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提高思想意識,長此以往地完善設計,才能在提高建筑物居住舒適度的同時將建筑物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我們的設計人員在環保節能中應充分發揮帶頭人的作用,不斷地研究更為先進的節能設計方案,努力使人與自然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為我們國家的環保節能事業盡自己的一點力。

篇6

1、建筑節能發展現狀

面對能源短缺問題,我國積極倡導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建設部將建設節能型建筑納入今后城市建設的重點發展方向,相關的指引、標準和法規相繼出臺,要求將建筑設計與建筑微氣候、建筑技術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結合。《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通過在建筑設計和采暖系統設計中采用有效的技術措施將節能率從原來的50%提高為65%,對圍護結構的技術與產品、部品以及供熱系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優化節能設計方法從本質上要求設計者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根據大范圍的氣候條件影響,針對建筑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征,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創造良好的建筑室內微氣候,以盡量減少對建筑設備的依賴。但在實際操作中,設計者習慣于以往的設計思路,只考慮建筑、結構及水暖等方面的合理與否,并不用心去考慮節能的問題,因此實際的節能效果普遍達不到設計標準的規定,建筑能耗仍然處于一個很高的水平,形勢不容樂觀。

在我國既有城鄉建筑中,只有3.2億m2房屋是節能建筑,尚不足全國既有建筑的1%;在每年新竣工的建筑中,節能建筑面積不到1億m2,尚不足竣工建筑面積的5%。以居民住宅能耗與建筑業能耗為例(居民住宅能耗近似地以綜合能源平衡表中居民生活能耗表示,建筑施工能耗以建筑業能耗表示), 我國建筑節能設計雖然已經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歷年的能耗數據卻反映出其實施結果令人擔憂。

2、建筑節能設計重點

2.1整體環境規劃

建筑選址、朝向、間距以及相互組合關系是整體綜合環境規劃的設計重點。合理的選址和布局對建筑節能的影響很大,應綜合考慮氣候、地質、水質、地形及周圍環境條件等相關因素加以確定;適宜的外部環境能使建筑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良好的微氣候環境,為建筑節能創造條件,同時維持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主要朝向應迎合當地夏季的主導風向,使住區內風速流暢,有效加強建筑物與空氣的熱交換,提高居住的舒適度。由于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變化規律,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布局為宜,與東西朝向的建筑物相比,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在夏季可以減少太陽輻射的熱,冬季可以增加太陽輻射的熱,從而節約了建筑保溫所需的能耗,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

2.2單體節能設計

2.2.1合理的建筑體形與空間組織

合理的建筑體形能夠減少建筑物與外界的熱量交換,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建筑的體型系數(外表面積和外表面積所包的體積之比)對建筑能耗的影響非常顯著,其值越大,單位面積散熱量越大,對節能不利。從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發,應將體形系數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但體形系數還與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風等緊密相關,體形系數過小將對建筑使用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應權衡利弊,合理確定。合理的空間組織設計應在充分滿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建筑平面進行豎向、橫向的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內的保溫、通風、采光等環境,達到節能舒適的目的。

2.2.2門窗的節能設計

在建筑保護結構中,門窗的保溫隔熱能力差,門窗縫隙是冷風滲透的主要渠道,因此解決好門窗節能的問題是節能工作的一個重點。門窗的節能設計應主要考慮:由于采暖耗熱量隨窗墻面積比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在采光允許的條件下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墻面積比并在夜間設置保溫窗簾、窗板;對門窗的相對位置及開啟方式進行合理安排,以便組織穿堂風通過;設置可調節的活動遮陽(如遮陽棚、窗蓋板、窗簾、熱反射簾或自動卷簾等),減少夏季太陽輻射的熱,增強冬季的熱;提高門窗制作質量,對金屬窗框進行斷熱處理,加設密封條以加強門窗的氣密性,選擇高性能的建筑門窗材料和幕墻技術,適當選擇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或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品種。

2.2.3墻體的節能設計

墻體能夠達到保暖的效果,就能夠實現能量的損耗減少,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墻體保溫分為內保溫和外保溫兩種,相對于墻體內保溫而言,墻體外保溫的保溫效果更理想,可完全避免熱橋,還可以起到保護墻體的作用,延長墻體的使用壽命,因此采用墻體外保溫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較好的選擇。對于加強墻體的外保溫設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節能型建筑材料,利用高效保溫隔熱材料附著或填入墻體內來實現墻體熱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避免室外氣候變化對墻體內部溫度變化的影響,使結構主體壽命延長;也有利于消除或減弱冷、熱橋的影響,避免室溫發生較大的波動。同時墻體的節能設計還應適應氣候條件做好保溫、防潮、隔熱等措施,能夠改善微氣候環境條件的特殊構造也應作為考慮的重點。

2.2.4屋頂的節能設計

屋頂是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太陽直射和大氣長波輻射的雙重作用,冬季散熱量大、保溫性能較差,夏季吸收大量輻射熱、室內氣溫過高。屋頂的節能設計應注重冬季保溫、夏季通風隔熱,常用的技術措施要點為:①采用架空隔熱屋面、淺色屋面、種植屋面、通風屋面、蓄水屋面等,隔離太陽輻射熱,減少陽光直射;②鋪設高效保溫隔熱材料并適當采取其他輔助措施,減少熱量傳遞;③密度較大、導熱系數較高、吸水率較大的保溫材料不宜選為屋面保溫層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過大、保溫層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溫效果等;④“冷屋頂”節能:利用高反射率涂料的使用,提高屋頂的日射反射率,減少太陽熱量的吸收,從而達到減少空調冷負荷和空調節能的目的。

3、節能設計優化建議

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建筑節能設計工作的監控。政府主管部門應利用其職能,總結推廣標準規范、標準設計、公布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及考核指標,為優化設計的進行提供良好服務,對設計圖紙、節能計算書、節能設計表進行系統化監控,使其保持一致并在施工中得到落實。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標準。建筑節能設計技術與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長期使用壽命有關, 我國現階段的建筑節能技術水平低下,性能還不完善,市場機制規范程度也欠佳,可借鑒國外成熟經驗,在原有建筑節能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改革,使其更具有實踐性。

加強建筑節能設計宣傳,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節能設計與綠色建筑宣傳,廣泛宣傳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性,增強業主方優化建筑節能設計意識,提高各有關部門、單位貫徹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自覺性,努力營造各級領導重視、相關部門理解支持、建設各方積極主動、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良好氛圍。

篇7

引 言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問題已被列為人類面臨的四大生存問題之一。我國的建筑能耗量約占全國總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建筑節能已成為節能的重點。建筑工程的現場管理水平高低可以直觀的反映出一個建筑企業的水準,同時,通過對施工現場的觀察與分析,還可以對后期的施工質量進行評定。所以,針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不僅是施工企業管理綜合水平的良好體現,同時也是建筑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的一個重要途徑。由于現代建筑節能施工更加復雜,必須對其施工現場實行流程化的監管,才能提高其監管效率,才能保證建筑節能施工現場有秩序的施工。

1 建筑節能施工

1.1 墻體的節能施工

墻體施工過程中,通常會使用實心磚或者是空心磚,空心磚一般是用于整磚平砌,所以為了節約建筑材料,一般會使用空心磚,在轉角或者其他需要半磚搭砌的地方,使用實心磚。除此之外,墻體中的各個預留孔和預埋管道洞口等,也需要使用實心磚。墻體保溫施工時墻體節能施工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施工步驟,可以在內墻或者是外墻建造保溫層。在內墻建造保溫層,其技術含量較低,但是易操作,其保溫效果一般。外墻建造保溫層,鋪設的面積較小,容易導致保溫層整體的破裂以及脫落,其施工成本也比較高。墻體的節能施工質量和施工材料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要注重材料質量的檢測,一定要符合表1所述的各項準則。

1.2 門窗的節能施工

為了提升建筑的節能水平,在安裝門窗時,需要注重門窗的導熱能力和密封性能。從整體來說,金屬的導熱能力較強,在選擇門窗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金屬門窗的使用,可以選擇鋼化玻璃、塑料和木質材料,其中,木質材料以及塑料的隔熱效果比較明顯。同時,雙層的玻璃材料隔熱效果也比較好,其性價比比較高,對于特殊空間的處理,例如衛生間,要想增加其隱蔽性,就可以使用邊框是塑料材質的木質門窗,這樣既美觀又節能。

1.3 保溫屋面及屋頂的節能施工

一般情況下,屋面保溫層的材料要注重這幾項性能:密度、隔熱效果、排水性能。保溫層的施工工藝通常是采用反鋪法或者是正鋪法,反鋪法是將保溫層鋪設在防水層的上面,而正鋪法是將保溫層鋪設在防水層的下面。相比較而言,反鋪法有一定的優勢,因其利用保溫材料的排水性,可以有效保護防水材料,維修比較簡單,但是施工成本比較高,不利于節能施工。

1.4 樓地面節能施工

樓地面的節能施工需要注意這幾個部分:①樓板的保溫節能構造;②地層地面的保溫節能構造;③整體保溫材料的鋪設填充層;④地面輻射采暖構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基層處理劑的配置,基層處理劑應該和卷材或者是膠熟劑的材料相融合,基層處理劑可以采用噴涂法或者是刷涂法進行施工,在噴涂均勻之后,再鋪貼卷材。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應該采用熱熔法施工,鋪貼合成高分子卷材應該采用冷新法施工。

2 施工現場監管

2.1 施工現場管理原則

明確工作原則是保證工作開展效率的首要步驟。對于建筑施工項目而言,在實踐的管理當中應當嚴格地遵循科學化、標準化、經濟效益化的原則,從多個角度、不同的理論方面提升建筑水平。①是科學化的原則,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管理,應當力求做到科學化、合理化,符合我國大型生產和大規模建設的客觀性要求,同時還要嚴格地按照作業流程和操作方式來執行各項業務,確保現場的各項資源均得到有效的利用,將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的才能與技術全面發揮出來,保障建設水平;②是經濟效益的原則,針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不僅僅需要對市場進行控制,同時還要對質量以及成本進行協調,形成正確的進度觀和科學的生產觀;③是施工現場管理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原則,建立起標準的工作體系、建立起規范的檢測標準,是現代化建筑的客觀需求,所以在實踐當中還需要有效地協調各項生產,避免在施工之中出現主觀隨意性的狀況,保證科學正規的施工作業秩序。

2.2 施工現場管理主要內容

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內容較多,同時涉及到的范圍也比較廣,不僅需要對物資流通的狀況進行管理,同時還需要對施工作業程序、施工的質量、施工現場的整體等進行管理,相關責任人員還需要嚴格的落實責任制度,明確崗位制度,明確施工的診斷和試驗技術分析。各項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①以建筑行業的相關市場為工作導向,力求建筑產品可以做到精品化、科學化、標準化,保證客戶滿意;②全面地消除施工作業當中存在的浪費現象,真正意義上體現出組織紀律性和管理的高效性;③不斷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提升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能;④還應當針對施工現場的定額管理進行提高,逐步地降低能源損耗和物資的消耗,避免出現資金占用、材料壓庫以及浪費等現象;⑤還需要對施工現場的各項作業流程進行協調,避免生產的風險、保證現場的作業具有組織性,發揮出最佳的效益。

另外,還要注重建筑節能材料的監管。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主要構成部分,其種類也比較多,施工周期會比較長,在施工的過程中,很多都會出現變動,但是材料的按時到位是確保建筑項目的基礎。要施工材料監管過程中,要事先確定采購程序、采購要求,選擇質量合格的供應單位,切實履行采購合同控制和進貨檢驗。對于節能工程來說,一定要保證建筑材料的節能效果以及材料本身的質量。在施工階段,節能材料要經過多次質量檢測,檢測合格之后再正式進場,投入使用。材料的質量是施工質量的前提,在施工材料的基礎上,還要保證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技術的科學合理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相關規定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流程進行,還要加強施工質量監督,一旦發生質量問題,要立即進行整改。

3 建筑節能施工現場監管流程的優化

建筑節能施工現場監管流程的優化是在監管系統中建立的一種保證信息暢通交流的合理化、有意識的組織活動,組織監管機構如圖1所示。不僅要考慮監管過程設計的各個參與單位的內部聯系因素,也要考慮系統外部的環境因素。在優化的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3.1 集權與分權統一

絕對的集權和分權模式是不存在,在建筑節能施工現場的監管過程中,集權是指掌握所在領域所有監管權限的負責人,其系數人員是命令的執行者;分權是指在總權利負責人之下,各級下級人員在各自領域掌握的決策權,總負責人主要負責協調工作。由于建筑節能施工現場涉及的專業比較多,也比較復雜,所以,在監管優化的過程中,應該采用集權和分權統一的模式。如圖1所示,每個部門負責好自己的施工內容,對施工質量等進行嚴格控制,而總負責人要協調好各個下屬層之間的施工順序以及關系,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確保施工進度以及施工現場的秩序。

3.2 完善監管分工協調性的措施

節能工程施工的監管是對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管,需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避免部門之間的施工矛盾,減少由于監管責任權限問題導致的沖突。所以,對于建筑節能工程監管組織機構設置時,應該協調好監管過程中的內部關系,并且合理規范好監管體系中的任務關系,完善監管過程中的工作制度,切實做好監管體系中的橫向以及縱向的信息交叉。

3.3 建立監管跨度和監管層次相統一的措施

監管跨度和監管層次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監管跨度的增加有助于監管層次的優化,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節能工程中反應的各個施工細節所涉及的信息傳遞效率的提高可以減少監管人力的投入,降低人力成本。但是也會造成上級主管部門工作量的增加。所以,在建筑節能施工現場的監管過程中,監管跨度和監管層次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達到權利的均衡。

3.4 采取責任、權利、利益對等的措施

在監管優化過程中,要確保權利、責任和利益的相互對等,這是保證監管優化效果的前提。例如,監管人員的責任過大會影響其工作積極性,權利過大,會導致其。因此,處理好責任、權利和利益之間的關系,保證施工現場健康、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避免不良風氣的出現,影響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節能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施工現場的監管,另外,要不斷優化建筑節能施工現場監管流程,以保證建筑節能設計的有效性,且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細化監理工作,做好各個項目的質量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平.建筑施工現場監督管理的相關問題和施工中的質量常見問題[J].工業現代化,2011(09);89~90.

篇8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節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21世紀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人們敲響了能源危機的警鐘,同時也讓人們逐漸認識到節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建筑節能,尤其是既有建筑節能,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全面開展既有建筑節能工作,有利于減少建筑能耗,節約能源;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輕大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有利于傳統建筑業的改造和提升,轉變城鄉建設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實現我國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1 既有建筑節能技術發展史

在節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演變發展過程中,相繼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節能主要是緣于“安全推動”,主要通過減少能源使用和保持能源穩定等手段確保各國經濟、社會的有序發展;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節能主要是緣于“環保推動”,主要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減排CO2等手段保障全球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第三階段,從21世紀初至今,主要是緣于“能源價值推動”的推動,表現為基于循環經濟的理論,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建筑的功能保持建筑熱量,用有限資源和最小能源代價獲取最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既滿足人類對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又減少建筑耗能對環境質量的不利影響,進而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趨勢

國內外建筑節能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新進展主要體現在建筑設計節能技術、建筑設備節能技術和熱回收、廢熱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三個方面。

(1)建筑圍護結構是建筑和與其共生環境之間發生熱交換的直接途徑,是節能設計研究熱點。例如,復合墻體結構技術能大大增加墻體保溫隔熱性能。

(2)門窗是耗能的最大部位,熱損失率達40%。根據季節不同,合理選用雙層玻璃中充填氣體,節能效果大大提高。

(3)屋面也是建筑物傳熱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屋面保溫隔熱節能方面,國外主要大多采用坡屋頂,同時加強綠色屋面、雙層屋面、植被屋面及植被的物種、生長特性的研究。

(4)HVAC系統節能措施。HVAC系統是供熱、通風、空調、制冷系統的總稱,其能耗在整個建筑能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積極采用各種節能技術降低HVAC系統在整個建筑中的能耗也是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

3 既有建筑耗能的影響因素

建筑能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能耗是指在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等方面的能耗,即民生能耗;廣義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壽命周期能耗,包括建材生產與建筑建造過程的能耗、建筑運行使用能耗及建筑報廢拆除回收能耗。這里討論的是廣義的建筑能耗。

伴隨著生產活動的進行,人類也在不斷的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對建筑的全壽命期而言,建筑耗能涉及到建材的開采加工、建造前的建筑設計、建造及正常的運行維護和建筑拆除、垃圾回收等生產活動過程。建筑耗能的影響因素可歸納為如下三類:

4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方法

4.1我國的既有建筑耗能分析

(1)既有建筑規模大

我國既有建筑規模十分巨大,在全面建筑小康社會目標的指引下,城鎮化加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房屋建筑面積達平方米。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增長趨勢,見圖1。

圖1 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增長趨勢

(2)既有建筑耗能高

我國各建筑氣候區既有建筑維護結構95%為傳統的實心粘土磚;門窗普遍不密封保溫,除嚴寒地區使用雙層窗外,其它普遍使用單層窗。與氣候條件接近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外墻保溫隔熱性能相差4-5倍,門窗氣密性差3-6倍,單位建筑面積的采暖能耗約為同等條件下發達國家的3-6倍。此外,我國建筑采暖基本上以燃煤為主,對環境的影響比用油、天然氣采暖的發達國家更加嚴重。國內外建筑護結構傳熱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國家建筑結構傳熱系數對比

按照現在我國每年住宅建筑發展規模,建筑能耗增長速度將大大超過能源生產增長的速度,建筑節能工作抓得越晚,不但材料生產耗能越多,而且耗能建筑也越來越多,國家對建筑耗能的負擔越來越沉重,今后住房節能改造的任務也必然加重。

5 既有建筑節能技術的優化

5.1 建筑節能技術優化方法

如果將建筑耗能的影響因素看成一些狀態參量,那么既有建筑節能技術優化就是指利用的技術手段,如計算機軟件模擬、事宜的算法等,研究如何合理地確定單個或多個狀態參量的值,或者在一切可行方案中選中最優方案的過程,達到預期目標。目前國內外建筑節能技術優化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利用計算機模擬軟件輔助優化設計,二是利用適宜的方法進行技術方案優化從而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三是通過改變系統中單個或多個變量的參數達到建筑節能的目標。

5.2基于價值工程的既有建筑節能技術優化

5.2.1價值工程及工作方法

價值工程又稱價值分析,以謀求最低的產品全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使用者所需的必要功能,對產品的功能成本進行有組織的系統分析的一種技術方法。

價值工程是一種系統化的應用技術,通過對產品或服務的功能分析,建立功能的貨幣價值模型,以最低的總費用可靠地實現必要的功能,其數學模型可用公式(1)表示:

(1)

式中:

——研究目標的價值;

——第i組分的功能;

——第i組分的壽命周期成本為產品從設計制造到交付使用,直到報廢為止的全壽命期生產費用和使用費用之和,即;

——第i組分功能權重系數;由不同組分對住宅建筑節能的貢獻大小決定;

——表示一個完整方案中組分數目。

價值和功能關系見圖3。

圖3 價值和功能關系

圖3中,是產品運行成本費用,是產品的生產成本費用。隨著,產品功能F的逐漸提升,產品的生產成本逐漸增加,而當產品功能F很低時,產品的運行費用是較高的,產品的功能越好,使用成本越低。倒置拋物面C為上述和二曲線的疊加最低點B反映了二種費用總和效應的最低點。圖中陰影部分為不可取區域,即盡管生產成本低但由于運行成本高,產品功能低,其總和效益仍然不高。

價值工程是一項有組織的管理活動,運用價值工程的表述可通過對建筑功能和成本的比較,在建筑產品的全壽命周期中以最低成本可靠地實現使用者所需的功能。

6 總結

相對新建筑節能而言,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技術更為復雜,更強調節能技術的優化,對科學評價節能效益方法的需要更為迫切。既有建筑的節能是建筑節能工作的主要領域和困難所在。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在加大力度推行新建筑的嚴格節能標準的同時,深入開展既有建筑的節能技術優化和評價研究。

參考文獻

[1]華虹,陳孚江.國外建筑節能及節能技術新進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2]李兆堅,江億.我國廣義建筑能耗狀況的分析與思考.建筑學報

[3]黃春華,葉勇軍.節能建筑外墻保溫層厚度的經濟性優化.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4]劉玲.價值工程(VE)與建筑節能.工業建筑

篇9

正文:

如今,如何將環境問題進行緩解以及控制是當前相關工作人員最為關注的話題,對于各項工程的建設,從一方面帶去了技術的提升外,從自然環境所受到的影響上來看,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因而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一項問題,在工程建設中各國都希望能夠做到環境保護以及實現資源效率應用的目標,保證能夠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建筑行業要實現進一步發展和提升,就需要從綠色節能技術上進行研究。

1居住建筑節能的必要性

1.1符合國家的發展形勢

建筑節能也即是不僅能夠對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支撐,同時還能夠滿足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周圍環境以及能源的浪費,將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因而在發展背景下,節能技術的應用獲得了相關技術人員的關注,這項技術不能夠實現對資源的浪費,同時還能夠將建筑環保性能進行提升,讓建筑企業以及業主不僅能夠獲得經濟利益,還能夠收獲社會效益。

1.2為新型建設帶來了發展的新空間

如今低碳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們都對節能的理念有所關注,這也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物質生活的享受,同時對精神需求世界的滿足成了一個重要目標,因而這對于節能理念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發展空間,這對于我國實現居住建筑節能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基礎,因此相關企業要積極的應用節能技術,使其能夠適應新建筑模式的生態環境。

2居住建筑節能設計的實施措施

2.1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如今社會的發展和建設中,積極的應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潔能源是主要的發展目標,對于一些居住型的建筑工程來說,能夠將太陽能技術以及風能技術更好的應用于其中,在一些民用的住宅小區中,通過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應用,將太陽能電池進行儲蓄,將太陽能經過轉化,形成電能放在電池中,晚間如果有用電需求就可以使用,這項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對于煤炭資源的浪費,同時也能夠將相關資源的浪費程度降到最低。對于情節能源的使用,主要是一些裝備安裝中,要保證技術水平實現準確的安裝,實現用戶的用電以及相關需求。

2.2圍護結構的建筑設計

居住建筑中對于圍護結構的設計和應用中更多的是體現在保溫上,尤其是對于一些北方居民來說,好的保溫設計工作能夠更好的實現節能目標。在設計中如果相關人員對于保溫材料沒有進行合理的選擇,對材料的相關使用標準和規范不明確,那么在后期應用中就無法實現準確的利用。對于施工方來說,要嚴格的根據建筑節能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在對居住建筑中屋面進行保溫中,材料的應用中可以選擇聚苯板,對于厚度進行計算,實際的施工效果是限制的1.5倍,對施工人員要加強對安裝技術能力的提升,對安裝過程進行管理和控制,保證建筑保溫工作的順利完成。

2.3增加建筑周圍的綠化面積

建筑工程中除了上面兩個方面能夠實現更好的節能效果外,對周圍環境實現綠化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如果綠化環境能夠更好的設置,就能夠實現對空氣中的一些噪聲以及粉塵類污染進行降低,同時對于周圍的控制中濕度能夠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對生態環境形成進一步的優化效果,另外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小區的規劃面積以及整體結構來對綠化工作進行設置,形成美觀的外部條件,讓建筑內部以及外部的溫度以及濕度達到平衡的狀態,對于人們的居住舒適度也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因此在節能設計功能工作中,要積極的建設綠化方案,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2.4實現自然通風

在對居住建筑進行節能相關設計工作前期,對于土地資源要進行規劃和管理,對于建筑之間的距離要進行拉大,這樣能夠保證擁有充足的自然通風效率,另外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建筑空間內部與空氣實現交換,降低建筑中室內的溫度,從而降低室內因為要降低溫度所要消耗的各項能源,另外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對建筑物的朝向也是要有所考慮的,要想實現更好的通風效果,在設計中要根據夏季的風向要對其進行調節,根據北大南小、北高南低的原則對通風設計工作進行排列,這樣不僅能夠讓建筑內部與自然風之間形成共享,還能夠在處于建筑背面的建筑形成高效的“風障”,這樣夏季居住建筑就能夠通過南風來更好的進行調節和通暢,而冬季還可以對冷空氣進行阻擋,提升保溫性能。最后,設計人員還要盡可能的減少封閉式的建筑組合設計,要保證居住建筑群內所設風道的暢通性,在針對入風口與出風口進行設計時要按照當地的主導風向來完成,讓建筑群內的空氣得到更好的流通。總之,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居住建筑中應用節能技術有了更高的認識程度,這對于之后將人類社會帶入到環境和低碳生活中起到了推廣和促進作用,因此相關建筑企業要適應當代各項技術的發展潮流,對節能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和提升,結合先進的節能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提升技術水平,保證節能發展大目標的實現,保證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存發.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有關問題的探討[J].建筑知識,2014,02:128.

篇10

如果從建筑節能施工管理的不同階段來定義建筑節能,它應該分為3個主要發展階段:首先是建筑節能階段,其次是建筑中保持能源階段(降低建筑中的能量散失),最后是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強調建筑施工主體因素的改變,是基于主體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而并非是被動的降低能耗。所以當前建筑節能施工管理應該走質量與能耗相結合的控制模式,它能夠為建筑產品節能目標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筑節能施工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 

建筑節能施工管理相當系統復雜,對它可能造成影響的主客觀因素也很多,例如政策因素、工程設計因素、施工組織因素、工程監管因素、材料設備因素、業主人為因素等等。從建筑節能施工管理角度來看,本文主要探討了它的工程設計因素與工程監管因素兩項。 

(一) 工程設計影響因素分析 

在建筑節能施工管理工作體系中,設計部門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在節能施工監管方面負責勘察設計、設計節能施工圖紙文件、檢查建筑節能工程質量,證明施工設計單位與節能工程施工之間的從屬關系。在這里,設計系統監管優化確保產品質量上乘,同時利用創新性節能設計來達到建筑節能效果,提高建筑產品的整體綜合利用效率。總結來說,它具體做到了3項工作來影響后期的施工節能管理內容。 

首先是對施工中綜合活動書面文件的有效整理,它將施工設計工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都用表格歸納整理出來,這里還包括了對施工業務內容的具體細化與整合過程,希望通過優化設計文件內容來明確節能計劃,為建筑工程全程動態管理奠定扎實基礎。 

其次是提出設計評審意見,確保施工工期全程按照合同規定要求來推進,并保證設計評審期間最合理的評審意見提出,對意見作出合理解釋和詳盡要求。 第三是設計系統信息的綜合歸納,它要根據工程項目實際特點來展開,特別是圍繞節能施工各個技術環節來制定綜合設計信息系統,它就涵蓋了節能施工所有技術細節流程、業主的設計期望目標、生產設計環節流程記錄、各個期間的設計方案等等。綜上所述,工程設計中影響建筑節能施工管理的因素眾多,需要對其進行細致整理和篩選,找出對工程推進有效的節能施工管理控制點,從設計技術角度來為節能施工管理提出前期建議。 

(二) 工程監管影響因素分析 

監理單位是建筑工程責任主體,他們對于建筑節能施工管理影響權重最重,表現在實際工程中就是將管理重心放在對施工質量與精度的有機控制方面。為此,整個施工工程項目對于節能施工監管過程所提出的技術要求就集中在建筑項目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與竣工階段。首先在設計階段,要事先審核節能工程設計方案,并增加與設計方的相互信息交流,作為輔助來配合設計部門做到前期節能工程設計文件優化與細化;在施工階段,則要與工程監理部門形成聯系,強化“四節能、一環保”原則,做到重點局部重點監督、重點管控;到了最后的工程竣工階段,則要配合監理部門對工程項目全過程進行節能施工監管狀況綜合性評估,并監督各方做好建筑施工項目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內容[1]。 

三、建筑節能施工管理的流程優化原則及優化策略 

(一)優化原則 

如上文所述,建筑節能施工管理在流程優化方面存在局部性與階段性,在實際的建筑節能施工管理流程優化過程中,主要要做到以下3點原則: 

施工各個階段絕對不能相互脫節而變孤立,這樣容易造成監督管理割裂,導致節能工程設計意圖表達不夠完善,出現大量的直接或間接資源浪費。所以應該確保各個工程專業環節間管理溝通相互聯系,實現協同操作,最終保證產品質量達到期望值。 

另外,在建筑節能施工監管流程中容易出現信息交流孤島效應,這是因為過度的重疊、交叉監管反而會造成監管漏洞,很難為整個工程實現全生命周期有效施工監管,進而導致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在多重監管背景下卻反而無法得到質量保證。 

再一點,要明確建筑節能施工管理是目標管理過程,它所圍繞的是建筑施工產品的節能效果最大化與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過程。在施工監管過程中,要避免監管目標單一,要從大局觀著手來看問題,強調專業性與整體性,同時也滿足專業管理統籌性,保證工程實際節能施工質量效果好于預期[2]。 

(二)優化策略 

建筑節能施工管理工作的關鍵就在于通過對不同施工單位主體在建筑施工技術中的信息交流來實現工作優化,改變傳統施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分發包或施工過程空間不同步性。換言之就是要強化責任主體單位相互間的良性技術聯系,保證各個建筑施工部門工作都有條不紊。 

首先,要強化建筑工程中各個分部工程之間的有機聯系,舉例來說,像墻體與幕墻、門窗、屋面等局部的工程施工聯系,保證各個建筑實物各個局部工程的節能施工內容質量權重能夠互相影響,并進行綜合比較明確工程監管的主要內容,同時也為分項節能工程材料提出嚴格要求,保證各個節能施工之間都擁有共同屬性,這樣易于節能施工管理。再一點,節能工程施工監管優化也要確保各方面信息暢通規范,為此,施工方應該全面考慮監管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主體單位將所存在的內外部環境聯系因素,實現工程分支項目的全面節能優化。 

其次,要建立節能工施工管理工作中監管跨度與監管層次相互統一、相互制約的有機關系,一方面監管跨度的增大可以有效實現對監管層次的有機簡化,進而提高施工中一切信息傳遞速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信息失真發生幾率的提高,增強節能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施工細節反饋過程,減少監管人力資源的無度投入。客觀講,監管跨度與監管層次相互統一后其工作內容也是存在明顯弊病的,因為大量的協調組織與監管工作相互混雜一起容易造成單位間工作量協調不穩,最終造成組織失控狀況發生。 再一點,要實現節能施工管理工作的監管內容優化,確立施工企業各部門責權和利益,全部門保證監管優化實施的大前提,在責權、部門與節能施工對策三者統一的情況下才能有效控制最終監管成果。絕對不能出現監管人員責任過大的現象,這會嚴重影響各個分支部門節能施工管理工作的主動性,甚至可能出現職權被濫用的現象[3]。 

總結 

建筑節能施工管理工作要做到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關聯與責任、工作內容優化,同時也實現局部技術交流與全局行政干預,保證各部門協力做好施工節能質量工作,并將工程項目中節能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交城县| 汝南县| 泸西县| 社旗县| 辰溪县| 广灵县| 万盛区| 平度市| 乳源| 盈江县| 龙口市| 北流市| 凌海市| 成安县| 罗田县| 邢台市| 三门县| 岑巩县| 绩溪县| 金堂县| 永和县| 应城市| 玉屏| 霍邱县| 平塘县| 芦山县| 英吉沙县| 奉新县| 饶平县| 金昌市| 任丘市| 南昌县| 永州市| 通渭县| 温宿县| 哈密市| 旅游| 南和县| 交城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