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化學制藥前景模板(10篇)

時間:2023-08-16 17:04:5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化學制藥前景,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化學制藥前景

篇1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182-01

一、 教學目標多元化是前提

教學目標是教學雙方積極活動的準繩,是衡量教學質量

的尺度。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的方式以及學生學的方式起著決定和制約作用。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以下問題:(1)使學生學到哪些知識?學到什么程度?(2)鞏固哪些知識?為學習哪些知識作準備?(3)要結合哪些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內容?(4)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技能?并達到什么程度?(5)使學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糾正哪些錯誤的觀點?(6)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結合哪些知識、技能的教學來培養?等等。教學目標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過高、過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執行和落實。 當然,并非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要包括上述的各個方面,但必須有所依據,例如《課題3制取氧氣》這節教材的教學目標可確定為:①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②練習連接儀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③認識分解反應;④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⑤學習反應物的狀態,反應的條件,反應的原理決定實驗裝置,氣體的性質決定氣體的收集方法和驗滿方法;⑥感悟通過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查閱資料―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記錄現象―解設與結論―反思與評價;⑦逐步認知用實驗驗證化學理論,從而進一步體會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今日,我們應該自覺地堅持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讓化學教學圍繞提高公民素質的總體目標運作。

二、 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是根本

篇2

引言

英語作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為我國對外交流提供更多合格人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究其原因,是對英語認識不足,不能夠掌握英語學習技巧。而要想掌握一門語言,不僅僅要學習它的語法、詞匯和習語,更需要了解該門語言的文化背景,認識語言的應用環境。正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才導致不同語言的形成,其應用的環境也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提升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的認識,使其更加深刻地認識英語、學習英語,提高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

1.1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英語中,英文有多種多樣的文體,每個單詞都有不同的意義,在不同的語境下會有獨特的用法和意義。如果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閱讀過程中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加大對文章的理解難度,不利于英語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英語文化背景,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英語,掌握英語語言的應用技巧,為英語閱讀提供良好基礎。比如要想表達“他是我的一個朋友”這句話,就會采用“He is my friend of mine.”,而不用“He is my a friend.”。通過真確的表達,既可以展現出他和我的朋友們之間的關系,又符合西方人的語言邏輯思維和應用方法,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漢語和英語之間的差異,掌握相應的學習技巧。

1.2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

英語作為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它需要學生的應用和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在語言習慣和應用中就會存在較多的差異,因此,需要學生進行相應文化知識的學習,了解語言應用方法和應用環境,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交流能力。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人們比較重視自身的隱私,因此在與西方人交談時,應該盡量避免問人年齡、收入、住房以及婚姻狀況等,在打招呼時,也不要問他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同時不詢問對方是否吃過飯的問題。如果別人夸獎你“You are so beautiful!”,你應該大方地表示感謝“Thank you.”。這樣的回答符合西方人的禮貌習慣。由此可見,語言和自身的文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如果不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在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認識,不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不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

1.3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需要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英語語法、詞匯的講解,忽視英語文化知識教學的重要性。語言作為文化表現的形式,它承載著自身所獨有的語言文化知識,如果語言學習者對該語言的文化背景不夠了解,則對他們自身語言水平的提升有較多的不利影響。文化知識的導入,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英語、學習英語,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應用英語,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不同環境下的語言使用能力,最終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2.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

2.1立足課本,深挖背景知識。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需要立足課本,讓學生通過課本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提高他們對英語的認識,找到學習英語的技巧,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好。比如在學習“friendship”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友誼這一話題進行教學,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英語文化,如在中國人眼中,友誼就是“關心”、“幫助”等,而在西方人眼中,友誼為“救人于危難”、“傾聽您的心聲”等。而且西方人在表達上更加重視實際,我們中國人則比較重視心與心之間的溝通。教師通過這樣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認識到英語文化背景,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2.2立足網絡,開闊學生視野。

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課堂的講解,還需要學生課下的學習。在當前信息技術發達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認識和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背景,提高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開闊自身的視野,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學生可以在網絡上下載一些英文歌曲,搜集近一段時間的英文報紙,了解西方國家的新聞,同時還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了解西方文化,從而實現英語文化知識背景導入的教學目標。

結語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積極引入文化背景知識,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篇3

(一)發展機遇

比起其他發達國家,我國在制藥行業上的潔凈技術起步較晚,幸運的是發展很迅速。現如今,我國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制藥潔凈管理體系,融合了中國與外國的管理理念,并逐漸標準化。而且由于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大膽嘗試、嚴謹工作,使得我國制藥潔凈技術在很多領域得以應用,在國際上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國際地位得以提高。這些都為我國潔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發展挑戰

1.規定標準過高

在現代制藥潔凈系統中,有些企業對于藥品的潔凈程度要求偏高,這是很不切實際的。企業高層應該在分析現在的經濟水平和潔凈技術的基礎上,制定一個合理的潔凈標準。并且增加對潔凈技術開發的投資,邀請相關專家探討交流,研究出成本低、耗能少的綠色潔凈技術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2.潔凈程序復雜

潔凈藥品是一個十分緩慢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按照多道程序,嚴格執行每一環節。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紕漏,這也是制藥潔凈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挑戰。藥品的微生物檢測不合格,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都是非常不利的。相關化學制藥企業需要簡化潔凈程序,由繁變簡,縮短檢測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二、潔凈技術的應用

(一)空調凈化系統

首先,潔凈技術在化學制藥企業中比較普遍的應用就是空調凈化系統。一般在制藥車間的拐角處都會安放柜式空調,這樣做的意義有兩層。第一層意義是為了調節氣溫,使得車間內冬暖夏涼,為工作者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二層意義較為深遠,是整個制藥環節的關鍵。空調的凈化系統可以凈化空氣,減少空氣中的灰塵和微生物,幫助制藥工作者們過濾掉一部分垃圾。為了確??照{凈化系統的正常使用,企業應定期派專業人員檢測維修,查看凈化儀器配置是否合理,風管內有無堵塞物,排風機能否循環運轉等。

(二)在線清洗技術

在線清洗技術簡單的來說就是指用液體對制成藥品進行清洗過濾,這種技術所使用的液體是經過相關科研人員調制的清洗專用配液。清洗時,將一定量的配液倒入器皿中,再放入藥品沖刷即可完成潔凈環節。這項技術的優點在于不需要滿足復雜的條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清洗,而且操作十分簡單,節能環保。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調制配液時配液中不能含有多余的殘留物,切實保證液體的干凈度。

(三)高效通風技術

所謂的高效通風技術是相對于低效、中效通風技術而言的,高效通風技術使用更方便,工作速度更快捷,適用于化學制藥行業。在制藥前,可以先通過高效通風口將屋內環境改善一下。這項技術名稱中之所以有高效二字,是因為這項通風技術是雙向的,既可以讓屋內的灰塵顆粒被卷出窗外,又能讓過濾過的潔凈空氣進入屋內,一舉兩得。高效通風技術方便的地方在于可以通過檢測環境的結果判斷通風口是否故障,若檢測環境不達標,則說明通風口運轉不正常,未充分發揮作用。

(四)紫外線消毒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紫外線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因此將紫外線應用到制藥過程中來是很明智的。紫外線對準制成的藥品長時間照射,可以將許多細菌和微生物都殺死,是潔凈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手段。然而,這個技術也有缺陷。由于紫外線會一定程度上損傷人們的肌膚,所以在照射時不可以有人類走動。而且紫外線的效用還受空氣流動性的影響,如果空氣流動較快,并且呈現相對流狀,那么此時紫外線的滅菌效果是很不明顯的。使用這種潔凈技術時需要滿足很多條件,因此并不普遍使用。

(五)高溫殺毒法

篇4

中圖分類號:R730.53 文獻標識碼: A

大量臨床數據顯示,耐藥是導致腫瘤化療失敗或腫瘤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腫瘤化療導致的多藥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MDR)現象與MDRⅠ基因編碼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有一定相關性。P-gp為能量依賴底物外向轉運泵,能將底物轉運出細胞降低細胞內底物濃度,屬ATP轉運酶[1],目前臨床部分常用的腫瘤化療藥品是其底物,如:紫杉醇、阿霉素等。研究揭示,P-gp的表達和活性與腫瘤耐藥及預后極其相關,因此,從抑制P-gp表達和活性的角度逆轉其引起的耐藥,將促進腫瘤化療治療效果的提升。部分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對P-gp的抑制作用已被實驗研究證實,為此,特依據收集的相關資料,分析論述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對P-gp的抑制作用在腫瘤化療治療中的應用前景。

1 臨床資料

根據P-糖蛋白在腫瘤多藥耐藥中機理及作用,利用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對其的抑制作用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論述。

2 結果

2.1多藥耐藥與P-糖蛋白 腫瘤對一種抗腫瘤藥物耐藥的同時,對其他結構及作用機制不同的抗腫瘤藥物也產生交叉耐藥,而呈現多藥耐藥(MDR)現象,編碼P-糖蛋白的MDRⅠ基因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多藥耐藥基因,導致耐藥與P-gp在腫瘤細胞內過度表達有關。 P-gp利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將底物從細胞內轉運出細胞外,導致抗腫瘤藥物在腫瘤細胞內的積累減少,而產生耐藥性。P-gp底物非常廣泛,目前臨床常用的部分抗腫瘤藥,如:紫杉醇、阿霉素、柔紅霉素、長春新堿、甲氨蝶呤、伊達比星、絲裂霉素C、米托蒽醌、放射菌素D、托泊替康、伊立替康、長春地辛、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等藥物均是其底物[2],由于P-gp對其底物外排作用沒有選擇性,而使P-gp在腫瘤細胞內過度表達產生的耐藥呈現多藥耐藥特性。

2.2中藥或其化學成分對P-gp的抑制作用 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對P-gp作用的研究,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深入。鑒于對P-gp表達或活性的抑制,可降低或逆轉腫瘤耐藥,特以此為方向,整理部分相關資料,結果如下[3]。

對P-糖蛋白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藥及其化學成分:蛇孢假殼素A、α-松油烯 (R)-(+)-香茅醛、(S)-(-)-β-香茅醇、異松油、松香酸、β-蒎烯、葫蘆素Ⅰ、甘草次酸、鷹嘴豆芽素A、柚皮素、水飛薊素、黃芩、黃芩甙元、金絲桃素、澤瀉萜醇B23乙酸鹽、山奈酚、大蒜素、槲皮素 染料木素、小檗胺、大豆素、高三尖杉酯堿、青蒿脂、川芎嗪、蟾蜍靈、粉防己堿、北豆根蘇林堿、根皮素、延胡索乙素、桑色素、水飛薊素、番荔枝內酯89-2、漢防己甲素、防已諾林堿 山豆根堿、苦瓜。

2.3中藥或其化學成分經P-gp渠道逆轉腫瘤耐藥的研究成果 大量研究數據顯示,中藥或其化學成分通過抑制P-gp可以反轉腫瘤細胞的MDR,展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粉防己堿是一種體內和體外均有效的MDR介導的耐藥的逆轉劑,它可以通過與P-gp結合而提高細胞內長春新堿的聚集[4];丹參酮ⅡA可逆轉小鼠S-180腫瘤獲得性多藥耐藥的作用[5]。黃酮類中藥化學成分對腫瘤MDR的多種轉運蛋白具有抑制作用[6],其中:桑色素、根皮素、鷹嘴豆芽素A、水飛薊素、柚皮素等抑制P-gp介導的細胞外排作用,顯著降低實驗藥物從乳癌細胞內外排[7,8];高三尖杉酯堿、青蒿脂、蟾蜍靈能顯著提高正定霉素在實驗細胞中積聚,青蒿脂、蟾蜍靈不僅具有抗白血病作用,也能調節MDR細胞對正定霉素的敏感性[9]。

3 討論

腫瘤化療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的最重要手段,由于腫瘤多藥耐藥,降低化療治療效果甚至導致了治療失敗。因此,逆轉腫瘤多藥耐藥,對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質量,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我國雖然是中藥使用最大的國家,對中藥現代藥理學方面的研究,卻不是投入最大的國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藥及其化學成分對P-糖蛋白相關的抑制作用,顯示了其在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方面的應用前景。因此,重視中藥及其化學成分逆轉腫瘤耐藥的研究開發,將提高腫瘤生存率將而造福于社會。

參考文獻:

[1]HigginsCF. ABC transporters: From microorganisms to man[J].Annu Rev Cell Biol,1992,8:67-113.

[2]李俊. 臨床藥理學[M].第4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6.

[3]譚蓉. P-糖蛋白與中藥及其化學成分的相互作用 [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23):2028-2029.

[4]Fu LW,Liang YJ,Deng LW,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ndrine, a potent inhibitor of P-glycoprotein-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J]. Cancer Chemother Phammcol,2004,53(4):349-356.

[5]何欣,曾柏榮,劉華. 丹參酮ⅡA對小鼠S180腫瘤獲得性多藥耐藥及P-gp、LRP的影響[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30(7):16-18.

[6]楊帆,劉艾林,杜冠華.黃酮類化合物對腫瘤多藥耐藥調節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雜志,2010,19(2):192-196.

篇5

生物催化是指通過酶或生物有機體的催化作用實現生物的化學轉化,故又被稱為生物轉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生物催化逐漸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從根本上改善了人們的經濟效益、能源消耗和原料來源,對環境保護也作出了積極貢獻。生物催化技術是生物技術改革中的第三次浪潮,成為歷年來生物技術中的標志性技術。

1.生物催化技術及其發展

(1)生物催化技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指出,生物酶催化技術是目前工業發展中最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技術。生物催化技術主要涉及到化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在醫藥化工領域中可通過酶或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實現大規模生物的轉化。生物催化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衍生物往多樣性方向發展,實現對復雜產物的結構修飾及簡單分子化合物庫的新建,產物在經過生物催化后能夠延伸出現的生理活動物質。

先導化合物在生物催化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可能反應的產物范圍大;②在反應過程中無需進行脫保護和基團保護,一步便可完成相關反應;⑧實現生產的定向立體選擇和區域選擇;④生物催化的反應條件溫和,利于穩定復雜的分子結構;⑤在均一和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可獲取反應的重現性及實現反應的自動化;⑥由于酶具有固定化特性,故在生產過程中可反復循環使用催化劑。

(2)生物催化技術的發展。生物催化技術的提出是源于科學家對活體細胞成分的認識,一部分的專家和學者認為某些細胞成分可用于特定條件下的化學轉化。例如苯甲醛從植物中提取后與氫氰酸結合可制成(R)一苯乙醇腈,半合成抗生素的生產則依靠G酞基轉移酶的幫助。1980年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蛋白質工程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使得酶的底物范圍大大增加,實現了常見合成中間物的生物合成。在此科技背景之下,生物催化技術逐漸被運用于精細化化學和藥物中間體生產領域。

(3)隨著近年來基因合成、生物信息學、蛋白質工程和序列分析等觀念的進步及電腦建模和生物學工具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在分子生物學的基礎上對分子進行快速進化處理,極大的改善了原有的生物催化劑。生物催化劑經過改造后可穩定處:T-60℃的有機溶液中,在接受新的底物時可自動催化新的生物反應。

2.化學制藥中的生物催化技術研究

在生物催化技術的發展背景之下,酶和微生物反應成為生物學領域的關注熱點。許多長期研究微生物和酶的專家學者開始著手于有機合成的研究,促使生物催化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不對稱合成的生物技術。

(1)西他列汀游離堿。美國的Codexis公司和德國的Merck公司通過酶做催化劑實現西他列汀游離堿的生產。他們較早發現R構型選擇性轉氨酶的分子結構類似于西他列汀酮,其中一些分子質量較小的可阻斷甲基酮并具有一定活性。而后Codexis公司對轉氨-酶進行改造,實現了一種催化加氫路線的構建,且在生產過程中并不產生S豐勾型西他列汀酮。由于該生物技術具有一步到位的優點,故設備的生產能力和分子的反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廢棄物品的產出。

(2)阿伐他?。⑵胀祝?-氰3和5一二羥基乙酸叔丁酯是阿伐他汀(立普妥)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活性中間體,美國Codexis公司通過生物催化實現此種活性中間體的生產。Codexis公司以分子重組為基礎,采用了最先進的直接優化技術,開發了具有穩定性、選擇性和活性的3種酶。前手性氯酮在2種優化酶手性選擇性的催化作用下發生氫化反應,生成純手性的氯乙醇。

篇6

制藥行業是一種污染非常嚴重的行業,制藥廢水大多數具有有機物濃度高、色度高、含難降解和對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質、水質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等特點。隨著我國醫藥工業的發展,制藥廢水已逐漸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處理該類廢水對于環境保護的意義重大。

1 化學合成制藥廢水的特點

(1)COD含量高,成分復雜?;瘜W制藥廢水的COD、BOD5值高,有的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但B/C值較低,廢水一經排入水體中,就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同時,廢水的成分復雜且變化大,有機物種類繁多、濃度高、營養元素比例失調。

(2)存在生物毒性物質。廢水中含有氰、酚或芳香族胺、氮雜環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等微生物難以降解,甚至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質。

(3)無機鹽濃度高。廢水中的鹽分濃度過高對微生物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當氯離子超過3000mg/L時,未經馴化的微生物的活性將明顯受到抑制,嚴重影響廢水處理的效率,甚至造成污泥膨脹,微生物死亡的現象。

2 如何做好化學合成制藥的廢水處理

(1)做好制藥廢水生化前的預處理。化學制藥廢水的處理多數采用單一生化法處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預處理為降低后續生物處理難度,在生物處理前必須先進行預處理,達到排除生物毒性物質干擾,降低廢水濃度的目的。首先設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且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特定物化或化學法進行預處理,提高廢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廢水的后續生化處理。目前合成制藥廢水生化前預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化法、生物法等。化學制藥廢水成分復雜,沖擊負荷大,采用化學絮凝進行預處理,以便減少生物毒性物質干擾,降低廢水濃度。利用膜分離法膜技術對抗生素廢水進行濃縮分離,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膜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和纖維膜,可回收有用物質,減少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和節約能源。采用納濾膜對潔霉素廢水進行分離實驗,既減少廢水中潔霉素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潔霉素。電解法理廢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而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電解法又有很好的脫色效果。目前生物法預處理化學制藥廢水主要采用水解酸化。其原理是在廢水處理中,利用水解酸化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也為廢水的后期處理創造良好的條件。預處理后的廢水,可選取某種厭氧和好氧工藝進行處理。

(2)正確選用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生化處理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等,各種處理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及不足。生物處理技術是目前廣泛采用的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比較成熟的技術,由于加強了預處理,改進了曝氣方法,環保設備運行穩定。采用生物技術進行制藥污水處理消除有機污染物是最為經濟的方式,研發和推廣應用的重點大體上有好氧工藝、厭氧工藝和厭氧-好氧組合工藝?;瘜W合成制藥廢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通??梢钥紤]采用高級氧化-鐵碳微電解-ABR—UBF-好氧工藝進行處理。

(3)重視制藥廢水的化學處理。應用化學方法時,某些試劑的過量使用容易導致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在設計前應做好相關的實驗研究工作。化學法包括鐵炭法、化學氧化還原法(fenton試劑、H2O2、O3)、深度氧化技術等。工業運行表明,以Fe-C作為制藥廢水的預處理步驟,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樓茂興等采用鐵炭—微電解—厭氧—好氧—氣浮聯合處理工藝處理甲紅霉素、鹽酸環丙沙星等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鐵炭法處理后COD去除率達20%,最終出水達到國家《廢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Fenton試劑,它能有效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采用該法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COD有較好的去除率。氧化技術又稱高級氧化技術,它匯集了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各相近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電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聲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新穎、高效、對廢水無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適合于不飽合烴的降解,且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無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與紫外線、熱、壓力等處理方法相比,超聲波對有機物的處理更直接,對設備的要求更低,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4)做好制藥廢水的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技術是目前制藥廢水廣泛采用的處理技術,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好氧-厭氧等組合方法。由于制藥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觸氧化法、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后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后處理。目前仍需加強高效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藥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復合床(UBF)、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水解法等。由于單獨的好氧處理或厭氧處理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厭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組合工藝在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耐沖擊性、投資成本、處理效果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優于單一處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采用厭氧-好氧工藝處理制藥廢水,BOD5去除率達98%,COD去除率達95%,處理效果穩定;

(5)關注新興的廢水處理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制藥廢水處理工藝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近年來膜技術得到了不斷發展,膜生物反應器(MBR)在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也逐漸深入。MBR綜合了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的特點,具有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量少等優點。盡管在膜污染方面仍存在問題,但隨著膜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使MBR在制藥廢水處理領域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綜上所述,化學合成制藥廢水是一種成分復雜、毒性高、含難降解有機物質的有機廢水,目前的處理方法有預處理-生物處理。工程應用以單元處理為主,因此開發經濟、有效的復合水處理單元迫在眉睫。此外,新技術如膜技術、生物強化技術等的應用在化學制藥廢水處理方面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藥劑學 實踐課程 培養目標 教學內容 考核方式

Abstract:Notions about the re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examining method of chemical pharmaceuticals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cultivate qualified pharmaceutical talents, pharmacy practice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cultivating objective and demand of future quarters.

Key words:Pharmacy; Practice curriculum; Cultivating objective; Practice and research

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產業第一線,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技能型人才。滿足市場需求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立足點。在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面對著這樣的問題:我們的課程教學,尤其是實踐課程教學能否滿足就業崗位對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高標準要求?我院的《藥劑學》課程是省二類精品課程。課程建設過程中,為了能夠使本課程具有持續改進的動力,曾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法,就《藥劑學》精品課程運行現狀的學生滿意度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本?;瘜W制藥技術專業的二三年級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該課程的滿意度介于“較滿意”到“基本滿意”之間,但對實踐教學的滿意度明顯低于其它環節。而藥劑學實踐教學是藥劑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都分,作為綜合應用性技術科學的藥劑學實踐,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和重要環節。明確培養目標、改革實踐教學是藥劑學精品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工作[1]。

1 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既要體現國家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又要結合地方和學校的優勢和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才能充分利用本地區、本單位的資源,制訂出具有自身特點的、切實可行的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醫藥行業是按國際標準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之一,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醫藥產業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之一。江蘇省已有藥品生產企業423家,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37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729家,批發企業3411家,零售藥店16130家。江蘇省醫藥企業百強數居全國之首。醫藥大省、醫藥強省的建設,必將需要大批醫藥人才,其中不僅需要大批研發人才,還需要大批的一線操作技術人員?;瘜W制藥技術專業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學校于2001年開發了醫藥化工專業,根據教育部20041022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結合我校的辦學資源與優勢,2005年我們將該專業的名稱更名為“化學制藥技術”。

由于該專業以現代制藥企業人才的需求為依托,我們預測該專業人才將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例如在各類醫藥企業中從事化學藥物合成、藥劑制備、藥物輔料生產、產品質量控制、生產技術管理、制藥新工藝、新設備開發應用等工作;在社會或醫院藥房從事藥品營銷、藥學服務等工作。為滿足社會需求, 我院化學制藥技術專業培養的合格人才就應該具備更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更寬的知識面。藥劑學實踐課程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2 實踐課程建設

2.1 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在理論知識夠用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實踐教學。我們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是:在掌握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技術和創新精神。安排實驗內容時注重基本技能及知識的實用性,又重視技術的先進性。避免陳舊的驗證性實驗,側重技能性、綜合性的實驗內容,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知識結構和實際能力的發展更趨于合理的教學目的[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將實驗教學、職業技能培訓和教師的科研課題有機地結合,為學生技能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有利條件。

2.2 實踐教學內容的確定

2.2.1 具備高職特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既要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術理論知識,又要通過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技術實踐知識、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培養職業能力。高職的藥劑學實踐課程不能采用傳統、單一的實驗室教學模式,尤其要避免大量驗證型實驗的出現。在實踐場所上,要使實驗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相結合,實驗內容結合實驗室內的操作和實訓基地的訓練,綜合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并在實踐內容中溶入職業技能培訓。

2.2.2 突出化學制藥專業特點《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將高職制藥技術類專業分為生化制藥技術、生物制藥技術、化學制藥技術、中藥制藥技術、藥物制劑技術及藥物分析技術?;瘜W制藥技術專業的藥劑學實踐課程應該區別于其它專業。由于現代化制藥過程越來越多地融合化工單元操作,本專業藥劑學實踐課程有必要將藥劑實驗中涉及到的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及技能內容整合進來,將藥劑學實踐過程與單元操作相結合,突出化工單元操作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突出學科交叉[3]。在藥劑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過程中強調單元操作的重要性,如稱重、量取、粉碎、過篩、混合、提取、過濾、蒸餾、蒸發、干燥、滅菌與無菌操作等;在實踐內容的確定上,首先要進行傳統的藥劑學制備實驗,如液體藥劑、浸出制劑、軟膏劑、散劑、膠囊劑及片劑的制備等;其次要安排能訓練化學實驗技能的藥物制備實驗,如水氣蒸餾法提取中藥丹皮酚;另外,有條件的話,可以對學生進行藥學服務方面的實踐訓練,如醫院和社會藥房的參觀實踐。

2.2.3 要具備層次教學特性實行分層次教學,基礎性實驗、拓展性實驗和社會綜合實踐相結合。在主要實踐內容上優先選擇方法、原理和技術成熟的、目前相關工作崗位常用的符合藥典規范的實驗;拓展性實驗適當吸取國內外一些先進的劑型,并結合教師的最新科研成果,反映化學制藥技術的先進性和發展趨勢;綜合實踐有利于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和產學結合。

下面是我?;瘜W制藥技術專業藥劑學實踐課程改進后的主要教學內容,其中實驗1至5為基礎性實驗,實驗6為拓展性實驗,實驗7和8為綜合實踐,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

實驗1:稱重與量取操作的練習。要求學生熟悉托盤天平、電子天平的結構和性能,掌握兩種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稱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掌握各種量器的使用方法及1 ml以下液體的量取方法。

實驗2:液體藥劑的制備及質量檢查。要求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的液體藥劑(如:溶液型液體藥劑、膠體型液體藥劑、混懸型液體藥劑及乳劑型液體藥劑)的基本制備與質量檢查方法。

實驗3:浸出制劑的制備。要求學生掌握浸漬、滲漉操作及酊劑、流浸膏的制備方法,熟悉含醇制劑的含醇量測定方法。

實驗4:軟膏劑的制備。要求學生掌握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基質軟膏劑的制法及操作要點,學會根據藥物和基質的性質,決定藥物加入基質中的方法。

實驗5:片劑的制備。要求學生熟悉片劑制備的基本工藝過程,掌握濕法制粒壓片的主要工藝,熟悉片劑質量檢查方法。

實驗6:水氣蒸餾法提取中藥丹皮酚。認識水蒸氣蒸餾的方法原理,掌握水蒸氣蒸餾的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學習從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的方法。

實驗7:注射劑生產車間實踐。通過參觀藥廠注射劑車間,熟悉注射劑生產車間的區域劃分與布置;熟悉GMP對注射劑生產的基本要求;熟悉注射劑的生產工藝流程;熟悉注射劑生產中的常見輔料。

實驗8:社會藥房實踐。通過參觀調查,了解醫院藥房概況,了解藥房的質量管理體系;熟悉藥房各項工作制度、藥房設計、醫院制劑及藥品購、銷、調、儲環節;通過查閱處方初步學會對處方的分析,熟悉常見的藥品種類及功能;了解常用藥品的保管和貯存方法。

2.3 實踐教學的考核優良的課程考核方式能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統的以實驗報告為主的實踐教學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課程學習質量。我們的實踐教學考核涵蓋有平時實驗報告(30%)、平時實驗表現(30%)、實驗理論考試(20%)和實驗操作考核(20%)的,師生普遍認為這樣的考核方式更趨于合理與全面。

藥劑學實踐課程的建設只有從培養目標出發,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分析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根本,結合行業、地方和學生特點確定實踐內容和方法,才能取得成效,才能使學生獲得較扎實的實踐知識和操作技能,從真正意義上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05006404

化學制藥行業作為醫藥行業的主導產業,同時又在國民經濟與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化學藥品的出口既受到本國宏觀環境的影響,又受到世界宏觀環境的影響。PEST分析是指宏觀環境的分析,一般從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和技術(technological)這四大類對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本文我們運用PEST分析法對影響我國化學藥品出口的國內、國際宏觀環境進行分析。

1政治法律環境(Political Factors)

政治與法律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宏觀因素。政治因素就像一只無形的手,調節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法律因素則是企業進行生產營銷活動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政治與法律相互聯系,共同引導著企業的發展。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的出口必然會同時受國內和國際兩個宏觀政治法律環境的影響。

1.1國內政治法律環境

我國化學制藥產業的產值雖然不到GDP的2%,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很小,但由于其關系到民生的特殊性,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其發展,因此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政策法規。

其中,最近制定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化學制藥“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化學制藥業要“堅持品種開發與改造傳統醫藥產業相結合,以創新來引領醫藥產業發展”?!笆濉逼陂g,我國化學制藥工業的產業規模達和自主創新能力都要顯著增強,將10個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學新藥投放市場,培育20個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化學新藥產品;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培育3~5家銷售收入超1000億的化學制藥企業,培育一批銷售收入超100億元的化學制藥企業。

去年以來,多地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霧霾天氣,環境問題也愈加的受到重視。目前,節能減排是國家發展的一項戰略方針,各行各業都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其中制藥行業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之一。國家環保部于2010年2月的首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個行業中,醫藥制造業赫然在列。尤其是化學制藥行業生產工序多,使用原料種類多、數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產生的“三廢”量大,排放物成分復雜,是國家環保重點治理的12個行業之一。面臨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一大批企業將會被淘汰,一些污染較重的藥品的生產將會受限,這勢必使得這些產品的出口受限。

近些年,雖然國家衛生部、以及各個部委等有關部門,對化學制藥國際化做了十分明確的要求、目標以及實施的細則,國家對化學制藥行業的政策保障加強,但是由上到下的政策執行卻很不到位,其中最大的阻力在各個省,他們視而不見,視而不聽,視而不執行。比如要求某某省按照這個標準給國際化的企業,給已經進入歐美市場的那些藥品進行相關規定,而他們卻都在等,都在看,都在等研究,這就使得那些利于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發展的好的政策執行不下來,延誤了行業的發展。

1.2國際政治法律環境

在國際方面,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的出口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政治法律環境,使得出口變得愈加的困難。主要表現為他國對我國的的化學藥品進口所設置的各種貿易壁壘(Barrier to trade)又稱貿易障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術性貿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簡稱TBT),又稱技術壁壘,是指各國在進行貿易進口管制時實施的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合格評定程序、檢驗檢疫制度等技術性貿易措施給國際貿易造成的障礙,增加出口國出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本國進口的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影響我國化學藥品出口的主要障礙。

1.2.1化學藥品注冊壁壘

根據美國的聯邦管理法規定,藥品進入美國須向FDA申請注冊并遞交有關文件,化學原料藥按要求提交一份藥物管理檔案(DMF)。DMF(Drug Master FiIe)是由生產商提供的某藥品生產全過程CMC(Chemistry Manufactng And Control)詳細資料的一份文件,便于FDA對該廠產品有個全面了解,內容包括:生產、加工、包裝和貯存某一藥物時所用的具體廠房設施和監控的資料,而且根據注冊文件對生產現場實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符合性檢查。因此若要通過FDA的檢查,使我國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必須經過兩個大的步驟:即DMF的遞交和FDA的現場檢查兩個階段。藥品申報所有的申請文件必須根據ICH(人用藥品注冊技術要求國際f,b調會議)的規定采取統一的固定的格式P0CTD(通用技術文件)文件格式。生產廠家每年向FDA遞交一份DMF修改材料,一般情況下,每2—3年可能要接受一次復查。以非專利藥為例,要進入美國主流市場,需要向美國FDA提交非專利藥簡明新藥申請(ANDA),并通過cGMP認證。

而歐盟的藥品注冊工作主要由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負責。藥品在歐盟獲得上市許可有三種審批程序:集中審批程序、成員國審批程序以及互認可程序。其中集中審批程序是藥品在歐盟任何成員國市場上自由流通和銷售的最有效、快捷的注冊審批程序,但同時也很難通過審批。原料藥合法進入歐盟國家必須通過EDMF(European Drug Master File,歐洲藥物管理檔案)或COS認證(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歐洲藥典適用性認證)。EDMF是藥品制劑的制造商為取得上市許可而必須向注冊當局提交的關于在制劑產品中所使用的原料藥的基本情況的支持性技術文件,是由單個國家的機構評審的。而COS申請文件是由有關當局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集中評審的,評審結果將決定是否發給CoS證書。一個原料藥一旦取得COS證書,就可以用于歐洲藥典委員會的所有成員國內的所有制劑生產廠家的制劑生產。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加強了藥品進口方面的管理,紛紛通過立法手段對藥品的注冊、銷售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我國化學藥品生產企業在出口前需對出口國的藥品注冊程序加以熟悉和掌握。

1.2.2質量認證壁壘

目前,影響我國化學藥品出口的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就是難過國外的認證關。歐美國家醫藥產品的質量認證主要有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GCP(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規范)認證、GLP(藥物非臨床試驗管理規范)認證、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其中影響最廣泛的是GMP認證。

GMP作為藥品生產的直接監管法規,已在我國推行多年,它的推行使得制藥生產面貌得到極大改善,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版GMP認證的規定:藥品生產企業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未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的企業(車間),在上述規定期限后不得繼續生產藥品。

新版GMP的實施將極大地提高我國藥品的質量,盡管如此,我國的制藥行業整體水平與國外同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是我國藥品出口的現狀:我國出口的藥品絕大多數是低價的原料藥,高附加值的制劑出口僅為一些口服劑,而無菌藥品的出口量幾乎為零。限制我國藥品出口的最大障礙就是質量認證。

為防止假藥流入正規銷售渠道,歐盟不斷提高藥品的進口門檻。2011年7月歐盟頒布了第2011/62/EU號指令(《防止假藥進入合法的供應鏈》)。該指令要求:從2013年7月起,所有出口到歐盟的藥品均需出具出口國監管部門的書面聲明,并保證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出口國GMP法規相當于歐盟標準;二是對生產企業實施定期而嚴格的GMP檢查,且為不提前通知的飛行檢查,一旦發現違規,立即采取措施;三是及時向歐方通報違反歐盟GMP的案例。

我國企業要申請歐盟GMP:首先,廠家要參照歐盟的GMP要求進行自身檢查;其次,所有的質量管理文件、操作規范(SOP)和各種生產管理表格、標牌、標簽和生產記錄都應具備中英文對照,能夠讓國外的審查官員看懂;第三,要對員工進行歐盟GMP的全員培訓,了解并適應國外檢查的特點。

由此可見,面對國外嚴格的質量認證管理,我國化學藥品要想走出國門,不僅要有過硬的產品質量,還要仔細研究國外的法律法規,在藥品質量認證上狠下工夫,畢竟獲得國外的認證許可證,是出口的前提條件。

1.2.3包裝、標簽壁壘

出口藥品的包裝、標簽必須符合進口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法規才能順利通關。發達國家一直通過產品包裝、標簽的立法來設置障礙以阻止外國醫藥產品的進口。歐美發達國家對醫藥產品的包裝標簽都有很詳細的法律法規要求。歐盟有關藥品包裝的規定主要在歐盟2001年第83號指令中,它對藥品銷售作出了具體規定,其中對標簽、藥品說明書、包裝盒作了詳細說明。對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沒有審查和規定,但在注冊申請中需加以說明。保證對藥品沒有負面影響。美國的相關法規對非處方藥、醫療器械及營養食品的標簽均有具體規定。美國FDA要求藥品標簽內容不僅必須包括藥品的用途、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等)使用的注意事項、劑量說明、使用方法和時間等,還要標明藥品的副作用、禁忌癥及其療效,甚至連非處方藥和器械上的警告詞句也做出了具體規定,任何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標簽都被認定是“假標簽”,是嚴重違反美國聯邦法律的行為。這一點與國內的要求是不同的,為此,我國化學藥品出口企業必須在藥品包裝材料以及標簽上額外花費精力,付出成本,這勢必又會加大我國化學藥品出口的困難。

2經濟環境(Economic Factors)

2.1國內經濟形勢對出口的影響

2013年,我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各種矛盾交織,盡管面對這樣復雜嚴峻的形勢,去年我國國民經濟仍呈現出整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

化學制藥行業關系到人們的防病治病,是生產生活必需品的行業,具有明顯的弱周期性,基本上不受經濟波動的影響。由圖2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化學制藥行業增長率與GDP增長率之間并不具有明顯的一致性,但是,化學制藥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部分,其發展必然受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有研究表明,醫藥行業的發展與GDP的增長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醫藥產業將以一個接近直線斜率的比率進行擴張。我國化學制藥行業作為醫藥行業的主要子行業也同時具備上述特點。也就是說,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將為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的發展提供生產要素,同時經濟的增長也擴大了醫藥市場的需求。

因此,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仍是保證化學制藥行業發展的經濟基礎與前提,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的發展有賴于經濟的增長。2013年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用一個“穩”字來概括,這為我國化學制藥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好的基礎。

2.2國際經濟形勢

國際經濟環境(economic environment)是我國化學制藥行業在出動中確定目標市場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因為一國的經濟水平決定了該國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水平。因此,深入了解目標出口國的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對于制定出口策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國際經濟總況。

我國化學制藥行業出口的國際經濟環境主要包括國際醫藥貿易體系、國際金融體系以及目標國的醫藥市場規模和特性。

2013年,全球經濟繼續處于緩慢的復蘇過程中。2013年12月19日,美聯儲宣布正式開啟退出實施五年之久的量化寬松政策,經濟復蘇強勁,預示著全球經濟有望持續向好;日本復蘇勢頭總體較好,歐元區受債務危機拖累仍在泥淖中,經濟復蘇則相對疲軟。新興經濟體增速集體放緩,“金磚五國”的整體表現差強人意,“金幣四國”則勢頭良好。但作為一個整體,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依然遠快于發達國家。

盡管全球經濟復蘇仍然稍顯緩慢,但總體而言,世界經濟向著更好的方向在發展。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長期預測一樣,未來5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呈階梯式緩步上升,2014—2018年的經濟增速將分別為3.6%、4%、4.06%、4.11%、4.12%。全球經濟的增長將有利于投資和消費的增加,這也就為我們的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2)國際醫藥市場總況。

醫藥消費確實非常剛性,并不隨著經濟下滑而必然下滑,主要影響因素是政府的投入、藥品價格政策和新藥上市。因此,在金融危機中各國醫藥市場表現不一:由于美國的醫療保障不健全,37%的居民依靠商業保險、16%的居民沒有醫療保險,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失業和減薪必定減少個人藥品消費;歐洲藥品市場在上世紀50年代即推行全民醫保,藥品市場增長推動力來自經濟增長、新藥和新技術;藥品增速放緩和新藥上市數量減少、藥品降價有關。2008-2009年藥品銷量不會下降,一方面是歐洲國家全民醫保;另一方面非專利藥用量還有提升空間,居民可以轉向使用非專利藥;日本和韓國的醫藥衛生支出以政府投入為主,亞洲金融危機極大波及本國經濟,從而影響到藥品市場。簡而言之,全球醫藥市場增速放緩。

3社會文化環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3.1消費水平及觀念

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資本市場被迫減少在醫藥領域的投資。為了降低藥品開支的增長,土耳其、西班牙、德國和法國等國已經宣布將全面限制藥品使用或減少醫保項目的計劃。還有一些國家也將會采取相似的措施,或用將負擔轉嫁給患者的方式來保持政府的財政平衡。

美國的醫療費用增幅放緩,家庭醫療開支下降。最新的聯邦數據顯示,2013年的醫療支出增長更是創下了半世紀來的新低。這主要還是受到不景氣的經濟的影響,因為當失業率高的時候,人們會失去醫療保險,他們將降低看醫生的次數,取消不必要的手術,減少藥物的使用。甚至有醫療保險的人也一樣,因為他們的收入可能會下降,他們會有職業不安全感,因此盡量避免自付或者共同負擔的費用。

另外,《合理醫療費用法案》也叫奧巴馬醫改計劃,強制削減了一些醫療支出。比如,這個法案控制了每年醫療保險對醫院的返還率。美國醫院聯合會的卡洛琳-斯坦伯格說,醫院為了彌補損失的收入,不得不降低成本,比如削減行政費用,使用低成本的設備以及更多的使用通用藥品。

大幅削減醫療預算將影響市場的增長速度,盡管這樣,還有三個強有力的增加醫療支出的因素:經濟復蘇將緩解人們的焦慮,他們會增加可選擇的支出;老齡化社會將增加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要;到2014年,奧巴馬醫療改革計劃的保險的覆蓋范圍將增加3000萬人甚至更多,那些有保險的人通常會比沒有保險的人使用更多的醫療服務。

3.2人口及人口結構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世界總人口為70.9億。其中中國人口為13.56億,占世界人口比率為19.13%,此外,印度以12.66排名第二,約占世界的17.86%,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巴西人口已達到1.99億,即將成為第五個人口突破2億的國家。菲律賓人口達到9700萬,即將成為第12個人口突破1億的國家。當前的預計都顯示世界人口將在未來數十年持續增長,但由于較難估計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無法得出具體數值,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將大約在75億至105億之間。

據統計,60歲以上人口慢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相應地,老年人的用藥需求也較大。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的醫療支出比年青人多得多(一般相當于3∶1),英國1/2的醫療費用于60歲以上老年人,美國1/3的醫療費用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概括來算,老年人口的消費占藥品總消費的50%以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是我國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一個社會問題,然而對于化學制藥行業來說卻是一個發展機遇。此時適合老齡人口疾病特點的治療藥品需求量增大;凡是能夠縮短住院日,特別是能夠改變住院治療為門診治療的新藥都有極好的發展前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便于服用的控、緩釋等藥品將進一步發展;老齡化人口的發展和藥品開發鏈的不斷充實是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的強勁推動力,同時也為制藥廠商帶來了新的希望。

4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國際技術環境是指跨國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的科技要素及與該要素直接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的集合。技術的發展對于社會進步、經濟增長和生活方式的變革都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作為最重要的環境因素,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經營。

4.1我國新藥研發投入較低

新藥研發是醫藥產業技術進步的核心,是新世紀各國科技經濟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新藥研發能力是一個國家醫藥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從某種程度上說研發投入的力度決定了新藥研發能力的強弱。近年來,我國化學藥品制造業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R&D經費內部總支出從2001年的11.8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154.1萬元,雖總體上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但投入占比依然較低。

從表2可見,無論是從國際范圍內的高技術產業R&D投入的比較來看,還是從國內高技術產業之間的比較來看,我國醫藥制造業R&D投入強度均處于較低水平。

綜上可見,我國醫藥研發投入的現實水平滿足不了新藥研發高投入的客觀要求,導致我國新藥研發資金投入在滿足新藥研發高投入的客觀要求方面的客觀不能。而研發投入不足,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我國化學藥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基本以仿制為主,鮮有自主創新的品種。

4.2新藥研發難度越來越大,全球上市新藥數量日益減少

新藥研究與開發是一項高技術多學科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復雜系統工程。近年來,由于新藥研發費用日益攀升,國際上對新藥審批監管不斷加強,新藥研發的難度不斷加大,使得新藥研發生產力有所下降。近10年來,全球新藥研發速度持續減緩,新藥投放市場的數量從2000年的50個下降到2012年的39個。2000-2012年FDA批準的NCE(不包括生物藥物)共251個,平均每年20.9個,上世紀最后10年(1990-1999共批準311個,平均每年31.1個,新紀元每年新藥的產出平均降低,反映了產出率降低的趨勢。未來五年內,預計每年上市的新專利藥個數仍將保持在30~35個的范圍。

4.3世界藥品市場專利紛紛到期

藥品專利到期已到井噴時刻。根據IMS的數據,到2015年,將有1600億美元規模的藥品專利過期,這為以仿制擅長的中國藥企找到了發展契機。我國藥企可以抓住這一機遇,創仿結合,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優化生產工藝,建立國際市場新優勢,加強緩釋控釋、透皮吸收、粘膜給藥、靶向給藥等新型制劑技術和新型輔料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中國藥企分享專利藥到期盛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研發和生產外包基地,目前有200多家研發外包企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藥明康德。

目前我國化學制藥行業所面臨的科技體制和政策還不夠完善,自主創新和科學研發能力較差。普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產業整體創新水平不高。從長遠來看,我國化學制藥行業若想保持持續的長久發展,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作為支撐和保障,加強新理論、新方法的學習,以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手性藥物合成、組合化學與高通量篩選等制藥新技術,加快新藥研制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寶楊,周永亮.對我國醫藥產品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10):3840.

篇9

截至12月22日,生物醫藥板塊以34.51%的漲幅摘得申萬行業分類漲幅的“探花”。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僅為1.61%。

生物制品最受益

10月18日,國務院公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并指出在生物產業方面,“大力發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加快先進醫療設備、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規模化發展”。

愛建證券分析師林興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生物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直接受益的是生物制品這個行業。

根據申銀萬圍行業分類,生物醫藥板塊分為化學制藥、生物制品、醫療器械、醫藥商業、中藥、醫療服務這六個子行業。

在生物醫藥板塊中,截至12月22日生物制品今年漲幅最低,僅為17.58%,遠遠落后于醫療器械(93.09%)、醫療服務(80.63%)。2010年生物制品行業漲幅最小,今年業績增速最快,估值也較為合理。

疫苗是生物制品中的一個重要類別。據了解,全球疫苗市場2008年是192億美元,2009年是221億美元,2012年預計會增長到340億美元,疫苗市場的增速遠高于整個醫藥行業,并且我國是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總體來說,我國疫苗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上市公司可以關注華蘭生物和天壇生物。

診斷試劑、基因檢測方面的上市公司前景也、止人“心馳神往”?!靶箩t改提倡‘治未病’,注重前期的預防,而不是后期的治療,給生物制品企業(診斷試劑、基因檢測、疫苗)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說。

化學藥提高附加值

在化學制藥方面,林興秋關注恒瑞醫藥和海正藥業。海正藥業已到海外尋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并在往毛利率更高的制劑出口方面發展。

化學制藥相對于生物制品而言技術含量并不高。維生素就屬于化學制藥,我國是維生素產量最大的國家,VC和VE產量占到全球70%以上,但技術含量比較低,大部分都出口。東北制藥、浙江醫藥華北制藥都是生產化學藥的大企業。

中科院院士張禮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國很多原料藥的出口,實際上是按化工原料出口的,但印度在很早前就把原料藥生產基地按美國FDA的要求來論證其工藝過程,所以可按藥物出口,比我國附加值高很多。

現代中藥方面,郭凡禮建議可關注云南白藥、同仁堂、康美藥業、東阿阿膠等。

中銀國際報告稱,看好魚躍醫療在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擴張,并看好九安醫療、陽普醫療、樂普醫療在中檔醫療設備材料方面的出口和進口替代進程。

林興秋認為,2011年還可關注藥品入選國家基本藥物但有單獨定價權的卜市公司,比如云南向藥、馬應龍。

研發能力是關鍵

研發能力是上市公司未來能否發力的利刃?!捌髽I要具備新藥方面的研發能力,總體要有一定的新藥儲備,若完全沒有,未來發展空間受限?!绷峙d秋說。

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流程一般是,先在實驗室階段研制出藥物,然后進入臨床前的毒性療效試驗(在小白鼠或者其他動物身上),再把相關數據上報到國家藥監局,拿到臨床批件之后再在健康人或者病人身上進行臨床試驗,療效確定后在監管部門的許可下藥物才能生產并上市流通。臨床試驗要做三期。

“產業鏈很長,從一開始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久,仿制藥時間會短一些?!臂捕Y稱,國內的大企業投入資金還是比較少的,國外的生物醫藥公司,把年銷售額的15%~20%拿出來做研發基金,國內能拿出1%資金的公司都很少。

篇10

好企業逐上臺階

1990~2003年,14年間中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復合增長率19%,保持了兩倍于GDP的增速,醫藥行業對宏觀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2000年起,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醫藥政策,包括制藥企業GMP認證、醫藥流通企業GSP認證、多次調低藥品零售價格、醫院用藥集中招標采購、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試點醫藥分家等,醫藥行業生產、流通矛盾日益激化。

2004年,國家再次大幅調低24類400多種抗生素價格,7月1日起零售藥店抗生素需憑醫生處方購買,醫藥商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引發制藥企業資金回籠困難,行業增速降至近年低點。

截至2004年7月1日,中國累計有3101家藥品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有1970家藥品生產企業和884家藥品生產車間因未通過GMP認證而停止生產,通過GMP認證的企業占全部藥品生產企業的60%,銷售額占國內藥品市場近90%的份額,GMP認證使得通過認證企業的產能有3~4倍擴張,醫藥行業產能過剩進一步惡化。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認證加大了公司折舊和財務利息,在應付認證的同時,無力市場推廣,產品銷售更加舉步維艱;對于優勢企業來說,生產和銷售逐上臺階,應該說未來醫藥行業將表現為強者愈強的競爭態勢,行業未來增速將明顯快于2004年。

各子行業價值解析

盡管存在知識產權、藥品降價、醫藥分業、醫療體制改革進程緩慢等問題,醫藥行業有諸多問題尚在探索之中,但人們保健意識提高、人口老齡化、農村城鎮化、藥品零售市場快速增長,將共同驅動中國藥品市場長期穩定增長。預計到2010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達30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2%~15%左右。

未來醫藥行業并購將日趨頻繁,隨著強者愈強的效應體現,市場集中度將大大提高,但市場格局仍以國內醫藥企業為主。醫藥行業各子行業發展并不均衡,由于缺乏創新藥物,原料藥行業和中藥行業仍將是中國醫藥行業中較具比較優勢的行業。

海正、華海為代表的避專利原料藥生產企業競爭優勢明顯

化學原料藥約占中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產業轉移使得中國正在向生產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的“世界性工廠”迅速發展。生產國際性轉移、進口替代和合同/協作生產三大有利因素,成為中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

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將面對來自歐美企業迅速增長的加工貿易和委托生產。隨著技術力量不斷增強,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中國的原料藥生產在國際舞臺上核心競爭力還將上升,但因為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競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盈利能力短期無法改善,而以海正、華海為代表的避專利藥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成熟,在國際市場具較好的客戶、市場基礎,新品跟進快,具持續增長潛力。

中藥行業是具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型行業

隨著中藥在保健、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預計未來中藥行業增長主要來自保健消費的擴大和疑難病癥的穩定需求,收入和利潤增長穩中有升,2004~2008年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17%,利潤復合增長率18%,是醫藥行業中具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型行業。產品的毛利率維持在高位,營銷能力和品牌經營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優勢中藥企業具較多類似專利藥的中藥保護品種,藥品享有單獨定價權,對政策環境敏感度相對較低,投資價值在醫藥行業中已經顯現。

化學制劑藥國內企業未來趨勢,是靠成本優勢逐步成為海外藥企通用名藥OEM基地

由于中國化學制劑藥以仿制藥為主,未來三年化學制劑藥行業仍將是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占據行業中低端市場,外資合資企業占據高端市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化學制劑藥生產企業正在積極進行美國藥品生產GMP認證,中國化學制劑藥生產企業將以成本優勢逐步加入海外藥企通用名藥OEM行列。

生物制藥疫苗產業前景看好

中國生物制藥的技術水平短期內不會有大的飛躍,但SARS已然點燃生物制藥的星星之火,疫苗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國內疫苗產業技術工藝水平的局限,國內企業短期內暫難分享消費增長所帶來的利潤,但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在國內疫苗采購計劃的推進,國內企業可能以成本優勢在乙肝疫苗、卡介苗等部分疫苗供應上占有先機。

醫藥商業仍處于利潤下降通道中

2004年12月,中國對外資全面放開藥品分銷領域,開放領域按先零售后批發的順序。2005年12月,外資可設立獨資公司,因此,近年醫藥商業行業并購頻頻,以不斷擴大規模和網絡,同時醫藥商業毛利率仍在下降,整合尚需時日,還不具備好的投資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莒南县| 平塘县| 永丰县| 商河县| 鄂尔多斯市| 济源市| 怀仁县| 景宁| 巴南区| 织金县| 新巴尔虎右旗| 荥经县| 台中县| 宁晋县| 贡嘎县| 定南县| 隆德县| 黄大仙区| 蓬安县| 枝江市| 玛纳斯县| 新疆| 南澳县| 临湘市| 新源县| 黔东| 阿坝县| 西安市| 麻城市| 曲阜市| 沙坪坝区| 浦北县| 绵竹市| 新田县| 尼勒克县| 敦化市| 武乡县| 准格尔旗| 治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