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物聯網業務模式模板(10篇)

時間:2023-09-07 17:26: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物聯網業務模式,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物聯網業務模式

篇1

二、中國物聯網產業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

盡管中國在物聯網行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真正要迎接物聯網時代,還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物聯網的商業模式還有諸多的不適應。

1.規模與成本之間的矛盾。目前,物聯網發展的最大問題在于行業應用缺失,商業模式過于零散化。中國物聯網的應用水平還比較低,雖然有了一些基礎運用,但是市場需求還是小規模的、低層次的,不能有效地在物聯網上、下游各產業鏈得到廣泛的應用,最終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物聯網的規模化。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推廣,其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的應用特點和用戶需求不同,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導致物聯網不能形規模化,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物聯網開發、集成、部署和維護的成本較高。而小規模的應用表現不了物聯網“物聯”的大的意義,也不能形成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物聯網行業健康發展的組織機制,這樣無疑是不利于物聯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物聯網產業化進程中中小型企業占比例較大,實力較強的龍頭骨干企業較為缺乏,不利于形成龍頭企業的示范效應,也不利于企業之間的協作,導致了整個物聯網無法形規模效應,成本較高。同時,物聯網產業鏈的構成不夠完善,上游企業規模較小,在數量上不能滿足物聯網市場的需求。而部分中下游產業鏈發展較為成熟,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這就使得物聯網產業不能形成規模經濟,也不能形成整合的商業模式,制約了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2.商業模式不清晰。現階段,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而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其商業模式還有很多不穩定、不完備的情況存在,商業模式不清晰已成為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中國物聯網推進速度過快,缺少一個明確統籌規劃的發展藍圖,導致現行物聯網的發展完全處于自發的狀態,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各自為戰。整個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沒有形成高效、清晰的商業模式,使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無序且盲目,各方資源共享不足,導致資源嚴重浪費,研究成本過高,這樣非常不利于物聯網產業的長足發展。與此同時,物聯網產業鏈結構十分復雜,涉及終端制造商、應用開發商、網絡運營商、最終用戶等諸多環節,各環節利益分配困難,若缺少清晰的商業模式則難以實現共贏,進而導致商業模式的不可持續。因此,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創新和多元化就成為推進物聯網產業永續發展的持久動力。

3.物聯網的融資問題成為其商業模式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如果把商業模式簡單的說成一種賺錢的方式,那么,物聯網的資金來源———融資,就是可以賺錢的基礎。近些年來,物聯網的融資問題,似乎并沒有得到像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其他問題的廣泛關注,因為,物聯網發展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于同一個主體,也就是我們的政府。物聯網作為新興的產業,其爆炸式的發展引起了諸多的爭議,過快的發展和需求讓人喜憂參半。以此同時,物聯網未來發展情況的多變,資金需求數量的龐大以及收益的回收期過長,讓物聯網行業融資沒那么容易。國家成了物聯網行業的所有者,形成了物聯網行業融資對象單一,融資主體的不活躍,不能充分調動市場在行業發展的作用。(本文來自于《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簡介詳見)

三、改進措施

當今是一個商業模式創新的時代,一個產業能夠長期持續的發展,不僅要看其在現實中的應用前景,更要看其所采用的突破傳統思維的商業發展模式。

1.促進合作與共贏。物聯網業務在整個發展鏈條中,各業務主體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不盡相同,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就要促進業務各方的充分合作。物聯網企業要鼓勵價值鏈中各主體發揮優勢作用,減小成本的支出,實現最大程度的增值,提升商業模式系統的集成度和動態平衡,降低業務各方參與的成本,使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產品和服務實現收益的增長。只有集各方之力才能夠使中國的物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才能使物聯網真正擁有長效、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最終達到共贏。

2.政府支持。政府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導向作用,政府政策方針的制定和實行對新興企業的發展尤其重要。物聯網作為當今社會的新寵,其發展除了需要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充足的資源配置外,更需要政府對其的扶持、引導和優勢平臺的提供,這樣才會使物聯網在市場上擁有競爭力。此外,還要健全物聯網產業政策環境。通過寬松的市場準入政策、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價格政策,引導國內各種形式的資本向物聯網產業傾斜,打破行業壁壘,鼓勵跨行業投資,引導民間資本,實現物聯網融資的多樣性,進而發展更有效的商業模式。

3.技術標準化。物聯網產業的標準化是克服物聯網產業發展障礙和降低成本的關鍵。物聯網雖然是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性浪潮,但其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中國應盡快研發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并加快試點應用。無錫以其信息資源的集聚優勢,作為江蘇省物聯網發展的科技示范基地得到優先、重點支持,成為了中國物聯網發展的先導城市。無錫物聯網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物聯網的發展水平,在物聯網的科技創新方面更應該起示范作用,要首先攻克技術難題,提高創新水平,更可以建立物聯網的產業孵化基地,專門用于物聯網的研發和應用,最終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化,從而降低物聯網產業的成本,解決成本與規模之間的矛盾,提高物聯網的盈利水平,發展有效的盈利模式,推進商業模式的發展。

篇2

融資租賃是在發達國家興起的,其作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種融資工具,在發達國家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但是在我國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融資租賃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對促進金融改革、產業結構轉變、資源優化配置、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融資租賃機構存在業務形式單一、市場定位不準確、法律法規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不能實現其應有的作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對互聯網融資租賃進行詳細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一、融資租賃業務概述

(一)融資租賃的概念

融資租賃指的是承租人對所需要的生產設備提出具體要求,由出資人出自購買,然后按照融資租賃合同對融資額、保證金、融資期限、利潤率等條件所做的要求,出租人在租賃期內將商品租賃給承租人的一種融資活動。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按照合的同要求支付一定的租金給出租人,出租人擁有租賃物的所有權,而租賃物的使用權歸承租人所有。當租賃期結束之后,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通過協商來確定租賃物的所有權。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往往由于資金的短缺而不能購買生產活動所需要的設備,企業也可能會由于資金不足而降低在市場中的議價能力,但是企業通過融資租賃購買所需設備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使企業既能夠增強在市場中的議價能力,又能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得到生產活動所需的設備。融資租賃降低了承租人的資產負債率,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融資租賃公司獲得了利潤,因此使承租人和出租人達到了雙贏。

(二)融資租賃的特點

融資租賃活動具有投資融資、資產管理等功能,第一,融資租賃能夠幫助企業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獲得設備的使用權,起到了融資的功能。第二,融資租賃活動能夠為融資租賃公司帶來利潤,實現其發展目標。第三,融資租賃業務減輕了企業購買生產設備的資金壓力,提高企業的抵抗市場風險能力。第四,融資租賃業務在租賃期屆滿之后對資產進行處置,能夠起到資產管理的功能。

融資租賃活動作為一項金融業務,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首先,融資租賃是一項融物和融資相結合的活動,承租人提出所需商品的要求,出租人出資在市場上購買該種商品并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并向其索要租金,整個活動過程中涉及了融物與融資兩項業務。其次,融資租賃活動涉及出租人、承租人以及供應商等多個角色,涉及了融資租賃合同等多項合同。

二、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的優勢

(一)有利于提高資產定價效率

首先,可以實現項目來源渠道的拓展。傳統的融資租賃項目來源渠道較為單一,而且偏向于較大規模的項目,市場定價有效性較為缺乏,在業務數量和質量方面存在較大局限性。而基于互聯網能夠使融資租賃信息實現高效便捷的交流與融通,實現了融資機會和融資渠道的拓展,提高了信息的對稱性,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能夠提高交易的效率。原來的融資租賃活動形式是項目的出租人、供應商以及承租人是分散的個體,不易實現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互聯網下的融資租賃以眾籌模式為基礎,能夠實現承租人、出租人、供應商的連接,也能夠實現市場營銷模式的創新。

再次,能夠提高資產的收益。傳統融資租賃不能良好的實現租賃期屆滿之后對資產的處置和變現,由于監管不足而不能對處置資產的價值進行科學評估。互聯網融資租賃能夠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租賃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全程監督,避免在貨物租賃期間各種風險的發生,而且能實現租賃物價值的科學評價,進而提高融資租賃活動的收益。

最后,能夠加強資源的整合力度。由于融資租賃活動涉及多個生產領域,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比較高,傳統融資租賃公司由于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較為有限,因此不能實現業務能力的提高。互聯網可以實現不同領域資源的整合,通過不同類型的融資租賃公司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有利于對風險進行全面管理

首先,有助于全面了解企業信息。傳統的融資租賃公司要了解企業信息需要深入企業或者通過查看財務報表等途徑,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而在互聯網模式下,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全方位的分析企業的相關資料,也可以通過輿情分析、數據挖掘、相關分析、審核監控等手段全面了解企業信息,降低項目的識別風險。另外,由于互聯網融資租賃具有更為標準的業務處理流程,避免下線的尋租行為的產生,降低業務的操作風險。

其次,有利于實現對資產的監控。租賃物作為融資租賃的核心內容,租賃合同的所有內容都將圍繞其展開,但是傳統的融資租賃對融資物的監控效率較低,從而導致了較多糾紛問題的發生。而利用互聯網的數據管理可以實現對融資物的全程監控,防止各種風險的發生。

再次,可以引入較多的專業化人才。融資租賃涉及多個領域,要求工作人員掌握多行業的專業知識,因此聘用法律、會計等專業的人才難度較大,并且增加了融資租賃公司的成本。但是互聯網融資租賃可以通過在線聘請相關專業人員進行項目審核等工作,實現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公司成本的降低。

(三)有助于降低融資成本

融資租賃業務主要包括金融租賃、廠商租賃以及其他租賃三種形式,每種形式均具有不容的資金來源渠道。金融租賃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的自有資金、向其他銀行的借款或者發行債券等途徑。一般而言,金融租賃的資金來源會來自金融機構的自有資金,但是如果金融機構的自有資金不足或者資金周轉困難,金融機構就會通過向其他金融機構借款來獲取資金,此外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獲取資金。

廠商租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其經營情況和信譽情況向銀行進行借款,或者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一般而言,廠商憑借自身的經營情況向銀行進行借款的難度比較大,通常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完成相關融資租賃活動,金融機構可以根據項目的可行性和承租人的經營情況及信用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此項融資租賃業務。

從目前的融資租賃業務的資金來源開看,企業的融通資金主要來自于銀行的借款,這就使得融資租賃具有銀行信貸的性質和特點。融資租賃公司普遍的存在短借長投的經營模式,因此使其業務具有較大的風險性。

基于互聯網平臺的融資租賃模式,其資金的主要來源不再局限于向銀行的借款,而使資來源于市場和大眾,資金既可以來自企業或機構,也可以來自普通的民眾。在這種融資租賃模式下,資金的價格由市場供求來決定,既擺脫了融資租賃依賴于金融機構的尷尬局面,而且大大拓寬了資金的來源渠道,實現了資金與市場的直接對接,大大提高了資金的融通效率,而且降低了資金融通的成本。互聯網融資租賃可以按照行業的風險狀況進行資金配置,使風險高的項目與高利率相對應,使風險低的項目與低利率相對應,進而實現資金配置的優化和經濟的持續增長。

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的多數活動和任務均由業務平成,而融資租賃公司的角色也將由資金供給者向資金整合者轉變,由資金提供者向金融服務者轉變,實現對資金的合理配置。融資租賃公司的利潤不再是賺取利潤的差額,而是通過提供金融服務來獲得手續費和利益分成。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平臺實現信息管理、資金募集、項目審核等活動,實現資金及融資物的全程監控,降低了資金融通過程中的各項風險。

三、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模式設計

(一)信息管理

融資租賃網絡平臺以會員制為基礎對參加業務的所有成員進行身份驗證,包括承租人、出租人、供應商等,網絡平臺對其所有信息進行錄入并驗證,只有身份和信息通過驗證之后才能在平臺中實現交易。網絡平臺實行黑名單管理,如果發現企業存在信息造假的行為,平臺會將其移入黑名單,企業將無法在平臺中進行交易。此外,網絡平臺對企業的財務報表、信用情況實行全方位監控,實現企業履約能力的動態分析。

(二)信息

承租人可以通過互聯網將企業的需求信息在業務平臺上進行,達到融通資金的目的,企業在業務平臺上的信息應包括企業的經營情況、信用情況、發展規模、所需設備等詳細信息。其中業務平臺應對設備的信息實行嚴格的管理,保證設備的信息的詳盡。

(三)項目審核

融資租賃公司除了對業務平臺上的企業信息進行審核之外,應根據行業的背景和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確保企業信息的真實性。融資租賃公司也可以基于網絡平臺與企業所在地融資租賃公司進行合作,由其對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并出具調查說明書。審核通過之后,融資租賃公司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融資方案,并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資金的募集。

(四)資金募集

當融資租賃的方案確定之后,業務平臺根據方案進行資金募集,根據企業的性質和金額的高低,可采用單筆募集、組合募集資產證券化等形式向投資者相關募集計劃。相關定價應根據承租人和資金共計方的基準定價進行確定。當所有交易計劃確定之后,業務相關方可以在線簽訂租賃合同、購買合同等相關合同,所有的合同均可根據既定模板在業務平臺進行。

(五)資金投放

當業務相關方簽訂合同之后,融資租賃業務網絡平臺將募集到的資金支付給供應商用以購買設備,資金的全部流轉過程將在業務平臺的監督下完成。供應商在收到款項之后將設備運達承租人,同時完成設備歸屬權的登記工作。在租賃期內,業務平成租金的收繳工作,通過做好融資物以及企業經營情況的監督工作,實現對融資租賃活動的精細化管理。

四、結束語

互聯網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也能夠通過拓展融資渠道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順利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為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但是互聯網金融尚屬于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通過政策支持和多方監管來促進其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許一覽.金融租賃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2015(08)

[2]高山.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0(18)

[3]婁飛鵬.互聯網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比較及啟示[J].華北金融,2014(07)

[4]幽蘭.“互聯網+”時代的融資租賃新模式[J].中關村,2015(11)

[5]李正琰.淺談融資租賃業務的創新及發展[J].現代商業,2014(03)

篇3

1 引言

物聯網將互聯互通的網絡概念進一步延伸到現實生活各個物質實體,把在互聯網和電信領域取得成功的新一代IT技術運用到各行各業,并通過智能感知識別、通信網絡以及智能運算平臺的技術設備,形成對每一個網絡節點進行識別、定位、監測、管理和操控的網絡系統。基于此,物聯網除了擴大網絡覆蓋的廣度和深度,最重要的是通過技術和應用,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形成規模化的應用,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發展物聯網除了加快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還要加快產業社會化進程,形成規模化商業應用。由于物聯網產業鏈較為復雜,涉及商用主體類型較多,因此必須根據其自身商業特點、不同行業市場需求以及個體關系特點,設計相應的商業模式。

2 物聯網商業模式研究現狀

作為互聯網業和電信業衍伸的新形態,物聯網需要從這兩個領域獲取商業模式經驗。互聯網發展已由傳統盈利模式研究轉向價值網絡體系和商業生態系統的研究,著重于挖掘、掌握、導向乃至創造市場需求,同時分析商業模式系統中個體的競合關系以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的表現,使系統動態發展,與外界互動協同發展,同時研究政府等個體在商業模式中的作用,將盈利為主的商業模式概念轉成改革生活方式、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向。

目前的物聯網商業模式研究,比較集中的研究方向是分析商業模式運營核心平臺的搭建以及市場運營過程運營商、系統集成商、服務提供商等主要個體的相互關系、服務提供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提出了物聯網發展五大類商業模式,包括:

(1)系統集成商主導,運營商檢驗運行情況;

(2)運營商提供網絡連接,收取服務費用,系統集成商在網絡上運行業務;

(3)運營商自行為客戶提供數據流量;

(4)運營商自行為客戶開發相關服務;

(5)運營商為客戶定制服務。其主要的區分點在于服務提供主體和方式上。

參考文獻將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分為通道型、合作型、自營型和定制型四類,強調不同模式中運營商地位和作用的差異,并介紹物聯網在國外醫療、物流、環保等領域的應用。

參考文獻從運營商主體性出發,提出了合作開發、獨立開發和定制服務的物聯網商業模式類型,強調不同合作方式的結構和實際應用案例。

參考文獻根據中國移動已有業務結構,分析7種物聯網商業模式,包括:

(1)企業投資自建型;

(2)企業自建運營型;

(3)定位平臺免費開放型;

(4)全租賃傭金型;

(5)運營商系統集成型;

(6)運營商與系統集成商合作型;

(7)運營商產品庫型。

還預測未來可能產生的3種新模式:平臺租賃運營型、平臺廣告運營型和項目型。同時認為,當前物聯網主要盈利來源還是以用戶購買和支付服務費為主,廣告收入為輔,并對其在移動支付、智能電網、GPS導航、環保監控等領域的應用進行分析和展望。

由是可知,當前物聯網商業模式的研究主要體現為系統集成商和運營商的運營主體競爭以及服務方式的多樣化擴展,強調的盈利方式仍然是用戶單次設備購買、日常通信服務以及網絡運營商的傭金收入。關于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市場運作、盈利模式以及個體關系類型的研究取得較多成果,其中對于廣告平臺建設的思維也符合網絡產業商業模式中低資費、規模平臺、廣告支撐的發展趨勢。但由于缺乏對用戶需求的綜合挖掘和行業拓展,研究的群體和行業范圍偏窄,忽視了物聯網公共特性以及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商業拓展的廣度和深度都有較大欠缺,導致相關業務市場滲透能力差,用戶接受程度低,周期長,不利于產業發展。同時,對電信領域的創新商業模式借鑒不夠,忽視了物聯網潛在的多價值主體特性,對運營商、系統集成商之外的價值創造研究不夠。

3 未來物聯網商業模式預測

作為新興產業,物聯網未來發展核心應該是通過對用戶需求的覆蓋,以及日常應用領域的全面滲透,進而培養用戶的物聯網消費習慣,甚而創造出新的用戶應用需求和模式。因此,應該從公共事業和常規消費領域著手,采取低價甚至免費的方式,盡可能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在具體模式應用上,可以設計如下商業模式:

3.1公共事業應用型

此類商業模式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業部門搭建公共平臺,客戶租用或者購買平臺以及相關軟硬件產品,并支付通信費用。向用戶提供免費產品。比較典型的應用方式是各類企業的視頻監控、面向用戶的樓宇監控和家居監控、GPS導航定位、公共事業信息查詢、公共安全、公共物流體系等。

該類商業模式是物聯網民生化應用的體現,貫穿于各個發展階段,此間,政府對技術、市場的把握非常重要:初期,通過行政手段迅速普及產業應用,投入資金搭建設備體系;與商業機構合作,以贊助或者成立股份制公司的形式運營和維護物聯網公共事業;在特殊領域如公共物流體系等,則需要迅速完成平臺體系搭建,通過政府獨資、土地出讓、合資經營、業務外包的方式轉移成本和吸引資金,保障物聯網應用的維持和擴展。此類模式來物聯網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作為主要政策推廣模式。在主要公共事業平臺采用此類模式,可以讓用戶免費體驗物聯網應用,培養使用習慣,為其他類型的業務推廣打下基礎,同時政府等公共事業部門由此推廣普及物聯網,帶來社會效應,增加財政收入。

3.2廣告平臺型

物聯網中的網絡廣告模式是傳統媒體廣告模式的延伸,一般是由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搭建公共平臺,集成物聯網感知和傳遞的軟硬件設備,租給廣告商進行運營,廣告商通過廣告收入來支付物聯網平臺運營費用。由于物聯網行業覆蓋廣泛,潛在客戶源多,這一模式越來越被廣告商看好,出租車、公交車、地鐵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營業廳的移動廣告屏幕,都可以作為該模式的覆蓋范圍。而物聯網的作用是給這些信息平臺賦予移動性和地理標簽的附加信息,并逐漸開放用戶交互界面。

該模式的本質是公共信息平臺的物聯網化升級,在傳統公共信息平臺的覆蓋特性基礎上,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體現移動性和地理坐標性,更可以根據政府和信息提供者的需求,實現平臺信息的移動化、區域化、群體化和行業化。該模式可以使上述信息點在其各自不斷擴大的用戶群覆蓋的基礎上發展成綜合類信息的平臺,通過對用戶群體的公有和專有覆蓋,探入、獲取乃至引導總體和專有用戶的信息關注行為和趨勢,從而吸引廣告商的加盟,形成第三方獲利的生態體系,讓用戶零成本使用的同時,以廣告效應獲取盈利收入。

3.3軟硬件集成商主導型

以上兩種方式是公共領域可以應用的商業模式,而 對企業和個人用戶端,發展趨勢之一是價值流多源化和集中化,體現在商業應用中即為終端融合以及物聯網相關應用的無限開發和拓展,對此可以預測軟硬件集成商主導型的商業發展模式。

該模式主要來源于蘋果“iPhone”模式,核心軟硬件集成商通過與運營商合作,在獲取用戶終端一次購買費用的同時,通過一定比例分配用戶日常應用消費,同時大量應用開發者為終端系統促進廣大應用開發者為系統開發各類應用模式,以免費和低價模式為主(蘋果大部分應用費用在0~0.99美元),在硬件銷售的同時,開拓應用下載這一新盈利點,并通過習慣和文化滲透的方式促進硬件終端和軟件的普及。此類模式可用于與個人用戶市場相關的便利類和控制類領域,例如位置服務、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數字城市和智能校園等,通過在已有智能手機終端系統或者未來可能出現的專有物聯網終端上開發相關行業應用下載,使用戶可以免費或者很低代價選擇和使用物聯網軟件平臺和應用。

3.4“云聚合”型

在物聯網商業模式的高端發展階段中,還可以結合云計算的思路提出云聚合概念。云聚合商業模式是一種建立在云計算基礎上,以用戶服務為中心,根據已有運營平臺和業務能力,針對目標市場整合內外部資源,形成用戶、商家、其他市場參與者共同創造價值的網絡商業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的安全機制下形成信息全面自由流通,通過大量快速的信息傳送實現價值的高速增值。各個主體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同時也是接收者。而從盈利模式上看,各個運營主體向云聚合平臺,一般是政府或者其他部門交納租金費用,而由于應用的方式多樣化和生活化,用戶最終可以免費的方式使用平臺內一切資源。

上述分主要商業模式類型通過表1體現出來。

4 商業模式發展建議

在物聯網發展被一致看好的情況下,上述商業模式的市場推廣未如想象順利,主要原因是各行為主體對商業模式的內涵以及市場適用性挖掘不夠,使用門檻高,缺乏以用戶低成本使用推進的商業應用。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方面推進:

(1)政府支持和技術標準化。在商業模式推廣中,政府最直接的作用體現為方向引導、資金投入和平臺建立,行業應用初期,政府應該通過行政手段,為物聯網進入重點行業提供基礎通道,形成先天進入優勢。此外,產業標準化是克服發展障礙以及降低成本的關鍵,物聯網時代,各國起跑線差距不大,所以更應加快研發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并試點和應用,搶占技術制高點。

(2)增加商業模式價值主體。可在現有運營商、系統集成商等主體的基礎上,引入軟件、硬件制造商、集成商,服務提供商、廣告商、內容提供商、應用開發者等主體,在產品體系上可以擴大市場需求覆蓋,通過多個主體的價值創造,分攤運營成本,提升用戶規模,增強平臺效應,創新盈利模式。

(3)促進個體間合作和共贏。政府可以通過與其他運營個體的合作,打造完善應用體系,調動各方力量,把盈利模式中以單次購買和用戶從量使用為主,逐漸過渡到用戶低價或者免費使用為主。而在第三方投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營方式上,應在保證用戶利益的同時,通過集中關注的方式促進其他消費需求增長,實現各方共贏。

(4)推進示范產業應用。選擇具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效應、產業化進程快、附加值高、環保的重點領域開展物聯網先導應用示范,通過成功范例提升社會認知度,這些產業應用包括智能電網、數字城市、智能物流、環境檢測、公共信息平臺、數字醫療、智能家居等。同時加大公共事業服務的物聯網化,在個人客戶端將物聯網作為公益服務的升級方式。

(5)促進終端融合。未來物聯網終端必將是多種功能融合的載體,需要重點加強軟件擴展性。免費使用物聯網軟件是大趨勢,軟件開發者應爭取從其應用的廣告平臺以及可能引發的消費需求發掘盈利方式。

篇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08-02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物流快遞行業也步入高速發展期,行業競爭日漸加劇,特別是價格戰和人力成本上升讓行業進入了微利時代。隨著快遞業進入微利時代,行業未來的調整與動蕩將不可避免,行業利潤還將進一步下跌,因此行業亟待升級。2014年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制定出臺了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把大力發展物流業,特別是快遞行業納入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計劃,并且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然而,我國物流快遞業的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落后,盈利能力不足,物流快遞行業專業化程度較低,致使物流服務整體效益低下、盈利模式不合理等現狀。本文分析了基于物聯網的我國物流快遞行業盈利模式的變化,希望能為物聯網下的我國物流快遞行業的發展提出參考。

一、我國物流快遞行業盈利模式現狀

1.我國物流快遞業狀況

我國物流快遞行業起步較晚,但是由于近階段國務院先后出臺了大力發展物流快遞業的文件,物流快遞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2012年12月底,我國目前有快遞企業3934家,物流快遞業從業人員34.2萬人。其中,國家控股的快遞企業占了近72.4%,外商投資快遞企業占了32.6% 。但由于我國快遞行業歷史較短,絕大多數快遞企業成立不足十年,盈利模式單一,服務功能不健全,不能即時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從盈利模式來看,大型、集團型物流快遞企業數量較少,中小型快遞企業占76.8%以上,很多快遞企業缺乏精通有關業務的專業人才。

2.我國快遞物流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物流快遞業的發展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全國已有36個大中城市做出了有關物流快遞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國家也把物流項目列入國債項目之中,中國財政部開始研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此外,國際采購與供應集團、跨國物流快遞企業正在迅速涌入我國的物流市場大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目前國際上已有52家大型零售商業跨國采購集團當中,有2/3的企業進入我國物流市場,在我國的采購金額已達到240多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中國物流市場將達到13475億元,每年保持22.4%的增長速度;快遞市場目前的規模是204億元,增長率35%以上;中國物流快遞業將在2020年底向外資全面開放。

3.我國物流快遞行業盈利模式的困境

目前我國物流快遞行業面臨著成本壓力過大,盈利空間縮小,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據中國物流采購與聯合會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從1996年開始的近20年的服務貿易逆差中,運輸業的逆差是最大的。由于燃油、動力價格等持續上漲,物流快遞企業運營成本加大。原有的物流基礎設施資源還處于分散的節能狀態,沒有形成整合的網絡體系,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物流服務的價格難以適度提高,盈利能力不足。大多數的物流快遞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比較落后,物流服務網絡和信息網絡不夠健全,導致快遞費用較高。目前很多快遞企業已經應用了信息管理系統,如WMS、TMS、GPS/GIS、EDI等信息技術,但是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信息系統的作用。致使快遞企業不能對客戶的反應做出及時處理,造成客戶的滿意度查,盈利能力低下,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快遞業的整體發展。

二、物聯網對我國快遞物流企業盈利模式的影響

現階段,產品網絡追蹤、過程可視化管理網絡應用于物聯網中。我國的物聯網剛剛起步,處于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從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信息網絡都將會發展巨大的改變。

1.物聯網對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影響

隨著IT技術的廣泛應用,物聯網能夠對物流工作人員、設施設備實施即時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提高設備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使用率。現階段物流快遞企業廣泛應用RFID技術手段,對設備的生產運作實行跟蹤管理。例如,將RFID標簽附著在一輛正在生產中的汽車,廠方便可以追蹤此車在生產線上的進度。射頻識別的身份識別卡可以使員工得以快速開展業務。

2.物聯網對物流組織網絡的影響

物聯網技術在物流功能的各個環節的應用從整體上促進了組織網絡的內部以及物流組織網絡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從而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發展。在物聯網的影響下,物流組織網絡也將向著更加高效、更加協同的有機物流組織網絡的方向演化。物聯網也會有助于優化物流產業布局,建立高效的組織網絡,促使網絡之間的合作和協調。

3.物聯網對信息網絡的影響

由于信息傳遞帶來的滯后性帶來了物流企業利潤降低。供應鏈管理中的蝴蝶效應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為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通過物聯網整個平臺,產品的信息能夠實現共享。如何能夠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物聯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現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整合是物聯網發展的目標。所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物流鏈的快速反應和高速運轉。

三、基于物聯網的物流快遞企業盈利模式

1.加強網點建設,擴大品牌知名度

快遞行業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在網點、服務和品牌三個方面。中國郵政(EMS)、宅急送、天地快運等大品牌的快遞企業目前還僅僅局限于單一速遞模式(點對點、戶對戶),特別是一些私營個體快遞公司,服務范圍更窄。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認識上的差距。國際快遞公司在中國設置的網點大多位于業務量較大或能夠盈利的地區。DHL、TNT、UPS、FedEx等分公司已開始從沿海深向內地,從一級城市向二級城市擴展。

2.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業務操作能力

將先進的物聯網應用到快遞業務操作和服務中,是國際快遞公司奪取成功的又一要素。 UPS在廣州建成的聯合快遞中心里,采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操作系統,貨物可以全部自動分揀、直接裝載、就地上機,大大降低了貨機的等待時間,使貨運周期縮短了近一倍。

3.針對跨國公司業務特點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企業經營環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如果快遞企業要想盈利,就必須為對顧客及市場的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將優勢資源集中于供應鏈的核心環節,將其他非核心的業務外包,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庫存。

4.采用分公司的運營管理模式

公司直接管理的運作實體,設有市場,銷售,客戶服務,作業,財務等所有業務部門,充分運用國際管理方法,實行嚴格的全球統一服務標準,并定期接受全球總部嚴格的審計和考核,以提高中國快遞服務的質量。保證了統一的服務標準,也使得公司更加接近客戶和市場。

總之,在物聯網的平臺上,物流快遞企業可以更加全方面建設基礎設施網絡、信息網絡和組織網絡,形成高效的物流運轉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盈利水平。

參考文獻:

篇5

一、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正在迅速發展,其服務將無處不在,且服務應用由用戶決定。雖然物聯網產業發展環境比較良好,但仍然存在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創新體系不完善,產業鏈條缺乏融合統一、發展不均衡,鏈條內外各行業間協作困難多,用戶使用成本過高,產業盈利模式未明確和產業環境中的安全等問題。從我國現存的由網絡運營商向使用物聯網業務的企業客戶直接提供通道服務、運營商與系統集成商合作、平臺運營模式、應用服務模式或產業聯盟模式等物聯網商業模式可以看出,這些模式都不是從價值創造、維護和實現的角度提出的,而是從技術的角度提出來的,缺乏對設備商、集成商等重視,也忽略了客戶的潛在互動價值和產業鏈的發展均衡問題。

二、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鏈商業模式結構構建與分析

借鑒李卓賢(2011)結合云計算技術提出的云聚合模式思想和陳志剛、韓正君(2010)提出的“物聯網的本質是信息的聚合重構的,而物聯網信息聚合服務的本質是價值的聚合和重構”,并比較現存的模式和對云平臺化運營發展模式的分析,筆者認為可以將云提供商作為物聯網產業鏈參與者參與到以網絡運營商為主導的物聯網云平臺化運營發展模式的產業鏈當中(如圖1所示),對整個產業鏈結構進行優化。在用戶缺乏獨立提供該服務的經濟和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即采用物聯網云運營平臺是一個可行有效的選擇。

一般地,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應從元器件到設備、從軟件產品到信息服務,物聯網每個功能層都包含了硬件產品、硬件設備到軟件產品、系統方案,還有行業應用系統的運維服務。其結構包括感應設備提供商、網絡設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軟件及其應用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物聯網運營及服務提供商等六大環節。物聯網運營商利用云平臺和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資源,將云服務與物聯網服務等其他內容通過計算等處理整合后存儲在云平臺的數據池中,然后按照終端用戶的需求,將所需的服務或內容通過互聯網絡傳送給終端用戶。在這個平臺上,物聯網服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網絡運營商以及終端用戶等參與者都可以交流互動,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并且信息共享程度高。

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伸和擴展,主要表現在:(1)信息多源化。(2)管理半徑增大。(3)管理粒度細化而精確。(4)以被實時監控管理。(5)服務提供方式多樣化。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可以通過物聯網云平臺為產業鏈上的各環節企業提品、信息和咨詢服務等,使鏈式服務上升至網狀式服務。(6)推進其他產業優化。由于自身滲透性強的特點,物聯網產業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滲透到驅動物聯網發展的工業、農業、環保、安全等應用產業,幫助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物聯網技術應用集成至產品中以實現產品升級,提升附加值與競爭力,產生更多市場與物聯網產業相關的延伸產業。

三、總結與展望

基于云計算的由網絡運營商主導的物聯網平臺化發展模式通過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物聯網運營平臺,從而使云平臺及服務提供商參與到物聯網產業鏈中,降低物聯網產業建設和維護成本,提高了信息資源共享程度,加強產業價值鏈的薄弱環節,從而提升整條價值鏈的競爭力,在物聯網產業和云產業交叉過程中獲取利潤。而在技術標準欠缺、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明顯成型等的背景下,發展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商業模式的同時存在如何實現跨行業的信息共享和保證公共數據安全等問題。

參考文獻

篇6

在移動網絡虛擬世界里面,服務社區化將成為焦點。社區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對企業的黏性。寬帶的增加將促使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創新,用戶的許多需求將在手機上得到滿足。而手機具有隨時隨地溝通的特點,從而使SNS在移動領域發展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以個人空間(相冊/日記)、多元化溝通平臺、群組及關系為核心的移動SNS手機社交將發展迅猛。

二、移動廣告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主要盈利來源

手機廣告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業務形態,可能成為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繁榮發展的動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動下,互聯網業務正在向移動互聯網過渡,而作為互聯網繁榮的根本盈利模式,廣告無疑將掀起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全新變革,帶領移動互聯網業務走向繁榮。

三、手機游戲將成為娛樂化先鋒

信息社會之后將是娛樂社會。PC游戲帶動個人計算機的熱買,網絡游戲可以說拯救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手機游戲將引爆下一場移動互聯網的商戰。

隨著產業技術的進步,移動設備終端上會發生一些革命性的質變,帶來用戶體驗的跳躍:加強游戲觸覺反饋技術,通過*縱桿真實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沖撞和射擊等場面,把游戲里面微妙信息傳遞給了用戶,讓手機玩游戲的感覺更棒。可以預見,手機游戲而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殺手級盈利模式,無疑將掀起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全新變革。

四、手機電視將成為時尚人士新寵

手持電視用戶主要集中在積極嘗試新事物、個性化需求較高的年輕群體,這樣的群體在未來將逐漸擴大。隨著手機電視業務進一步規模化,廣告主也將積極參與到其中。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將刺激和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用戶需求,有效促進手機電視產業的發展。2008年奧運將是手機電視發展的契機,帶寬的增加增強用戶體驗,手機電視的視頻點播、觀眾參與、隨時隨地收看的優勢將逐漸凸顯。

五、移動電子閱讀填補狹縫時間

因為手機功能擴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戶身份易于確認、付款方便等諸多優勢,移動電子閱讀正在成為一種流行迅速傳播開來。

內容數字化使電子閱讀內容豐富,結合手機多媒體的互動優勢,不但增加了音樂、動畫、視頻等新的閱讀感受,還可將這種感受隨時帶在身邊,移動電子閱讀市場的繁榮是可以預見的。

六、移動定位服務提供個性化信息

隨著隨身電子產品日益普及,人們的移動性在日益增強,對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市場對移動定位服務需求將快速增加。

隨著社會網絡滲入到現實世界,未來移動定位功能將更加注重個性化信息服務。手機可提醒用戶附近有哪些朋友,來自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消息會與物理位置聯系起來。父母能夠利用相同的技術追蹤他們的孩子。隨著移動定位市場認知、內容開發、終端支持、產業合作、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加強,移動定位業務存在著巨大的商機,只要把握住市場的方向,將獲得很高的回報。

七、手機搜索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助推器

手機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語義互聯網等概念,綜合了多種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圍更寬廣的垂直和水平搜索體驗,更加注重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手機搜索給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內容搜索,搜索結果更具相關性,用戶可以定制自己的搜索引擎和確定的互聯網內容,這給用戶相當程度的自由和靈活性,讓用戶對條理清晰的手機搜索服務沉迷不已。對運營商來說,加大對搜索領域的投入與積極參與,加速手機搜索引擎和移動增值業務的融合,幫助搜索引擎向信息化產品集成平臺轉變。

八、手機內容共享服務將成為客戶的黏合劑

手機圖片、音頻、視頻共享被認為是未來3G手機業務的重要應用。在未來,網上需要數字化內容進行存儲、加工等,允許用戶對圖片、音頻、視頻剪輯與朋友分享的服務將快速增長。隨著終端、內容、網絡等三個方面制約因素的解決,手機共享服務將快速發展,用戶利用這種新服務可以上傳自己的圖片、視頻至博客空間,還可以用它備份文件、與好友共享文件,或者公開。開發共享服務,可以把移動互聯網的互動性發揮到極致,內容是聚攬人氣,吸引客戶的基礎。

九、移動支付蘊藏巨大商機

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預示著移動行業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深入。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可用具有支付、認證功能的手機來購買車票和電影票、打開大門、借書、充當會員卡,可以實現移動通信與金融服務的結合以及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的結合,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方便安全的金融生活服務。

支付工具的創新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渠道創新,移動支付業務具有壟斷競爭性質,先入者能夠獲得明顯的先發優勢、筑起較高的競爭壁壘,從而確保自身的長期獲益。

篇7

“S”包含了全新上線的企業社會化應用平臺企業空間V1.5、企業微信營銷管理平臺企業微信V1.0和企業社會化商業數據服務云鴿V2.0。這三大企業級社會化應用,不僅能幫助企業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社化交管理與社區化運營模式,還能實現企業應用與騰訊微信大平臺的無縫對接、幫助企業有效管理與協同運營多個微信賬號,更能充分連接各種社會化公共數據資源,挖掘出有效數據資產。

“M”包含了數十個全新上線的U8+V12.0與U9V3.0面向不同角色及移動應用場景的移動應用系列產品UU移動工作臺,覆蓋企業移動IM、移動報銷、移動審批、移動考勤、移動銷售、移動CRM、移動OA、移動薪資、移動下單、移動出貨等方方面面,并將企業級實時通訊與企業業務結合。

“A”是指用友優普企業大數據分析平臺――用友B A,它是集多系統數據中心、分析中心、控制中心、體驗中心于一體的全方位商業分析系統,能夠幫助企業迅速搭建一套完善的決策分析體系,輔助管理決策,助力企業實現有效運營。

“C”不僅包含用友優普自身營銷、服務、實施等業務通過官網、社區、微信等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安全的云服務,還包含面向企業互聯網應用的OPEN API、SaaS應用服務、商業數據服務、ERP云托管服務等全新云服務內容與模式。”

用友優普總裁向奇漢表示,通過USMAC企業互聯網應用模式,用友優普將在幫助企業實現全面的精細化管理和建立完整的經營管理數據基礎上,進一步幫助企業獲得更廣泛的上下游數據、社會化數據和物聯網數據,從而打通企業內、外信息與業務流程,實現產業鏈協同和社會化商業。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物流節將于連云港舉辦

中國國際物流節組委會、中國(連云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組委會聯合日前在北京宣布將于10月21~23日在連云港聯袂舉辦,主題為:“搶抓絲綢之路新機遇,搭建物流合作大平臺”。為配合國家“一路一帶”戰略建設,推動沿線、沿海各省市物流業水平提升,構建物流區域合作與發展新模式,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今年將移師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節點――江蘇省連云港市,并與連云港市“中國(連云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合并舉辦。推介、招標、采購、對接、洽談將成為本屆活動的主流。

本次大會除匯聚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物流全球論壇、中國城市物流大會、中國物流科技大會、中國物流投融資大會等物流節核心內容外,還將結合主題及連云港特色,舉辦港航交流會、東中西物流合作與發展策略分析會、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大會、冷鏈物流大會、物流園區發展論壇等專題會議。本屆盛會展示面積將達到三萬平方米,分為城市物流、物流企業、港口與航運服務、設備與技術、東方橋頭堡建設成就等五大展區,涵蓋城市、物流企業、物流園區、投融資、制造業、商貿企業、教育科研、培訓咨詢等各類參展商;二十多項品牌活動和專題會議,內容涉及物流各方面、各領域,是業界了解前沿趨勢和展示最新成果的良機。

持續創新的惠普關鍵業務服務器

Gartner的調查表明,在新型產品和大數據部署上的數據中心硬件支出將在2014年達到94 億美元。

在于近日舉行的“IT新型態――惠普基礎設施新品會”上,中國惠普副總裁、企業集團關鍵業務服務器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樊瀛爆料,惠普關鍵業務服務器領域中旗艦機DragonHawk將在不久后向中國客戶。他介紹,DragonHawk是迄今為止業界最強大的關鍵業務X86系統,目前擁有16個CPU,240核計算能力,未來可以擴展到32個CPU至少480核的計算能力。同時,DragonHawk支持主流的Linux系統,支持主流的虛擬化軟件,包括了微軟的產品。DragonHawk也搭載了特殊的技術服務,希望這款產品可以改寫關鍵業務X86在關鍵業務計算領域的篇章。

在此前的介紹中,樊瀛強調,惠普是唯一一家既在現有的關鍵業務平臺上持續投入并不斷創新,同時又在新的關鍵業務X86上引領市場的廠商。其服務器是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特殊定制的服務器家族,有針對主流應用,針對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大規模web服務,也有針對虛擬化和云的服務器家族。同時也有面向關鍵業務的高可用服務器平臺。奧德賽計劃是惠普在關鍵業務計算領域長期發展的戰略。一方面體現惠普在現有的關鍵業務領域持續投入,不斷創新。另一方面是在最新的X86架構關鍵業務領域率先突破、引領市場變革。惠普希望通過奧德賽計劃能夠給用戶自主決定關鍵業務平臺的機會,也希望通過奧德賽計劃重新定義關鍵業務計算領域的未來。

I B M移動戰略助力企業獲取轉型新優勢

近日,IBM公司針對自身的企業移動戰略從技術、服務、生態圈建設等維度闡釋了IBM如何為企業提供移動能力。IBM大中華區移動互聯總經理金筠表示:“身處移動互聯時代,IBM匯集了企業移動業務所需的技術與服務能力,并通過攜手合作伙伴建設和諧生態圈,滿足包括來自客戶、員工和合作伙伴在內的移動業務需求,達到拓展企業在移動領域業務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IBM一直致力于通過以企業移動解決方案IBM MobileFirst(移動先行)為核心的移動戰略,為各行各業在移動業務領域提供持久發展的智慧動力。一方面,IBM移動解決方案組合提供了一個應用和數據平臺的所需的關鍵元素,包括企業所需的管理、安全和分析能力。除了滿足移動特有的需求,這一組合還提供社交和云服務的快速整合,并幫助保障和管理戰略業務流程的后端技術。IBM中國開發實驗室開發總監黃省江指出:“IBM MobileFirst集分析和應用開發軟件于一體,融合了以云為基礎的服務和頂級的移動技術,有助于企業合理規劃和實施從員工移動設備管理,到基于新業務模式轉型的移動商務應用的開發。

針對企業的移動業務需求與挑戰,IBM的咨詢顧問為其提供不同的領域專長,最終為企業帶來實際的商業價值。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合伙人、IBM應用創新服務團隊資深項目總監和咨詢總監連昕表示:“憑借業務上的前瞻性與領先的技術專長,IBM可為客戶提供符合自身移動信息化發展的解決方案。作為行業解決方案專家,IBM還在銀行、物流運輸、制造業、電信和消費品等廣泛的行業領域中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幫助企業在移動世界中迅速建立移動策略、設計并實施移動項目。” 而對于IBM技術支持服務部門而言,在幫助行業領先企業開啟移動信息化之旅之時,IBM則通過提供高質量的IT支持服務,如在優化移動基礎架構、安全管理和運維管理,成為眾多企業搶占移動先機值得信賴的IT服務伙伴。

Apollo 6000/8000組合征戰高性能計算機市場

作為散熱媒介,液體的制冷效率是空氣的1000倍,這為高性能計算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然而,液冷技術的設計復雜性以及損毀風險讓企業對昂貴的高性能計算系統望而卻步。如今,惠普通過采用全新的專利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

惠普 Apollo 6000系統采用先進的風冷服務器機架設計、外置電源架和惠普 Advanced Power Manager,每個機架可安裝最多160臺服務器。與競爭對手的刀片解決方案相比,這些服務器可以在更少的空間內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同時能耗降低46%,總體運營支出也得到降低。惠普 Apollo 8000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100%液冷超級計算機,擁有內置的硬件保護技術。這個系統采用每機架最多144個服務器的可擴展機架設計,每機架的浮點運算次數是風冷設計的四倍,其高能效設計還可幫助企業的數據中心每年減排高達3800噸的碳氧化合物廢氣。此外,客戶還可以回收利用系統散熱產生的熱水作為設施的熱源。

Pivotal尋求大數據技術創新

隨著基于Hadoop的數據存儲需求的急劇增加,傳統軟件使用模式成了企業在大數據時代取得成功的巨大障礙,這種模式成本非常高。

Pivotal大數據套件的出現填補了市場上亟待填補的一個空白。針對備受矚目的定價策略,Pivotal大中國區總經理劉偉光解釋,通過對定價方式、技術架構主要的描述上可以看到,整個大數據套件不但滿足技術上的需求,同時也滿足客戶在采購、維護、管理等主要的需求。這種新的商業模式讓企業使用時無需去購買多種計量單位的產品,同時又能夠從容應對未來可能去做的或者要規劃的數據需求,用最好的產品來應對需求。通過產品之間的聯動和互動,實現構建企業真正完整的大數據勢頭。再具體一點說,Pivotal大數據套件以按需使用的定價模式,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數據產品組合,可幫助企業利用數據爆炸性增長帶來的商機。這就使企業能夠隨時在一個套件內,靈活地將投資從一種技術轉移到另一種技術。

說到技術,不得不強調的是,Pivotal大數據套件采用了一套先進的企業級技術,全面支持Apache Hadoop和HDFS。通過計算累計合同最低價值的方式,Pivotal將無限制地提供Pivotal HD,包括支持,而且不收取額外費用。Pivotal HD是目前最先進的Apache Hadoop版本。這就使客戶有機會在一個套件中,任意組合使用Pivotal HD和世界級的Pivotal大數據/快數據產品。

世紀互聯收購第一線集團虛擬專用網絡業務單元

第一線集團日前宣布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將收購其旗下Dermot Holdings Limited及其子公司(Dermot Entities)運營的虛擬專用網絡業務單元將獲收購。收購完成后,Dermot Entities管理團隊未來最少兩年將繼續留任并積極參與Dermot Entities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第一線集團將保留數據中心及聯絡中心業務單元。

第一線集團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文立表示:“與世紀互聯攜手將有助于集團大中華區的高質量企業級別VPN服務創造協同效應。憑借世紀互聯在中國的數據中心、云計算及內容分發方面的優勢,預期將在市場上推出一系列移動云網絡服務組合,讓企業客戶享有獨特、卓越及多元化體驗。”世紀互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升表示:“Dermot Entities的VPN業務具有獨特的網絡覆蓋范圍,以及提供連接亞洲主要城市最優質的全面管理網絡。此外,其擅長帶領區內發展,并成功建立市場主導地位,吸引逾2000個客戶,其中包括全球最大企業及運營商客戶。我們相信由于越來越多企業尋求可靠、安全及高度訂制的企業級云服務,此次收購將成為我們整體云市場策略不可或缺的部份。”

篇8

摘要:物聯網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界甚至全社會的熱點,但是物聯網的發展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迅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商業模

>> 電信運營商主體的物聯網商業模式研究 淺析電信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中的定位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信運營商產業鏈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電信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探索 移動互聯網產業鏈變革中電信運營商的應對策略 物聯網與電信運營商的發展 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產業鏈商業模式結構分析 電信運營商的物聯網安全業務研究 后3G時代國內電信運營商產業鏈競爭策略研究 電信運營商ICT業務商業模式探討和發展建議 全產業鏈商業模式的邏輯(下) 電信運營商在移動醫療領域的定位和商業模式探討 電信運營商“圈地”物聯網 電信運營商布局物聯網 運營商重構商業模式的新引擎光網絡演繹“互聯網+” 移動虛擬運營商的商業模式芻議 淺析新時期電信運營商商業模式創新 電信運營商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應用合作模式 適應新型產業鏈下的商業模式 基于產業鏈的服務集成平臺商業模式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14]張元杰,隴小渝.國內電信運營商品牌整合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671.

[15]安世全,劉明軍.電信通信能力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2003-2008省際面板數據[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265.

[16]謝理.電信業服務質量規制的實證分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6167.

篇9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5-1197-02

Discussion on 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 of IOT Technology Specialty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ENG Gao-feng, WEI Nan ,YUAN Pei-jian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465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n hierarchy of IOT system , the talent demand of IO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 can has four types: elec? tronic equipment and transducer technology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network ,service-oriented software technology ,em? bedded software desig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IOT technology can be implemented in four directions: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sensing equipment , transmission and network, embedded application software ,IOT management .Curriculum hierarchy that meets IO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y needs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 IOT hierarchy; 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 curriculum hierarchy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為IOT)可以描述為由傳感網絡獲取環境物理信息,通過通信網絡行傳輸,通過云計算平臺進行信息處理的復雜系統。物聯網已成為當前世界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發展物聯網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抓住機遇,滿足日益增強的物聯網人才需求,各高職院校逐漸開始設置物聯網技術專業,由于培養目標和學生基礎與本科院校不同,因此高職物聯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值得深入探討。

1物聯網層次架構

物聯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物聯網層次架構密切相關,在物聯網的不同層次上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物聯網和計算機網絡一樣具有復雜的體系結構。物聯網通常可以分為四層架構:感知識別層、網絡構建層、管理服務層和創新應用層。

1)感知識別層主要完成數據采集,物聯網中任何一個物體都要通過感知設備獲取相關信息以及傳遞感應到的信息給所有需要的設備或系統。傳感器除了傳統的傳感功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基本的本地處理能力,使得所傳遞的信息是系統最需要的,從而使傳遞網絡的使用更加優化。為了使傳感器之間可以互聯互通以及傳遞感應信息,傳感器之間會形成網絡,這些網絡有可能根據公開協議,比如IP地址,也有可能基于一些私有協議。

2)網絡構建層通過現有的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實現傳感數據的轉換、傳輸與計算。由于物聯網世界里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設備,因此感知到的信息量將會是巨大的,各式各樣的,因此需要通過某種程度的網關將傳感器獲得的信息行過濾,協議轉換,信息壓縮與加密等,使得信息可以更優化和更安全地在公共網絡上傳遞。為了將感知層的信息傳遞到需要信息處理或者業務應用的系統中,網絡構建層可以采用IPv4或者IPv6協議。

3)管理服務層負責整理網絡層提供的信息,提供給應用層。管理服務層設置有應用網關,在信息傳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以及優化信息處理過程,設置局部或者區域性的應用網關,一是信息匯總與分發;二是進行一些簡單信息處理與業務應用的執行,最大限度的利用IT與通訊資源,提高信息的傳輸和處理能力,提高可靠性和持續性。管理服務層設置有服務平臺,可以使不同的服務提供模式得以實施,同時把物聯網世界中的信息處理方面的共集中優化的進行,使應用系統無需因為物聯網的出現而作大的修改,能夠更充分的利用已有業務應用系統,支持物聯網的應用。

4)創新應用層利用現有的手機、平板電腦、PDA和PC等終端運行特定的應用程序,實現具體物聯網應用。應用層包括各種不同業務或服務所需要的應用處理系統。這些系統利用傳感的信息行處理、分析、執行不同的業務,并把處理的信息再反饋給傳感器行更新,使得整個物聯網的每個環節都更加連續和智能。物聯網世界中,信息來源很廣闊,是海量的,基于傳統的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是進進不夠的,因此需要更智能化的分析能力,基于數學和統計學的模型進行分析、模擬和預測。應用層需要性能優良的應用程序來支持。

2人才培養模式

2.1物聯網人才需求及就業崗位分析

物聯網行業需要多種技術人才,根據物聯網的四層架構,可對應為四類技術人才。感知識別層涉及到物聯網的硬件設備,主要為實體設備和傳感器,這個層次需要電子設備開發人員和傳感器設計與制造人員;網絡構建層完成感知信息的傳輸,需要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網絡人員;管理服務層涉及到整合網絡層傳遞過來的信息,并以服務形式提供給應用層,需要軟件技術人員,特別是Web Service方向人員;創新應用層完成信息的處理和顯示,以運行在手持設備中的應用軟件為核心,需要嵌入式軟件設計與開發人員。根據以上分析物聯網人才需求可以概括為四類:電子設備和傳感器技術人才;移動通信和計算機網絡人才;面向服務的軟件技術人才;嵌入式軟件設計人才。

根據物聯網人才需求分析及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高職物聯網專業應培養具有物聯網行業必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物聯網應用系統操作能力,一定的系統設計和開發能力,能從事物聯網硬件系統安裝與調試、物聯網系統管理及嵌入式軟件開發的高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根據對物聯網企業的調研,其面向的職業崗位主要有感知設備設計與安裝、系統集成與調試、嵌入式軟件設計、物聯網管理與應用等崗位。

2.2物聯網專業培養方向和能力需求分析

物聯網專業一個綜合性學科,涉及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軟件技術等相關專業,所以物聯網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目標,分四個方向來培養。感知設備設計與安裝方向,包括各種傳感器的設計與安裝,如溫度和適度傳感器、煙霧和粉塵傳感器噪聲傳感器等,以及一定的芯片設計技術,如RFID感應器、RFID標簽等,要求學生掌握模擬和數字電路知識、嵌入式硬件開發知識等。傳輸與網絡方向,主要解決感知信息的傳輸問題,要求學生掌握移動通信2G及3G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知識,具有物聯網通信系統的安裝、調試、管理及故障排除能力。嵌入式應用軟件方向,物聯網的人機接口通常為運行物聯網系統軟件的手持設備和PC等,需要學生具備在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統上進行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物聯網管理方向,物聯網是一個應用管理系統,可以實現物流監控、污染監控、智能檢索、進程醫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管理和服務功能,需要學生掌握物聯網知識和信息管理知識,具備物聯網信息系統運行、操作、管理和維護能力。

物聯網專業的四個培養方向,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從以上四個培養方向上來分析,物聯網專業學生應該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物聯網系統基本理論;具備構建、調試、運行和管理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能力;具備開發物聯網終端軟件的基本能力;具備物聯網應用系統故障排除能力;了解物聯網技術發展動態。

3課程體系設計

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要具備合理的課程體系。圍繞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以良好的職業素養、夠用的理論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為出發點,來構建課程體系。根據就業崗位和培養方向的不同,課程體系由基礎課程、職業核心課程、職業綜合能力訓練三個層次構成,如圖1所示。

圖1物聯網專業課程體系

4結束語

物聯網專業是為適應新興產業發展,滿足行業對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需求而申報的新專業,在深入分析物聯網系統層次架構的基礎上,探討了物聯網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就業崗位,剖析了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構建了符合物聯網行業特征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郭麗.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方向課程體系的探索與構建[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2]謝秋麗,黃剛.基于物聯網人才培養與教學實踐的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3).

篇10

在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風口、“飛天豬”明星效應渲染下,大批互聯網巨頭、草根創業者、物業企業等紛紛試水社區O2O。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曾被看做是有望成為下一個超萬億級市場的“綠洲”,僅僅兩年多時間,曾經夸下海口要占領這一市場的企業卻紛紛倒下、逃離。縱觀當前社區O2O市場,大致以三種形式存在。

第一種,財大氣粗、跑馬圈地的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搭建平臺,跑馬圈地,主要通過廣告、社區的高成本地推、向物業企業購買資源等來增加平臺的用戶量,快速形成平臺化效應。然而事與愿違,平臺用戶大多成為“僵尸”用戶。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簡單的線下服務搬到線上,是一種商務形式的移植,而沒有促進物業服務質量提高,更沒有商務模式的創新;其二,利用物業企業掌握的業主資源優勢,迅速將業主引導上平臺,開展其他電子商務活動,收益與物業企業無關,其本質是 “利用”物業企業,干著過河拆橋的勾當,反過來卻被物業企業先把橋拆了;其三,急于求成,玩“燒錢”的游戲,對業主的電商習慣培養、用戶服務體驗失去耐性,導致錢燒完,平臺亦死的悲慘結局。

第二種,以小搏大、小心嘗試的草根創業者。草根創業者創意新穎,激情高昂,但擺在面前的主要問題是:資金有限、資源有限、技術有限。尤其到落地層面存在很多難以逾越的困難,一般的創業者優選與物業合作,因為物業企業有直接面對用戶的有利資源,而合作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益分成。但大部分物業企業還沒有超前的互聯網經營思維,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所以與物業企業合作共贏的推廣落地模式也舉步維艱,但繞過物業進行強力地推,又難忍成本之痛。

第三種,“別人吃肉,我想喝湯”的物業模仿者。全國一片電子商務浪濤之聲,敏銳的物業企業紛紛效仿,都希望成為電子商務的弄潮兒。這種物業企業自己搭建社區O2O技術平臺,也分為兩種情況:其一,大型的物業企業組建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社區O2O平臺,依托自身管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千余個樓盤,大力推進社區O2O服務模式。這種模式看似有技術、社區依托等優勢,其實分布在全國各地物業小區周邊資源的整合難度不亞于上述草根創業模式,同時還會引起周邊同行的競爭性排斥,因此運行起來也非常艱難,最終其依托自身物業項目的社區O2O平臺,只能退守成基于互聯網的內部管理系統。其二,部分中小型物業企業,因自身無技術支撐,委托第三方制作微信應用或APP應用試水社區O2O,結果均因技術、周邊資源、運維等原因無疾而終。

綜上,目前國內社區O2O還處在一個試錯階段,沒有一個成熟的模式,還在探索中發展。

二、物業企業做社區O2O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第一是拓展服務項目,提升服務品質的需要。物業企業生命的基礎是能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然而大多數物業企業為節省成本,減少服務人員數量,放松服務人員的質量管控,導致服務項目少、服務質量差、服務意識淡薄。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引進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利用先進的管理工具。通過社區O2O,可以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引入周邊的服務體系,彌補物業企業本身直接服務的不足,為創造和諧的社區業主關系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是拓寬經營渠道,開創盈利空間的需要。當今全國大部分地區單一、低廉的物業費幾乎不可能支撐物業企業的正常運轉,高質量的服務又從何而談。在這種情況下,物業企業必須開拓創新,完全可以在社區引進O2O模式,從事小區的電子商務經營活動,合理、合法拓寬企業的經營范圍,提升盈利能力,為高品質的物業服務提供保障。

物業企業從事社區O2O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一,近水樓臺,地推成本低廉;第二,唇齒相依,需求了解透徹。物業企業對本社區業主剛性的、高附加值的等一切需求了如指掌,完全可以量身定做社區O2O,做到成本最低、利潤最大。

三、創新模式,擁抱社區O2O

物業企業依托自身管理的物業小區開展社區O2O經營活動,盡管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互聯網思維、技術保障等多方面困難。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將會大幅提高社區O2O的成功率。

1.解放思想,擁抱社區互聯網

物業企業畢竟是從傳統行業出來,不具備互聯網思維,不掌握互聯網運作的規律,這就需要去學習,去接納。同時,基于互聯網的社區O2O是開放的、高效的,與當下物業社區封閉式管理是相矛盾的,物業企業要擁抱互聯網,就必須做到管理透明和開放。然而,自我革新必然會觸及一部分自身利益,這需要物業企業解放思想,為長遠發展,舍棄眼前小利,用互聯網思維開創物業管理服務新模式。

2.就位角色,深耕社區服務

在物業這個半封閉,近似壟斷的行業,少數物業企業固守“占地為王,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偏見,以不擇手段的盈利為目的。如私收停車費、私設廣告牌、限制網絡服務商為業主鋪設網線,甚至連送水、送氣的都被阻止在小區門外。作為物業企業,要嚴格自律,以服務好業主為己任,緊緊圍繞“服務”來定位自身角色,履行服務職責,深挖業主的服務需求,持續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與此同時,整合社區周邊的服務資源,比如家政、洗衣、修理等,將之有序引入社區,彌補物業服務在深度和廣度上的不足,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立體型服務。

3.依托平臺,提高技術保障

物業企業做社區O2O,自建或者委托第三方定制微信、APP或者其他平臺的方式不可取。主要原因是:其一,物業企業本身是微利性的,要組建、管理和維持高端技術團隊的運轉,成本非常高,一般中小型企業無法承受。其二,根據自管小區定制的O2O平臺,本身就固化著封閉的基因,沒有開放性,無法進行充分的資源共享,不易形成大規模的社區O2O運營生態,同時后期的升級維護也存在諸多困難。鑒于此,選擇第三方專業公司運營SAAS模式的共享平臺是最優方案,這種平臺的技術支撐和運行維護全由平臺提供方負責,物業企業只管使用即可,規避了平臺開發和運行技術風險,降低了物業企業的運維成本。同時,SAAS架構的平臺,向海量的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能有效解決平臺資源孤立性問題,具有廣泛的共享拓展空間,為快速建立社區O2O資源生態圈提供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揭西县| 灵璧县| 遂溪县| 宣威市| 施甸县| 潮安县| 涟水县| 绥芬河市| 延边| 容城县| 平南县| 孟州市| 宝山区| 安庆市| 和平区| 扶绥县| 从化市| 安仁县| 黄石市| 东海县| 襄城县| 手游| 石渠县| 元朗区| 句容市| 左云县| 灌云县| 绥阳县| 肇州县| 霞浦县| 福鼎市| 拜城县| 囊谦县| 浦县| 西畴县| 通化市| 华容县| 雷山县| 曲靖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