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模板(10篇)

時間:2023-11-11 09:07: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

篇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及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使得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本次研究為了分析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及臨床護理措施,以我中心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研究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進行,按照一定要求選取我中心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7:13;平均年齡(66.28±5.32)歲;平均病程(2.82±1.55)年;高血壓分期:10例Ⅰ期,16例Ⅱ期,4例Ⅲ期。研究組男女比例為19:11;平均年齡(68.05±5.38)歲;平均病程(2.85±1.53)年;高血壓分期:9例Ⅰ期,17例Ⅱ期,4例Ⅲ期。兩組高血壓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高血壓分期等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1.2方法對照組:予以臨床護理,協助患者定期檢測血壓,予以降血壓藥物治療;提供良好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避免高鹽、高脂肪飲食及煙酒;適當予以患者心理疏導,叮囑患者家屬注意患者情緒,避免引起患者情緒激動和受刺激;根據患者不同情況,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運動,而三級高血壓者則應慎用運動療法。研究組:在對照組臨床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1)病情評估階段:由護士仔細觀察患者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針對不良習慣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內容為高血壓的概念、病因、高危因素。(2)護理計劃階段:以相關護理計劃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并嚴格落實。(3)護理診斷階段:診斷中向患者講述疾病相關影響因素,介紹個體差異、疾病耐受性、基礎性疾病等相關知識,并予以指導性改善措施。(3)護理實施階段:在護理過程中,結合患者病情,指導用藥,指導患者如何健康飲食,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教會患者自我護理,教會患者如何科學地進行運動療法,為其制定適量的運動計劃,指導患者如何防治便秘等并發癥和控制相關合并癥。(4)護理評價階段: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評價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其薄弱知識方面進行重點教育。1.3觀察指標觀察對照組和研究組高血壓患者經護理后的效果,統計患者的高血壓知識知曉率、癥狀改善率、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觀察指標,具體如下:高血壓知識知曉率:采用我中心自制高血壓知識知曉調查表,評估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情況,總分為100分,分值在85分以上為合格。高血壓知識知曉率=合格例數/總例數×100%。癥狀改善率:如果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均維持正常48小時以上者為癥狀改善[2],癥狀改善率=癥狀改善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1.4數據處理本文數據均經過醫學統計學軟件SPSS20.0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知識知曉率及癥狀改善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雖然現代醫學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目前尚無根治高血壓的方法[3]。因此,為了積極防治高血壓,需要加強臨床護理和健康教育。高血壓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終身治療,對此許多患者存在誤區,自認為血壓降低至正常范圍后便可停止治療,最終導致血壓急劇反彈,加重病情。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誤區[4],促進其掌握高血壓防治知識及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并非獨立進行的,而是具有系統性、整體性、計劃性的一項護理活動,并貫徹于整個護理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倪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整體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72-73.

[2]段玉,劉曉婷.高血壓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32(32):19-19,20.

篇2

【摘 要】目的:研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高血壓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選擇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間診治106 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高血壓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54 例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模式,觀察組的52 例患者實施高血壓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代謝指標以及生活行為改變率等多個指標。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各項代謝指標以及生活行為改變等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高血壓護理模式,能夠更好的對血壓及各項代謝指標進行控制,轉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血壓護理;效果分析

高血壓屬于世界性疾病,這類患者又多伴有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等,因而高血壓患者應適時有效的護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嚴重的后果。通過國外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經驗進行分析,得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高血壓護理工作的效果非常顯著[1]。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高血壓護理的主要參與者為社區護士和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對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實施至關重要。我院選擇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間診治106 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高血壓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2 年9 月~2014 年9 月間診治106 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治的高血壓患者,其中63 例為男性,43 例為女性;年齡在33~70 歲之間,平均為(54.23±2.3)歲;病程為1~26 年,平均為(11.2±2.1)年;將所選的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見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1.2 高血壓診斷標準通過臺式血壓計由專業的護士或者醫生進行測量,每次測量中間間隔1 分鐘,連續測量兩次,每項高血壓診斷數據和分級標準以指南為準,最終將收縮壓不低于140mmHg,舒張壓不低于90mmHg 作為診斷高血壓的界限值。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高血壓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

(1)病情評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正確評估,進而制定相關的資料方法[2]。

(2)及時監測,定期隨訪。提升對患者血壓監測的力度,對其進行積極預防和定期隨訪。在隨訪過程中,應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的知識,鼓勵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3)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宣傳的知識,提升患者對本病的認識度,促進疾病的康復速度。

(4)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不但要治療身體所患的疾病,同時還要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實施心理指導,加快疾病的愈合。

(5)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3]。

1.4 評判標準

對兩組患者經過一年治療后的心理、血壓下降、代謝指標以及生活行為改變率進行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運用spss15.0 系統軟件,用均數± 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表示均數比較,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各項代謝指標以及生活行為改變等指標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工作,有效的治療和預防社區高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因而,要對高血壓治療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措施。通過本次調查能夠發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進行高血壓患者護理力度并不好,具體表現為患者沒有得到定期的檢查,也無法對近期的病情進行詳細了解,醫患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在實施檢查的過程中內容比較局限等等,這不利于社區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和預防[4]。根據上述的問題,需要制定多項有針對性的措施:

(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根據情況制定多項規章制度,例如對醫務人員進行評優活動,最大限度的促進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進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其能夠更好的對病情進行了解,進而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拓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增加醫務人員的水平,在此基礎上還對就診患者合理安排,掌握好治療、診斷、會診的時間,社區護理工作主要是針對疾病的保健和預防工作,因而要實施教育課程,但是社區中大部分人群為老年人,大部分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因而,其對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知識也掌握不多,有些事情不注意也會加重病情。

(3)提升檢查護理工作的完善性。高血壓患者因長時間被疾病所困擾,容易出現煩躁、焦慮、悲觀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及時主動的與患者溝通,對其內心真實想法進行了解,消除其恐懼心理,根據疾病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保證患者對疾病有所了解,對疾病做到可防可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高血壓護理模式,能夠更好的對血壓及各項代謝指標進行控制,轉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爽, 劉俊英, 張計蘭. 基層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J]. 護理研究,2011,20(15):542-543

篇3

高血壓;護理;體會

隨著人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高血壓病已成為我國危害極大、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慢性疾病。它主要表現為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綜合征[1],其發病率逐年增加。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高血壓患者的護理要點,采取及時、科學有效地護理,可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現對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確診為高血壓的30例患者進行科學地治療與護理,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確診為高血壓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依據1999年WHO/ISH確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1~84歲,平均(35±8.9)歲;其中原發性高血壓10例,繼發性高血壓20例。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患者特征,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是提高療效的必要條件。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應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主動和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有關高血壓病的知識,穩定患者情緒,關心患者,通過精湛嫻熟的護理技術給予患者可信賴感,用單純的語言安慰患者,從而穩定患者情緒,訓練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的身心狀態,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

1.2.2 舒適護理 它是一種個體化的、整體的、有效的、創造性的護理模式,它可降低人在心理、生理、社會等多個層面上不愉快的狀態,增加愉快的程度。如調控病房環境,營造舒適氛圍:相對濕度 60%~70%,室溫控制在 20~22℃;病室保持整潔、空氣新鮮;盡量保護患者的隱私,尊重患者,為患者創造個人的治療空間;工作中做到四輕等。溫馨、舒適的環境可充分體現人性的關懷,應主動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有一種在家的感覺,不失時機的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適護理措施,可幫助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等多個層面處于最佳狀態,可使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提高,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2.3 一般護理 ①休息:早期宜適當休息。通過治療,對于無明顯臟器功能損害、血壓穩定在一般水平者,除給予足夠的睡眠外,還應參加適當的工作及體育活動,不宜長期臥床或靜坐。②飲食:合理調整飲食結構,適當控制攝入動物脂肪及鈉鹽,避免攝入高膽固醇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多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以清淡、無刺激的食物為宜,控制進食量,忌煙酒[2]。肥胖者控制體重等。③某些患者血壓持續增高,應測量血壓2~3次/d,必要時進行立、坐、臥位血壓的測量,并做好記錄,掌握血壓變化的規律。

1.2.4 對癥護理 如患者出現喘憋、發紺、咳粉紅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應考慮發生急性左心衰竭,應迅速清理呼吸道,及時吸凈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給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同時立即囑患者采取坐位,雙腿下垂。如血壓急劇增高,同時出現耳鳴、頭疼、惡心、嘔吐、抽搐、顏面潮紅、脈搏改變或視物模糊等癥狀,應考慮發生高血壓腦病,應立即通知醫師,并立即幫助患者采取平臥位,從而改善腦部血供,增加回心血量。如血壓波動過大,應警惕發生腦出血,立即通知醫師并做出相應處理,同時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并抬高患者床頭,同時為患者準備脫水劑、快速降壓藥、利尿劑和鎮靜劑等;對合并心、腦、腎并發癥的患者,應嚴密監測血壓的波動情況,并進行詳細地記錄[3]。

1.2.5 用藥護理 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當血壓長期控制穩定后,應遵醫囑進行藥量調整,不得隨意停藥。某些降壓藥易引起性低血壓,因此,患者服藥后應臥床休息2~3 h,必要時協助患者起床,停坐片刻后,方可下床活動。密切觀察用藥后的療效,如血壓下降過快時,應適當調整藥物劑量。有些降壓藥還會導致水鈉渚留,因此,護理人員應每日測量體重,觀察患者水腫情況,準確記錄出入量并注意保持平衡。對于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因其多伴有腎功能不全、全身動脈硬化等疾病,血壓的調節功能較差,并常合并慢性氣管炎、哮喘、糖尿病等,因此,應避免使用交感神節阻滯劑等。

1.2.6 出院健康教育 如何安全、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的發生是高血壓治療及護理的關鍵,因此,在高血壓患者中,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地健康教育。主要包括:①不要隨意增減藥量,按醫囑服藥。②外出時隨身帶著藥品,保證按時服藥。③學會心理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較大地情緒波動。④學會檢測血壓。⑤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低鹽、低糖、低脂飲食。

2 結果

30例高血壓患者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與護理后,血壓控制良好,顯效24例,有效5例,無效 1例,有效率達 96.7%。

3 討論

高血壓病作為我國危害極大、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慢性疾病,已廣泛引起人類的關注[4]。對高血壓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可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5]。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在防治高血壓病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做好心理護理,維持患者心理平和,提高患者社會適應能力,減少負性情緒,以保持血壓接近正常水平。②改變膳食結構,選擇高纖維素、低鹽、低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戒煙戒酒,是高血壓病預防和控制的關鍵[6]。③合理安排生活,勞逸結合。④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教會患者自我監測血壓,遵醫囑長期服藥,通過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學會高血壓病急癥時的應急處理等[7]。⑤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使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⑥盡量為患者提舒適的環境,從而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⑦高血壓患者用藥較多,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非常重要和必要[8]。⑧教育患者適度、有規律的運動。⑨健康教育:良好的護患溝通是有效健康教育的前提[9],開展有目的、系統的防治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壓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高血壓患病率減少,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延緩病情進展,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⑩定期隨訪,如患者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失語、肢體麻木感等癥狀或血壓持續升高,應及時就醫。

本次研究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舒適護理、一般護理、對癥護理、用藥護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后,血壓控制良好,顯效24例,有效5例,無效 1例,有效率達 96.7%。

總之,對高血壓患者采取系統、有效的綜合護理,可平穩控制血壓,提高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而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葉任高. 內科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58.

[2] 方永鵬.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的相關研究.中國醫藥,2007,1(1):3.

[3] 馮戰霞.淺淡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體會.醫學信息,2010,5(10):270.

[4] 蘇秀麗.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干預.中國實用醫藥,2009,4(6):161.

[5] 胡曉玲.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0,5(31):214.

[6] 王勵,張桂花.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干預的研究.護理研究,2008,22(9):24882489.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35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381-02

由于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的飲食中增添了不少大魚大肉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因此高血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疾病,有與高血壓人群的逐漸增多,高血壓的危害度也逐漸增大,患有高血壓的人容易患上心血管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并發癥,一旦發病癥狀就較為嚴重,這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很多的負擔,不單單是患者本身痛苦。而許多患者即便是患上了原發性高血壓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我的血壓控制,很容易令患者的病情反復發作。所以我院決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患者的不同的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在護理上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現將所取得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也發生了更新,高血壓的測量診斷的最新標準也出臺了。最新的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是,在沒有外界的干擾因素和患者自身的其他疾病的因素的前提下,所選擇的測量者的收縮壓的值為大于等于14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而且這項測定標準還不包括繼發性高血壓這一項因素。所有所選擇的實驗患者都沒有精神上的問題,也沒有其他的嚴重的疾病,像惡性腫瘤這方面的疾病,智力上的沒有問題,能正常與人進行溝通,對此次實驗有所了解并且愿意與醫院合作。

1.2 臨床資料 本系進行試驗的病例均來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門診部或者是已住院的,經過精確的診斷后,其結果符合實驗所需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356例。其中,男性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06人,女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50例;這些患者的年齡在35歲到74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是45.6歲;病程1個月到8年之間。

1.3 方法 將這35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的分成兩組,護理干預組和對照組,護理干預組有156例,對照組有156例。經統計學的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上沒有統計學的差異,說明兩組實驗數據具有可比性。

2 結 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的治療后,將收集來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進行比較,并進行統計學的比較,見表1。

將兩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進行比較,結果是P

3 討 論

3.1 心理護理 患上高血壓的病人通常情緒會比較容易惶恐,這樣緊張的情緒及時經過了醫院的醫治也很難令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很多高血壓患者常常會擔心自己的高血壓會引起其他疾病,像腦血栓,動脈硬化等一些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的疾病。患者有了過重的心理負擔是十分不利于治療的。為了能讓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調節,令患者有一個穩定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護理任務。高血壓專科護士要將病人的情緒變換放在心上,時刻的關心病人,幫助病人甩掉精神壓力,盡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讓患者在治療時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3.2 行為干預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是十分值得管制的事情,一定要讓高血壓患者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行為方式,只是高血壓專科護士需要注意的事情。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首先在飲食模式上要建立其合理的膳食結構,在日常生后中主要是清淡素食,尤其是要限制食鹽攝入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每日食鹽量不得超過5g。但蛋白質的補充不能放松,要補充優質的蛋白質,但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要減少。患者還要及時的補充鉀和鈣,要多吃蔬菜、還有水果和低脂肪類的奶制品。正常的飲食方式是強調少食多餐,吃飯時不可過飽。

參考文獻

[1] 景炳文.心臟驟停的當代救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6,16(10):585-587.

[2] 黃全玻.心肺腦復蘇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7,4(4X):151.

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內科住院治療患者中,符合高血壓診斷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82歲。 

    1.2方法 

    住院后24~48 h檢測高血壓與以下哪些因素有關:過量吸煙、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癥、腦出血、心力衰竭、遺傳因素、動脈硬化以及各種社會因素。 

    采集病史:記錄在發病階段產生的最高血壓及治療效果,包括當前和過去抗高血壓時應用的藥物及其效果,確立影響高血壓的后天因素(肥胖癥、精神壓力、體育活動量、飲食習慣、季節差異、酒精消耗量)。采用臥位或坐位,需測3次,間隔3~4 min,取平均數。對于可疑對象應逐日多次測血壓,然后探討、總結。對有疑問的患者,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再下結論為妥。 

    1.3診斷標準 

    根據WHO高血壓診斷標準,一般情況下,理想的血壓為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血壓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為臨界高血壓,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為高血壓Ⅰ期,此時機體無任何器質性病變,只是單純高血壓;160~179/100~109 mm Hg為高血壓Ⅱ期,此時有左心室肥厚、心、腦、腎損害等器質性病變,但功能還在代償狀態;180/110 mm Hg以上為高血壓Ⅲ期,此時有腦出血、心力衰竭、腎衰竭等病變,已進入失代償期,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2治療及護理 

    2.1降壓藥物的使用情況 

    選用利尿劑、神經系統抑制劑、血管擴張藥等藥物,并采用藥物的聯合應用,其優勢在于產生協同療效,能夠合理遞減藥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療效果。降壓不宜過于著急,以緩沖降壓為主,同時不宜將血壓降至太低而阻礙對心、腦、腎的供血,一般以150/100 mm Hg為宜。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除休息、快速降壓外,高血壓腦病時給予脫水劑,以減輕腦水腫。 

    2.2護理措施 

    2.2.1合理飲食飲食與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聯,食鹽的攝入量過多可使血壓升高,飽餐與甜食易導致人體變胖,肥胖促進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中,要保證食物具有充分的熱量、脂肪和必需的鈣、鐵、鋅,但不宜過量。適宜吃含蛋白質高的物品,如豆類及豆制產品、蛋清、牛肉、羊肉、豬的瘦肉、魚類、雞等;禁止食用動物內臟,提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蛋白質,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還可以防止便秘。

    2.2.2適當做一些戶外運動戶外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的高級神經活動,促進血管舒張,降低血壓;同時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控制體重增加,并能增強人體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應選擇適當的項目,不宜參加過于劇烈的運動,而要量力而行。根據高血壓患者個體健康狀況、年齡以及個人的愛好來決定運動量。 

    2.2.3合理飲食,減輕體重飲食中脂肪的增加會促進有肥胖傾向者的危險,體重增加明顯者應減少肉類的攝入。合理的飲食既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壓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護措施。 

    3結果 

    96例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無近期并發癥發生。 

    4討論 

    ①肥胖癥患者是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因此,體重增加與否是監測高血壓并發癥的一個重要標尺。合理控制飲食和增加體育活動是保證體重正常的良好方法。②食鹽的攝入與血壓呈正比。血壓對鹽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種族、精神狀況、社會因素、腎臟功能和飲食等方面。食鹽的攝入量對血壓的影響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特別是高血壓病患者。低鹽飲食是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的治療方法之一,同時還促進其他降壓藥的效果。因此,筆者建議每人每日攝入食鹽量應在6 g之內。③保持好的心情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武陽豐,王增武,高潤霖,等.中國醫療衛生人員高血壓防治觀念和防治知識調查[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264-269. 

    [2]孫艷紅.176例高血壓病患者膳食調查及飲食指導[J].護理學雜志,2001,16(8):451. 

    [3]李金枝.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6):126. 

篇6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齡42~73歲,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2]。所有入選患者神志清楚,對答良好,并排除腦、肝、腎、神經、精神及內分泌等方面的疾病,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1.2 方法

1.2.1 血壓測評 對高血壓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測量平均血壓(用同一臺式血壓計每周1次,連測3次,不能來就診者上門測量),自制調查表,利用臺式標準水銀柱袖帶血壓計,測量前患者平靜5 min以上。患者取坐位,雙足平放地面上,測量右上臂的血壓,袖帶下緣在肘彎上2.5 cm處,連續測讀3次,重復測量間隔5 min,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若收縮壓大于140 mm Hg或舒張壓大于90 mm Hg,診斷為高血壓。社區護理干預期間,每周給患者測量血壓1次。

1.2.2 干預措施 每周與患者或家屬通話1次,提醒、督促患者按時按醫囑服藥,向患者宣傳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危險因素、常用降壓藥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 根據患者血壓狀況,針對患者入院時的評估情況,干預人員反復宣講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原則和正確用藥的益處[3]。鼓勵患者現身說法,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防治能力,指導、督促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減輕體重的方法是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如少食油炸食品、洋快餐等;增加有氧體育鍛煉,如快步走、太極拳、健美操、慢跑等。每日進行1~2個運動單元的運動,達到輕至中度的運動強度,并認真填寫運動紀錄。鼓勵患者家屬全程參與。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 結果

干預前后血壓的比較:干預后血壓明顯下降,與干預前血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3.1 高血壓病的病因復雜,除了遺傳因素外,長期飲酒、吸煙、精神緊張、缺乏鍛煉、攝入食鹽和動物油脂過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導致高血壓的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壓還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壓必須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患者應按規律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才能達到控制高血壓的目的[4]。

3.2 護士是心理干預的主體 患者住院后,與護理人員接觸的時間最多,所以護士比醫生更利于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取得患者的信任,展開心理干預。有學者認為,患者的心理活動對疾病的感受及反應,以及護理人員對患者施加的心理影響,會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護士對老年人的態度要耐心細致和富有同情心,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心理護理水平,通過對病情的解釋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老年人高血壓的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通過護理干預,改變高血壓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藥物種類、劑量等對控制血壓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科學認識,充分開展用藥知識的宣教工作,注意健康教育的主導作用,加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5]。即如果采用積極地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干預高血壓發病的可逆性危險因素,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壓可能恢復正常。

參 考 文 獻

[1] 衛生部,科技部,國統局.中國人民健康與營養調查.中國心血管雜志,2004,2(12):919-922.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高血壓雜志,2005,134(增刊):2-4.

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35-01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損害,也是心血管疾病發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病屬中醫眩暈、頭痛范疇。我院根據高血壓患者不同癥狀和癥候分類采取中醫護理,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120例患者中男77例,女43例,年齡50-75歲,平均(62.2±6.5)歲;I期高血壓23例,Ⅱ期高血壓61例,Ⅲ期高血壓36例。

1.2 護理措施

1.2.1 基礎護理 高血壓患者應避免暴露在過冷或過熱的環境,也要避免處于嘈雜的環境中,因此,在進行中醫護理時,首先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環境安靜、整潔,外出應注意保暖,冬天洗澡水溫不能太高;日常起居方面,在患者剛發病時應盡量臥床休息,閉目養神,各種活動盡量做到有人陪護,以防止發生意外。待患者的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后,則要鼓勵患者進行適當活動,這樣可以使經絡通暢,營衛氣血調和,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對中老年人來說,主要的運動方式有有氧、伸展及增強肌力3類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氣功等。每日進行1-2個運動單元的運動,注意運動要勞逸結合,運動強度以不出現不適反應為度,避免劇烈活動致血壓升高[1]。

1.2.2 情志調護 中醫認為人體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變化與病理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其血壓波動與情緒有非常密切的聯系[2]。因此,護理人員要多關心和尊重患者,告知患者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鼓勵病人說出引起焦慮、煩躁的原因,及時發泄情緒,保持樂觀態度,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1.2.3 飲食干預 中醫認為過食肥甘、高鈉鹽,過度飲酒可損傷脾胃,聚濕生痰,痰郁化熱而誘發高血壓病[3]。因此應注意飲食護理。要求患者低鹽低脂飲食,禁食或降低腌制品食用量,少吃甚至不吃單糖類,控制肪、高膽固醇食物攝入;戒煙限酒,日飲酒量

2 結果

以血壓降至正常,或血壓未降至正常但臨床癥狀消除確定為好轉;其他定為無效。經精心治療及護理,本組120例高血壓患者,好轉115倒,有效率95.83%。

3 討論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起居不定、飲食不節、七情五志過極及內傷虛損等因素有關,因此,本文依據患者不同病情,實行針對性中醫護理。首先保持高血壓患者生活環境整潔、安靜,室內空氣新鮮,并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運動康復方案;通過開展情志調護,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依從性及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飲食護理方面,根據患者情況實施辨證施膳,指導患者正確飲食。通過開展一系列中醫特色護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組120例高血壓患者,好轉115倒,有效率95.83%,說明中醫護理在控制中老年高血壓方面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篇8

12診斷標準據WHO高血壓的診斷標準,Ⅰ級140~159/90~99 mm HgⅡ級160~179/100~109 mm HgⅢ級收縮壓>180 mm Hg或舒張壓>110 mm Hg的高血壓患者,其中包括臨界高血壓。

13方法與步驟

131提出臨床問題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之,高血壓的危害性不僅僅在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水平。更在于高發性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為了更好地制定出防治高血壓的最佳護理方案,采取了循證護理的方法。根據臨床護理經驗及更多動態搜集體征和癥狀,提出如下急需解決的健康問題:高血壓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如何調整高血壓患者的心態,提高治療依從性。

132查找文獻資料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文獻查詢。以尋找來源于研究領域的實證。通過查詢相關文獻數據庫發現血脂、血糖、吸煙、酗酒、低鹽、體重、運動、心理等是最常見的原因。當舒張壓>85 mm Hg伴靶器官損害或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脂血癥。高血壓治療的目標血壓:一是收縮壓隨年齡升高,二是舒張壓隨年齡降低。值得肯定的是所有患者都應接受改變生活方式的教育,具體包括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心理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戒煙限酒指導等。

133評價相關實證制定并實施護理計劃對上述所有相關的研究系列文獻進行評審,如科研設計的嚴密性、結論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科研受到的限制等。通過評審獲得最佳研究實證。并與本病的病理生理知識、以往的護理經驗、患者及家屬的個體需要相結合,制定護理計劃,提出護理措施。(1)健康宣教針對高血壓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用適宜的方法。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常見癥狀、發展后果、治療原則、預防措施、血壓監測的方法。特別要向患者宣傳高血壓病發病與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高鈉飲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生活詞節在高血壓病的治療、預防中的重要性。(2)指導患者注意性格塑造加強修養,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訴。與他人交談等,以保持血壓穩定。(3)飲食指導:告訴患者高血壓病宜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優質蛋白的食物。患者平時以清淡素食為主。少吃動物肥肉、骨髓、黃油、內臟等食物。忌食腌制品、蛤貝類、皮蛋及含鈉高的飲食,食鹽量控制在3~5 g/d,嚴重高血壓病患者的食鹽量控制在1~2 g/d。注意飲食要定量,不暴飲暴食。禁飲烈性酒,飲酒不超過25 ml/d為宜。對吸煙者要宣傳吸煙對高血壓病患者治療不利,要以堅強的意志戒煙。還可采取尼古丁替代療法或吃戒煙糖幫助戒煙。(4)運動指導:教會患者掌握調節適度運動的方法。高血壓病患者宜做散步、慢舞、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練氣功等運動,運動強度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170-年齡,為安全起見,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為運動的指標。運動量以運動中稍微出汗、輕度呼吸加快、運動后次日晨起感覺舒適、無持續性疲勞或其他不適。開始運動量宜小,以后逐漸增加,并且長期堅持可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增強體質。(5)膳食中鈉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病發生呈正相關。有資料表明,Na含量增加將導致體內Na潴留,循環血量增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管緊張素I增加,交感神經活性也增加,使小血管痙攣收縮,總外周阻力升高,血壓升高[2]。大部分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膳食中食鹽量減少,不吃或少吃咸菜、腌肉等食品。(6)戒煙、戒酒:據測吸2支煙10 min后,由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而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飲酒超過30 ml/d其收縮壓可增高4 mm Hg,舒張壓可增高2 mm Hg。通過動態監測護理效果,這種以循證為基礎的護理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在護理實踐中,通過不斷改進,形成動態循環,不斷提高救護質量[3]。

14統計學方法將資料輸入計算機進行整理,采用χ2檢驗。2結果高血壓病患者對特定知識知曉率、治療率及血壓控制情況見表1。表1顯示,運用循證護理實踐的方法進行干預,患者對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治療的依從行為、血壓控制率明顯提高。

表1108例高血壓患者“三率”情況比較內容入院例數時百分率(%)出院例數時百分率(%)出院后例數8個月百分率(%)特定知識診斷標準85787105972105972癥狀及危害81750102944102944危險因子72667106981106981保健知識76704108100108100治療依從性服藥依從性73676107991107991非藥物治療524819083389824血壓控制良好47435103*954100*926注:與入院時比較,*P

[1] Bonell C.Evidence-based nursing:a stereotyped view of quantitarive and exp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J Adv Nurs,1999,3(1):18-23.

[2] Scidonmer RG.Evidence-based nursing:a method for nursing practice.Pflege,2000,13(1):47-52.

[3] 張欣穎,江麗麗.循證護理實踐.吉林醫學,2006,8:945.

篇9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a)-0128-03

The effect assess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LU Yul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uan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Methods Eighty-four cases of hospitaliz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order,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uch as blood pressure reducing nursing, using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etting the rid of the allure of alcohol and tobacco, antihypertensive diet management, right pressure measuring, activities guidance, psychology counseling and periodic review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conditions was implemented. After two week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blood pressure drops degre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hypertensiv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of the old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as very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the disease control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Effect;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1]。高血壓患者隨人口老年化不斷增加,在老年人達到發病的頂峰[2]。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中老年時數量期血壓正常的人在步入老年后發生高血壓的概率是90%[3]。WHO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患高血壓病的概率高達39.7%[4]。老年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害和合并癥較中青年多,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更嚴重,研究表明,高血壓并發癥與血壓程度有關,血壓越高,器官損害越嚴重,正常血壓范圍中,血壓越低,發生腦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險越小,血壓的下降能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2003年美國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JNC 7)指出,降壓治療的益處來自于血壓的降低。簡單的服藥降壓從根本上控制血壓不理想,配以臨床護理路徑能提高好轉率,本科的8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平行對照的方法分組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組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療的符合診斷標準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76例有合并癥,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2例,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8歲;病程3~32年;離退休干部15例,退休工人22例,無業者5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7例,中學27例,大專及以上8例;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史26例。對照組42例,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齡67.4歲;病程5~34年;離退休干部12例,退休工人23例,無業者7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25例,大專及以上7例;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史24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職業、文化程度、遺傳史、有無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我國采用WHO和國際高血壓聯盟(ISH)制訂與修正的高血壓診斷標準[5]:年齡≥65歲,在非藥物和靜息狀態下,定時間、定部位、定血壓計、非同日3次或以上測定血壓平均值≥140/90 mm Hg作為老年高血壓病的診斷依據[6]。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運用臨床護理路徑,針對性實施特殊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

1.3.1 全面評估 準確評估患者身體、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狀況,觀察生命體征及體型、營養、皮膚、意識、有無水腫,有無心臟、腹部、腎臟、視網膜等合并癥,提供適合個體健康需求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與護理措施。

1.3.2 降壓護理 行緩慢、平穩降壓,起初48 h收縮壓不低于160 mm Hg,舒張壓不低于100 mm Hg,或平均動脈壓降低20%~25%即可[7]。

1.3.3 服藥干預 老年患者其增齡化變化,藥物敏感性低,不良反應敏感性增高,病情復雜,服藥種類多,易出現預測不到的藥物蓄積中毒。評估患者用藥情況、用藥認知程度、自我服藥管理能力,聯合用藥組合的合理性、有效性、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積極遵醫囑服藥[8],減少用藥風險,保證用藥安全。因文化層次越低和藥費報銷比例越低的老年患者不遵醫行為可能性越大[9],進行重點干預。增強服藥記憶,避免視力減弱看不清標簽或說明書造成用藥錯誤。增加知識,糾正不良用藥行為,減少用藥不適當造成危害。加強用藥指南,不服用苯丙胺醇、苯丙胺、偽麻黃素、減肥藥,不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10]。藥物推薦長效、服用次數少、副作用小的降壓控釋片制劑。

1.3.4 勸導戒除煙酒 吸煙導致血壓上升,降壓藥受尼古丁干擾不能達到治療效果。酒精引起血壓升高,患者因肝功能解毒能力差、胃黏膜萎縮,飲酒可引發肝硬化、心肌疾患和胃潰瘍出血等危害,應盡早戒除煙酒。

1.3.5 飲食管理 飲食是人們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的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營養及飲食知識的掌握是飲食管理的基礎。掌握四低三高飲食療法,即低鹽[11]、低熱量、低糖、低膽固醇、高鉀、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家屬應積極應對,進行合理飲食照顧和管理。患者因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低,就餐時讓素食占絕對優勢,推薦香蕉、柿子、蘋果、紅棗、洋蔥、芹菜、菠菜等降壓妙品,冰糖燉海參、冬瓜草魚湯、胡蘿卜粥、杞菜粳米粥等降壓食療方,海帶決明飲、山楂飲、荷葉飲、玉米須飲等降壓飲品。

1.3.6 正確測壓 測壓受、活動、情緒、溫度、飲食、左右手、測量用具等諸多因素影響,教會家屬測壓,減少誤差。據統計,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與測壓頻率呈正相關[12]。正確、定時測壓并有規律記錄,比較變化,作為用藥參考。

1.3.7 活動指導 患者緩慢改變,忌用力過猛、猛回頭,保持充足睡眠,充分休息,適宜的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等。

1.3.8 心理輔導 患者因情緒變化大,長時間受病痛折磨,人生觀消極,抑郁癥發病率高,情志護理干預可提高生活質量,縮短血壓控制所需時間[13]。盡管老年人有多種不能治愈的慢性病纏身,只要維持穩定,其不可怕。對性格暴躁、易激惹的患者進行心理輔導,矯正心態,避免多方面刺激[14],使其了解高血壓可控,消除就醫恐懼心理。

1.3.9 定期復查 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使其有頭昏頭痛、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肢體乏力、口角歪斜等不適時及時就醫,對血壓、眼底、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尿檢等定期復查。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周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價

觀察組患者醫囑服藥、戒煙限酒、低鹽飲食、定時測壓、適當運動、門診隨訪的人數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2周后患者的降壓效果

觀察組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在老年患者有特殊的臨床表現,如起病隱匿、器官功能儲備差、基礎疾病多、多種疾病共存、多重用藥、多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大等,需要不同的對策與治療。其具有病程長、難根治、血壓波動大、性低血壓、合并癥和并發癥多等特點,因無法治愈,應首先保證患者生活質量,避免過度醫療,提供合理、安全、連續性的協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控制血壓是重要管理策略,可提供更多保護作用。觀察組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可行的干預措施如全面評估、降壓護理、服藥干預、勸導煙酒、飲食管理、正確測壓、活動指導、心理輔導、定期復查等進行對癥施護,2周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降壓效果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

本研究表明,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特殊個性化護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高血壓的疾病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艷紅. 176例高血壓病患者膳食調查及飲食指導[J]. 護理學雜志,2001,16(8):451.

[2] 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M]. 1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525-1526.

[3] Vasari RS,Beiser A,Seshadri S,et al. Residual lifetime risk for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in middle aged women and men[J].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2002,287(8):1003-1010.

[4] 王萍. 淺談老年高血壓病的護理[J]. 吉林醫學,2010,1(31):56-57.

[5] 廖石鐘. 高血壓診斷標準[J]. 新醫學,2003,34(4):241.

[6] 張朝珍. 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療效的影響[J]. 河北醫學,2008,30(5):712-713.

[7] 姚景鵬. 內科護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08.

[8] 陳愛萍,褚德發. 住院高血壓患者遵醫用藥和生活方式的調查[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60.

[9] 張學媛,趙瑩,郭麗.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院外治療時不遵醫囑行為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40-41.

[10] 蹇在金. 老年人不宜使用的藥物[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1):19-21.

[11] 劉芳. 淺談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護理措施[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4):147-148.

[12] 羅志萍,馬紅寶. 社區人群高血壓防治的護理干預[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2):58-59.

篇10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0.028

高血壓所引發的并發癥非常多,且情況非常嚴重,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高血壓老年患者的致殘率、病發率以及死亡率正在不斷上升,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1]。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61%的腦卒中患者、51%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發病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積極控制血壓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危險水平,收縮壓降低2 mm Hg將使冠心病與腦卒中的發病風險分別降低8%與11%[2]。而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不良生活方式、身體過于肥胖以及精神過度緊張等等,其中肥胖、不合理飲食、吸煙及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則是國際上公認的危險因素[3-4]。即使現在能夠采取服降壓藥的方法來降低患者的血壓,但長時間且大量的服用降壓藥容易讓患者身體出現耐抗性,并且會影響患者的新陳代謝[5]。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7月-2011年5月本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70±6)歲,年齡最大為82歲,最小為59歲;其中22例合并腦動脈硬化,15例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心律失。全部患者都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排除診斷后并發肝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的患者。隨機將1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69±5)歲;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71±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實驗組在采取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增加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治療的時間為12個月。

1.2.1 心理干預 高血壓屬于一種慢性的疾病,患者需要終生服用降壓藥,老年患者通常很難堅持服藥。一些老年患者家庭之間存在一些矛盾,不能得到子女的支持,導致老年患者非常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大、孤獨以及抑郁的情況,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導致老年患者血壓的持續上升,部分老年患者甚至放棄服藥。作為護理人員,應該采取各種心理疏導的方式讓老年患者清楚不良情緒對于疾病的嚴重影響,高血壓倘若不能接受正規的治療,不僅會導致患者致殘,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6]。護士應該時常與患者家屬溝通,讓患者家屬多參與到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去[7]。

1.2.2 認知干預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介紹高血壓的發病因素和治療原則、目的,說明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害的重要病因,進而可導致心肌梗死與心力衰竭、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使患者及家屬充分認識到降低血壓值并保持在適宜范圍可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8]。并且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和宣傳,在醫院中或者社區中展開各種健康咨詢、講座以及討論,促進醫學知識在老年人身上的普及,向他們講述相關的高血壓以及藥物知識,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并以科學的眼光對待,不亂用藥,根據宣傳知識進行自我保健養護。同時,也應該將患者家屬作為健康教育對象,以加強家屬對老年人高血壓的認識,并主動監督老人做好日常飲食控制、定期進行常規檢查和監督其定時服藥等。

1.2.3 飲食干預 采取對應的飲食干預策略來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兩個危險因素:高鹽食品與肥胖癥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食物要以谷物為主食,必須要限制脂肪的吸收,要多吃豆制品、牛奶、瘦肉以及魚肉等,蔬菜應該多使用芹菜與青菜,并且要注意植物油的使用,必須嚴格控制患者每日的攝入量,不能吃腌制類的食物。此外,采取逐漸減少鹽量的方式,讓老年高血壓患者每天食用的食鹽控制在3 g以內[9]。

1.2.4 不良嗜好干預 吸煙會導致患者的體能受到影響,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潛在提升了患者并發腦血管疾病的風險[10]。護士應該告知老年高血壓患者吸煙的危害,并且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對應的戒煙辦法。此外,過度飲酒會導致心肌梗死以及腦卒中等疾病,并且會降低降壓藥的療效,護士要指導高血壓患者盡量降低飲酒量[11]。

1.2.5 用藥干預 因為老年高血壓患者身體素質方面較差,所以護士要指導患者選擇藥效比較溫和的藥品。在用藥初期要使用較小的劑量,然后注意患者的血壓情況,再根據患者的情況酌情加減,并且要注意不能隨便停止藥物治療。治療不能急功近利,要防止血壓下降過低導致臟器供血受到影響。當患者合并有其他的疾病,護士要詢問患者的病史,并且要注意患者使用的藥品是否存在互相作用[12]。

1.2.6 運動干預 要積極鼓舞老年高血壓患者參與運動,讓老年人選擇自身愛好的運動方法,例如降壓體操、氣功、跳舞、太極拳以及散步等,讓老年人養成堅持運動50 min以上的良好習慣,不限制具體運動的時間,運動的強度讓老年人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這樣不僅可以控制血壓,還能夠獲得減肥的效果[13]。

1.2.7 血壓檢測指導 家庭回訪或電話訪問:在接受護理干預1周后對患者進行電話訪問,每2周入戶訪問1次,入戶訪問檢查患者對干預措施的實施情況,并通過鄰里、親戚、家屬和患者本人調查患者飲酒、吸煙和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情況,每位患者均做好詳細記錄;在對患者進行入戶訪問時由專職護士監測血壓。護理人員也可以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血壓的監測,向患者介紹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以及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同時還應該強調測量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 (1)根據相關規定,舒張壓下降超過10 mm Hg,下降到90 mm Hg的是顯效;(2)舒張壓下降不超過10 mm Hg的為有效;(3)血壓下降達不到以上水平的為無效[1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血壓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比較差異都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總有效率及并發癥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2%,明顯低于實驗組的92%(P

3 討論

最近幾年以來,老年高血壓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老年高血壓具有發生率高、并且并發癥多的特點,因為老年人用藥依從性較低,許多患者無法獲得持續的治療,致使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反復無常,非常容易并發腦卒中等并發癥[15-16]。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尋找一種適合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質,對于降低國內社會的醫療負擔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對患者使用降壓藥的同時,輔以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重要本科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老年高血壓患者所存在的飲食不當、情緒波動大、心理異常以及不良嗜好無法糾正等行為[17]。所以,本文所提出的護理干預主要是從不良嗜好干預、心理干預以及飲食控制這3個地方入手,在這個基礎之上,輔以運動干預與用藥干預的策略,為老年高血壓患者提供較為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大量的實踐證實[18],護理干預獲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實驗組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且通過護理干預患者的致殘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都有降低。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的治療措施,不但要給予降壓藥,還必須給予科學合理的綜合護理干預手段,能夠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壓,并且還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患者戰勝高血壓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韋素惠,黃鳳珍,葉小梅.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J].全科護理,2009,5(2):74-75.

[2]李娟,李文華.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社區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2):85-86.

[3]靳永萍,劉社娟,莫熄.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12(4):76-77.

[4]蔡金輝,成守珍,許碧瑜.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J].全科護理,2008,9(33):52-53.

[5]黃麗霞,吳秋霞,張秋娟,等.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22(3):79-80.

[6]陳希萍,李子萍,潘杰,等.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8,22(6):55-56.

[7]周愛惠.依托電子健康檔案對社區高血壓人群的護理干預對策[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6):34-35.

[8]任秀蘭.高血壓病護理進展[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8(9):37-38.

[9]黎加國.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1,2(7):44-45.

[10]馮翠艷,張平.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0,16(9):69-70.

[11]王改生,牛桂芬,侯銀萍.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3):61-62.

[12]李桂娟.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首都醫藥,2009,16(10):25-26.

[13]溫育紅.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0,11(7):31-32.

[14]朱建玲,姚偉瓊,陳樹丹,等.護理干預對老年住院高血壓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原醫刊,2006,33(2):51-52.

[15]陳務賢,鄭梅,李宏,等.心理行為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生理與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6,22(11):44-45.

[16]林運,左惠娟,馮春榮,等.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隨訪及血壓控制情況[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7,41(2):32-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民权县| 新沂市| 龙川县| 河北省| 松原市| 益阳市| 册亨县| 五峰| 壶关县| 寿光市| 德清县| 九龙坡区| 惠东县| 京山县| 安阳市| 红原县| 临夏县| 辰溪县| 长汀县| 牡丹江市| 黑河市| 绥江县| 资兴市| 铁岭县| 敦煌市| 库尔勒市| 兴化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方城县| 阿克苏市| 平乐县| 枣强县| 栾川县| 云浮市| 绥棱县| 兰溪市| 交口县| 阜阳市| 义乌市|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