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企業如何進行知識管理模板(10篇)

時間:2024-03-22 14:55: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如何進行知識管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企業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篇1

一、前言

隨著石油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石油企業產品勘探、開采與儲運等對場地設備安全等要求的特殊性與綜合性,如何保證石油企業工程質量問題已經成為保證石油企業是否能健康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如果不能對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會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大的安全隱患,給社會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二、完善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方法

1、事前控制

1)做好“事故樹”分析

“事故樹”分析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尋找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事故的全部事故模式,發生概率最大的事故就是工程質量的薄弱環節。找出了這種事故模式就可以指導我們采取相應措施去加強薄弱環節,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率。

2)工程書面材料的控制

抓好項目可行性研究、地質等各類勘察報告、施工圖紙的分析及會審。

3)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工作的預控

高質量的項目需要一份高質量的施工組織設計,它必須結合工程特點進行編制,只有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消化吸收,如:設計技術交底,圖紙和地質勘察報告等,并對相應的分項工程控制的重點、難點和容易發生的質量問題給予明確,才能編好施工組織設計,項目負責人才能做好質量預控工作。

2、人員培訓

受石油行業地理環境的影響,基礎建設工程的安全重要性和多專業融合性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要求從事基建的管理人員專業和行業標準知識必須強化拓展,包括:土建、工藝、電氣、暖通等。只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施工過程監督上發現問題,指正問題。

3、執行管理程序

嚴格執行石油行業相關的《建設工程管理程序》、《工程竣工驗收手冊》及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等,對工程項目進行監督,對于企業資質不符、手續不全等一系列不符合程序要求的施工單位一律不允許進場施工。

4、建立組織結構

工程項目從前期需要多個部門的監督審批:安全部門負責開工的前期手續,包括各類特殊作業票及“三同時”辦理;規劃計劃部門負責預可研、可研、地勘報告、施工圖設計與預算的工作;基建管理部負責現場開工、施工進度和過程質量管理;生產運行部負責工程項目竣工后的試運行;物資部門負責項目材料的采購審批;檔案部門負責工程項目資料的收集與歸檔;財務部負責按照形象進度劃撥工程款。每一種組織結構都有其適用的企業規模和發展時期,目前,在工程項目上應用最廣泛的是矩陣組織結構。

由于這種結構是根據項目組織的,任務清楚,目的明確,各方面,專業人員都是有備而來。可隨項目的開工和竣工進行組織或解散;在新的項目部里,能溝通、融合,它還加強了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和信息交流,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體工作聯系在一起,為攻克難關,解決問題而獻計獻策,由于從各方面抽調來的人員有信任感、榮譽感,使他們增加了責任感,促進了項目的實現。

5、過程監控

重視事中控制,這是因為事中是建筑產品形成的主要階段,也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階段,監督員應現場全過程跟蹤施工,強調每一個施工環節的具體監控。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分為:

1、堅持按設計方案施工

1)要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

2)監督施工單位按照施工圖進行施工。

3)督促施工單位做好自檢、互檢、專檢制度的落實。

2、工程中抓“第一”、“重點”、“臨界”項目

工程開工第一個工序,監督員要到現場去檢查,高度重視其在整個工程的重要性,嚴格把關。對于工程重點部位,要認真細致檢查,嚴格按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驗收。對臨界項目,則要求施工隊進行“三檢制”,實行對工序交接檢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種交接時,將質量問題和隱患帶入下一道工序中。

3、現場巡視,測量檢查,數據說話

監督員通過旁站監督、現場巡視和平行檢查等方式,針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進行實地數據測量,來檢查判斷工程質量,以所測數據來評定質量等級。以書面通知施工單位并附上所測數據,使施工單位對于質量問題不能遮掩,避免今后出現類似問題。具體方法如下:

1)旁站監督

旁站監督是指監督人員在工程施工階段,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實施全過程現場跟班的監督活動。旁站監督是技術性要求很強的工作,因此要求旁站監督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建設工程現場實踐經驗,對所監督的施工過程所采用的方法和過程有透徹的了解,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心中有數,能做到預控管理。

2) 現場巡視

現場巡視是指監督人員對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活動,它不限于某一部位或過程?,F場巡視是監理行為中為獲取綜合信息和全面掌握工程現場動態的有效途徑,是對施工現場的工作面進行全面的檢查,可以有效掌握影響質量各因素的狀態,可及時發現質量低劣的先兆,及早解決工程質量問題并采取預防措施。

3)平行檢查

平行檢驗強調的是項目監理機構利用一定的檢查或檢測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某些工程部位、材料等獨立進行檢查或檢測,進行質量判斷。如運用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對建筑物方位的復核測定,使用先進的無損探傷設備對焊接質量的復核檢驗,此外還有對某些結構部位標高、尺寸、偏差、位置等復核檢驗等。

6、事后驗收與資料的收集

當分部分項工程完工后,總結各環節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按相應的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進行工程質量驗收。事后驗收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缺陷或重大質量隱患,通過項目負責人及時下發工程暫停令,要求施工單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案,將問題處理。從而達到既保證工程質量又不影響工程進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和進度損失。在工程竣工之后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工程進行整體驗收,驗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單位,同時要求施工資料必須齊全、必須為“施工過程中的資料”,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到將來一旦出現情況,有據可依。

參考文獻

篇2

一、知識管理的概念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這種經濟直接依賴知識和信息的產生、擴散和應用。有的學者提出,知識經濟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認為,知識經濟就是知識成為經濟的主導因素,處于中心地位,信息替代物質成為戰略資源。而著名學者吳季松博士在他的專著《知識經濟藝術》中給知識經濟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所謂知識經濟,是指區別于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并且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的新型經濟,它以高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而知識管理,可以認為是構建一種機制對知識和信息進行搜集和整理,并進一步進行分析,并將它們存儲起來,不斷更新知識,從而最終達到知識共享,使企業的整體員工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美國生產力與質量研究中心(APQC)認為,知識管理是指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對知識進行識別、獲取和充分發揮作用的過程。企業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1.進行知識管理的迫切性。知識管理是作為不斷變化的商務環境的反應而被提出的嶄新的概念。首先,競爭全球化和不斷加快的產品創新速度使得知識的有效傳播和利用成為一種商務需要;其次,市場對基于知識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而這些產品和服務通常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環境中產生出來的;在企業內部,企業的各個部門彼此之間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協作;在企業外部,企業不僅要與商業伙伴、甚至還要與競爭者合作。因此,這就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進行交流、協調和知識共享。如果企業不能夠在知識管理方面迅速采取應變措施,那么它將很難對全球市場上出現的新變化及時地做出正確的反應。

2.知識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企業知識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建立知識創新、使用、保存和轉讓的有效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提高知識對企業效益的貢獻,尋求信息處理能力與知識創新能力的最佳結合點,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共享。

二、企業進行知識管理所存在的風險

如何才能保證正確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呢?在實施知識管理之前,我們必須能夠正確識別它所存在的風險以及知識管理的一些誤區,這樣才能更好地有效地進行知識管理,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知識管理風險的識別:

1.泄密風險。企業的商業秘密泄露和知識產權流失都會給其造成嚴重的損失。

2.人才風險。人才風險中最值得重視的一種便是企業里掌握某些關鍵的特殊技能和專長的職員的去職。在人才流動非常自由的今天,企業的職員,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的職業,這就為企業的關鍵職員的“跳槽”,被競爭對手挖走所帶來的風險埋下了伏筆。有一點值得注意,企業的人才流失固然可能因為其不滿企業的報酬或晉升機制,或因為其他公司高薪的誘惑,但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企業文化和大眾觀念與員工個人的價值觀念相沖突,從而抑制員工發揮其專長,也是造成關鍵職員去職的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企業應努力為員工營造一種適合其發揮自身才能的環境。

3.信息風險。企業內部的信息活動有: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企業生產經營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中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與存儲;技術創新過程之中,各部門之間信息的采集、傳遞與反饋;企業內部與外部的信息溝通等。如果企業不能組織和建立起可靠的、暢通的信息網絡,使各種信息有序傳遞并避免信息阻塞或封閉,使每一個決策者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就可能發生信息風險 。倒閉的巴林銀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就是信息風險。

三、企業知識管理的實施方案

1.改造組織結構。改造企業組織結構的原因之一,是為了提高企業的信息交流速度。知識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企業內部知識共享,而知識共享有賴于信息交流。傳統的金字塔式等級型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層過多,界限太嚴格,使得信息流通速度慢, 反饋不及時, 而且容易發生失真。因此,為了提高企業信息傳送的速度,有必要重構企業組織結構,使之從金字塔模式轉向扁平網狀結構,從縱向層次結構轉向橫向網絡結構。

改造企業組織結構的原因之二, 是為了減少企業的知識傳遞成本。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系統主要由知識工作者、管理人員和投資者組成。不論是直線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等傳統組織結構還是矩陣結構、項目小組結構等權變制組織結構,由投資者產生的董事會都居于權力金字塔的頂端。但是,隨著知識社會的來臨,這種權力格局將發生一些新的變化。那么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專門知識日益成為價值創造的首要資源和決策的主要依據。作為社會分工的產物,知識工作者掌握的專門知識來自長期的專門學習和實踐,知識的傳遞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調整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其關鍵是引入分權機制,使擁有專門知識的知識工作者具有相應的決策權,從而降低信息和知識的傳遞成本,使其及時發揮最大的效用。

2.促進知識共享,鼓勵知識創新,營造良好環境。企業實施知識管理,關鍵在于營造一個利于促進知識共享,鼓勵知識創新的工作環境。在這種環境內,人們相互信任,關系融洽,暢所欲言,氣氛輕松,思想活躍。其中信任尤為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要想達到企業內的知識共享,每個員工的想法都應受組織和其他員工所理解和尊重。在企業中達到充分的信任,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個體參與、明確原因和熟悉規則。

篇3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time, our enterprise to th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lso not listed outside. In this article, w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the base, to find and solve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 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how to make the enterpris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O2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現在,我們的社會正在由原始的工業社會轉變為一種信息化社會,而知識管理就是在這種變化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基礎是將那些無形的知識體系作為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財富,只有充分地利用這些無形的財富,才會提高企業的創造力以及企業的競爭能力,并且為了方便知識的潛在傳播,通常都是講知識滲透到做基本的制度或者工作當中,使得這些知識能夠在企業內部共同享用。而且,在當今社會,有許多的大企業都已經實行了知識管理。然而對于電力企業,就要構建一個合理科學的知識管理制度。

知識管理簡介。

對于現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知識已經成為各領域發展的必要因素。尤其是在企業中,對于知識管理體系的是否健全,直接關系到這個企業的未來發展情況。但是我們國家目前還是工業化很強的一個國家,我們只有以信息化來促進工業化的發展,才不至于被其他國家遠遠甩在后面。

知識管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整的學科體系,而企業知識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企業特有的知識體系都是這個企業無形的財富。一個企業的知識提包含著很多東西,比如說企業文化,處事思想等等,這些都是企業知識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一些相應的技術,還會對原有的管理體系作出創新,尋找更適合企業的發展的新道路。在目前來說,一個企業的知識體系就是這個企業最根本的生命力所在。而實行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轉變傳統的管理形式。對于知識管理,我們還可以具體的細分為兩點:一點是在工作時,對于各種技術的積累,還有一點就是要讓員工養成自主學習并利用知識的好習慣。

以知識管理為基礎建造企業的信息化系統。

知識管理是一種管理形式,而信息化系統是實行這種管理的一種工具,企業進行知識管理的目的是要促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并在企業內部養成一個良好的管理形式。

而對于知識管理影響最大的兩個原因是人和技術。對于一個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保證企業各項業務的正常順利地進行,還要對反饋回來的數據及資料做及時的整理和監管;第二,對企業的員工要有一個很好的管理,為員工的工作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

電力企業信息化的現狀。

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它是一個技術和設備相對比較集中地企業,信息化的管理業很早就開始進行了,而且這種信息化的管理還貫穿到企業的每一個分支中去。在使用這種管理方式后,確實對企業的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計算機的應用也成為必不可少的工作設施。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各個部門之間知識管理自己的數據,相互之間并不進行交流和共享,使得很多信息都是獨立的,不能夠與其他信息相聯系,有的一些相同的信息之間還存在著差異,甚至這其中還留有大量的沒用的數據,占據著很大一部分的空間,這也導致使用者不愛用,系統也沒有真正的起到它應有的效果。而且大部分的數據只是被簡單的轉移進電腦里,不能從這些信息中刷選出有用的信息。而且企業知識表面上進行了信息化的管理,但是卻并沒有真正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出現上面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每年的計劃都不同,管理層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信息化管理的目標,通常都是模仿別人,人云亦云。只有真正的明確的我們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才會做好每年的計劃,真正的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落實下去。

進行知識管理的步驟。

在企業內部實行知識管理,將這些技術和信息存儲,這些內容是后期開展知識管理的基礎。比如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我們可以把公司內部的業務數據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文件保留下來,并儲存好,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內容都會為企業的發展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據。在這個創新型的社會,要想我們的企業良好發展,我們也要在技術上不斷地創新,而這些以往的知識將會成為我們進行創新的依據,只有積累了知識,才會有一個好的創新方向。

實現知識在企業內部的共享。如果我們保留下來的知識只是放在那里,不拿出來使用,那么他們就會使一堆廢紙和沒有用的數據,也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只有將知識于特人分享,才會使知識體現他真正的價值所在。現在的經濟模式已經不是那種閉門造車的時代了,已經轉變為很開放的全球化的經濟模式。只有將我么積攢下來的知識在企業內部進行共享,讓知識在企業年內不自由發展,而且要讓這種現象成為一種習慣。如果其他的部分出現的錯誤或者是問題,其他部門都會引以為鑒,在以后的活動中避免發生這種錯誤。相反,如果一個部門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其他的部門也會借鑒。

要進行不斷地創新。創新的進行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只有知識積攢到了一定的數量,才會進行創新。只有讓知識在企業內部達到共享,并且驚醒不斷地知識積累,并且每個員工都做到這一點,才會使我們的產品更加的具有特點,并有更具有競爭力。而且這時候我們的產品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

建設只是管理體系的關鍵地方。

一定要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競爭點是什么。只是管理的目標是一定要與企業發展的方向相吻合的,只有他們相互保持一致,才會使知識管理體系健康的發展。比如說某一企業的發展方向時做一件長久的、有規模的、高科技的百年企業,這里的長久就說明這個企業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要想達到一定的規模就必須要讓知識在企業內部得到共享,想生產出具有高科技的產品就要求管理人員對這些知識進行總結和創新。

一定要明確企業的競爭點是什么。對于一個企業,一定要對自己企業的有力的競爭點充分地了解,以及在將來,還有那些產業可以成為企業的競爭方向。根據這些,才能制定出在企業內有哪些單位必須要先進行知識管理。我們也可以采取別的辦法來確定企業內部應該進行知識管理的順序,盡可能的對那些投資小,效果好的地方先實行,也會為其他的部門有一個榜樣的作用。

確定知識管理的流程。針對于不同的部門,我們要知道不同的部門需要的知識是哪方面的,獲得這些知識是否有困難,困難又是什么。針對這些內容,我們詳細的規劃出知識管理的計劃,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得到更為科學合理的知識管理體系,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再將知識管理引進到企業,并開始使用后,還要對其進行評估,看看這種知識管理體系對于某個部門是不是真的起到了某種積極的作用。同時對于一開始的設計階段也要進行審查,看起在理論上是不是真的符合企業的發展。同時還要依據評估出來的結果,對企業下一個階段的知識管理進行改進,時期更適合企業的發展需要。

總結。

知識管理體系的產生時間很短,在未來幾年中還會不斷地發展、創新和豐富。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不進行知識管理,反而更要進行知識管理的不斷創新,以求使我們的企業發展的更好。對于電力企業這樣數據多,發展快的企業來說,就更要好好地在企業內部進行知識管理,使得我們的電力企業經久不衰的發展,同時還會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參考文獻:

[1]徐小平.電力企業如何構建知識管理體系.企業導報--2011年8期

篇4

1知識管理的產生和定義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在2O世紀6O年代提出的。他指出,我們正在進人知識社會,在這個社會巾最基本的經濟資源不再是資本、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而應該是知識,在這個社會中知識工作者將發揮主要作用。知識管理則是指通過對知識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以提高閉隊創新能力進而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動。根據這個定義,知識管理的終極目的與其他管理的終極目的一樣,是為了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但知識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這也是知識管理在新的經濟時期之所以必然出現并且廣泛興起的直接驅動力。

2相關的知識管理理論研究

瑞典管理學大師卡爾·斯威比(Karl—Erik Sveiby)把知識定義成一種行動的能力,強調知識是動態的,甚至明確提出“知識不能被管理”“不利用信息技術也可以實施成功的知識管理”。認為知識管理應側重發揮人的能動性,關注對人類個體的技能或行為的評估、改變或是改進過程。美國管理學家托馬斯·達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則注重信息管理系統、人丁智能、重組和群件等的設計和構建,認為知識是一種企業資源,是一種物質對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統巾被標志和處理,即可以被管理和控制。認為知識不僅僅存在于文件或數據庫中,也根植于組織機構的日常工作、程序、慣例及規范中,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進行編碼、存儲和傳播?!皵祿恍畔⒁恢R”的遞進概念,使得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緊密相關,信息技術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達文波特還重視用知識管理求得經濟的效益,即如何更好地取得優勢利益。他在1998年曾指,“知識管理真正的顯著方面分為兩個重要類別: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利用”,認為知識的傳遞和轉化能夠為企業創造卓越的價值。其他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20世紀8O年代初期,5O%的聯盟企業在合作過程巾是為了獲取對方知識,因此把這類為了轉移和學習知識的聯盟稱之為“知識聯盟”。

3現代化醫院必須重視知識管理

3.1知識管理是醫學科學發展的需要

現代醫學模式已轉變成為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醫學科學也呈現出高度分化、高度融合、發展迅速、信息量大的特點。醫務人員除了掌握本專業學科的知識之外還需學習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人文科學,這引發了醫務人員對醫學知識、社會學知識更多的需求。醫務人員和醫學研究人員要把握自己專業領域范圍內的同內外最近研究動態和進展,也需要不斷獲取更多的知識。循證醫學強調的是任何醫療決策應建立在最佳科學研究證據的基礎上,因此,大量的臨床經驗和數據還有待于收集、分析、傳播和利用。只有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體系,才能促使醫務人員適時獲得相關的知識,進而發揮知識的最佳價值,促進臨床診治水平的提高和整個醫學科學的發展。

3.2知識管理是醫院發展的需要

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是一個知識高度密集的單位,不僅涵蓋了醫學、藥學、管理學等許多復雜的知識,而且與人義、倫理、法律、信息等學科有著廣泛的交叉,其知識的學習、交流、應剛以及研討是相當頻繁的。在多年的運行過程巾,醫院也積累和沉淀了相當多的知識和信息,有的已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大多數都遠沒有上升到系統管理的高度。醫院要提高知名度,提高自身的醫療水平,增強行業競爭力??诎l引更多患者就診,也需要加強知識管理,提升知識結構,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應用,總結這些寶貴經驗,突醫院的々業特色。

4現代化醫院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醫院知識管理的主要任務是要對醫院的知識資源進行全面和充分的開發以及有效的利用,從而達到醫院醫療、科研和管理的創新,這也是知識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的一個主要方面。我們應該把知識看作醫院的一個相對獨立的資源體系而加以全面和綜合的管理。

4.1知識的收集

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知識的收集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這為醫院進行知識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障和支持。醫院在進行知識的收集時應有創新精神,摒棄一些保守的觀念和傳統.加大對知識的投入,有計劃地、科學地進行知識的采集。同時還要認識到,醫院知識收集是一個長期積累、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醫院的圖書館除建設和完善傳統館藏紙質文獻外,還要進行電子文獻、多媒體文獻和全文數據庫的建設,拓寬文獻獲取途徑,開展原文傳遞服務,保證醫務工作者對醫學文獻知識的需求。信息部門要建立電子病案、數字化醫學影像與通信系統(PACS)和檢驗檢查信息庫,實現醫療知識結構化和電子病案結構化。最重要和關鍵的是如何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充分發揮隱性知識對知識創新的巨大作用。這里,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概念是在1991年由日本的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的。他認為,顯性知識指的是表達知識的記錄型信息;隱性知識則是指存貯于人的腦海中的一種潛意識的知識,不易用文字表達,也不易交流和共享,但它對知識創新更為有效,如,個人的經驗、訣竅、工作技巧等。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將對這個過程的順利進行起到關鍵的作用。

4.2建立知識管理團隊

成立醫院知識管理團隊是實現醫院知識管理的重要保證。知識管理以創新為目的,而通常情況下,創新又是沒有先例可循的,醫院要想成功地實施知識管理就有必要設立有權威的知識主管,可由業務副院長或德高望重的專家兼任,以統攬全院的知識管理活動。同時,要突破科室或部門的限制,存醫院內部構建一些以創新和共享為價值觀基礎的新技術、新項目隊,鼓勵醫院員工參加各類專業性學術體,積極提供參與各類學術活動的物質保障,進而以科研課題或合作項日為載體,形成相對穩定的非正式的協作關系,互通有無,相互學習,從而在更廣闊的范麗內實現知識的交流與共享,激勵醫務人員積極開展有利于患者的醫療新技術、新項目。例如,英國的醫學知識服務機構創建了首席知識管理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制度和圖書館員網絡,專門負責知識管理。

4.3建立知識管理平臺

醫院可以通過建立醫院知識管理平臺來實現醫院知識的高效管理和應。在醫院信息網絡基礎上,依托網絡技術、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采用lntranet架構及瀏覽器界面,實現醫院知識管理的高度集成和靈活運用。其內容應包括臨床醫學知識、臨床護理知識、輔助學科知識、藥學知識、醫學文獻提供、病例討論分析、醫院科研管理、醫學專家人才庫、醫院公文系統、醫學藥學護理學考試練習等模塊平臺還應該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依據,實現領導自由定制所需要顯示的模塊以及工作分類,使工作能夠自動按照輕重緩急分類顯示在領導辦公桌面,讓領導一目了然;通過平臺的在線共享內容功能(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使工作網站的信息實時更新在領導工作臺上,還能夠將業務系統的數據抓取到領導工作臺上展現,領導能夠及時看到所關心的數據信息,節省時問成本并提高效率。

篇5

解決本案例中提到的問題,企業領導層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第一,企業拿什么留人;第二,人員流動后如何讓知識留下,并能夠傳承下去。

首先,企業拿什么留人的問題,也就是企業通過什么手段能讓核心研發員工能更長時間的為企業服務。這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比如包括完善的人才培育體系、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有效的全面激勵體系、彈性的職位發展空間,甚至開放的文化氛圍、團隊精神的建立。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從第二個層面來尋找解決方法,即企業要通過對核心人員的管理來降低風險。這種風險就是指案例中所看到的由于個體的變更而導致企業經營中斷的風險。由于知識更多是以隱性形式存在于個人的頭腦中,如果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學習與知識共享機制,那么這種知識就會由于個人壟斷而難以被復制、學習,也就無法進行知識運用,那么個人的流動必然帶走相關的知識、技能,從而使工作難以持續進行下去。因此,對核心人員管理的關鍵是對其知識的管理,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把個人的知識轉化為組織的知識。

從上述案例來講,這家企業如果及時將開發的過程文件、數據、程序等資料保留下來,或者開發小組的相應人員了解程序設計的整個思路,在負責人走掉之后,系統的維護工作應該能夠繼續下去。因此,企業做好知識管理是降低研發人員流失造成對企業影響的關鍵所在。

“折騰”員工的幾種辦法

知識管理的概念曾經在中國企業內“流行”了一段時間,但是并沒有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行之有效。著名知識管理專家達文波特教授指出,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知識管理的初級階段。雖然收集了很多有文字記載性的內容,但是由于只限于知識的堆砌,使得知識庫變得異常龐雜,不僅不利于知識的搜尋和使用,而且使知識的“質量”參差不齊。

知識管理的本質在于使知識得到理解和運用,不能被理解的知識是無用的,不能被運用的知識是無效的。在本案例中,即便這個系統的負責人留下了一些開發資料,但是如果不是為了使用目的而提交的話,這些資料要么是無關緊要的內容,要么省去了核心內容而無法使后來人操作,那么這些“知識”就無異于廢紙一堆。

那么企業如何進行知識管理呢?

首先,建立開放的知識交流的文化。從研發人員的心理特點來講,他們多少會有些保守傾向,不愿意讓太多人輕易學會自己的本事,否則自身的地位可能受到威脅。因此,公司要能形成一種開放的文化,使核心研發人員不僅在輸出,更有機會輸入新鮮知識和體驗,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和溝通,公司要努力培養個人在技術領域的權威地位,使每個人將知識溝通作為人們日常的一種工作方式。

其次, 用各種辦法折騰研發人員或者研發管理者,企業不能僅僅要求研發人員會低頭搞研發就行,也必須要求他們把交流、溝通、互動作為工作的一部分。而且要讓他們相信,這樣做才能讓自身獲得的成長,并且個人會得到組織對其地位的認可。“折騰”研發人員的手段可以靈活多樣,這里略舉一二。

師傅帶徒弟。團隊負責人不僅僅要完成項目的內容,更要求能把隊伍帶起來,不能僅僅自己身懷絕技,更要能把手下人培養成能人。

人人是講師。組織公司內部專題型的座談、培訓、講座,掌握某項專長的人員都可以成為內部講師,并且要把所講的東西寫成規范的詳實的教材,以作為知識庫的內容存檔保存。

篇6

知識管理就是對知識本身以及知識的獲取、整合、存儲、分享、應用等過程的管理。其本質是創造一種能夠使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產生互動機制的平臺,使隱形知識能夠表述出來并轉化成為組織所共享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提供給組織內的人分享、吸收、利用,達到利用集體智慧提升決策和行動能力的效果。其過程是立足于知識需求分析,運用多種工具,整合知識資源,分類歸集存儲,充分傳播共享,進行應用創新。

2知識管理的具體做法

2.1制定實施規劃方案,繪制知識管理建設藍圖

投資計劃科在明確實施知識管理方向目標后,組織編寫了《知識管理實施規劃方案》,繪制知識管理建設藍圖,用于指導實踐。主要內容包括:確立了實施知識管理“與工作目標相一致、與實際業務相結合、部門全員參與”的原則,知識管理信息系統的模塊內容和展示方式,以及具體實施步驟。

2.2推進部門文化建設,營造知識管理良好氛圍

知識管理強調共享、強調協作、強調創新,投資計劃科以“團隊文化”培育為出發點,全面推進部門文化建設。一是愿景目標激勵,統一思想行動;二是明確部門定位,強化協作配合;三是暢通信息渠道,加強溝通交流;四是營造學習氛圍,鼓勵知識共享。

2.3組織開展知識盤點,識別知識存量明確需求

知識盤點是一個過濾儲存信息、識別知識存量、尋找知識差距、明確知識需求的過程。圍繞投資計劃工作流程節點挖掘知識點,將每個知識點的顯性成果(例如報告、圖件、數據等)和隱形成果(例如體會、經驗、技巧等)整理出來,共梳理具體工作及項目112項,挖掘知識點237個,并按照工作所涉及的知識范疇進行分類。同時以履行好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開展具體業務所必需的知識為依據,進行知識需求分析,制作了《崗位知識需求表》,明確所需知識、已有知識、知識差距、新知識所在地、新知識屬性等資料。通過知識盤點,全面掌握當前的知識分布、知識邊界、知識缺失等現狀,為下一步知識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4進行知識加工沉淀,擴大知識資源增加存量

在知識盤點過程中,我們發現隱形知識沒有充分挖掘出來,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技能技巧沒有得到及時總結提煉,同時部分所需知識需要從外部獲得。為此,投資計劃科積極采取措施,對部門內外知識進行加工沉淀,擴大知識資源,增加知識存量。例如,借助AAR任務后檢視方法,組織事后回顧會議16次;提供知識采集沉淀平臺,組織知識評審,將所知識的相關材料分類別妥善保管存儲,形成部門知識增量;建立并不斷完善專家庫,強化專家的技術支撐。

2.5建立知識管理系統,提供知識應用信息平臺

通過知識盤點、知識加工沉淀,部門存儲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只有借助于IT技術,將這些知識資源整合為動態的知識體系,才能實現所需知識的快速檢索查找,以此促進知識的共享、應用、創新。投資計劃科委托外部單位開發知識管理系統,該系統支持多維度、多用戶、多角色的知識系統架構;支持基于智能搜索引擎知識查找體系;支持多種文件格式的附件上傳;并規定了權限管理及角色分配。建成后,組織編寫了《知識管理系統使用手冊》。通過系統建設,使知識片段模塊化、系統化,形成了易檢索、易應用的知識庫。

2.6強化知識應用創新,提高規劃計劃工作績效

實施知識管理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幫助組織提高績效,而創新是提高績效的最佳途徑。青東地區的勘探開發,就是一個利用知識、創新知識的過程。青東地區是勝利油田“十二五”期間打好東部保衛戰的重點區域,為了實現該地區的科學高效開發,編制了5年規劃,收集整理了包括勘探、開發、人力資源、裝備、安全、信息、法律法規在內的大量知識。依照該規劃快速有序推進青東地區的勘探開發。在應用成果知識的過程中,同時進行了地區標準地層序列、海底沉積物分布和沉積環境區劃圖、海床原位土體監測等知識創新,建立起了完整的區域環境知識體系。這些新知識又回饋到青東地區發展規劃中,重新優化青東地區開發相關部署。

2.7配套相關規章制度,保障知識管理有效推進

知識管理的有效推動,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制度。投資計劃科建立了《投資計劃科知識管理實施管理辦法》,詳細規定了知識管理各個節點的實施辦法和具體流程。通過嚴格執行該制度,確保知識管理在部門內部正常運轉。目前關注知識、維護系統,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習慣。

2.8開展實施效果評估,促進管理優化改進提升

適時開展知識管理實施效果評估工作是知識管理的有效組成部分,通過評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調整知識管理實施計劃,指導和改進管理工作。2015年8月份,投資計劃科組織開展了實施效果評估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知識管理實施以來部門內部知識量增長情況,崗位人員知識貢獻度、知識管理系統建設及應用,隱性知識挖掘、知識利用和再利用、創新情況,以及文化、制度適應性等。通過評估繪制個人知識進階圖,直觀反映個人知識進階過程,與技術人員結合,進一步完善知識管理系統。

篇7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知識時代,知識正在不斷地增長,人類正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在知識時代中,為了適應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學習觀念和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必須。人們不僅要不斷地獲取知識,而且還要學會如果管理這些知識。個人只有學會對自己所獲得的知識進行有效地管理,才能更好地學習。

二、知識管理

(一)知識管理的起源。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爆炸時代,知識的劇烈增長使我們目不暇接,知識的折舊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現在所學的知識將在一年之后大部分被淘汰。我們必須要每天學習、不斷學習才能趕上這個時代的變化??墒?,面對龐大的信息,我們卻不知如何取舍。所以,知識信息量雖然龐大,可是如果我們在吸收它的同時不進行有效的管理就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知識管理的定義是由彼得?德魯克最早提出來的。德魯克在1988年發表于《哈佛商業評論》上的《新型組織的出現》一文是關于知識管理最早出版的著作。知識管理最早來源于企業界,一直以來在企業中的運用比較多,知識管理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了保障。通過知識管理,企業可以對自身零散的經驗進行歸類總結,并形成一整套的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體系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對于企業來說,知識管理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支柱。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生產和發展中運用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好壞決定了企業的成敗。

隨著社會地不斷發展,個人也越來越重視知識管理。個人的知識管理主要用于支持終身學習,對于個人來說,知識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者必須學會學習以及學習如何管理自身的知識才能有效地支持終身學習。

(二)知識管理的定義。

知識管理的定義有很多,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從上個世紀開始一直到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為知識管理下了定義。

馬斯(Masle):知識管理是一個系統地發現、選擇、組織、過濾和表述信息的過程,目的是改變雇員對待特定問題的理解。

維娜?艾莉:知識管理幫助人們對擁有的知識進行反思。幫助和發展支持人們進行知識交流的技術和企業內部結構,并幫助人們獲得知識來源,促進他們之間進行知識的交流。

這些定義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知識管理的概念,也表明了人們對知識管理的重視程度。總體來說,知識管理就是運用知識管理工具對知識進行獲取、共享以及反思的過程。

三、個人終身學習能力的理解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這樣的社會,因此,終身學習成為了學習者唯一的選擇。根據OECD國家教育部長會議的定義,終身學習是指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終身不斷地學習。通過終身學習,人們可以掌握適應這個時代的知識,并且運用這些知識來為自身創造幸福?!敖K身學習是人類開啟知識社會大門、適應并且駕馭知識經濟的一把鑰匙”。

在終身學習時代中,個人的終身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個人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在知識時代中,文言已經不單單指不會讀寫算的人,懂得讀寫算的人也會不小心成為“功能性文盲”。所謂“功能性文盲”就是指受過一定傳統教育,會基本的讀、寫、算,卻不能識別現代信息符號及圖表,無法利用現代化生活設施的人。知識在不斷地改革創新,現在所學的知識在數年以后就會被淘汰,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功能性文盲”,所以我們更要學會終身學習。

四、知識管理對塑造個人終身學習能力的啟迪(知識管理工具)

知識管理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整理、整合、存儲、傳遞知識資源的過程。知識管理促進了知識的交流與共享,并且實現了知識的轉移與編碼。知識管理工具是實現知識的生成、編碼和轉移的手段和方法。

圖1知識管理的組成

知識管理工具包括知識獲取工具、知識生成工具、知識編碼工具和知識轉移工具。

1.知識獲取工具。新知識的產生必然要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學習者要創新就要學會如何獲取前人已有的知識。知識的獲取工具如我們所熟知并且經常使用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主要有google、baidu等。利用這些搜索引擎可以從網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資源。

2.知識生成工具,學習者從網絡以及其他各種途徑獲取信息資源并且進行歸納與整理。從而生成了知識。知識生成工具主要有BBS、Wiki等社會性軟件。BBS是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它向用戶提供了一塊公共電子板。學習者可以在這塊電子板上交流學習心得和發表自己的見解。wiki是一種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它可以幫助學習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學習者可以通過Wiki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3.知識編碼工具,知識的編碼過程就是一個知識的組合過程。知識編碼工具主要有知識地圖和概念地圖等。知識地圖是一種知識導航系統,并顯示不同知識存儲之間的重要的動態聯系。概念地圖是一種圖表,它可以用來解釋各種知識觀點是如何聯系的,并給學習者呈現一種直觀的表達方式。概念地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用于教師課堂的需要,而且還為學生課后學習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4.知識轉移工具,知識的轉移是一種知識共享的過程。學習者通過網絡這樣一個平臺進行知識上的交流與討論,并實現了知識資源的傳遞與共享。知識轉移工具主要有聊天室和在線學習(E-Learning)等。聊天室是一種網上交流空間,它為用戶提供了很好的知識交流平臺,學習者可以在聊天室里相互溝通,分享自身的知識資源。在線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互聯網在網絡虛擬教室里接受網絡課程的學習過程。在線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對一的學習與交流,并且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學習動機。在線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在家中接受網絡課程的培訓。這些知識管理工具為學習者的知識管理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學習者通過這些知識管理工具為個人的終身學習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終身學習是社會發展對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個人的發展需要終身學習,個人的成長也需要終身學習,個人只有學會了終身學習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急劇變化的社會。知識管理對塑造個人終身學習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習者只有學會了如何進行知識管理才能有效地促進終身學習。

參考文獻:

[1]鐘志賢,大學教學模式革新:教學設計視域,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8

[2]劉麗斌,從知識管理思想的起源探討知識管理的概念,[J]圖書管雜志(Library JournaI),2008,(6):2-7

[4]維娜.艾莉著,劉民惠等譯,知識的進化[M],珠海出版社,1998

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100

1 知識管理對項目管理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項目管理即對項目的管理,它具體包括一項工程、服務或者任何需要系統組織和管理的系統任務。項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將項目中的所有資源結合起來進行合理分配,運用各種項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盡可能實現項目的最大功用,實現超越預想的項目效果。知識管理是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它既包括對有形的知識如紙質材料、數據庫等的管理和使用,也包括無形的知識如人的頭腦、智慧和想法等。知識管理就是要將所有可能作用于項目運轉的知識因素結合起來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管理。近年來,隨著項目工程的多樣化,社會環境的復雜化,項目管理所涉及到的資源類型和所遭遇的管理困境都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狀態,這就迫使項目管理者能夠統籌全局,重視項目管理的每一個具體層面,并將每個層面都進行優化。未來的時代是人才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知識管理在項目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項目中建構一個人文與技術兼備的知識系統,讓項目中的信息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和更新等過程,達到知識不斷創新的最終目的,并回饋到知識項目齲個人與項目的知識得以永不間斷的累積,從系統的角度進行思考這將成為項目的智慧資本,有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因應市場的變遷。

2 知識管理的對象

知識管理即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的管理,是建立在知識資源基礎上的。明確知識的不同類型,才能再次基礎上展開有效的管理模式,為項目管理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1 言傳性知識

顧名思義,言傳性知識也即可以用語言交換和傳播,可以看到和互動的知識,它一般是依托于一定的文字或者語言載體實現的,比如知識文庫、知識水平等等。言傳性知識是最容易受到關注的知識材料。因為它有形地參與了項目管理,通過顯性的知識外表對項目管理發生著相應的作用。比如組織一項活動,言傳性的知識包括各種類似活動的舉辦特點,部門成員提交的項目策劃,對項目的具體規劃和設計等等內容。顯性知識是記錄于一定物質載體上的知識,也可以說看得見,摸得著的。從數據類型的區分上又可以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財務系統,屬于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如我們的會議記錄、研究報告等文檔,屬于信息范疇。

2.2 意會性知識

隱性知識代表了以個人經驗為基礎并涉及各種無形因素的知識,它存在于個人頭腦中,存在于特定場景中,難以系統化和難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獨占性和排他性。顯性知識是指那些能夠以正式的語言,通過書面記錄、數字描述、技術文件和報告等明確表達與交流的知識,是對隱性知識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和概括,也被稱為編碼型知識。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超過物質資產和金融資產,成為企業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對以知識為核心資產的知識密集型企業來講,知識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大部分知識密集型企業的知識特質,應該把隱性知識管理作為知識管理的重點。隱性知識的交流是直接有效的,但其傳播效率相對較低。

3 項目管理中知識管理的運行模式

在具體的項目管理模式中,是如何進行知識管理的呢?這涉及到管理科學的方方面面,試舉一下例子簡要說明。

3.1 依靠項目知識管理平臺

在成立一個項目的時候,必須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構相應的項目知識管理平臺,比如網絡在線管理平臺、相關知識數據庫等等。項目知識管理平臺是貫徹項目始終的一個基本平臺,只有在這一平臺正常有效運轉的前提下,項目管理才能通過其中的知識管理吸收到足夠多的知識信息,為項目管理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平臺一般平臺內嵌信息公開、互動交流、在線訪談、工作流、智能表單等多個成熟模塊,支持不同網站站點集群管理、信息公開、多媒體資源等集約化管理,矩陣式權限管理實現組織結構多維度管理,提供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管理安全等完善的服務。

3.2 營造良好的項目內部交流方式

項目的成立具有不定性和偶然性,在管理途中根據用戶需要臨時成立的項目組織,因此每個成員可能來自不同的環境,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來為項目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營造良好的項目內部交流方式是集中眾智的有效方式,這也是項目管理的內在要求。一個項目需要更快、更好、更強的發展下去,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而高效發揮團隊精神,更需要項目內部成員實現有效的溝通。項目在經營管理和日常事務中,由于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常常會遇到一些磨擦、矛盾、沖突和誤解,這將影響到項目運轉,甚至導致項目“死亡”。因此,加強項目成員內部的有效溝通,發揮團隊和管理的最佳效能,才是企業未來更好的爭取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3.3 建立科學的知識傳輸流程

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如何能夠將各種言傳性知識和意會性知識融合到一起,實現不同類型知識的有效流通呢?眾所周知,現在的項目運行都有一個固定的流程,而流程的各個環節十分繁瑣,如果沒有得到科學設計將會導致知識的不同層次之間流通十分困難。因此,在項目成立之初建立科學的知識傳輸流程,使各種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能夠充分得到發揮是十分必要的。

4 結語

總之,知識管理就是要將所有可能作用于項目運轉的知識因素結合起來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管理,以實現更高的效益。知識管理包括言傳性知識和意會性知識兩個方面,在項目中進行知識管理需要依靠項目知識管理平臺,營造良好的項目內部交流方式,建立科學的知識傳輸流程等等。

篇9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工作者也更積極地探索如何進行知識管理以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大好機遇。各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如何培養出多層次、實用型、應用型和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對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在工作過程中積累經驗并對各類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對于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了企業員工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探討了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方法,提出知識分享是企業員工進行知識管理的核心,以及如何進行知識分享。

2 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對于個人知識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定義,筆者認為美國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的“個人知識管理應該被看作既有邏輯概念層面又有實際操作層面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钡拿枋龈鼮槠毡楹屯ㄓ?。廣義上的個人知識管理的內容很寬泛,包括工作、生活、學習、娛樂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而本文所研究的企業個人知識也僅指員工在生產實踐、科技活動中所積累的有關知識,包括存儲在頭腦中的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和技巧等隱性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整理、存儲以及共享這些知識,使其成為教師進行自我總結、提升和創新的基礎,并通過共享實現知識價值的最大化利用。下面先介紹一下員工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2. 1業務知識的整理

一般來說,企業對一個工作任務進行幾年的實踐后,就會對該種工作的整體脈絡、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都已非常清楚,而通常情況下,員工們除了根據需要對任務的計劃、使命和安排進行修訂和更新以外,每個階段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等實踐細節都沒有記錄下來,這樣導致很多實踐經驗和知識的流失。如果員工能夠通過一種方便的途徑以日志、筆記、心得體會或其它形式,記錄所在每個時間段工作內容的安排、關鍵點、容易出現的錯誤、加強更新和補充的知識點以及員工之間的交流經驗、工作技巧、學習技巧等,將實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進行跟蹤和整理,并滲透到以后的工作實踐中,這對于顯著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以及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知識的不斷積累、整理和深化能使促進員工整個知識體系的逐步完善和系統化,同時,相待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及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需求,也要求員工必須緊跟行業發展步伐,不斷更新工作方法和實踐內容。

2. 2科技項目經驗的積累和傳播

企業的基本目標決定了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為了取得技術上的優勢主導地位,必需參加大量科技項目研究與開發,以獲得企業可秩序發展優勢,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對此更加看重。一個完整的科技項目實施過程包括項目申請和需求分析、系統功能分析和詳細設計、開發方案選擇、編程實現以及最后的軟件測試和維護等多個階段,其中每個階段都涉及到大量的技術、方法和應用工具。要保證科技項目最終的實現質量和效果,除了遵循必要的科學規范和相應的標準以外,更多地要依賴于研究人員在各個環節具體實施過程中所運用的個人經驗和技巧。由于這些隱藏在個人頭腦中的寶貴知識財富屬于個人智慧和腦力勞動的成果,同時也是個人參與社會競爭的有利資本,進行傳播、交流和共享。對提高員工以及集體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水平都非常有利的因素。

2. 3個人知識架構的自我更新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變化,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的擴大使企業知識體系增多、范圍增廣、變化增快。對員工而言,知識架構越完整,就越能在業務上和專業上有所突破和創新,雖然難以對個人所涉及領域知識的掌握做到面面俱到,但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還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員工不可能抱著原來的知識就能很好地完成某項工作,也不可能擁有一、兩項技術工具就能出色地完成各種工作或者企業的科學研究任務,因此借助一定的個人知識管理平臺,不斷調整知識架構、更新知識內容是企業員工必須堅持的自我提高過程。

由此可知,進行個人知識管理對員工而言尤為必要和迫切,它對于提升個人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優化知識結構以及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

2. 4知識分享是企業員工知識管理的核心

知識分享指知識初始擁有者與其他員工之間交換知識的過程。知識分享作為企業知識管理的核心主要從三個方面表現:

(1)知識分享是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知識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知識與別的資產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它不會因使用而‘折舊’,不會因使用的人多而‘磨損’。相反,知識的價值隨著使用人員的增加而增加。在現代企業中獲取新知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分享已有知識的成本相當低。在分享知識的過程中,邊際成本越來越低,邊際收益卻往往越來越高。所以知識分享程度是衡量知識管理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標準。在企業,特別是現代企業,知識分享不充分的知識管理不可能是成功的知識管理。

(2)知識分享是企業產生創新知識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劑。企業知識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員工個人擁有的知識,另一個層面是企業作為整體擁有的知識。對企業而言,一方面,為了提高效率而不得不進行社會分工,員工日常工作接觸的知識面越來越窄;一方面,企業研發能力在科技競爭中所需的卻是整體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只有通過知識分享,個人的知識才能成為企業層面的知識。美國學者圣吉認為,知識是通過員工之間的溝通產生的。那Nahapiet和Ghoshal認為,知識的產生是員工相互交流和組合已有知識的結果。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他自己的局限性。通過相互交流,人們往往能產生思想的‘火花’,創造出更好的新的知識。中國古代諺語“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通過不斷的溝通和交流,才有可能創造出有價值的創新知識。

(3)知識分享是企業充分利用知識的前提。企業很多知識只有被相關人員分享后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擁有很多重要發明專利的研究室發明了某種新的方法和新的發明。如果他沒有將這一方法或發明介紹推廣出去,則該方法或發明就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某些員工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對自己的工作不一定有很大的影響,但別的員工通過知識分享獲得這些知識后卻能對他們乃至整個企業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知識在企業中的作用過程劃分為知識產生一一知識分享一一知識利用等階段。這些階段有邏輯上先后順序的關系,但在實踐中它們并不是完全割裂開的。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分享。無論是理論工作者還是實踐工作者都應該加強對知識分享的重視。

3 企業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方法和途徑

目前,關于知識管理的方法和步驟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可循,員工在進行個人知識管理時,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管理內容和目標來設計管理方式,并選擇合適的工具以實現知識的有效管理和共享,下面對企業實施個人知識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和工具給出幾點看法。

3. 1知識的收集和整理

對于工作任務和科技項目開發知識,除了指導手冊、計劃大綱、工作日歷等傳統資源、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及時記錄的工作日記、工作心得以及所開發項目形成的文檔和數據以外,員工獲得知識的途徑也非常多,例如網絡搜索引擎、電子圖書館等,通過它們可獲得電子期刊、電子書籍、網頁資料。知識的獲取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相對較為容易,關鍵是如何管理好這些知識。

首先,員工可以規劃個人的知識庫。根據知識類別、存儲方式來收集和整理各類知識,例如可以按照工作、科研、個人綜合知識等大類進行劃分,如工作類可以分為計劃和實踐、參考資料、工作筆記、作業、任務信息等;科技類可分為項目管理、常用工具、參考資料、經驗技巧、開發心得等;而個人綜合知識可按照工作任務分類來建立自己所感興趣并從事研究的專業領域知識架構,其中每一項內容又可按資源類型分為文檔、數據表格、網頁鏈接和收藏、源代碼以及應用軟件等子類,并采用統一的命名規則為每一級目錄以及所包含的文件命名,以此形成具有分層、分級、便于檢索和管理的知識庫。

3. 2知識管理工具的應用

其次,便是知識管理工具的應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尤其適用于個人知識管理。由于員工需要管理的知識量很大,類型也很多,知識之間往往關聯不夠、檢索困難、而且信息繁冗,因此需要借助方便有效的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文檔、數據處理軟件層出不窮,為員工進行個人知識管理提供了多種方法和手段,除了利用傳統的Microsoft Office系列文檔編輯工具,以及Sybase,PowerBuilder, SQL Server:等數據庫軟件進行電子文檔和各類數據的編輯、存儲和處理以外,目前也出現了很多專門的知識管理工具,下面結合筆者的個人知識管理實踐,針對不同類型知識的管理工具各列舉一二。

3. 2. 1文本文件管理工具。文本文件的管理是員工進行個人知識管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目前中文信息處理類的軟件非常多,其中之一如Neotoma軟件,它支持根據關鍵字、文件名稱等進行海量文本文件內容檢索的功能,以樹型結構的知識樹對資源文件進行分類管理并提供文件全名、關鍵字、摘要、所有者、收集日期時間、閱讀次數等必要的附加屬性,它還具有強大的文本編輯器,內置的郵件發送工具以及局域網即時通信工具可直接發送郵件和基于文本的即時交流,另外還有IE中文本自動保存功能等。這類軟件能成為員工管理存儲于個人電腦中的大量工作相關電子文檔的得力助手。

3.2.2項目相關的源代碼和資料管理軟件。軟件項目代碼和資料管理是大型工程專業或者高技術企業員工進行知識管理的又一項重要內容,不論是自己所開發項目的軟件代碼,還是收集并供參考和學習的其它有用軟件源代碼,都是一種重要的知識資源,源代碼管理軟件對代碼進行分類存儲并提供快速查閱等功能,能幫助員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舉個例子,如Notepad++軟件,它提供多種數據庫文件的支持,并通過目錄樹來管理代碼文件,可對C/C++、Pascal, Java,VB. Net, XML, HTML等程序語言進行“語法突出”和多窗口的方式顯示,另外還有高效的檢索和書簽等功能。類似的軟件還有Editplus, Ultraedit, CodeHelp, VB代碼管理器等很多功能齊全、方便實用的代碼管理軟件。

3. 2. 3網絡資源管理工具。互聯網現在已經成為教師獲取書本以外知識的一個非常廣闊的途徑,快速高效地搜索、存儲和管理包含所需要知識的網頁及其內容是知識管理的又一個重要工作,目前便于網上沖浪的高效率協助軟件也是種類繁多,Firefox就是其中之一,較傳統IE瀏覽器而言,這個開源瀏覽器不僅體積小速度快,而且具有如標簽式瀏覽、智能化搜索、加強的隱私及安全性能、實時書簽、下載便捷以及為網頁開發者所提供的能了解網頁運作詳情的工具等高級特征,另外,作為Firefox優秀插件工具的ScrapeBook軟件,則補充了網上沖浪的記事本功能,可以隨時保存任何選中的內容。這類軟件的應用能幫助教師方便快捷地從網絡中獲取并管理知識。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了幾個可用于知識管理的工具實例,類似的還有很多其它優秀的、方便實用的軟件,員工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熟悉程度以及需要管理的知識內容和目標來選擇合適的工具,讓知識管理成為一件并不困難和費時費力的事,同時也能提高員工對個人知識管理的興趣和積極性。

除此以外,員工還可以發揮自身專業所長,設計并開發出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個性化知識結構,還可以建立信息數據庫或者信息交流的網站來加快相關知識的交流與更新。由此而言,企業員工特別是高技術企業員工在進行個人知識管理時具有很大的優勢和便利性。

3. 3知識分享的實現

員工進行個人知識管理,除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研發能力,更重要的是將由此而獲得新的知識、項目研發經驗進行共享和創新,實現知識管理的真正目的和意義。知識分享作為知識管理的核心在企業有很大應用價值。知識共享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常用的email 、Blog、各種信息數據系統等能實現員工之間點對點信息交流的網絡工具外,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知識共享平臺并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到資源共享和經驗交流中來是一種影響更為廣泛、效果更明顯的方法,因為知識共享所產生的效果能使每個員工的個人知識成十倍、百倍地增長并相互激勵和引發創新思維,同時促使員工隊伍在把握行業最新動態和技術、豐富研、發經驗、加強項目合作等方面有整體的提高。

篇10

一、引言

當前企業已經將知識管理作為提高企業創新力和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從而在不斷加大對知識管理項目的投入。如何更加恰當、全面、有效地評價知識管理投資項目的效果成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課題。基于知識管理項目所具有的特點,使得對知識管理投資項目的評價成為的企業的一大難點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一系列各具特點的新型評價方法。因為各種方法的應用各有利弊,本文著重對有關知識管理投資項目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和比較,旨在為企業進行知識管理項目投資提供參考,為正確指導企業知識管理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以達到進一步提高知識管理水平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二、知識管理項目投資評價的傳統方法

現階段, 企業對于其知識管理投資報酬率的測算,普遍使用的是投資回報率和托賓q 這兩種傳統方法。

1.投資回報率法。投資回報率作為企業業績評價體系最基本的指標之一, 同樣也可以用于企業知識管理的評價。投資回報率指邊際貢獻與投資額之比, 知識管理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即為實施知識管理后的增量收益與相應的知識管理投資額的比率。使用投資回報率來衡量知識管理的實施效果, 簡便易行, 易于理解,而且數據來源于會計資料比較客觀。但是, 投資回報率的結果會受到企業采用的會計記賬方式的影響。

2.托賓q法。該方法由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最先提出。q等于公司市值與該公司實物資產的重置成本之間的比率, 即q=公司資產的市值/公司資產的重置成本。公式中的分子為公司普通股、優先股以及債務市值的總和, 這個市值總和同公司重置成本構成的比率即托賓q值。q>1說明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資產價值超過其重置成本; q

以上兩種方法作為衡量知識管理效果的傳統方法, 具有計算簡便的優點,可以反應公司知識管理的瞬間狀況。但是, 這兩種方法與公司日常的經營相脫節,對公司各方面戰略的制定不具備指導意義, 不能解釋公司如何進一步創造價值及如何獲取持續的競爭。

三、標桿管理法

標桿管理本質是一項持續的調查和學習經驗的過程, 以保證最佳實踐能被揭示、引進和貫徹。標桿管理也可以很好地用于企業知識管理的效果評價中, 可以測試知識管理活動是否被企業成功實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在知識管理評價過程中, 此處的標桿管理就是將優秀公司的知識管理作為標桿, 以此為學習和比較的參照, 將本公司知識管理各方面包括績效與標桿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加以改進,進而提高本公司的知識管理水平。

一般來說,標桿管理可按照如下流程進行:確定標桿管理的對象與內容。首先要明確對哪些知識流程或知識管理方面進行標桿管理,同時還要弄清楚為什么對這些流程實行標桿管理;形成標桿管理團隊,確定工作計劃。進行標桿管理,需要一支專業的隊伍,在組建標桿管理團隊時,管理人員要明確將哪些人包括進團隊當中,以及為什么將其包括進來;識別標桿管理的伙伴。這一階段要明確選定哪一企業作為標桿以及獲得標桿信息的來源, 通常企業會選擇將公認的榜樣企業樹為標桿;收集和分析標桿信息。即按照上一步驟確定的合作伙伴與信息來源,廣泛收集標桿信息并進行分析,找出本企業存在的不足,認真分析標桿取得優秀業績的原因和具體做法;反饋。即根據上一步得出的結論,對組織的知識流程或知識管理實施加以改進。

四、質量屋法

質量功能展開法(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由日本學者Yoji Akao于1966年首次提出,并于1972年作為一種產品設計方法, 在日本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得到首次應用。

QFD的核心組成部分為“質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質量屋因其矩陣和圖表的形狀很像房屋而得名。

質量屋作為整個QFD過程的核心,最初是應用于產品開發與設計階段。但是作為一個功能強大的大型矩陣,可以為質量屋賦予不同的指標, 將其運用于不同的領域。通過修改其構成和指標,質量屋可以用于知識管理效果的有效評價。此時,質量屋的左墻代表各種結果指標,不同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側重點的不同指定不同的指標,它們可以是知識創造、知識固化、知識共享、員工/客戶滿意度、質量、成本、員工流動率等等;質量屋的天花板列出了適當的績效指標;質量屋的右墻對應著左邊選定的各個指標的權重;屋頂表明了各項績效指標間的相互關系,而中間的關系矩陣描述了結果與績效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地板所表示的目標值表明為了具有競爭能力, 企業需要達到的最低績效標準(如圖1)。

圖1

通過觀察質量屋矩陣主體的相互關系,就可以準確地發現最有可能影響整個公司經營的知識管理區域。

五、平衡記分卡法

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優秀的戰略管理業績評價工具, 其基本架構由四個維度組成, 即財務狀況、客戶狀況、內部業務流程狀況和學習與成長狀況。這四個維度分別代表了對內、對外、過去和未來四個角度。因此, 平衡記分卡實現了財務與非財務的平衡, 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平衡,外部與內部的平衡, 結果與過程的平衡。

傳統的平衡記分卡是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轉化為以上四個方面, 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并對這些指標的實現狀況進行考核, 從而為戰略目標的實現建立具有可靠執行基礎的績效管理體系。這種計量的多樣性中包含著目的性的統一,因為所有的計量都直接指向組織的戰略。

平衡記分卡也可以用于知識管理投資評估。此時,可以用財務、客戶資本、組織資本和人力資本這四個維度來取代傳統的四維度, 共同指向知識管理戰略。知識管理平衡記分卡是在以上四個方面制定目標并進行計量, 將組織的知識管理戰略用這些緊密相關的目標, 來表現并對企業完成知識管理目標的情況加以評價(如圖2)。

圖2

知識管理平衡記分卡作為一種有效的測算方法,既能及時提供公司的知識狀況瞬間圖,又能夠幫助指導知識管理戰略,跟蹤公司所選知識管理戰略的現狀;同時也實現了更多方面的結合和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灵台县| 竹山县| 剑阁县| 友谊县| 临夏市| 阿拉善盟| 景德镇市| 黔江区| 文登市| 民权县| 莱芜市| 贺兰县| 从化市| 水城县| 富锦市| 台南县| 澄迈县| 明溪县| 都安| 长春市| 丰顺县| 翁牛特旗| 集安市| 城口县| 利津县| 汶上县| 文昌市| 富宁县| 廊坊市| 运城市| 长泰县| 清远市| 北海市| 广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通海县| 民乐县| 耒阳市| 彩票|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