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壓瘡治療護理模板(10篇)

時間:2024-04-06 09:38:4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壓瘡治療護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壓瘡治療護理

篇1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564-01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至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是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也是全球醫院內一個突出的問題。一旦發生壓瘡,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嚴重時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加強護理,降低壓瘡的發生率十分重要?,F就近幾年來對壓瘡的護理和中西醫防治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壓瘡發生的機制及分期

1.1受壓組織持續缺血、缺氧,使皮膚彈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皰或表皮脫落,甚至皮膚組織破潰糜爛。發生壓瘡的原因有:①局部組織受壓過久,垂直壓力作用于皮膚是導致壓瘡發生的重要因素;②皮膚長時間受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③營養不良是導致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也是直接影響壓瘡愈合的重要因素;④使用石膏繃帶、夾板時襯墊不當、松緊不適宜而導致。

1.2我國國內褥瘡的分期為:I期:淤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表潰瘍期;Ⅳ期壞死潰瘍期。

2壓瘡的預防、治療護理

2.1壓瘡的預防:對壓瘡易患因素進行正確的評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制定飲食計劃,作好健康宣教工作,措施落實即可避免壓瘡的發生,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勤交班。30°側臥位翻身對長期臥床的老年護理和防治壓瘡護理中具有重要意義。

2.2壓瘡的治療及護理:壓瘡應采取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護理措施。

2.2.1通過完全的壓力緩解,恢復受損皮膚區域的血供。

2.2.2濕潤療法在無菌條件下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的愈合,提出了濕潤療法。

2.2.3物理療法如微波、高頻電療和直流電藥物離子導人、雞蛋皮內膜治療法等,以上對I、Ⅱ期壓瘡療效明顯。用激光、高壓氧治療也是近幾年來的新方法。

2.2.4藥物治療采用一些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祛腐生肌的中草藥治療,在治療壓瘡往往可以取得顯著效果。蒙脫石散聯合局部氧療法治療壓瘡效果顯著,痊愈妥粘性敷料加通心絡膠囊粉末用于Ⅱ期~Ⅲ期壓瘡護理,效果顯著,使用方便。養陰生肌散有行氣活血、散瘀通絡、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從而促進炎癥吸收、減少滲出、消除感染、加速創面愈合,具有較好的療效。潰瘍膏具有祛風熄風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的作用,適用于壓瘡Ⅱ期和壓瘡Ⅲ期,無不良反應及不良反應發生。中藥洗劑聯合潰瘍貼能促進壓瘡痊愈,明顯延長潰瘍貼更換時間,減輕護士工作量,節省住院成本,減輕患者痛苦。

2.2.5手術治療其手術治療方式應取決于創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波及深度。

2.2.6全身治療主要是治療原發病,包括改善病人的一般情況和營養狀況。

2.2.7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普及壓瘡預防知識,耐心教導病人采取多種方法來改善行為,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褥瘡的關鍵。家屬直接參與護理過程及出院隨訪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家屬及患者掌握壓瘡基本知識、預防壓瘡的護理技能,減少院前壓瘡患者復發。

3結果

篇2

1 壓瘡的病因

目前公認引起壓瘡的因素主要有4種,即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濕。其中主要原因是壓力,并和持續時間長短有關。正常皮膚的毛細血管壓為2.7 kPa,如果9.3 kPa的壓力持續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細胞變化。這提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減輕壓力的必要性[1]。剪切力比垂直方向的壓力更具危害,如仰臥時、床頭抬高或斜坐時骶尾部所受剪切力加大。摩擦力是機械力作用于上皮組織,能去除外層的保護性角化皮膚,增加皮膚對壓瘡的敏感性,床鋪皺褶不平、有渣屑或移動患者時拖、拽、扯、拉均產生較大摩擦力。潮濕是另一原因,在潮濕的環境下,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會增加5倍[2]。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濕刺激導致皮膚浸漬、松軟,易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傷。全身營養障礙,負氮平衡,皮膚干燥,彈性差者易發生壓瘡。對患者護理、指導不充分也是壓瘡的易發因素[3]。

2 護理

2.1 預防壓瘡的產生 由于壓力是造成壓瘡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除協助患者定時翻身外,還要合理使用防壓用具。

2.1.1 床墊 對未發生壓瘡的高危人群均使用氣墊床。常用的就是氣墊床,特別是可以改變壓力的氣墊床。有研究表明,交替性的壓力氣墊效果最好,但是膨脹

2.1.2 翻身靠背及海綿氣圈 患者安排妥當后,可在身體空隙處墊軟枕或海綿墊,使支持體重的面積寬而均勻,作用于身體上的正壓及作用分布在一個較大的面積上,從而降低骨突部位皮膚上所受到的壓強。

2.1.3 各類肘部及足跟部保護器 不僅能將肢體處于功能位置,還能保護局部皮膚,起到預防壓瘡的作用。

2.2 壓瘡的治療護理

2.2.1 物理療法 高頻電療、紅外線照射,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抵抗力,適用于Ⅰ期和Ⅱ期壓瘡;采用高壓氧治療壓瘡,可使壞死的脂肪和蛋白質液化,有利于創面愈合[3]。

2.2.2 復方消褥靈 白降丹、珍珠各6 g,輕粉3 g,龍骨5 g,研細末,以氧氟沙星20 ml,654-2 2 ml混勻治療壓瘡療效可靠[5]。

2.2.3 安普貼薄膜 先用生理鹽水清潔皮膚受損處,然后用無菌敷料小心擦干創面殘余液體及傷口周圍皮膚,貼上安普貼薄膜(法國優格醫療用品公司生產),薄膜邊緣需超出傷口周邊2~3 cm,視傷口情況換藥。2~3 d換藥一次,如敷料滲出液較多或受污染則隨時更換[6]。

2.2.4 凡士林 將患者置于氣墊床上,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每2 h觀察一次皮膚受壓情況。并定時翻身,每天用鹽水棉球或溫水清洗患者臀部、內外踝和骨突出易好發壓瘡部位。保持皮膚清潔,并保證患者的營養供給。受壓部位涂擦凡士林,且沿順時針方向按摩涂擦部位3~5min[7]。

2.2.5 頭孢哌酮加愈膚寧 先充分暴露,再用碘伏棉棒按外科常規消毒創面,將抗生素粉末均勻涂在傷口上,待晾干或吹干后,用愈膚寧涂于創面,無需包扎,4次/d,3~5 d,傷口基本愈合,重者一般是10 d左右。

3 壓瘡治療護理的誤區

美國衛生保健政策研究機構(AHCRP)指出壓瘡治療護理的四大誤區:在危險區域乙醇擦拭、油膏涂抹、冰敷、熱烤。另外,目前不少醫院仍采用按摩受壓部位的方法來預防壓瘡,這是不可取的。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的保護性反應,稱反應性充血,由氧供應不足而引起。通常受壓引起的充血使局部尚能保持1/2~3/4的血液供應。連續仰臥1 h的患者背部受壓變紅,變換后一般可在30~40 min內褪色,不會使軟組織受損形成壓瘡,所以無需按摩。如果持續發紅則表明軟組織已受損傷,此時按摩將導致更嚴重的創傷。尸檢結果表明,凡經過按摩的局部組織顯示浸漬和變性,未經過按摩的無此種現象。還有,不少醫院目前仍在使用氣圈,這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充氣的氣圈將皮膚的靜脈回流壓迫阻斷,不利于中心部皮膚血液循環[8]。

參 考 文 獻

[1] 何華英,杜峻,王素芳,等.壓瘡危險因素預測及預防護理研究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5,20(9):803-805.

[2] 蘇春燕.ICU病人壓瘡危險因素及其評估工具.護理研究,2005,19(9):1695-1697.

[3] 王翠茹.壓瘡的臨床護理進展.天津護理,2006,14(1):58-59.

[4] 王永明,申香葵.壓迫性潰瘍的原因及預防.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9):409.

[5] 李瑞敏.復方消褥靈治療褥瘡32例.實用中醫藥雜志,2003,19(4):204.

篇3

目前公認引起壓瘡主要有4種因素即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壓力是受力面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與受壓時間密切相關,高壓時形成潰瘍比低壓時快,當壓力超過毛細血管平均壓4.27kPa[2]。其次是剪切力,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鄰物體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進行性平行滑動的力量[4]。剪切力作用于深層,引起組織的相對位移,能切斷較大區域的血液供應,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壓力更具危害。摩擦力是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或有作相對運動趨勢時,在兩個接觸面上就會產生阻礙物體運動的力。Gossens[5]指出,摩擦力作用于上皮組織,能去除外層的保護性角化皮膚,增加對褥瘡的易感性。臨床上鋪面皺褶不平,存有碴屑或搬動時拖拽扯拉病人,均產生較大摩擦力。潮濕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引起,導致皮膚浸漬、松軟,易為剪切摩擦力所傷。Allman指出:大便失禁時由于有更多的細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險,這種污染物浸漬誘發感染使情況更趨惡化[3]。

全身營養障礙、負氮平衡、皮膚干燥、彈性差者易發生壓瘡;輸入大量液體導致體溫下降,增加了受壓部位形成壓瘡的機會。社會心里因素也影響壓瘡的發生,因缺乏自我護理意念而易發生。對病人護理、指導不充分也是壓瘡的易發因素。

2壓瘡的預防

2.1評估患者皮膚情況

積極評估患者情況是預防褥瘡關鍵的一步[6]。要求對患者發生褥瘡的危險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褥瘡評分法,分值越少,褥瘡發生的危險性越高,該法已在世界上各醫療機構應用[6]。Nortor危險因素評分法[4],14分以下患褥瘡的機會為32%;12分以下屬高危組,2周內患褥瘡的機會為48%。該法已成功地應用于老年病院。Andersen危險指標記分法[6],記分≥3時發生褥瘡的危險性極高,對臨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2冷敷預防[7]

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在減壓的同時給予冰袋冷敷,在冷敷過程中要專人護理,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溫度、硬結大小,保護好皮膚,防止磨損,硬結消退后應及時停止冷敷。

2.3減少骨突部位受壓時間,避免按摩

對易發生壓瘡的患者應經常檢查受壓部位并記錄。有關研究表明,按摩無助于防止壓瘡,因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力后一般30~40min退色,不會形成壓瘡,無需按摩,如持續發紅,則表明軟組織損傷,按摩必將加重損傷,尸檢證明,凡經按摩的組織顯示浸漬和變性,未經按摩的無撕裂現象[8]。

3壓瘡的治療

3.1物理方法

電磁療法[9]:治療研究中認為電刺激能使纖維血細胞遷移,增生和合成,使生長因子表達,認為濕的創面環境在保護內生性或外加電流是非常必要的。激光療法[10]: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及代謝水平的作用,同時加速壞死組織脫落,并刺激人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促進皮膚潰瘍的愈合。氧氣方法[11]: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純氧抑制創面厭氧菌生長,提高創面組織供氧量,改善局部組織有氧代謝,并利用氧氣流干燥創面,促進結疤,有利于愈合。

3.2藥物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壓瘡由內郁熱或感受署毒,汗泄不暢,署濕熱毒蘊蒸致濕熱毒邪滯于肌膚經絡阻塞,氣血雍滯,邪熱氣血阻結于皮肉間,治療清熱祛毒,活血消腫,祛腐生肌,收濕斂瘡。林順英等[12]用龍血蝎粉外加神燈理療照射,經觀察,治療1~3d后,創面漸干燥,有肉芽組織生長,短時間內恢復。方法為:神燈理療對準治療部位,離創面40~60cm處,照射20~30min,結束后涂上龍血蝎粉,采用暴露方法,避免受壓,1~2次/d。張廣清[13]等用紅花與當歸比例為3:1,洗凈濕潤后,浸于20倍劑量的55%乙醇中,浸泡1個月,過濾藥液,每2~3h翻身1次,按摩3~5min/次。劉金蓮[14]等用中藥象皮12g,兒茶12g,鳳凰衣12g,黃連12g,白芨15g,乳香15g在烤箱內80℃,干燥6h,放入溫室,然后取維生素C,煙酸、復合維生素B各20片,一起粉碎,過120目細篩,經紅外線消毒罐裝,使用時用消毒標簽將備制好的藥粉均勻的灑在瘡面上,藥粉厚度約1mm,無菌敷料覆蓋,換藥1次/d,該方法用兒茶清熱斂瘡止血,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象皮止血斂瘡,主治瘡瘍久不收口,鳳凰衣止痛,乳香止痛、祛腐、生肌,維生素C參與氨基酸代謝,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煙酸參與體內生物氧化,有擴張周圍血管的藥理作用。朱華云[15]等用濕潤燒傷膏聯合敏感抗生素外用,清創至創面新鮮,然后以3%過氧化氫溶液清理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清洗,無菌紗布擦干,用無菌壓舌板輕柔而均勻地外涂濕潤燒傷膏,厚度≤1mm,在藥膏未完全形成一層膜時,痔抗生素顆粒均勻撒在潰瘍面上約0.5mm厚,用無菌紗布壓敷數秒,使藥粉與創面充分接觸,外蓋無菌干紗布,換藥1~2次/d。用雞蛋膜貼于創面(用0.1%洗必泰清洗創面,電吹風吹干)不漏空隙4~5d,雞蛋膜與痂殼同時脫落,在此期間不換藥,珍珠膏涂抹創面,可減少對新生組織的刺激,有利于再生[16]。復方祛褥膏Ⅱ號(環西沙星膠囊+654-2粉+紫草)涂于創面,具有殺菌,改善局部營養狀況及收斂止痛等藥理作用[17]。姚憲華采用中藥煎劑(金銀花、蒲公英、當歸、蒼術 、黃連、黃柏、乳香、沒藥、白芷、大黃、紫草、兒茶、血竭、花粉、芒硝)濕敷治療壓瘡,安全、確實[18]。盧愛蓮等采用0.5%碘伏濕敷褥瘡創面,配合電磁波治療儀(TDP)局部照射治療褥瘡27例,取得較好效果[19]。

3.3其他

3.3.1 病情的觀察任何病情改變都將導致護理計劃和措施的改變,準確的記錄、傷口的評估、護理計劃的制訂,提高了護理質量,反之將影響到治療效果。傷口與治療的同步記錄,可使責任護士掌握治療方案的更改原則,而護士應在每次換藥時對傷口進行評估以制訂和修改計劃。

3.3.2 加強營養營養不良能影響創傷愈合,雖然營養不良和脫水不會引起壓瘡,但能使皮膚失去活力和減少皮膚彈性,增加了壓瘡的危險。同樣地體重下降和肌肉消瘦減少了病人皮膚和骨頭之間的自然緩沖作用,增加了對壓力損傷的易患性[20]。豐富的蛋白質攝入,可以預防壓迫性損傷,維生素和礦物質在構建新組織和對損傷組織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3.3.3 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向病人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給病人講解如何減少剪切力和受壓的種種危險因素,對預防或減少壓瘡的發生是很關鍵的。教育病人采取多種方法來改變行為,普及壓瘡預防知識,有計劃地做好隨訪工作,是可以減少壓瘡復發的[21] 。

參考文獻

[1]丁言雯.護理學基礎[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118.

[2]袁長蓉.褥瘡護理的新進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3):104-106.

[3]黃峰.褥瘡護理近況.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5):195-197.

[4]張世民.壓瘡研究新進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5,14(5):193-195.

[5]GossensRH.NursingcareoftheDecubital[J].Cin-Physio.1994,14(1):111.

[6]張長惠.采用評分法針對危險因素預防褥瘡[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6,15(5):202.

[7]邱佩琴.預防長期臥床患者發生褥瘡的護理體會[J].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5,8(1): 101-103.

[8]王保良,施斌.有關褥瘡的錯誤認識及其正確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86,15(1):26.

[9]喬志恒,范準銘.物理治療全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

[10]湯國強,李膳之.半導體治療壓瘡16例[J].中華理療雜志.1999,22(3):155-157.

[11]殷磊,于艷秋.護理學基礎[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8):66.

[12]林順英,韓青,陳爰.用龍血蝎粉治療潰瘍期壓瘡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現代護理.2005, 11(12):934-935.

[13]張廣清,吳巧媚.紅歸酊防治強迫并發I期壓瘡的療效觀察[J].現代護理.2005, 11(12):938-940.

[14]劉金蓮,白煥峰,苑學芬.中西藥結合治療壓瘡的觀察與護理[J].現代護理.2005,11(2):133-134.

[15]陳新廉,全有豫.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408.

[16]黃運雁,黃天蓉,龐群.自制珍珠母油膏治療壓瘡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0,15(12):736.

[17]林瑛利,王幼珍,曹晉桂.復方祛褥膏治療壓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7, 9(32):532-533.

[18]姚憲華.中藥濕敷治療壓瘡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7):18-19.

篇4

1.2預防壓瘡的具體措施:預防壓瘡的關鍵是要做到四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

1.2.1勤翻身、按摩翻身是預防壓瘡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根據病情1~2小時翻身一次,按摩骨突處,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禁止在受壓發紅的部位按摩,如持續發紅,表明軟組織損傷,按摩必將加重損傷程度。牽引病人應在牽引架和皮膚接觸處墊上棉墊,避免較重的牽引導致牽引帶壓迫骨突處皮膚致壓瘡。建立床頭翻身卡,嚴格、細致床頭交接,觀察病人全身皮膚情況,發現皮膚壓紅立即減壓處理。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等動作,防皮膚擦傷。

1.2.2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鋪整潔每日溫水擦拭2次,及時清理大小便、分泌物,使用尿不濕者及時更換;汗出時及時擦干、更換衣物;保持床鋪的干凈平整,不宜讓病人直接臥于橡膠單或塑料布上,和皮膚接觸的床單和墊子平整、干燥、無渣屑,以防磨破擦傷皮膚。為病人更換床單時,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導致皮膚損傷。

定時抬高臀部,腰部、臀等部位墊靠枕,改變著力點。需改變臥位抬高床頭時,一般不低于30°,臀下墊軟枕,防止身體下滑,減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1.2.3臥氣墊床或海綿墊使支持體重的面積寬而均勻,不使用圓形氣圈。有經濟條件者可以使用羊皮墊,其具有抵抗剪力和高度吸收水蒸氣的性能。對易受壓部位,可用床上支架抬高被毯,避免局部受壓。

1.2.4全身營養支持營養不良在壓瘡的發生發展中僅次壓力為第二大因素,鼓勵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

2壓瘡的護理

2.1心理護理耐心細致的和病人與家屬溝通,鼓勵積極配合醫護治療,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發生壓瘡后應積極去除病因,增加翻身次數,保持衣物干凈整潔,床鋪平整、干燥,避免對皮膚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3對壓瘡傷口可以選用敷料覆蓋,先評估創面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觀,根據創面所處的不同階段,選用相應敷料保持創面濕潤,以利于局部組織的生長。

篇5

資料與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頑固性壓瘡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原發疾病為植物狀態4例,腦卒中癱瘓臥床5例,截癱3例。壓瘡發生時間均在3個月以上。壓瘡為單純骶尾骨處5例,其余2~3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骨、脊椎體隆突處、足跟、髖部等處。根據2007NPUAP分期標準,Ⅲ期5例,Ⅳ期5例,不能分期2例[1]。壓瘡范圍5cm×5cm~15cm×16cm。

護 理

⑴壓瘡患者入院后,首先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患者年齡、性別、原發性疾病、神志、精神狀態、自理能力,營養狀況,壓瘡類型及分期、家庭狀況,家庭成員組成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信息做出全面評估,依患者的健康狀況、家屬重視及配合程度,壓瘡的評估[2],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計劃,然后按計劃進行壓瘡護理。

⑵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引導病員及家屬有針對性的配合護理計劃的執行。①在整個治療康復過程中,要讓患者、家屬對壓瘡知識有一個全面了解,能得到患者及家屬對壓瘡治療的信心,主動參與到日常護理工作環節中來。②心理支持對存在心理問題的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和正性激勵,做好心理護理,同時聯合患者家屬、醫師一起給患者以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每天能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護理。③對在家庭護理的病員,每周2次或不定期到患者家庭進行訪視,指導家屬對患者居住環境進行環境衛生管理,日常護理,壓瘡換藥并觀察壓瘡變化,對惡化的或存在明顯感染的壓瘡應及時到醫院治療。④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用樂觀的情緒來關心和感染患者,使患者減少自卑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⑶入院后先用雙氧水沖洗壓瘡潰瘍面,再用生理鹽水渦流式沖洗至瘡面清潔,清除壞死組織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潰瘍面,絡合碘消毒潰瘍面周圍皮膚,然后用氯霉素粉涂抹在潰瘍面上,外蓋薄層無菌干紗布,1~2次/日換藥。保持潰瘍面干燥。①如果滲出較多,應增加換藥次數。應警惕可能存在感染,注意患者的體溫變化及潰瘍面滲出情況,可建議醫生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時可對潰瘍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針對性使用抗生素。②對潰瘍面肉芽組織生長較差的患者,在使用氯霉粉基礎上,可予654-2水劑、金因肽、雙料喉風散交替換藥。以促進潰瘍面組織生長。③對合并有糖尿病的壓瘡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考慮胰島素8U加慶大霉素8萬U,放在無菌紗布上敷于創面,外敷生理鹽水濕紗布,最后用干紗布覆蓋,1次/日,以促進潰瘍面組織生長。④對潰瘍面組織生長較差,周邊組織硬化,可反復多次清除硬化組織。⑤對潰瘍面較大、肉芽組織生長較好、全身營養狀況較好、神志清醒的壓瘡患者,可采用外科手術進行皮瓣移植或潰瘍面封閉負壓吸引[3],徹底治愈壓瘡。

⑷做好壓瘡局部減壓,改善血液循環,是治療壓瘡的首要條件。要充分顯露壓瘡瘡面。為防止壓瘡局部組織繼續長期受壓,在局部換藥同時,應及時更換患者的,1~2小時翻身1次,用氣墊、海綿墊等墊起,避免創面再度受壓。促進血液循環:①局部按摩,對遠離壓瘡周邊易于受壓部位定時用紅花酒精按摩,按摩應輕柔,以促進潰瘍區周邊組織血供,緩解周圍組織緊張狀態,達到通經活絡,增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壓瘡區氧供,改善局部營養狀況。②局部紅外線照射可增加潰瘍區周邊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加氧供,促進肉芽組織生長。③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促進肌體的新陳代謝,使組織修復達到最佳狀態,促進潰瘍周邊組織生長。

⑸保持環境清潔衛生:每天早、晚為壓瘡患者進行全身溫水擦浴,保持床鋪干燥、平整,及時更換床單,避免潮濕刺激。每日用消毒劑或紫外線消毒患者所處環境,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以減少潰瘍面的污染,防止壓瘡繼發感染。

⑹合理營養是壓瘡治療的根本保證:①對體質消瘦、全身營養狀態較差的患者,采取各種方法鼓勵患者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增強患者的體質。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加強支持療法,可采用補液、靜滴高營養物質等方法。②對鼻飼患者,在加強支持療法的基礎上,應將食物攪拌成食糜樣由胃管注入,以期增強機體及皮膚抵抗力,促進創面早日愈合。在增加蛋白質攝取時必須評價肝和腎功能,保證患者獲得足夠的熱量,可以節省蛋白質。

結 果

經過醫院-家庭醫療護理模式并綜合護理,12例頑固性壓瘡患者壓瘡全部愈合。

討 論

隨著社區醫療的發展,方便快捷的就醫服務理念逐漸為社區居民所接受,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臨終關懷病員住院增多,這類病員多為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營養不良,多因嚴重的原發疾病入院,多伴有嚴重而較為頑固的壓瘡,范圍大,病情重。部分病員在多家醫院治療而效果不佳,經濟壓力較大,無力照顧,而選擇居住地的社區醫院。接受的這12例患者均因上述原因而入院。

醫院與家庭護理模式正適應了社區居民的就醫需求,將醫院對壓瘡治療護理延續到家庭。根據病員壓瘡具體情況,在壓瘡嚴重感染、惡化時,到醫院治療,穩定后轉入家庭繼續治療護理,使病情得到了持續控制,減少了住院時間。既減輕了患者家庭的醫療費用支出,也減少了患者家庭的人力支出。

全面、分期、分階段,采用不同護理方法,是壓瘡早日愈合的關鍵。在護理的病員中,2例患者壓瘡面積大,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及時建議醫生和家屬將患者轉入上級醫院采用封閉負壓吸引術和皮瓣移植,病情得到及時控制,壓瘡短期內治愈。

參考文獻

篇6

壓瘡又稱褥瘡[1],是偏癱患者尤其是臥床患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常見于慢性疾病長期臥床及危重患者。是臨床治療護理上的一個難題,防治壓瘡是臨床治療護理的一大課題,也是評價護理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應用甘石創愈散治療壓瘡患者76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6例,均為已并發壓瘡而入院的患者。男50例,女 26例;年齡36歲~86歲,平均61歲;病史最短7天,最長2年。壓瘡發病部位:骶尾部43處,大粗隆部32處,踝跟部19處,共計94處。其中Ⅱ度26處,面積 1cm×1.5cm~4cm×5cm,Ⅲ度48處,面積3cm×4cm~4cm×5.5cm,Ⅳ度20處,面積3cm×4.5cm~5cm×8cm。病人全身狀況:15例伴有低蛋白血癥,46例處于極度消瘦狀態,10例雙下肢肌肉廢用性萎縮,23例癱瘓并伴大小便失禁。

2 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

2.1.治療方法 ①各期壓瘡均在無菌操作下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徹底清洗創面,撒敷甘石創愈散并使藥粉與創面充分接觸,整個治療過程采用全暴露療法。②對于感染較輕的Ⅲ期壓瘡,清瘡后直接撒甘石創愈散1mm厚于創面。每日1次,直至結痂。同時配合紅外線燈或烤燈局部照射。③感染嚴重,分泌物多的Ⅲ、Ⅳ期創面,徹底清創后撒敷藥粉2~3mm厚于創面,每日2次,如果創面分泌物較多,可改為每天3~4次。④創面有痂皮覆蓋而壓之有浮動感及尾骶部感染嚴重,創面被膿苔,干痂覆蓋者,先用生理水濕敷,使干痂軟化,面積小者可直接消創,面積大、全身情況差者可分次清創,以免創腔過大,引起大面積創傷致愈合困難。清創后的創面直接撒敷甘石創愈散2~2.5mm,換藥次數酌情每天2~4次。

2.2.護理措施 (1)基礎護理:減輕軀體部位受壓,建立床邊翻身卡,保持床鋪清潔、平整、干燥。對骨骼隆突處定時按摩,已發生壓瘡部位盡量避免或減少創面受壓,同時避免排泄物刺激。(2)飲食護理:加強營養支持,予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必要時給予支持療法,如補液、輸血、靜脈滴注高能營養物質,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2]。(3)心理護理:向患者和家屬解釋使用甘石創愈散治療的效果及注意事項,克服心理緊張情緒利于傷口愈合[3]。

2.3. 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潰瘍創面愈合;顯效:創面無分泌物,潰瘍面縮小,肉芽組織生長良好;好轉:滲出液減少,創面無擴展;無效:潰瘍面不愈合,仍有滲出液。

3 結果

本組94處壓瘡,治愈:80例,治愈率為85.11%;顯效:5例,顯效率為5.32%;好轉:5例,好轉率為5.32%;無效:4例,率為4.25%。治愈好轉率為94.74%。24處Ⅳ度壓瘡最短58d,最長85d,平均 71.2±10.2d;48處Ⅲ度壓瘡最短27d,最長 56d,平均 45.0±10.8天;26處Ⅱ度壓瘡最短7d,最長18d,平均12.1±4.4d。

4 討論

壓瘡的發生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復雜病理過程 ,直接壓迫是首要的誘因?;颊咭驗殚L期臥床,局部組織受壓發生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長期的壓瘡會因感染引起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甚至引起敗血癥等,給病人的生活和身心帶來嚴重的影響。在臨床護理中,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壓瘡是醫患非常關注的問題。甘石創愈散由爐甘石、自然銅、乳香、麝香、磺胺嘧啶銀等為主要成分的粉劑藥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有顯著的消腫、活血、止痛、去腐解毒、排膿生肌功效,病人敷藥后感覺舒適,無刺激反應,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明顯改善,創面愈合快,特別是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敷藥后還可減少敗血癥的發生。

在治療過程中,解除壓迫,保護創面,保證床鋪平整、干燥、無皺褶,掌握好翻身技術,是壓瘡護理的基本條件。對于壓瘡的治療,過去認為創面干爽清潔有利于壓瘡的愈合,近年來研究表明,干燥的環境容易導致細胞脫水,不利于細胞生長,而濕潤的環境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使創面不經過結痂過程而自然愈合[4]。

參 考 文 獻

[1]張士民.壓瘡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研究分冊,1995,14(5):193-194.

篇7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療、符合Ⅲ、Ⅳ期壓瘡診斷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61~90歲,平均(69.7±7.2)歲;壓瘡分布情況:骶尾部32處,髂部8處,足跟部8處。最大創面20.00cm×15.00cm,最小創面3.50cm×2.50cm。

1.2 方法

4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12例,女9例,年齡(69.1±9.4)歲,應用AGUACEL含銀親水纖維敷料換藥處理創面;研究組:男11例,女10例,年齡(70.8±8.7)歲,應用VSD技術處理創面。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壓瘡部位、范圍、分期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比較兩組處理后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疼痛評分、換藥次數,并總結護理措施。

VSD技術:①材料:醫用泡沫敷料:高分子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敷料;生物半透性粘貼薄膜:成分為聚胺甲酸乙酯和丙烯酸;引流管、三通接頭、負壓吸引器;②方法:首先清創,徹底清理壞死組織和分泌物,不留死腔,根據創面大小和形狀修剪醫用泡沫敷料,用泡沫敷料充填創面,與創面充分接觸不留空隙,泡沫內置入引流管,引流管由創緣直接引出,用生物半透膜粘貼封閉整個創面,包括創緣周圍3cm的正常組織,引流管連接負壓吸引器,維持負壓在20~40kPa,持續負壓引流。負壓有效標志是泡沫敷料表面塌陷,生物膜下無液體積聚。

疼痛評分(視覺模擬評分法)0分:無痛感;3分以內:輕微疼痛,可以忍受;4~6分:中度疼痛,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強烈疼痛,不能忍受。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所有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同對照組相比,VSD組的創面愈合時間縮短、疼痛評分減低、換藥次數減少,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本組患者年齡偏大,基礎疾病多,自理能力差,情緒低落悲觀,對治療信心不足。針對患者的特點,與患者多接觸,多溝通,多關心,進行心理疏導,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耐心向患者和家屬介紹VSD臨床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配合治療。

3.2 營養支持

營養不良是影響壓瘡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營養狀況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6],各種營養成分應平衡供給,以腸內營養供給為主,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時,可給予腸外營養,以滿足患者所需的營養要素。

3.3 護理

使用氣墊床,根據壓瘡部位,安置除壓瘡側的平臥位或左、側臥位交替,指導減壓措施和技巧,避免壓迫引流部位[7]。建立翻身卡,每2~3h翻身1次。

3.4 保持有效負壓引流

維持有效負壓是治療的關鍵,維持負壓恒定在20~40kPa。使用前檢查負壓引流裝置,保持密閉、不漏氣;保持引流管通暢,防壓迫或扭曲、折疊,定時擠捏引流管,防止管道被小血凝塊堵塞,如果發現引流管堵塞,應立即通知醫生,可采用注射器抽吸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直到通暢;翻身時注意避免牽扯引流管而導致薄膜漏氣[8、9]。

3.5 引流液的觀察

持續負壓引流期間,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引流量,并做好每天記錄。一般引流液為黃白色液體,若有新鮮血液被引流出,說明有活動性出血,需立即報告醫生處理。持續負壓引流時間為1周左右[10],1周后需要拔除或重新更換,對面積較大、感染、滲出嚴重的深度壓瘡,可適當增加應用VSD2~3次,本組有2例患者連續使用VSD3次,時間長達16~22天。

4 討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處理淺表創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對于普通換藥方法,其優勢主要表現在:①封閉創面、減少污染、抑制細菌繁殖:生物半透膜的單向通透性和負壓狀態,能有效阻止微生物和灰塵入侵;密封、缺氧環境,也有利于抑制細菌生長繁殖;②減少死腔,高效引流:醫用泡沫敷料質地柔軟,抗張力強,可塑性及透水性好,是減少死腔的最佳充填物,持續負壓吸引引流更高效;③改善局部微循環,刺激肉芽組織生長:負壓下產生的機械應力刺激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流加速、代謝增強。機械應力的牽拉等作用也刺激成纖維細胞、表皮細胞、內皮細胞增值和分化,加速細胞蛋白產物的合成[4-5];④無需換藥或減少換藥次數,減輕患者疼痛;操作簡便,減輕、節省醫護人員工作量及時間。研究結果表明,應用VSD治療Ⅲ期和Ⅳ期壓瘡,創面愈合時間縮短,疼痛評分減低,換藥次數減少,臨床療效優于常規換藥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蔣琪霞.傷口護理實踐指南[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75-88,114-154.

[2]楊曉韋.壓瘡護理的研究新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2):11.

[3]李丹,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5):171-172.

[4]向小燕,呂志敏,周國富,等.持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促進褥瘡修復中的應用[J].華西醫學,2011,26(10):1470-1471.

[5]Baldwin C, Potter M, Clayton E, et a1.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stimulates endothelial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a suggested mechanism for improved integration of Integra [J].Am Plast Surg, 2009,62(1):2-96.

[6]施春妹,陳麗梅.持續負壓封閉引流在難治性創面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6):918-919.

[7]嚴曉鷗,陳鰨王書軍.負壓封閉引流(VSD)在壓瘡創面治療應用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4):670-671.

[8]喻忠斌,覃松,王凱.持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臨床應用的常見并發癥[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8):230-231.

篇8

1.1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1]。

1.2 壓瘡分期:壓瘡分期依據《新編護理學基礎》分期標準分為三期:第Ⅰ期為淤血紅潤期,受損皮膚呈暗紅色,局部有腫、熱、痛或麻木,短時間內不見消退,皮膚完整未破損,為可逆性改變。第Ⅱ期為炎性浸潤期,損傷致皮下脂肪,局部呈紫紅色,皮下產生硬結,皮膚可出現滲出及水泡,易破潰,破潰后可暴露潮濕紅潤的創面。第Ⅲ期為潰瘍期,分為淺度潰瘍期和深度潰瘍期,前者淺層組織感染、化膿、有膿液滲出,形成潰瘍,后者全皮及骨髓、肌肉、肌腱、韌帶等發生壞死,膿液多,壞死組織發黑,有臭味[2]。

2.臨床資料

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院外帶來二、三期壓瘡患者36例,其中男8例,女28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41.0±9.8歲,壓瘡面積2×1.5cm至10×10cm,其中二期壓瘡6例,二、三期壓瘡同時存在30例。

3.治療

用0.5%碘伏依次對壓瘡周圍皮膚、創面進行消毒,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除去壞死組織和分泌物,再用無菌紗布吸干創面,然后創面外用濕潤燒傷膏約1mm均勻涂抹,范圍超過邊緣1cm,每日涂的次數以保持創面濕潤,引流通暢,藥物不干燥結痂為宜,一般4-6小時一次。用碘伏消毒壓瘡周圍皮膚、創面是因為壓瘡局部開放的創面多同時有需氧菌、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混合感染,而碘伏有廣譜的抗微生物作用,性質穩定毒性低,對黏膜無刺激,防止細菌侵入并且可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干燥[3],為壓瘡部位創造了一個清潔、低菌甚至無菌的良性環境。外用濕潤燒傷膏是因為濕潤燒傷膏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血、除腐生肌的功能,對皮膚黏膜無刺激,而且創面涂藥后,疼痛3-5分鐘消失,可見少量滲出物透出藥層,2-3天基底逐漸形成一層白色薄膜,繼續用藥,創面滲出物逐漸減少,5-6天后該膜自動脫落,9-13天左右愈合,平均愈合時間為11天。

4.護理

4.1 一般護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壓瘡常規護理,即給予每1-2小時翻身1次并記錄,翻身動作輕柔,不可推、拖、拉、拽等;保持患者床鋪、衣服清潔干燥柔軟平整,減少外源性感染機會;不可使用破損的便盆,使用時不可硬拉硬塞,必要時在便盆邊緣墊軟紙或布;做好患者全身皮膚的清潔,對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應及時清理、清洗,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清潔時勿用力過度,避免損傷皮膚;煩躁不安患者應做好防護,防止墜床等意外發生。

4.2 局部護理:局部使用合理的枕,或使用氣壓墊等,降低創面所受的壓力,協助患者取適當的利于休息,減少疲勞和體力消耗。不宜使用圈狀墊使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加重創面,或形成新的創面,如橡膠氣圈和棉圈。治療期間每天還應注意及時清創,保持創面清潔,以避免發生感染,加重病情,若滲出物明顯減少改為每天2次涂藥。

4.3 飲食護理:對壓瘡的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飲食,對不能進食的患者,通過鼻飼飲食或者靜脈補充。做好口腔清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4.4 心理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細致全面的心理評估,及時了解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和憂慮,針對病人和家屬的年齡、文化程度、情緒和注意力等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負擔,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和家屬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溝通時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態度和藹,語氣親切,注意耐心傾聽,在關心患者的同時,注意創造良好的溝通氛圍,建立良好互信的護患關系,使他們感到親切和溫暖,積極主動配合我們的治療護理工作,以利于加快壓瘡恢復,減少并發癥發生。

4.5 健康教育:向病人和家屬認真細致地講解壓瘡形成的相關因素、治療、預防及生活護理措施,并說明壓瘡的危害性,同時告訴患者和家屬壓瘡也是可以預防的,每1-2h翻身1次是預防壓瘡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注重全身營養,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可促進創面愈合。鼓勵他們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積極治療原發病,樹立康復的信心。

5.體會

壓瘡病人身心都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們在護理工作中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高度的同情心和精湛的技術,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護理可以做到組織修復快、創面愈合快、無痛感,無感染,愈合后皮膚彈性好的臨床效果,提高壓瘡的治愈率,減輕病人痛苦,促進病人康復,緩減護士工作壓力。因為用藥廉價,也減輕了患者家庭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中藥治療 壓瘡 護理

壓瘡即壓力性潰瘍,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它是許多疾病的臨床并發癥。一旦發生壓瘡,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減慢了疾病康復的進程,而且,如果治療護理不正確,有的患者會因此繼發感染而引起全身器官衰竭。因此,加強壓瘡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至關重要。

    

資料與方法

    

2004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發生壓瘡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齡2~88歲;偏癱患者2例,高位截癱患者3例,腦外傷患者2例,下肢骨折患者2例,持續腰椎牽引3例,腫瘤晚期合并惡液質2例;壓瘡發生的部位:骶尾部7處,臀部2處,足外踝2處,肩胛部4處;壓瘡的分期,為2度瘀血紅潤期3例,3度淺度潰瘍期11例。

   

治療方法:壓瘡分泌物較多者,先用3%雙氧水沖洗,并用生理鹽水清潔創面,再用中藥乳香10g,沒藥10g,蟾蜍5g,冰片3g,麝香0.5g。共研細末,取少量撒于患處,其余備用,每日2次。同時加強基礎護理,促進康復。

    

加強管理:成立質控小組,組織科內護士學習壓瘡防治的相關知識,提高對預防壓瘡及 壓瘡基本護理知識的認識[2],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重視宣教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間,采用多樣化宣教方法,如口頭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普及壓瘡預防工作,鼓勵患者及家屬與醫務人員積極配合,預防壓瘡的發生及康復護理。

    

加強壓瘡護理:定時評估患者的皮膚,確保得到及時精心的護理。對于易引起壓瘡的患者,更要嚴格交接班,實行三班輪流交接。在護理上,要做到床鋪平整干燥,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營養好。在骨突處,用滑石粉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局部可放置氣圈、海綿墊、貼防壓瘡貼等。在噴灑中藥粉時,局部要先用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清創干靜,以免影響療效。噴灑中藥粉時,注意要均勻,并注意觀察療效,有無不良反應。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密切護理。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潰瘍面基本痊愈,有肉芽組織生長,創面滲出減少,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②有效:潰瘍面減小,局部異味減輕,滲出減少,疼痛減輕。③無效:局部無變化,創面滲出仍較多。

    

結  果

    

運用中藥粉配合精心護理,經7~15天治療后均顯療效。顯效12例(85.7%),有效2例(14.3%),總有效率為100%。在治療護理期間,未發生任何不良反應。

   

討  論

    

中藥合用治療壓瘡時,有明顯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止痛;乳香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槐_竅醒神,清熱止痛;蟾蜍清熱止痛解毒。以上藥物合用,比常規方法有顯著優點,能使創面干燥,皮下硬結軟化,有消炎、溫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細胞功能的作用,有利于組織的再生與修復。配合精心細致的護理,可縮短病程,應用安全,無不良反應,護理方便,值得在臨床及社區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篇10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1期壓瘡病人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齡60歲―78歲,無糖尿病史;入院時帶入壓瘡15例,因病人長期臥床及大小便失禁致骶尾部皮膚淤血、紅腫13例,多發生在骶尾部、髂骨、肩甲、足跟、內外踝處,創面0.5cm*0.5cm~6cm*6cm

1.2 治療方法:1期壓瘡表現為皮膚完整,出現紅斑,解壓后皮膚顏色不能很快恢復正常,受壓局部皮膚還可以出現發白、腫、熱、出現硬結或硬塊,尤其是對深色皮膚的病人[2]我們首先潔凈雙手,取在有效期范圍內的清涼油,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潔創面。待干后用右手食指取適量清涼油涂抹于創面處,輕輕擦拭,保證涂抹均勻,覆蓋面積以超過創緣0.5cm為宜,每間隔兩小時擦拭一次,直至創面皮膚完全愈合。

1.3 結果:28例1期壓瘡病人均治愈,痊愈時間為3d~5d,無不良反應。

2 護理

2.1 加強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熱情接待,詳細介紹病區環境,床位醫生,責任護士,并給予衛生處置,安全教育,消除病人的陌生感,讓病人感覺到家的溫暖,增強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介紹成功的案例,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做好基礎護理: 保持床單元的平整,清潔,無碎屑,保持病人皮膚清潔,做到勤擦洗,勤更換,勤翻身,避免尿液和大便的刺激,制度病人正確使用便器,避免拖拉,防止擦傷。合理使用氣墊床,給予皮膚護理警示牌,每兩小時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2.3 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 給患者及家屬做好思想工作 ,對于患者本人,總認為自己成了家人的累贅,表現為喪失自信心,自卑感增強,對于患者家屬,長時間的治療照顧,不僅在經濟上,并且在身心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護理人員應用親切和藹的語言,關切的眼神,并講解同種疾病康復的例子來感染鼓勵患者及家屬,同時對家屬進行指導,教會護理要點和護理技巧[3]。

2.4 加強營養:患者良好的營養狀況是治療壓瘡的根本保障,營養的好壞也可以延緩壓瘡的愈合,因此對于壓瘡的患者,應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瘦肉、水果等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從而改善患者營養不良,全身抵抗力差的問題。對于營養狀況特別差的患者,必要時根據醫囑給予腸外營養或腸內營養。

2.5 操作注意事項:患者壓瘡創面擦拭清涼油后,必須每日觀察創面的愈合情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避免創面處長期受壓,可給予翻身墊,使創面處獲得充分空氣,降低濕度,從而達到愈合的效果。

3 討論

清涼油俗稱萬精油,主要成分為薄荷油、薄荷腦、樟腦、樟腦油、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性狀為淡黃色軟膏,氣味芳香,對皮膚有清涼刺激感,是純中藥制劑,具有消炎、消腫散瘀、修復表皮細胞、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1期壓瘡的疼痛并消散紅腫硬結,另外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對受損皮膚,阻隔汗液及尿液等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做好對壓瘡病人的護理,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治療,以提高護理質量,減輕病人痛苦,提高其共存質量,是護理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熱門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察哈| 陆良县| 固阳县| 大宁县| 迁安市| 留坝县| 定西市| 康定县| 通许县| 德清县| 泾川县| 上饶县| 山阳县| 香河县| 聂拉木县| 巩留县| 上杭县| 贵南县| 丰都县| 贵阳市| 大宁县| 县级市| 朔州市| 大英县| 法库县| 介休市| 长春市| 鹤山市| 涟水县| 阳春市| 民县| 海淀区| 镶黄旗| 崇信县| 酉阳| 洪泽县| 文安县| 仪陇县| 五河县| 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