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12-09 07:38: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

篇1

一、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

1.1地方文獻的概念

首相要準確地了解這項工作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地方文獻呢?通常對地方文獻的理解是這樣的:地方文獻是指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所做的實事求是的記載,在未來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建設中,其作用是其他類型文獻無法替代的。就文獻的著述形式來說,學位論文、專著、報刊、會議記錄、文告、傳單、各類文件的匯編、譜錄、各種注釋及說明書等形式至少應包括在地方文獻里面;地方文獻的載體類型,則包括了光學和化學制品(照片、影片和縮微制品)、數字化存儲介質(磁帶、光盤、硬盤、U盤)、紙制品(如鉛印本、寫本、抄本、拓本、手繪本及各種影印、復印本),及當代圖書文獻的所有載體類型。就出版發行渠道來講,地方文獻中除公開出版物外,更有大量的非書資料和非公開出版包含其中。

1.2地方文獻體系建設

1.2.1做好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規劃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圖書館工作尤其是地方文獻相關工作受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在變化的條件下繼續做好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就需要一個科學、穩妥的規劃。首先,要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風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聘請專家進行論證,以此來確定地方文獻征集的區域和范圍,以及征集內容的范疇。其次,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個符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地方文獻收藏、利用的工作條例,來保持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一貫性和長期性。最后,要建立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為開展高效的工作奠定人員基礎。

1.2.2地方文獻征集的內容和范圍

以吉林省圖書館為例,我館對省內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編撰的圖書、圖片、圖冊、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等進行全方面的收集。有關吉林的史志史料、民間流傳的譜錄;滿鐵文獻、抗聯文獻、洲國文獻,還有金代、遼代、渤海國、扶余國、東夏國、后金等國文獻資料;玉米、大豆、關東三寶、東北虎、鹿等吉林省豐產和特有的動植物文獻;朝鮮族、滿族(包括薩滿資料);吉劇、二人轉文獻等等。

1.2.3地方文獻資源全方面、多載體的多元化變化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光盤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文獻信息越發生動和直觀的改變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例如,通過網絡信息傳輸平臺,將電子出版物資源、虛擬圖書館資源及地方專業網站上的信息資源收集和整理。運用數字化的技術,深挖隱含在地方文獻里的知識單元,對這些知識單位進行采集、提取,建立系統的、多層次的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整合有形的和無形的數字資源。這樣無疑將合理優化地方文獻資源的體系結構,充分展示地方文獻所體現的魅力和風采。

二、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

2.1地方文獻的原則

2.1.1地域性原則

地方文獻的“地方”二字,充分體現了其專屬性之強的本質特征,這就說明了地方文獻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能夠反映出這一地域范圍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災異、語言文字、風俗人情、名勝古跡、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地域性原則必須以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標準,各地根據當地的用戶群的需求和習慣,將區域劃定在合適的范圍內。

2.1.2文獻性原則

地方文獻必須具備存史、資政、勵志的特性和具有歷史價值。只要內容涉及到這一地區的圖書資料,無論其出版形式、出版地、出版者都應被看做是地方文獻。文獻的特質,也使地方文獻成為當代人為后代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2.1.3內容原則

廣泛性:凡是涉及到本地區經濟、政治、教育、文化、民風民俗等方面的相關圖書資料都應該被視為地方文獻收集的對象。

全面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的內容要全面,無論涉及到該地區的任何重大事件,只要屬于收集的范圍,必須對此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及產生的重大影響完整無誤的進行收錄。

精選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質量必須要高,尤其是對于一些非正式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必須對其文獻真偽、使用價值、保存價值進行認真的篩選,以確保文獻收集的準確和客觀。

2.2地方文獻的分類

地方文獻因其特性和使用目的,各地都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特殊的分類法,雖然體現了各地方在文獻分類工作當中的創新探索,但是因為各地都根據本地地方文獻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分類法,嚴重制約了地方文獻藏書數據庫的標準化進程和資源共享。所以,我們要努力客服某些地域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制定一部通用的地方文獻分類法和主題詞法,用來規范文獻整序的基礎工作。

三、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作用

長期以來,地方文獻工作者甘于默默無聞的四處收集整理各類文獻資料,埋頭苦干。但是多數人對地方文獻工作的認識還很模糊,對于圖書館收集地方文獻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對于地方文獻工作者來說,不但對文獻的收集工作造成一定難度,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就吉林省圖書館而言,因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開展宣傳活動,廣造輿論,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例如,可開展洲國宣傳活動,展示時期各類珍貴文獻、地圖、畫冊,尤其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更加會有重大意義;還可借助地方文化特色,向社會公開征集各類吉劇和二人轉理論、發展、表演的文獻資料,充實吉劇和二人轉信息庫;吉林是朝鮮族和滿族聚居地,也可借助獨特的民族特色,開展朝鮮族和滿族的宣傳周,促進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獻共享。通過以上活動,增添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途徑,增強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影響。

地方文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從事地方文獻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克服資金有限的困難,還要努力提升業務水平,規范地方文獻的管理,優化地方文獻的服務工作。大力加強地方文獻的數據庫的宣傳和閱讀指導工作,通過地方文獻的開發,使地方文獻轉變成為動態的情報信息源,有針對性的將地方文獻的信息提供給廣大讀者,展示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的信息含量和功能。在吉林省近年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大環境下,吉林省圖書館作為省級圖書館,更要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方特色出發,做好長遠規劃,探索出一條更好更新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開發和服務工作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篇2

1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調查的背景和過程

1.1 調查背景

職業學校人才培養過程就是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雙重動態塑造過程,基于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興趣培養、職業性格調適、職業能力提高和職業價值觀調整,順利實現從“學校人”向“職業人”的角色轉變。因此,中職班主任作為學生職業生涯的引路人,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職業生涯教育與班主任日常工作緊密結合,這是每個中職校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和必備能力。但是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經驗不夠豐富,班級管理和活動職教特色不鮮明,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未能有效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能力有待提升。

1.2 調查過程

為了解福州市中職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和水平,以提高職業生涯教育能力為突破口,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讓中職班主任隊伍建設專業化。我們特進行此次問卷調查,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共發出《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調查問卷》180份,調查象為福州市省屬和市屬11所中職校的一線班主任,回收有效問卷168份,回收率93.3%,男女比例為4:6。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對福州市中職學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對部分班主任的訪談交流,適時發現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對策以供參考。

2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從教育意識看, 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意識有余而理論素養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有95.2%的班主任會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有97.6%的班主任認為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說明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是班主任的共識,對職業生涯教育對中職生成長的重要性也持認同態度。

與此對應的是,只有54.7%的班主任表示比較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只有42.9%的班主任滿意自己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服務的能力,有49.8%的班主任表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主要由職業指導師完成,只有20.2%的班主任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由班主任完成,說明由于自身能力和理論素養的缺乏,導致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也說明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能力處在起步階段,提升空間巨大。

2.2 從實踐角度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理論說教為主,缺少企業實踐體驗

調查結果顯示(圖1),班主任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主要來源于書本理論、網絡媒體和生活經驗,且學習不系統,以碎片化感知為主。班主任主要學習途徑有報刊雜志(50%)、專業書籍(67.9%)、廣播電視(48.8%)、網絡微信(45.2%),還有77.4%的班主任依靠自身社會工作經驗,46.4%的班主任通過就業機構來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知識。“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絕大多數班主任由于自身企業實踐和職場經驗的匱乏,無法現身說法,以空洞的理論說教為主,感染力不夠,班級活動的實踐性不強。

調查結果顯示(圖2),大多數班主任呼吁急需創造企業實踐的途徑和系統學習的機會來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其中職業生涯理論學習培訓(79.8%)、參觀學習(79.8%)、企業實踐調查(75%)、引進校企合作(75%)這四個途徑成為了班主任認可的,可提升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

圖1 您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主要來源于(多選題)

圖2 您認為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實效性的途徑有(多選題)

2.3 從教育過程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日常隨機滲透為主,缺少全面系統的過程性指導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7%的班主任能夠有意識地將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在兩年的班主任工作計劃中,有69.5%的班主任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在時間上隨機安排。與此同時,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內容上也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如圖3所示,在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上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86.9%)、自我認知(85.7%)、職業道德規范(61.9%)等方面,而對于更具職教特色的企業文化(25%)、專業認知(44.1%)、職業價值觀(45.2%)等方面內容涉及較少,這和班主任知識能力結構有關。

2.4 從活動形式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常規性活動為主,缺少職教特色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8.6%的班主任會主動根據班級學生專業特點有針對性開展班級活動,55.9%的班主任則看情況。對所帶班級學生所學專業有20.2%的班主任表示非常了解,有58.4%的班主任表示比較了解生所學專業,有12%的班主任表示知道一點,有9.4%的班主任表示努力了解中。如圖4所示,在指導學生開展班級各項活動時,班主任考慮的因素前三位分別為心理素質磨練(82.1%)、社會適應能力(81%)、專業動手能力提升(72.6%),后三位分別為職業性格調適(40.5%)、健康管理(45.2%)、職業興趣培養(54.8%)。班主任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不足,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認識自己專業的職業要求和職場文化。

圖3 您是否圍繞以上內容開展過班級主題活動(多選)

圖4 您指導學生開展班級各項活動時,考慮過哪些因素(多選)

2.5 從管理創新角度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有創新沖動但自信心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92.6%班主任認為為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有助于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88.1%班主任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有助于班級管理方法創新。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指導下的中職班級職場化管理,是中職班級管理創新的方向,也是班主任展示才能的舞臺。但在班級職場化管理方面,只有15.5%班主任取得明顯成效,22.7%班主任效果有限,有45.4%班主任擔心班級管理制度會流于形式,有16.4%班主任表示還沒嘗試。

2.6 從就業指導來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就業教育為主而忽視創業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86.9%的班主任有對班級學生進行擇業就業指導,只有13.1%的班主任忽略指導。42.9%的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創業指導,57.1%的班主任直接忽略創業指導。調查結果顯示,僅4.8%的班主任非常了解自己班級學生職業發展去向,44.1%的班主任比較了解自己班級學生職業發展去向,高達51.1%的班主任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動態缺乏深入了解。這些數據表明,大多數班主任具備了對學生擇業就業指導的意識,但是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不夠,覺得把學生送出去就完成任務了,對畢業生實際去向,實際收入水平,職業生涯發展路徑和前景都缺乏研究和跟蹤。對學生的創業指導更是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薄弱環節,平時的班級活動也忽略了對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3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主要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原因探討

調查結果顯示(圖5),班主任認為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企業工作實踐經驗不夠(83.3%)、不了解企業文化(65.5%)、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素養不足(63.1%),說明制約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能力提高的,首先是企業實踐問題,其次是知識結構問題,最后才是觀念問題。

圖5 您認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選題)

3.2 對策分析

3.2.1 加強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理論體系的研究,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第一,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國情化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的,不管理論研究,還是教學與實踐在我國都處在起步階段,如何將之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中國學生學情相結合,與中國企業文化相結合,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相結合,使之服務于職業教育,值得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第二,加強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專題研究。教育主管部門或相關教育協會機構,每年定期舉行以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德育研討會,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交流創造機會。通過經驗交流介紹,班主任可就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收集相關論文專著促進職業生涯教育的理論研究。

3.2.2 加強職業生涯教育的組織領導,凝聚共識,集體參與,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組織保證

首先,凝聚領導層面的共識。職業生涯教育關系學校辦學水平,關系到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及就業,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要把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看成職業教育的特色,要在各級領導中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理念,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問題,愿意采取措施鼓勵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加大人力財力的投入。

其次,建立職業生涯教育服務機構或部門,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規。借鑒國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成功經驗,政府可設置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學校的組織、指導、協調,并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推動學校與企業等社會組織更好地配合實施。

第三,建設以班主任為中心的職業生涯教育隊伍。2015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250萬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個浩大的工程,調查表明,有63.8%學生希望獲得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有不少中職校設立了專門的就業指導部門或者招生就業辦,但很少能夠切實履行職業生涯教育的職責,在職業規劃行業人才匱乏的背景下,充分調動班主任積極性,有效發揮班主任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是最現實的選擇,因為他們是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直接實施者。

3.2.3 加強班主任隊伍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優化班主任隊伍知識結構,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師資保證

首先,建立系統的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培訓體系,促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職業生涯規劃是與職業教育聯系最密切的新型德育學科,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通過課堂培訓完善班主任的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素養和技能。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入校給班主任做職業生涯規劃專題講座,讓班主任了解專業發展最新動態,收集更多客觀和全面的職場信息,為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加強職業教育類師資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這些教師擔任班主任更熟悉職業教育規律,對職業教育的本質有更深的認識,在班級管理中,能根據職業教育特點和學生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第三,鼓勵班主任參加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的考試。目前全國僅有1萬多人取得由國家勞動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高級職業指導師不足千人。班主任通過考試,進一步接受系統、規范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理論功底和專業水準提高,能為學生提供真正個性化、有價值的全程職業規劃教育指導,為滿足按師生1:500的比例配備專職就業指導人員的要求創造條件。

3.2.4 加強班級管理創新研究,倡導以“職場化”為目標的班級管理模式改革,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經驗借鑒

第一,開展職場化班級管理制度的研究與探索。班級職場化管理將班級管理制度企業化,打造班級職場氛圍,營造班級企業精神,讓學生在職場環境的熏陶下,主動參與職場體驗,成為“職場化”的中職生。如企業冠名班制度、公司化組織制度、“7S”管理制度等班級管理制度的創新實踐。職場化管理將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和現代企業運作模式相結合,它是職業學校最有生命力的班級管理模式,彰顯職業教育的創造力和為企業服務的精神。

第二,開展職場化班級活動活動的研究與探索。班級職場化活動是指以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為指導,設計以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塑造,以適應未來職場的需要。如“自我認知類”、“職業興趣培養類”、“職業素質拓展類”、“校企業合作類”、“技能展示和(下轉第143頁)(上接第75頁)競賽類”等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元素的班級活動。中職班級職場化活動設計的開展,改變了中職學校班級活動缺乏鮮明主題,缺乏系統規劃,流于形式的現狀,讓班級活動具有時代氣息和創新元素。

3.2.5 加強校企合作,班主任通過企業實踐,了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了解就業動態,構架雙向溝通橋梁,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提供企業實踐經驗

首先,完善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在制度和經費上落實保證。根據《教育部關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熟悉了企業管理制度,學習了生產實踐中的新知識、新技能,明確了企業的用人標準,彌補了企業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增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利用多種校企合作形式,深化職業生涯教育。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在職業院校與企業及行業間建立起多種形式的密切聯系,共同打造教育過程,有利于校企互惠雙贏,有利于學生和企業的“零對接”。班主任是校企合作的紐帶,要親臨企業一線,考察各個工作崗位,幫助學生和企業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校企合作不僅是實踐環節的合作,更是學校管理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的融合,是職業道德規范養成教育的實踐,是就業觀和擇業觀教育的時機,更是技能提升的最佳途徑。班主任可抓住校企合作時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教育,還可以加深自己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第三,引進就業機構,定期指導。邀請就業咨詢機構專家入校給班主任學生做就業專題講座,介紹互聯網時代就業創業的新趨勢,企業需求的新特征,就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建議,提高班主任指導學生就業創業的能力。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對學生創業提供建議和指導,拓寬學生未來就業路徑。建立學生就業數據庫,實現職場長期追蹤,填補職業生涯教育研究和認知的空白。。

4 結論

在校企文化融合,校企聯合育人的職業教育新趨勢下,通過理論研究、政策支持、培訓交流、企業實踐和班級管理實踐,有效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能力,讓教師育人理念與企業精神一致,讓班級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制度相承,營造班級職場氛圍,是改變目前中職班級管理現狀,提升中職班級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 周甜甜.職業素養培育視角下中職班級管理模式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开平市| 伊宁市| 信宜市| 青州市| 雅安市| 沧源| 通榆县| 甘德县| 刚察县| 吴忠市| 安福县| 靖边县| 斗六市| 西藏| 青龙| 牟定县| 积石山| 读书| 涞水县| 青海省| 子洲县| 若羌县| 汉中市| 荣成市| 普兰店市| 永修县| 萍乡市| 丰原市| 桦甸市| 古交市| 凤翔县| 兴业县| 新蔡县| 稻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祁门县| 汤阴县| 宜春市| 土默特左旗|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