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小學四年級體育模板(10篇)

時間:2022-09-13 14:44: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學四年級體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小學四年級體育

篇1

1、四年級學生一般為9~10歲,屬于人體發育的童年時期,總的說來,身體發育處于相對平穩階段,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等指標男生均自9—10歲開始突增,女生均自8---9歲開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級學生相對比較是屬于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

2、四年級學生安靜時脈搏均值比三年級相對減少;女生血壓指標10歲時增長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遞增但差異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遠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優于女生,差異不明顯;立位體前屈女生優于男生且差異明顯;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指標為四年級學生的敏感期,既關鍵發展時期。靈敏素質發展也極為敏感,學習和掌握技術動作較快。

4、四年級學生骨骼成分中膠質較多,鈣質較少,可塑性比較大,富彈性,堅固性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彎曲變形、脫臼和損傷,因此,要特別注意身體姿勢的培養和練習前的準備活動。

5、四年級學生肌肉中含水率較高,肌肉細長而且柔嫩,大肌肉群發育比小肌肉的發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的練習,在注意發展大肌肉群的同時,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發展。

6、四年級學生的心臟容積和血管容積之比小于高年級,因此,不易進行過分劇烈或耐久性過大的練習活動。

7、四年級學生的第二信號系統活動逐漸占有主要地位,為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識地將體育教學的五大領域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二)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1、四年級學生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身體練習時容易被新穎的內容所吸引,經常忘記練習的主要目的。興趣十分廣泛,幾乎那項體育活動都喜歡,感知動作的要領比較籠統,容易把相近的動作混淆起來,時間和空間感較差。

2、四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雖有發展,但還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好,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

3、四年級學生無意記憶還占相當優勢,因此,講解不宜過長,敘述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要提綱挈領。

4、四年級學生的情感容易外露,愛爭論問題,容易激動,動不動就提出批評意見,但仍愿意依靠老師,希望老師來做主。

5、男女生之間開始出現界限,男女生之間容易保持一定的距離,站隊時的間距都比低年級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擔心自己體育成績不佳、擔心自己在練習中影響集體。開始能分辨同學中體育能力的高低及學習態度的好壞。愿意聽表揚,要求老師采取公平態度,老師批評不當,就不樂意,特別是女生.

二、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煉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體育課教學常規

體育課教學應叢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師方面:

1、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鉆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采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布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并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并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并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作好妥善處理。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上體育課,著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后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6、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三、教學進度

周次計劃進度

一引導課,體育常識,游戲是兒童的良師益友。

二1、隊列隊形;2、游戲:穿過小樹林;

三1、基本體操;2、游戲:守衛紅旗;

四1、基本體操;2、游戲:報數比賽

五1、基本體操;2、游戲:春種秋收;

六游戲課:1、穿城門;2、夾球接力;

七1、技巧:前滾翻起立接球;2、游戲:綁腿接力;

八1、技巧:不同開始姿勢的前滾翻:2、復習前滾翻

九游戲課:1、端水平衡:2、障礙賽跑

十1、技巧:復習前后滾動;2、游戲:繞木棒接力

十一1、韻律活動;2、走:各種姿勢的走

1、用各種正確姿勢的走;2、游戲:迎面接力

十二1、隊列:報數;2、復習各種姿勢的走

1、韻律活動;2、隊列:報數

十三1、技巧:前滾翻;2、游戲:跳墊子游戲

十四1、勞動模仿操;2、游戲:迎面接力

十五1、隊列:齊步走—立定;2、復習勞動模仿操

游戲課:1、蹦蹦跳跳;2、獵人獵槍老虎

十六1、隊列:走圓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臥撐;2、游戲:換物接力

十七1、隊列;行進間走;2、復習韻律操;

1、韻律操;2、游戲:單腳跳接力;

十八1、游戲課:1、踏石過河;2、攻關;

篇2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樂于參加各項活動,特別是趣味性強的游戲。這種天性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組織一些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戲,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教學目的。當然,我們還要在游戲時進行恰當的選擇和精心的組織,打造活潑生動的體育課堂,最終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如果在體育教學中依照知識點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要想收到好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在體育課中可以設計一些必要的游戲環節,或者將游戲貫穿整個課堂。事實上,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有興趣學生才愿意參與活動。體育游戲往往來源于生活,貼切生活,有利于激發孩子們探索美好生活的熱情。他們在游戲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更好地體會、認識生活。

如游戲《小青蛙過馬路》,游戲者頭戴頭飾站在起點線后,看對面主持人手上的紅綠黃燈行動:綠燈行,紅燈停,遇到黃燈“叫呱呱”。在行進中遇見交通標志,或繼續前進,或左轉彎、右轉彎繞標志物一圈。行動時將雙手撐在膝部做雙足蹲跳,做錯者由扮演警察叔叔的同學先敬禮,指出后再繼續重做,先到達終點者為勝。這個游戲就是通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小學生認識交通標志,增強文明出行、注意安全的意識。

(二)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體育之所以加入游戲內容,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邊動手、邊動腦,鍛煉孩子們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判斷力,提升相應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教師應在活動中給孩子們更多的思考空間,提出疑問,讓孩子們去思考、創造。

如在游戲《電流》中,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主持人邀請一位學生居于圓心進行觀察。游戲開始時,主持人通過左手或右手發出信號,如用右手緊捏三下排二的左手,排二則要立即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傳遞,直至一周后反饋給主持人。與此同時,觀察者要根據眾人的表情、體態的細微變化,迅速判斷出電流的位置在哪兒,說對則得分,說錯三次則罰小節目。每當主持人接到反饋,發現有誤時,就要馬上追查問題出在誰的身上,接著請他擔任觀察者。如果傳遞信息無誤,則可變化信號再游戲。

(三)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

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果我們在平時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貫穿一些滲透品德教育的游戲,則可在潛移默化中規范小學生的言行,發展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游戲《齊心協力》中,兩名參賽運動員面對面用身體將一個排球夾住,每人雙手在背后交握,側跑完成規定賽段,如果球落地,則要在球離開身體處由裁判重新放球繼續賽程。游戲的成功需要對隊友的信任、理解、配合和支持,而這正是如今許多獨生子女缺乏的齊心協力的合作意識,這個游戲就有意識地訓練了孩子的這種品質。

二、小學低年級體育課中游戲教學的選用原則

選擇游戲會受到學生、場地、器材、規則等條件的制約。如何選用合理的游戲,從而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們建議組織游戲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原則:

(一)體育游戲應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在7~8歲之間,這時期的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正處在過渡期,他們不喜歡空洞的模式化的活動,而比較喜歡感性的形象的活動。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如果在體育課上,一味地強調教材理論是沒有多大效果的。比如在教學跳躍類內容時,可以用龜兔賽跑的游戲,讓學生扮演烏龜和小白兔進行練習,而不是一味地進行擺臂、蹬腿、落地這種枯燥機械的練習。活動過后讓他們談談自我得失。這樣學生在游戲中既滿足了好動心理,又滿足了好勝心,同時還實現了教學目標。

(二)體育游戲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

游戲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隨便使用體育游戲,而置教學內容于不顧,要根據具體需要,有目的地選擇。如在快速跑教學中,可以采用30米的迎面接力、往返接力、負重跑等方式;在練習跳躍類項目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連續跳躍鞋盒、跳躍不同高度的鞋盒、頭頂鞋盒等活動。總之組織的游戲活動要圍繞主教材開展。

三、組織低年級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應注意的事項

為了保證體育游戲生動活潑,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除了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內容之外,在組織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強調游戲過程中的紀律

低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相應的紀律要求。一堂好的課必須有好的紀律作為保證,體育課本身就有空間開放性強的特點,因此上課時更要強調組織紀律性,運用游戲方法時要強調執行規則的自覺性。在游戲活動前,迅速排列整齊隊伍,然后宣讀游戲的規則,分隊分組時應合理審慎,落實好每組小組長的職責。特別是在跑動中進行的游戲和投擲項目,一定要強調規則,一旦紀律松散或不按規則進行,就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或造成混亂局面。

(二)注意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

低年級學生是很情緒化的。游戲有趣時,他們會忘形,而當游戲的趣味性不是很強時,他們又會低沉。學生在游戲中情緒如何,也是衡量游戲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成功的游戲,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因此,要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情緒,一定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選擇游戲項目。此外,教師應保持好學生的興趣與體力的平衡,過度的興奮使學生不惜體力,很容易疲勞,影響下節課,不能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反之,如果學生的情緒不高,游戲就失去了意義,也沒有達到上課目。

(三)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如果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組織不嚴密,或思想上不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就極易引起意外事故的發生。體育老師應該注意排除一切安全隱患:使用的場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發現問題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戲的難度要根據年齡、性別等特點來確定,不能超越對象的體質、素質、技術水平等客觀條件;在從事活動性較大和運動負荷大的游戲前,應做好準備活動,以免發生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游戲中要隨時注意觀察和掌握學生體力的變化情況,當他們對游戲感到心滿意足,并且不感到疲勞時,就是停止游戲的最好時機。

游戲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方式之一,它深受學生的喜愛,又有很好的鍛煉價值。我們要不斷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發揮游戲作用,把游戲教學方式利用好,以充分發揮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章進.小學體育課中如何貫穿游戲教學[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0(06).

[2]吳元君.你游戲,我快樂——體育課中游戲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48).

[3]趙梅.淺談新課標背景下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華章,2010(32).

篇3

本校小學五年級共四個班,本人擔任五1、2、3班教學任務,五年級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礎,基本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主動參與體育游戲與活動。五1、3班學生運動能力較平均,五2班學生相對其他2個班級體育素質比較好,但存在著男、女的差異比較大,所以,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現體育人才,重點抓廣播操質量和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訓練,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基本體操、小球類、技巧、游戲、地域性體育項目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總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養成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的興趣,體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各項體育活動內容,獲得一些運動和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和體驗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學習科學鍛煉身體和自我鍛煉、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以及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的意識。

3.引導學生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和多種形式的游戲發展身體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引導學生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并在一定的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養成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

5.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要求:

每堂課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作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教學中要關注四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

篇4

【中圖分類號】G620

一、關注教材編排,進行教材整合

一年級第一冊的計算教學是采用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計算教學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主要包括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教材的編排采用現行教材的基本結構,就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而言,教材0-9的認識編排程序基本雷同,都是通過一幅主題圖數數抽象出數認數(數的順序和大小)數的組成數的加減法。有過一年級教學經歷的老師都知道,其實就這部分知識,絕大部分學生在學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教學時,如果我們按部就班地照搬教材進行教學,每個數都去數、去擺地話,孩子們就會覺得非常枯燥無趣,這樣重復機械地學習不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和發展。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就知識點來說,它沒有什么難度系數,如果說要應付考試,可能很多孩子老師不教,也能考個百八十分。所以我們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常規養成及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上。因此,在進行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教學時,我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從6開始就把數的認識和加減放在了一起進行教學,在進行加法的初步認識時,我就把后面的圖文應用題及連加進行了滲透。在學生認識完減法后,我就把后面的連減及加減混合在課堂上進行了滲透。

2.加強基本口算,建立鞏固基礎

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表內乘除法是小學計算的基礎,這三方面的計算內容也基本是低年級計算的全部內容,因此,這三類計算必須讓學生鞏固掌握。在學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讓學生熟練地記憶下來。如何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基本口算經常練。教師在授課之前,堅持3-5分鐘的口算訓練,并結合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這樣即能有助于本節課內容教學,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一般采用視算與聽算相結合的方式。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才能說出得數。學生在聽算訓練中,可以培養專心聽課、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切實提高口算能力。

(2)重點、難點專項練。小學計算內容的安排,是呈螺旋上升的狀態。新知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那些對新知教學具有關鍵作用的舊知,需要進行專項訓練,掃除障礙。例如,"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數的分成"訓練;"20以內退位減法"的"進位加"訓練;"百以內退位減法"的"20以內退位減法"訓練;"列豎式計算"的"進、退位"訓練等等。

(3)變換形式快樂練。低年級的學生是非常活潑的,他們愛動、好動,是喜歡接受新事物的。口算練習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游戲因素在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起著一定的作用,因而運用一些游戲是可以增強趣味性、寓教于樂的。

二、借助直觀模型,理解算理與掌握算法結合

算理為計算提供了正確可靠的思維過程,而算法為計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是計算經驗的積累。因此,在計算過程中,算理和算法是有內在聯系的。新課程標準遵循其內在聯系,指出計算教學既要讓學生理解算理,又要讓學生掌握算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方式獲得從直觀算理到抽象算法的完全體驗。教學過程中,理解算理與掌握算法應有效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讓學生高質量地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在一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下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二下10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些章節的教學中,我遵循先理解算理,再總結算法的規律,分別借助小棒、小方塊、計數器等常用直觀模型分別探索算理,從而總結出豎式計算方法。以北京師范大學版教材一下《圖書館(進位加法(一))》為例:在探究28+4的算法的過程中,我在課堂上鼓勵每一個孩子利用手中的學具,使用每一種直觀模型--小棒、小方塊、計數器、豎式的探究過程,并讓學生集體匯報和黑板展示每一種直觀模型的操作過程和所得結果。之后,在每一種直觀模型的操作過程或結果中,詢問列式中的2、8、4分別在哪里,結果中的3和2分別在哪里,進位的"1"又在哪里。通過這樣全面、細致的操作和問答,學生借助每一種直觀模型進行運算的算理都能理解得準確到位。學生能夠關聯豎式中每一個數所對應的直觀模型中的含義,因此,書寫豎式時不用再死記硬背,不用擔憂記不住格式,因為每寫一個數,每對齊一個數位都有直觀模型作為依據。

三、開展課堂討論,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結合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想出的方法進行計算。因此,在一個班級中,很多孩子的算法不一樣,這就產生了算法多樣化。孩子們很樂于當眾闡述自己的算法,這就達到了課堂交流和互動的目的。北京師范大學版教材也重點展示了同一計算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如教材一下《發新書(進位加法(二))》展示了4種19+18的計算方法:

(1)10+10=20,9+8=17,20+17=37;

(2)19+10=29,29+8=37;

(3)20+18=38,38-1=37;

(4)豎式計算方法;

我在教學時,這幾種方法孩子們都想到了,并在課堂上進行了交流。另外孩子們還想出了兩種書上沒有提及的計算方法:

(5)20+20=40,40-1-2=37;

(6)19+20=39,39-2=37。

篇5

在“你喜歡怎樣的語文老師”的調查中,多數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師是:講課生動、有吸引力;在“你喜歡學語文嗎,為什么”的調查中,就課堂教學方面來說,大部分學生喜歡學語文的原因是老師講課生動有趣,偶爾會講笑話逗學生笑或給學生講故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講課生動有趣,實現教學上“事半功倍”的高效率呢?精心備課是其前提條件。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舞臺,而備課正是這默默的“臺下十年功”。只有精心備課,才能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學情準確精選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備課不只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要充分發揮備課組、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尋找學生易學、樂學的突破口,有的放矢,使提供給學生的“飯菜”量小而營養成分高。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呢?首先,在各教材方面,遼寧省盤錦市連江縣第二實驗小學繆曉芬老師的看法值得我們借鑒,以詞句教學為例,她認為新出現的詞語和句式,或在具體的語境中具有更新、更深的意義的詞句必須成為教學的初選內容。比如《家》一課,“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要學的詞句應該是:“祖國”“家”“花朵”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因為“祖國”在文中是新詞,“家”和“花朵”在文中有更新、更深的意思。其次,在學情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自學情況進一步篩選教學內容,在學生“悱憤”之處實施教學,即課堂教學要教學生不懂的,講學生不會的,練學生需要練的,這樣,才能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顯現出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次,在設計課堂練習方面,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情設計富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讓學生當堂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最后,在課堂小戲方面,教師在備課時,教學內容最好控制在37分鐘以內完成,騰出3分鐘時間相機開開小玩笑、說說小幽默、講講小故事,活躍課堂氣氛,這些小玩笑、小幽默、小故事應在備課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喜好進行精心選擇。這樣,講課生動有趣,教學有實效,教學質量就有了保證。

二、培養習慣,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在“你認為什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語文學習質量”的調研中,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可以有效提高語文學習質量。那么,教師要如何有效指導學生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呢?

1 指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

預習就是在老師講新課以前把即將學習的內容自學一遍,對學習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我們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會聽的聽門道,不會聽的聽熱鬧”。這里所說的“門道”就是指聽課時會抓住老師講的重點,小學生如果有預習,上課時就可以集中精力聽老師講重點,這是預習的一個作用。有些初入小學的學生,還不懂得怎樣預習,這樣,預習可以不安排在課前而安排在課堂上,老師先進行預習指導,等學生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就可安排在課前。低年級學生怎樣預習課文呢?(1)時間的選擇:一般放在復習完當天的功課、做完當天的作業之后的剩余時間。(2)程度的把握:低年級學生的預習不宜過多,尤其是不能過多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細節,否則聽課會沒有興趣。但預習習慣卻是為以后養成習慣打基礎,因此,要采用二分預習八分復習的比例。(3)內容的確定:先把課文初讀一遍,自學生字、新詞,感到學習有困難的做上標記;再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最后,如果有疑問的,再把疑問記下來。這樣堅持指導一段時間,待學生漸漸養成習慣再放手讓學生自己預習。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能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查,了解學生哪些方面的學習存在困難,這樣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增強了,上課就更有針對性,課堂氣氛也將更活躍。

2 指導學生學會認真聽課

許多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在聽課的過程中,記憶的內容最牢固。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是聽課的要訣,他們缺一不可。聽課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想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掌握認真聽課的方法。古人曾經說過:“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膚,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可見,只有課上認真聽講才能融會貫通地學好知識。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1)提出明確的課堂教學常規和具體要求,如,認真聽,注意看,多思考等;(2)加強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在師生、生生互動時,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復述老師或同學的發言內容,以此檢查學生是否傾聽以及傾聽的水平;在學生發言時,教師首先要認真傾聽,給學生做認真傾聽的表率,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踴躍參與到課堂交流中來:(3)教師在課堂上,尤其是講解重點內容時,要關注全體學生,巡視所有學生是否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這樣長期堅持訓練,相信學生一定會養成認真聽課、積極參與的好習慣。

3 指導學生學會課后復習

課堂記憶速度快,但是由于記憶時間較短,也容易遺忘。如果放學回家后,不把當天的功課復習一下就埋頭做作業,常常會出現沒做一會兒就遇見了難題的現象,這時就得去翻書,這樣一邊翻書一邊機械模仿地做作業如同“比貓畫虎”,效果當然不好。課后復習是在做作業之前對當天所學的功課進行復習,它是課堂學習的繼續,是理解、鞏固、強化所學知識并形成運用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直接關系到學習的質量。課后復習不單是機械的重復,而更應包含著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這樣可以避免“比貓畫虎”式做作業現象的發生。平時學習好一些的同學應該利用復習的機會,在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訓練上多下功夫,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自己在學習上進入更高的境界;學習一般的同學更應該加大復習力度,鞏固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溫故而知新。課后復習必須講求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那么,低年級學生怎樣進行課后復習呢?1、生字的復習:主要是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和正確組詞;2、課文的復習,首先要反復閱讀課文,有課堂筆記的要看一看,達到完

全理解課文內容;然后用課后練習題檢驗自己是否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獨立地解決問題,要求背誦的段落要能按時準確地背誦。

三、拓展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調研中,關于學生家庭藏書量和課外年閱讀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家庭藏書量和課外書年閱讀量成正比,課外書年閱讀量與學習成績成正比,具體如下表:

篇6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立體引學式教學強調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不放心、不放手,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都是“滿堂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個性,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發揮。作為一名四年級語文教師,根據立體引學式教學理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語文閱讀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進行語文閱讀學習,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生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投入到書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興趣的培養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耐心地加以引導和培養。一般說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目的是能夠明確的,問題是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教師進行閱讀目的教育時,學生就“熱”一下,過一段時間,又“冷”了,這時需要教師注意適時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一是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二是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啟發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三是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不愿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四是當學生滿足于自己現狀時,教師能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問題。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如小學四年級上冊學了《語文園地二》中的成語故事“胸有成竹”,后來學生對成語很感興趣,于是我讓學生課外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來讀,讀完后讓學生來揣摩成語的意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三、指導學生語文閱讀,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教會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首先是指導學生對課文的精讀。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學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連接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觀潮》第3、4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細讀課文,想象畫面。再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形狀,并分別用波浪線和直線畫出作者描寫錢塘江涌潮聲音和形狀的語句。這樣,學生才會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既理解了內容,體會了感情,有領悟和學習了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再次是注重課外延伸。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豐富學生的生活,開拓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同學們閱讀的有關報刊、書籍,經常開展閱讀課外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如我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十課《幸福是什么》后,搜集了有關幸福的名言,如: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果戈理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四、重視學生課文朗讀,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楚等。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一課《去年的樹》,我讓學生找出小鳥與樹、樹根、大門和小姑娘之間的對話,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讀出當時的情境和人物的心情……這樣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會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學習。

篇7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2B-0028-01

識字與寫字是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的第一階段目標,教師應該引導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漢字基本筆畫,使學生具備獨立識字能力并且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重視小學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從而為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隨著近年語文新課程改革,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問題與思考的分析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較單一

小學低年級學生知覺系統迅速發展,易表現出貪玩、好動且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等行為。但實際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大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興趣愛好設計教學過程,而是常采用帶領學生朗讀生字詞、學生重復抄寫生字詞等單一、機械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識字寫字課堂教學興趣不高,識字寫字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較低。

(二)教師教學重點有偏差

教師雖然對學生識字寫字與朗讀背誦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但是開展識字寫字教學時可能出現教學重點偏差問題。具體表現為:1.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解字義的耗時較多,導致學生既不能熟記字音字形,又不能熟練組詞用詞;2.教師開展新教學內容時,不太注重引導學生鞏固已學的生字詞,導致學生能夠流利背誦課文但拿不出某一個字詞又不認識的情況,即“回生”現象。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思考

(一)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提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質量。興趣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語文教師開展識字寫字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的心理階段特征與興趣愛好為依據,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事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編兒歌、講故事等,增強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識字寫字教學的興趣,提高識字寫字課堂教學質量。

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中《我的家》為例,教師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前可用歌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或者利用多媒體播放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相關視頻實施導入,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家人相片,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并書寫關于家庭成員的生字。教師展示圖片、播放歌曲或視頻能直觀、形象地展示識字寫字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為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條件。

(二)正確把握教學重點

教師需要正確把握教學重點,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效率。教師開展識字寫字教學時首先應該重視學生識字與寫字時間的合理安排,教師需正確把握漢字音、義、形的統一性,遵循語文新課標中提出的多認少寫識字教學原則以減輕學生負擔。例如,實施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十五單元中《鋤禾》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邊播放朗誦作品邊展示古詩內容的畫面,重點引導學生識記古詩中的生字詞,熟悉音與形后深入理解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字詞的意義并學會組詞和造句。

教師實施識字寫字教學時還需要注意鞏固已學字詞,減少學生“回生”現象。教師教學新課內容時可以采用形近比較法或者加減替換法,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生字與已學過字詞的聯系,一方面既能鞏固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丁丁冬冬學識字》為例,教師教授“艸”偏旁時先引導學生形象化識記,即“一”表示大地,左邊一豎表示左邊的小草,右邊一豎表示右邊的小草。然后教師利用生字卡片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早、分、方、采”等字,接著引導學生進行搭配組合進而發現新學偏旁與這些字詞聯系,鞏固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注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符合語文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教師應該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教師首先應該明確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作用,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找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接著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對識字寫字教學的興趣,合理安排學生識字寫字時間并正確把握漢字音、形、義三者統一性,同時教師需要注意及時引導學生鞏固已學字詞,從而促進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提升及小學識字寫字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篇8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4-0139-01

江蘇省實施“五嚴”令后,九年級不能補課,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更加凸顯。特別是初三化學教學,與原來相比減少了近1/3的課時。為此,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唯一途徑。

一 正確認識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于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許多教育理論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闡述,但提高課堂效率而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宣講者和記憶的檢查者

初三的教學不能像小學那樣面面俱到,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因此,在現行的化學教學中應做到“三不講”“三必講”和“三到位”。“三不講”即學生已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三必講”即核心知識必講,思維方法必講,易錯點必講;“三到位”即訓練到位,講評到位,過關到位。

2.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已對本學科內容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所站的高度應遠遠高于學生,所以教師有能力和責任從學科學習的角度整合教科書和課外學習資料等學習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與方案;在方法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通過實驗后的交流、反思,獲得結論,掌握知識。從這一過程來看,教師是問題的設計者,是解決問題方法的探尋者,是實驗的指導者,學生是知識的獲得者,是學習的主體。

二 鉆研業務,提高對教科書的駕馭能力

1.內容整體設計,要求層次分明

雖然教材以課題的形式編排,但化學知識是一個系統,是有連貫性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兼顧二者,找到二者的結合點。準確把握每一課題的重點與難點,同一知識在不同的課題中出現時要有層次性,要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做到詳略得當。對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做到有計劃地使知識前伸與后延。

例如,學習化學用語,對于一些元素符號、化學式可適當提前在第一單元出現,只要學生能留下大概的印象即可。在第二單元要求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和化學式,做到會寫。第三單元要求初步了解一些常見的符號代表的意義。第四單元重點學習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及意義,并能初步根據物質名稱正確地書寫化學式。第五單元通過進一步鞏固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初步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第六單元和第七單元主要是對化學方程式的鞏固訓練,使之得以準確熟練。只要認真落實到位,就可以順利突破初中化學的第一個分化點。

2.知識編織成塊,建立化學學習模塊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而面對已有的3000多萬種物質,采用分類學習的方式,由此可知物質之間存在著的相似性。因此,使相似知識結成塊,以某一物質為典型,建立學習模塊,模塊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從而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運用與提升。

例如,三種氣體(O2、H2、CO2)的制取學習,O2的是氣體制取的第一種物質。在教學中應建立氣體制取的一般模式:氣體制取法一般從實驗室制法和工業制法兩方面學習;實驗室制法常從原料的選擇、反應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驗滿、檢驗和存放等幾方面學習。

模塊的建立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其中每一個學習模式也只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和方向,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可逐步完善。本人在氣體制取教學中的設計思路是:在O2制取中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氣體的制取;在學習CO2制取時指導學生學習;在H2制取時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這一設計真正地落實從教會學習到學會學習,再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

3.抓其本質,實現知識的縱向遷移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由此可知,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可揭示各物質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促進知識的網絡化形成。因此,只要有利于學生對后面化學知識學習的建構,只要學生樂于聽,能聽懂,教師都應盡可能地對相關知識予以拓展,這也是新課標賦予的權力――使用教科書而不局限于教科書。

三 講究教學方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1.加強預習,做好筆記

教學上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如通過留疑、給提綱、做習題等方式進行預習指導。預習要求學生做好預習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良好習慣。通過課前預習筆記與課后整理筆記的比較,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筆記是教科書、教師板書、習題的聯絡簿,記錄是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框架、學習中的疑問及學習心得是日后復習的依據。

2.重視反饋,及時彌補

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理解卡通內容并能讀懂其中的趣味之處,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朗讀并表演故事。

2學生能聽懂、會讀、會說新單詞“clock、 fridge、 table、 bathroom”以及用“Where’s/ Where are…It’s/ They’re…”句型來談論家中物品的位置。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熟練掌握日常交際用語“Where’s/ Where are… It’s/ They’re…”。

2學生能理解文本,能讀懂其中的趣味之處,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朗讀或表演文本。

教學準備:卡片,頭飾,PPT。

教學過程:

Step 1: warm up and lead-in

1 Show class rules

T: Before class, I’ll show you my class rules I hope you can do these well First, listen carefully When I say “Attention”, you say “One, two” and listen to me Ok? Let’s try Second, watch attentively When I say “Eyes on me”, you say “Eyes on you” and look at me Then, think actively Try to answer my questions The more, the better Ok? Now, let’s begin our class

2 Sing a song

T: Let’s sing a song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song?

S1: Where’s the bird?

T: Yes Look! Where is the bird now?

S2: It’s in the sky

T: Yes Now let’s play a game with it

(1)Play a game

T: Here are the rules If you see a word or a picture, please shout it out Are you ready?

S: Yes Kitchen, bedroom…

T: Good job!

(2)Revision

T: (Show a picture)The bird is still flying It flies to Su Hai and Su Yang’s new home Do you remember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S1: Bag, skirts and cap

T: Yes Where’s the bag?

S2: It’s in the bedroom

T: Yes, you’re right How about the others? Now talk in your groups

(3)Say a rhyme

T:Look!You made a little rhyme Let’s read I’ll go first Listen to me(Can you try? Follow me)

Students read the rhyme

Where is my bag?

It’s in the bedroom

Where are my skirts?

They are in the living room

Where is my cap?

Oh,my god !Come and look!

It’s in the kitchen

[評析:教師以一只小鳥為線索,將歌曲、游戲、chant等環節串了起來,伴隨著自然而流暢的教學流程,實現了對課文的有效復習與鞏固,同時為新知的學習做了鋪墊。此外,歌曲、游戲、chant等教學手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傾聽。]

Step 2: Revision

1 Show the picture of Su Hai and Su Yang’s new home

T:(PPT顯示聚光燈效果)Now, let’s visit new home again and I’ll show you around Follow me, ok? Look, this is living room And this is bedroom Then, I’ll take you to the kitchen Finally, I’ll show you the bathroom

Review: 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Learn: bathroom

2 Show the picture of Su Hai and Su Yang’s new home again

T: What things can you see in their new home?

S1: I can see a table

S2: A clock

S3: A fridge

3 Brain storm

T:You know so many rooms and furniture Do you know more?Now I’ll give you one minute Let’s say one by one

S1: Sofa

S2: Chair

S3:…

4 Draw and say

T:We can put different furniture in different rooms Let’s draw!Look I can draw a fridge I can draw the skirts Can you?Now it’s your turn Choose one picture to draw I’ll give you one minute Let’s begin!

T: OK, time is up(教師出示句型Where’s/ are… It’s/ They’re…)Now try to remember where the things are Then close your books and talk in pairs You have one minute!Let’s go!

[評析:“聚光燈”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頭腦風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投入的傾聽狀態及參與熱情。無論是舊知的鞏固還是新知學習,教師都教得游刃有余,學生亦學得輕松自如。然而在接下來的繪畫環節中,有部分學生一直沉浸在畫畫的樂趣中,以至于在check環節時,疏漏了對其他學生匯報發言的傾聽。教師如能及時利用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小組評價等,也許就能促進學生的傾聽。]

Step 3: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Cartoon time)

1 T: The bird was in the house just now but it isn’t here Where is it now?

S: It’s in the garden

T: Listen!How is the bird?Let’s watch the cartoon and answer

2 Watch the cartoon and answer:

T: How is the bird?

S: It’s hungry

T: Yes Let&rsqu o;s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 and try to imitate

3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 and answer

T: So it’s hungry What would the bird like? Pay attention to the pictures They can give you some clues

S1: Picture 3

T: Yes From picture 3 we can find the answer Now let’s read and imitate

T: This time, let’s listen to the whole dialogue Pay attention to these intonation marks

4Reading time

T: Now choose one way to read in groups

5Acting time

T:Here are some tips for you

[評析:教師以“小鳥的哭聲”制造了懸念,立即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帶著“小鳥怎么了”的疑問,學生專注地看卡通,趣味盎然地讀故事,一下子就理解了故事的內容。此外,教師精心設計的語音語調mark,讓學生的傾聽顯得格外“專注”,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語言學習。]

Step 4: Consolidation

T: The bird is not hungry It brings Bobby and Sam to its home Look, where’s the schoolbag?

S1: It’s in the bathroom(學生哈哈大笑)

T: Yes The bird’s home is a little special Now let’s make a dialogue about it

Step 4:Homework

[評析:教師善于傾聽學生的內心,“不走尋常路”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天性,教師順其天性而為,創設“不一樣”的小鳥的家,不僅讓學生覺得新奇,而且讓學生有了表達的欲望,更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使得展示活動創意無限,精彩紛呈。]

篇10

(1)預習態度。影響學生預習效果的最大因素就是態度。在進行實地調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學生認為語文有必要在課前進行預習。對于教師提出預習的要求,大部分學生也表示出贊同的觀點,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對課前預習持有否定意見。但即便如此,學生在實際的預習中,行動表現力仍欠缺明顯。有文獻資料記載,只有少數的學生會在語文課前進行預習,但是在預習的學生中,敷衍了事的比率高達70%左右。如果預習的時候遇到難題,一個班級中只有少數的學生會做好標記,等上課的時候向教師問清楚,而其他的學生會直接忽視這些難題。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前預習中,端正學生的預習態度,消除學生預習中的消極情緒,將是語文教師教學期間需高度重視的問題。

(2)預習方法。在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采取科學的預習方法,在實際中落實預習要求,是教師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關鍵。小學四年級學生并不是高年級的學生,即便有著強烈的求知欲,但是仍然不知道怎么做。在缺乏教師明確指導的情況下,學生的預習將難以繼續。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在預習中就會失去方向感,不知道如何展開預習。時間一長,也就難以對課文進行探究。為完成預習任務,不少學生會選擇抄課文的方法,這種預習方法缺少學生的主動思考,最終達不到理想的預習效果。

(3)預習習慣。對學生來說,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同樣非常重要。唯有學生將語文課前預習作為一種習慣,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有資料顯示,一個班級中,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占據比率在40%,而不預習或偶爾預習的學生有60%。這就表明,主動預習的學生并不是非常多,但是不重視預習的學生占據多數,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將課前預習當成習慣。經過分析了解到,學生語文課前預習,與教師預習作業和家長的要求有一定聯系。要想學生養成預習習慣,家長與教師就應當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缺乏良好的態度,就難以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有效指導和監督,學生也就不會展開課前預習。

二、解決策略

(1)有效指導。在小學四年級學生進行語文預習的時候,教師的指導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才能夠展開有效指導,一直是困擾教師的難點。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就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課前預習的重要性,這樣才可激發學生對課前預習的興趣。教師可通過預習交流、引導典型例子以及晨讀時的溝通等各種方法,促使學生了解并認識到預習的好處,由此提高預習興趣度,按時、自覺、有質量地完成課前預習。其次,教師可預留一定時間指導學生預習。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可提出具體的要求,鼓勵學生多讀多想,提出自己的質疑。在指導學生預習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全面性,學困生也是指導的對象,做到因人制宜。最后,檢查預習結果。教師唯有檢查預習結果,才可落實預習的目的,且還要及時反饋,以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展開課前預習。預習反饋并不局限于教師對預習結果的檢查,還可鼓勵學生相互之間交流。通過學生相互點評,在討論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學習到更多、更有效的預習方法,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前預習。

(2)家長配合。在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家長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學生課前預習需要家長的配合,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家長并不是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沒有對學生課前預習進行監督,不能配合教師。事實上,家長配合與其自身文化水平有一定的關系。在受到文化水平限制的情況下,家長會認為很多的知識點教師會在課堂上講解,導致其認為課前預習并不是非常的重要。另外,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家長生活壓力不斷增大,也就造成對學生課前預習監督不到位。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其實也受意志力的影響,在家庭因素的影響下,大部分學生缺乏較強的意志力。因此,家長應重視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展開監督檢查,配合好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疏勒县| 横山县| 南丰县| 扶风县| 梨树县| 双牌县| 达拉特旗| 香港 | 临洮县| 望谟县| 江孜县| 呈贡县| 绥滨县| 抚宁县| 兴仁县| 长海县| 灵川县| 宝清县| 齐河县| 乌兰察布市| 昆明市| 收藏| 西平县| 开阳县| 奉贤区| 稻城县| 庐江县| 九龙坡区| 黑龙江省| 米易县| 阿瓦提县| 大洼县| 瑞金市| 新津县| 青神县| 湟源县| 福海县| 临城县| 沧州市|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