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2 00:28: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鋼結構考察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前言
我國正處在大規模建設階段,預計未來30年,我國需要建設的房屋總面積達600-700億平方米。因此,通過建筑工業化方式來度過大規模建設階段,保證建筑質量和耐久性,滿足建筑節能環保、綠色多功能和舒適性是我國建筑也發展的必由之路[1]。
建筑工業化就是指通過現代化的制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建筑工業化的基本內容是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發展施工專業化,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手工勞動和濕作業;發展建筑構配件、制品、設備生產并形成規模經營,為建筑市場提供各類通用建筑構配件和制品;制定統一的建筑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準,合理解決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產品標準、工藝標準、企業管理標準工法等,不斷提高建筑標準化水平;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和信息管理系統,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2]。
2 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歷史
建筑工業化在國外的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建筑工業化,注重數量和效率。表現為二戰結束以后,在巨大的社會需求下建造了大量的建筑。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民要求的不再是建筑的面積或規模,而是多樣性。“標準化”開始向“多樣化”轉變,這就是第二階段。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重點轉向節能、降低物耗、降低對環境的壓力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我國建設部于1979年頒布實施了行業標準JGJ 1-79裝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結構設計和施工暫行規定,后又于1991年10月1日修訂為《裝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設計和施工規程》。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建筑工業化的步伐曾一度停滯[3,4]。目前,中國仍處在第一階段,但是,建筑工業化,尤其是住宅工業化已經引起了國內各方面的重視。
3 建筑工業化的優勢
建筑工業化相對現有的現澆混凝土濕作業有著極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施工效率的提高
幾乎建筑的各部件均在工廠預制完成,甚至裝修也在工廠完成,現場只是完成吊裝和拼接。國外的經驗表明,采用預制裝配式建造方式與現場手工方式可節約30%的工期[2]。
3.2 施工質量的提高
工廠預制則是在穩定的工廠環境中,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使得各部件都有相似且可靠的質量,從而有利于結構整體的可靠性保證。
3.3 設計的簡化
當建筑工業化實現時,建筑的構件也會標準化,結構設計不再需要對每一種荷載都設計一種截面,也不再需要畫出很多的圖紙,而只要選擇合適型號的構件就可以了。
3.4 方便施工現場的管理
建筑工業化要求的機械化程度很高,需要的人工就相對減少了。更少的人員和更多的機械化使得現場更接近于工廠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現場的管理。
3.5 環境的影響減小
大部分建筑部件都在工廠內預制完成,現場作業大大減少,其帶來的噪音、粉塵等污染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工廠的加工速度快,整個工期也較短。
3.6 成本節約
據萬科工業化實驗樓建設過程的統計數據顯示,與傳統現場施工方式相比,工業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積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減少47.35%,垃圾減少58.89%,污水減少64.75%,對資源節約的貢獻非常顯著[3]。
綜上所述,建筑工業化會是我國建筑行業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在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高,大量的需求要求快速高質的建筑方法。另一方面,在西北等內陸經濟不發達區域,基礎建設任重而道遠,也提出了對建筑工業化的要求。
4 建筑工業化對現有結構體系和設計方法的影響
現有的結構體系按照材料可以分為磚混結構、木結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等。
磚混結構的實現方法是由配筋砌體構成。通常在混凝土空心砌塊局部空心處澆筑配筋混凝土芯柱和水平灰縫中配置一定數量鋼筋。磚混結構的工業化程度不高,嚴格來說不屬于工業化的住宅體系。
木結構適用于矮層的結構,多是裝配式的是施工方法,工業化的程度相對其他體系較高,但是在國內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我國住宅等多向著空中發展,而木結構用于矮層;另一方面,我國森林資源有限。
鋼結構目前是我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結構體系。鋼結構以強度高、自重小等優點在國內和國外都得到了普遍的發展。但國內外資源保障程度低,嚴重地影響和制約著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一直以來都受到相當的重視,技術等各方面也比較成熟。目前這種體系較為實用,而且工程經驗和技術也更成熟,在我國會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由此可見,現有的結構體系都可以進行工業化改造,使其適應大規模高效高質量的建設生產。在我國,最合適的體系仍然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我們應當利用我們在這種體系中積累下來的豐富的經驗和技術,推進建筑工業化在我國混凝土結構體系中的應用。
5 結語
建筑工業化的優勢和可行性在國外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同時也為我國的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起到了借鑒的作用。我國的經濟社會環境提出了對建筑工業化的需求,在傳統作業方式缺陷的推力和社會需求、新技術的優勢的拉力下,中國也正走上建筑工業化的道路。現在我國的建筑工業化還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我們應當針對這些問題,把握科研和其他工作的方向,切實地推動建筑工業化在中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長發,等. 日本建筑工業化考察報告(節選一). 21世紀建筑材料,2011.01.
[2]劉長發,等. 日本建筑工業化考察報告(節選三). 21世紀建筑材料,2011.02.
[3]李宗明,王三智,曹保平.裝配式住宅與住宅工業化.山西建筑,2011.04.
中圖分類號:TU241
1.保障性住房的新型工業化的提出
近年來,中國經濟以每年GDP遞增10%的高速增長,再加上嬰兒潮、 投資投機需求劇增等因素,使得中國的房價暴漲,導致大部分工薪階層買不起房。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地產需求和增加住房供給,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涉及收縮信貸、改變稅收狀況、公共住房體系等多項內容。特別是2 0 0 7年末,中國政府提出建立多層次住房市場化體系,尤其加大建設保障性住房,在“十二五”期間,建成1000套保障性住房。但是,由于受到資源和環境的約束,如果以傳統的建造方式進行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目標很難達到。通過保障性住房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化,政府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經濟,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提高住房質量,改善住居環境。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主持,建設標準比較固定,建造規模很大,它正好是實施工業化保障房的絕好對象。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作為政府主導型產業,在推行其建造體系時要考慮環保因素,工業化保障房可以節約社會資源、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2.當前工業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緊迫性和可行性分析。
2.1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的緊迫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年均增長約0.95%,隨著新一屆城鎮化大幕已經開啟,預計未來10~15年,中國的城鎮化率仍將達到1個百分點左右,每年會有1000多萬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城市低收入者、棚戶區居住者、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自農村的城市務工人員都夢想在城市里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然而,鑒于目前中國大部分人收入低下,城市房價高企,許多人即使不吃不喝幾十年也買不起房。為了社會的長治久安,大規模地建造保障性住房已經迫在眉睫。
2.2 當前工業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可行性
2.2.1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空間
保障房建設需求巨大。保障房建設規模越大,標準化程度就越高,用戶個性化需求較低,為其工業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發展空間。保障房建設以政府為主導,易于形成標準化的特點恰好符合工業化的要求。從今后發展保障房情況看,發展節約土地、節約能源的保障房是政府的戰略目標,保障房建設會更加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要實現保障房建設目標,離不開工業化的發展。
2.2.2.個別地方已經出臺了推進保障房工業化的政策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河北、江蘇、寧夏等個別省市通過了推進保障房工業化的一些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激勵政策。例如,北京在2012年8月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五個部門聯合《關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推進保障房產業化工作任務的通知》,提出在“十二五”期間,以保障性住房為重點,全面推進保障房工業化和產業化,到2015年產業化建造方式的保障房達到當年開工建筑面積的30%以上,累計示范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2.2.3試點示范工程項目已經積累了良好的經驗,為進一步全面推廣保障房工業化打下良好基礎
經過多年來試點示范工程的實踐探索,各個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工業化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積累了良好的經驗。比如.深圳萬科龍華保障房項目,建筑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項目設計總戶數4002套,分為35平方米、50平方米、70平方米三種戶型。該項目采用了工業化建造技術,為今后全面開展保障房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4 保障房工業化目前已經具備較好的技術支撐
我國目前通過“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保障房性能認定制度”的實施,建設了很多“節能節材節地型”保障房,這使得房地產開發商以提高保障房品質為出發點,有力的促進了保障房質量和性能的的提升。通過已經批準的27個“國家保障房工業化和產業化基地”,逐步形成了支撐保障房工業化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和規模化實施能力。這些現有的技術體系包括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鋼結構房屋工業化結構體系、木結構房屋工業化結構體系、CSI保障房建筑體系。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保障房工業化集成技術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它們都為保障性住房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奠定了實踐基礎。
2.2.5 建材等相關產業的保障,為保障房工業化推進提供了動力
在保障房工業化建造中,選擇性價比合適的預制構件材料非常關鍵。2011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關于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材料、部品采購信息平臺的通知》。通過信息平臺,房地產開發商可以得到真實可靠的信息,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便宜的建材產品。
3.當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推行工業化的主要問題
當前,在保障房建設中,推進工業化的建設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對保障房工業現代化發展重視程度不夠、相關的扶持和激勵政策不夠、標準制定落后于實際施工等。
3.1 對保障房產業工業化發展重視程度不夠
從各地方進行保障房建設實際情況看,很多保障房建設管理部門對保障房產業工業化發展重視不夠,缺乏推動其發展的良好機制。因為保障房建設是否節能環保、是否技術先進、是否具有巨大潛力不是保障房建設管理部門的考核重點,絕大多數保障房相關機構總是忙于為應付各種檢查準備報告,忙于在短時間內以較短工期完成建設任務量,忙于保障房建設資金籌措,很少有地方政府意識到保障房建設工業化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3.2 缺乏推動保障房產業工業化發展的激勵政策
由于我國目前保障房產業工業化發展還沒有做到規模化,保障房建設工業化建造方式的造價高于傳統建造方式,企業參與保障房建設的利潤很低,大部分大資金不愿意承擔采用工業化建造所增加的成本。盡管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等)出臺了一些激勵政策,但是全國范圍缺乏全局性激勵政策。這些激勵政策包括財政3.3 保障房工業化標準、規范滯后于標準、規范的制定嚴重滯后于3.4缺乏與保障房工業化匹配的技術人員
當前,參與保障房建設利益主體,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保障房工業化不了解和不熟悉,導致在實際工程上出現一些問題。同時,保障房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技術人員在保障房工業化相關技術儲備上不足也嚴重不利于建設保障房,代建企業及其建設人員不熟悉預制結構體系,設計及建造過程中難以應對新出現的問題。
3.3 保障房工業化科技攻關工作資金支持不足
保障房工業化建造方式目前還是個新生事物,在發展的初期缺乏政府科技攻關投入,缺乏專項資金支持,會導致前期階段的工作舉步維艱,比如無法請專家制定標準、規范,很難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參與保障房工業化建設。
3.4 推進保障房工業化的建造方式,與我們現有的評價體系是矛盾的。
目前在保障房建設中普遍采用的是最低價招標,建筑施工模式已經實現了對成本的最優控制,而保障房工業化則需要大量前期的建設投入,在競價中并不存在優勢。
4.新型工業化建造保障性住房的建議和措施
4.1 積極引進、推廣適合我國保障房工業化建造的國外先進技術。特別是適合中國國情發展的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技術、構建產品工廠化生產技術、構建安裝和管理技術。在對這些技術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按照中國不同地域的特點,開發適合各個地區的工業化建筑體系和成套技術。
4.2建立與模數相協調的標準化體系,不斷推進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的設計標準和相關規范的建設,特別是預制裝配式結構節點設計規范及其相配套的設計標準圖集和計算軟件,不斷完善工業化建造保障房建筑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
4.3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以優秀的工業化建造保障房工程項目作為示范基地建設。根據目前中國工業化建造保障房的現狀,優先選擇一批量大面廣的保障房建設項目作為推動其工業化的示范工程,特別是
成片建設的廉租房項目和經濟適用房項目,引導工業化建造保障房按計劃有序的發展。鼓勵構建產品生產企業、預制裝配式結構設計單位、構建安裝企業在建設示范基地過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廣自己的成果,引領行業發展。
4.4大力發展鋼結構的保障房工業化建筑。
鋼結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其安全、低碳環保符合我國建筑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目前我國建筑用鋼量只占全國鋼產量的3.5 %~4%,其中鋼結構用鋼量只占總用鋼量的10%,而西方發達國家的鋼結構用鋼量占建筑用鋼量的30 %~40%,占鋼產量的 1 5 %~ 2 5 %。當前我國的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可以利用工業化建造保障房的發展契機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
4.5 推行結構裝修一體化的節能保障房。新建保障房必須達到建筑節能標準,并積極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節材、節水的新型材料和部品,鼓勵利用清潔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杜絕建筑毛坯房的銷售,推動精裝修保障房建設,在形成保障房工業化的同時提高我國建筑工業化水平。
4.6 國家和地方政府要給予政策支持,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保障房工業化研究中心,組織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企業單位進行合作,走產學研相結合道路,加強保障房工業化技術標準、管理模式、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專題研究。另外,將保障房工業化建造的內容納入到注冊建造師、注冊建筑師、注冊造價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考試、考核、教育培訓中,建立保障房工業化建造的一線技術人員和工人認證和培訓體系。
參考文獻
[1]紀潁波.建筑工業化發展研究[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1):7.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保障性住房產業化成套技術集成指南[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1):54~56.
一、國際住房與住房保障制度大會的基本情況
6月2日-6日,代表團參加了在加拿大班夫舉辦的第九屆國際住房與住房保障制度大會。本次大會由加拿大阿爾伯達省新建住宅保障項目組織主辦,加拿大CMHC特別支持。該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旨在加強國際間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合作與經驗交流。參加此次大會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法國、德國、日本等17個國家代表200多人,各國代表圍繞住房建設與住房保障分別介紹了各國的進展情況。我代表團長李先逵在大會上作了題為"中國住房發展與住房政策保障"報告,介紹了中國政府在改善人居環境和居住條件方面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果,并詳細介紹了中國政府在培育住宅消費市場、加快住宅產業發展方面的方針政策措施。代表團副團長沈建忠在大會上作了題為"中國住宅建設與住宅質量保障"報告,介紹了中國住宅建設取得的成就、住宅建設的發展前景及住宅建設的質量保障體系,著重介紹中國政府在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方面所做的努力。大會發言取得較好的效果,使國際社會對中國住宅產業發展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新的機遇。
從大會交流的內容來看,各國政府把堅持人居可持續發展,提高住宅建設技術水平,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和質量;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特別是保障住房質量和購房者的利益做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在保證住房質量方面,把推動住宅科技技術發展做為首要任務,通過加強和完善住宅技術標準,建立系統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制度,嚴格建造過程把關,完善質量檢測手段等措施確保住房建造質量。在住房制度保障方面,為保證人人享有住房為目標,通過建立不同層次的住房供應體系,采取住房建設基金、住房貸款等經濟手段,提高購房者的購房支付能力,使低收入者的住房能達到一定的標準和相應可靠的質量保證。
會議期間,我代表團還與加拿大、日本等國代表團進行了雙邊交流活動,就住宅技術的發展與合作進行了進一步交換意見,為加強今后的國際合作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加拿大CMHC董事會主席Peter Smith先生介紹了CMHC的主要職能,并期待著中加雙方在住宅建設領域進一步合作與交流。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唐力教授介紹了太陽能住宅建筑體系技術;加拿大建造材料中心主任波登介紹了加拿大住宅標準、規范和住宅建筑體系等內容。一行30人的日本代表團非常珍惜與我代表團的會晤和交流。日方表示,第十屆年會將于2005年在日本東京召開,中國在住宅建設方面的成就世界矚目,中日兩國間的住房合作與交流一直開展得很好,希望中方在下屆年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雙方就住宅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商談,為加強技術合作奠定了基礎。
二、中加技術交流與合作
代表團在訪加期間,與加拿大樓宇貸款保險及房屋署就中加技術交流與合作情況進行細致的商談,對今后合作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在加方的安排下,考察了加拿大住宅技術和住宅小區建設情況。
1、中加合作項目與交流活動取得的初步成果。我部與加拿大在建筑技術、住房金融、住宅產業、建筑標準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主要的項目和活動有:
中加住房金融合作項目。1999年11月,我部向外經貿部和加拿大國際發展署(CIDA)申請將"研究和借鑒加拿大住房抵押貸款擔保制度與實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方面的經驗"列入CIDA的資助計劃,2000年2月獲得批準。加方提供300.000加元的資助,加方與我部共同實施該項目的合作伙伴是加拿大CMHC。該項目的目的是學習和借鑒加拿大模式,為在中國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住房抵押貸款擔保制度和抵押貸款證券化制度做準備。該項目于2001年7月結束,中方完成了詳實的研究報告,提出了政策建議,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做為該項目的延伸,由CIDA資助,并根據劉志峰副部長訪加時與CMHC簽署的合作協議,我部與CMHC于2001年8月開始進行在中國建立住房抵押貸款擔保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此項研究正在分階段進行中。
中加建筑技術領域的合作。加拿大住宅建筑體系主要以木結構和輕鋼結構為住宅建筑的主導結構,在這方面有較成熟的經驗和技術。中加雙方在木結構建筑方面開展了廣泛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在加拿大CMHC、自然資源部、國家研究中心、森林工業理事會等部門的支持與協助下,為我國木結構標準修訂提供了技術咨詢和服務。目前木結構設計規范和木結構施工驗收規范在雙方的合作努力下,已正式出版。同時,我部正在與加拿大CMHC就輕鋼住宅結構技術標準制訂方面進行合作,該項工作進展順利。
中加雙方在技術交流與研討、技術貿易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取得了較好成果。
2、中加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建設性意見。代表團在雙方的商談中提出了加強中加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建設性意見。在住房金融方面,加快在住房金融領域合作的進程,盡快開展住房抵押擔保和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同時,開展住房發展基金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中國產業基金的建立與發展。在技術交流與貿易領域,加快輕鋼住宅建筑體系技術的合作,在制定技術標準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在技術引進方面,應與中方有關企業合作,引進成套生產技術,而不僅僅局限在產品的出口方面,以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和加快新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在人才培訓方面,應有實質性的進展,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
3、加拿大住宅建設管理與技術發展的考察研究。在CHMC的安排下,代表團考察了加拿大政府住房建設與住宅技術管理機制及木結構建筑體系技術、輕鋼住宅建筑體系技術、住宅供暖系統、新能源利用技術及參觀了加拿大科學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實驗室和居住區建設等。
加拿大住房建設及住宅技術的發展主要由加拿大CMHC、工業部、科學研究院建筑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礦物與能源技術中心等部門協作共同完成。
加拿大CMHC是加拿大政府的住房機構,成立于1946年,其宗旨是協助加拿大政府制訂和實施住房建筑計劃,以解決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加拿大國內存在的住房緊缺問題。從那時起,該公司一直協助政府為一代又一代加拿大人民提供住房,使加拿大人民居住條件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該公司多年來采取了各種途徑,包括向加拿大家庭提供直接和間接援助,以及協助建立一種能促使加拿大住房建筑業健康發展的有利環境。通過推廣有關住房方面的研究與專業技術知識,協助住房建設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并與其他部門和單位合作,支持和修訂加拿大的住房建筑標準,確保加拿大在解決目前出現的各種住房問題和面對各種新興的發展趨勢的同時,能夠全面考慮國內和國際因素,做出統籌兼顧的積極反應。為了實現其支持住房產業的目標,該公司采取各種途徑,包括技術與經濟研究、信息交流、人員培訓、示范工程、規章制度的制定、研制行業標準等促進和協調住房產業與各級政府機構以及加拿大國內外的住房用戶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加拿大科學院建筑研究所是加拿大的建筑技術中心,從事綜合性研究、制訂建筑法規和提供質量鑒定服務等,其所從事的消防安全、建筑性能、室內環境、材料與結構、產品鑒定等方面的研究在國際同行享有較高聲譽,對促進加拿大住宅產業技術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加拿大自然資源部是主管加拿大能源、采礦、地質和森林資源的聯邦政府部門。該部門通過各種措施,積極發展和促進住宅建設中的能源效率,包括為新建住宅制定的R-2000計劃和適用于現有舊房的"住房能源改造措施"。負責管理使用能源的設備,包括住房設備和家用電器,并為制定和實施加拿大住房建筑能源法規提供協助。礦物與能源技術中心作為自然資源部的下屬技術開發機構,主要從事建筑節能設備與系統的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該中心為新建住房和現有舊房的節能住宅技術提供技術支持和計劃管理服務,包括研制技術標準、鑒定工具、質量性能檢查、建筑培訓和計劃評估等。同時,還致力于開發太陽能、風能、小型水力發電及生物能源。加拿大的住宅技術發展,在各有關部門共同協作下通力合作、協調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住宅產業技術的大發展,使加拿大住宅工業化水平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加拿大住宅建設倡導"健康住宅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證居住者健康。包括室內空氣質量、水質、采光照明、隔聲及電磁輻射等因素。二是能源效益。包括建筑物的保溫性能、用于采暖與制冷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技術利用、用電及高峰用電需求等。三是資源效益。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節水器具、建筑物的耐久性及長期性等。四是環保責任。包括排放及燃燒副產品的設備性能、廢水及污水處理、社區的選址及自然環境的利用等。五是可支付能力。包括住宅的性能價格比、建設的工業化水平、住宅的適應性和市場性等。加拿大的住宅建筑技術發展以"健康住宅"理念為原則,發展相應的體系與技術,形成了以木結構、輕鋼結構、混凝土板式結構、輕鋼與混凝土復合結構為主要建筑體系和與其相配套的工業化生產的墻板、布線、門窗、廚衛部品及技術體系,實現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一體化管理的住房現代化生產體系。
木結構住宅體系在加拿大已成為低層住宅發展的主要建筑體系,其源于加國擁有豐富的木材資源、現代化生產工藝和其成熟的配套技術。木結構體系的特點是:應用于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可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高效建造;其空間布局可改性好,可按照市場要求臨時改變其空間布局;在安裝配電系統、管道系統、供暖系統與空調系統以及其他現代化系統時可節省時間、提高工效,可達到最高的絕熱保溫標準,保證既節省能源,又能提供長期的舒適環境。同時,可以盡量減少廢料和工序,并能充分利用回收材料。
輕鋼結構住宅體系在加拿大住宅建設中也有較大發展,其技術特點及技術體系和木結構體系具有相似之處,其不同之處在輕鋼結構體系中的結構由鋼代木,是加拿大低層、多層住宅常用的結構形式,具有很大的市場。其優點在于:質輕高強,抗震性能好;有利于環保,回收率可達100%;材料性能好,結構質量有保證;工業化程度高,施工快,有利于實現工業化生產;不可燃、不助燃,防火性能好等特點。目前,加拿大輕鋼結構體系用于旅館等公共建筑可蓋到七層,用于住宅可蓋到四至五層,今后發展還在進一步研究。
混凝土板式結構、輕鋼與混凝土復合結構是加拿大高層住宅的主要建筑體系。混凝土板式結構綜合利用了加拿大各種模板技術及現場澆注混凝土板等工藝技術,實現了機械化施工。輕鋼與混凝土復合結構是將冷軋鋼與現場灌注的混凝土粘合在一起或在工廠制成板,構成樓板、橫梁、頂梁、立柱和墻壁等結構,是逐漸取代混凝土板式結構的新的結構型式,在高層住宅建筑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加拿大的住宅配套技術與產品水平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如:混凝土砌塊技術、屋面裝飾技術、塑料產品技術、空氣流通與熱量控制技術、門窗技術、廚衛技術供暖技術等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值得我國學習和交流。
三、中美住房合作項目與交流
代表團訪美期間,與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商務部就中美住房合作項目事宜進行了實質性協商。同時,對美國住宅建設的政策和技術發展進行了較深入的調研,達到了預期效果。
1、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中美住房合作項目由2000年5月優先啟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合作項目"和"住宅產業示范工程"以來,在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果。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合作項目。2000年5月,在上海舉行了中美住房金融研討會,詳細了解了美國在住房抵押證券化方面的經驗。2000年7月和9月,中美雙方先后派出了代表團就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進行交流,為中國實施住房抵押證券化進行了技術準備。目前中方有關部門正就在中國實施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工作進行努力。
住宅產業示范工程合作項目。根據《關于建設示范工程的諒解》,初步選定北京龍澤苑小區和上海新里程小區做為中美住宅示范項目。2001年3月,中美雙方聯合評審組在北京召開了龍澤苑示范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評標會,美國FRANK WILLIAMS建筑事務所的方案中標。2002年3月在北京舉行了龍澤苑示范項目環境規劃設計方案評標會,美國盛林景公司的設計方案中標。龍澤苑項目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已于6月29日開工建設。上海示范工程項目于2001年9月召開了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評標會,美國DESIGN COLLECTIVE建筑事務所的設計方案中標,目前設計方案仍在修改階段。
2、合作項目的建設性意見。住宅示范工程合作已經步入到技術合作的實質性階段。此次訪問和交流就有關示范技術和產品事宜與美國商務部、住宅建造商協會等部門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和協調,明確了示范技術與產品的內容和要求。在引進美方規劃設計理念的同時,重點應在引進和示范技術和產品方面,要側重于工業化建筑體系、部品體系以及建筑節能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居住區環境保障技術等方面。經過雙方協商,同意先由美方提出可供中方住宅示范工程選用的技術和部品清單,再由中方根據清單提出具體技術要求和選用要求,雙方協商確定。雙方認為,為保證示范工程項目啟動后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雙方應建立工作協調小組及協調機制。
3、美國住房建設的考察研究。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是負責美國住房投資、住房計劃和住宅技術的發展的主管部門。從1930年開始,美國國會推動公共住房計劃,共新建120萬套住宅提供給最低收入家庭。從1993年開始啟動希望6工程,主要解決低收入者、經濟落后地區以及居住條件較差的群體的住房。主要是改造危舊和居住質量差的住宅,1993年-2001年計劃拆除危舊住宅78156套,新建住宅83163套,到2000年實際新建住宅70898套,其中58%作為公共住宅提供給低收入者。公共住宅的投資來自國會撥款、地方機構籌措和私人投資等多種渠道。2001年國會撥款45億美元,地方機構籌到90億美元用于公共住房建設,為解決低收入住宅提供了巨大的資金來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美國政府為逐步消除貧民區和貴族區的居住者素質的差別,在公共住宅中吸引高收入者來居住,共同提高全民素質。公共住宅在40-50年代以建高層住宅為主,實踐證明,高層住宅管理難度大,除紐約等城市外,已不再新建高層住宅。在發展住宅技術方面,美國政府非常重視住宅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國會每年撥款1000萬美元用于住宅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且在公共住宅建設中大力推廣住宅建設新技術,不斷改善住宅的綜合質量。
四、美、加住宅產業考察的啟示
1、住宅區規劃。住宅的規劃設計理念應從住宅小區為主發展到居住社區為主的轉變。北美的住宅很少見到像我國封閉式布局和封閉式管理的住宅小區,其規劃設計是以居住社區的理念,形成街坊鄰里和組團區段的布局模式,體現社區開放交流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如:社區服務、生活設施等),有利于城市交通疏散。我國封閉式住宅小區(組團)是幾千年來"圍城"思想的延續,每個小區必須配套相應的商業服務設施、中心廣場、教育設施等,是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造成小區內外交通組織復雜,生活不便等。如果封閉式圍墻是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那么現代化監控技術、門禁系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使住宅小區由封閉走向開放,資源(如綠地、設施)由小區獨享變為社會共享。
2、住宅的裝修。提供毛坯房的做法是我國住宅建設的特有現象,在住房商品化、社會化高度發達的美國、加拿大的住宅全部做到一次裝修到位,而且住宅裝修實現一體化設計、施工,既能保證工程質量,又有利于實現裝修工業化。裝修講求簡潔、明快、舒適和實用,創造一種方便、安逸的居住環境。我國目前住宅裝修存在著很大的誤區,裝修的賓館化或裝修繁瑣化給人以眼花繚亂之感。
3、居住區環境。不管在美國、加拿大的高檔社區,還是普通社區,很少看到像我國住宅小區環境塑造的大手筆做法,目前我國住宅小區建設中大做環境文章,大是指人工造景,以宣傳廣告式手法為環境而環境。如:浩大的中心廣場、人造瀑布、山石景觀等,既是形式主義,又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在國外也只是在公共公園或城市廣場中才能看到。在美國、加拿大的居住區環境講求利用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原則,以種樹、種草為主,營造樸實、自然的環境,既經濟實惠,又具有園藝美的自然和諧,而不是人工過份做作造景。
4、住宅技術的實用性和高效性。在美國、加拿大資源豐富的國度,積極開發、推廣應用污水處理和回用技術、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太陽能和地熱等自然能源的利用技術、小型箱式變壓器技術等,體現"健康住宅理念"的"4R"理論,即檢查(Review)標準程序和做法;減少(Reduce)產生的浪費;重復利用(Re-use)資源和材料;回收(Recycle)通常被廢棄的材料。
5、重視新技術的研究。盡管美國的建筑技術處于領先水平,美國政府仍然重視新技術的研究工作,國會每年撥付住宅與城市發展部1000萬美元專門用于新技術的開發與研究費用,委托美國國家建筑技術研究中心負責建筑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而美國的各種協會等社團組織,更是集中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推動美國住宅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科研單位的改制與政府部門脫鉤,技術研究工作弱化,同時,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很難調動起企事業單位開展新技術開發研究的積極性,嚴重阻礙新技術的發展。在新技術研究領域,不僅要加大科研投入,而且要穩定一批技術設備齊全、技術實力雄厚的科研單位和科研隊伍,積極投入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推動新技術的發展。
6、加快我國住宅建筑體系的研究。美國、加拿大住宅建設的工業化之高,是因為有成熟的成套建筑體系(如木結構、輕鋼建筑體系)和與之相配套的成套技術。我國的住宅建筑體系較多,尚未形成系列化體系,而且建筑技術以單項技術發展為主,缺乏標準化、配套化技術,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限制了住宅建設工業化的發展。加快我國住宅建設工業化進程,首先是解決建筑體系問題。應加強混凝土結構、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的標準化研究,形成完整系列的體系。其次是完善住宅技術、部品的通用性研究,逐步形成系列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
7、木結構、輕鋼結構住宅在我國的發展前景。我國城鎮住宅主要已集合式住宅為主,由于木結構、輕鋼結構的建造層數所限,其建筑結構體系在我國城鎮住宅建設中應用范圍有限,但與其配套的屋面體系、內墻體系及其配套的技術在集合式住宅中仍有廣闊的用途。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及廣大農村住房條件的改善,木結構、輕鋼結構住宅在小城鎮及廣闊的農村住宅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輕鋼結構住宅在發展小城鎮和農村住宅中具有較大的潛力。
建設部赴美、加住宅產業考察團
團 長:李先逵 建設部外事司司長
副團長:沈建忠 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副司長兼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
團 員:
王瑞春 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處長
田靈江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處長
于 萍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工程師
韓紅麗 陜西西安高科(集團)新西部實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
陳 琳 浙江溫州市安居工程建設指揮部主任
唐文華 浙江溫州市安居工程建設指揮部處長
樊 闊 內蒙古包頭市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
在老年公寓的建筑設計中,有很多方面是與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規范的,比如:在高級老年公寓中,各個功能空間的大小必須控制。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雖然衣食無憂,可是在心理上容易產生孤獨感,過大的空間容易使得老年人產生空蕩蕩的孤獨感;同時使用空間也不能過小,因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動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彎腰,爬高等等。過小的空間會增加這種局促感,會使得老年人覺得很壓抑,很不方便。
【目錄】
第一部分老年公寓項目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要部分,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并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
一、老年公寓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承辦單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擔單位
(四)項目可行性研究依據
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3.《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xx)20號 ;
4.《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xx版》;
5.《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發展規劃》;
6.《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xx
年審核批準施行;
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xx年
8. 企業投資決議;
9. ……;
10. 地方出臺的相關投資法律法規等。
(五)項目建設內容、規模、目標
(六)項目建設地點
二、老年公寓項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政策保障、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和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主要包括:
(一)項目產品市場前景
(二)項目原料供應問題
(三)項目政策保障問題
(四)項目資金保障問題
(五)項目組織保障問題
(六)項目技術保障問題
(七)項目人力保障問題
(八)項目風險控制問題
(九)項目財務效益結論
(十)項目社會效益結論
(十一)項目可行性綜合評價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部分中,可將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術經濟指標匯總表(略)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并提出解決的建議。
1.項目總投資來源及投入問題
項目總投資主要來自項目發起公司自籌資金,按照計劃在20xx年3月份前完成項目申報審批工作。預計項目總投資資金到位時間在20xx年4月底。整個項目建設期內,主要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編制、項目備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員招聘及培訓、設備簽約、設備生產、設備運行及驗收等工作。
項目發起公司擬設立專項資金賬戶用于項目建設用資金的管理工作。對于資金不足部分則以銀行貸款、設備融資,合作,租賃等多種方式解決。
2.項目原料供應及使用問題
項目產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場上供應充足,可以實現就近采購。項目本著生產優質產品、創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對原材料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對原料供應商進行優選,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3.項目技術先進性問題
項目生產本著高起點、高標準的準則,擬采購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引進先進生產管理經驗,對生產技術員工進行專業化培訓,保證生產高效、工藝先進、產品質量達標。
第二部分老年公寓項目建設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發起的背景、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理由及項目開展的支撐性條件等等。
一、老年公寓項目建設背景
(一)老年公寓項目市場迅速發展
老年公寓項目所屬行業是在最近幾年間迅速發展。行業在繁榮國內市場、擴大出口創匯、吸納社會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二)國家產業規劃或地方產業規劃
我國非常中國老年公寓領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在最近幾年有關該領域的政策力度明顯加強,突出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穩定國內外市場;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實施技術改造;
(4)淘汰落后產能;
(5)優化區域布局;
(6)完善服務體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設;
(8)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三)項目發起人以及發起緣由
……
二、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可行性
(一)經濟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術可行性
本項目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方案,為保證工藝先進性,關鍵設備引進國外廠商,其他輔助設備從國內廠商中優選。該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和生產實踐,公司創造出一流的老年公寓工藝和先進的管理技術,完全能夠按照行業標準進行生產和檢測,其新技術方案的引入,將有效保證本項目順利開展。
(四)模式可行性
老年公寓項目實施由項目發起公司自行組織,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組織建設。項目建成后,項目運作由該公司全資注冊子公司主導,項目產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目前,國內外市場發展均較為迅速,市場空間放量速度加快,市場需求強勁,可以保證產品有效銷售。
(五)組織和人力資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個項目,其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甚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在對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決定。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到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詳細研究當前市場現狀,以此作為后期決策的依據。
一、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市場調查
(一)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國際市場調查
(二)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國內市場調查
(三)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價格調查
(四)老年公寓項目產品上游原料市場調查
(五)老年公寓項目產品下游消費市場調查
(六)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市場競爭調查
二、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調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延續,是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的結論,對本項目產品未來市場需求量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制訂產品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一)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國際市場預測
(二)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國內市場預測
(三)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價格預測
(四)老年公寓項目產品上游原料市場預測
(五)老年公寓項目產品下游消費市場預測
(六)老年公寓項目發展前景綜述
第四部分老年公寓項目產品規劃方案
一、老年公寓項目產品產能規劃方案
二、老年公寓項目產品工藝規劃方案
(一)工藝設備選型
(二)工藝說明
(三)工藝流程
三、老年公寓項目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一)營銷戰略規劃
(二)營銷模式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格的銷售模式,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營銷模式進行研究。
1、投資者分成
2、企業自銷
3、國家部分收購
4、經銷人情況分析
(三)促銷策略
……
第五部分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與土建總規
一、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
(一)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地理位置
(二)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自然情況
(三)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資源情況
(四)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經濟情況
近年來,項目所在地多元產業經濟迅速發展,第一產業基本穩定,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新興產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帶動力量;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一大批改制企業充滿活力,民營經濟發展發展步伐加快。重點調產工程扎實推進,經濟多元化支柱產業結構正在形成,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五)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人口情況
(六)老年公寓項目建設地交通運輸
項目運作立當地,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項目建設地交通運輸條件優越,目前已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等立體方式的交通運輸網。公路四通八達,境內有3條國道、2條省道,高速老年公寓步伐進一步加快,將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公路運輸條件,逐漸優化的交通條件有利于項目產品銷售物流環節效率的提升,使得產品能夠及時投放到銷售目標市場。
二、老年公寓項目土建總規
(一)項目廠址及廠房建設
1.廠址
2.廠房建設內容
3.廠房建設造價
(二)土建規劃總平面布置圖
(三)場內外運輸
1.場外運輸量及運輸方式
2.場內運輸量及運輸方式
3.場內運輸設施及設備
(四)項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項目占地
2.項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內容
序號
建設項目
建筑結構
建筑方式
施工面積(m2)
1 辦公樓 框架結構 多層建筑 9011
2 展廳 磚混結構 單層建筑 1802
3 公寓 磚混結構 多層建筑 37847
4 餐廳 磚混結構 多層建筑 2703
5 1號車間 輕鋼結構 單層建筑 6308
6 2號車間 輕鋼結構 單層建筑 7209
7 3號車間 輕鋼結構 單層建筑 8110
8 后序處理、庫房 輕鋼磚混結構 單層建筑 7209
9 鍋爐房及其它輔助實施 框架磚混結構 單層建筑 1802
10 小計 80200
11 綠化設施 5407
12 廠區硬化周圍美化 4506
13 總施工面積(m2) 90112
(五)項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價
(六)項目其他輔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電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老年公寓項目環保、節能與勞動安全方案
在項目建設中,必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能源節約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規、法律,對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對影響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對其進行評價,推薦技術可行、經濟,且布局合理,對環境的有害影響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制度,同時,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要有專門論述。
一、老年公寓項目環境保護方案
(一)項目環境保護設計依據
(二)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三)項目環境保護評價
二、老年公寓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標準
(二)項目資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老年公寓項目節能方案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節能需要單獨列一章。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規定,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項目、建筑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項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項目建設方都必須出具《節能專篇》,作為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中的重要環節。項目立項必須取得節能審查批準意見后,項目方可立項。因此,對建設規模超過發改委規定要求的項目,《節能專篇》如同《環境評價報告》一樣,是項目建設前置審核的必須環節。
(一)項目節能設計依據
(二)項目節能分析
四、老年公寓項目消防方案
(一)項目消防設計依據
(二)項目消防措施
(三)火災報警系統
(四)滅火系統
(五)消防知識教育
五、老年公寓項目勞動安全衛生方案
(一)項目勞動安全設計依據
(二)項目勞動安全保護措施
第七部分老年公寓項目組織和勞動定員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組成和工藝流程,研究提出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勞動定員總數及勞動力來源及相應的人員培訓計劃。
一、老年公寓項目組織
(一)組織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老年公寓項目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一)勞動定員
(二)年總工資和職工年平均工資估算
(三)人員培訓
本項目采用“標準化培訓”實施人員培訓,所謂“標準化培訓”指的是定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訓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門技術骨干統一按照規定執行,力求使得員工熟悉公司業務和需要掌握的各項基本技能。經過標準化培訓后,公司根據各人表現確定崗位,然后由各崗位的技術負責人針對崗位特有業務進行學徒式指導和培訓。兩種方式的結合既保證了員工定崗的準確性,也縮短了員工定崗后成為合格員工的時間,這對于節約人員培訓成本和縮短培訓時間都具有極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老年公寓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項目實施時期的進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項目實施時期亦可稱為投資時間,是指從正式確定建設項目到項目達到正常生產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包括項目實施準備,資金籌集安排,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施工準備,施工和生產準備,試運轉直到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階段。這些階段的各項投資活動和各個工作環節,有些是相互影響的,前后緊密銜接的,也有些是同時開展,相互交叉進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將項目實施時期各個階段的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統一規劃,綜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實可行的安排。
一、老年公寓項目實施的各階段
(一)建立項目實施管理機構
(二)資金籌集安排
(三)技術獲得與轉讓
(四)勘察設計和設備訂貨
(五)施工準備
(六)施工和生產準備
(七)竣工驗收
二、老年公寓項目實施進度表
三、老年公寓項目實施費用
(一)建設單位管理費
(二)生產籌備費
(三)生產職工培訓費
(四)辦公和生活家具購置費
(五)其他應支出的費用
第九部分老年公寓項目財務評價分析
圖-4 財務評價基本思路
一、老年公寓項目總投資估算
二、老年公寓項目資金籌措
一個建設項目所需要的投資資金,可以從多個來源渠道獲得。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資金籌措工作是根據對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估算和流動資金估算的結果,研究落實資金的來源渠道和籌措方式,從中選擇條件優惠的資金。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對每一種來源渠道的資金及其籌措方式逐一論述。并附有必要的計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應對下列內容加以說明:
(一)資金來源
(二)項目籌資方案
三、老年公寓項目投資使用計劃
(一)投資使用計劃
(二)借款償還計劃
四、項目財務評價說明&財務測算假定
(一)計算依據及相關說明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主席令第24號],20xx年1月1日起實施。
2.《企業會計準則》,[財政部令第5號],20xx年1月1日起實施。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20xx年1月1日起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20xx年1月1日起實施。
5.《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xx年審核批準施行。
6.項目必須遵守的國內外其他工商稅務法律文件。
(二)項目測算基本設定
五、老年公寓項目總成本費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資及福利費用
(三)折舊及攤銷
(四)工資及福利費用
(五)修理費
(六)財務費用
(七)其他費用
(八)財務費用
(九)總成本費用
六、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
(一)銷售收入
(二)銷售稅金及附加
(三)增值稅
(四)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
七、損益及利潤分配估算
八、現金流估算
(一)項目投資現金流估算
(二)項目資本金現金流估算
第十部分老年公寓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在對建設項目進行評價時,所采用的數據多數來自預測和估算。由于資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將來的實際情況可能與此有出入,這對項目投資決策會帶來風險。為避免或盡可能減少風險,就要分析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以確定項目的可靠性,這就是不確定性分析。
根據分析內容和側重面不同,不確定性分析可分為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進行的盈虧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視項目情況而定。
(一)盈虧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老年公寓項目財務效益、經濟和社會效益評價
在建設項目的技術路線確定以后,必須對不同的方案進行財務、經濟效益評價,判斷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并比選出優秀方案。本部分的評價結論是建議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據之一,也是對建設項目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財務、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的主要內容做一概要說明
一、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是考察項目建成后的獲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及外匯平衡能力的財務狀況,以判斷建設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財務評價多用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為主的辦法進行。并用財務評價指標分別和相應的基準參數——財務基準收益率、行業平均投資回收期、平均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相比較,以判斷項目在財務上是否可行。
(一)財務凈現值
財務凈現值是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財務凈現金流量,按照一個設定的標準折現率(基準收益率)折算到建設期初(項目計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現值之和。財務凈現值是考察項目在其計算期內盈利能力的主要動態評價指標。
如果項目財務凈現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達到或超過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項目財務上可行。
(二)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指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財務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等于零時的折現率,也就是使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反映項目實際收益率的一個動態指標,該指標越大越好。
一般情況下,財務內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準收益率時,項目可行。
(三)投資回收期Pt
投資回收期按照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可以分為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投資回收期。以動態回收期為例:
(1)計算公式
動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項目的現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計算:
Pt=(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出現正值的年數-1)+上一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的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凈現金流量的現值
(2)評價準則
1)Pt≤Pc(基準投資回收期)時,說明項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時間內收回投資,是可行的;
2)Pt>Pc時,則項目(或方案)不可行,應予拒絕。
(四)項目投資收益率ROI
項目投資收益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營運期內年平均息稅前利潤(EBIT)與項目總投資(TI)的比率。總投資收益率高于同行業的收益率參考值,表明用總投資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滿足要求。
ROI≥部門(行業)平均投資利潤率(或基準投資利潤率)時,項目在財務上可考慮接受。
(五)項目投資利稅率
項目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或平均年利潤總額與銷售稅金及附加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年平均利稅總額/總投資×100%
投資利稅率≥部門(行業)平均投資利稅率(或基準投資利稅率)時,項目在財務上可考慮接受。
(六)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ROE)
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凈利潤或運營期內平均凈利潤(NP)與項目資本金(EC)的比率。
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高于同行業的凈利潤率參考值,表明用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滿足要求。
(七)項目測算核心指標匯總表
二、國民經濟評價
國民經濟評價是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部分,是決策部門考慮項目取舍的重要依據。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采用費用與效益分析的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參數,計算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評價項目在經濟上的合理性。國民經濟評價采用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和外匯效果分析,以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也可計算經濟凈現值(ENPV)指標,涉及產品出口創匯或替代進口節匯的項目,要計算經濟外匯凈現值(ENPV),經濟換匯成本或經濟節匯成本。
三、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對以上各項指標進行計算和分析以外,還應對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進行分析,也就是對不能定量的效益影響進行定性描述。
第十二部分老年公寓項目風險分析及風險防控
一、建設風險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風險及防控措施
三、市場風險及防控措施
四、籌資風險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關風險及防控措施
第十三部分老年公寓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面各節的研究分析結果,對項目在技術上、經濟上進行全面的評價,對建設方案進行總結,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有:
1.對推薦的擬建方案建設條件、產品方案、工藝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影響的結論性意見
2.對主要的對比方案進行說明
3.對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議
4.對應修改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提出修改意見
5.對不可行的項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意見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爭議問題的結論
二、附件
凡屬于項目可行性研究范圍,但在研究報告以外單獨成冊的文件,均需列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件,所列附件應注明名稱、日期、編號。
1.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報告)
2.項目立項批文
3.廠址選擇報告書
4.資源勘探報告
5.貸款意向書
6.環境影響報告
7.需單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單項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8.需要的市場預測報告
9.引進技術項目的考察報告
10.引進外資的名類協議文件
11.其他主要對比方案說明
12.其他
三、附圖
1.廠址地形或位置圖(設有等高線)
2.總平面布置方案圖(設有標高)
3.工藝流程圖
Abstract: 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 In which,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energy-saving and the achievement on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developed in Europe are introduced, while the useful experience can be supplied for the new standard and new technology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saving, CO2 discharge, thermal norm,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normal evaluation procedure, self energy consumption standard, intelligent housing, enevironmental-protection building
2001年9月,由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億豐豪斯沃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共同組團,去歐洲三國――法國、德國和英國進行建筑節能考察。在考察期間主要聽取了歐洲各國的節能規范、標準以及近期發展的新材料新技術,并就有關我國在節能工作遇到的問題座談探討。
各國建筑節能標準的有關內容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在議定書中歐盟國家承諾在2008~2010年間,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要減少8%。為此,目前各國對建筑的能耗和CO2氣的排放都做出了規定,并制訂了相應的標準。
⒈法國
在法國,對CO2氣體的排放,提出了“空氣法”,這一政府法令在建筑中主要對煙囪、采暖、炊事、空調、燃料中有害氣體的排放量加以限制。在節能方面,法國于1974年~1988年先后過三個法規,其目的是節約能耗,減少空氣中CO2的排放量,提高居住舒適度,同時考慮在運行過程中減輕用戶負擔。新法規還進一步考慮夏季的舒適度和降低空調的能耗措施。法國在節能和排放CO2的標準上共出臺了四個法令,第一個是政府令,由總理簽署,即RT2000令,兩個是住房部法令,其一是建筑節能應用標準的技術要求,其二是計算方法,最后一個即“空氣法”。這些法令在2001年6月1日已開始實施,建筑部門以此法令為準繩進行設計才能獲得建筑許可證。
住房部法令對建筑節能方面提出兩個值,第一是參考值,主要是鼓勵技術進步,要求在不增加投資或附加費用的條件下能達到的標準,第二是最低限值(又稱警戒線)這是強制性規定,其中包括采暖、空調、熱水、照明、氣密性、通風等方面指標。計算包括冬季和夏季,尤其是夏季空調的節能,如何通過遮陽來減少熱輻射,同時要求通風良好,規定窗戶面積不得小于30%。
⒉德國
德國在歐洲國家中,其節能標準處于領先地位,其主要特點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建筑材料的制造能耗,二是制訂建筑物圍護結構各部位的熱工指標,三是CO2濃度排放量的指標。
據德國BASF公司估計,用在EPS板的生產能耗,通過建筑上節約的能耗,一年能回收。
說明:德國對節能的指標以油為計量單位,它的計算公式是:
QH=0.9?(QT+ QL)-(Qi+Qs)kW/年
QT=屋頂、地面及外墻熱損失
QL=窗戶熱損失
Qi=照明得熱
Qs=太陽光得熱
QH=總熱耗
CO2排放量的限值越來越重要,據英國研究機構認為它主要來源于建筑物(占45%),建筑物中住宅又是主要的,占26.7%,而德國又認為在住宅中主要來源于采暖和熱水,解決的辦法,一是搞好圍護結構和門窗的節能,二是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三是從建筑規劃設計、朝向以及從陽光和建筑內部的散熱來獲取能源是有效的途徑。
2001年新標準指標為:外墻0.2~0.3W/m2?K,門窗1.5W/m2?K,平屋頂0.20W/m2?K。
⒊英國
英國每年大約新建175 000套住宅,其中85%是私人住宅,公有房屋僅占15%,但均得遵守英國政府頒布的節能標準,其標準有幾種,一種是一般標準見表1-4。
在此說明,屋面0.15 W/m2?K是指平均值,根據屋面不同形式又定出具體標準,如坡屋面分兩種:有椽子的為0.2 W/m2?K,帶檁條的為
0.15 W/m2?K,平屋頂則為0.25 W/m2?K,窗包括天窗采光窗。
英國建筑研究院(BRE)最近又提出了節能住宅的新概念,名為家庭能耗(計算)模式(BREDEM),是一種模擬計算程序計算居住建筑的能耗,內容涉及到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照明和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能耗,為此,他們將建筑執行三種標準,一是零CO2排放(ZERO CO2),二是零能耗采暖(ZERO HEATING)和能耗自理標準(AXD AUTONOMOUS STANDARDS)。這三類標準的概念是:
⑴零CO2排放,每戶每年CO2的排放量是根據每戶每年使用的能耗計算而得出,要求這一值為零,故希望住戶使用的能耗來源于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或風能等)。但如果用戶暫時還使用不了再生能源,只能從能源公司購買“綠色”能源(如電)。則日后住戶必須將自產的可再生能源(如電),并入電網以補償以前由于使用其它能源而生產的CO2,使兩者得以平衡。
⑵零能耗采暖住宅
這種住宅根據BREDEM有關條例,按家庭人口生活所需各種能耗,如采暖、照明、家電等,均要求這些能耗均來源于太陽能和其它非正式采暖熱量,使能耗為零。
⑶(能耗的)自理型節能計算標準
這類住宅必須滿足上述兩種住宅的采暖標準,住宅本身必須有可再生能源采集裝置,可以是單獨系統,也可以若干幢住宅聯網,不得用不可再生能源,如與公用電網聯接,必須輸出和輸入平衡。此外還應設污水處理裝置和中水回收利用裝置,使用水源后,還要用中水補充地表水。英國還對建筑物節能提出一種標準評估程序即SAP(Standard Assessement Procedute),根據建筑物每年采暖和熱水的能耗費用以及年CO2的排放量計算,做出從1~100評分,1為最差,100為最佳。這種評估與房間大小、人口多少、自置家電、采暖溫度和時間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理位置無關,評分后在建筑物上做標志和分值。在英國采用BREDEM標準時,對圍護結構及建筑物的密閉性和通風也提出標準。
保溫建材及新型保溫建材的開發應用
⒈概況
當前世界各國使用的節能建材品種很多,大致有幾類,一類屬聚脂類,如泡沫聚苯板,擠塑聚苯板和發泡聚胺脂等,另一類是屬于棉類如巖棉、礦棉、玻璃棉。再一類屬于天然的無機材料,如軟木、植物纖維和廢紙漿,還有一類是屬礦物經加工的保溫材料,如泡沫珍珠巖,泡沫玻璃等。
歐洲各國對各種保溫材料的選擇,以及在建筑各個部位上的用法以及構造等也各不相同,如德國泡沫聚苯板用量最多。1950年開始生產,1955年首先在建筑上使用,其產量1997年達到高峰,年產4 500萬立方米,在全球而言,1995年達78萬噸。在德國泡沫聚苯板大部分用于外墻,約占總產量的53%。但在屋頂上聚苯板用得少,僅占總產量的5%,大部分用巖棉或玻璃棉。
⒉新型保溫材料
為適應建筑外保溫需要,德國BASF公司開發了兩種新型保溫材料。
⑴NEOPOR
這種保溫材料的外觀、形狀與普通EPS板沒有什么區別,在原材料中加入石墨,所以其產品呈銀灰色,這種產品的特點是可以降低產品的吸水率和導熱系數,從而改變了聚苯顆粒之間輻射、對流和傳導之間的性能,并減少了制品的靜電,其性能指標見表2-1。
⑵PERIPOR
這種新產品是應用在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的外墻部分,起擋土和保溫作用,過去該部分均采用擠塑聚苯,因為這部分要求高強制品,但是擠塑聚苯雖有密度低,強度高,吸水率小的特點,但是畢竟價格貴,在該部位的產品,保溫性能并不是主要的,而強度和吸水性能才主要。
其主要性能:
①導熱系數 ≤0.04W/m?K
②密度 31kg/m3
③水蒸汽擴散 3.85%(允許值為12%)
④吸水(28天) 1.0%(允許值為2%)
能耗的計量和收費
⒈服務公司
各種節能咨詢或顧問公司是歐洲特有的一種服務公司,其中包括對能耗的計量、各種表的安裝、計算和收費等成套業務的服務公司。如德國的Viterra是這類經營較好的一家公司。公司的服務內容是首先對用戶提供各種計量表,并為用戶安裝,從系統安裝完畢后,實行讀表、計量、算錢、收費一條龍服務,最后向用戶開出帳單。其服務內容是全方位的,不僅是熱能計量還包括用水和用電計量。
⒉計量方法和收費
計量分總計量和分計量,在各住戶中均有各分計量表,在熱、水、電、氣上均設有分表,如熱量分配表、水表、電表等,在各個單元,根據不同單元不同住戶還設有總表(這種表的類型有人工讀表,半自動化讀表和全自動化讀表),最后匯總、算出帳單,但是這份帳單并不是根據每戶分表上的累計,因為這樣收費不盡合理,中間單元能耗省,邊角單元則費,所以公司根據每戶所處不同位置進行調整,做到合理收費,它是通過整棟建筑的調節加以計算,對各戶進行調節。
⒊計量在歐洲各國發展概況
德國是目前世界上熱表裝得最多的國家,在歐洲占首位,98%的用戶均安裝計量。僅計量方面就節約了15-20%的能耗,德國的規范始于1981年,并于1984年和1989年又經過兩次修訂,目前裝熱表達100萬塊(該表價格較貴),裝熱量分配表達4 500萬塊(該表價格便宜),目前德國3 400萬套公寓中1 400萬套是集中供暖,安表計量都指這一類的建筑。奧地利是1980年開始,1992年開始規范化。丹麥是發明熱計量表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用戶100%的安表計量。意大利和西班牙屬南歐,氣候溫和,現在剛剛起步。
既有建筑的改造
在考察過程中參觀了三處既有建筑改造的工地,二處在法國,均系單元式公寓外墻外保溫,其中一處采用塊型的泡沫聚苯板,塊材尺寸約500mm×500mm,板厚方向均開槽,采用金屬構件分層承托,粘、釘結合的方式,固定在既有建筑外墻上,具體構造節點見圖1。另一處是采用裝飾保溫一體化構件,這種構件是工廠預制的保溫板,這種板有三層,外表是面磚,后背保溫層為發泡聚胺脂,面磚和保溫層之間有一加強層。這種保溫板共有兩種型號,一是平板,尺寸約1200mm×600mm,二是角板,其構造形式是由金屬構件分層承托,窗口有金屬擋板,將保溫板用脹管直接錨固在墻上,錨固件的位置承梅花狀,間距約300mm,將其釘在“灰縫”的加強層上。因為原建筑為清水紅磚墻,保溫板也做成各色的面磚,這樣可以與改造前原建筑風格完全一致。構造節點見圖2,施工過程及完工后外貌見圖3~6。
再一處是德國BASF職工宿舍的改造,上述兩工程的改造均為外墻面,并不影響居民的生活,BASF宿舍的改造較為徹底,不僅外保溫,而且對采暖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它在外保溫改造上的特點是利用BASF新產品,名為NEOPOR石墨的泡沫聚苯板,采用粘、釘相結合的方式固定在墻上,原墻體是300厚空心灰砂磚。
低能耗住宅、智能化住宅和環保型建筑
⒈低能耗住宅
德國住宅建筑耗油量的新標準是6L/m2?年,為進一步節約能耗,最近修建成了3L/m2?年的低能耗住宅。試點工程是一幢兩層坡屋頂的單元住宅,外墻為300mm厚空心灰砂磚,外貼200mm厚熱工性能優異的NEOPOR(摻有石墨的)泡沫聚苯塊,地下室頂面貼140mm厚,樓板上部貼6mm厚這種材料,±0.00下地下室外墻保護層采用180mm厚PIRIPOR高強聚苯板,屋面采用雙層保溫,將90mm厚的NEOTEET與200mm厚的NEOPOR復合,屋頂設交換器,85%的熱能重復利用并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窗戶采用UPVC塑鋼窗,三層玻璃,中間充惰性氣體,傳熱系數約為0.8W/m2?K,在窗戶外墻有推拉式的防護板以調節太陽光和熱能,在細部構造處理上為避免“熱橋”,將陽臺與建筑主體結構分開,僅用連接構件連接,見圖7,室內抹灰采用一種摻有石臘的保溫砂漿。
⒉智能化住宅
在英國BRE(英國建筑技術研究院)院內修建了一幢智能型節能建筑,這是一幢兩層坡屋頂獨立住宅,見圖8~9。
該科技含量較高,其中圍護結構外墻采用裝配式預制復合大板,外部是木板,中間保溫材料為廢紙漿,內部為紙面石膏板,該建筑室外設置一個類似暖棚的斜玻璃陽光室。其上部有金屬自動卷簾百頁,隨陽光的強弱,由紅外線自行開啟、關閉,也可手動開啟、關閉;陽光室設有可自動開啟的百頁窗,可調節室內空氣;該陽光室可種植植物以改善室內空氣和美化環境;玻璃斜頂上設有太陽能集熱板和太陽能真空熱水器,還裝有風力發電裝置,室內裝有防盜監控器、煙感器、自動噴淋、音響及家電自控設備,衛生間有節水裝置,如浴缸、洗手盆均裝有不同水位的按鈕,可根據需要水量操作不同按鈕;廚房設有遙控裝置,對炊事用具如微波爐、烤箱及燃氣灶可遙控開關;室內還配備有智能化辦公設備;房間門上裝有活動通風百頁,以形成室內空氣對流;采暖用水由地下15m處抽水打入頂層,通過熱泵,轉換成熱水,暖氣片為串聯散熱片,設于房間地面一側下部,上設約300mm寬的散熱篦子;在陽臺門與陽臺之間為落地玻璃門,不設簾子,而采用液晶技術,通過開關,可使玻璃成為霧狀玻璃;屋頂為坡屋面,上種草皮,其具體做法是在草皮下設30mm土層,土層下為聚苯保溫板,保溫板下為防水層,為澆灌屋面草坪,上設噴淋設備。
⒊環保型建筑
該建筑是英國建筑技術研究院的一幢辦公樓,見圖10。其使用的材料和設施均來源于可再生的能源,如建筑所使用的磚瓦、木材均是舊房拆下來的材料(包括混凝土90%的骨料),如墻體、木地板等等,其價格可能比買新的還要貴。該建筑為鋼結構,樓板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下有通風吊頂,室內不設空調,夏天室內熱空氣通過樓板下空間與南面垂直風道形成對流,同時還通過窗戶自然通風,見圖11。電能利用南立面47m2的集熱板,窗戶采用自動調光的百頁窗,可隨光線強弱通過液壓件自動調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可通過自己桌上的鼠標進行調節。
建筑節能保溫中若干問題
在工作中就常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⒈內外保溫及用材
德國建筑絕大部分為外保溫,占總建筑量的80%以上,而外保溫使用的材料又是以泡沫聚苯板為主,占70%,用泡沫聚苯的優點主要是質輕價廉,保溫性能和耐久性好,且能用工業化方法大量生產,生產中不產生有害氣體和污染環境。
對泡沫聚苯板的耐久性問題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德國BASF公司做過如下兩件工作,一件是對歷年產品的強度和壓縮的關系做了檢測。
另一件是一個實例,德國BASF公司于1969年在奧地利修建了一幢12層的高層住宅采用泡沫聚苯板做外保溫,于1996年將產品剖析,對其保溫性能,吸水性能以及其它性能做了檢驗,均無多大變化,因此可以認為泡沫聚苯板是一種耐久性好的保溫材料。
法國還有一大部分做內保溫(既有建筑改造絕大部分采用外保溫)。原因兩方面一是氣候相對溫和,二是經濟問題,與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英國把外保溫作為發展方向,他們把外保溫體系稱作EI,并分作三種類型,一種為濕作業型,即我們現今發展得最多的,將聚苯板粘貼在墻上后做聚合物砂漿,玻纖網格布加強的做法。第二種為干掛體系,在墻上固定保溫材料和金屬或木框架,然后在框架外掛各種板材,保溫層與外掛板之間設空氣層。第三種做法為定型外保溫體系,內墻可能為砌塊或磚墻,墻外為保溫層,保溫層外為木龍骨,木龍骨外用不銹鋼釘釘木魚鱗板。這是一種歐洲傳統型建筑的夾心墻做法,歐洲把這些統稱外保溫做法。一般外貼保溫層做法,材料大部分采用發泡聚苯板,也有外貼巖棉抹灰做法,不過經試驗這種形式抗負風壓較差,巖棉玻璃棉作保溫大量的應用于屋面和夾心墻。
⒉外保溫防火問題
根據英國建筑規范規定,外保溫如果采用塑料制品,要考慮防火,主要是火焰由窗口竄出,溶化保溫材料,一般二層建筑可不設保溫防火帶,二層以上建筑則要在層間設不燃材料的防火帶,但防火帶必須由鋼構件支托保護。見圖12~13。
在英國對保溫制品附設在墻上必須要求用釘錨固,釘不能用塑料釘,應該采用不銹鋼釘,如用鍍鋅螺絲外加塑料脹管時,要求塑料是聚丙稀或尼龍制品,錨固件的間距不得大于1m,每平方米保溫面積不得少于1個釘子,詳見圖14。
⒊外保溫外墻不允許貼面磚
如采用泡沫聚苯板做外保溫,不允許貼面磚,尤其是高層建筑中這種做法太危險。
⒋外貼外保溫,用膠粘貼還要用釘錨固
要求采取粘、錨結合方式。這種外貼型外保溫,得分層由金屬件承托,有的在保溫板之間還得用金屬插件。但也有例外,如采用裝飾保溫一體化外保溫板,其背面沒有用膠,而是僅用脹管錨固,但錨固釘密度相當大,1m2可能有10多個且下部有承托件,分析原因可能是基層為面磚,用膠粘結不一定可靠,用加密固件的方法可能更為牢固可靠,又是全部干作業。
⒌外保溫材料與墻之間不設隔氣層
在歐洲國家如外保溫采用泡沫聚苯板均不設隔氣層,BASF曾作了演示,以證明EPS板是一種透氣但不透水的材料,BASF公司對他們開發的低能耗住宅經過測試,當室內溫度達23℃~24℃時,內墻墻體溫度可達到24.2℃~25.0℃,墻體溫度高于室內溫度。
⒍如何解決局部“熱橋”問題
從法國既有建筑改造工地看,對窗口的“熱橋”問題都不做處理,在德國則處理得較好,如窗口部位,采用窗口與墻外平做法,不出現窗口外周圈墻體外露現象,同時是將外保溫材料直接壓窗框,只要不影響窗戶開啟,見圖15。陽臺處理,如前所述是與主體建筑分離,單獨設置,僅局部用拉結件拉結。歐洲的住宅平面設計都比較簡練,相應立面處理也很簡單,很少有出挑部位,如單元入口處一般無雨罩,即便有也是做金屬掛架。窗臺部位均為彩板、鋁板或不銹鋼定型窗臺,內置保溫材料,所以為避免局部“熱橋”,首先在建筑設計上就要盡可能減少出挑構件。
本文經由涂逢祥、方占和、游廣才和邸占英同志審核,部分資料由白勝芳同志翻譯。
作者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2年2月
完工后局部
施工中
施工中
完工后全貌
3立升低能耗住宅陽臺與主體分開做法
智能化節能建筑正面外觀
英國BRE辦公樓
智能型節能建筑背面
室內通風系統圖
1既有建筑保溫改造示意圖
2裝飾保溫一體化保溫板材型及構造示意圖
12普通抹滅型得每層設防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