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13:42: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細胞病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脫落細胞學(exfoliativecytology)是采集人體各部位,特別是管腔器官表面的脫落細胞,染色后用顯微鏡觀察這些細胞的形態,并作出診斷的一門臨床檢驗學科,又稱診斷細胞學、細胞病理學。脫落細胞學是臨床檢驗基礎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括脫落細胞學和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兩大方面。其對腫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了任何傳統方法不可取代的技術和手段,已成為目前國際細胞病理學診斷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分支。在脫落細胞學的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但并不能代替傳統的實驗教學,如何將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應用于脫落細胞學的實驗教學中,是脫落細胞實驗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1、多媒體教學在脫落細胞學實驗中的優勢
1.1直觀形象多媒體技術是指把文字、聲音、圖像、影像、動畫等多種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處理,然后集成具有交互性系統的一種技術。多媒體教學以其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給臨床醫學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已成為21世紀醫學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目前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已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實驗教學當中,并進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音交融的特點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wwW.133229.coM脫落細胞學實驗需要大量典型的細胞脫落學圖片,包括正常脫落細胞形態、炎癥增生脫落細胞形態、腫瘤脫落細胞形態、例如:陰道、痰液、漿膜腔積液、消化道、泌尿系統、溢液等脫落細胞圖像,通過多媒體實驗教學的引人,能夠生動逼真地演示這些圖像,使這些圖像變抽象為形象、靜態為動態、微觀為宏觀、復雜為簡易,更好地演示區分了各部位的鱗癌、腺癌、未分化癌的特點,從而使實驗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1.2優化實驗課選擇良好的標本進行示范教學。
學生進人閱片階段前,示范教學在形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課前,教師根據本次實驗內容,選用一些典型的教學染色良好的標本片。講完實驗課內容后,讓學生先看示教,然后在顯微鏡下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細胞(正常或異常),清晰地顯示各種細胞的形態大小,形狀及結構、胞核的大小,核染色質的分布,核仁的有無及多少,胞漿的量及顏色,顆粒的有無及性質,核漿比例等。在鏡下進行形態辨認,因為有據可依,學生心中有數,有益于學生做閱片對照,增強學習的興趣。同時實驗報告要求繪圖,并寫出診斷依據。我們又將專業課件《現代針吸脫落細胞學診斷學多媒體圖譜》應用于實驗教學中。此專業軟件包含大量的臨床標本圖片,大大豐富了實驗課,使學生的眼光更加開闊,接觸到大量以往脫落細胞實驗課接觸不到的特殊臨床標本。例如在淋巴結針吸細胞學的診斷中,無論是正常淋巴結細胞形態、淋巴結良勝病變的細胞形態,還是淋巴結惡性腫瘤細胞形態,在講授標本圖片的同時,旁邊都會出現大量的圖片,既形象又生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實驗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了實驗技術、閱片方法和技巧,并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以達到社會對新型醫學人才的要求,課前認真準備,課中細心帶教,課后輔助工作對提高脫落細胞形態學實驗課教學技能具有重要意義,提高了實驗課堂教學效果。
2、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
傳統實驗教學存在較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信息功能薄弱,脫落細胞教學片局限,學生不能閱到大量的不同病例的典型脫落細胞片,因為課時有限,與臨床會產生脫節,實驗教學質量難以穩步提高,實驗課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去驗證書本知識的局限性,另外傳統實驗課主要有實驗老師主宰,實驗計劃、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等均由教師確定,學生主要是接受,這樣會對老師產生較強的依賴性,長期會使學生缺乏進取心,大家不能互相探討,各看各的片子,實驗有時會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創造性。
3、改革考試制度
2課程設置
2.1課程的調整與整合
將生理學、病理學、病生學的實驗等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整合成《機能學實驗》;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整合為《醫用化學綜合實驗》;將內、外、婦、兒等臨床課程整合成《臨床醫學概要》。這樣既減輕了繁重的教學任務,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課包括《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專業基礎課包括《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等,這些課程之間存在著部分內容重復以及內容銜接不當的問題,以至于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常會遺忘了之前基礎課中所學過的相關知識。為此,老師授課時不得不重復基礎課的內容。因此,建議將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程合并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完專業基礎知識后更好地繼續學習臨床技能。《分析化學》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學時較多,針對現代檢驗技術專業的特點,即已進入儀器檢驗的時代,因此該門課應側重儀器分析的講解,減少化學分析授課的比重。
2.2設置臨床見習期
現有的課程設置與臨床實踐結合的還不夠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致使部分學生并不知道臨床檢驗報告是什么,不知道檢驗報告上各項指標代表何意,也就更談不上有專業感情。因此,建議在對學生進行專業課教學之前應安排學生在醫院的檢驗科臨床見習一段時間,具體了解檢驗工作的流程,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檢驗知識的印象,達到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醫學檢驗專業的課程教學應該針對檢驗技師的培養目標,強化檢驗專業的特色,突出檢驗技師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具體表現在檢驗方法學、實驗種類、檢驗項目、技術種類等教學內容的特色和優勢。
2.3增設一些有特色的選修課
以加強學生對當前最新技術的了解和應用。如針對檢驗科的大型儀器設備,檢驗人員只需了解儀器性能及常見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將《檢驗儀器維修》這門課程改為選修課或以專題講座形式開出。也可將幾門臨床主干課程中的臨床檢驗儀器集中為臨床檢驗儀器學課程,避免重復講授。為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開設《臨床實驗室管理》課程,可以將生化、免疫、細胞等質量管理的內容集中起來,不必在多門專業課中重復講授;而針對《臨床實驗室管理》內容比較抽象,可以組織學生在臨床實習期間邊實踐邊學習,其教學效果會更好。
3課程開設順序
課程開設順序總體要求是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這樣依照學科的發展、知識的關聯與銜接來設置。有平行課程時要平衡開課實驗室和教研室的學年工作量。實訓課中的軍事訓練建議在新生入學時安排,以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組織紀律觀念、集體觀念和講求規范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促進校風校紀建設;社會實踐課應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進行;臨床見習時間宜安排在進入專業課之前;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年。
病理科重視思想政治學習,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與并完成
醫院開展各項工作及活動,進一步建立健全醫療工作全面質量管理工作計劃及病理工作規章制度,針對不同環節重新強化科主任、醫師、技術員崗位職責,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有章可循、職責落實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年度市衛生局組織的《醫療質量全面管理目標責任書》檢查評比中排名第一,2005年本人被市政府授予“十佳醫生”,病理科在年度、年度被醫院評為“先進科室”,本人也被評為“優秀科主任”。
二.拓新工作,健全制度,努力發掘病理診斷新亮點
病理科能較好地完成所簽定的“五大責任書”規定的各項內容,認真完成
半年及年終“五大責任書”的自查工作,始終把醫院開展的“醫療質量服務年”等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不擺花架子,轉變服務觀念,一切工作圍繞臨床轉,臨床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積極創造人力、物力條件,大力引進、應用和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先后有5人外派到長春、內蒙、、上海等地學習,特別實學習了國外疑難切片病理診斷的思路及方法、免疫組化質控標準、分子生物學----原位雜交技術操作、細胞病理學診斷,兩年多來我科先后開展了四項新技術:1.持筆式針吸細胞學穿刺;2.多藥耐藥基因檢測;3.原位雜交檢測HPV感染;4.液基細胞檢查應用于宮頸病變篩查。解決了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受到臨床醫生的好評和認可,并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整體業務技術水平,增強了醫院綜合競爭實力。
積極開展科研立項兩項,培養科研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及水平。年主持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原位雜交檢測HPV和P16INK4a表達與宮頸癌關系的研究”,2005年主持自治區衛生廳科技重點計劃項目“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浸潤的關系”;2005年主持院級科研項目“多藥耐藥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達”;2006年主持院級科研項目“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達與宮頸癌關系的研究”;年主持院級科研項目“顯色原位雜交檢測乳腺癌HER2基因狀態的分析”。兩年多來共撰寫專業論文5篇,先后發表于《寧夏醫學雜志》的論著及實驗研究欄目。
為了加強我院病理科質量建設,促進學科發展,擴大病理科的影響,顯示病理科的內部建設、管理水平與能力,年辦了三件事:一是在年召開的“全國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年會”上,作為寧夏地區的唯一代表科室主任王巖在大會交流了“淺談病理診斷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題,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與好評,從而提升了市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在全國病理界的影響。二是:年月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舉辦了“骨腫瘤及消化道腫瘤新進展研討會暨寧夏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年度學術年會”,會上邀請了國內知名病理學專家天津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主任孫保存教授,天津醫院病理科王瑞琳主任,會議效果使大家既學到了知識,又為擴大我院影響及知名度,提升我院病理科在全區病理界的品牌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為了更好得使臨床醫生及患者更加了解、認識病理診斷在臨床診療中的作用,先后兩期在《日報》刊登“掌握診斷金鑰匙,服務臨床高標準”和“免疫組化在臨床工作的應用價值”,并在電視臺生活欄目中播出了病理科的建設與發展,臨床診療中的“金標準”、“判決書”等作用。從而樹立了病理科良好的服務形象,許多同行及患者紛紛帶著疑難病理切片到病理科會診,打造了寧夏病理品牌效應,受到了寧夏病理同行及臨床醫生、患者的一致贊譽。
三.狠抓效益,重視實效,穩步為醫院創收做貢獻
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在做好為患者服務的基礎上,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
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其中:外檢5039例,冰凍187例,免疫組化867項,脫落細胞學1740例,針吸細胞學141例,腦脊液細胞學69例,經濟收入共888,438.00,比去年同期增加82,804.00,增長率25.5%。創建科以來最高記錄。儀器使用率等業務指標、經濟指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四.內塑素質,外樹形象,大力培育醫療工作新風尚
病理科全體醫務人員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經常組織科室人員學習醫療衛生文件,做到防微杜漸。牢固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在公開評議行業作風和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中,科室工作受到了患者、社會的認可和贊譽。他們在解答病人咨詢時,一視同仁,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從不收紅包,深受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尊敬和好評,為醫院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他們無論在貫徹執行衛生局、醫院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還是在全面質量管理、行風建設、“醫療質量服務年”等活動中為醫院做了大量工作,使科室面貌煥然一新。在科室的各項工作中,他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團隊精神強,為人正派、誠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無聞,甘當“幕后英雄”。
五.找出不足及存在問題,制定管理工作的發展思路
1.呼吁院領導重新確認病理科在“三級”醫院中的位置。
病理診斷是醫院所有的診斷工作中的終末診斷,具有高度專業性和高度風險性,衡量一個醫院的診療水平和質量如何關鍵看病理科的診斷水平和質量,它是“金標準”、“醫生的醫生”,因此,按照年月在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生分會成立大會”會議精神要求把病理科作為臨床科室、一級科室來對待,而不是普通的“醫技科室”。因而主要要體現在人力、物力、設備的投入、學科建設、人才梯隊的培養、獎金等待遇方面的傾斜政策。
2.建立分子實驗室。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病毒、細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亂、微量元素缺乏等有關。關于感染因素,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本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皰疹病毒和I型腺病毒,但這些病毒是否為本病的致病菌,至今尚有爭議,因有人用多種細胞進行病毒培養,及采用細胞病理學觀察均未能測定出病毒。又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因報道從復發性口瘡中分離出L型鏈球菌,并發現口瘡患者對L型儀一溶血性鏈球菌疫苗的皮膚敏感性增加,且用L型鏈球菌感染動物可產生類似口瘡的表現,但有人認為L型鏈球菌僅僅是繼發性感染。關于遺傳因素,不少研究報告,明顯地反映出復發性口瘡具有遺傳傾向。例如,據調查,父母雙方均有口瘡史者,其子女的口瘡患病率明顯高于雙親中不患口瘡或僅一方患口瘡的子女的患病率,說明本病的發病有明顯的家族史。
關于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與本病的關系,有人發現有些口瘡患者有維生素B12、葉酸、血清鐵蛋白、血漿鋅含量偏低現象,故認為口瘡的發病與維生素B12、葉酸、鐵、鋅等缺乏有關。
還有研究表明,口瘡患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故認為口瘡可能是機體內、外因素引起的免疫應答或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口腔粘膜組織的損害。
對于植物神經和免疫系統尚不穩定的兒童,其神經營養障礙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兒童患復發性口瘡的重要因素。此外,兒童胃腸功能紊亂,或從食物中攝入的量不足,容易影響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也與復發性口瘡的發病有關。
復發性口瘡亦不是單一病因的疾病,發病機制復雜,個體差異較大,一般認為本病是不同病因或不同病理狀態引起的相同臨床表現。
一臨床資料
本院自2007~2009年共收治復發性口瘡病人,32人,其中兒童有16人,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1人,經治療痊愈者為24人。
二臨床表現
好發于唇、頰、舌、腭、齦等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兒童的復發性口瘡似多見于牙齦和唇、頰粘膜。
發病初期,局部粘膜出現充血或紅斑,此時患兒有燒灼樣疼痛,不久便發展成為淺表潰瘍,此時疼痛加劇,影響說話和進食,所屬淋巴結腫大,患兒家長往往誤認為是“牙痛”而就診。
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2~4μm,邊緣整齊清晰,周圍有1~2mm的粘膜充血紅暈區,潰瘍表面凹陷呈碟狀,其上覆有薄層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形成的假膜,基底部較軟。而后,潰瘍面積縮小,上皮長入而愈合。一般持續7~10天,可不治而愈,為自限性,愈合后不留瘢痕。
有些患者間隔一段時間后又會復發,復發間隔時間個人不一,兒童多為偶發性,也有經常復發者。
成人的口瘡具有長期反復發生的特點,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病,每次可以發生一個或數個大小不同的潰瘍,每隔一段時間即可發生,有的甚至無間歇期,此起彼伏,不斷發生,可延續十余年或更長時間。而且,開始發病時,往往病程短,間歇期長,反復發作后,則間歇期縮短,病程延長,同時潰瘍數目、大小亦可隨之增多、增大,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三臨床診斷
可根據口腔潰瘍的大小、深淺、數目以及有無復發史等做出診斷。但兒童的復發性口瘡需與皰疹性口炎進行鑒別。皰疹性口炎的潰瘍數目多,面積小,約1mm左右,當融合成較大潰瘍時則面積較大,形狀不規則,潰瘍周圍粘膜充血、發紅。發病前或發病中,患兒多有發燒等全身不適癥狀。
四治療
本病應針對可能的致病因素進行治療。對于兒童主要在于改善消化功能,調整飲食結構,適量的補充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維生素C、B2、E、B12、B6和葉酸等,如有缺鐵或缺鋅者,亦可補充鐵或鋅。
局部治療有涂布劑、貼敷藥膜、含漱劑和中藥粉劑等。兒童不宜選用腐蝕劑。
(1)涂布劑
(2)貼敷藥膜金霉素藥膜、洗必泰藥膜局部貼敷1日3~4次。藥膜是由各種主藥、麻醉劑和羥甲基纖維素等制成,用時剪取一塊比潰瘍面稍大些藥膜貼敷于潰瘍面上。
(3)含漱劑2%~5%碳酸氫鈉溶液、0.25%金霉素溶液含漱,1日3~4次。
五討論
臨床醫師應對復發性口瘡病給予足夠重視,提高診斷確診率,如能及早發現,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張震康,樊明文,傅民魁.現代口腔醫學2003.
[2]李佩洲,常新華.口瘡寧顆粒治療陰虛火旺型復發性口瘡的臨床研究[期刊論文]-遼寧中醫雜志2002(7).
甲狀腺癌多起病隱匿,常以無痛性甲狀腺結節為最初臨床表現。雖然通過臨床觸診、B超、核素顯像及細針穿刺細胞學活檢(FNAB)等綜合評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診斷的精確性,但早期診斷仍有困難。隨著分子和蛋白水平對腫瘤研究的進展,與甲狀腺癌發生、發展、轉歸有關的腫瘤標志物近年來出現較多,而理想的腫瘤標志物應該具有特異性高、敏感性強、可信度高及穩定性強的特點[1]。我們就近年來對甲狀腺癌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 Galectin3 Galectin3(Gal3)是β半乳糖苷酶結合蛋白家族成員,分子質量為31ku,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亦可位于胞膜及胞核。已有研究證明[2],Gal3可作為甲狀腺惡性腫瘤特別是甲狀腺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一個表型特征,考慮Gal3的表達和PTC細胞保持高度增殖活性有關,但其具體作用機制仍不明確。Paron等[3]利用2DE和MALDIMS方法研究大鼠甲狀腺細胞系FRTL5和Kiras癌基因轉化細胞系Kimol的細胞核蛋白質表達差異,發現Gal3過度表達于Kimol中,而在FRTL5中不表達。研究表明Gal3通過和甲狀腺轉錄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factor1, TTF1)的同源結構域相互作用使TTF1的轉錄活性上調, TTF1是甲狀腺特有的甲狀腺球蛋白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基因轉錄的調控因子,它的表達水平和甲狀腺細胞增殖水平成正比。Gal3通過和TTF1的相互作用調控甲狀腺細胞的生長分化過程,在腫瘤的轉化和轉移方面起重要作用。Galectin-3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可在針吸細胞中進行,具有簡單、易推廣、結果相對可靠的特點。
2 細胞角蛋白(CK) 細胞角蛋白是形成表皮細胞中的角質蛋白,是哺乳類動物細胞5種支架成分之一,來源于局部上皮細胞。以前的研究表明高分子量CK的免疫組化可用于組織切片中PTC的輔助診斷。近年來,CK 的研究方向漸轉向低分子量CK-19。CK-19為I型角蛋白,可表達于正常非角化上皮及異常增生上皮的基底層細胞,主要表達于單層上皮細胞,當這些細胞癌變后角蛋白組成不變,但CK-19表達增加。在正常甲狀腺濾泡中僅為局灶性陽性,而在甲狀腺狀癌中表達增多,尤其當染色強陽性時,支持狀癌的診斷,普遍用于區別狀癌和狀增生,但陽性率也不盡相同。總的來說,CK是一個有用的甲狀腺癌輔助診斷標記,但特異性不高。
3 組織蛋白酶B Srisomsap1等[4]利用2DE對多種甲狀腺疾病組織的蛋白質表達情況進行了研究,分離出組織蛋白酶B(cathepsin B, CB)等。CB是細胞溶酶體中的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可降解層連蛋白、纖連蛋白、IV 型膠原等細胞外基質成分。研究表明, CB在乳腺癌、甲狀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表達上調,且活性明顯升高[5]。腫瘤細胞CB的表達上調及活性增強有助于降解基底膜主要成分―層粘蛋白和IV 型膠原,同時CB通過激活其他蛋白酶如膠原酶、尿激酶等產生協同作用使腫瘤易于侵襲及擴散。利用ESIMS分析CB,結果顯示有4個特異性的斑點:CB1、CB2、CB3、CB4,其中CB2、CB3在甲狀腺濾泡型腺瘤、PTC和甲狀腺濾泡癌中的表達明顯上調,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和Graves病中表達減低。提示可以通過檢測CB水平鑒別那些在顯微鏡下難以區分的甲狀腺濾泡型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
4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新血管的生成是實體瘤生長和進展過程中很重嬰的因素。VEGF.C又稱淋巴管生成因子,是近幾年新發現的VEGF家族中的新成員,是唯一能使淋巴管增生的因子,在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中起一定作用。多項實驗表明,甲狀腺癌中VEGF、VEGF—C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甲狀腺,但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組織和血清中也有高水平的VEGF表達。VEGF、VEGF.C在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癌中表達量不同:VEGF在PTC中陽性表達低于FTC、MTC和ATC,VEGF.C在PTC中陽性表達高于其他類型甲狀腺癌。這可能與濾泡狀癌易發生血行轉移,狀癌易發生淋巴道轉移的生物學行為有關[6]。Jiang[7]等研究了VEGF,VEGF.C和VEGF.D在PTC中的表達和意義,認為VEGF.C和VEGF.D 與PTC 的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且可作為PTC淋巴轉移的預測因子。
5端粒酶 端粒酶是一種核糖蛋白酶,能以自身RNA為模板,逆轉錄合成端粒DNA,保持端粒的長度而維持細胞的分裂能力,使細胞逃脫衰老和死亡而獲得永生化,因此端粒酶的異常激活是惡性腫瘤細胞無限增殖的關鍵。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不僅在甲狀腺癌中高表達,而且與癌的甲狀腺外侵犯。Ki67標記指數及低分化密切相關。有學者認為,對于組織和細胞病理學不易區分的濾泡性甲狀腺癌和濾泡性甲狀腺腺瘤來說,端粒酶活性是很好的鑒別標志物,他們發現100%的濾泡性甲狀腺癌有端粒酶活性表達,而良性濾泡性甲狀腺腺瘤的陽性率只為19%,癌旁的正常甲狀腺組織則無端粒酶活性。由于端粒酶活性檢測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適用于術前組織FNA標本,有希望作為早期病例的篩查手段。。[8]
6 降鈣素 降鈣素由甲狀腺癌濾泡旁細胞合成及分泌,是MTC較敏感且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在MTC幾乎都呈陽性表達且水平升高,而且表達程度與MTC分化程度和侵襲生長能力有關。在未經刺激的情況下,血清降鈣素>100 pg/ml,則提示可能存在MTC。Costante等[9] 測定了5817例甲狀腺結節的血清基礎降鈣素水平,當該值>t20 pg/mI且<100pg/ml時,用五肽胃泌素刺激后再次測定血清降鈣素值,若血清基礎降鈣素值或者刺激后降鈣素值>100pg/ml則有手術指征。Bugalho等[10]評估了血清降鈣索測定與FNAB 用于MTC術前診斷的價值,發現前者較后者敏感性更高(98%VS 63%)。
7 P53 P53基因是人類腫瘤研究中較為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體17P13上,編碼一個由393個氨基酸組成的核磷蛋白。P53蛋白分為野生型及突變型兩種。野生型P53蛋白據認為是細胞周期相關蛋白.可通過誘導P21基因表達來抑制細胞周期G1/S轉換。而突變型P53蛋白失去誘導P21轉錄功能,從而喪失G1/S轉換抑制作用。P53蛋白為轉錄因子,其生物學作用為細胞周期G1期DNA損傷的監控點,在維持細胞正常生長,抑制惡性增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1]。在甲狀腺腫瘤中P53基因突變幾乎全部發生在惡性度極高的間變性癌中或低分化癌中,說明P53突變是甲狀腺腫瘤發生中的晚期事件,其存在常預示預后不良。。
這些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作為甲狀腺癌的分子標記與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免疫組化及臨床檢驗等技術一起分析,可提高對良性和惡性甲狀腺腫瘤診斷的精確性和敏感性,并且為甲狀腺腫瘤的分類及惡性程度的預測提供新的分子基礎,也為研究甲狀腺癌形成的分子發病機制提供重要的線索。。可見它們的確立對于指導甲狀腺癌的診斷和早期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然而要在與腫瘤發病有關的諸因素中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系,使它們真正成為臨床應用工具尚需長期艱苦的探索。
參考文獻:
[1]AlaiyaA,AlMohannaM,LinderS.Clinicalcancerproteomics:promisesandpitfalls[J].JProteomeRes,2005,4(4):12131222.
[2]CvejicD,SavinS,PetrovicI,etal.Galectin3expressioninpapillarymicrocarcinomaofthethyroid[J].Histopathology,2005,47(2):209214.
[3]ParonI,ScaloniA,PinesA,etal.NuclearlocalizationofGalectin3intransformedthyroidcells:arolein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3,302(3):545553.
[4]SrisomsapIC,SubhasitanontIP,OttoA,etal.DetectionofcathepsinBupregulationinneoplasticthyroidtissuesbyproteomicanalysis[J].Proteomics,2002,2(6):706712.
[5]LamparskaPrzybyszM,GajkowskaB,MotylT.CathepsinsandBIDareinvolvedinthemolecularswitchbetweenapoptosisandautophagyinbreastcancerMCF7cellsexposedtocamptothecin[J].PhysiolPharmacol,2005,56(3):159179.
[6]張曉黎,郭華,蔣玲.端粒酶與甲狀腺腫瘤[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冊,2000,20(4):188一l91.
[7]DelaTorreNG,BuleyI,WassJA,eta1.Angiogenesisandlymphangiogenesisinthyroidproliferativelesions:relationshiptotypeandtumourbehaviour[J].EndocrRelatCancer,2006,l3(3):93l-944.
[8]JiangHG,GaoM,TangWP,eta1.ExpressionandsignificanceofVEGF,VEGF-C,andVEGF-Din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J].AiZheng,2005,24(9):1136-1139
[9]CostanteG,MeringoloD,DuranteC,eta1.Predictivevalueofserumealeitoninlevelsforpreoperativediagnosisof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inacohortof5817consecutivepatientswiththyroidnodules[J].JclinEndocrinolMetab,2007,92(2):450-455.
[10]BugalhoMJ,SantosJR,SobrinhoL.Preoperativediagnosisof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ascomparedwithserumcalcitoninmeasurement[J].JsurgOnocol20059l(1):56-60,
一、對象與方法
對象本組男例,女例年齡一歲,其診斷經過超線、脫落細胞病理學證實的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程度分級根據制定的主訴疼痛分級法標準均屬度疼痛,疼痛劇烈且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嚴重干擾睡眠,需用止痛藥,均為首次使用美施康定。用藥方法口服美施康定開始劑量均以次,每給藥一次,若效果不佳,調整劑量為次,每一次或縮短給藥時間,次,每一次,并視個體止痛情況按增加劑量,直到最佳治療效果為止圈。本組最大劑量為,用藥時間最短者為,最長者達若患者有胃部不適,可采用直腸給藥,劑量相同,效果一樣川。治療結果止痛效果美施康定開始劑量為,每服用次,服藥后觀察止痛效果,并在周內作出評價。評價標準川顯效疼痛減輕度以上或完全緩解有效疼痛減輕度以上或增加劑量后疼痛減輕度以上者無效疼痛減輕又恢復,疼痛不減輕或加重,或劑量增加疼痛仍不減輕。結果顯效例石,有效例,無效例,止痛有效率。副作用發生率服用美施康定后觀察副作用的發生情況。便秘例,惡心、嘔吐例,嗜睡例,排尿困難例,呼吸抑制例,戒斷綜合征例,無例發生成癮性。
二、討論
美施康定的藥理特點美施康定—硫酸嗎啡控釋片,為純粹的阿片受體激動劑,是一種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由于其等時等量釋放,血藥濃度維持較穩定,無峰谷出現,緩解疼痛維持時間長。美施康定不僅有強大的鎮痛作用,而且有明顯的鎮靜、鎮咳作用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使其對二氧化碳張力的反應性降低,過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還有興奮平滑肌,使腸道平滑肌張力增加,引起便秘,使輸尿管平滑肌張力增加引起排尿困難同時可使外周血管擴張,有縮瞳等作用困。美施康定的臨床特點美施康定—硫酸嗎啡控釋片是全世界唯一最普遍使用的持續】的控釋口服強鎮痛藥。普通劑型嗎啡鎮痛僅能維持,臨床需反復給藥,副作用大,成癮性大。美施論文格式康定用藥后出現鎮痛作用,時達到高峰,將嗎啡鎮痛時間延長至,口服給藥,副作用小,成癮性小,用藥后無藥物蓄積作用,極少產生精神依賴,因此成為第三階梯止痛的首選藥。通過按時規律、按個體劑量口服美施康定,癌痛緩解率達「’,本組病人癌痛緩解率,與文獻報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