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氮素污染 水質基準 生態風險評估 沉積物 城鄉交錯帶
摘要:2015年5—12月,在合肥市城鄉交錯帶3條溪流溝渠上,按季節采集水樣和表層沉積物,據此分析水體與表層沉積物的氮素污染特征,評估沉積物TN污染水平;并就水體氨氮暴露的生態風險和沉積物TN對底棲生物的毒性效應進行風險評估。結果表明:(1)3條溪流溝渠水體氮素污染嚴重,其中關鎮河支渠TN均值高達30.9 mg/L,陶沖小溪流和磨店小溪流的TN均值分別達4.0、1.6 mg/L;(2)3條溪流溝渠的氨氮基準最大濃度(CMC)與基準連續濃度(CCC)水質基準值差異明顯,且關鎮河支渠水質全年具有高風險,陶沖小溪流絕大多數樣本為有風險,少數樣本為無風險;磨店小溪流僅個別樣本有風險;(3)各溪流溝渠沉積物NH_4~+-N、NO_3~--N和TN含量差異性較為顯著,相應的沉積物氮素污染程度排序均表現為:關鎮河支渠〉陶沖小溪流〉磨店小溪流;(4)3條溪流溝渠沉積物TN基本均達重度污染水平且均處于有機污染狀態,相應的污染指數大小排序為:關鎮河支渠〉陶沖小溪流〉磨店小溪流;(5)3條溪流溝渠沉積物總氮對底棲生物的生態毒性均超過安全等級,且關鎮河支渠各采樣點均接近或達到嚴重級,相應的底棲生物生態毒性風險排序為:關鎮河支渠〉陶沖小溪流〉磨店小溪流。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所有作者的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作者請再提供電子郵箱。
{2}凡投遞本刊的稿件,若在一個月內未被采用,可將稿件另行處理。
{3}一級標題居中,二級標題左對齊,三級標題左縮進2格;文中每張圖、表格均應達到出版質量,并在行文中標明其位置。
{4}參考文獻應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及本刊的近期文獻,所引文獻應是作者閱讀過的、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5}文章注釋須在文中順序標出標號(用數字加圓圈標注),注釋統一放文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