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串聯氮雜wittig反應 合成 除草活性
摘要:以吡唑膦亞胺、芳基異氰酸酯和芳基甲酰肼為原料,通過串聯氮雜Wittig反應關環合成了12種新型的5-芳甲酰胺基-6-芳胺基-吡唑并[3,4-d]嘧啶-4-酮衍生物(3a~3l),其結構經1H NMR,13C NMR,IR和HR-MS(ESI)表征。對單雙子葉除草活性的初步測試結果發現:部分化合物具有優異的除草活性,特別是濃度為100 mg·L^-1時,5-(4-氟苯甲酰胺基)-6-(4-氯苯胺基)-3-甲硫基-1-苯基-1 H-吡唑[3,4-d]-嘧啶-4(5 H)-酮3i和5-(4-吡啶苯甲酰胺基)-6-(4-氯苯胺基)-3-甲硫基-1-苯基-1 H-吡唑[3,4-d]-嘧啶-4(5 H)-酮3k對油菜和稗草的莖和根的抑制率高達100%。
合成化學雜志要求:
{1}圖片要求清晰、未經技術處理,分辨率一般至少為1600×1200像素,并提供相應版權信息。攝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圖片。
{2}本刊作為新學術、新觀點、新成果、新技術的交流陣地和平臺,積極倡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請作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本刊鼓勵作者實事求是、大膽創新。
{3}本刊發表的稿件注重學術價值與學術規范,既歡迎視野開闊、論述嚴謹、具有前沿性和開拓性的嚴謹研究成果,也歡迎翔實可據的考證性、資料性論文。
{4}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5}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