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羥考酮 丙泊酚 宮腔鏡 子宮肌瘤切除術 疼痛管理
摘要:目的觀察羥考酮復合丙泊酚應用于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中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選擇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研究組1和研究組2,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1μg/kg瑞芬太尼復合2 mg/kg丙泊酚靜脈注射麻醉誘導,研究組1和研究組2分別予以100μg/kg和150μg/kg羥考酮復合2 mg/kg丙泊酚靜脈注射麻醉誘導,3組患者均以2 mg·kg-1·h-1丙泊酚輸液泵靜脈輸注麻醉維持,觀察患者麻醉前、意識消失時、擴張宮頸時和麻醉蘇醒時的心率(HR)和平均動脈壓(MAP),比較患者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和術中丙泊酚使用量,統計患者蘇醒后0.5 h、1 h和2 h的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記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3組患者不同時間HR和MAP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F=0.468~1.352,P=0.235~0.776);對照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和蘇醒時間均顯著長于研究組1和研究組2,且對照組患者術中丙泊酚用量顯著多于研究組1和研究組2(t=3.726~5.480,P=0.000~0.000);對照組患者蘇醒后各時間點VAS評分均顯著高于研究組1和研究組2(t=5.928~8.142,P=0.000~0.000);研究組1和研究組2患者體動反應、寒戰、低血壓和呼吸抑制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4.000~4.891;P=0.027~0.046),研究組2患者惡心嘔吐和頭暈頭痛發生率均顯著高于研究組1(χ2=4.000,6.061;P=0.046,0.014)。結論應用羥考酮復合丙泊酚進行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疼痛管理,可有效維持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穩定,縮短麻醉起效時間和蘇醒時間,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用量,降低疼痛反應程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且100μg/kg羥考酮總體療效優于150μg/kg劑量。
河北醫藥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表列于正文之后題,文獻列表按文中出現的順序從小到大依次排列。
{2}作者對文章負責,但本刊編輯有權對稿件作文字刪改。
{3}來稿文責自負,且必須是未曾在任何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發表過的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并保證不存在任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4}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5}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稱及聯系方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