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后發展國家 生態環境困境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
摘要:后發展國家相較于發達國家,工業化啟動較晚,發展也相對落后。先發展國家往往憑借其在經濟、政治上的先發優勢,對后發展國家在諸多方面施加控制和影響,限制后發展國家發展。從生態層面上看,后發展國家面臨著嚴酷的生態環境現實。對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從社會制度之維對后發展國家的生態困境予以深刻的反思,揭示了"生態帝國主義"、"不平衡的聯合發展"背后的社會制度根源與資本邏輯。基于此,后發展國家需追求"環境正義",抵抗"碳政治"的綠色壁壘;落實"科學發展",協調好各方生態利益關系;共謀"生態治理",同擔"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通過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對抗發達國家的等級優勢和排斥性霸權,爭取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規則和秩序來處置當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困境與發展的挑戰。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雜志要求:
{1}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2}學術內容:應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創新性。
{3}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通訊作者應由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自行確定,按照國際慣例,未標注通訊作者的論文第一作者即為通訊作者。
{5}文獻說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順序編碼;同一文獻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稱只出現一次。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告的著錄格式標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