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畜牧業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草產業 南陽市 有效供給
摘要:1我國“糧改飼”政策的背景意義 1.1“糧改飼”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切入點 當前,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結構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入手,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創新驅動和農村改革,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糧改飼”以推廣全株青貯玉米為重點,以發展規模養殖為載體,以提高種養效益為目標,抓住“種、管、收、貯、用”等關鍵環節,通過“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構建糧飼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能夠從供給端入手,實現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的有效對接,搭建大農業層面的產業鏈條,形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在機制,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最佳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河南畜牧獸醫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始文獻。一般論著不超過15條,綜述不超過20條。
{2}如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3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任何來稿。
{3}來稿應具有學術性與理論性,并在選題、文獻、理論、方法或觀點上有創新性。
{4}文題應做到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能使用籠統的、泛指性很強的詞語,避免使用簡稱,縮寫,化學結構式,藥品商品名等不規范的詞語,盡量不設副標題。
{5}作者簡介以*號腳注在文章首頁;文章內容的注釋使用序號1、2、3以腳注形式備注在當前頁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