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農業科學雜志是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寒旱農業科學雜志創刊于2022,發行周期為月刊,雜志類別為農業類。
雜志介紹
寒旱農業科學雜志是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寒旱農業科學雜志創刊于2022,發行周期為月刊,雜志類別為農業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寒旱農業科學》創刊以來,本刊堅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于2022年創辦,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類學術期刊。《寒旱農業科學》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寒冷和干旱地區農業科學研究的學術期刊。它為農業科學家、農藝師、環境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對寒旱地區農業發展感興趣的學者和實踐者提供了一個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創新技術和探討農業策略的專業平臺。
雜志內容涵蓋了寒旱地區農業科學的多個方面,包括作物種植、土壤管理、水資源利用、農業生物技術、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農業經濟與政策等。它特別關注在極端氣候條件下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的研究,以及適應性農業管理策略的開發。雜志的主要讀者群體包括農業科研人員、農藝師、農業政策制定者、農業企業管理人員、環境科學家以及農業教育工作者。這些讀者通過閱讀本雜志,可以獲取關于寒旱地區農業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技術進展和管理策略。
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高質量的同行評審過程,在農業科學領域建立了良好的聲譽。發表的文章不僅提供了對寒旱地區農業科學的深入理解,而且為農業實踐者提供了實用的技術和方法。總的來說,《寒旱農業科學》雜志是寒旱地區農業科學研究領域內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它不僅促進了相關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傳播,也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糧食安全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欄目設置: 植物保護 智慧農業/生物技術 實用技術與信息等
Magazine introduction
{1}本刊請勿一稿多投,并請自留原稿。如在3個月內未得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2}稿件文責自負,來稿請勿一稿多投。編輯可對擬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不同意者請在來稿中事先聲明。來稿來片請自留底稿,除非作者聲明,一律不退稿。
{3}作者姓名、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傳真和Email。
{4}中英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
{5}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6}文稿引文務須準確,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先后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
{7}摘要置于中括號內(“[摘要]”),200字左右;摘要的內容須是論文基本觀點摘錄,防止寫成文章結構或作者思路的介紹。
{8}參考文獻: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的、新的、重要的、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數量不應少于5條。采用順序編碼制。
{9}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圖2、圖3、……或表1、表2、表3、……順序編排,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如有補充說明,應以“注:”的形式進行說明。
{10}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具體格式:“基金項目:批準年份+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郵編:730070。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郵編: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