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無機離子 乙二酸 左旋葡聚糖 聊城
摘要:為探究聊城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物質的晝夜變化特征及其來源,于2017年1~2月進行PM2.5樣品采集,對其水溶性無機離子、乙二酸和左旋葡聚糖等水溶性化合物進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線性回歸模型(PCA-MLR)對其來源進行解析.結果表明,采樣期間聊城市PM2.5平均質量濃度為(132. 6±65. 4)μg·m-3,是國家二級標準的1. 8倍,且夜晚PM2.5的污染程度略高于白天. SNA(SO24-、NO3-和NH4+)是聊城市PM2.5中最主要的水溶性離子,在白天與夜晚占總離子的質量分數為73. 4%和77. 1%,說明聊城市冬季二次污染較嚴重.白天與夜晚陰陽離子平衡當量比值(AE/CE)都小于1,說明PM2.5呈堿性,且夜晚PM2.5的酸性比白天強.無論在白天還是晚上,NH4+的主要存在形態均為NH4HSO4和NH4NO3.通過相關性分析,證實了乙二酸是在液相中經酸催化的二次氧化反應形成的,且受生物質燃燒的影響很強.通過PCA-MLR模型分析可知,聊城市冬季PM2.5中的水溶性化合物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及其二次氧化、生物質燃燒,而受礦物粉塵與煤炭燃燒的影響較小.
環境科學雜志要求:
{1}注釋是對文中某一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如①、②……)置于文末。
{2}切勿一稿兩投。投稿時必須注明該文稿是否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種情形不屬于一稿兩投。
{3}本刊發表的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均由作者文責自負。
{4}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5}來稿中如有計量模型和公式分析,應當確屬文中必須,并確保演算過程準確、精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