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梁漱溟 五四新文化
摘要:當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時,梁漱溟正執教北大;但倍感壓抑,以出世之心做孔子之研究,組建孔子哲學研究會,試圖發出微弱的聲音。其《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對《新青年》做出回應,以為陳獨秀、胡適等人主張西方化,卻將東西文化根本對立,錯誤地把孔子等同于他們所批判的中國適用之文化,沒有透徹理解孔子精神對于中國人倫社會之意義,沒有找到療治文化破壞所造成的倫理崩潰的方法。從羅素、柏格森和倭鏗等對西方文化的反思中,梁漱溟發現東西文化并非二元對立;相反,可通過某種途徑調和融通為一個整體,以對新文化的偏向進行修正,即用孔子的有情的剛動的人生態度來容納科學民主的精神,使新文化本土化、扎根化,破除所謂道器、體用之二元論,使東西文化相互牽連、彼此互滲、新舊會通,從而形成另一種五四新文化,促使中國的文藝復興。梁漱溟并非學界所謂的反新文化的保守主義者,而是體現了五四新文化的豐富性和多維性。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
2)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建議,人文科學全部采用注釋形式,社會科學鼓勵采用注釋形式。根據國家標準(GB/T 15835—1995),結合本刊實際,引文標注采用當頁腳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碼數字(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
3)基金項目:文章請在首頁地腳處注明基金項目的正式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批準號。如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4)作者簡介:(文章首頁地角處標注)
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單位,職稱(職務),學位。
5)摘要:來稿均應有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用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概括,禁用“本文、筆者、作者”等主語,不加詮釋,不用評價性文字,不用報道語式,不用序號,不分段。摘要要求文字簡潔而精煉;內容客觀,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重點突出而新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