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南宋理學 東南三賢 呂祖謙 張栻 朱熹
摘要:朱熹、張栻、呂祖謙并稱南宋初年的"東南三賢",其中呂、張交游學界尚無專論,然卻是分析此學術共同體之由來以及內在構成的關鍵。特別是呂、張為期兩年的嚴州、臨安之會,當是學術史上一大被忽視的盛事;二人約十二年的論學,以及"不在場者"朱熹的書信參與,影響了他們學術的發展。"東南三賢"中的學術領袖當為張栻,而撰述、發問推動最多則是朱熹,呂祖謙則以張、朱之后學自居。張、呂去世之后,學術共同體自然解體,朱熹的地位日愈重要,然而其議論則使后人對浙學、湘學之認識發生偏差,故梳理呂、張交游,并還原"東南三賢"由來歷程,當極有必要。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按C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有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2}稿件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嚴謹,層次清晰,文字精練,數據準確,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3}本刊對文章有刪節權,如不同意刪節,請予注明;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標題為黑體14磅字,作者名宋體12磅字,正文宋體11磅字,腳注宋體9磅字。行間距為1.5倍行距。
{5}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