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立體地貌圖 一圖三制 板塊構造地貌
摘要:中國海區及鄰域立體地貌圖既是一幅現代地圖,又是一張繪畫,構成了一幅"現代地圖-地景畫"。采取"一圖三制"繪制方法,即陸地為地形暈渲法,大陸架使用形象示意法,深海區采用立體構圖法。原圖比例尺1:200萬,垂直比例尺放大20倍。該圖制作分兩步:先繪制鉛筆草圖,再進行彩繪,完全手工繪制。該圖展現了歐亞大陸板塊東南部、大陸板塊邊緣及菲律賓海板塊的地貌特征。區內地貌形成驅動力來自兩條板塊邊界,即喜馬拉雅碰撞帶與西太平洋俯沖帶。中國東部在E-W向老的構造基礎上,疊加了新生代的NNE向構造,呈現網格狀構造地貌格局。太平洋對大陸俯沖,拉開了日本海盆、沖繩海槽,形成2套溝弧盆體系。南海海盆是在陸緣引張下形成的,菲律賓弧北移并旋轉,把南海圍成邊緣海。菲律賓弧北段與臺灣島碰撞,使中央山脈隆起,洋殼逆沖上陸,形成海岸山脈,臺灣縱谷即板塊縫合線。菲律賓海板塊是太平洋板塊一部分,在斷裂基礎上發生多次洋殼對洋殼俯沖,形成了洋緣溝弧盆地貌。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要求:
{1}因匿名評審需要,正文部分不得出現與作者有關的任何信息。
{2}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文字性修改和規范化技術性處理,來稿若不愿入編或被收錄,請作者事先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3}中英文標題(含副標題)。文章標題應當準確體現文章內容,不宜過長或過簡,副標題和主標題之間的關系應當清晰明確。
{4}文章的格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地址(××省××市××縣),郵編,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作者簡介。
{5}中文摘要(200字以內)與英文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簡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