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海州灣 魚類 生長參數 空間異質性 電子體長頻率分析
摘要:傳統的漁業資源評估均假設魚類的生長參數是勻質的,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魚類生長存在空間異質性。為探究海州灣魚類生長參數的空間異質性現象,本研究分析了2013–2018年海州灣及其鄰近海域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尖海龍(Syngnatus acus)、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的空間分布,使用電子體長頻率分析方法結合Bootstrap重抽樣方法估算了這4種魚類的生長參數及其在深、淺水區域中的差異。結果顯示,這4種魚類生長參數均表現出一定的空間異質性,其中尖海龍和小黃魚生長參數的空間異質性表現較為明顯。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空間上的理化條件、群落結構以及物種本身洄游分布的差異而產生的。
海洋學報雜志要求:
(1) 《海洋學報》論文題名 :論文題名要簡練并明確反映論文內容,一般在20字以內;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2) 《海洋學報》論文摘要 :一般300~500個字,以第3人稱寫過去時態撰寫, 闡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其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也能夠獲得必要的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一般不宜出現圖、表、化學結構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內容對應,可適當詳細。
(3)《海洋學報》 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一般3~6個。
(4) 《海洋學報》引言:應單列標題,標題為“1 引言”。引言應簡要介紹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基礎和知識空白,以及該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范圍等。引言不要與摘要雷同,也不要寫成研究內容或結果的簡介。引言中應著重論述該研究要給出的創新點
(5) 正文:應明確闡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完整地表述所得結果,如涉及秘密不宜交待,使讀者不便于參考和認為可信,則不應投稿。論文必須有新結果。如作者認為必要,可在結果之后設“結果分析”、“討論”、“分析與討論”等,但所有的分析與討論必須結合該文的結果進行。避免文字敘述與圖、表內容的重復。
(6) 結論:要求給出的結論是該文所獲得的原創性成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