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對外漢語 語法教學 認知視角 語言調節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60多年來,在不同語言學理論的影響下,語法教學的理念不斷發生變化。20世紀90年代后,語法教學面臨理論上的迷惘和困境。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對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如知識與技能的接口問題,內隱與外顯教學問題,以及淡化句法與語法詞匯化教學等,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認知視角進行分析和探討。已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轉化為技能,技能轉化是有條件的。因此,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教學階段分別采取內隱或外顯的教學方式。此外,淡化句法和語法詞匯化教學有利有弊,需分別對待。最后,本文從社會文化心理理論的角度,提出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新思路,即通過內隱與外顯調節兩條路徑實現語法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和發展。
漢語應用語言學研究雜志要求:
{1}非直接引文注釋,注釋前應加“參見”;非引用原始資料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以“轉引自”為引領詞注明轉引之文獻詳細信息。
{2}來稿一律采用電子版,所有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本刊對所有來稿均有修改權,如不同意者請注明。
{3}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4}參考文獻: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在參考文獻中寫出,著錄格式按照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碼。
{5}來稿請附作者簡介與聯系方式,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本刊E-mail,謝絕一稿多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