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傳染病疫情 風險評估
摘要:目的評估2019年9月在我國大陸地區發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輸入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方法根據國內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重點傳染病監測等各種資料和部門通報信息,采用專家會商法,并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邀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參與評估。結果總體上,預計9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數將較8月略有上升。我國媒介伊蚊分布地區處于登革熱高發期,本地病例將繼續增多,Ⅰ類省份部分本地暴發疫情仍將持續,存在發生較大規模本地暴發疫情的風險,輸入病例多且媒介密度較高的Ⅱ、Ⅲ類省份存在輸入病例引發本地傳播甚至出現暴發疫情的可能。手足口病將進入秋季流行期。霍亂仍會出現散發病例。炭疽處于高峰期,既往存在炭疽疫源地的西部和東北等地發生炭疽病例的可能性大??漳c彎曲菌感染所致格林–巴利綜合征暴發事件可能會發生。食物中毒仍處于高發期。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仍將持續發生,但輸入我國的風險低。結論需要對登革熱、手足口病予以重點關注,對霍亂、炭疽、空腸彎曲菌感染與格林–巴利綜合征、食物中毒、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病毒病予以一般關注。
疾病監測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僅列出最主要和正式發表的,按文中出現的次序編號引錄,并在文章相應位置以上角標標明。
{2}來稿必須為原創性作品,必須由署名作者實際完成,不得違反國家法律和政策,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不存在剽竊、抄襲現象,沒有版權爭議。
{3}如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3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任何來稿。
{4}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5}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順序排列,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須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