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雜交稻 曬田 成穗率 高產
摘要:為利用水稻成穗規律提高曬田質量,實現節水節肥節藥的優質高產高效目標,推動水稻大面積均衡增產,陜西省城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于2008~2013年開展了多年度、多區域、多品種、多田塊的曬田試驗,對苗株數進行了定點系統調查,用苗株數計算田塊的成穗率或曬田成穗率,然后由田塊的成穗率或曬田成穗率計算年度、區域及品種的成穗率或曬田成穗率,再由年度、區域、品種及田塊的成穗率或曬田成穗率計算年度、區域、品種及田塊的成穗率或曬田成穗率變異系數,最后依據變異系數等指標推算出曬田苗數。試驗結果表明,年度、區域、品種及田塊的曬田成穗率變異系數分別為6.2%(中)、4.9%(小)、7.6%(中)及5.0%(小),因此曬田成穗率為穩定性狀,而有效穗為確定性狀。將曬田成穗率、有效穗等數值代入公式:曬田成穗率(%)=(有效穗÷曬田苗數)×100,可以計算出曬田苗數,以此來確定曬田期,為適時曬田、有效調控群體奠定基礎。
基層農技推廣雜志要求:
{1}若兩個注釋編號次第緊連,但引注的同一文獻不在同一頁碼,則使用“同上注,第XX頁”。
{2}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后3個月內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
{3}中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內,英文摘要在300個實詞左右。
{4}作者簡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5}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層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層次順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