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積極抵抗預備交涉 英美調停 局部抗戰
摘要: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以后,與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由“一邊交涉、一邊抵抗”轉變為“積極抵抗、預備交涉”。為了支援第19路軍抗戰,于2月上旬將兩個德械師組成第5軍,以第19路軍名義馳援上海。由于日本向淞滬地區增兵,迫使對淞滬抗戰“必死力一拼”。但他也認識到中國的實力不足以贏得淞滬戰事,因而決定采取“對滬事取和緩,勿使擴大”的政策。“積極抵抗、預備交涉”政策的著眼點在于抵抗,抵抗之目的是要促使英美國家出面阻止日本對上海地區的軍事侵略;一·二八淞滬抗戰達到了抗擊日本侵略、迫使英美出面干預的目的;提升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保家衛國的民族主義激情,為局部抗戰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