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道路 歷史性 必然性
摘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中國道路"問題就引起人們的廣泛熱議。只有科學地把握中國道路的歷史起點,才能深刻地理解其強大生命力所在。中國道路有著深厚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它體現著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與合理性、主體選擇性、以及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目標。這條超越傳統的現代化之路,證明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為人類社會發展道路添彩增色。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所有作者的姓名、單位及科室名稱、城市、郵政編碼、第一作者與通信作者電子郵箱及聯系電話。
{2}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審稿周期一般為3個月。3個月內未收到刊用意見,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
{3}標題字數在20字以內,具備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等格式。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項目與格式根據國家現行標準:GB/T 7714-2015,信息齊全(作者,標題,出處,年,卷、期、頁碼等)。
{5}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