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創新型貨幣政策 債券 抵押品 杠桿率 mlf
摘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基于抵押品的創新型貨幣政策被各國央行廣泛運用,但由于缺乏政策反事實分析,其作用機制和政策效果卻一直亟待實證檢驗。本文利用2018年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政策這一準自然實驗和債券市場微觀數據,采用三重差分法首次識別了基于抵押品的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和政策效果。研究發現,提高新增擔保品債券的抵押率(杠桿率)顯著降低了這些債券的平均利差,在二級市場達到63—77個基點,在一級市場達到51個基點,這一效應對于小微債的影響尤為顯著;由于抵押品稀缺問題的緩解,銀行間市場整體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及金融債券利差也有所下降。這表明央行可以合理運用基于抵押品的貨幣政策來降低融資成本,調整金融結構和經濟結構,優化配置資源,熨平經濟周期,輔助實施政策目標,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