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髖臼 髖臼中心 關節成形術 置換 髖
摘要:目的 探討成人正常髖關節旋轉中心的X線影像分布特點及其變異范圍.方法 納入2013年6-12月中日友好醫院影像存檔及傳輸系統中200例成人雙側髖關節正位X線片無異常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在X線片上以淚滴下緣為參考,測量雙側髖臼中心與淚滴下緣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觀察左右側差異,并以±2倍左右側差值標準差區間為雙側髖關節測量數據的95%正常變異范圍.使用組內相關系數(ICC)評價觀察者自身及觀察者之間測量數據的可靠性.結果 所測數據均呈正態分布.觀察者間和觀察者自身ICC值為0.88~0.97,提示測量值可靠性優.200例(400側)患者髖關節髖臼中心與淚滴下緣的垂直高度為6.2~20.9 mm,平均(14.6±2.32)mm;水平距離為25.0~44.5 mm,平均(33.1±3.33)mm.左右兩側髖臼中心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比較,右側髖臼中心高度略小于左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596, P〉0.05);而右側髖臼中心水平距離大于左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34, P〈0.05).右側與左側髖臼中心高度與水平距離差值的標準差分別為1.69 mm和1.54 mm,故其95%正常差異范圍為3.38 mm (1.69 mm×2) 和3.08 mm(1.54 mm×2).結論 本研究初步描述了中國成年人正常髖臼中心的分布特點,并確定其正常變異范圍,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模板設計和術后髖臼假體位置的評估具有一定的價值.
解剖與臨床雜志要求:
{1}論點明確、新穎,邏輯嚴密,數據準確,文字精練。
{2}稿件應論點明確、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3}“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4}參考文獻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獻應與文內相對應。
{5}所有來稿需注明作者名、省市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第一作者職稱及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