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海馬 大鼠 容積 灰度差分法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評價7.0 T MRI對正常大鼠海馬結構及亞區容積的檢測能力.方法 40只正常Wistar大鼠分別行7.0 T 和3.0 T MRI T2WI掃描,圖像導入IMAGE J軟件,利用灰度差分法辨識海馬及亞區的解剖點,測得兩種場強MRI海馬及亞區層面積、容積并進行比較.結果 7.0 T MRI中,側腦室、環池辨認率達100%(40/40),腹側海馬裂與下托辨認率達95%(38/40),丘腦外側核、外側膝狀體背側核辨認率達90%(36/40).3.0 T MRI上只能清晰辨認雙側側腦室及環池,不能分辨大鼠海馬亞區結構.3.0 T MRI所測海馬層面積左側 (2.81±0.86) mm^2、右側 (2.77±0.80)mm^2,容積左側(56.36±5.98) mm^3、右側(55.61±6.03 )mm^3;7.0 T MRI所測海馬層面積左側(3.25±0.92) mm^2、右側 (3.14±0.81)mm^2,容積左側(64.29±7.13)mm^3、右側(65.34±7.74)mm^3;兩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7.0 T MRI所測海馬CA1區層面積左側為 (2.81±0.98) mm^2、右側 (2.88±0.92) mm^2,容積左側為(27.02±4.62)mm^3、右側(27.64±4.13) mm^3;CA3和DG區合并計為CA3-DG區,其層面積左側為 (4.21±1.21) mm^2、右側 (4.19±1.40)mm^2,容積左側為(38.73±4.17) mm^3、右側(38.11±5.09) mm^3.結論 依據灰度差分法,大鼠海馬7.0 T MRI能夠準確辨認海馬結構、亞區邊界標志點,獲得其較為可靠的容積大小,其相關數據可為此類研究提供參照和依據.
解剖與臨床雜志要求:
{1}論點明確、新穎,邏輯嚴密,數據準確,文字精練。
{2}稿件應論點明確、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3}“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4}參考文獻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獻應與文內相對應。
{5}所有來稿需注明作者名、省市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第一作者職稱及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