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屈原 南方 建構 互動 地理
摘要:屈原對“南方”的表現貫穿了他的多數作品。對“南方”的建構是其空間書寫的重要部分。屈辭中的“南方”共有五種客觀地理意義指向,另有兩種特殊的意蘊:神話的“南方”與帶有隱喻意義、半實半虛的“南方”。人與“南方”空間之間也存在著互動關系。“南方”與“中央”在方位上的相對,象征著權力邊緣與權力中心、善與惡等意義的對立,由此抒情主體在空間的出入行為也表現出復雜的情感態度:向南這一行為既意味著遠離罪惡之地的主動“自疏”,但回歸的愿望又使他感到南方不可停留,遠行與歸去的矛盾使他無法徹底獲得解脫與超越。屈原對“南方”空間的書寫,深受現實南方地理文化因子的影響,現實南方與文學“南方”的呼應,強化了屈辭中的藝術隱喻。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優先刊發創新性學術論文及依托國家級、省級科研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
{2}稿件為近期本人原創,或與他人合作的原創作品。涉嫌抄襲或著作權糾紛,不予采用。
{3}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3個月不發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4}摘要字數一般在300字至500字,直接簡述論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與觀點、主要結論等。關鍵詞需要提供4個至5個。
{5}圖不宜過大,高與寬的比例應在5∶7左右。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