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節約型雙相不銹鋼 固溶溫度 形變誘導馬氏體相變 trip效應 塑性增量
摘要:在Gleeble-3800試驗機上進行了經1000~1200℃固溶處理后的節約型雙相不銹鋼(LDX)的拉伸變形實驗,利用TEM分析了其加工硬化特性的微觀機制,利用XRD測定計算了不同條件下形變誘導馬氏體的飽和轉變量。基于加工硬化規律對變形溫度(室溫~100℃)的敏感性,分別提出了室溫變形時TRIP效應誘發塑性增量(或均勻延伸率增量)的量化指標:表觀塑性增量(Δe)、單位體積馬氏體誘發的平均塑性增量(Δe^→)及只與奧氏體穩定性有關的本征塑性增量(Δe^*),探討了固溶溫度對它們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LDX中形變誘導馬氏體相變(SIMT)存有γ→ε→α′與γ→α′2種機制,引發TRIP效應并使LDX表現出"三階段"加工硬化特征。不同固溶溫度分別對應不同的臨界變形溫度(Md),使LDX在M_d溫度變形時不存在TRIP,固溶溫度越高,Md越低、Δe越小。隨著固溶溫度增加,Δe^→逐漸增加,而Δe^*則逐漸減小,即奧氏體越穩定,TRIP本征增量越小。此外,Δe^→與Δe^*均與奧氏體穩定性系數(k)間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
金屬學報雜志要求:
{1}稿件中引文務必準確,注明出處。不得引用未正式發表的文獻。
{2}本刊提醒您切勿一稿多投,如果您在投稿后三個月內未見用稿通知或發表,可另行處理。
{3}所有文稿均需在摘要下標引關鍵詞,關鍵詞數目一般為3-5個,中間用分號“;”分隔。
{4}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指少數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附Email與電話號碼)。
{5}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