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教育研究 學術取向 道家精神
摘要:在功利取向驅動下,有教育研究者存在謀功利之心、走捷徑之意、為有為而為的三種不良傾向,使研究失去真味,也阻礙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道家認為萬物在本真秩序下能夠自然而然地發展,使之自然便能無為而為。道家思想蘊含的"無"的精神為功利取向的教育研究找到了破解思路,研究者要有"無心"、"無意"、"無為"的心態和手段,秉持研究目的不苛求功利和實用、查閱資料無意向與不經意的理念,研究者才能潛入歷史與實踐之中,做出切合實際、經得起考驗的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與實驗雜志要求:
{1}凡屬國家、省(部)級基金項目的論文,請注明其所屬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
{2}稿件應具原創性、科學性、應用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3}文題力求簡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 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12 個實詞)。
{4}參考文獻中的每條項目應齊全。
{5}摘要篇幅以50-300字為宜,寫成報道性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