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牦牛 eppin基因 生物信息學 附睪 組織表達
摘要:為了研究牦牛附睪組織中精子成熟的相關機理,并為探討高原動物的生殖機制提供基本數據。本研究運用基因克隆技術對牦牛附睪Eppin基因CDS全長序列進行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進行分析,Eppin基因和編碼序列特征進行了預測和分析。結果表明,牦牛Eppin基因的CDS含有一個405 bp長度的片段,由134個氨基酸編碼;牦牛Eppin基因對應的蛋白分子量和理論等電點分別為15.09 ku和8.67 ku,其對應的氨基酸沒有跨膜結構,歸于近水性蛋白;25個α-螺旋、27個延伸鏈、2個β-折疊及80個無規則卷曲構成其蛋白質二級結構;牦牛Eppin基因編碼氨基酸序列與黃牛、藏羚羊、綿羊等物種間同源性較高,系統進化情況與其親緣關系遠近一致。本研究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分析Eppin基因在附睪組織3個不同區段(頭部,頸部和尾部)中的表達情況,熒光定量PCR結果顯示,Eppin基因在牦牛附睪組織3個不同區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達,在附睪頭部中表達最高,頸部和尾部表達較低。本研究將為牦牛附睪精子成熟的機制和Eppin基因在牦牛附睪上皮細胞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基礎數據。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雜志要求:
{1}正文采用5號宋體,單倍行距,每一段落開頭空2個字距離。
{2}本刊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近期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來稿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3}本刊將對一稿兩投者表示公開譴責,通知作者單位,并2年內拒絕該文第一作者的任何來稿。
{4}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5}在文后請注明論文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供職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及詳細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