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滯回曲線 骨架曲線 附加有效阻尼比
摘要:全鋼管套管(tube in tube,Tin-T)防屈曲支撐是一種重量輕、制作簡單、安裝方便的新型支撐構件,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針對該新型支撐構件進行低周往復循環(huán)加載模擬分析。設計6組不同形式的支撐構件模型,其中有5組為Tin-T防屈曲支撐構件,1組為傳統(tǒng)單管(Tube)支撐構件。研究不同形式支撐構件的內(nèi)外管在層間位移比RSD為0.67%、1%、1.33%、2%的情況下,構件的應力應變、骨架曲線、滯回曲線、耗能等抗震性能的變化和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Tin-T防屈曲支撐的抗震性能指標均明顯好于傳統(tǒng)支撐,尤其是內(nèi)管的受壓承載力平均比傳統(tǒng)支撐Tube構件提高了109%;2)為減輕重量和便于觀察內(nèi)管的受力變化,在外方管兩側做部分開洞處理,開孔率的變化對支撐構件的承載力和耗能影響并不顯著,增減幅度均在5%以內(nèi);3)Tin-T防屈曲支撐增加內(nèi)管厚度,雖然能提高支撐構件的耗能(附加有效阻尼比僅提高了5%),但附加有效阻尼比與增加構件重量相比,材料利用率并沒有達到較佳的性能比。因此,以增加內(nèi)管厚度來提高防屈曲支撐構件的耗能并不是最佳選擇。
建筑鋼結構進展雜志要求:
{1}文中引用文獻,首次列注時需標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時方可簡化。注釋按照(作家,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幾頁)的形式進行標注。
{2}來稿應符合學術論文寫作要求,全文格式規(guī)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論據(jù)充分,觀點新穎,論述視角獨特,語言精練簡潔,敘述準確。
{3}如若出現(xiàn)學術不端行為,將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區(qū)別對待,并采取黑名單制度予以警示。
{4}文獻引用不需要另加腳注,所引文獻列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即可。請確認包括腳注在內(nèi)的每一個引用均有對應的參考文獻。
{5}摘要:提取文章的主要觀點,獨立成段,一般在300字以內(nèi)。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