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孔子 正樂 作樂 奏樂 賞樂
摘要: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雖然對孔子重建'樂'、'樂教'之功績有普遍承認,卻對孔子如何重建、甚至提拔'樂'、'樂教'缺乏系統整理與說明。有鑒于此,本文將分三節展開對孔子重建'樂'、'樂教'的討論。首先,我們以'作樂'、'奏樂'、'賞樂'三分的結構,重建對先秦'樂壞'現象的解釋。進而,我們以《史記》、《論語》等文獻為基礎,看'自衛反魯'后的孔子面對列國'樂壞'的現象,如何從客觀面之'作樂'、'奏樂'活動上重建'樂教'傳統。最后,我們復歸《論語》所記孔子相關言行,說明孔子如何立'仁'為本,在主體意義世界中確立'賞樂'工夫。通過三節的論證,我們將看到孔子對'樂教'的復興不單單是形式上的重建,更是精神層面的提拔。
孔子研究雜志要求:
{1}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2}文稿要一稿一投,嚴禁各類侵權行為。
{3}作者在投稿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郵箱和手機號碼、收件地址等)。
{4}投稿須基金項目論文,請給出項目的編號或批準文號,本刊將優先采用。
{5}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