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煤體結構 測井曲線 bp神經網絡 定量識別 安澤區塊
摘要:以沁水盆地南部安澤區塊山西組3號煤巖為研究對象,利用11口評價井的鉆井取心和常規測井曲線資料,利用BP神經網絡方法,對煤體結構進行了定量識別.研究結果表明:根據宏觀觀察的取心破碎情況,安澤區塊山西組3號煤巖煤體結構可劃分為原生結構煤、碎裂結構煤、碎粒結構煤和糜棱結構煤四類;隨著破碎程度的增強主要表現為自然伽馬、聲波時差、補償中子和井徑的增大,密度和深電阻率降低;不同煤體結構測井曲線數值存在大量重疊,利用測井曲線識別煤體結構具有多解性;選取自然伽馬、補償中子、井徑、聲波時差、密度和深電阻率6條測井曲線,利用BP神經網絡方法,實現了基于常規測井曲線和BP神經網絡的煤體結構定量識別.該方法可有效提高煤體結構識別準確性.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論文應有中英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和郵編。如有多位作者,其間以逗號分開,其工作單位不同,應按阿拉伯數字順序標注在右上角,單位與單位之間用分號。
{2}自投稿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文稿。切忌一稿多投。來稿一般不退,敬請諒解。
{3}中文標題: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內容,不超過25字。
{4}凡是引用他人文獻、資料,必須加引證注釋,以頁末腳注形式按頁編排。在正文加注釋處右上角以加圈阿拉伯數字標記,腳注編號位于相應標點之外。
{5}來稿須附350-500字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