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漳水 改道 濟衛 故道
摘要:明清漳水改道頻繁,所到之處,水患嚴重。漳水河道變遷路線可大致劃分為北、中、南三路。15世紀時永年縣以'濟衛'的名義將漳水南引,臨漳、魏等縣為自保而筑堤拒水,雙方為何處是漳水'故道'產生爭執。17世紀初,朝廷試圖通過分流漳水來減輕水患卻導致全漳入衛。引漳濟衛是一個動態的、內容不斷演變的概念,其與漳河'故道'問題均為解決水患而提出。
歷史地理雜志要求:
{1}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2}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3}來稿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務請列出基金名稱及編號。對項目論文本刊原則上優先刊發。
{4}來稿請注明字數并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其中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請提供正確的英文譯名。
{5}所投稿件需附必要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不引用參考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