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羅斯福新政 中美價值觀 史料闡釋
摘要:高中歷史《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一課,一直受到歷史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關注。20世紀90年代,上海著名特級教師孔繁剛編撰的教案,其指導思想置該課于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加以考察,指出在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中,只有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才取得了成功;德國走的是國家資本主義道路,大蕭條使得希特勒上臺成為可能,德國納粹化,走上法西斯道路,成為二戰的策源地;而日本則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也成為二戰的策源地,對人類犯下了罪行。這種具有全球視野的教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唐朋、姚伊琳、周仕德編撰的本節課教學設計(下稱“唐版設計”)也力圖從全球視野來分析羅斯福新政,這是值得肯定的。
歷史教學·上半月刊雜志要求:
<一>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二>注釋形式為頁下腳注,以①②……格式標注,每頁重新編號。
<三>來稿要求內容新穎,論點明確,試驗設計合理,數據可靠。量和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
<四>關鍵詞3-5個,中間用分號隔開。
<五>資助課題的基金項目及編號(編號寫在網括號內),通訊作者姓名、辦公電話號碼及Email地址,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職務、辦公電話號碼和Email地址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