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荀子 欲望 理性 工具理性 生活世界
摘要:欲望和理性的相斗相融,使荀子哲學不斷演進出身體、實踐、超越三個層面。其連續(xù)繼發(fā)的深層動力是欲望,而引導其合理發(fā)展的則是理性。在身體層面,荀子肯定人的性情欲無惡而樸。在實踐層面,荀子以理性缺失為惡,導欲為善,實踐使理性和道德持續(xù)動態(tài)演進。在超越層面,理性通過反思而內化道德,實現了一任公心而為的圣人境界。荀學因其理欲相融而避免了歐陸哲學理欲分裂所造成的工具理性危機和生活世界缺位,解答了實踐主體何以交互的問題。這種復雜的動態(tài)結構歷來為荀學研究者所忽視,論者皆執(zhí)其一端以為說,故有性惡、性樸諸說紛呈,也因此無法對荀子其人其說做出公正評價。
臨沂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性別(少數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學歷,主要從事……研究。
{2}來稿須具有原創(chuàng)性,未公開發(fā)表過;文中引用部分,均須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權問題,后果由作者負責。
{3}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限定在25個漢字內。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
{5}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guī)范的詞、詞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