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低復雜度 有源真時延單元 波束形成 群延時 超寬帶
摘要:基于0.18μmBiCMOS工藝,實現一種基于有源真時延技術的低復雜度波束形成架構設計.該波束形成架構適用于多路輸出的寬帶多天線系統,能夠將輸入到陣列中的信號進行空間濾波處理,抑制噪聲和干擾,增強有用信號.相比于傳統的波束形成架構,該架構通過真時延單元共享,實現了低復雜度(更少的延時單元數量),并采用改進的有源真時延單元,在保證穩定延時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芯片面積,相比同樣功能的無源結構實現方案,面積節省了近80%.仿真結果表明,在0.3G~1GHz頻帶內,波束形成芯片能夠同時實現對空間中四個不同方向的信號合成,最小延時分辨率是103ps,最大延時是1030ps,延時波動小于2.4%,電源電壓為1.8V,輸入、輸出端口回波損耗小于-13.8dB,帶內合成增益為25dB,版圖面積為3.8mm2.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2}稿件要求資料真實可靠,內容充實,論點明確,推論嚴謹,設計合理,數據準確,結構嚴密,層次分明,文通句順,字跡端正。
{3}題名:恰當、準確、簡明、清楚的反映論文全部重要信息,盡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保證檢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慎用縮略語、特殊符號、疾病例數等。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4}參考文獻緊接正文,重復文獻請以第一次出現的次序標注。
{5}摘要須簡潔客觀地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的詞或詞組,數量為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