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秸稈還田 重金屬污染 食品安全 配施石灰
摘要:秸稈還田是我國培肥地力和增加農田土壤碳固定的重要措施,但進入農田的秸稈存在著活化土壤重金屬的風險。為了解不同來源的秸稈對污染水平不同農田土壤重金屬活性的影響,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因秸稈還田對農田土壤重金屬的激活,開展了盆栽和田間小區試驗研究秸稈還田配施石灰對水田土壤銅、鋅、鎘、鉛活性的影響。盆栽和田間試驗在輕度和重度污染2種土壤上同時進行。盆栽試驗中施用秸稈包括重污染水稻秸稈、輕污染水稻秸稈和輕污染油菜秸稈3種,石灰用量設對照(0 kg·hm-2)和石灰處理(750 kg·hm-2)2個處理;田間小區試驗設對照(不施秸稈和石灰)、秸稈還田及秸稈還田+石灰3個處理。動態觀察了試驗過程中土壤有效態重金屬、重金屬形態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屬積累情況。結果表明,試驗初期(前20 d)秸稈還田顯著增加了水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機碳與水溶性重金屬的含量;與對照處理比較,水溶性重金屬含量以重度污染土壤增幅較為明顯。試驗后期(60 d后)秸稈還田對土壤重金屬的活性的影響逐漸變得不明顯。油菜秸稈還田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屬含量低于水稻秸稈還田,重污染水稻秸稈還田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屬含量高于低污染水稻秸稈還田。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的結果都表明,重污染水稻秸稈還田可輕微增加水稻籽粒中鎘的積累,但輕度污染水稻秸稈還田與油菜秸稈還田對水稻籽粒鎘積累的影響較小;3種秸稈還田對水稻籽粒鉛、銅、鋅積累的影響不明顯。配施石灰可顯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屬的含量,降低水稻籽粒中重金屬的積累。研究認為,在污染農田管理上應控制重污染水稻秸稈還田,在秸稈還田的同時適量配施石灰。
農業環境與發展雜志要求:
{1}正文包括題目、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2}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3}文稿題目及各級標題要求簡短醒目,各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按照1;1.1;1.1.1……統一編號。
{4}引用的圖表必須注明資料來源,格式參照參考文獻的格式。詳情見《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