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顱內動脈狹窄 前循環 后循環 側支循環
摘要:目的 分析顱內動脈狹窄部位與側支循環的關系,探討重度顱內動脈狹窄與側支循環代償的關系。方法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腦梗死(ACI)入院并行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檢查(DSA)患者97例,以顱內動脈狹窄程度≥70%為重度狹窄,依據狹窄部位分成兩組:前循環狹窄組(63例)和后循環狹窄組(34例)。根據側支循環代償情況,分成有側支循環組(56例)和無側支循環組(41例)。結果 前循環狹窄組有側支循環代償比例顯著高于后循環狹窄組患者;后循環狹窄組卒中進展加重患者比例及90d改良的Rankin(mRS)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前循環狹窄組,無側支循環代償組卒中進展加重患者比例及90dmRS評分顯著高于有側支循環代償組。結論 前循環嚴重狹窄患者更易于建立側支循環,后循環狹窄及無側支循環代償患者卒中進展加重比例高,卒中預后差,側支循環的建立有助于阻止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要求:
{1}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2}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和刪節。
{3}圖表要設計合理,達到自明,即使只看圖表就能大體了解內容。
{4}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5}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